强烈推荐新世界
就在崇文门
地铁公交都到
在众多大商场还在玩买100返50A+B的活动的时候
新世界最早提出买一百返一百A券啦
现在这些大商场都跟风啦
新世界就直接搞打折
返什么券,麻烦死了,早落伍了
现在就流行新品低折扣呢
声明:偶可不是托儿啊~~~~~
金庸小说中,被誉为武侠散文诗的是
全书以情孽为主线。
白马李三之死。
情节虽不够曲折,而且写苏普与阿曼一家四人皆有个性。
主题比传统武侠小说那种快意恩仇的主题深刻,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武侠散文诗。
人物形象鲜明,不仅书中主角李文秀的遭遇写得极其感人,是《白马》的主题。
金庸原意。
因情而活,为情而死。
李三之死,李文秀的感情波澜,但处处有伏笔。
描写师、徒之间的尔虞我诈是《白马啸西风》(1960) 它是金庸作品中两个短篇之一,其实是死于情敌史仲俊之手。
马家骏出手相救李文秀也是为情而舍命;华辉临终前想杀死李文秀,只是李文秀无意中问起他的心中恋人阿曼母亲的容貌,心灵颤抖使华辉下不了毒手。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这一联,情之所在,孽之所在,华辉与马家骏的师徒恩仇,都有巧妙的铺垫,看来是为了一张地图
关于描写武侠的诗词歌赋
侠少年 唐 薛逢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
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逢侠者唐 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邯郸侠少年 唐 郑鏦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少年行四首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侠客行元稹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海滨分作两处生,海鲸分海减海力。
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晨装(洛中次甘水,一作甘泉)许浑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
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
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
谁家游侠子,沉醉卧兰堂。
少年行二首王昌龄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
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
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游侠篇(一作侠客行)陈子良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
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
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
东郊斗鸡罢,南皮射雉归。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邯郸少年行高适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如云屯。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激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武侠类的诗句
李白《侠客行》算一首古龙经典的一句:一剑纵横三万里,剑气光寒十九州!(描写谢晓峰)经典对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逝世后别人给他提的孙晓《英雄志》:有很多经典语录,但我们仅仅限于诗词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卓凌昭)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秦仲海)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不为救万灵苦?英雄便该凌迟死,悲愤垂泪苦无语?我自横刀向天叫,忠义孤臣妄痴心。
安得大千复混沌,莫叫我辈知天命。
(改编自丘处机的诗)十年苦窑十年功,到得头来尽成空,名已空、爱已空,四壁萧然巢也空,亲逝友散仁义尽……恨不空、仇不空,不悲不苦不虚冲,天地万物杀一空!(卢云)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今为大施主,普济众穷苦。
命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改编出自三国·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小说中杨肃观)金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天龙八部扫地僧所说,原文出自哪忘了)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明教的 口号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不解释了吧)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瑛姑)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香香公主)凤歌:那日少年薄春衫,明月照银簪。
燕子分别时候,恨风急云乱。
志未酬,鬓先班,梦已残。
今生休去,人老沧海,心在天山。
(描写《昆仑》中的梁萧,《沧海》中见,部分应该是 改编自陆游的)草木青青,远来友人,山花绽笑,明月开怀;春光过眼,只是一瞬,你我情谊,可传万载;白云悠悠,只是须臾,你我情谊,千秋如恒;草木青青,远来佳宾,心如金玉,振振有声;佳人绽笑,少年开怀,友人是谁,说与你听,西方巍巍,大哉昆仑!(本来是昆仑山精绝族长唱给梁萧听的,后来梁萧本以”西方巍巍,大哉昆仑“为绰号”西昆仑“)梁羽生诗词也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金庸除了15部武侠小说外,还写过什么书??
《三十三剑客图》:又名《卅三剑客图》。
《金庸散文集》《月云》:略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
《社论》:约两万篇,包括如《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火速!救命!——请立刻组织抢救对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陆未结集出版。
《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还有《韦小宝这小家伙》、《一国两制和自由人权》等诸多文学评论、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 演讲稿 。
有哪些好看散文作家的书?推荐一下?
1 《小李飞刀》是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先生的小说系列,堪称古龙小说第一代表作。
其中作品名称分别为:2 第一部 《多情剑客无情剑》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一部,被公认为古龙武侠作品的巅峰之作和最高成就。
该书情节曲折动人,艺术成就很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典型。
它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作品,还是一部写尽人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哲理的警世名著。
3 第二部 《边城浪子》 《边城浪子》是台湾著名武侠作家古龙的一部杰出小说,“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二部,全书于1972年在杂志上连载,共计46回。
本书古龙采用双主角模式,讲述了以叶开和傅红雪同步展开的一段故事。
后改编为**及电视剧。
4 第三部 《九月鹰飞》 《九月鹰飞》是古龙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后传,属于“边城浪子”系列的第二部,亦属于“小李飞刀”系列第三部分,是古龙后期的一部经典小说。
5 第四部 《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是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作品,“小李飞刀”系列的第四部。
1974年4月至6月《中国时报》连载1-45集,因作风新颖不被接受而中途腰斩,1974年6月至1975年1月转至香港《武侠春秋》208-231期连载,1974年南琪开始出版。
古龙为求变革武侠小说,刻意在此作品里渗入散文诗的句法,作品连载时并不为读者评家欣赏。
6 第五部 《飞刀,又见飞刀》 《飞刀,又见飞刀》,为古龙晚期小说,属于小李飞刀系列最后一部分,主人公为小李飞刀的传人李坏。
目前共有两版改编的同名影视剧作品。
我想在拼多多里刷单,该怎么弄!谢谢了
路标:IS1O6 向导:阳光《天涯·明月·刀》是古龙1974年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该作品代表着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属于小李飞刀系列小说之一。
古龙为求变革武侠小说,刻意在本作品里渗入散文诗的句法,让读者耳目一新。
作品的主人公傅红雪是古龙笔下最独特的人物形象。
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如何从仇恨走向宽容,从脆弱变为坚韧,从痛苦之中悟出人生的真谛的过程。
古龙哪些小说精彩?
小李飞刀(太完美就是最大的残缺、陆小凤系列(接触最早的古龙小说、风铃中的刀声 15、边城浪子 16、大人物(有点像现代爱情小说、绝代双骄(从来没人像他这样写一本书在我看来,鲁迅评三国演义,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所想的往往不是所做的) 4,我一定把它排在第一位) 7、武林外史(因为小李飞刀太让我失望,有种回忆少年时代的感觉) 9,(后边百分之九十不是他写的,在武侠史中的地位相当于香港**中的《无间道》 5、七种武器系列(比较喜欢这种有哲理的小说) 10、剑玄录(悲剧武侠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天涯明月刀(武侠小说中最美的散文诗,可以算是是古龙处女作《苍穹神剑》的加强版和改良版) 11,关键是写的有哲理) 6、圆月弯刀前十三章,可惜了,也是古龙写的最开心的一本书) 2,但绝不是他自己,印象最深刻、萧十一郎(写得几乎是古龙自己的内心所想、飘香剑雨(公式化极度严重) 17:“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妆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借来用一下。
这句话评价楚留香同样适合、浣花洗剑录(古龙确立风格的一本书,里程碑式作品) 3,下面有我做的一个排行榜,如果是百分百的古龙作品,不是很喜欢) 12、楚留香传奇(因为楚留香太完美了,不是很喜欢,但是故事情节更完美,所以排名比《小李飞刀》靠前许多。
) 13、白玉老虎 14,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1、欢乐英雄(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所以就把他的排名提前了) 8,只有一部欢乐英雄了
朱自清为什么号秋实
-------------------------------------------------------------------------------- >>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笑话精选 星座花语 添入收藏夹 首 页 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 外国文学 武侠小说 诗词歌赋 网络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经济管理 宗 教 哲 学 军 事 人物传记 历 史 自然人文 科幻小说 朱自清散文全集 -------------------------------------------------------------------------------- 前言 ·踪迹· 《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1924年12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第一辑是新诗。
第二辑是散文。
匆匆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航船中的文明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1928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分甲乙两辑,并有序文一篇:《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
序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哀韦杰三君 飘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后记 怀魏握青君 儿女 旅行杂记 说梦 海行杂记 ·你 我· 《你我》散文集,1936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共收1925年至1934年秋所作的29篇文章,分 甲乙两辑,甲辑共13篇,除《自序》外本书全收;乙辑为书评序跋集,共16篇。
本书只收《〈忆〉跋》, 《〈山野掇拾〉》,《〈子恺漫画〉代序》,《〈燕知草〉序》,《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5篇。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见的叶圣陶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你我 谈抽烟 冬天 择偶记 说扬州 南京 潭柘寺 戒坛寺 《忆》跋 《山野掇拾》 《子恺漫画》代序 《燕知草》序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欧游杂记· 《欧游杂记》1934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西行通讯 ·伦敦杂记· 《伦敦杂记》1943年4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三家书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吃的 乞丐 圣诞节 房东太太 ·标准与尺度· 《标准与尺度》,1948年4月由文光书店印行。
收文23篇,多为文学杂谈。
动乱时代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回来杂记 论严肃 论气节 论吃饭 ·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1948年5月由观察社出版,为“观察丛书”之七,收文15篇。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书生的酸气 论老实话 ·语文影及其他· 《语文影及其他》是朱自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个集子,未及印行,几个月后, 他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建国初期,“朱自清全集编委会”曾将书名改为 《语文影》,准备收入全集,但终于未能印行。
1985年10月,交由中国文 联出版公司出版,书名仍用作者原来拟定的《语文影及其他》。
分为“语文影” 和“人生的一角”两辑。
说话 沉默 撩天儿 如面谈 人话 论废话 很好 是喽嘛 不知道 话中有鬼 正义 论自己 论别人 论诚意 论做作 论青年 论东西 ·集 外· 《集外》是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散文。
有些散文散失在解放前的各个报刊上,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朱自清全集》后,经过搜集和整理,编入在《全集》第4卷内。
本书选收了30篇。
另外,《南行通信》、《南行杂记》两篇,是最近在1930年 《骆驼草》杂志上发现的,这次也收入本书。
憎 父母的责任 春晖的一月 执政府大屠杀记 悼何一公君① 哪里走 悼王善瑾君 白马湖 赠言 春 哀互生 论说话的多少 买书 松堂游记 初到清华记 绥行纪略 蒙自杂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这一天 重庆一瞥 新中国在望中 外东消夏录 重庆行记 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我是扬州人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论不满现状 论且顾眼前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南行通信 南行杂记 --------------------------------------------------------------------------------
接触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
这样的评价让我感觉新奇而有趣。
众所周知,1982年,马尔克斯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但是少有人知的是他正是在创作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得到了《百年孤独》获奖的消息,他为之中断了小说的撰写,并以一个诺奖得主的身份参与了为期一年的各类活动。
一年以后,马尔克斯推翻了原稿,将小说原本的人物在时间轴上向后平移了五十年,于是就有了这部《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谈到《霍乱时期的爱情》时,马尔克斯说有两件事促使他写下了这样一部漫长的爱情小说。第一件就是与父母的长谈中所得知的他们的情史:他们的爱情是费尔明娜达萨和乌尔比诺医生爱情的现实翻版——一种以无爱开始的结合。
而另一件事是一则报纸上的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被载着他们出游的船夫用船桨打死了——为了抢走他们身上所有的钱:15美元。两位老人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自己幸福而稳定的婚姻,并且儿孙满堂。
这两件事极大地触动了马尔克斯重新思考爱情从而动笔去写一部爱情小说的愿望。
就像马尔克斯惯用的手法一样,这四位老人的故事被拆装重组,演绎成了弗洛伦蒂洛阿里萨、费尔明娜达萨以及乌尔比诺医生三人长达半个世纪的情史。
对于这样的一部小说,我个人不愿意用好看或者难看来肤浅的评价,因为所谓好坏也不过是与个人喜好,切身阅历,和共鸣程度相关的个性答案。
但是,若更理性的究其内容与深度,手法与表现力,我以为这是一部爱情史诗一般精细而优雅的作品,在悠悠的岁月里泛着苦杏仁,山茶和**的芬芳。
你可以说这是一部迷茫的,真实的,包罗万象的爱情浮世绘,也可以说它实际渴望刻画的是一幅唯一的,至上的爱情真容。
而可以做这样评论的根据在于:马尔克斯在这部时间跨度五十年的作品中墨挥两路,一方面在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长达五十年的情史中,用众多男人和女人的情爱诠释了:与爱情近似却无爱情烦恼的肉欲之爱(阿里萨与拿撒勒的寡妇),以母性与同情为根基的悲悯之爱(阿里萨与罗萨尔芭),交融于灵魂、扶持于岁月却避开肉体和婚姻的柏拉图式恋爱(阿里萨与莱昂娜),诱发于孺慕之情的忘年之爱(阿里萨与阿美利加维库尼亚),背叛道德与婚姻的背德之爱(乌尔比诺医生与牧师的女儿)等等,甚至还包括着某些虚构之爱。
一言以蔽之:马尔克斯依靠他那优雅而沉郁的文字,几乎穷极了这世上男女那千情百态的爱欲世界。
而另一方面,在这所有的爱情之中,马尔克斯只肯用一种贯穿始终,甚至不惜以一个在运河上虚无缥缈的永生永世来为这种爱情寻得一个无尽的结局。
而这种爱情,不是伊甸园里神仙眷侣的情爱,而是一对迟暮老人最寒酸,最无畏的爱情,它发源于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前的那个四月,纷纷扬扬的杏花与午后两点阳光下互递秋波的少男少女,但却不能在那天以及以后五十多年里的任何一天以爱情相称,它代表的不是一对有情人半个世纪的错过与守望,而是两颗懵懂的心灵在一生之中才得以臻至成熟的爱情。
这不仅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更是灵魂所在,因为文章中所叙述的爱情故事繁冗而琐碎,独立而平等,若没有这样一种升华,恐怕这部作品也就完全的沦为了伤心人佛罗伦迪诺阿里萨的猎艳笔记。
马尔克斯曾说,他的这部书要写的不是某些地区概念里的老年爱情,我认同这样一个说法,但是又觉得从逻辑上而言,这种终极爱情的所有者必然是迟暮之人,甚至必然是一对无缘相守,陌路重逢的可怜人。
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猎艳史一般的叙述力度描写众多爱情故事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他希望对这尘世间林林总总的情爱分门别类,抽丝剥茧,以窥探那个在一团团情欲之丝包络下不知是否存在的蛹体。
就如《似水华年》中聂鲁达所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是不是我们的爱情 /也要到霜染青丝 /时光流逝的时候 /才能象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 /清晰 /勇敢 /坚强。”
为达到这样的目的,他在主人公阿弗伦蒂诺和费尔明娜身上取出诱惑彼此交欢的肉欲,取出淑美风流的外形,取出在漫长的相伴生活中所产生的几乎等同于爱情的幸福感,甚至取出了爱情萌生之初那一丝最最纯粹青涩的悸动,在小说的行文中,他否定了一切,以主人公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的爱恨纠葛之口。
以至在拨云见日的结局,主人公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只剩下了:一个跛着腿,驴子一样磨破了背皮的男人和除了死亡不再渴求任何一种幸福的女人,并且仅仅能用一次的旅行来解答他们毕生的困惑-----未来究竟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因而从情节布置而言,这部小说几乎全篇都充斥一种巨大的压抑感和遗憾感,我们不得不一边叹息着主人公弗洛伦蒂诺的不幸和固执,一面又鄙夷着他像夜晚的猎人一般狩猎自己只有一半的灵魂。
我们眼见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少年时的约定化作淙淙流水,也眼见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明娜在由无爱起始的数十年婚姻中差一点要把爱情创造出来时,命运所做的却只是让他们面对现实。
不得不说马尔克斯比太多的作家都更加勇敢和理性,他直言不讳的为几乎所有纯粹的、梦幻的、被人的主观渴望高悬于云端的概念披上生活本有的灰色。这样的做法比比皆是,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第一封有着山茶花香的情信被沾染了鸟屎;就像主人公满怀情感的诗歌在花会上落选;就像在乌尔比诺医生去世后,阿里萨却因为便秘狼狈的与费尔明娜约见又离开。
他严肃的罗列这些,并以此推定或暗示书中那份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推定了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如此之多美好幻想的毁灭是这部小说实在难以用好看形容的原因之一,而更悲哀的是马尔克斯几乎没有在结局之前给出过任何的答案。
而说到答案,我想在那次旅行中的情爱也许就是马尔克斯所无法言明的答案,一种最纯粹的,甚至无法确定是否能持续存在的爱情状态,它是如此勇敢,可以让儿女世俗统统说见鬼,而它又是如此脆弱,以至于作者甚至不敢想象它是否能离开那艘航向永生永世的汽船。
当然我们也不妨认为关于爱情,这部小说中原本就没有准备答案,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被描写过的爱情都存在着遗憾和脆弱,妥协和背叛。
我想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看做一个答案的片段。肉身的情欲,母性的悲悯,精神上的扶持,幸福、和谐感和安全感,这些在一段段纠葛情事中所包含的元素每一片都像某个更广大事物的残片,悲哀而可敬,偏执又完美。
真正的爱情也许应当超越这一切,但必然又对这些有所包含。它既是圣洁高贵的,又同样会在生活中染满不洁的埃土,就如同它的所有者人类一样。
它所带来的快乐既有肉体的沦陷也有灵魂的升华,既有超越相守的相思,也有相濡以沫中的温情。而它所带来的痛苦从来也不会如相思成疾的诗句一般体面,它更像一场霍乱,极尽人所能曾受的痛苦与难堪,但是若能够有幸度过,我们就会比任何人都明白爱情和生命的本质:无论是错过了青春年纪,无论是否有缘分联结于陪伴和婚姻,无论是在信封中夹带一瓣山茶花的雅致,也无论是拔火罐、清理假牙这样的烦琐,爱情始终是爱情,始终如你的内心所告知你的一样。
记得杜拉斯的曾写过:“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读完《白夜行》,曾经用这句话和一个人讨论,如今想来也许没有比马尔克斯的这本小说更好的答案了。
在尘世的迷宫牢狱中,杜拉斯是挥动翅膀飞向太阳和自由的伊卡洛斯,而马尔克斯,则是远望着天空、大海还有儿子的代达罗斯。
所以马尔克斯才会写下这样深刻却矛盾的话语吧:“同船长和塞娜依达猜想的不同,他们之间的感觉并不像新婚燕尔的夫妇,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们仿佛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练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够的时间,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所以在结尾马尔克斯也自然没有为那艘满载爱情的航船设下梦幻般的航程,也没有脚踏实地的终点,我以为这并非源于对死亡的规避,而是因为船舶就像生活的缩影,爱恨情仇皆负载其上,旅程也永远不可能是无穷无尽。
但是只要我们能学会把对爱情的困惑交付给生活本身,那么哪怕是一艘挂着霍乱黄旗的汽船,它的终点也必然是永生永世。
因为:“原来是生命,并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