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实词:A
1 爱 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
③疼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
2 安 ①安稳,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传》 ④ 抚慰,安慰。“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③ 哪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 毅传》
⑤ 安逸,舒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⑥ 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
3 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病)
4 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过) 非兵不利(六)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赤)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 吴起……制其兵(过)
C
5 从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
⑤堂房亲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
6 朝 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 ②上朝;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
③朝见:皆朝于齐 ( 邹 ) ④早晨:朝服衣冠 ( 邹 ) 春江花朝秋月夜 ( 琵 )
7 察 ①细看:徐而察之 ( 石 )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 ( 《卖柑者言》 ) 察邻国之政(寡)
③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 ④ 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8 曾 ① 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② 竟,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 龙 说 赵 太 后》 ④ zēng,曾祖或曾孙
③ 尚,还。“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9 诚 ①诚实,真诚。“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悉以诚心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柳毅传》
② 确实,实在。“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柳毅传》 \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
③ 果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10 除 ①台阶。 ②去掉,清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③清理,整治。“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过去,逝去。“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旦》 王安石
⑤授于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⑥除非,除了。“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 祭妹文》
11 辞 ①告辞:今者出未辞也(鸿) 我自去年辞帝京(琵) ④文辞:皆好辞(屈)
②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指)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 ③言词;其辞微(屈)
D12 度 ①量长短标准: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②衡量:度足而居(治) ③限度;用之亡度(论)
④制度,法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 ⑤估计,揣测:度我至军中,公乃人(鸿) 相如度秦王虽斋(廉)
13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 ( 廉 ) 可以得富贵也 ( 谭 ) ②收获:往往有得 ( 游 )
③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此言得之(六) ④ 能够,可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
⑤ 得意:洋洋自得 ⑥ 必须,应当: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
14 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 ( 游 ) ②道理,规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 师 )
③学说、思想,主张:于是废先王之道(过) ④说:何可胜道也哉(游) ⑤方法: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
15 当 ①面对(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 ②处在某地或某时:当是时(鸿) 有大石当中流
(石)③判罪:犯法当死(柳) ④相当: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
⑤应当: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 ⑥dàng 当作:安步当车
16 盗 ①强盗: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备他盗之出入(鸿) ②偷窃:居乡必盗(训)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信)
17 达①通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滕)
②到达: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促)数息可达矣(柳)
18 贻 ①赠送,送给。《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遗留,留下。成语有“贻害无穷”“贻人口实”。
③造成,致使。《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 害。”
19 殆 ①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②恐怕,可能。曰:“殆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近于,几乎,差不多。“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大概,也许。“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⑤倦怠,懒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F 20 负 ①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 廉 ) 负势竟上 ( 与 )
②承担,承负:宁许以负秦曲 ( 廉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 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 ( 廉 )
④辜负: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柳)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
⑤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 ⑥败:胜负之数 ( 六 )
21 复 ①还、又: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归)
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虎) ③重复: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 ④夹层:复道行空(阿)
22 非 ①不是:非兵不利,战不善 ( 六 ) ②责怪,非难: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
③不对,错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
④ 没: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过) ⑤不: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
G 23归 ①返回: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 ②归还:完璧归赵 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④归向: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
24 故 ①与“新”相对:故垒西边(念) ②交情,老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 特示故人意耳(记)
③缘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④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故久立与其客语(信)
25 过 ①经过:秦师过周北门(肴) 过瓜洲扬子桥(指) ②拜访:愿枉车骑过之(信)
③过失: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烛)
④超过:裘马过世家焉(促)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
⑤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 ⑥过分:过命拔擢,宠命优渥(陈)
26 固 ①坚固(指地形险要或城郭坚固);据肴函之固(过) ②坚决:乃辞谢,固请(廉)
③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27 功①成绩,功效:功在不舍(劝)②功劳:劳苦而功高如此(鸿③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
28 国 ①国家:国事至此(指) 国胡以相恤(论) ②国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肴)
③诸侯王封地:国王骄奢(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季)
K
29 盖 ①盖子 ②车盖。“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③ 遮盖,掩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④ 超过,胜过。“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赤壁之战》
⑤ 大概,副词。“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祭十二郎文》\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⑥ 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示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⑦ 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⑧通“盍”(hé),怎么,何不。“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H
30 何 ①什么,哪里。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②为什么,怎么。“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齐桓晋文之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多么,何等,表语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1 恨 ① 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遗憾,不满意 ②然而恨贯肌骨,亦能愧避,幸一闻焉。《柳毅传》 怨恨
32 胡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匈奴 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为什么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什么
④南声函胡。《石钟山记》 同“含糊” ⑤臣闻之胡曰。 《齐桓晋文之事》 姓
33 或 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 有的人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记》 有时
③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 《 柳毅传》 或许,也许
34 惑 ①迷惑: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柳) ②疑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师 )
35 患 ①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六)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
②担忧: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此数者用兵之患(赤)
J
36疾 ①病: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②痛恨:君子疾夫舍曰……(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
③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 ④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⑤痛: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
37假 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 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
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 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 ⑤假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
38绝 ①断,断绝: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
②极:佛印绝类弥勒(核) ③横渡:而绝江河(劝) ④绝对: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
39加 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增加,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40就 ①靠近,趋向:乃谢客就车(信) 金就砺则利(劝) ②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信)
41 间 ①中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②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③间隔,间或:时时而间进(邹)
④离间:谗人间之(屈) ⑤小路: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 道芷阳间行(鸿)
42举 ①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 ④全:举家庆贺(促) 杀人如不能举(鸿) ⑤拿: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 约以连兵大举(指) ⑦推荐: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
43即 ①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就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就在(某时)
③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鸿门宴》 立即,马上 ④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就是
⑤来即我谋《诗经 · 卫风· 氓》 走近,靠近
44 既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 已经
②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王阁序》 既然 ③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 》 既……又……
④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祭十二郎文》 不久
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⑥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4 既而:不久
45 奇 ①奇异,罕见:其见愈奇 ( 游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 以 …… 为奇: 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促)
②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③命运不好:以为李广老,数奇(《李将军列传》)
46 及 ①赶上:及诸河,已在舟中矣(肴) 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勾)
②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 ③趁着:及时相遣归(孔)
47 解 ①分割:始臣之解牛之时(庖) ②消除: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 ③和解,缓和:太后之色稍解(触)
48 见 ①看见: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梅)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 ②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③显露,出现:图穷而匕首见(荆) ④推荐,介绍:见其二子焉(论语)
⑤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渐见愁煎迫(孔)
⑥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 ⑦发现:吾未见其明也
K 49 堪 ①众不能堪,而仆之。 《 五人墓碑记2》 经得起,忍受 ②不堪设想 能够
50 克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2》 能够 ②克敌制胜 战胜,攻破 ③奉公克己 克制
L 51类 ①种类: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 ②像: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 俨然类画(促)
52顾 ①看,回头看: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但、不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 ④顾及:大行不顾细谨(鸿)
53 怜 1、哀怜,怜惜 独不怜公子姊邪《史记·魏公子列传》
2、可怜:可惜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3、可怜:可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M 54 弥 1、更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2、满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扬州慢》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55 莫 1、没有(什么、谁)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不、不能、不要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 \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3、通“暮”,晚上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N 56 内 ①里面,(与外相对):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 内立法度(过)
②接纳,放入:距关,毋内诸侯(鸿)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③里面,内部: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 ④放入,放在: 成妻纳钱案上(促)
57 乃 1、是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涉江》
2、于是,就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
秦 论》 \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3、竟,竟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5、何乃,语气助词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6、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P 58 倍 ①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Q 59 请 ①请求: 请往谓项伯(鸿)臣请入,与之同命②谦辞: 臣请为王言乐(庄)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
60 穷 ①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逍)
②不得志: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④穷尽: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
③处境困难,困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
61 迁 ①迁移: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六) ②官职调动: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
③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 ④变化变动: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兰)
62 去 ①离开:沛公已去 ( 鸿 )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
②距离: 比去,以手阖门(项) 去今之墓而葬焉(五) ③除掉,去掉:去死肌 ( 《捕蛇者说》 )
63 期 ①期望:不期修古(五) ②约定:不期而遇(成语) ④时间期限:以五年为期(病)
③满一周:期年之后(邹)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
64 强 ①有力:筋骨之强(劝) ②强盛:强国请服(过)
③勉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
65 劝 ①勉励、鼓励:劝学(劝) 果行,国人皆劝(勾) ②劝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66 却 1、退,后退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2、击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过秦论》
3、正、恰好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
R 67如 ①到,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
②如同,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
③比得上: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
S 68 乘 ①乘坐: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勾) ②趁着:因利乘便(过)
③古代战车:shèng超乘者三百乘(肴)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
④代“四”:shèng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肴) ⑤辆: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69 数 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赤) 不数岁,薄产累尽(促) ②旧指命运:胜负之数(六)
③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④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
⑤屡次:数请魏王……(信) 范增数目项王(鸿)
70 私 ①私下,偷偷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 从道旁私语 ( 柳 )
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 )
③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 欲苟顺私情(陈)
71 是 ①正确 ( 与“非”相对 )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 问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
②这,这样:当是时 ( 鸿 ) 所在皆是也 ( 石 )
72书 ①书信:女遂于襦间解书(柳) ②写信: 吾书与汝曰( 祭 ) ③书写书法:凭几学书 ( 项 )
④字体: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 ( 《汉书艺文志》 )
⑤书籍:积书满架 ( 项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 ⑥《尚书》: 《书》曰: “ 满招损,谦受益。 ”
⑦ 《书经》:素不闻诗书之训(五) ⑧ 文书: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73 使 ①使者: 以祈请使诣北(指) ②出使: 使北营,留北关外(指)
③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 寺僧使小童持斧(石)
今吾使健中祭汝( 祭) ④使唤,使用。人皆得以隶使之(五)
⑤让,使得。动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
⑥假使,假如。连词。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
74 说 ①说话,讲述:说书虽小技(柳) ②说法:用芽者自从本说(梦)而听细说(鸿)
③游说,说服:说权曰(赤) 触龙说赵太 ④高兴:秦王必说见臣(荆)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五)
75 适 ①适合: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 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③恰好: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愚) ④到,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
76胜 ①胜利:胜负之数(六) ②能承受:沛公不胜杯杓(鸿)
③尽:刑人如恐不胜(鸿) 何可胜道也哉(游) ④才华出众: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
77识 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盈虚之有数(滕) ③记住:汝识之乎(石)
④通“智”:失其所与,不知(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 ⑤识别:独其为文犹可识(游)
78 涉 1、渡过 涉江《涉江》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卫风氓》
2、经历,经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卖柑者言》
3、到,至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4、游玩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79 率:1、 带领 :率疲弊之卒,将数万之众。《过秦论》 2、 副词 皆 都:六过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3、 轻易 轻率: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 4、 坦率 直爽:林孙伟,性率而竦。 《晋书》
宝宝都是爸爸妈妈最心爱的小宝贝,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小天使,特别是女宝宝,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
邹姓起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记·殷本纪》及《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把商都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
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子仲继位。据考证,微仲的八世孙是正考父,为宋国上卿,正考父的儿子中有孔父嘉和宣靖父,后长子孔父嘉孔子六世祖世袭为大司马,宋国发生内乱被害,为避祸其弟宣靖父带着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等家族成员逃到鲁国。
得食邑于邹今山东邹县,他们的后代中有以邑名“邹”为姓氏,是为山东邹氏。当今的江西、湖南、河南邹氏,很大一部分是以邑为氏邹氏,尊宣靖父或正考父为得姓始祖。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花鸟字女性是美的象征。所以,人们也多喜欢用花鸟字来象征其阴柔之美。在这方面常用字有:花、草、兰、蕙、荃、芷、英、华、芝、菊等等,凡是人们所喜爱的花草之名,均可在女名中见到,如春草、汀兰、芷君、葵君、红英、美华、兰芝、秋菊等等。在鸟这方面常用字有:凤、凰、雉、鸾、莺、燕等,常见的名字有彩凤、春燕、绣鸾等。
邹姓女孩起名用闺物字所谓闺物,泛指女性的首饰、服饰、化妆品、闺阁零物等。闺阁等字如秀、闺女、绣阁、香阁等。首饰有钗、环、钏等,如宝钗、玉环、银钏;化妆品有妆、粉、香、黛等字,名字如美妆、玉粉、黛玉;物有针、线、台、瓶等,名字如玉针、红线、英台、银瓶;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柔情字示爱的有爱、怜、异、念、惠等字,名字如爱姐、小倩、惠娟等。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女性字在中国历史上,女娲是第一个以女姓字出现的古代女人。形容女性姿色的字有:婵、娟、姣、好、娉、婷、姿、娥、妙、嫩等字,女名则多用月婵、慧娟、主姣、芳娉、淑婷、芳姿、娇娥、妙美、玉嫩等。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外国女名中的一些较易译成中文的字也有流传,如妮娜、美娜、丽娜、美妮、夏娃等。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彩艳字泛称的彩艳字有彩、艳、秀、美、丽、倩等,彩色有红、绛、绿、紫、青、翠等。常见到了名字有金彩、艳莲、秀美、多丽、小红、绛珠、紫娟等。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柔景字柔景,是指天地间的柔和的景物,这些景物象征著女性的柔美。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珍宝字金银珠宝玉玩,在传统上是女儿字的命根子,有珍、宝、金、银、珠、玉、琼、瑶等字,常用的名字有宝珍、家福、金环、银环、琼瑶等。
邹姓女孩起名多用女德字表示女子美好品德的常用字有贞、淑文、志端、丽庄、静波等。
有内涵的邹姓女孩名字
邹雪丽美丽如雪
邹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邹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邹笑怡 怡:心旷神怡
邹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邹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邹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邹馨彤 馨:香气 彤:红色
邹羽馨 羽缎;温馨
邹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邹睿婕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邹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邹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邹雅静优雅文静
邹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邹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邹语嫣 嫣:美好鲜艳
1 范如归文言文翻译及包含的题目答案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
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
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出“:你怎么能够如此看重改动一字而轻待部下数人的生命呢?”统帅惭愧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自此以后,官府中事无巨细均要向范如圭咨询、请教。在临安军任职数月后,范如圭因父母丧事而离职。
范如圭被征召为江东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侍从大臣交替推荐,被召来参加秘书省正字的考试,被升任校书郎兼史馆校勘。
秦桧竭力推行和议政策,金朝使者到达后,没有地方居住,秦桧准备腾出秘书府让金使居住。范如圭立即进见宰相赵鼎说“:秘书省府,是收藏有关历朝谋略,经验教训的文书、典宪的重要部门,怎么能让仇敌在此居住呢?”赵鼎面有惧色,很快为金使改换了住所。
金使到达后态度倨傲,目中无人,许多意见使人难以接受,激起朝廷内外的一片愤怒。范如圭与秘书省十余人共同商议,准备联合上奏疏指出和议的弊端,奏疏草稿写好后,多数人因害怕退出了上疏行列。
只有范如圭一人上书朝廷,揭露秦桧歪曲真理、违背师训、忘却世仇、丧权辱国的罪行,并指出:“秦桧不丧心病狂,怎么会如此做,这必将遗臭万年!”秦桧极为愤怒。这份奏疏是范如圭与六位史官一起呈上的。
金人将河南大片土地归还南宋后,秦桧正自以为有功。轮到范如圭进宫与皇上对话时,他说:“两京土地已经收回,那么九庙、八陵距两京仅有咫尺之遥,今天朝廷屡次派遣使者仍未得到归还,拿什么来告慰神灵,安抚天下百姓呢?”宋高宗流着眼泪说“:我只有从你这里才能听到这样的肺腑之言。”
当天宋高宗就命令宗室赵士、大臣张焘前去处理此事。秦桧因未将这件事先通知他,对范如圭愈加愤怒。
范如圭因父丧请假告归,护送父亲灵柩归葬故乡,安葬父亲后,被差使主管台州崇道观。在家乡隐居十多年后,被起用为邵州通判,不久又调任荆南府通判。
荆南府原有居民几十万户,金人入侵后荒无人烟,当时虽发布诏令免除百姓丁口钱,以召回他们安居乐业,但百人中还乡的还不到一、二。议事者讨好秦桧的意见,就说流亡在外为人佣作的人渐渐回乡,人口不断增加,累积已经拖欠朝廷赋税二十余万缗,其他方面欠缺也有数十万,版曹每天下书责令他们偿还,很是急迫。
范如圭将这些情况报告了地方统帅,并上奏宋高宗全数免除了这些积欠的赋税。 秦桧死后,范如圭奉旨入宫与宋高宗对话,说:“治理国家应当以知人善任为先决条件,任命官员应当首先任命清心寡欲、没有野心的人。”
言词甚为恳切。又指出“:东南地区不生育抚养孩子的风俗,是灭绝人性的,请求陛下推举出汉代《胎养令》以救治他们,也如越王勾践鼓励生育以向吴国报仇一样。”
宋高宗认为他的议论很有道理。范如圭又说“:现今实行的屯田法,每年所有的收获,都被官府全部征去,而官府每年发给种田士兵的服装和粮米仍和过去一样,使致力耕种的人断绝了赢余的念头,懒于农事的人也没有饥饿之忧,因贪图微小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因图谋眼前的利益,妨碍了 的远景规划,这就是屯田法实行很久一直未获成功的症结所在。
应该登记荆州、淮州一带空闲的土地,将土地规划成井字形状,仿照古代的自助法,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那么,农业就能迅速发展,农田利润得到提高,武装力量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范如圭以直秘阁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又改任利州提点刑狱,因病要求任祠观官。
当时南宋宗室封地同时设立,太子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范如圭虽远离京城,仍对太子未立感到深深的忧虑。
他收集整理北宋至和、嘉年间名臣奏议共三十六篇,合编为一本书,用口袋封好送给宋高宗,请求宋高宗认真考虑各位大臣的意见,参照前朝的现成做法,对立太子一事公正而果断地解决,不要总是疑虑重重。有人以越职的罪名威胁他,范如圭回答:“如果仅仅因为这件事而获罪,我感到极大的遗憾。”
宋高宗终受感动而醒悟,对手下大臣说“:范如圭真是一个忠臣啊。”当天,宋高宗即下诏立普安郡王为皇太子,又封他为建王。
宋高宗再次起用范如圭,任命他为泉州知府。 南宋皇室外戚宗官长期寄居在泉州郡中,他们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强行役使禁兵数以百计,范如圭到任后依法严惩了这些不法之徒,这些皇室亲属大为恼怒,写了一份极尽诬蔑、诽谤之言的密奏以赶走范如圭,不久范如圭因御旨革职罢官,仍像过去一样领祠禄。
范如圭就在邵武租了一间房屋居住,士大夫们都很尊敬他。许多学者都来向他请教一些学术问题。
范如圭五十九岁逝世。 范如圭为人忠厚诚实,凛凛正气,这是他的天性如此。
他治学以经术为本,不写浮华无用的文章。他曾草拟有关屯田制度的文章数千言,还未来得及呈上就病逝了,张浚巡视地方军备时,奏请高宗同意他去范如圭家里将文章取出。
张浚罢官后,范如圭有关屯田方面的建议没有得到践行。范如圭著有文集十卷,都是一些奏疏和有关朝政方面的议论,收藏在他家中。
2 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译文:
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
唐人髙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
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
原文: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
作者吕大防
吕大防进士及第,调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行近境,得到二泉,打算疏导而使之进入永寿县,因地势高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吕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使之水平,不到十天,果然疏导为渠,百姓依赖,号称“吕公泉”。
吕大防迁任著作佐郎、知青城县。以前,祭田粟米用大斗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三倍之利,百姓虽然不满,但不敢上诉。吕大防开始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此事转传给宋仁宗,诏令立定法禁,命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青城县外控汶川,与西夏相接。吕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严障碍屏蔽。韩绛镇守蜀州,称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入朝暂代盐铁判官。
吕大防身高七尺,眉目秀发,声如洪钟。从小端肃稳重,没有嗜好,经过街市眼睛不斜视,闲居像接待宾客一样。每次朝会,威容仪表敬肃,神宗常常目送他。与大忠及弟弟大临同住,相与切磋论道考礼,弱冠婚姻丧祭全部本于古代,关中地区言《礼》学的当推吕氏。
大防曾为《乡约》说“:凡是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行就写在册上,有过失如违背乡约的也写上,三次犯过就实行惩罚,不改过的人绝迹。”
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轼说:“刚才趁你午睡,我在你客厅转了转,你客厅里的摆设虽然都很不错,但都不如一只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吕大防知道苏轼要调侃他,但不知会从哪调侃起,支吾着说:“哪里有三对眼睛的乌龟?”苏轼说:“唐中宗时,有大臣进献乌龟给他,唐中宗就问乌龟若有三对眼睛会有什么好处?大臣回答说,乌龟若有三对眼睛,自然就用三对眼睛睡觉,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普通乌龟多三倍。”
参考资料:
朱文公:“熹少从先生长者游,闻其道故相苏公之为人,以为博洽古今,通知典故,伟然君子长者也。熙宁中掌外制,时王丞相用事,尝欲有所引拔,公以其人不可用,且非故事,封上之,用此罢归。不自悔,守益坚,当世高其节,与李才元、宋次道并称三舍人云。后得毗陵邹公所撰公行状,又知公始终大节盖章章如是。以是心每慕其为人。属来为吏同安,同安公邑里也,以公所为问县人,虽其族家子不能言,而泉人往往反喜道曾宣靖、蔡新州,吕太尉事以为盛。予不能识其何说也。然尝伏思之,士患不学耳。而世之学者,或有所怵于外,则眩而失其守8。如公学至矣,又能守之,终其身一不变,此士君子之所难,而学者所宜师也。因为之立祠于学,岁时与学官弟子拜祠焉9。而记其意如此,以视邑人云。”
①朱文公,即朱熹。②苏颂,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北宋中
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③毗陵,地方名,现常州。④地方
名,厦门六市之一。
4 丞相传文言文翻译丞相文天祥,少年便志向远大,有经世济民治国利民之志。
任职期间曾被奸臣贾似道诬蔑陷害罢了官,等官职得以恢复,又常辗转在京城外做官。宋恭帝的时候,元军南下,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文公奉命组织军队保卫都城临安。
眼见国家的大势已去,文公又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前往元军与其议和,可就在文公与元军议和期间,朝庭却又派左丞相前往元军递交了投降书。文公在与元军议和期间用遇见大事心不乱的功负,坚定信念,竭尽全力争取议和成功。
“父母有病,已不可救,但岂能有不用药之理。”这是他说的话,也是他的心。
“国破我当自杀,可我没有自杀隐忍的活着,是为了将来有更大的作为”文公逃离元军的拘禁是希望南下找到皇上重振旗鼓,可在南行的途中再次遭到元军的拘禁。拘禁时文公曾服毒自杀,但没死,在被送往元军大都途中,曾绝食八天,还是没有死。
同是一死,过去在于自己,而今天却在于天。他视死如归,光明伟岸,俯视一世,而顾视向元军投降的人,他们不知文公的气节为何物。
推广他的这种气节,可与嵩山、华山争高低。宋朝的灭亡,守节不屈者有,可没有超过文天祥的。
什么事情不可以以成败来论英雄。
5 《孔雀东南飞》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
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
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
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
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采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
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
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
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阿母听了府吏这些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胡言乱语。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府吏默默不说话,再拜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
开口向媳妇说话,悲痛气结已是哽咽难语:“我本来不愿赶你走,但阿母逼迫着要我这样做。但你只不过是暂时回到娘家去,现在我也暂且回到县官府。
不久我就要从府中回家来,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你就为这事委屈一下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这番话语。”
兰芝对府吏坦陈:“不要再这样麻烦反复叮咛!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侍奉公婆都顺着他们的心意,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
自以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罪过,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哪里还谈得上再转回你家门。
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
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
人既然低贱东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们来迎娶后来的新人。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会相亲。
希望你时时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这苦命的人。”当公鸡呜叫窗外天快要放亮,兰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妆。
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
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 ,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
她轻轻地小步行走,艳丽美妙真是举世无双。她走上堂去拜别阿母,阿母听任她离去而不挽留阻止。
“从前我做女儿的时候,从小就生长在村野乡里。本来就没有受到教管训导,更加惭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对你家的公子。
受了阿母许多金钱和财礼,却不能胜任阿母的驱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还记挂着阿母孤身操劳在家里。”
她退下堂来又去向小姑告别,眼泪滚滚落下像一连串的珠子。“我这个新媳妇初嫁过来时,小姑刚学走路始会扶床。
今天我被驱赶回娘家,小姑的个子已和我相当。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们精心奉养。
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门上车离去,眼泪落下百多行。
府吏骑着马走在前头,兰芝坐在车上跟在后面走。车声时而小声隐隐时而大声甸甸,但车和马都一同到达了大道口。
府吏下马走进车中,低下头来在兰芝身边低声细语:“我发誓不同你断绝,你暂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暂且赶赴官府。不久我一定会回来,我向天发誓永远不会辜负你。”
兰芝对府吏说:“感谢你对我的诚心和关怀。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不久之后我会殷切地盼望着你来。
你应当像一块大石,我必定会像一株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大石也不会转移。
只是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脾气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凭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会违背我的心意使我内心饱受熬煎。”
两人忧伤不止地举手告别,双方都依依不舍情意绵绵。兰芝回到娘家进了大门走上厅堂,进退为难觉得脸面已失去。
母亲十分惊异地拍着手说道。
6 求薛综传文言文翻译 拜托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址太守。
时交土始开,刺史吕岱率师讨伐,综与俱行,越海南征,及到九真。事毕还都,守遏者仆射。
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
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吕岱从交州召出,综惧继岱者非其人,上疏曰:"昔帝舜南巡,卒于苍梧。
泰置桂林、南海、象郡,然则四国之内属也,有自来矣。赵佗起番禺,怀服百越之君,珠宫之南是也。
汉武帝诛吕嘉,开九郡,设交址刺史以镇监之。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
民如禽兽,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长吏之设,虽有若无。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
及后锡光为交址,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梨,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由此已降,四百余年,颇有似类。
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交址糜泠、九真都庞二县,皆兄死弟妻其嫂,世以此为俗,长吏恣听,不能禁制。
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腼面目耳。
然而土广人众,阻险毒害,易以为乱,难使从治。县官羁縻,示令威服,田户之租赋,裁取供办,贵致远珍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玩,不必仰其赋入,以益中国也。
然在九甸之外,长吏之选,类不精核。汉时法宽,多自放恣,故数反违法。
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髠取为髲。及臣所见,南海黄盖为日南太守,下车以供设不丰,挝杀主薄,仍见驱逐。
九真太守儋萌为妻父周京作主人,并请大吏,酒酣作乐。功曹番歆起舞属京,京不肯起,歆犹迫强,萌忿杖歆,亡于郡内。
歆弟苗帅众攻府,毒矢射萌,萌至物故。交址太守士燮遣兵致讨,卒不能克。
又故刺史会稽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虐百姓,强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
次得南阳张津,与荆州牧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
后得零陵赖恭,先辈仁谨,不晓时事。表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
巨武夫轻悍,不为恭服。(所取)(辄)相怨恨,逐出恭,求步骘。
是时津故将夷廖、钱博之徒尚多,骘以次锄治,纲纪适定,会仍召出。吕岱既至,有士氏之变。
越军南征,平讨之日,改置长吏,章明王纲,威加万里,大小承风。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
牧伯之任,既宜清能,荒流之表,祸福尤甚。今日交州虽名粗定,尚有高凉宿贼;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界未绥,依作寇盗,专为亡叛逋逃之薮。
若岱不复南,新刺史宜得精密,检摄八郡,方略智计,能稍稍以渐(能)治高凉者,假其威宠,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庶几可补复。如但中人。
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群恶日滋,久远成害。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不可不察也。
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 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
虑卒,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时公孙渊降而复叛,权盛怒,欲自亲征。
综上疏谏曰:"夫帝王者,万国之元首,天下之所系命也。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昔孔子疾时,托乘桴浮海之语,季由斯喜,拒以无所取才。汉元帝欲御楼船,薛广德请刎颈以血染车。
何则?水火之险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况万乘之尊乎?今辽东戎貊小国,无城池之固,备御之术,器械铢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诏。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
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
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天生神圣,显以符瑞,当乘平丧乱,康此民物;嘉祥日集,海内垂定,逆虏凶虐,灭亡在近。
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但当拱手以待耳。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
"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祉,天下幸甚。"时群臣多谏,权遂不行。
正月乙未,权敕综祝祖不得用常文,综承诏,卒造文义,信辞粲烂。权曰:"复为两头。
使满三也。"综复再祝,辞令皆新,众咸称善。
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实词:A
1 爱 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
③疼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
2 安 ①安稳,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传》 ④ 抚慰,安慰。“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③ 哪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 毅传》
⑤ 安逸,舒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⑥ 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
3 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病)
4 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过) 非兵不利(六)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赤)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 吴起……制其兵(过)
C
5 从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
⑤堂房亲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
6 朝 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 ②上朝;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
③朝见:皆朝于齐 ( 邹 ) ④早晨:朝服衣冠 ( 邹 ) 春江花朝秋月夜 ( 琵 )
7 察 ①细看:徐而察之 ( 石 )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 ( 《卖柑者言》 ) 察邻国之政(寡)
③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 ④ 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8 曾 ① 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② 竟,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 龙 说 赵 太 后》 ④ zēng,曾祖或曾孙
③ 尚,还。“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9 诚 ①诚实,真诚。“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悉以诚心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柳毅传》
② 确实,实在。“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柳毅传》 \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
③ 果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10 除 ①台阶。 ②去掉,清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③清理,整治。“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过去,逝去。“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旦》 王安石
⑤授于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⑥除非,除了。“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 祭妹文》
11 辞 ①告辞:今者出未辞也(鸿) 我自去年辞帝京(琵) ④文辞:皆好辞(屈)
②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指)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 ③言词;其辞微(屈)
D12 度 ①量长短标准: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②衡量:度足而居(治) ③限度;用之亡度(论)
④制度,法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 ⑤估计,揣测:度我至军中,公乃人(鸿) 相如度秦王虽斋(廉)
13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 ( 廉 ) 可以得富贵也 ( 谭 ) ②收获:往往有得 ( 游 )
③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此言得之(六) ④ 能够,可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
⑤ 得意:洋洋自得 ⑥ 必须,应当: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
14 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 ( 游 ) ②道理,规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 师 )
③学说、思想,主张:于是废先王之道(过) ④说:何可胜道也哉(游) ⑤方法: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
15 当 ①面对(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 ②处在某地或某时:当是时(鸿) 有大石当中流
(石)③判罪:犯法当死(柳) ④相当: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
⑤应当: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 ⑥dàng 当作:安步当车
16 盗 ①强盗: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备他盗之出入(鸿) ②偷窃:居乡必盗(训)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信)
17 达①通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滕)
②到达: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促)数息可达矣(柳)
18 贻 ①赠送,送给。《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②遗留,留下。成语有“贻害无穷”“贻人口实”。
③造成,致使。《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 害。”
19 殆 ①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②恐怕,可能。曰:“殆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近于,几乎,差不多。“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大概,也许。“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⑤倦怠,懒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F 20 负 ①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 廉 ) 负势竟上 ( 与 )
②承担,承负:宁许以负秦曲 ( 廉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 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 ( 廉 )
④辜负: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柳)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
⑤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 ⑥败:胜负之数 ( 六 )
21 复 ①还、又: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归)
②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虎) ③重复: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 ④夹层:复道行空(阿)
22 非 ①不是:非兵不利,战不善 ( 六 ) ②责怪,非难: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
③不对,错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
④ 没: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过) ⑤不: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
G 23归 ①返回: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 ②归还:完璧归赵 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④归向: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
24 故 ①与“新”相对:故垒西边(念) ②交情,老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 特示故人意耳(记)
③缘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④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故久立与其客语(信)
25 过 ①经过:秦师过周北门(肴) 过瓜洲扬子桥(指) ②拜访:愿枉车骑过之(信)
③过失: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烛)
④超过:裘马过世家焉(促)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
⑤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 ⑥过分:过命拔擢,宠命优渥(陈)
26 固 ①坚固(指地形险要或城郭坚固);据肴函之固(过) ②坚决:乃辞谢,固请(廉)
③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27 功①成绩,功效:功在不舍(劝)②功劳:劳苦而功高如此(鸿③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
28 国 ①国家:国事至此(指) 国胡以相恤(论) ②国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肴)
③诸侯王封地:国王骄奢(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季)
K
29 盖 ①盖子 ②车盖。“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③ 遮盖,掩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④ 超过,胜过。“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赤壁之战》
⑤ 大概,副词。“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祭十二郎文》\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⑥ 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示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⑦ 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⑧通“盍”(hé),怎么,何不。“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H
30 何 ①什么,哪里。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②为什么,怎么。“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齐桓晋文之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多么,何等,表语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1 恨 ① 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遗憾,不满意 ②然而恨贯肌骨,亦能愧避,幸一闻焉。《柳毅传》 怨恨
32 胡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匈奴 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为什么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什么
④南声函胡。《石钟山记》 同“含糊” ⑤臣闻之胡曰。 《齐桓晋文之事》 姓
33 或 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 有的人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记》 有时
③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 《 柳毅传》 或许,也许
34 惑 ①迷惑: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柳) ②疑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师 )
35 患 ①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六)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
②担忧: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此数者用兵之患(赤)
J
36疾 ①病: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②痛恨:君子疾夫舍曰……(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
③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 ④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⑤痛: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
37假 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 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
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 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 ⑤假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
38绝 ①断,断绝: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
②极:佛印绝类弥勒(核) ③横渡:而绝江河(劝) ④绝对: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
39加 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增加,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40就 ①靠近,趋向:乃谢客就车(信) 金就砺则利(劝) ②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信)
41 间 ①中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②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③间隔,间或:时时而间进(邹)
④离间:谗人间之(屈) ⑤小路: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 道芷阳间行(鸿)
42举 ①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 ④全:举家庆贺(促) 杀人如不能举(鸿) ⑤拿: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 约以连兵大举(指) ⑦推荐: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
43即 ①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就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就在(某时)
③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鸿门宴》 立即,马上 ④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就是
⑤来即我谋《诗经 · 卫风· 氓》 走近,靠近
44 既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 已经
②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王阁序》 既然 ③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 》 既……又……
④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祭十二郎文》 不久
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⑥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4 既而:不久
45 奇 ①奇异,罕见:其见愈奇 ( 游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 以 …… 为奇: 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促)
②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③命运不好:以为李广老,数奇(《李将军列传》)
46 及 ①赶上:及诸河,已在舟中矣(肴) 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勾)
②到: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 ③趁着:及时相遣归(孔)
47 解 ①分割:始臣之解牛之时(庖) ②消除: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 ③和解,缓和:太后之色稍解(触)
48 见 ①看见: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梅)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 ②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③显露,出现:图穷而匕首见(荆) ④推荐,介绍:见其二子焉(论语)
⑤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渐见愁煎迫(孔)
⑥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 ⑦发现:吾未见其明也
K 49 堪 ①众不能堪,而仆之。 《 五人墓碑记2》 经得起,忍受 ②不堪设想 能够
50 克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2》 能够 ②克敌制胜 战胜,攻破 ③奉公克己 克制
L 51类 ①种类: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 ②像: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 俨然类画(促)
52顾 ①看,回头看: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但、不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 ④顾及:大行不顾细谨(鸿)
53 怜 1、哀怜,怜惜 独不怜公子姊邪《史记·魏公子列传》
2、可怜:可惜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3、可怜:可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M 54 弥 1、更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2、满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扬州慢》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55 莫 1、没有(什么、谁)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不、不能、不要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 \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3、通“暮”,晚上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N 56 内 ①里面,(与外相对):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 内立法度(过)
②接纳,放入:距关,毋内诸侯(鸿)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③里面,内部: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 ④放入,放在: 成妻纳钱案上(促)
57 乃 1、是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涉江》
2、于是,就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
秦 论》 \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3、竟,竟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5、何乃,语气助词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6、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P 58 倍 ①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Q 59 请 ①请求: 请往谓项伯(鸿)臣请入,与之同命②谦辞: 臣请为王言乐(庄)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
60 穷 ①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逍)
②不得志: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④穷尽: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
③处境困难,困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
61 迁 ①迁移: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六) ②官职调动: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
③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 ④变化变动: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兰)
62 去 ①离开:沛公已去 ( 鸿 )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
②距离: 比去,以手阖门(项) 去今之墓而葬焉(五) ③除掉,去掉:去死肌 ( 《捕蛇者说》 )
63 期 ①期望:不期修古(五) ②约定:不期而遇(成语) ④时间期限:以五年为期(病)
③满一周:期年之后(邹)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
64 强 ①有力:筋骨之强(劝) ②强盛:强国请服(过)
③勉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
65 劝 ①勉励、鼓励:劝学(劝) 果行,国人皆劝(勾) ②劝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66 却 1、退,后退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孔雀东南飞》\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2、击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过秦论》
3、正、恰好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
R 67如 ①到,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
②如同,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
③比得上: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
S 68 乘 ①乘坐: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勾) ②趁着:因利乘便(过)
③古代战车:shèng超乘者三百乘(肴)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
④代“四”:shèng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肴) ⑤辆: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69 数 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赤) 不数岁,薄产累尽(促) ②旧指命运:胜负之数(六)
③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④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
⑤屡次:数请魏王……(信) 范增数目项王(鸿)
70 私 ①私下,偷偷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 从道旁私语 ( 柳 )
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 )
③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 欲苟顺私情(陈)
71 是 ①正确 ( 与“非”相对 )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 问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
②这,这样:当是时 ( 鸿 ) 所在皆是也 ( 石 )
72书 ①书信:女遂于襦间解书(柳) ②写信: 吾书与汝曰( 祭 ) ③书写书法:凭几学书 ( 项 )
④字体: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 ( 《汉书艺文志》 )
⑤书籍:积书满架 ( 项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 ⑥《尚书》: 《书》曰: “ 满招损,谦受益。 ”
⑦ 《书经》:素不闻诗书之训(五) ⑧ 文书: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73 使 ①使者: 以祈请使诣北(指) ②出使: 使北营,留北关外(指)
③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 寺僧使小童持斧(石)
今吾使健中祭汝( 祭) ④使唤,使用。人皆得以隶使之(五)
⑤让,使得。动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
⑥假使,假如。连词。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
74 说 ①说话,讲述:说书虽小技(柳) ②说法:用芽者自从本说(梦)而听细说(鸿)
③游说,说服:说权曰(赤) 触龙说赵太 ④高兴:秦王必说见臣(荆)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五)
75 适 ①适合: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 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③恰好: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愚) ④到,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
76胜 ①胜利:胜负之数(六) ②能承受:沛公不胜杯杓(鸿)
③尽:刑人如恐不胜(鸿) 何可胜道也哉(游) ④才华出众: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
77识 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盈虚之有数(滕) ③记住:汝识之乎(石)
④通“智”:失其所与,不知(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 ⑤识别:独其为文犹可识(游)
78 涉 1、渡过 涉江《涉江》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卫风氓》
2、经历,经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卖柑者言》
3、到,至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4、游玩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79 率:1、 带领 :率疲弊之卒,将数万之众。《过秦论》 2、 副词 皆 都:六过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3、 轻易 轻率: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 4、 坦率 直爽:林孙伟,性率而竦。 《晋书》
80 素:1、 本色的生帛: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