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姚赟
来源 / 盒饭 财经 (ID:daxiongfan)
缅怀过后,林奇遇害一案的关注点逐渐聚焦到了《三体》这一顶级IP上。
12月25日晚间,上市公司游族网络 (002174SZ) 发布公告称,当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暨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林奇先生家属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无效于2020年12月25日逝世。
公告发布不久,游族官方公众号发布《再见少年》。全文不过百字,配上了一张图,图中誊写的是《三体》名句“给岁月以文明”下,落款人为林奇。企业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往往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林奇而言,死亡是“给岁月以文明”的荡气落幕,而对于游族来说,这场风波刚刚开始。
投毒的作案动机等待警方侦查结果,但可以确认的是, 游族的这场无妄之灾与《三体》这一顶级IP版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林奇的去世相关消息下,有网友评论到:看似是一个大IP制作时的波折,实际上背后的较量快比**本身精彩了。
从张番番夫妇低价收购版权而后执意当《三体》导演被全网骂,到孔二狗退居二线、团队四高管离职,**版《三体》烂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体》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没绕开这个“魔咒”。
今年9月的第一天,或许是许垚的高光时刻,也是《三体》IP开发11年来,前路最清晰明亮的一刻。
在经历了数年的跳票、等待又跳票后,《三体》终于敲定了一家世界级的影视合作方——奈飞。据报道,中国著名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版权方,游族旗下的三体宇宙与全球最大付费流媒体平台Netflix共同宣布,已达成协议联合开发制作《三体》英文系列剧集。
而打造的主创班底,也是豪华异常。
许垚作为三体宇宙的CEO,高调出席了本场活动,并与不少媒体进行了直接互动和采访。在此之前, 许垚与《三体》的前尘往事鲜少在公众场合被提及。
根据上海警方通报消息,2020年12月17日17时许,警方接到报警称,某医院在诊疗时发现病患林某 (男,39岁) 疑似中毒。接报后,警方立即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发现林某的同事许某 (男,39岁) 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许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同事关系、许姓,且同为39岁,这三项信息推测下,舆论已直接将许某认定为三体宇宙CEO许垚。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9月,许垚曾以三体宇宙CEO的身份亮相除夕与奈飞的合作活动,11月许垚还以CEO的身份出现在采访中,截止发稿前,许垚为三体宇宙 (上海)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且无该企业的任何股权。
企查查显示,上海奇歆咏岩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915%、苏州三体执剑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持股171%、上海宽娱数码 科技 有限公司持股5%、苏州三体引力企业管理中心 (有限合伙) 持股45%、林奇持股1425%。
林奇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受益股份为707383%。
2018年12月,游族组建了新公司“三体宇宙”,专门开发《三体》IP。“三体宇宙”发布时,大刘为此站台。
“三体宇宙”的意思是, 你可以写三体世界观里任何故事,想要商业化运作,得经过“三体宇宙”同意,其实是需要游族同意。 就是告诉同人粉们:你们有组织了,你们可以随便玩,但想得到利益的时候,就必须要跟资本方进行分账。互联网怪盗团《**难产背后,三体为什么“流浪”》一文中这样写到。
从股权穿透图中能窥得“三体宇宙”的一隅。
三体宇宙 (上海)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0%北京三体宇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三体动漫有限公司,持股159942%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上海果阅文化又持股35%北京三体宇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的投资方中,不乏B站、网易、果壳这样的明星企业。
但这些企业的股东信息中,不见CEO许垚的身影。
如果没有这场投毒,舆论和大众很难知道许垚在游族获得《三体》版权这件事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
第三部死神永生还未出版,《三体》的版权就已经不在作者大刘的手上了。 2009年,编剧宋春雨在读完《三体》后,迅速意识到它巨大的改编价值,于是辗转找到刘慈欣,提出购买影视改编权。
于是,宋春雨和她的丈夫张番番,一起买下了《三体》的版权。张番番参与买下《三体》版权,还有另一重身份,开始尝试商业类型片创作的导演。1999 年,张番番毕业于北京**学院美术系,拍过四部**和两部电视剧,主要作品有《天使不寂寞》《与你相约》《信箱》以及密室两部曲:《密室之不可告人》《密室之不可靠岸》。
当时,整个影视行业中,科幻题材并没有太大的市场。
有报道称:2009年,张番番和宋春雨以“并不高的价格”从刘慈欣手中买断了《三体》,将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后续影视剧和 游戏 开发版权打包买走,据说这个并不高的价格为10万元。
但这个不高的价格一直成谜。2018年,3月刘慈欣接受采访,驳斥了《三体》版权只有10万元的谣言。刘慈欣称: “谁告诉你只有10万元?”并称造谣者“不知羞耻”,至于价格具体多少,刘慈欣并未透露。
2013年9月,张番番夫妇到**局给《三体》立项。2014 年,为此注册了一家名为百星社的影视工作室,注册资本10万元。
而后便是漫长的寻求投资的过程。 据晚点报道:2014年初,张番番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召开了一场见面会,为《三体》**项目寻找投资方,国内叫得出名的影视公司都受到了邀请。会上, 张番番夫妇除了继续坚持自己主导创作之外,还提出**总投资至少需 2个亿。
就在此时,林奇和游族网络出现了。
2014年8月26日游族影业成立,成立第三天,宣布参与**《三体》的拍摄。事实上, 游族影业便是林奇为拿下三体IP版权而设。
据资料显示:成立于2014年的游族影业系著名 游戏 上市公司游族网络的关联公司,由游族网络董事长兼CEO林奇与影视圈著名编剧、作家孔祥照(笔名孔二狗)共同发起创立,孔二狗任游族影业CEO。
2015年8月,因夺得雨果奖的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雨果奖作为世界科幻小说界最高奖之一,让《三体》从科幻圈直接出圈,成为自己流量、备受关注的大IP。
据报道,在获得高关注前,《三体》**已经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同时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而从张番番、孔二狗、林奇及背后的游族网络的资历上来看,都没有操刀此类顶级IP的经验和能力。
据了解,《三体》**2015年3月18日开机,实拍部分于7月底全部杀青。影片杀青之后才开始寻找特效团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当时不少科幻迷质疑:作为一部特效占比如此庞大的影片,怎么可能在一年内完成全部的后期?
外行的地方不止如此。
张番番曾经踌躇满志地表示,为了《三体》项目,自己学了几年的绿幕技术。对此,三体粉留言吐槽到:“从‘绿幕技术’这几个字就可以知道,张番番对特效的了解还在怎样的阶段。”
在一位**后期制作人员看来,特效协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流程,也是最考验特效公司能力的。如何在规定时间交出规定质量和数量的镜头,是最难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特效大片,需要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就开始介入。“这种前期拍摄潦草,后期指望特效来弥补,影片是要出问题的。” (《三体跳票背后:孔二狗退居二线 4位前高管离职》 娱乐 资本论)
外行或许只是表面。 新浪 娱乐 曾因此事向当事人进行了了解,据报道:张番番早在与高军合作时期,就已经与特效公司接触,并有了一些构想,高军告诉我们,他还没有退出的时候,就曾看到过一些设计图还有精美的画册。
甚至后来传出的50人编剧团队等匪夷所思的问题,游族和张番番都各执一词。
2015年,片方宣称**《三体》的拍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转入后期制作,当时公布**将于2016年上映,海报有着“2016 coming soon”的字样。2016年跳票之后,制片人曾经声称上映时间不会晚于2017年。
这部前期拍摄潦草、后期特效没钱、主创团队内部拉扯的《三体》,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三体宇宙”在原有商业剧本的设定中,应当扮演的是拯救者—— 版权控制权博弈、产品运营宣发、盈利成本等问题都等待着天降神兵。
之前的游族影业证明,孔二狗和张番番的合作模式不行。2014年11月,《三体》开机前夕,网上发起了一波恳请游族、孔二狗和导演张番番放过的呼声。
“我的微博有上千条评论,都是求别拍,但是求的时候都特别不真诚。这么不真诚!我想还是拍吧,有钱就是这么任性。”孔二狗郑重地放出了这条消息。
张番番夫妻对《三体》的执念更深。 张番番作为《三体》版权的持有者,让自己导演,让老婆合作当编剧是与投资方谈判的核心。
一位游族前高管曾在媒体采访中说过:“他们 (张番番团队) 很强势,带着两个律师和你谈,要改哪里还可以谈,一旦谈到导演的问题,就立马走人,一点余地也没有。之前张番番和很多**公司谈过,但都没有结果。而当时刚成立的游族影业,作为一个**行业的创业公司,最终魄力比较大地拿下了。”
新浪 娱乐 在《独家调查:揭三体延期背后的权力拉锯战》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其中张番番夫妻与游族之间的博弈和拉锯。
因为不满意张番番与其妻子宋春雨打造的版本,孔二狗在接手该项目之后,还曾亲自撰写了另一版剧本。由于剧本并不完善、前期准备不足,第一笔投资很快用完,实拍部分就出现了超支的情况。
这才有了之前提到的后期制作费用不够的问题。
2015年5月,加盟游族仅半年的副总裁肖飞离职,创立向上影业并担任CEO职务,11月,副总裁杨璐离职创立元力影业,也是在这一月份,游族影业前任CEO韩薇创立熙颐影业,并全资收购游族美国公司。
游族影业名存实亡,三年里连续换了4任CEO。 直到2018年1月31日,游族正式收购张番番和宋春雨的百星社,以12亿元将《三体》完全卖给游族网络,《三体》的局面才开始明朗起来。据媒体统计,至张番番出局时,游族、参投的光线传媒和一些其他资方已经投入了2亿多元。
今年11月,微信公众号“智合”发白了一篇《三体宇宙CEO许垚: 探索 法律人的更多可能》的文章,文中提到了许垚来到三体宇宙的缘由。
许垚希望 探索 职业发展中更多可能性,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游族的核心管理层,让我看到了一些职业上更多变化的可能性,我想加入游族可能会给我职业发展带来一些 探索 机会。”
在上述文章中还提及了许垚在游族网络的经历。加入游族后, 许垚帮助集团快速搭建了完善的风控体系和法律风控团队,并解决了包括业界闻名的《三体》版权在内的多项 历史 遗留问题。
2019年1月,许垚因个人原因辞任上市公司董事,在三体宇宙担任董事及CEO,负责刘慈欣所著长篇科幻小说《三体》项目。而后,《三体》才开始有条理地动起来。
2019年4月26日,《三体》漫画官博透露新《三体》**即将开拍;光线传媒2019年年报中,提及2020年将发力新《三体》**;2019年6月,B站宣布正式企业《三体》3D项目;2020年8月,腾讯视频在年度发布会上公布《三体》中文电视剧开拍。
直到今年9月,奈飞成功PK掉了迪士尼和亚马逊,也让三体粉第一次觉得翻拍值得期待。
这些合作中作为CEO的许垚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外界不得而知。
04 游到哪里
顶级IP运营+ 游戏 影视联动,是游族一贯的战略。而林奇和游族对《三体》所表现出的执着,也并非热血和坚持。
在拥有了 游戏 主业后,林奇在上市公司以外成立游族影业以谋求向上游影视进军。在游族影业成立之初,林奇就曾对外界表示, 游戏 与影视的跨界融合是双赢,必须要重视IP的作用。游族影业做**将会是“F3模式”,即“互联网** (Films) 、粉丝经济 (Fans) 、免费模式 (Free) ”的三大融合。
林奇曾表示,游族要试图打造“轻迪士尼模式”,根源就在于优质IP,即使单款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整个企业可以依靠IP继续推陈出新,优质IP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的品牌。
游族网络2019年年报开篇讲的便是战略,年报中提到:公司专注于网络 游戏 的研发、发行及运营,并在 “精品化、全球化、大IP” 三个方面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游族主要产品来看,为大IP战略,费尽了心机——2016年3月,通过收购BP公司,将《权力的 游戏 》IP纳入其中。
财报显示:公司于报告期内先后上线《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页游以及《权力的 游戏 凛冬将至》国内手游。其中,《Game of Thrones Winter is Coming》页游海外已上线英德法葡等14种语言,并五次获得Facebook全球推荐;《权力的 游戏 凛冬将至》手游未上线即得苹果官方首页推荐。公司于报告期内分别在港澳台、东南亚、韩国以及欧美市场发行由车田正美工作室正版授权的策略卡牌手游《圣斗士星矢:觉醒》,该产品成为2019年度海外各区域市场最受欢迎日系策略卡牌手游之一,并获得外媒“ 2019最佳动漫改编 游戏 ”“最佳IP授权手游”等荣誉。
最初负责《三体》开发的是游族影业,而后变为三体宇宙,在经营上与游族网络分离, 游戏 归 游戏 ,影视归影视 。但,从游族对大IP的渴求,以及三体宇宙的构成来看,野心不止于此。
据此前媒体报道,许垚曾在专访中表示,目前已开发《我的三体》系列动画、《三体》广播剧、与腾讯合作的真人超级网剧、与奈飞合作国际版剧集,《三体》系列**计划也已经进入到前期开发阶段。
只是,不知林奇之后,游族将带着这个投入已超2亿的“三体宇宙”游到哪里去。
参考
1《业内人士:《三体》版权被《密室》导演获得》2013年,新浪 娱乐
2《刘慈欣:《三体》版权便宜 《星际穿越》不够新颖》2014年,1905**网讯
3《孔二狗执意拍《三体》:有钱就是这么任性》2014年
4《 游戏 族联手阿里巴巴投拍《三体》》2015年,21世纪经济报道
5《三体版权费仅十万?刘慈欣:不实》2018年,网易 娱乐
6《三体影视还要等多久》2020年
7《从《三体》到《盗墓》,IP版权“白菜价”时代的后遗症》2019年6月
8《独家调查:揭《三体》延期背后的权力拉锯战》新浪 娱乐 ,2016年
9《三体跳票背后:孔二狗退居二线 4位前高管离职》2016年, 娱乐 资本论
10《对话三体宇宙CEO许垚:三体为什么选择了Netflix》2020年,数娱梦工厂
歌瑞尔属于二线品牌,她家的价格还算很便宜的,而且内衣质量不错,穿着很舒服。
歌瑞尔品牌排名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自然是不会在意的因素。因为细心的人会发现,目前来说,这个品牌的内衣并没有多高的排名,但是它的内衣无论在品质、设计还是做工上,都不比国内知名的一二线品牌差,所以说,看内衣排名不如选品质。
扩展资料:
品牌故事:
英国皇家芭蕾舞剧团有一个华裔女孩,因为身材的一点点不完美,一次次与舞剧《天鹅湖》的主角失之交臂。在她几近绝望的时候,听说在意大利的米兰有一位天才的裁缝可以打造出神奇的隐形衣,可以让她摆脱A杯的魔咒。
她历尽艰辛来到意大利,在米兰四处寻找那位天才的裁缝。但是她花光了所有的钱,包括回去的路费,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隐形衣。在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商业街上的店铺都已经打样。终于她看到一个店铺里闪着微光光,她推开了那个店铺的门。
这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内衣店名字叫做“Gainreel”,店铺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歌瑞尔的年轻裁缝,他听了这个华裔的遭遇后,连夜为她赶制出了一套内衣。这个华裔的芭蓄女孩穿上这件内衣之后,竟然神奇的脱胎换骨,胸更挺了,背更直了。最终女孩登上了国际芭蕾舞大赛的舞台,并艳惊全场,最后成为一代时尚芭蕾女王。
后来女孩与这位米兰的年轻裁缝歌瑞尔相爱,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他们专门为那些追梦的女孩们推出了“keep love”系列内衣,这个寓意位收获爱情并成就梦想的内衣在欧洲一上市就受到了年轻女孩的热烈追捧。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蓝钻石,经粗糙加工后重量还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在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他回到法国后,这块蓝钻石落入法王路易之手,取名为“王冠蓝钻石”,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
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宠爱的孙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辉战迹也开始衰退,并且娶了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梅恩特侬夫人为妻。她给路易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幸。而塔沃尼后来据说在俄国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天皇玛丽、安东尼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在这期间,
西班牙画家戈耶曾画过的一张西班牙皇后玛丽亚露易莎的画像上,戴着一颗宝石很像那颗失踪的钻石。当时有人推测,或许是法国保皇党人在国外得到它后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从盗贼手中买下了。
1830年这颗失踪38年的蓝钻石重新出现在荷兰,
属于一个钻石切割人威尔赫姆佛尔斯所有。为防止法国 追寻,他将这颗钻石切刈成现在的样子,重量为444克拉。后来,佛尔斯的儿子汉德利克从其父那里将这颗钻石偷走,并带到了伦敦。在那儿,他自杀了。无人知道自杀的原因。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汤玛斯侯普继承了“希望”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希望”钻石和侯普收藏的其他珠宝被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买去。他不久之后便莫明其妙地自杀了。这颗钻石又被俄国人勘尼托夫斯基买去,此人不久被刺而死。
“希望”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商人哈比布贝,在他将其卖给了一个叫西蒙的人后不久,他和全家人都淹死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而西蒙在把这颗钻石卖给土耳其苏丹阿布达尔二世后,
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三人都跌到悬崖下死去。阿布达尔苏丹在获得这颗无价之宝后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
后来“希望”钻石再次出现在巴黎,并经珠宝商皮埃尔卡蒂尔之手以154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华盛顿的艾沃林沃尔斯麦克林。麦克林和丈夫是《华盛顿邮报》和《辛辛那提市问询报》的出版商。这夫妇二人自从买了这颗钻石后也遭到许多不幸。1918年他们去看肯塔基马赛时,他们在华盛顿的8岁的儿子从保镖那里逃走,跑到街上被车压死。此后不久,奈德便开始酗酒,最后失去了健全头脑并丢失了报业。他们的一个女儿死于误服过量安眠药。1967年12月他们的25岁的孙女因酒精药物中毒死于德克萨斯的家中。
1947年麦克林夫人死后,珠宝商海里、温斯顿用110万美元买下了她的蓝钻石“希望”。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公里,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
1957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1957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处理器+主板:I3 9100F+技嘉B360M套装 1179
散热:九州风神玄冰400 99
显卡:技嘉 GTX10501ti 899
内存:金士顿 dr4 2666 8G 279
固态:三星250GB 860EVO(SATA30) 339
机箱:先马黑金刚 139
电源:酷冷至尊 HWE500W(额定) 299
合计:3233
在燃油车时代,旅行车是一个能赢得话题度,但从来赢不了销量的小众市场。
看看今年上半年各大豪华品牌的旅行车销量吧,卖得最多的A6 Avant/allroad,月均销量也只有大约300余辆的水平,可以说完全就只是极少数消费者的玩具了。
但在电动车市场中,在上市时以ET5旅行版(ET5 Touring)命名的这款车型,7月份交出了3,662辆的交付量成绩,超过了所有豪华品牌旅行车半年的销量,而这还只是它开启交付后的第一个完整月。
近日,蔚来又做了一个举动,正式将ET5旅行版更名为ET5T,并且完成了车型尾标拓展的申报工作。这意味着,“旅行车”的概念,在ET5T上被进一步淡化。
如果非要做一个类比,不妨去看看Model Y。从车侧线条看,Model Y怎么都应当归属于轿跑SUV行列。毫无疑问,轿跑SUV在燃油车时代,也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车型。但是买Model Y的人,显然不会是要买轿跑SUV的人,也不会刻意在乎那个侧身线条,甚至至今很多人还是不认为Model Y是一台SUV。
ET5T也是同理。一台高性能电动车,把燃油车时代怎么都卖不好的旅行车,变成了主流车型,相信这也给了蔚来继续加注资源的信心。
所以,从ET5旅行版变成ET5T,就是要进一步减少消费者接受的阻力,释放ET5T作为一款高颜值、高性能、高智能、高智能电动车的潜力,从根源上消灭旅行车从轿车衍生的思维,消灭旅行车和轿车在认知上的区别。
ET5T的市场潜力有多大?在ET5T的进店用户画像中,大约有四成左右会对比特斯拉的Model Y,是所有对比车型中占比最高的。
但是Model Y的主销车型,是售价2639万元的后轮驱动版,而真正与ET5T在价格与性能上有重叠的,是售价30万元以上的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与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这两款车型,今年1-7月在Model Y销量中的占比,为17%,其中7月销量为5,094辆。而ET5T在7月3,662辆的成绩,已经能看到追平Model Y在30万元以上车型的希望。从Model Y在8月14日对这两款车型售价下调14万元的举动来看,激烈的竞争确实给特斯拉造成了压力。
原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旅行车是轿车的衍生品。既然是衍生品,就意味着旅行车的用户来源,基本只能从原本轿车的池子里捞一捞。但是ET5T上市后,与ET5形成了很好的协同作用。两者的用户群体,重叠度并不高。ET5的女性用户偏多,而ET5T更受年轻潮男的偏爱。
这就证明,ET5T不到30万元的起售价,把旅行车这种消费者一直觉得高高在上的车型,卖出了实实在在的价格,这种策略推动ET5T跳出了旅行车的小众圈层,成为主流之选。
而且,由于ET5T是上市即交付,初期的消费人群仍以一二线城市的尝鲜人群为主,而当这群种子用户的口碑逐步扩散,加上ET5T更名后对旅行车的进一步淡化,有希望让其进入更广阔的主流家用车市场,从而彻底打破旅行车在燃油车时代的魔咒。
电动时代,旅行车为什么有能力当主流?燃油车时代,所有的车型被划分得极为细致。但过分的细分,反而会让厂家在产品定义上变得僵化,然后再用教条的产品点,去强行细分消费需求。比如,买旅行车,图的是好看、大空间,以及舆论渲染的情怀所带来的内心满足感。这就决定了,能影响消费者选择旅行车的,是品牌的力量,而不是产品的力量。
但是,燃油车为了强行细分市场而创生的各类衍生品类,在电动车时代变得模糊且需要重新定义。而电动车,天然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物种,而具备这个条件。
买ET5T的人,极少数是因为要买旅行车,更多是想要买一台30万左右的电动车,而被ET5T的设计、性能、智能、补能所吸引。前者是小众需求,而后者是更大的池子。
所以,电动旅行车是不是会成为主流,这个问题在电动车时代其实不是问题。因为问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还在用传统燃油车那一套根据车身形态去细分市场的思维,是在核心能力已经发展到天花板之后强行做出差异的方式。
但是,在一台智能电动车上,无论是厂家在建立的新能力,还是用户关心的新卖点,都已经远远超出车身形态这种表面的东西,需求和场景才是主导电动车消费的要素。
而这恰恰让旅行车回到了它的初心——让消费者买一台好看、大空间、热爱生活的车。
这同样也是ET5T更名的意义,它不想只是把自己局限在旅行车的范畴内,而是要进入更广阔的竞争市场,发挥产品的优势:比如优雅的设计,比如零百四秒的高性能,比如标配的天花板级智能硬件,比如无忧补能,比如优质服务。
只有这样,ET5T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小爆款,让所谓的“你买我推荐”变成“真买我也买”。
写在最后不去区分车身形式,而是按需求、按喜好选择,正是电动车彻底重塑传统分级分类方式的一个缩影。Model Y改写轿跑SUV的认知是如此,ET5T改写旅行车的认知亦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ET5T的更名,也是一种“顺势而为”。此时,去讨论旅行车市场是否存在、规模多大,对于ET5T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这个市场的天花板,不能再用燃油车时代的眼光来审视,而是将由率先开拓的强势电动车所引导。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童济仁汽车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以下简称"SIAL China"或"中食展")是亚洲最具规模和行业广泛认可的国际进出口食品和饮料展览会,致力于为食品贸易商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商业决策达成。
在此次中食展中,食品市场走向与食品企业如何突破市场困局或将成为展会无法回避的命题。在互联网营销渗透日常生活的背景下,传统的食品经销途径也早已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的多元平台。然而,当网络的多元营销玩法为快消食品企业创收巨大收益时,企业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同样接踵而至。
1、 高投入焦虑:坑位费、佣金居高不下
互联网多元营销模式的成功让数以万计的商家前赴后继。然而,在互联网营销红利的背后,是众多商家面对公域推广高价坑位费与高佣金的投入焦虑。平台明星达人高达几万、几十万的坑位费及高昂佣金使众多商家望而却步。纵使他们能帮助商家在短期收获喜人效益,却很难持续带动日常的高频基础销售,难以形成流量的点阵规划。也正因为如此,明星达人与商家的联动合作仍然高高悬置为一个跨领域的难题,亟待通过营销、运营与资源投放的规划结合来破解。
2、 流量昙花:持续良性增长乏力
不可否认,通过寻找明星、达人对产品进行直播、软性植入宣传是短期收割惊人流量的捷径。但捷径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明星、达人自带的流量虽然能制造若干次的销售狂欢,但并不能帮助品牌建立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涌入直播间的流量往往来自达人粉丝对其的拥护,随着直播的结束,又回到了达人自身。也正因为如此,抛开令人失望的回报结果,难以留存与长效发展的短促流量就如昙花一现,也成为企业高投低收的痛点。
3、 资源脱节:达人明星推广难以对钩日常销售运营
随着商家对于互联网多元营销方式的青睐,供给商家进行选择匹配的明星、达人资源也越来越多。可惜的是,丰富的资源并不能意味着品牌在推广上的高枕无忧。明星、MCN机构下孵化的达人虽然涵盖了日常领域的多种类型,却尚未具备供给商家日常运营需求的扶持能力。由于团队缺乏一线的运营经验和销售经验,很难与品牌的日常销售节奏与长远发展理念保持连贯性和协同性,致使在与品牌的合作当中逐渐显露出后劲不足的问题。可以说,明星、MCN机构与品牌之间的脱节问题,使得高昂的营销难免沦落为"生硬带货"的预警。
4、 低价竞争之痛:品牌理念渐行渐远
在达人直播带货的浪潮下,同类产品的价格竞争趋近白热化。拔得价格博弈中的头筹几乎成了价格竞争中最大的优势。然而,过于依靠低频短期大流量来收割效益的举措缺乏全盘运营的思路,不仅对于品牌价格规划及价格线有着严重的破坏力,同时也与品牌定位、人群定位、品牌理念等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同类产品竞争近乎巅峰的同时,一个集投放、运营、营销策划于一体的"智囊团"则成为解决企业困境的刚需。
在消费升级和营销模式的变化背景下,只有兼具对快消品销售的理解和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洞察,食品企业才有可能站在互联网营销的风口找到突破的机会。焦灼的食品经销商寻找代运营平台为产品制定规划路径。但在缺乏对快消品经验的本质理解上,运营平台却无法把握产品的重点,致使制定的策略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最终导致食品经销商的投入宛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珀美传媒作为真正懂食品品牌,懂内容种草与转化的新零售营销投放运营专家,能够在有限的预算实现品牌理念与转化的并驾齐驱。
公司旗下平台业务运营包括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天猫旗舰店和天猫国际,曾为燕京啤酒在天猫超市的运营打造爆款SKU 10+,上线一个月内订单量提升375%,销量突破150w+,荣登啤酒销售榜Top 3。珀美秉承利他服务理念,为燕京啤酒、乌江、萨拉米、双汇、印尼小鸡面、印尼Tango、德国甘蒂牧场、新加坡KOKA等知名品牌提供平台业务运营服务。
珀美传媒作为真正懂食品品牌的新零售营销投放运营专家,曾荣获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亲自颁发的「天猫超市最佳运营商」奖杯,成为天猫超市成立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类运营商。
团队依托线上全平台的运营业务优势,在营销上有倾斜地匹配业内最一线、最优质与最合适的资源,为品牌提供从全案策划、视觉设计、短视频制作、电商SKU基础优化、站内外优质资源投放的全链路服务;在投放上有的放矢地规划节奏,最大化转化商家有限预算;在运营上,有重点地把握品牌的需求,真正实现了营销、投放、运营的体系化全面结合,是帮助品牌打破销售"魔咒"的不二伙伴。
2020年正值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20周年庆典。9月28-30日,珀美传媒将携品牌乌江榨菜、安小乙、澳洲70年国民品牌Sunrice、高端蜂蜜Capilano、始于1967年德国甘蒂牧场及品牌服务成功案例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企业和专业观众展示作为企业值得信赖的专业能力,分享行业最新动态与前沿理念。
珀美预祝第二十一届中食展顺利举办,期待在展会中促成理念与合作的碰撞,为消费者带去全新智慧体验,与展会共绘卓越蓝图。
当前粮食市场的焦点都在玉米上,但真正闷声上涨的是小麦。而且相对玉米来说,小麦的行情要稳得多。但有意思的是,小麦的涨势仿佛陷入了一个“魔咒”,每当接近15元/斤的时候就出现了回落。
比如在11月初时,小麦迎来上涨,其中陕西金沙河领涨全国,最高报价149元/斤,离15元仅仅一步之遥。然而随后却没能突破15元,麦价开始回落。
而到了11月的中下旬时,全国小麦重回一片大涨的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安徽、陕西等集体联动,小麦价格重心再次返回到了14元/斤以上,主流价格也落在了14~144元/斤的区间,其中最高报价达1485元/斤,仍未能突破15元。
而到12月后,麦价再次上涨,12月15日小麦最高报价1495元/斤,更加逼近15元,但是这个“魔咒”再次显现,随即小麦上涨呈现后劲不足。
这到底是什么“魔咒”呢?
一、麦价远高于往年
虽然小麦价格数次上涨均没能突破15元的大关,但是即便是当前的价格,对于小麦来说也是近年来的高点了。
去年以前,小麦价格一直在11~115元/斤,从去年开始受疫情引发的通胀影响,以玉米为首的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在玉米价格强劲的涨势下,带动着小麦、大豆等接连上涨,小麦价格也普遍涨到了12元/斤以上。今年更是继续上涨,往年14元的高价在今年却成了一种常态。
麦价不断上涨主要有3个原因:
首先,除了通胀引发的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外,另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小麦的质量分化。今年麦收时遭遇了强降雨天气,使小麦出现了质量分化,雨前麦价格坚挺,而雨后则频频落价。当然这种分化在前期的表现并不明显,但随着麦收结束购销接近尾声后,雨后麦基本流通结束,于是市场优质麦价格开始上涨。
第二个原因是今年小麦需求大增。为了抑制玉米过快上涨以及弥补玉米的饲料用粮缺口,今年小麦在玉米替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小麦需求大增,带动麦价整体上扬。
三是小麦冬播延迟,贸易商囤粮惜售。目前市场小麦的供应大部分在贸易商手里,收购成本高是惜售的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小麦冬播延迟,且有部分地区有一定减损,于是市场对明年小麦产量表示担心,贸易商对明年小麦价格看涨,惜售情绪较浓。
二、为啥一冲高就回落?
然而小麦有这么多的支撑,但为何每每接近15元/斤时就开始回落呢?
理性来看,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魔咒”。首先,15元无论是对小麦还是玉米来说,都是一个“槛”,即便是玉米曾突破过15元,但后续来看,想再次突破的难度也很大。
另一方面,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小麦价格上涨,小麦在饲用方面已没有优势。随着小麦退出饲料用粮,其需求动力明显减弱,当前上涨动力就落在面粉市场的消费上。而面粉市场经过前一轮的囤粮后,目前购销惨淡。再加上国家对民生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因此小麦要想涨破15元/斤着实不易。
三、后续能破15元吗?
随着双节的临近,大量面粉企业开始备货,因此后续上涨动力犹存,不排除后续会有个别企业突破15元的高点,但是大概率也仅仅如此了。
而且个别企业突破15元对整个小麦市场来说,意义并不大。因为后续来看,小麦大体会维持在高位震荡,主流价格也维持在14~143/斤之间,所以对于15元的这个“魔咒”,也没必要过于迷恋。
四、一个提醒
虽然当前小麦的走势比玉米要稳,但是仍然有一个提醒。据统计,目前至少还有4700万吨的小麦可供拍卖,这也是小麦市场回落的一大隐患。
虽然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鉴于玉米行情未定,明年小麦产量未稳以及国际小麦走势强劲三方因素下,小麦大概率不会轻易启动拍卖,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局面会一直保持下去,后续需对市场的政策动向密切关注。
“从现在到年底阿尔卑斯发布的大半年间,如果我们还是每个月1万辆(的销量),我和力洪都要找工作去了。”蔚来汽车CEO李斌在4月10日,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充换电权益调整的沟通会上表示。
大概从去年开始,蔚来车主们送了“蔚一万”这样一个诨号给蔚来,调侃其持续在月销一万辆的状态未有突破。
2021年,蔚来在ES6/8、EC6、ET7四款车型支撑下销量914万辆;2022年,在有ES7、EC7、ET5三款车型加入共计7款车型的情况下,全年1225万辆;今年前三个月,蔚来共交付31万辆,仍是月销1万。
相比之下,只有4款车型的理想即将月销3万辆,作为对手的BBA则在月销5万辆的范围内。在蔚来身后,还有阿维塔、智己等中国高端品牌在追击。
蔚来如何突破“蔚一万”的魔咒?
李斌给出了一套涨价的组合拳:6月开始NT20平台车型通过NOP+订阅收费和取消/调整免费充换电权益,变相涨价3万元。现在下定,早买多享受。
这种逆大势而为的操作,逻辑是什么?
01
6月开始,涨价3万
“将来换电一定会是全部收费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而(智能驾驶软件)订阅的模式总要有人开始做。”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采访中表示。
6月1日起,下定ET7、EC7、ES7、ET5的首任车主家用充电桩将调整为付费购买安装,费用为7500元/根(含安装);每月免费换电次数从之前免费安装充电桩+4次换电,无充电桩6次/月换电的政策,统一调整为4次/月;NOP+正式版将采用订阅模式,价格为380元/月。
同时,蔚来全新ES8将于2023年6月开启试驾及大定。2023年7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的全新ES8用户,首任车主的充换电权益保持不变,并可获得2年NOP+免费使用权。
按照蔚来自己的价格体系,免费充电桩、2次换电权益和2年免费的NOP+功能意味着1662万元(有桩)到3万元(无桩、7年)的成本。
换而言之,6月1日起,NT20平台产品涨价2-3万元。
丰厚的车主权益是蔚来重要的品牌区隔度,之所以敢权益退坡,是出自对用户习惯培养和技术的自信。
2020年年初,蔚来将此前收费的换电服务全部免费,并在后来调整为4-6次/月以培养用户习惯。去年2月蔚来车主换电量首次超过充电量并一路拉大差距,至今年3月达到563%,或标志着这一习惯培养完成。
秦力洪表示,新的四次免费换电权益将能够覆盖用户95%的需求,“之外100多元/次就算是给我们小哥的辛苦费吧。”
在蔚来看来,用户是否继续使用换电服务并不取决于其是否免费,而在于换电网络布局是否足够和合理。
2023年蔚来将新增1000座换电站。李斌更是在现场表示2024年或增加2000座换电站。
对于NOP+订阅收费,李斌表示NOP+将提供大不一样的使用感受,是对照特斯拉FSD定价的,“我们七年的价格(32万元)只有它一半(64万元)。(高阶驾驶辅助)采用订阅的模式无疑是对的事情,虽然开始会难一点,但总有公司要先开始。”
02
逼单价值大于增利价值
“总而言之(权益退坡)倒不是直接为了销售。当然客观来说有5月31日(的空档期),给犹豫的用户留时间。“秦力洪在沟通会上表示。
但蔚来的销售已是时不我待。4月10日发布会结束后,一位蔚来ET5的小定用户收到销售电话,告知由于销售政策调整,建议尽快下大定。如果不提车的话,销售也可以帮忙取消预订。
因为蔚来即将进入销售旺季:未来四个月,蔚来将交付包括ES8、EC7在内的五款NT20平台新车,至7月底形成8款二代平台车型产品矩阵。李斌表示这将覆盖高端市场80%的用户需求。
在蔚来的计划中,ET5系列和ES6将实现2万辆/月的销量;ET7、ES7、ES8合计每月贡献8000-1万辆/月;EC7和EC6一起贡献2000-4000辆/月,由此支撑每月3万辆的月度销售目标,和全年销量同比翻番至25万辆的目标。
目前一季度已过,后续9个月蔚来需月销24万辆方能实现目标。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收窄,低毛利不好降价的蔚来,拿出涨价预期来为二代车型提前逼单也在情理之内。
那么减少权益、高阶智驾能力收费能否改善蔚来的毛利水平和费用结构?从目前来看,恐怕收效不会很大。
在权益方面,由于需求错配,此前蔚来也并不会为权益支付很多实际的真金白银。
一位ES8车主目前的剩余权益情况
一位ES8车主向《电动汽车观察家》展示其补能方面的权益后表示:“换电权益早该调整了,匹配度不好、浪费太多,我现在还有一堆权益用不上呢。“
相比节省的2次/月换电费用,蔚来换电站的建设和运维显然才是费用的大头。
2022年,蔚来收入增长36%至4927亿元,但运营费用(包括研发、销售管理、换电站运营所支出的资金)却增长84%至2078亿元。
NOP+的订阅收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难以为蔚来增加收入,并或在竞争中成为销量的阻力。
蔚来第二代车型标配由四颗英伟达Orin、一颗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组成的智能驾驶硬件系统。
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明确表示,特斯拉智驾硬件成本为1000美元,理想为4000美元,蔚来在多两颗Orin的情况,多5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的情况下,成本或增加1500美元至5500美元。
李斌在沟通会上坦言,目前,这套昂贵的智驾系统硬件只用了不到一半的能力。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它品牌选择在价格战中直接按照功能减少智驾硬件配置水平,以降低车价。
蔚来则在走一步险棋:如果用户大量使用NOP+和NDA,统一硬件平台形成统一数据结构,为蔚来在智驾竞赛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燃料,而且高上限的硬件意味着对技术迭代的支撑力更强。
但如果用户对NOP+和NDA不买账,则意味着蔚来和用户都白白支付了近5万元的硬性成本。
核心在于智驾能力的体验上。7月,蔚来将更新的智驾系统模型。
从目前的主流方案来推测,新模型的方向或是融入时序的BEV感知架构,甚至在决策层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但上述神经网络都是基于对transformer算法的应用上,而transformer的应用要求大算力和大车队。
算力层面,蔚来车端1016Tops的算力虽然很强,但云端却缺乏超算中心的支持。
2022年的信息显示,蔚来智算中心采用8个英伟达A100,算力约为156TFLOPS。相比之下,小鹏扶摇超算中心600PFLOPS的算力是蔚来的3846倍。
车队方面,由于NT10和20平台采用完全不同的智驾硬件架构,因此一代平台车型数据无法支持二代车型模型使用。这意味着,蔚来的智驾车队是从2021年ET7的上市才开始累积的。
权益的调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蔚来自身的调整。
“在(经营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教训是,一些产品定义做得不够特别、围绕目标客户群不够极致。高端市场有它的特点,我们需要以中国市场为主,去平衡拿捏好那些适度超越用户需求的地方。“李斌在采访结束时候说:“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