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沅君
冯沅君(1900年—1974年6月17日),女,河南省唐河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中文名:冯沅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南阳唐河县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74年6月17日
职业:作家、戏曲史家
毕业院校: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
性别:女
学历:博士
个人履历
主要经历
冯沅君父亲冯台异,字树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到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办事,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的总务长),后任湖北省崇阳县知县。冯树侯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家设书房请“教读师爷”,为其长子友兰、二子景兰及女儿沅君讲授古文、算学、写字、作文。年幼的冯沅君喜爱读古文,尤爱读唐诗,十一二岁时不仅能背诵大量的诗词,而且还能够吟诗填词,故有“才女”之誉。后来,冯沅君的大兄、二兄先后赴京、沪学习。冯沅君在家一方面利用家中父兄念过的书,刻苦攻读,吟诗作赋;一方面大量阅读大兄、二兄带回来的中国古典名著及新出的报刊,从中接受新的思想。
1917年秋宣统三年(1910年)入县立端本女子小学堂。辛亥革命时辍学,居家自修。民国6年(1917年),离家赴京,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科专修班。“五四”运动前后,校长思想顽固,反对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冯沅君受15所女校爱国学生委托,起草致徐世昌总统书,并游行请愿上书,又迫使校长辞职。她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为话剧,亲自扮演焦母,进行反封建宣传。
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并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研习中国古典文学,并于1927年毕业。其间1923年开始小说创作,以笔名淦女士在《创造季刊》与《创造周报》上发表《旅行》、《隔绝》和《隔绝以后》等篇。她的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描写和反抗旧礼教的精神,在当时曾震动过许多读者。1926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卷_》(北新书局)和《春痕》(北新书局),前者是她的代表作,由鲁迅编入《乌合之众》。1929年又出版第三个短篇集《劫灰》(北新书局)。作品多是描写为获得婚姻恋爱自由幸福而反抗旧礼教的青年的情绪,也写母爱。
1925年后,先后在金陵大学、中法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其间于1929年与文学史家陆侃如结婚。著有《中国诗史》(与陆侃如合著,1932年开明书店),《中国文学史》(启明书局)、《中国文学史简编》等书。1932年与丈夫陆侃如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学习。1935年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校任教,曾任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除教学工作外,主要从事古典文学、文学史的研究和著述。这期间出版《古优解》、《孤本元明杂剧题记》、《古剧说汇》等书。
1949年起,一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其间修订了《中国文学史简编》,与陆侃如合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简史》已被译成英文和罗马尼亚文。还和北京大学林庚教授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196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2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解放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代表,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1974年6月17日病逝。
家藏古籍甚多,有明本近百种,有部分图书被日本学者仓石武四郎看过。生前曾立下遗嘱,把他们数十年的全部积蓄6万余元人民币及2万余册珍贵的藏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
沅君童年
冯沅君幸福的童年十分短暂,在她刚满8岁的时候,父亲冯树侯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崇阳县衙任中。那是1908年夏天,即冯树侯出任崇阳县官的第二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死神却把他带走了,尽管他走得那么匆忙,那么不情愿。尽管冯沅君是那么爱自己的父亲,心里充满对父亲无上崇敬、仰慕和爱戴的真情实意,但无奈人生无常,事至可悲。
在父亲病逝后的几年里,冯沅君跟母亲及二位兄长,又返回到了唐河县老家的大家庭中。自此,她只好在母亲的教导和兄长们的帮助下自学诗书。没过多久,她的两位兄长纷纷离家远赴开封、上海,进了大、中学堂。
冯沅君的这两位胞兄都是新学堂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一些新的东西,思想都比较开明。所以,他们平素在家中的言谈及经常从外地寄来的新派报刊,使冯沅君逐渐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她不再满足于深居闺中读书习字的生活,她热切地企盼像两位兄长那样,到大城市去读书,受教育,汲取新的文化知识。
说来也巧,机遇从天而降,北洋政府决定将原来慈禧太后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于1917年开始招生。冯沅君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她与其兄说服母亲,毅然随两位胞兄进京投考。当时,北京女高师入学考试只考国文一门,冯沅君自幼学习国文,有较好的基础,自然是一举考中了。就这样,17岁的河南姑娘冯沅君成了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从此,冯沅君开始了崭新的学校生活。
名满京华
冯沅君就读北京国立女高师之际,正是五四运动席卷中国知识界的时候,“新潮派”和“欧美派”的教师们给女高师带来了新的思想,所以当北京各大学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时候,北京女高师的学生便积极响应,投身到时代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热潮之中。当时,北京女高师的方校长是一个思想顽固的老官僚,他不准学生上街参加爱国游行,并下令紧闭校门,还特意派人在校门上加了一把大铁锁。然而,冯沅君却无视学校的严束,第一个搬起石块砸碎了铁锁,全校的同学夺门而出,与北大、清华等校的师生会师。这件事使冯沅君在北京女高师获得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好名声,受到广大师生的赞扬。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一代有头脑、有作为的男女青年。冯沅君,这个内心一直向往着自由与解放的青年女性,受到了这个伟大运动的感召,勇敢地拿起了笔,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古装话剧,并亲自登台演出,主动扮演了剧中众矢之的的封建专制家长的典型人物焦母(冯沅君的同届同学程俊英饰刘兰芝,孙斐君饰焦仲卿,陈定秀饰小姑)。女大学生登台演戏,在20年代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种极为大胆的行动,从而得到执导此剧的李大钊先生的称赞和《戏剧杂志》社陈大悲先生等人的支持。女大学生登台演戏在北京是头一遭,故而轰动了整个北京城,演出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连演3天,盛况空前:第一天满座,第二天以后就连窗户外边也挤满了人。北大、清华的师生们还开了专车前往观看,李大钊先生的夫人带着女儿前去助威,鲁迅先生和川岛先生亦都来看过戏。《孔雀东南飞》的演出,使冯沅君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有人写文章说冯沅君此时是“名满京华”。
珠联璧合
冯沅君和陆侃如的恋爱,是从1926年秋天开始的。当时的陆侃如是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高才生,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的《屈原》、《宋玉评传》等在学术界颇引人注目。他比冯沅君小3岁(陆侃如生于1903年11月26日,江苏海门人),是年夏天从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随即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他除了研究《楚辞》,还协助梁启超校注《〈桃花扇〉传奇》。当时,冯沅君已是文坛享有盛名的女作家,自然赢得了陆侃如的爱慕。由于业务上的相近,使他与冯沅君有接触的机会。他这位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深得冯沅君的好感。两人虽然不是青梅竹马,却是一见钟情。他们相识之后,就开始了频繁的往来、交谈、通信。陆侃如反复地向冯沅君表示纯洁的友谊,接着就是纯洁的爱情。每逢星期日,陆侃如都到北大来找冯沅君,他们常常在月光下促膝谈心,或者在北海泛舟,有时也相约去游长城,流连徘徊于颐和园的水榭、圆明园的古迹堆中,或者是香山幽静的小路上。经过海阔天空的侃谈,双方就再也分不开了。
主要著作
其文学研究论著有《宋词概论》《张玉田年谱》《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中国历代诗歌选》(主编)、《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与陆侃如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中国诗史》;与王季思合编《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与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与高亨合著《楚辞选》,与牟世金合著《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与文心雕龙》。。
其戏曲研究专著有《古优解》《古剧说汇》《古剧四考》《〈天宝遗事〉辑本题记》《金院本补说》《孤本元明杂剧抄本题记》,与陆侃如合编《南戏拾遗》等。
译著有:高本汉的《左传真伪考》、小仲马的《金钱问题》、塞昂里的《法国社会经济史》、《书经中的神话》《法国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新法国文学》等。
冯沅君逝世后,由袁士硕汇编整理的《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卷_》、《春痕》和《劫灰》是她的三个短篇集。
作者评论
冯沅君是继陈衡哲、冰心、庐隐之后,文坛又一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小说中那种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由独立的精神足以与和她前后驰名文坛的另外几位作家比肩。她的创作大都集中在自由恋爱和封建包办婚姻冲突这一主题上,即使后期的创作也仍然是爱的主题。她的第一个小说集《卷_》收小说4篇:《隔绝》、《隔绝之后》、《旅行》和《慈母》,这4篇小说主题基本相同,一方面是女主人公刻骨铭心的自由恋爱,大胆而热烈;另一方面是作为封建婚姻制度维护者的长辈对主人公爱的“隔绝”。于是矛盾冲突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前者是刚刚站起来而尚未完全站稳的新生力量,后者则有庞大的旧制度、旧伦理道德的支撑。在被压迫者一面,是义无反顾的精神叛逆,“身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我们的爱情是绝对的、无限的,万一我们不能抵抗外来的阻力时,我们就同去看海去”(《隔绝》)。在压迫者那一面,视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是败坏家风,有损家庭荣誉,“是大逆不道的”(《隔绝》)。这种激烈冲突的描写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以女主人公为叙述主体,更增加了强烈的反抗意识,这在初期女作家的作品中是少见的。我们固然可以从作家创作主体找到原因,但更是时代使然。冯沅君的出现,才第一次在女作家笔下出现了与传统大胆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这也许正是冯沅君小说独特的思想意义所在。
作品特色
浪漫主义
冯沅君作品体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不仅是指其作品思想上的浪漫因素,更主要的是指其创作方法上的特征。其作品不以故事情节安排为重心,而以人物心理刻画为重心;不以故事情节发展来框架作品的结构,而以人物心理、情绪发展为作品的线索。在那里,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即使是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的作品中,作者也是借主人公的语言或心理活动描写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失时机地借景抒情,以景物、环境的描写来渲染作品的抒情氛围。杨义认为,庐隐的小说广泛使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在五四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堪称“日记书信体的专家”。其实,从创作整体而言,冯沅君似乎表现得比庐隐更突出。在她的15篇作品中,运用书信体或运用书信作为作品主体的就有8篇,并且几乎包括她的全部重要作品在内,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像《隔绝》这篇作品,由于书信体的运用,使作者的笔直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女主人公敢于为恋爱自由而死的决心,且由于时空的立体性安排,把主人公“隔绝”后的痛苦和“隔绝”前与爱人的欢愉交织成一体,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张力。即使不是书信体,如《旅行》这篇代表作式的作品,也同样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通篇都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家注意的不是作品的故事性,而是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画;不是人物的外在行动,而是人物的内在思想和情绪。这样,作品便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强烈叛逆精神,同时,女主人公强烈的叛逆精神背后的“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的矛盾心理也得到充分地表现。我们还将发现,由于作家对她笔下人物的思想、情感的认同,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量,作家的主体情感也通过她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到淋漓尽致地宣泄,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同作品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相联系。冯沅君说:“文学作品必需作者的个性”,“至于书信,我以为应较其他体裁的作品更多含点作者个性的色彩”。
艺术情调
作为女性作家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另一特征,是她的作品中无一例外地浸染了古典诗词的艺术情调。冰心擅长“诗化的白描”,并常常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的词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斯人独憔悴》)这种特征亦体现在冯沅君的小说中,《卷_》的集名,如鲁迅所说:“是‘拔心不死’的草名”,作者以此象征女主人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暗示了其恋爱的悲剧。此外如《慈母》题下引孟郊的诗《游子吟》,《劫灰》集题词引《诗经》中《小雅节南山》的诗句等等,几乎是惯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还在某一篇作品中引用古诗的句子或自作诗词来表达主人公特定的心理活动。如《误点》中引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隔绝》中嵌进一首长达四节的新诗,都和作品的情节和主人公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情绪特征相吻合,起到了极好的烘托作用。冯沅君这一创作上的特征,无疑是和她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关。这一特征使她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深得新文学初期受过古典文学熏陶、训练的读者的喜爱。写作《春恨》后,冯沅君的热情转向学术研究。总之,她的作品别具一格,很有特色。她的作品,特别是恋爱小说,确实是中国现代文学珍贵的遗产。
家庭
丈夫
陆侃如(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侃,字衍庐,笔名小璧。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2年夏,陆冯同时出国,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1935年夫妇均获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初南下昆明,在迁至云南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2年,到四川三台,任内迁的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6年随校迁回沈阳。1947年到青岛,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58年随学校迁居济南。
1949年青岛解放后,陆侃如任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1年任副校长、《文史哲》编委会主任,并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953年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为九三学社山东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青岛分社主任委员、济南分社筹委会主任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12月1日病逝。临终前将其珍存的全部书籍和近3万元存款捐献给山东大学。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冯沅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一级教授,也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同时还在文化界、妇女界担任一些要职,积极参加青岛市的社会活动。
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1931年,他们二人合作出版60万字的《中国诗史》,打破传统见解,很有新意。1932年二人又合作出版《中国文学史简编》一书,他们二人的著作被译成几种外国文字出版,使中国古代优秀文学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山东大学以陆冯二人生前积蓄为基金,设立了“冯沅君文学奖”,鼓励有成就的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努力献身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
母亲
冯沅君的母亲吴清芝,是位通晓诗书、思想开朗的知识分子,曾担任过当地的女子小学校长。吴夫人教子有方,除对子女亲授诗书经传外,还特聘请了一位名师严加训练,即使对年龄最小的沅君,也从不因爱而废严。这就使冯沅君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打下了研究古典文学的坚实基础。母亲训导她说:“不能徒恃聪明。读书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你大哥一样。你大哥虽不如你二哥聪明,但他在不停止地往前走,从不间断,这就厉害。”慈母的教诲,对冯沅君后来走上文学创作和古典诗词研究的道路,起了启蒙作用。可以说,冯沅君的未来是她母亲的早期教育所奠基的。所以冯沅君后来每念及母亲时,总是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母女之爱。
雕像
秋风送爽,细雨微微。今天上午,冯沅君、陆侃如先生雕像揭幕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山东大学中文系56级校友代表项怀诚和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共同为雕像揭幕,校长徐显明在揭幕式上致辞。
在山东大学即将迎来110年校庆之际,中文56级校友一行39人相聚在阔别50年的母校,并捐赠了冯沅君、陆侃如先生雕像,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对大师教诲的感恩之情。徐显明在讲话中表示,大学要有大师,大道德加上大学问才称得上是大师。大家一起回顾了两位先生勤奋治学、教书育人的一生,表示以两位先生为榜样,在新的起点上,发扬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传统,到建校120周年完成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相关书籍
《冯沅君传》,严蓉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陆侃如与冯沅君》,许志杰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
(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借景抒情。抽取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这里作者写了“极目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一片带雨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大半个山”之景,其特征辽阔、低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路途艰险、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以“雨云埋山”显示了前途迷茫的郁闷。这种方法考生以前也学过,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它所抒发的情感与此相仿。据此,此题的答案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较含蓄,有时理解不一定到位,而扣住直抒胸臆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则比较简单。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再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的下片主要是直抒胸臆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作者期待像雄鹰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3)含蓄直露兼有。这种题型虽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做好它还是没有难度的。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这首诗颔联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而颈联则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理解时要各自分析。颔联中“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并且“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4)托物言志。古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里的琴弦、棋盘具有正直、方正的特点,与作者自己方正的人品吻合。自己的方正人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的结局。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
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来得大,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②中可知,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结合注释①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再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恐怕也很难理解透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这二首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出来了。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3、比较不同诗中作者的感情
高考对诗人情感的考查,方法除了整体感知外,有时还可根据作者心境、身份、地位的不同,比较诗中具体情感的异同。这个比较具体又可分为二类:
(1)比较不同诗中同样词语心境的异同。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这二首诗中虽然都写了“独坐”,但由于作者所写的环境不一,因而导致所抒发的感情(心境)也不相同。分析时同样要结合全诗进行整体感知。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读书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再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这两首都是咏史诗,吟咏的对象都是“金陵”,这个当年的六朝古都、繁华圣地。诗里都提到“伤心”,诗人的情感也是一样的,结合注释中提到的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可知都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比较同样对象在不同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二)辨析创作的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创作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另外,诗歌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对表现手法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1、填空判断
这是诗歌表现手法考查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熟悉各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具备一定的辨别判断能力。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即铺陈叙事;比即打比方,如《硕鼠》中用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语),如《孔雀东南飞》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引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这首诗叙述了古代妇女采芣苢的劳动场面,用“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重章叠唱,将场面写得栩栩如生。显然这里是铺陈叙事,因此此题的答案为“赋”。
2、辨析诗句的手法
即抽出诗中的某一句,让考生辨析其表现手法及作用。辨析的关键一是 “辨”,即要善于判断;二是“析”,即要学会扣住诗句分析。具体要结合题目要求去考虑,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文):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句描写了送别友人之后所见的景,景中包含着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因此用了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题目没有让分析,只要辨别出来就行了。再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这一题不但要辨明诗句的手法特点,还要进行分析。“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勾连“桃花”与“雪”二个事物,采用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之令人心酸。
3、分析形象的写法
所谓分析形象的写法,即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用什么样的手法突出所写形象的特点,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诗见上文):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作者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一般说来,诗词描, 绘形象的方法不外乎,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二种。正面描写好把握,侧面描写一般常借助于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对象的特征。这首词上片没有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4、分析抒情的方式
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二种,分析诗词的抒情方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出现的内容,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诗见上文):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苏诗《海棠》的后二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抒发了作者对花的挚爱之情诗人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花比作人,写诗人唯恐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从而间接抒发民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5、比较手法的异同
命题者有时也会出二首以上的诗词,让考生分析其表现手法的异同,难度较一首诗找表现手法要大些,要求考生具备辨别的眼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诗见上文):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这道题异中求同,问考生它们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读全诗,不难看出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将宫内与宫外(或空间)进行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将今昔(或时间)构成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刚才是考查异中求同的方面,现在再来看看同中求异的题目,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这三首诗词曲都写了燕子的形象,突出了兴亡的主题。但各自抒发的感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三)考查诗歌的内容
诗歌往往是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叙事诗)或景物的描写、形象的描绘(抒情诗)以及史实的咏叹、见解的阐发(说理诗)来表情达意的。诗歌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就是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就成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了。对诗歌内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描述诗歌的画面,即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诗见上文):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妇女”“采摘”“芣苢”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所谓“概括描述”,即将前面这些基本信息整合起来,便构成此题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还有一种变向的概括诗歌画面的方法,就是拟小标题,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拟小标题要先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此诗首联写了时间——秋天(秋床)夜里(缺月、漏未央),地点——驿站客馆,景物——一灯照秋床,抒写了主人公彻夜难眠之情。由此可得出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感悟诗歌的内涵
即根据诗歌的素材,结合诗人的感情,读出诗词的言下之意,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诗见上文):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这题要求考生答出下片中描述的新意,不但要描绘出画面,还要答出所抒发的情感。这里有二层含义:“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是说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是说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3、理解诗歌中的情景
既要把握诗句景物,又要理解借景所抒发的感情。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再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4、比较诗中的情景
命题者选二首以上的诗,让考生比较其中写景的异同。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诗见上文):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再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诗见上文):
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二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但表达的角度一样,亦即通过不同画面描绘出来的。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可以画成的。
5、概括对象的特点
要求考生根据诗中的描绘概括对象的特点,它不同于概括画面,而是对画面进行提炼,揭示其中的内涵。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诗见上文):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苏诗前二句写海棠花光彩照人、香气空蒙,从而突出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前者是对画面的描述,“朦胧美”则是对画面的提炼。
6、分析画面间的关联
即考查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诗歌内容考查过程中的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能力要求。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诗见上文):
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此题要求分析律诗一二两联的内在联系。先要理解二联各自的内容。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首联写作者爱琴与棋的原因——琴弦直、棋局方。次联写不必用棋局来较量胜负得失,不能用琴弦来记取五音。这就将首联的怜爱上升到一种单纯的无私的境界。
风骨的词语解释是:风骨fēnggǔ。(1)顽强的风度、气质。(2)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的词语解释是:风骨fēnggǔ。(1)顽强的风度、气质。(2)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注音是:ㄈㄥㄍㄨˇ。词性是:名词。拼音是:fēnggǔ。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骨(上下结构)。
风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指人的品格,性格。引《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_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宋王禹_《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胡先_《诗别萧叔_燕京》:“萧郎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⒉指刚正的气概。引《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论》:“文襄诸子,咸有风骨。”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文恭少年浑涵端重,文达正当以风骨勖之,何反虑其过刚?殊不可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⒊古典文艺理论术语。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_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⒋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引唐陈子昂《<修竹篇>序》:“汉魏风骨,晋宋莫传。”⒌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引宋孔平仲《续世说·品藻》:“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_华可爱而微少风骨。”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唐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换梁陈之俳优。”⒍指诗文书画的风格。引《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曹不兴》:“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法书要录》卷六引唐窦_《述书赋下》:“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_。”
二、国语词典
坚强不屈的性格。
三、网络解释
风骨风骨,指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指人的品格,性格;指刚正的气概;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语出《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_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关于风骨的近义词
铁骨侠骨风范骨气
关于风骨的诗词
《寿吴宰·神仙风骨本巍峨》《严河南·赤令风骨峭》《高阳台·题吕碧城晓珠词,碧城笄年办女学,词宗北宋,后旅游海外,风骨益峻,李易安为之俯首》
关于风骨的诗句
风骨最魁岸亭亭风骨凉生牖秋暮体风骨
关于风骨的成语
挫骨扬灰节骨眼揣骨听声硬骨头软骨头骨化风成
关于风骨的词语
硬骨头白骨再肉骨化风成揣骨听声寒风刺骨挫骨扬灰仙风道骨风骨峭峻道骨仙风主心骨
关于风骨的造句
1、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2、灯下看去,三分风骨似携了冰魂雪魄,幽幽一抹兰芝清香浮动,穿插如幻。
3、人也舒坦,雪中腊梅的风骨让人敬。
4、这位老先生好硬的风骨,想必是秦风老先生了吧秦老先生铁骨铮铮,一身是胆,在下十分佩服。
5、诸暨风水千载不变,加上渐融于斯的北地人性格,新诸暨人处江南而有豪爽雄健风骨,亦是一景。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风骨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