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奖名单
剧目奖
优秀剧目一等奖
戏剧类(5个)
话剧《与妻书》 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红豆粤剧团
山歌剧《合家福》 梅县山歌剧团
粤剧《小凤仙》 佛山粤剧传习所
粤剧《青春作伴》 广东粤剧青年团
音舞类(2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东莞保利演艺团
舞剧《西岚卡普》 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
优秀剧目特别奖
戏剧类(2个)
广东汉剧《金莲》 广东汉剧院
潮剧《雅娘》 广东潮剧院
音舞类(1个)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东莞塘厦东方松雷音乐剧剧团
优秀剧目二等奖
戏剧类(9个)
粤剧《南海一号》 广东粤剧院一团
山歌剧《红婚纱》 梅州市山歌剧团
粤剧《血沃共和花》 广东香山粤剧团
潮剧《沉浮记》 揭阳市潮剧团
话剧《突围1978》 深圳市宝安区文体旅游局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
粤剧《大明长城》 东莞市道滘粤剧团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粤剧《包公还砚》 肇庆市粤剧团
雷剧《海毗情》 湛江市实验雷剧团
音舞类(3个)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顺德凤城少年宫•凤城少儿艺术团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广东民族乐团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惠州市歌舞剧团
优秀剧目奖
戏剧类(13个)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 深圳市宝安区实验曲艺团
粤剧《少白英风》 江门市粤剧团
粤剧《苏秦拜相》 湛江粤剧团
花朝戏《双花缘》 河源市紫金县花朝戏剧团
白字戏《江海沧桑》 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潮剧《红头船》 汕头市澄海区潮剧二团
粤剧《红楼梦》 广东粤剧学校
(香港)广东粤剧推广协会
粤剧《东江纵队》 深圳市万丰粤剧团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皮影戏专场 陆丰市皮影剧团
皮影戏专场 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
正字戏《张飞闯辕门》 陆丰市正字戏剧团
话剧《大桥下》 佛山粤剧传习所
音舞类(2个)
儿童剧《啊,摇篮》 珠海市格林童话艺术中心
采茶歌舞情景剧《丰碑》 韶关市采茶剧团
韶关市歌舞剧团
单项奖
优秀表演奖
戏剧类(14个)
粤剧《青春作伴》 曾小敏
粤剧《大明长城》 卢文斌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吕维平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崔玉梅
粤剧《血沃共和花》 刘建科
山歌剧《红婚纱》 杨苑玲
粤剧《苏秦拜相》 梁兆明
粤剧《包公还砚》 李秋元
粤剧《小凤仙》 陆志鹏
山歌剧《合家福》 廖明星
话剧《突围1978》 段建国
粤剧《少白英风》 古非凡
潮剧《沉浮记》 洪丽卿
粤剧《青春作伴》 李虹陶
音舞类(4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石玉心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曹玉荣
舞剧《西岚卡普》 戴莉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王静
表演奖
戏剧类(50个)
话剧《与妻书》 关晓敏
粤剧《南海一号》 吴泽东
粤剧《小凤仙》 卫 国、杨 雁
粤剧《大明长城》 谭思翼、李湛平、李小玲
山歌剧《红婚纱》 王映楼、曹艳常、廖小娴
粤剧《包公还砚》 梁 钰、莫宜昌
粤剧《血沃共和花》 金 凤
粤剧《东江纵队》 梁 朝、罗惠芬
广东汉剧《金莲》 万 瑜、吕晓燕、潘智勇
山歌剧《合家福》 刘谦隆、朱丽芳、夏丹丹
潮剧《沉浮记》 陈练群
粤剧《少白英风》 高桂强
粤剧《青春作伴》 彭庆华
潮剧《红头船》郑 莎、蔡植群、涂少英
潮剧《雅娘》郑健英、林武燕
雷剧《海毗情》唐金凤、陈乃焕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杨小秋
话剧《突围1978》赵 睿、陈箭箭
花朝戏《双花缘》杜丽英、钟晓珍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子佳、陈少文
粤剧《红楼梦》 叶幼琪、淡敏仪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车刘证、谢天天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刘 迪、赵婷婷
话剧《大桥下》 刘亚娜
正字戏《张飞闯辕门》庄良芦
白字戏《江海沧桑》余海平
陆丰市皮影剧团 林雪萍
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 常才智、李桂香
音舞类(13个)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缪晓铮、殷飚、陈冬、李建中、潘伟文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明政、吴培佩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孙晓亮、杨柳、王婧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马小倩、邱瑞、陶渊
优秀编剧奖
戏剧类(4个)
话剧《与妻书》 编剧:龚应恬
山歌剧《合家福》 编剧:林文祥、罗锐曾
粤剧《大明长城》 编剧:陈大卫
粤剧《青春作伴》编剧:文电伯、秦中英、余楚杏、李新华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编剧:关山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编剧:梦梅、梅哲
舞剧《西岚卡普》编剧:谢晓泳
编剧奖
戏剧类(7个)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编剧:卫中
粤剧《小凤仙》 编剧:尹洪波、梁郁南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编剧:陈中秋
粤剧《血沃共和花》 编剧:潘邦榛、陆键东
话剧《突围1978》 编剧:潘钰求、王沿中、刘强
潮剧《沉浮记》 编剧:李发启、李云鹏
广东汉剧《金莲》 编剧:隆学义
音舞类(2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编剧:李景文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编剧:王蕙玲
优秀导演奖
戏剧类(5个)
山歌剧《合家福》 导演:梅晓
话剧《与妻书》 导演:吴晓江
粤剧《血沃共和花》 导演:郑卫国
粤剧《大明长城》 总导演:王佳纳
粤剧《小凤仙》 导演:龙俊杰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导演:王婷婷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导演:王丽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导演:卓依•马可尼里
导演奖
戏剧类(7个)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导演:龙杰锋
广东汉剧《金莲》 总导演:王向明
粤剧《青春作伴》 总导演:王佳纳
粤剧《包公还砚》 导演:金桐
粤剧《南海一号》 导演:傅勇凡、丁凡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导演:涂玲慧
话剧《突围1978》 导演:王维斌
音舞类(2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导演:颜进
舞剧《西岚卡普》 导演:谢晓泳
优秀音乐创作奖
戏剧类(4个)
潮剧《雅娘》 作曲:李廷波
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
唱腔音乐设计:严木田、刘锦和
乐队配器、指挥、艺术指导兼音乐总监:陈勇铁
山歌剧《红婚纱》 作曲:滕冬红、陈勋华
音乐配器:滕冬红
粤剧《小凤仙》 音乐设计:谈声贤
唱腔设计:卜灿荣、傅小健
音舞类(3个)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作曲:三宝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作曲:钟建龙
舞剧《西岚卡普》 作曲:彭梦麟、罗慧琦
音乐创作奖
戏剧类(10个)
潮剧《沉浮记》 作曲:李廷波
广东汉剧《金莲》 音乐唱腔设计:钟礼俊、钟礼坤
粤剧《血沃共和花》 音乐唱腔设计:梁德文
粤剧《青春作伴》 唱腔设计:陈仲琰
音乐作曲:隋晓峰
唱腔配器:彭继光
潮剧《红头船》 作曲:林立勤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音乐唱腔设计:邹裕伟
雷剧《海毗情》 作曲、唱腔设计:曾健
粤剧《南海一号》 作曲:石松
山歌剧《合家福》 作曲:陈勋华、余辉辉
粤剧《苏秦拜相》 音乐设计:万霭端
音舞类(2个)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集体)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作曲:熊辉、吴军
优秀舞台美术奖
戏剧类(9个)
粤剧《小凤仙》 舞台设计:周本义、周上华
灯光设计:朱光武、张高波
粤剧《包公还砚》 舞台设计:边文彤
服装设计:范晓慧
粤剧《南海一号》舞台设计:秦立运、马骏、何新荣、何俊
灯光设计:刘凤恕、张小璋
广东汉剧《金莲》 舞台设计:薛殿杰、叶波
粤剧《青春作伴》 舞台设计:李春人
灯光设计:韩关坤
化妆设计:方国良
山歌剧《合家福》 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
粤剧《孙中山与宋庆龄》 舞台设计:赵国良
灯光设计:胡华庆、何光荣
服装设计:王玲、袁存
潮剧《雅娘》 舞台设计:赵曙明
灯光设计:周正平、谢纯生、章伟峰
服装设计:蓝玲、曾育妮
话剧《与妻书》 舞台设计:那树枫、曾荣新
灯光设计:邢辛
服装设计:王钰宽、黄海忠
音舞类(4个)
儿童音乐剧《贝贝奇遇记》 舞台设计:马起
服装设计:王苏
灯光设计:梅晓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 舞台设计:王琛
服装设计:赵艳
灯光设计:王瑞国、刘毅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舞台设计:申奥
服装设计:郭培
灯光设计:阿伦•罗尔帝
舞剧《西岚卡普》 舞台设计:毛光辉、梁溪清
服装设计:孙玉玲
舞台美术奖
戏剧类(15个)
粤剧《大明长城》 舞台设计:李春人
灯光设计:韩关坤
服装设计:黄天波
山歌剧《红婚纱》 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张嵘
灯光设计:何凯宏、梦梅、陈夫
粤剧《血沃共和花》 舞台设计:韦黎辉
服装设计:尉涛
化妆设计:邵帆
潮剧《沉浮记》 服装设计:吴筱南
粤剧《青春作伴》 服装设计:黄天波
山歌剧《合家福》 舞台设计:陈庆文、梦梅
灯光设计:何凯宏、陈夫
服装设计:张宁、钟莹莹
粤剧《少白英风》 舞台设计:关振东
雷剧《海毗情》 灯光设计:黄兆保、庄杰
花朝戏《双花缘》 舞台设计:张向阳
服装设计:杜丽英
话剧《与妻书》 化妆设计:梁雪艳
话剧《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舞台设计:王珑
灯光设计:章伟峰
服装设计:陈嘉欣
化妆设计:夏雅璇
话剧《突围1978》 舞台设计:石昊
灯光设计:崔鹏、吕福龙
服装设计:莫非、杨秋华
化妆设计:杨秋华、孔远霞
先锋相声剧《我的牛郎我的牛》 灯光设计:闫安
话剧《大桥下》 灯光设计:杨晓光
皮影戏专场(陆丰市皮影剧团《鸡斗》) 舞台设计:江海滨 蔡锦镇
音舞类(3个)
音乐剧《爱情葫芦丝》 舞台设计:李艺梅
灯光设计:李蔚
采茶歌舞情景剧《丰碑》 服装设计:赵蓉、骆丽青
儿童剧《啊,摇篮》 服装设计:顾洋
灯光设计:林晓武
新秀奖
戏剧类
山歌剧《合家福》 叶柳华
粤剧《青春作伴》 文汝清
话剧《与妻书》 鞠月斌
粤剧《血沃共和花》 嘉裕
潮剧《沉浮记》 林帆
山歌剧《红婚纱》 潘锡岳
粤剧《苏秦拜相》 莫燕云
潮剧《雅娘》 黄映伟
音舞类
专场音乐会《涛声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 张璐璐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 吕欢
四大行当啊。生,旦,净,丑
回答者:小兰猪猪 - 助理 二级 5-15 19:09
生旦净丑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
行当分类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不同而异。
行当划分由来已久,对京剧划分行当影响最大的,当数汉剧。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这十种行当所扮演角色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剧里边的生行;净与京剧里的净是一样的,指的是花脸;旦就是京剧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贴,是贴旦的简称,京剧在早期划分行当,也包括贴旦在内,指的是比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称二旦,例如现在京剧《红娘》里扮演莺莺**的,就是贴旦。夫,扮演车夫、轿夫、马童、衙役一类角色。总的说来,汉剧的这十种行当,划分得比较细致,为京剧划分行当,打下了基础。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似乎比较简化精练,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所以实际上是把这十种行当都包括在内了。不仅包括在内,而且更为细密严谨。唯一不同的是汉剧虽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当是末,而不是生。发展到京剧,生行就成为主要行当了。
京剧四大流派
京剧流派的形成高峰在上世纪20年代中至40年代末,当时梅尚程荀.南麒北马,老生余高言谭奚杨唐,武生杨盖俞,花脸金郝侯,四小名旦.海派优伶……真是百花齐放.热闹非凡.流派纷呈,数不胜数,乃京剧历史上最鼎盛之时期。
解放后,京剧流派的真正创立就只有张君秋、裘盛戎两家树起流派的大旗(40年代末已具基础),50年代至60年代中,在艺术辈份稍后于四大须生的表演艺术家中,独步一时,自成一家,在所公认者也大有人在,如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袁世海、赵燕侠、关肃霜、童芷苓、李和曾等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惜大都未如张、裘那样形成“规模化”、“正规化”,剩下的也是“有派无流”,然而也正是他们成就了1949年以后至1966年前的京剧的再次辉煌.
在所有流派中,目前还是以马谭奚杨、梅尚程荀以及四小名旦和武生杨、盖的流派最为主流,至今常演的剧目仍是他们各自的经典,传人也以这几派为多。在圈里圈外如今都在谈论振兴京剧、培养新人之时,人们关注的,还多集中于某某是哪派传人,像与不像,却很少有人提及几十年来再未有新流派产生,京剧流派盛极而衰为何创新难?愚意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院团体制不同于以前的戏班组团,以前是以角儿为中心,自己挑班匹配琴师及合作者,演员根据自身条件来排剧目,设唱腔,比如“走马换将”时期的高盛麟、张君秋,都有各自的长期、固定的配演班底和鼓师或琴师,因而久之能形成独特风格或流派,更可以轻装简从交流演出(或跑码头),而现在的剧团并不是以风格、流派而组,那种气氛、氛围、环境都没了,也就难以创新派了。
其次,过去的演员指着唱戏吃饭、养家糊口,所以必须有真东西才行,即使条件不太好,也得千方百计想辙,程砚秋愣是挤出一程派,如今还风光无限。而且那时竞争也十分激烈,稍一松劲儿,就会被淘汰。当时四大名旦曾较着劲儿排新戏,也带动了新剧目的发展,而且每个流派都有代表剧目。这点有如市场化下的歌手,不用人下任务,自己就去找发展,唱新歌了,否则在人才辈出的年代很快就被遗忘了。 现在的演员是出了名的不指着,没出名的指不上,而且哪派哪派的还纠缠着学得像不像,缺少自创意识,巴不得指着老师吃饭呢,有了“大师弟子”的牌子且能红火一阵呢!
第三,演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有些已经基本可以自成一体了,却不敢说明。虽说有些演员缺乏创新意识,凡事指着牌子,导演、作曲来协助,但在一些极为优秀的演员身上也可见端倪。比如现在人们都在讨论于魁智到底是杨(宝森)、余(叔岩)、李(少春)哪一派,他的唱腔中都有,至于将来能否成派,还得看功夫,不过势头是不错。
还有李维康,她的唱腔、做派、剧目都有代表性,已明显区别于前人及其他派别,完全可能形成一个新派别。再如刘长瑜,她的花旦戏与正宗荀派的又有不同,而且有代表剧目,有自己做、唱的特点,也具备了产生新流派的条件。但她们均未敢说自成一体,或许梨园行规矩颇多,但出新是好事,意味着发展,说也无妨。
另外,流派的传播也是一个问题,有些流派当年十分优秀,却因传人少或不爱传而消失了。衡量流派的条件应有师承有自和观众认同外,不外乎有个性化的风格.剧目、以及传人.而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之所以流传甚广,积极传播是个重要因素,梅派最为典型,梅家积极传授使其成为最大的旦角派别,张(君秋)派也是如此。但奚(啸伯)派如无张建国,言(菊朋)派如无言兴朋可能就没了。马(连良)派被一致认为是须生中最好听的,目前却也面临了危机。张学津是目前老一辈里出色的,他对马派传播的作用不可低估,可再往下似乎只有朱强一人扛着了,目前还可抵挡一阵,如再无后来人,马派就危了,到那时恐怕悔都来不及了。
在质疑难创新派之际,老流派的流传同样重要,有老才有新,没有了老的基础也难以出新,所以继承一些优秀流派同样会对创新有促进。幸好,最近一些年轻演员如奚中路、傅希如、谭正岩、王佩瑜、常秋月、王立军等等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创新不是不可能的,恐怕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