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馨出自哪里

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馨出自哪里,第1张

出自婚礼祝福词婚礼对联

“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馨”的意思是夫妻二人共享鱼水之欢,共同度过美好的人生,比翼齐飞,感情融洽,双方的品格高尚像芝兰一般,香传世世代代,德化远播。 这个句子中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在这里指夫妻双方感情亲密。合的意思是情投意合;芝兰用来比喻品格的高尚;百世的意思是世世代代

婚礼祝福

1,琴和瑟相伴,花好月也圆。金凤过清夜,明月悬洞房。屏中金孔雀,枕上玉鸳鸯

2珠联壁合,凤凰于飞。

3、终身之盟,钟鼓乐之。

4、文定吉祥,姻缘相配。

5、缔结良缘,缘订三生。

6、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1 求一篇关于论述《孔雀东南飞》中妇女形象的作文800字

这只是给你提供一些素材,你可以边抄边整理,800字,小case啦!《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

她慎于言辞,端庄安闲,动静有度,执事勤苦,符合汉代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要求。她不但有着无与伦比的外在美,同时也具备无可挑剔的内在美。

在她的身上闪烁着现代女性意识:自尊、自强、清醒、刚毅,但是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关键词:刘兰芝 中国古代妇女道德为什么一个体现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妇女长期以来甚至到今天仍为人们所称引喜爱呢?为什么从刘兰芝遵循“三从四德”的道德实践中,人们仍能感受到什么是善良、坚忍呢?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封建妇女道德的丰富复杂的内涵。

本文试从道德层面作粗浅分析,以期更全面发掘这一形象及作品的典型意义。一、刘兰芝的道德风范刘兰芝善良坚忍,勤于纺织,工于剪裁,也确实体现了劳动妇女的特点和品德。

从妇女道德来看刘兰芝,在日常生活中,她不失为一位合乎汉代“三从四德”规范的淑女、贤妻和孝顺的儿媳。11 刘兰芝的言行举止(1)其言:作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求遣之辞,义正言婉;拜别之辞,贬己自责;密誓之辞,情真义重;谢媒之辞,颇有分寸。

皆有规短可寻而不容越,皆能依对象处境的不同而有别,合乎“四德”要求。所谓“择词而说,不遂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

“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是不忘长辈之善不言人过的措词。

“本自无教训”“生小出野里”是严于责己,示卑弱以让人。“儿实无罪过”,仅此一句,回复亲娘的责备追问,吞下了多少委屈和苦衷。

是“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的突出体现。(2)其容:汉代对妇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必颜色鲜丽”;“沐浴以时,身不含垢”。

从焦母对刘兰芝的指责和对“东家贤女”外儿的夸张看,大概刘兰芝平日忙于家务纺织之事而不遑打扮,这在焦母这个以儿子为“贵家子”的俗气之人看来,似乎有失体面,但刘兰芝所为,未失妇容。一旦被遣,依汉礼仪应着嫁时之装以“大归”时,她“事事四五通”严妆而出,令人有“精妙世无双”之叹。

“细步”处,俨然大家风范。临别前对房中什物的捡点交待,可证平日操持的稳重和临乱不苟;拜别焦家的礼节和言行,足见其虽内心痛苦而容止安详。

即使投身清池,也不忘脱履于岸,既可表明心迹,又可免无谓的牵连。真可谓“清闲宁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12 刘兰芝的家庭人际关系刘兰芝“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未违“三从”之教。主要表现在:(1)对丈夫贞顺。

刘兰芝首要的社会角色是妻子,她对焦仲卿恩爱始终,生死相依,无疑是出于夫妻情深。因为焦仲卿给予了她应有的理解、同情,在她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曾以微弱之躯,为她抵挡生活中的风雨,甚至到死,也未放弃对妻子的爱。

但焦仲卿之所以如此,也离不开刘兰芝对为妻之道的恪守。(2)对长辈的孝顺。

刘兰芝两头均已丧父,但从她对焦刘二母的态度亦足见孝顺之德。在平日的刁难虐待下,她仍不忘“供养卒大恩”;被遣前焦母的“槌床大怒”和堂上拜别时焦母的冷酷,都说明婆母在以“义绝”驱媳,但刘兰芝言辞委婉,依礼行事,谨奉孝道。

显然,这不是内在的自然情感的流露,而是对“曲从舅姑”道德规范的遵循。(3)对幼辈的慈爱。

刘兰芝膝下尚无子,从她对小姑的情义,可以看到她“和于家”的品德:“却与小姑别,泪落连如子。”洒下的是一片真情。

“始扶床”“如我长”的感慨,“勤心奉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久,嬉戏莫相忘”的叮咛,感人至深。二、刘兰芝之死刘兰芝在被遣之后拒绝家长和官吏对她的操纵,以死抗争。

她的死体现了妇女道德规范的人格标准,是殉情,也是殉道即“发乎情,止乎礼义”。11 同焦母刘兄的冲突虽然从礼法制度上讲,刘兰芝同焦母刘兄的冲突,是长幼冲突,但从道德层面上分析,则是一场善恶冲突。

因为刘兰芝在她们面前,从无不是之处,而恰恰是焦母刘兄首先背弃了人伦道德。《孔雀东南飞》正是通过悲剧双方善恶对照以寄托其道德评价的。

12 个体的道德信念源于自身的道德信念,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内化的结果。刘向的《列女传》分类编定的古代妇女事迹,是对“母仪”“贞顺”“节义”“贤明”的形象解说;汉代诗歌《列女操》《贞女引》《高拘操》《雉朝飞操》和《杞梁妻歌》的风靡于世,正是妇女重品性操守风尚的曲折反映。

同许多以毁容,断发,自尽以全人格的东汉女子一样,刘兰芝“人贱物亦鄙”的叹息,“进退无颜仪”的羞惭,“愁思出门啼”的悲愤,不也正是夫妻之情被毁,道德人格失落的双重痛苦吗?13 刘兰芝的道德理念在兄长令其出嫁的决定作出之后,刘兰芝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顺从兄长之意,嫁太守家以求终此一生,或可得荣华富贵;一是谨守与仲卿之约,宁为玉碎,不求瓦全。前者谓之“从父”之德,后者谓之“从夫”之义。

正是这种情与义都处于两难的人生选择中,刘兰芝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既合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妇女生活理想,也合乎“从一而终”的封建妇女。

2 谁能帮我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是《孔雀东南飞》中以刘兰芝第一

汉代常以飞鸟喻夫妻。

后来〈孔雀东南飞〉里拿孔雀来打比方 据考证,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微怀宁县小吏港。小吏港一名小市港,“因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位于怀宁县城北二十公里处,与潜山县接壤。

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对岸的焦家坂(今属潜山县),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地理位置看,刘家正好位于焦家的东南方向。 悲剧的结局是,刘兰芝在小市港投水而死,焦仲卿最后也“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悬树自缢而殉情,偏偏又是“自挂东南枝”,正好与开篇的兴句首尾呼应。因为刘兰芝的故乡在东南方向,而且刘的尸魂也在东南方的小市港河边,所以焦促卿才面向东南而死。

孔雀才东南飞。

3 谁能帮我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是《孔雀东南飞》中以刘兰芝

汉代常以飞鸟喻夫妻。

后来〈孔雀东南飞〉里拿孔雀来打比方 据考证,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微怀宁县小吏港。小吏港一名小市港,“因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位于怀宁县城北二十公里处,与潜山县接壤。

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对岸的焦家坂(今属潜山县),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地理位置看,刘家正好位于焦家的东南方向。 悲剧的结局是,刘兰芝在小市港投水而死,焦仲卿最后也“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悬树自缢而殉情,偏偏又是“自挂东南枝”,正好与开篇的兴句首尾呼应。因为刘兰芝的故乡在东南方向,而且刘的尸魂也在东南方的小市港河边,所以焦促卿才面向东南而死。

孔雀才东南飞。

4 描写《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美的短文

诗歌开篇便以刘兰芝的口吻向读者展示其良好的个人素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结合后来兰芝见焦母之前的外貌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个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便现于眼前。这里首先描绘的是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清新明丽、素洁淡雅的外表美,给人一种清爽利索的感觉表现了兰芝美得大方娇柔得体的外在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端庄的传统女性形象,符合人们传统的审美心理习惯。

但诗歌没有停留于外表的描绘上。从“鸡鸣人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到“左手持刀,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我们不难发现:兰芝不仪美丽而且勤劳能干。尤为令人叹服的是兰芝离别前将旧物留与丈夫留念的那番话语:“妾有绣腰襦。葳蕤白生光。缸岁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尽管这段描写是更多地传达了兰芝“时时为安慰,久久奠相忘”的美好期待,但透过这份深情,我们不应该忽略其所体现的兰芝的理家之才。能使如此琐碎的用品各得其所,且物尽其用的人,其生活态度自然是相当严肃的。

诗歌将兰芝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妇女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传统美德尽力突现,塑造出广大人民理想中美好女性的典型形象,使兰芝这一形象深深地留在广大读者的脑海中。兰芝身上散发着中国女性传统美德的馨香体现了中国人民干百年来所形成的强烈的生命热情及不屈的生存意志。因此,人们由喜爱而同情,由同情到悲叹,由悲叹进而为无尽的惋惜,从而使作品的悲剧意义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抄来的,觉得写的不错。

5 请从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尊严的角度提炼你的观点 作文200字左右

容貌、人品、性格都算上佳,生在如今的话算是知性美女,善良美丽、多才多艺、贤惠能干、有教养,但她最主要的魅力在于其人格美,有内涵,外柔内刚,勇于维持自己的尊严,在知晓她和焦仲卿的婚姻不被焦母祝福,百般努力无效的情况下,听选择了自己挑明离开的话题,不卑不亢,走也要走的有尊严,虽然明知被遣归的女子即将面临怎么的困境……性格倔强,无论是与夫家人临别还是最后坚决赴死,都是沉着冷静地严妆以扮,走(死)也要走(死)得有尊严。

对爱情专一、至死不渝:与焦仲卿感情深厚,虽然她清楚地知道焦母的意图,遣返便再无重圆之日还是在离开时抱有幻想和期待,与焦仲卿相约;遣归之后两人感情依然深厚,相比太守之子,焦仲卿的府吏身份不再高贵,但这在她的感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她仍然选择对感情负责;兄长的逼迫、老母的焦虑让她发现自己连安稳为二人的感情祭奠都成奢侈,于是毅然而坚决地选择了以死明志,守护自己的爱情。

6 《孔雀东南飞》改写成作文

给予一个译文:词句注释1、(白)告诉。

(公姥(mu)公公婆婆,这里运用偏义专指婆婆 2、(儿已薄禄相)我既然没有作高官、享厚禄的福榴古人迷信,往往从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的命运。(禄)福。

3、(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年少时候结为夫妇死后埋在地下。也相依为伴(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例如男子=十岁,女子十五岁)才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的意思 (黄泉)黄土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4、(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我们)同在一起不过两三年,开始过这样的生活,还不算很久(尔)助词5、(行)行为(无偏斜)没有不正当的地方 ⑥(意)科(致)招致(不厚)不爱。⑦(区区)小这里指见识小 ⑧(举动自专由)一举一动完全凭自己的意思 ⑨(可怜体无比)姿态可爱无比。

(可怜)可爱(体)姿态 ⑩(伏惟)古代对尊长的恭敬语(伏)伏在地下。(惟)思念 。

展开给予一个译文:词句注释1、(白)告诉。(公姥(mu)公公婆婆,这里运用偏义专指婆婆 2、(儿已薄禄相)我既然没有作高官、享厚禄的福榴古人迷信,往往从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的命运。

(禄)福。3、(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年少时候结为夫妇死后埋在地下。

也相依为伴(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例如男子=十岁,女子十五岁)才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的意思 (黄泉)黄土下的泉水,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4、(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我们)同在一起不过两三年,开始过这样的生活,还不算很久(尔)助词5、(行)行为(无偏斜)没有不正当的地方 ⑥(意)科(致)招致(不厚)不爱。

⑦(区区)小这里指见识小 ⑧(举动自专由)一举一动完全凭自己的意思 ⑨(可怜体无比)姿态可爱无比。(可怜)可爱(体)姿态 ⑩(伏惟)古代对尊长的恭敬语(伏)伏在地下。

(惟)思念(槌床)用拳头敲着床。当时的床是比板凳稍宽一些的坐具(会不)也就是决不的意思。

这句是说决不答应你的要求。(报府)这里指赴府即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下心意)低心下气。

(以此下心意)是说为了这个你就忍受一些委屈吧 ⑤(勿复重(ch6ng)纷纭)不必再找麻烦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她回来的话了。⑩(初阳)指冬至节旧时有冬至阳气初动之说 白话译文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

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

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旧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

(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 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

(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 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地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

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

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增加麻烦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

(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

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

7 孔雀东南飞以焦仲卿形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参考:

焦刘两家到最后都是同意他们的孩子在一起了,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孩子对爱情的执着。

为了不得罪五公子,又知道自己表妹喜欢五公子,就将错就错请求表妹代替自己出嫁。刘兰芝连夜赶制嫁衣,伴着昏暗的灯光,给焦仲卿写了简短的几行字“你我俩人是夫妻却不得已被迫分开,你若对我有意,请到清池来。”并让人趁夜黑风高交到焦仲卿手中,焦仲卿看到刘兰芝写的几行字,不由一惊。谢过下人后,立即回屋,收拾好行李,赶往清池。与此同时,刘兰芝也为自己的表妹穿好嫁衣,打理好一切,去往清池,俩人看到对方都来到清池,什么话也没说,但已知心意,于是连夜出城。第二天一早,五公子便上刘兰芝家中迎她过门,可谁知红盖头里的是她表妹,就这样顺利地把她表妹接到家中,刘兰芝的表妹美丽,聪明过人,让五公子的一家非常高兴……

一年之后,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美满,安宁,她的表妹和五公子恩恩爱爱……

而且刘兰芝和焦仲卿已经拥有了一子一女,焦仲卿努力的工作养活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刘兰芝每天都在家里准备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等他的相公回来好好品尝

经过重重困难,这一对相爱的恋人终于走在一起组建他们幸福的小家庭,从此以后,一家四口,生活美满、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8 以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为素材以回家回家为题写作文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 ”,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独独地守着这么的一个宝贝儿子深闺一贯孤独寂寞,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也便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时下,却忽然地瞧见儿与媳的卿卿我我,如胶似膝,好不恩爱不论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愤怒了!

你听我说,这并非谬论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门丈夫却是患有骨痨,离不得床半步的且豪门是非多,这样的生活,尽管七巧非善男信女,与幸福大概也沾不上边吧守到大女长安长大了,要嫁人了,七巧还困着女儿不放别人以为是爱女心切吧推掉了几个忠实信徒,长安步进了尴尬的年纪,终于遇了那么的一个男人,她以为幸福就要到来了!这时,七巧却轻手轻脚地从阴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来面对着准女婿,她也许只要轻轻地问候一声,甚至仅是牵动嘴角的一丝笑就可以了然,她没有,轻轻地张口,微微地笑道:“长安还在上面吸着烟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苹果让七巧轻轻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知道,为了这男人,可怜的长安早已戒掉烟了!

曹七巧,这母亲,她到底怎么了?难说不是仲卿的母亲心里怀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还魂了

终究,兰芝还是穿着新娘妆向清池赴身而去了这与祝英台葬身梁山伯的坟里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妆,漫天的通红,本该都是洋洋喜气的一片,然而这轻轻的一跃,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却教这一切都于瞬间停止了,这美丽举动如流星被定格,在数千年的时间荒野里,数亿人的心灵深处,是瞬间,也是永恒!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出自西汉刘向的《后汉书》,全文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意思是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大学中之所以普遍存在“十化”现象,说到底还是部分人在为学与做人上出了问题。这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谁都知道学习的目的在于学知识、增智慧、长本领、有能力,掌握一技之长,安身立命,进而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同样是学习,但几年下来同学之间学习所得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无他,在于付出不同。学习毕竟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没有志向远大的学习目标,没有勤勤恳恳的学习态度,没有扎扎实实的实干精神,没有吃苦耐劳的顽强毅力,没有百折不回的坚定信念,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难以真正得到学问。在学习上如果不刻苦,不努力,只是浅尝辄止,就可能会一无所获了。何况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谁都不希望自讨苦吃,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点滴的成绩或收获注定是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来获得。

这便关乎人生的态度,或曰做人问题。

如何做人?人言人殊。但一个学生在“十化”中如果所占比例甚高,就不能说做人成功,起码说大学时代欠缺多多。做人的体现在做事。大学期间学习就是主业,就是最重要的事,大学生活的一切必须紧紧围绕学习这个根本、这个中心,除此,便有舍本逐末之嫌。当然学习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学习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事和做人等等,狭义的学习便是指课堂知识的学习了,但广义也罢,狭义也好,该学的没有学,不该学的却十分投入,这就叫不务正业。正业不修,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学业荒疏,一无所得。

关于做人的道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学生难说不明白。谁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甲乙丙丁,比如说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但谁都更想做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智慧的人。知其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可以言明;明知而故犯,知错而不改,不可以言智。既不能内省克己,又不能改过迁善,失却自我,遑论做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

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新树兰蕙葩》汉无名氏

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和元九悼往 感旧蚊帱作》白居易

馨香惟后德,明命光天保。《明皇祀圜丘乐章·凯安》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庭梅咏》张九龄

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贺圣朝》杜安世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鹊桥仙》吴潜

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含风夕》元稹

馨香乍揭春风瓮,拨剌初辞夜雨津。《谢主人惠绿酒白鱼》徐夤

馨香拥兰雪,峻秀高嵩岱。《上孙使君》贯休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寄天台道友》贯休

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临江仙》王哲

出自《孔雀东南飞》中

百度上给你找的 直接就粘贴过来了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

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

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

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

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

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

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

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

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怼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

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

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

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叮咛

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

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

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

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

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

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女子先有誓

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斋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

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

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

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现小市镇,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作者简介

徐陵(507-583年),南朝文学家,字孝穆,东海剡(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父徐擒是南朝时著名的宫廷文人,宫体诗重要作家。徐陵也以写宫体诗和骈文著名。在梁时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在文帝、宣帝时,朝廷重要文件都由他起草,其诗文注意形式美,追求工丽绮绝,后人辑有《徐孝穆集》,自编《玉台新咏》。

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呼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也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 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所归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道:“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势,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诗选》看法更深入:“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份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渲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109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0
下一篇2023-08-30

随机推荐

  • 真的黑绷带在哪里买,多少钱能买到

    在挪里买真的黑绷带的价格不一定。因为它的价格需要根据具体购买地点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商家在官方网站或其他平台上进行售卖,提供多样尺寸和价格以供选择。建议您在购买时多询问多比较,在确认质量的前提下寻找更优惠的价格。也可以建议您淘宝等

    2024-04-15
    58500
  • 精华液和精华露有什么区别?哪种精华露好用?

    精华液:适用于油性肤质,宜放在小瓶中,随时取用。精华露:适用于中性、干性肤质,比精华液稍浓,水、油成分比例适中。精华露按成分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动物精华露———油性成分(如骨胶原精华素、貂油精华素等),性质温厚,养分充足,适用于超级干性肌肤

    2024-04-15
    50600
  • 莱伯妮黄金精华液含酒精吗

    莱伯妮黄金精华液不含酒精。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莱伯妮黄金精华液的成分为鱼籽精华以及各种化学成分,没有酒精。LaPrairie是一种护肤产品。在瑞士的蒙特里斯有一座赫赫有名的LaPrairie疗养中心,LaPrairie护肤系列研究所传承了

    2024-04-15
    42300
  • 密封盒吸住了怎么打开

    1、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密封盒放进微波炉内进行加热或者是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密封盒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密封盒就可以轻松打开。2、如果密封盒是加热之后出现打不开的情况,可以用刀尖插进密封盒盖子缝隙内轻轻撬动,让空气进入密封盒内,让盒内的

    2024-04-15
    37700
  • 最近对苏秘家比较感兴趣,它的护肤品哪些不错用啊?

    说到苏秘,不得不说它的自然发酵护肤品,是没有人工色素、香料之类的添加物滴,成分安全,孕妇和敏感肌也能用。还有奇迹精华露,相当于SK2的神仙水哦,我用了几年了,感觉比神仙水要温和保湿一些。它的升级版是鎏金瓶系列的奇迹精华,也叫女神水,看到欢乐

    2024-04-15
    46200
  • 93年康银阁套盒发行量

    康银阁大四连藏品名称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康银阁)  装帧单位北京康银阁钱币有限公司  发行时间2002年3月  发行数量100000册(约60000册被非法裁切成第四套大全套全同号)  藏品面值12912  藏品内容收录了第四套人民币

    2024-04-15
    38300
  • 伊思水乳怎么样?伊思水乳好用吗?

    伊思水乳是该品牌下销量最好口碑最好的产品之一,这款伊思水乳共有三款不同的类型,包括了1号清爽型、2号滋润型以衣红参水乳,那么这三款伊思水乳效果怎么样呢,以下我们来看看相关的资料的与评价。伊思水乳怎么样 伊思蜗牛水乳怎么样:简介

    2024-04-15
    40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