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飘香之旅
线路一:(肥西县)官亭林海——绿全糖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刘铭传故居刘铭传纪念馆——金三和农庄
官亭林海
官亭林海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区域,怀抱6万多亩郁郁葱葱的林海氧吧。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省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四季鲜花盛开,春有樱花、海棠、红梅、玉兰、桃花,夏有紫薇,秋有金桂、红枫,冬有腊梅。林海优美的生态环境,蔚为壮观的花海,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绿全糖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
合肥市刘老圩猕猴桃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肥西县铭传乡分路村,主要从事猕猴桃种植与销售等。公司依托铭传故里景区区位优势,打造地方特色旅游采摘,始终坚持“美味源于自然”的生产经营理念,绿全糖”通过有机种植的方式,努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优势。其种植的红心猕猴桃不用任何化肥农药及相关生长激素,并通过国家农产品有机认,时下正是采摘的时节,欢迎广大游客前往品尝采摘。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内现存有古建筑2000多平方米,主要有中心建筑群中轴建筑、西洋楼、钢叉楼、九间厅、子药房、西更楼、东大门及护门房、南门楼、南更楼、北更楼、盘亭、围墙(部分)等建筑,圩子有内外两道濠沟,西北角大堰中间有读书岛,与子药房相连有小岛等,是安徽省重要的涉台文物和对台交流平台。2012年6月,刘铭传故居被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刘铭传纪念馆
刘铭传纪念馆三面环山,东临大潜山和红旗水库,西侧1000米处为刘铭传故居,门前是发源于大潜山的金河水。纪念馆共三层,南面依山,一、二层半嵌入小山岗山体,形成退台,整体建构符合生态系统与山地特征的建筑形制,引山纳水,与周边环境交相呼应,达到建筑与山水空间相映衬的意境。
金三和农庄
金三和生态农庄坐落在肥西县山南镇三合村,与小井庄、淮军故里圩堡群、大潜山等人文景观相邻。这里的美食,让人尝过就会念念不忘,其中金三和生态农庄的黑猪肉是一大特色。除此之外,这座合肥市五星级农家乐里面还设有园林观光、休闲垂钓、露营烧烤、篝火拓展、儿童游乐、丛林探险等农家乐功能区,体验感十足。
线路二:(安巢经济开发区)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为丰富广大游客、市民朋友的出游生活,国家4A级风景区郁金香高地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向游客免票。在这里,漫山花海迎风绽放,满足你对浪漫的所有幻想;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田园风光,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半汤是无数人的向往;在这里,你可以吃地道家乡味,就在半汤老街,整条街的家乡特色让人爱不释口;在这里,你可以泡一泡温泉,享受着氤氲水汽的蒸腾,洗去一天的疲惫,睡个美美的觉。
在这里,你可以乘坐轨道小火车,远山、花海、火车、胡蝶花海里小火车隆隆向前,一碧如洗的蓝天做背景,如同闯入了漫画世界。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野外露营,城市不远,风光很近,半汤·野野露营地,让你宿在大自然的绿色草坪,享受山间的悠然时光。
线路三:(肥西县)祥源花世界——中国中部花木城——春水源农庄——乐万亩荷园——三河古镇
祥源花世界
假期旅行第一站推荐4000多亩的祥源花世界,环潭冲湖湖而建,内设欧式园、520花海、星球花园、中式园、梦之花园、艺术家村、探险乐园、花世界小镇“一湖·八园”等生态人文景观,是合肥最火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中国中部花木城
中国中部花木城位于肥西县上派镇五十埠村,金寨南路沿线,交通便捷。规划总面积为1174亩,是一个集苗木花卉交易、展示、科研、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其建设一个核心区五个功能区。核心区包括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主体楼。功能区有展示区、农家乐区、交易区、农庄区、村落区。
春水源生态农庄
合肥春水源生态农庄,位于肥西县丰乐镇双枣小区对面是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是身边的“森林大氧吧”,农庄集现代化生态养殖、游乐,餐饮,采摘,拓展、露营等于一体。在秀丽的风景和山水环绕里,你可以心无旁骛地游山逛水、放松身心,也可以大显身手,整一桌美味农家菜或者架起一副烤架,红红火火的来顿烧烤
丰乐万亩荷园
万亩荷花同盛开,一望无际满眼碧。这是丰乐万亩荷园盛开的场景,眼下入秋,荷花已进入尾声,荷园还有荷花等待着游客的到来。青翠欲滴的荷叶宛如密布的绿伞,遮住了碧波荡漾的水面,水下的鱼虾嬉戏穿行而过,阵阵荷香伴着微风扑面而来。从栈道上向四周望去,亭亭玉立的荷花如大家闺秀,在荷叶的遮掩下含笑伫立,欲言又止。
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作为合肥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游客可乘画舫,畅游小南河,感受“水乡如诗,古河如画”的意境。三河古镇历史悠久,距今2500余年前的三河原是巢湖中一块浮出水面的高地,为鸟鹊栖息之地,因此古称“鹊渚”、“鹊岸”,明代始称三河镇,后来发展形成了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古庙宇、古戏台、古民居、古茶楼为纹理的“八古”独特景观。
线路四:(庐江县)第一天汤池镇天鸣花海——金汤湖湿地公园/金汤阁——云汤烟雨玻璃栈道/百花茶谷/粉黛西坡——少间王圩里(晚餐住宿);第二天三冲巢湖源——果树老街——白云山庄(中餐)——相思林——一_泉漂浮温泉/国轩温泉宫;第三天金牛镇壕熊世界——小满稻梦空间——白山镇袁家山。
天鸣花海
天鸣花海景区位于汤池南侧,紧邻新军二路,总投资23亿元。天鸣花海所处位置地势平坦,一眼望去能看到不远处的青山和美丽的乡村,花海融入在这样的环境中,简直随手一拍都是风景。站在花海的中间,看如彩虹般的花海,与远处的田野、青山、农舍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乡村田园生活图。花海中间有一条黄、蓝撞色的弯曲小道,颜色鲜明,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显得格外突出,给原本浪漫唯美的花海添了一份纯真的童话色彩。
金汤湖湿地公园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湖碧水醉人寰。在汤池镇金汤湖西岸,东西两个湖汊和虎形山构成金汤湖生态湿地公园,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湿地资源利用和休闲为一体。秋日,可以在大草坪上铺起靓丽的餐布,撑起一顶顶帐篷,与家人好友吃吃美食、聊聊天,享受户外美好时光
金汤阁
金汤阁位于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内,是一座科技与历史文化并存的具有古代特色的建筑,以时间为轴线脉络,以楼层为空间划分,共4层,层层递进,用现代化展陈手段向观众讲述一场访古、寻胜、品茗的文化体验之旅。金汤阁承载着千年历史,登阁眺望山环水绕,风光无限。馆内通过历史文化影片和四季变换影片,回溯时光看汤池千古繁华的岁月变迁,品汤池的四季风光,感受山水之间四时各不同的光阴流转。
云汤烟雨玻璃栈道
云汤烟雨玻璃栈道位于金汤湖左岸王岭盘山路,是金汤湖户外营地和汤池茶谷连接点。采用360°全景设计,站在这里可将汤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是休闲度假网红打卡必到之处。在玻璃栈道上肆意地摆着pose拍照打卡,随手一拍,你就是朋友圈最靓的崽。
百花茶谷
百花茶谷位于百花谷入口,毗邻金汤湖,占地面积60亩,是汤池茶文化的体验区、茶品牌形象展示区。沿谷而行,大片的地肤草,置身其中,拍照打卡,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里配套建设了夜间亮化设施,丰富游客们的夜游生活,属于环金汤湖亮化重点打造的一个节点,来此,散步休闲、烧烤露营,都是秋日里难得的时光。
粉黛西坡
粉黛西坡位于禅茶谷入口的位置,近百亩粉黛乱子草,不管是近看还是远看,都非常美,十月正值深秋,正是粉黛草最佳观赏的时候,置身花海,犹如走进仙境,如梦如幻。到这里游玩,感受的就是一种自由和浪漫,徜徉在粉黛花海的深处,无拘无束,随手一拍,那绝对都是美美的大片,出片率百分百。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烦恼顿时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
三冲巢湖源
三冲巢湖源位于汤池镇境内,国家AAA级景区,是巢湖南岸的源头,森林覆盖率90%,生态完好,旅游资源丰富。“三冲”境内,风景旖旎。群峰之中,有一座“起风尖”,其峰下有山泉水形成的三条溪流在寨洼村民组施庄汇聚流入马槽河。马槽河是巢湖南岸源头之一,三冲村因此被称为“三冲汇流,巢湖之源”。
果树老街
果树村位于庐江县汤池镇西南,地处舒城、庐江、桐城三县(市)交界,曾荣获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安徽省传统古村落、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获奖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这里有国家3A级景区果树老街,有千年银杏树“林海寿翁”,有树龄600年的古山茶花。
相思林
相思林位于汤池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西南侧,是一片天然的绿色林带,沿马槽河至金汤湖,全长1200米。林中都是清一色的叫枫杨的树木,因多同根丛生似情侣故名相思林。夏日,走进这里,树木参天,林荫清凉,顿觉犹如闯入世外桃源。园内建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孔雀东南飞纪念祠堂、生肖易学村、罗汉窟、思巢亭、荷花坞、梅花桩、情人岛、佛博园、水上吊桥等景点。
金牛镇壕熊世界
想体验一场亲子农耕文化体验之旅,不妨到金牛壕熊世界走一走。造型多样的动物卡通,一望无垠的花海,拍照打卡,放飞自我,边走边玩,在体验中成长,在游玩中有所收获,你一定不虚此行。
小满稻梦空间
小满稻梦空间位于同大镇马河村,占地面积达5000余亩,建设8090回忆巷、浪漫风情村落、稻田风光等13个特色景点,来此可以体验田园的乐趣,找回童年的记忆,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白山镇袁家山
袁家山位于八百里烟波浩渺的巢湖南滨,在庐江县白山镇内,距合肥滨湖新区仅25公里,袁家山充满着神奇,风景秀美,如诗如画。依水而生的袁家山是巢湖南岸唯一的一座山,是观湖看日出最理想的景点,与“湖天第一胜景”中庙隔湖相望,是距湖中名山姥山最近的岸上观景点;是安徽环巢湖大旅游开发中南岸最佳的一处景观,真可谓“巢湖景观佳绝处,天然休闲度假区”。
主题三:老城秋韵之旅
线路一:(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古教弩台·明教寺——撮造山巷·北油坊巷——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研学基地)——中市街
淮河路步行街
淮河路步行街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是合肥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步行街集购物、饮食、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这里聚集着大量历史古迹。两次被评为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街面上有李鸿章故居和明教寺两座比较有影响的历史古迹。新旧文化在这里完善的对接,传统和现代有机的揉合成一体,成为合肥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窗口。
古教弩台·明教寺
古教弩台·明教寺收费景点原名明教院、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原址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的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是江淮著名胜迹,古庐阳八景之一,是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合肥十大地标之一。位于市区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公园之南,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
撮造山巷
撮造山巷位于淮河路步行街北侧,其名称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传是由“曹操山巷”演变而来。年,庐阳区对撮造山巷进行了改造提升,改造后的街巷活跃着文创手作工艺、时尚轻餐、休闲娱乐等各种创意新业态。专属庐阳的IP明星“庐小胖”立于巷内,是整条巷子最受欢迎的萌宝。庐州味与国潮风的融合,烟火气与时尚范的碰撞。历经千年历史的撮造山巷是市民不可错过的打卡圣地。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研学基地),李鸿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府、李鸿章府,是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故居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住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院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福寿堂)、走马楼(**楼),东院为淮军展馆。
中市街
中市街潮趣当道,乐活再造!中市街位于淮河路步行街中段,原为老中菜市,历经改造升级,锻造老街新生,成为合肥新晋网红打卡地。街区涵盖国潮文化、文创市集、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五花八门的新店闪亮开业,大大小小的创意市集扎堆落地。在这里,既保留了老步行街的历史底蕴、市井特色,又融入了潮趣、焕新、乐活的现代审美元素,引领城市文化新潮流,为居民生活添新彩。
线路二:(瑶海区)裕丰花市——花冲公园——长江180艺术街区——李鸿章享堂——青年创意田园
裕丰花市
裕丰花鸟虫鱼市场1998年建成,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建成以来一直是合肥人气最旺,知名度影响力最大的花鸟虫鱼市场,裕丰花市经营范围覆盖花鸟虫鱼、文房四宝、奇石古玩、名人字画、民族非遗、园林机械等,市场内设古玩、文化、奇石、水族四条徽文化特色商业街和兰苑、鱼趣园等特色商业区域,展示了瑶海的民俗风情、工艺美术、特色文化。
花冲公园
花冲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东五里井,升级改造设计以“瑶海中央公园·城市中的自然境”为立意,形成一处以林荫、湖光、草地为特色的城市自然风貌生态主题公园。北门入口处下沉空间设立城市悦书房“遇见书局”,以“怀旧·成长的回忆”为主题,文艺复古,风格简约。
长江180艺术街区
瑶海区原为合肥老工业区,大量工业厂房成为宝贵资源。长江180艺术街区是将原合肥恒通机械厂经过改造,打造成集创意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创园区。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纳入作为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试点,成为引领合肥旧工业区蝶变复苏的样板工程和合肥新的文艺风向标。202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合肥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享堂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系晚清江淮地区建筑,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名臣墓园之一。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李鸿章享堂以翔实的资料和大量的实物展示了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青年创意田园
青年创意田园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地处东部新中心的“城市中心生长廊道”上,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全民运动、文创开发、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目前已成为青年人打卡的文化新地标,有尚大城日军炮楼、枫丹亭、彩虹塔、三公潭、揖花榭、映水芙蓉、碧水杉影、沐雨栉风等景点。
中国历代名窑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烧于金代,终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谓有 "青瓷窑",距城二十三里。据此在大同西郊瓦窑村发现一瓷窑遗址,证实即方志中的青瓷窑。遗址面积不大,以烧黑釉器物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袖;弦纹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线条粗旷,划花线条纤细,有水波及鱼纹,黑釉乌黑光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
怀仁窑: 在今山西怀仁,故名。明《大明一统志》有"锦屏山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记载。发现遗址有小峪、张瓦沟、吴家窑三处;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烧瓷以黑釉为主,弦纹瓶及罐等器物胎体厚重,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故名。明《大明一统志》记载浑源产瓷器。清乾隆《浑源州》又有"天赞初与王郁略地 燕赵破磁窑镇"语,知在五代后梁时浑源已有磁窑镇地名。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少见。
榆次窑: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属榆次县,故名。此窑产瓷,明初已有记载,孟家井柏灵庙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记中说:"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窑址遗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风。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到宋,以烧白瓷为主,还烧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窑址与河北临城邢窑、曲阳定窑相距较近,瓷器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
交城窑: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自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自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储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储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自 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种也有发现,釉面光亮,与河南、河北同类装饰有别。金代烧黄褐釉印花器较多,器内多印花,尤以孩童荡船纹饰为多,富有介休窑待色。
霍县窑 : 在霍州境内(今山西霍县陈村),故名。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古窑址之一。以烧白瓷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量有印花装饰,胎浩白,用支钉垫烧,器内及器足都留有五个小支烧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提及的彭窑仿古定器折腰盘,霍县窑遗址里遗留甚多,证实明清两代文献中的彭窑就在霍县陈村。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遗址有高足杯标本,明清两代绘花卉者较多,有书写文字者。传世品有带纪年铭文者,故宫博物院有墨书"明昌四年"(1193)盘一件,是研究该窑烧瓷上限的极有价值的资科。
长治窑: 在今山西长治八义镇,故名。烧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以白釉红绿彩绘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画折枝花卉,有画鱼纹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烧痕,这种碗晋南地区金墓出土过。白釉有刻花及画黑花装饰,刻花纹饰较简练,黑花多绘于碗内或壤外,纹饰多为折枝花卉,也有鱼鸭等纹,但为数较少。
淄博官窑: 在今山东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后期发现,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子唐而终于元代。该窑在唐代以烧黑瓷为主,宋代烧白瓷,有剔花、刻花装饰,金代出现蓖划、绞胎、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新装饰,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区瓷窑风格。
安阳窑: 在今河南安阳北郊安阳桥附近,故名。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是隋代青瓷窑址。据此,可确定安阳地区部分隋墓出土青瓷是此窑所产。五十年代在善应十天傅二镇还发现宋元时期窑址,前者专烧钧釉瓷器, 后者烧白瓷;二镇距磁州窑较近,但未发现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
鹤壁窑: 在今河南鹤壁,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代。在唐代烧白、黄、黑釉器物,有花口钵、短流壶等;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褐黄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乌黑,褐黄釉刻花有莲花、鹅与兔吃草等纹,盆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白釉划花大碗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碗心也有五个长条状支烧痕。
碌武窑: 也称"当阳峪窑"。在今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为北方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所烧器物以剔花品种最富 盛名,纹饰流利洒脱,又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 上;绞胎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 组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
巩县窑: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密县窑: 在今河南密县,故名。已发现西关及窑沟两处遗址,西关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宋,窑沟窑烧瓷则在宋金 时期。西关烧白、黄、青、黑各色釉及珍珠地划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装饰在密县窑中出现最早,宋代较流行,窑址出土的五代鹌鹑纹小枕,纹饰具有仿唐金银器錾花工艺特征。窑沟以白釉为主,白地画黑花标本的也遗留不少,瓶、壶等器物上多画简洁的花草纹,画圈纹的较别致,是此窑独特之作。
登封窑: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较多,瓶高达40厘米左右。遗址附近的残庙内有清嘉庆碑记一座,碑文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均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描绘了宋时的繁盛情况。
宝丰窑: 在今河南宝丰青龙寺,故名。烧瓷时期为宋金两代,品种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温铅釉陶器,青瓷质量较临汝窑略胜,造型纹饰与耀州窑近似,印花装饰较多。黑瓷有凸线纹、麦粒纹装饰,后者在北方瓷窑中极少见;此外还烧三彩与绿釉、酱釉炉枕等器,,枕面划花有花卉及钱纹等题材。
鲁山窑: 在今河南鲁山段后,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 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
郏县窑: 在今河南郏县,故名。在发现黄道、黑虎洞及石湾河三处遗址中,黄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标本, 石湾河则属元代遗址。唐代遗物有黑釉斑点花瓷、黄釉及白釉绿彩品种;绿彩呈碧绿色,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省九处瓷窑所烧同类品种中,色彩最美。元代遗物有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装饰及钧釉器物。
宜阳窑: 在今河南宜阳三里庙,故名。明清两代方志都提到宜阳产瓷,其烧瓷上限,乾隆《宜阳县志》记有:"德应侯庙在县西二里,宋熙宁感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治庙封侯爵享祀。崇宁末年复重修,今废无考,一在半壁山。"德应侯是北方瓷窑供奉的窑神,宋神宗熙宁(1068一1077)时宜阳建德应侯庙,则此窑烧瓷当在熙宁之前。以烧青瓷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窑: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发现遗址十余处,多数均烧钧釉器物,属钧窑系。烧瓷时间历经宋金元三代,所烧器皿有盘、碗、炉、瓶、罐等,以盘、碗占绝大多数。
内乡窑: 在今河南内乡大窑店,故名。因宋属邓州,故旧称"邓窑"。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唐时烧黑釉及带斑点的花瓷,宋金时烧青瓷,过去曾将一种釉色青绿、器底呈紫褐色的,称为"邓窑";印花盘碗较多,与宜阳、临汝窑近似。遗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济宫碑一座,碑文有 "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语,可知元时仍烧瓷。 (邓窑即"内乡窑")
柴窑: 窑址迄今未发现。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 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但均属传闻, 未见实物。清末民国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证诸柴窑,仅有景德镇宋影青瓷相符;或谓可能张应文误以宋影青为柴窑而概括之。
东窑: 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专烧砖瓦。《宋会要》窑务条文载:"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董窑条,谓其特征与官窑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见。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引用之。但董窑实物未见传世,窑址亦无明确地址,或为东窑之误会。
林东窑: 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共发现上京窑、南山窑及白音戈勒窑窑址三处。上京窑为 辽代官窑,烧白瓷、黑瓷及绿釉陶器,白瓷产品有长颈瓶、海棠式长盘、方盘及长柄壶等。辽上京故城内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上京窑产品。
赤峰窑: 也称"缸瓦窑"。在今辽宁昭乌达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窑屯,故名。窑址出土有带"官"字铭文的 窑具,证明为辽代官窑。所烧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为主,器皿有杯、碗、盘、碟、壶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盘为多,黄釉有鸡冠壶和凤首瓶。赤峰辽应历九年(959)附马墓出土的白瓷带"官"字铭文盘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窑产品。
辽阳窑: 在今辽宁辽阳东三十公里江官屯,故名。烧瓷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I 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土。白瓷烧杯、碗、 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旬邑窑: 在陕西旬邑,故名。地距黄堡镇耀州窑较近,烧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黄釉残片,碗里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器特征相同,应属金代产物。
瓷具耀州窑特征。遗址遗留有不少青黄釉碗残片,碗里 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 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特特征相同,应 属金代产物。
华亨窑: 在今甘肃华亭,故名。最早见于明李贤天顺本《大明一统志》,土产条记有黑瓷器出平凉、华亭二县;镇堡条也有安口镇出瓷器记载,可知明代前期华亭县安口镇产黑瓷。经调查在安口镇发现瓷窑遗址一处,遗留物为青黄釉盘碗标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装饰,器心多一圈无釉,乃适应迭烧需要而致。器物纹饰与烧制特征和陕西耀州窑相同,属金代,为耀州窑体系。
兰州窑: 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产条,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清康熙《兰州志》,山川条:"煤炭山洞在州南四十里,其洞数十,皆产煤,州民赖之。阿干峪在州南四十里,其土宜陶,经火不裂,故多窑冶,水岔在州东南六十里,亦有窑冶。"经调查阿干峪,发现元代黑瓷窑址一处,以黑釉碗为主,《兰州志》所记初步得到证实。
宜兴窑: 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期已烧青瓷。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德清窑: 在今浙江德清,故名。是浙江地区发现的两处黑瓷产地之一。烧瓷于东晋至南朝。共发现窑址四处, 同窑烧制青瓷和黑瓷,造型大体一致。窑址标本与浙江地区墓葬出土瓷器有的完全相同。
余杭窑: 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继德清窑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早期黑瓷产地。窑址共发现两处,所烧器皿与德清窑近似;黑釉鸡头壶地面遗留较多,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当时产量较大。
修内司官窑: 也称"南宋官窑"。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宋叶真《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郊坛窑是南宋设立的第二座官窑,三十年代在杭州乌龟山发现窑址。所烧瓷器除盘碗外,多仿周汉时期铜器玉器式洋,胎呈黑褐色,釉有粉青、月白、炒朱黄各色。明清两代景德镇御器厂仿官成风,以清雍正 (1723一 1735)时所仿质量最好,有的几可乱真。 (郊坛窑即"修内司官窑"。)
萧山窑: 在今浙江萧山,故名。共发现窑址三处,一在进化区茅湾里,是浙江地区战国时期原始瓷产地,碗里有螺旋纹,江浙地区战国墓葬出土的不少这类器物中,即有茅湾里的产品;其余两处在戴村区上董村、石盖村,遗物有褐斑及划花莲瓣纹装饰,具有东晋、南朝时期特征。
绍兴窑: 在今浙江绍兴,故名。已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富盛区长竹园一带,时代属春秋战国,遗物有原始瓷碗钵等器,器里有螺旋纹,是浙江早期窑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带,出土罐壶等遗物多印有带状网纹及铺首装饰,具有吴、西晋时期典型特征。
越窑: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慈溪窑: 在今浙江慈溪杜湖滨湖地带,故名。为新发现的一处青瓷产地,与余姚毗邻。产品以壶类较多,壶有多种式样,腹部多有刻花与划花装饰,肩部多带双系,系面也有多种纹饰;釉色多呈青灰,色调特殊,但瓷质松脆易破。
宁波窑: 在今浙江宁波,故名。已发现郭堂岙、云湖及小洞岙三处窑址,以郭堂岙窑烧瓷历史最早,东汉后期即烧青瓷、黑瓷,与上虞、小仙坛窑近似。云湖与郭堂岙隔岭相望,烧瓷始于东晋终于南朝,以青瓷为主,有少量褐釉。小洞岙窑标本具唐代特征,以碗为主,光素无纹者多,少数印有双鱼纹;有于碗口里外饰以半圆形褐色斑点者,与金华地区唐婺州窑有相同处。
勤县窑: 在今浙江勤县,故名。已发现小白市、沙叶河及郭家峙三处,以小白市窑历史为早,烧瓷在东晋、南朝时期;另两处均为五代、北宋时期。造型、纹饰及支烧方法与余姚上林湖越窑极其近似,所烧瓷器多供吴越王钱氏进贡之用。
上虞窑: 在今浙江上虞,故名。已发现窑址达三百处以上,是国内发现窑址最多的县。烧瓷自东汉迄于宋。东汉小仙坛窑址出上标本,已具备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 当时除烧青瓷外,还烧黑瓷。三国、两晋、南朝窑址也发现很多,江苏墓葬出土有上虞窑带纪年铭文的瓷器。五代到宋代窑址最多,所烧瓷器与邻近地区余姚、宁波、勤县等窑关系密切,造型、纹饰有共同点,同属以余姚上林湖越窑为主的越州窑系,吴越王钱氏用以供奉的瓷器,绝大部分都取给于这些瓷窑。
象山窑: 在今浙江象山,故名。据明清著录谓烧白瓷,似定窑瓷器而粗;经查,判明唐已烧青瓷。遗址面积不大,遗留标本不多,所烧以盘碗为主,直口平底碗的造型与浙江丽水、吴兴、余姚等窑相同,属唐代前期流行式样。
东阳窑: 在今浙江东阳,故名。六十年代发现窑址九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始烧于唐而终于宋,其地属婺州,所烧瓷器属婺州窑系。
婺州窑: 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五朱堂窑有青釉褐斑标 本。唐代遗址共发现四处,以生产茶碗出名,造型有习见各式碗,多角形短流壶及双系罐,有黑渴釉及青釉褐斑装饰。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评语。
武义窑: 在今浙江武义,故名。文献未见记载,近年经调查在境内发现青瓷窑址数十处,绝大部分均属宋代,烧瓷以碗较多,碗里多刻花篦点纹装饰,外部刻复线纹,这类碗盛行于宋元时期,在浙闽瓷窑发现最多。元代遗址多烧龙泉釉盘碗,器里中心多印阴纹花卉,偶有带八思巴文者,为数不多。
临海窑: 在今浙江临海,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均烧青瓷。一在五孔岙,烧瓷在南朝到初唐之间,所烧瓷器以碗为主;一在许市,烧瓷在五代到北宋之间,器物胎簿,釉色青绿,有雕镂极精的香薰,属越窑系。
黄岩窑: 在今浙江黄岩,故名。烧瓷于五代未到北宋。五十年代发现竺家岭、牌坊山等八处窑址,以生家岭窑遗址面积最大,遗物最为丰富,属越窑系。器物纹饰题材以刻花花卉为主,鹦鹉纹在越窑系瓷窑中比较常见,但多为细线条划花,黄岩窑为刻花线条粗放,纹饰生动,富有特色。
温州窑: 在今浙江温州西山一带,故名。遗址面积较大, 烧瓷在唐宋时期。所烧瓷器受到瓯窑和越窑一定影响,胎釉色调较浅,保留了早期缥瓷固有传统;粗线条划花以及支烧方法与越窑有共同点。宋代盘碗多带刻花划 花装饰,支烧工具亦与越窑系大体相似。
丽水窑: 在今浙江丽水,故名。已发现窑址二十余处,早期遗址在吕步坑,始烧于南朝后期到唐;元代窑址发现较多,均属龙泉窑系,保定窑器里心多印蒙古官书八思巴文;龙泉大窑、安仁口及武义等三处窑址也有这类文字出土,多为阴文,印于花卉纹饰之中,保定窑为大字。
泰顺窑: 在今浙江泰顺,故名。烧青白瓷,复烧窑具口大底小,是完整的整体,装坯时先装小器,依大小可装九件,上面一件口径最大。所烧器物釉色偏灰,器里有简练的刻花纹饰。
江山窑: 在今浙江江山,故名。烧瓷从宋代到清代,因地距江西较近,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造型纹饰与江西有近似之处,同时兼烧少量青瓷、黑瓷。元末以至明清两代烧青花瓷,经过测定分析,所用钻矿与江山县产者近似。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兄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 "弟窑"。两窑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此后有关两窑的著录渐多,均源于此。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星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经多次调查与发掘,迄未发现传世哥窑标本,哥窑是否属于龙泉窑系统的问题还有待于证实。(弟窑即"哥窑")
萧县窑: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始烧于唐代,烧白、黑、黄釉器物;宋代主要烧白瓷。白土镇曾采集到白瓷瓶一件,瓶身刻 "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三十六宇,由此得知金代此窑仍烧白瓷。
宿州窑: 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 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泅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明清两代文献著 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泅州窑: 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栖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谓泅州 窑在洒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寿州窑: 在寿州境内(今安微淮南高塘湖滨湖一带,唐属青州),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共发现隋唐 窑址六处。管家咀最早,隋代开始烧青瓷,有贴花、划花装饰;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与唐代陆羽《茶经》所说的"寿州瓷黄"特征吻合。
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烧于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十一处,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胎较薄,釉光润,无纹饰者多。安微合肥、桐城、铜陵、枞阳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为繁昌窑产品。
长沙窑: 在今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故名。共发现窑址十余处,烧瓷多在唐至五代,为唐代重点瓷窑。品种以青釉为主,兼烧少量褐釉、酱釉、绿釉和白釉等;装饰有釉下彩绘、印花、贴花和彩色斑点几种。釉下彩绘创始于长沙窑,中唐时开始出现单一的釉下褐彩,后演进列褐绿两种彩色;以彩色斑点作装饰的较普遍,始饰以大圆斑四组,渐变为小斑点组成纹饰;贴花多装饰在壶罐腹部,题材有人物、鸟兽、园景、双鱼相葡萄,在纹饰上多施以酱釉圆斑。长沙窑瓷器唐时畅销海内外,在今日本、南朝鲜、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都有出土,南朝鲜出土两件带铭文注子,一书。"卞家小口天下有名",一书"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富有商品宣传特色。
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 一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 隋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 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窑的一部分。鸟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 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湖 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遗址,均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杨梅亭等三处窑址也改烧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蓖花、蓖点等技法;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釉下彩装饰新品种。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型五千余件,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玉、石、 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如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丰城窑: 在今江西丰城寺前山--带,故名。始烧于东晋,历经南朝至唐代,早期所烧器物与江西地区东晋、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盘心印有多种花叶纹饰,其造型纹饰与各地青瓷大体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与陆羽《茶经》记载"洪州窑瓷褐"基本一致;唐时丰城属洪州,故此窑即唐代的洪州窑。
南丰窑: 在今江西南丰,故名。最早见于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此窑。六十年代发现,七十年代再作调查,判明为专烧青白瓷单一品种的瓷窑。 始烧于宋代,所烧器物以盘碗为主,尚有注壶、盏托、盒子与枕,装饰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纹的,有酱口刻花碗,为其他青白瓷窑所不见。
吉州窑: 也称"永和窑"。在吉州境内(今江西吉安永和镇),故名。是江南地区名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二十余处,始烧于五代,宋元时期有较大发展。品种丰富,有青白瓷、黑釉、青釉、酱釉、绿釉及白地黑花等。复烧方法与印花装饰借鉴于北方定窑,白地黑花来源于河北磁州窑。玳瑁釉、剪纸贴花以及窑变花釉是其特色,剪纸贴花纹饰题材有双龙、飞凤、梅花、朵花以及福寿康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四字古语。六十年代以来江西地区宋墓出土不少此窑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墓葬出土的莲花纹炉及奔鹿纹盖罐,对于判断窑址及同类出土器物的烧制时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赣州窑: 在今江西赣州,故名。始烧于宋代,烧青白瓷,有刻花纹饰;元代烧青白瓷、黑釉及龙泉釉。发现的高足怀与柳斗杯有地区特色;杯里施釉,外部划刻柳斗纹,不施袖,颈部有凸起白色乳丁一周。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元代沉船一艘,打捞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不能判明窑口者二千余件,还有赣州窑柳斗杯及吉州窑白地黑花瓶等。
陶窑: 唐代景德镇陶玉主持的瓷窑。始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陶窑,初唐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 润,镇锺秀里人陶氏所烧也。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但景德镇发现古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时期,未发现唐代遗址《景德镇陶录》所记陶窑尚待证实。
霍窑: 唐代景德镇霍仲初主持的瓷窑。最早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 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