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徽州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代表品种有南宗北斗、曹素功宝墨等。
湖笔产于浙江天兴县的善琏镇。历史上属湖州管辖,因而所产之笔称为「湖笔」。湖笔风格齐全。品种繁多。根据使用和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羊毛)、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兼毫(前三种毛的混合物)四大类,规格有250多个。羊毫最软、紫毫最硬、狼毫锐而健、兼毫则刚柔相济。湖毛关键在于毛尖上那段透亮的部分,称为「颖」。制成一支湖笔要经过7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要求都很严格。湖笔内外优美,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而由戴月轩制造的湖笔更是品质精良,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故而深受文人墨客、画家学士们的喜爱。
徽墨产于徽州地区的屯溪、歙县、绩溪等地,始制于唐代,至今已有lO00多年的历史。它以黄山松烧而为烟,用以制墨,成为誉满天下的徽墨。 徽墨的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及其子奚廷。据《徽州府志》记载,奚超因避战乱,摆子由河北易州南逃歙州(歙县),重操制墨旧业,不久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加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便封其为“墨务官”,并赐给国姓,从此“李墨”名场天下,当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到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宗下旨改“歙州”为“徽州”,李墨又改为“徽墨”,一直沿袭至今,并以“千秋光”而驰名中外。宋代以后,黄山脚下的歙县、祁门黟县、绩溪、休宁等县制墨业大发展,徽墨之多著称于世。徽墨经过世代相传,后来发展为油烟墨和漆烟墨,墨质更为精美。其造型艺术也极为考究。墨模用很坚硬的石楠木雕刻,一些图案出自名家。宋代画家米友仁,明代画家吴左千、近代画家黄宾虹、张大千等人,都为徽墨绘制过墨模。明代以后,制墨业出现了歙、休两大派系,在竞争中不断发展,研制日精。有的在墨中加入一些药物,可以医治喉痛,因而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初,制墨业相继出现曹素功、汪节庵、胡开文、汪近圣四大名家。清末,胡开文一家子弟众多,独树一帜,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十几个城市设立分店,成为徽墨产销的总枢纽。 徽墨以松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素有“香彻肌骨,渣不留砚”之美称。徽墨的色泽可分为“焦、重、浓、谈、清”五个层次,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用于书画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它的两面还镌绘各种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徽墨规格分高、中、低三档,高档徽墨有超顶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还有多种仿古套墨和集锦套墨等工艺墨。尤其是超顶漆烟是由桐油烟、麝香、冰片、宝箔等名贵药材配制而成,墨色能分出浓谈层次,“落纸加漆,万载存真”。同时它还可治疗腮腺炎、吐血不止及皮肤痒痛等症,很有疗效。 现今当地已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生产,墨面绘《鉴真大师东渡图》、《嫦娥奔月图》及仿古的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明代的《燕山图》、《御园图》等。1915年,徽墨世家胡氏制作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产于安徽宣城市泾县,此前它曾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仿冒侵害。获得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以后,国内外市场将只认定贴有这一标志的宣纸。凡是没有这一标志的产品都是假冒产品。
端砚出自中国肇庆
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端砚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亦称烂柯山)端溪水一带,因而又称端溪砚。肇庆古称端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县治,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置端州,辖高要等九县,宋绍圣二年,赵佶受封于端州为端王,元符三年赵佶继承皇位称徽宗,重和元年宋徽宗御书“肇庆府”赐守臣,自始端州更名为肇庆。
端溪名坑的地理位置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这里以端溪水为界,即在端溪水以东的地段,集中了端溪最有代表性、最为名贵的砚石坑洞。
二是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从东到西绵延近30公里,其中有宋坑(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梅花坑以及羚羊峡入口处的北岸山腰的白线岩、二格青等等。此外,还有羚羊峡以东(属鼎湖区)的沙浦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前人称之为沙浦石,用以制作低档实用的砚台。
二是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从东到西绵延近30公里,其中有宋坑(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梅花坑以及羚羊峡入口处的北岸山腰的白线岩、二格青等等。此外,还有羚羊峡以东(属鼎湖区)的沙浦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前人称之为沙浦石,用以制作低档实用的砚台。
宋代的端砚
到了宋代,对端砚实用和欣赏价值两者并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端砚、馈赠端砚、收藏以及研究端砚。不少人为端砚著书立说,如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苏轼的《东坡志林》、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蔡襄的《砚记》、叶樾的《端溪砚谱》、无名氏的《端溪砚史》、李之彦的《砚谱》、杜绾的《云林石谱》,等等都是有关端砚或其它砚的专著。有关赞美端砚的诗文、砚铭更是恒河沙数,举不胜举,这里就不一一谈及了。
明代的端砚
明代的端砚,由于社会上鉴赏砚台(特别是端砚)以及藏砚之风甚盛,砚工们为了迎合文人雅士的品味,也由于端石经过历年的开采,砚材日渐缺乏,于是在设计、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要求有所突破。纵观明代的端砚,无论从设计的独具匠心,从造形的古雅大方,以及从雕刻的精致细腻,确实远远超过前代。
清代的端砚
端砚发展到清代,可以说从全盛逐步走向衰落的阶段。大抵由康熙至乾隆为全盛时期,道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说它衰落,应该概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上没有突破,不少端砚在题材、形制、雕刻或以仿制前人为尚,或雕刻过于精细甚至成了繁琐的堆砌;二是端砚的采石和刻制走下坡路。
清末以后的端砚
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种种原因,端砚名坑大都荒废停采,砚石奇缺。加上外患内乱,战火连年,制砚艺人不少沦落他乡,或转业务农,使端砚制作业一落千丈。在1940年(特别是肇庆遭日机轰炸和沦陷期间),肇庆——端砚的故乡只剩下几间刻制手工艺(和收购)端砚兼营刀石、碑石的小店。其中有陈玉庙、宝山斋、厚玉斋、蔡宝华等(还有一些收藏不少佳石,在家刻制端砚)。至50年代后期人民政府开始有计划组织端砚艺人归队,逐渐恢复端砚生产。在政府支持下,1962年重新开采麻子坑,1972年冬,端溪砚石中最为名贵,质量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老坑(水岩)重新开坑采石,继续在大西洞、水归洞工作面进行采凿,不少佳石面世。继老坑之后于1978年重新开采历史悠久、在宋治平年间开坑采石的坑仔岩砚石。至此,端砚名坑砚石基本全部复开,名坑砚石基本齐全。
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南唐,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为墨务官,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
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明代中期以后,在整个徽州地区,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使得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的中心。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量激增。
扩展资料:
特点:
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
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