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
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二)告辞或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此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思慕语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的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三)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四)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具体例子如“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等等。
(五)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
“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
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
(七)附候或致意
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
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
扩展资料:
书信举例:
1鲁迅写给母亲的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信,早已收到。现在是总算过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几家老店;阴历年关,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男已复原,可请勿念。散那吐瑾未吃,因此药现已不甚通行,现在所吃的是麦精鱼肝油之一种,亦尚有效。至于海婴所吃,系纯鱼肝油,颇腥气,但他却毫不要紧。
“去年年底,给他照了一个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则当寄上。元旦又称了一称,连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国十六两称三十斤十二两,也不算轻了。他现在颇听话,每天也有时教他认几个字,但脾气颇大,受软不受硬,所以骂是不大有用的。我们也不大去骂他,不过缠绕起来的时候,却真使人烦厌。
“上海天气仍不甚冷,今天已是阴历十二月初一了,有雨,而未下雪。今年一月,老三那里只放了两天假,昨天就又须办公了。害马亦好,并请放心。
“专此布达,恭请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一月四日”
2、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荆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
肃此敬颂
教安不具
受业毛泽东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020-06-24 11:37 李春芳 审核人:
我是江苏金坛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随即分配到晋南师专任教。当时晋南师专建校不足5年,我24周岁。弹指一挥间,45年过去了。当年一所很小的师专,如今成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各级学位授予权的师范大学,我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作为师大发展历史的一个参与者,当五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倍感兴奋和激动。我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成就为校庆增光添彩。这里我回顾一下自己45年来的足印,不过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普通的师大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拳拳忠心。算是对校庆的献礼,也算是我对人生的一份答卷吧。
回顾我45年的教学生涯,首先想到的是晋南师专老一代教师对我的扶植。1962年我分配到晋南师专的时候,正值国家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各行各业正在全面调整压缩。全省5所师专撤去了4个,晋南师专是山西省保留的唯一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条件虽然差,但大家都倍加珍惜,全校教师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很多教师都是从中学挑选出来的尖子,他们富有教学经验,讲究教学规范,给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些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乐于帮助扶植。记得我第一次登台讲课,倪以还老师事先审阅了我的教案,帮我修改了若干不足之处,让我反复试讲。科主任阎宪康老师带领四五个老教师听了课,课后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给予了热情鼓励,也提出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此后我又听了不少老教师的课,其中有贾止净、阎宪康老师的《古代文学》,有倪以还、王震中、冯一健老师的《现代文学》,有余子谷老师的《文学理论》等。我从这些老师的讲课中获得了很多教益。这些教师都已作古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们乐于扶助青年教师的精神品德,我永远不会忘怀。与我同时,或稍后一些来到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正是在这样一群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关怀扶植下逐步成熟起来的。我们永远感谢他们,师大也将永远记住他们。
1962年前后,当我刚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教育战线上正深入进行教学改革。针对1958年以来的浮夸风气,教学上提出了加强“三基”的口号。所谓“三基”,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三基”相联系,又大力倡导“少而精”和精讲多练”。要求教师课要讲得精,讲得透,并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研究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要精批细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成了教学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加之老教师的示范影响,使我在教学上养成了“严”和“勤”的习惯。力争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教师,成了我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在我45年的教学生涯中,给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学生都讲过课。与阎宪康老师合作,带过两届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是我的主讲课程,还讲过写作、现代文学、文学理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开设过《楚辞》研究、古代诗词选读、辞赋选读等选修课。担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达15年之久。
不管给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讲课,不管讲授什么课程,我从来不敢掉以轻心。讲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以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来说吧。为了对作品的字句、段落、结构、思想、艺术,做到了然于心,我不仅要熟读这些作品,达到几乎可以背诵的程度,还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地抄写在稿纸上。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毛笔书写的,蝇头小字,写起来很费事。但在抄写中,可以慢慢咀嚼品味,可以发现原来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未得深解的地方。然后再去翻阅工具书,研读有关参考资料,就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获得真知灼见,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把课讲深、讲透、讲活。把所讲授的作品抄在方格稿纸上,字比较大、字距行距比较宽,看起来方便,便于作批注。稿纸的上下左右有较大空间,可以把需要提到的问题、观点和材料,提纲挈领地写在上面,讲课时眼睛一扫,便能把问题讲清楚。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列上几条,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讲授的要点,便于他们笔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像《离骚》这样的长篇,我先后抄写过多次。每次抄写稿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及说明。后来积累多了,我将它们分类建档。比如先秦文学,就建了《诗经》、《楚辞》、《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等卷宗。以后要讲哪篇作品,就翻检有关卷宗,拿出以前的讲稿看一看,并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批注或说明。久而久之,单就古代文学的抄写讲稿就有一二十袋,堆积起来有数尺高。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说过两句话:“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的这些抄本讲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要讲好作品,还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索问题。为此必须搞好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的步骤、方法,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比如我讲《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分析冯谖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对他做出正确评价,并且把握这篇作品写人叙事的艺术性。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首先简略介绍谋臣策士在战国时代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战国策》在刻画谋臣策士形象方面取得的成就。接着导入课文,叙说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的故事。而后逐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第一段,我问:冯谖投靠孟尝君后,曾三次弹铗唱歌,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吗他这样做还有什么目的又问:冯谖若是个无能的人,他敢于一而再地闹情绪吗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第二段,写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其中“焚券市义”一节,又是重点描写的情节。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冯谖自告奋勇要到薛地收债,他学过会计业务吗他这样做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性格 (2)冯谖向孟尝君辞行时,问:“债毕收,以何市而返”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心还是无意 (3)冯谖到薛地收债,为什么去也匆匆,归也匆匆,两个“驱”字包含怎样的玄机至于后“二窟”,文章用的是简笔。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冯谖为什么能运用外交手段,迫使齐王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又为什么趁机要求立宗庙于薛在逐段分析讨论之后,又让学生将冯谖与孟尝君进行比较,评价这两个人物才识能力的高下,从而让学生领悟孟尝君对冯谖的陪衬烘托作用。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讨论,冯谖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和精明干练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作品在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上的艺术成就,学生就获得了十分具体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法,一段段疏通文字,逐段讲述它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最后再归纳总结,当然也未尝不可。但这样讲法显得支离破碎,又难以摆脱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局面。如果讲课伊始,便直接提出教学目的所涉及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会感到无从入手,也不会有多大兴趣。我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紧扣人物的言论和行动,很具体,很实在。这些问题往往不被学生所注意,一经提出就会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这些问题又是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来的。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对冯谖这个人物的认识也就深刻了,文章叙事写人的艺术性也就领悟得深切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地搞好教学设计。这是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的。古代苦吟派诗人用“吟稳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话,形容他们锤字炼句的甘苦。我觉得搞好教学设计,把课讲好,也是这样,非得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不可。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的锤炼是必不可少的。我是苏南人,从小说的是吴语,到山西来教书,语言是一大障碍。开始教书的时候,学生反映有些话听不太懂。我便注意听电台广播,练习普通话,纠正自己的发音。后来基本上也就可以用普通话讲课了。尽管还带有一点南方口音,但学生听课已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当然仅学会用普通话讲课是不够的。教师的语言应当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还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能念讲稿,背教材,叫人听起来感觉呆板乏味。教师讲课要能像好的导游那样,指点江山,把旅客引入胜境;要能像好的解说员那样,侃侃而谈,历历如数家珍;要能像好的律师那样,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要能像好的演员那样,字字句句打动人心。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几十年来我努力这样做,但距离这个目标仍然很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种会议很多,我利用开会发言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即席讲话的能力。有些同事笑话我书生气十足,发起言来一本正经,有板有眼,像做文章似的,殊不知我是利用发言的机会,磨砺我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讲课也可以锻炼口才。我曾多次在家中面壁讲课,反复琢磨怎么把意思表述得更准确,更简洁,或者更有感染力。有时为了一个提问,几句点拨,或一段归纳总结的话,往往要斟酌多次,直到觉得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磨炼,我的教学语言受到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我讲《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段,学生们似身临其境,感受到宴席上剑拔弩张的气息,为项羽坐失良机而扼腕叹息;讲屈原《离骚》,学生们被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崇高人格所感动,作品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在撞击着他们的灵魂;讲《孔雀东南飞》,女同学被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所感动,听着听着不禁抹起泪来。这些年来历届中文系毕业生来校参加校友联谊会,他们说起当年我讲授作品的情景,都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一位上海某高校的校友,也是教古代文学的。他说他不但学我的教法,还学我的语态、语调,连板书也学我的竖行直写,觉得看起来有飘逸之感。有几位当官的校友说,当年学的那些文章已经淡忘了,但老师出口成章的讲话艺术,我们忘不了,这使我们受益终生。80年代初,中文系教师王光龙、李德龙到华东师大进修,回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老觉得山西师大很土,水平不高,想到名牌学校开开眼界,后来发现那里一些教师讲课不怎么样,还不如我们的李老师讲的精彩呢!他们的话,也许有恭维的成分,不能当真。不过有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名牌大学的一些教授,他们在学术上造诣深,著作多,但教学上花的心思不多,讲课比较随便。我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对此深有体会。我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我把心思都放在教学上,献给我的学生们了。这是师范院校教师不同于综合大学、名牌大学的地方。
在山西师大,把心血都献给教学,讲课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比比皆是,不在少数。记得1984年夏天,山西省新闻出版和广播系统五六百人,来山西师大进行培训和考核。中文系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给他们讲课的有:林清奇、张明健、段登捷、潘家懿、傅毓钤、张钦尧等。我有幸参与其中,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讲课任务。这次培训讲课,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参与培训的学员说:“没想到山西师大中文系有这样高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这么整齐,恐怕山西大学中文系也未必能比得上。”这些人在山西舆论界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他们的广为宣传,山西师大中文系当时名声大振。当年省教委把中文专业自学考试主考权交给山西师大,与这次培训讲课的成功大有关系。它不仅为我校在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面打开了局面,也为我校在全省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为自己能参与这次培训讲课引以为荣。重提此事,也是借以怀念与我共事的那些亲密战友们。
几十年来,我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等方面也从不马虎。每次教育实习,我都要认真钻研学生们要讲的课文,每篇课文都要弄得很熟,并细致琢磨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如同自己登台讲课一样。每次教育实习,少则带五六个学生,多则带一二十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讲两篇课文,所以每次实习我要认真钻研20多篇课文。中学的语文课本经常变动,很多课文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必须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上好第一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比实习的学生更辛苦,下的工夫更多。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每个学生都要试讲几次,每次我都要提出改进意见,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教学的步骤方法,到教学用语和板书设计,一点也不放过。实习期间的日日夜夜,就像领兵打仗一样,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从1963年春天第一次带学生到临晋中学实习,到1998年退休前夕最后一次在临汾一中实习,没有一次不是如此。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从选题、拟提纲到初稿、二稿,我都要同学生讨论,提出意见,让他们反复修改。那种敷衍了事或拼凑抄袭的所谓论文,在我手下是蒙混不过去的。对待函授生、自考生的毕业论文也是这样。一篇论文从提纲到定稿,总要给他们写三四次信,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写一份指导意见,有时得写几页纸,花半天工夫。学员们看了这些信很受感动。他们感慨地说,如果老师们批改作文都这么认真细致,对学生的帮助该多大啊!函授教育也是这样。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在永济面授《中国文学史》,讲课完毕,给学员布置了一百几十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员平时一边阅读钻研教材,一边做读书笔记,完成作业题。半年之后交上读书笔记和作业本,经过检查考核方能参加考试。后来全班三四十个学员交上的作业厚厚一大捆。有的学员写了厚厚三大本,少的也有两大本。中文系负责函授教育的翟维奇同志告诉我,教育部派人来我校检查成人教育时,翻阅了这厚厚一大捆作业,十分赞赏,给予了表扬,说我们山西师大的函授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教学质量信得过。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的教师,需要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上面我较多地谈了我的教学,因为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我也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业绩,不过也还写了些东西,从某种角度看,写的不算少,也不算差,有些东西还得到过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我写的东西大都与教学有关。我写的作品讲析、赏析文章很多,除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的外,其他刊载在各种赏析集和赏析辞典中。其中如《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关于曹植《名都篇》的赏析,《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中几首陶诗的赏析,都曾获得好评或奖励。此外,《古诗鉴赏辞典》、《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诗词曲赋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古代民歌鉴赏辞典》、《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历代诗鉴赏辞典》、《历代词鉴赏辞典》、《中华诗词鉴赏辞典》等书中,都载有我的赏析文章。我还参与编写了一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写作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90年代出版的自考教材《古代文学作品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有《初中三十六篇语文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中文自学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也写过一些,如《略谈赋比兴》(《山西师院学报》)、《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语文教学通讯》)、《关于韩子诗解说的商榷》(《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论橘颂创作背景》、《招魂创作背景研究》(《山西师大学报》)、《关于琵琶记的再评价》(《中华戏曲》)等。另外,《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探索》一文,先是刊载在《山西师大学报》教育版,后经修改,又载于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曾宪梓获奖论文集》中。此文一再被各种名目的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不过,总起来论,学术性论文毕竟太少。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部像样的个人专著。最近一年来,我研读《论语》,准备撰著一两部既有学术价值又适宜面向广大普通读者,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论著,为弘扬传统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以前因忙于教学及其他事务,未能集中精力著书立说,常引以为憾。现已年逾七旬,精力已衰,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不知老天肯让我如愿否不管天意如何,我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45年的历程中,还有两件值得回忆的事,一件是担任《语文教学通讯》兼职编辑的5年经历,一件是退休后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工作的8年多经历。
1977年底,陶本一同志开始筹办《语文教学通讯》,向我约稿,并请我当兼职编辑,主持古代文学教学栏目。当时被聘为兼职编辑,主持其他栏目的还有冯一健、王宗礽、傅毓钤等人。我们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办刊的方针,组稿的计划,以及扩大刊物发行量的办法等等。刊物初创之时稿源缺乏,我们还得亲自为刊物撰写文章,先把刊物的门面支撑起来。记得1978年第一期刊载了我的《谈曹操的两首诗》,第二期刊载了《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第三期上又刊载了《范进中举讲析》。这些文章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少中学教师把它们当做难得的教学参考资料。《范进中举讲析》一文,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所编的《中学语文讲析》一书。后来发表的《岳阳楼记讲析》,被选入江西赣州师院所编的《古诗文讲析》一书;《读项脊轩志》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收入6古代文学名篇赏析》一书。陶本一同志是一个很有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又很富于开拓精神的人。在他的苦心经营和编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通讯》很快打开了局面,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赢得了普遍好评。
随着《语文教学通讯》知名度的提高,发行量的扩大,稿件纷至沓来。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教师的教学心得、课文分析、教学设计或疑难问题的探讨、争鸣等文章,也有一些语文界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寄来。审稿、改稿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往往要从数十篇文章中挑选出三四篇符合要求的稿件,或作必要的删改,或润色其文字,工作量是很大的。刊物创办初期,经费相当困难,兼职编辑的报酬每月10元,过了一两年之后增到15元。发表一篇文章也不过一二十元钱,但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从来不计较报酬的多少。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精力扑在刊物的编辑工作上。
担任兼职编辑期间,我曾几次参加国内的语文研讨会议,也曾奉命赴外约稿。1980年前后,我随同陶本一同志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学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会上聆听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关于“语文天生重要”的讲话,见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张志公,著名作家吴伯箫,还有许多影响很大的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等人,听取了他们关于语文教学的精彩报告。两年后,我又随同陶本一同志到福州参加了第二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再次见到了国内许多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卓有成就的前辈和后起之秀。后来我又奉命赴连云港参加了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我广泛与代表们接触,向他们约稿,与他们交朋友,为扩大《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做了不少工作。我还曾与靳保太同志一道出席了江苏省第二次中学语文研讨会,会后又到苏州、杭州一带拜访了一些语文界有影响的人物,向他们组稿,并建立长期联系。在工作之余,我们顺便游览了太湖、西湖等名胜,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经过几年努力,《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国内几家语文刊物中挤到了排头兵的位置。它为后来《语文报》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84年以后,《语文报》的影响超过了《语文教学通讯》,于是便以《语文报》作报社的名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中文系毕业生中选留助理编辑,让他们协助兼职编辑承担组稿、审稿、编稿的任务,经过几年锻炼,他们都已成熟,可以独立工作了。到了1984年,兼职编辑全部退位,我的兼职编辑工作也就结束了。
《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相继问世,并享誉海内,极大地提高了山西师大的知名度,使我们这所地处偏僻的地方院校成了国内几乎无人不知的一所大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创办,对山西师大的发展来说,可谓功莫大焉。每想起自己在这个事业中也曾付出过心血汗水,甚感欣慰。这也算是我在山西师大留下的一个值得怀念的足印吧。
1998年退休,承蒙校长侯晋川和教务处长周作胥的信任,聘我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文科组组长,直到2006年下半年卸任,历时8年多。我与文科组同人李孟存、马维国、严文杰、晁增寿、赵世泽、冯兰英等先生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在教学指导、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各级领导的赞誉。这是我退休之后教学生涯中一段新的历程。它让我有机会发挥余热,为山西师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科组的同志对教学指导工作都十分尽心。每年职称评定,都有几十位教师需要教学考核,我们不仅要听课,检查教案、讲稿,审阅教学研究成果,还利用听课考查的机会与这些教师讨论切磋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改进提高。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后,教师短缺,每年要引进数十名新教师,教学指导组都要参与考核。求职的人有时来得多,就要上午、下午连轴转,一个个地听课,一个个地答辩。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需要提出不同专业范畴的问题让他们答辩,才能较好地测量他们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我们事先又不知道应聘者学的是什么专业,试讲的课目是什么,我们无法事先做准备,需要临场提出考核答辩的问题。所以每次应聘求职的考核,我们都处于思想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我,作为文科组长,责无旁贷,要主持答辩,并作为主要的提问人和评判者,听课和答辩过程中一分钟都不敢松懈。我之所以如此认真对待,一是不让应聘者滥竽充数,为学校的师资质量把好关;二则是让应聘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山西师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聘用之后必须好好努力,不断深造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以每次应聘考核都十分认真严肃。有时应聘的人来的多,考核的时间长,脑子长时间处于亢奋紧张状态,晚上我往往无法入眠。再说2004年我校接受教育部评估,有大量工作要做,前后一两年时间忙得不亦乐乎。用当时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忠康的话来说,大家都要准备掉几斤肉,脱几层皮。我们教学指导委员参加了评估准备工作的全过程。学校通过评估,被评为良好等级后,侯晋川校长设宴款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及参与教学评估的有关同志。当侯校长举杯走到我们面前表示感谢时,我十分激动,因为学校领导没有忘记我们为山西师大贡献的绵薄之力。
平时的教学指导工作,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文科各院系中青年教师的课,我们全都听过,有的还听过三四次。每次听课,我都作较详细的笔记。课后都与讲课教师交谈切磋,指出其长处和短处,就讲课中出现的观点、材料和倾向问题进行探讨,纠正其不当或错误之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改进提高。我和文科组的同志还经常向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通报听课情况,与他们共同研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我都要以文科组的名义,写一份教学指导工作总结,汇报一年来文科教学的基本情况,评介文科教学改革的新进展,探讨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在教学指导工作汇报材料中,我特别注意评介在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创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希望借以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让这些教师更快地脱颖而出,对全校的教学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每次写总结报告,我都要翻阅平时的听课笔记,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加以细致剖析,力求做到准确中肯,实事求是,文字也注意斟酌推敲,可谓颇费心思,写一份总结报告往往要费数天时间。我那一本本听课笔记、一份份总结报告的底稿或复印件,我还珍藏着,那上面凝聚着我的心血,寄托着我对山西师大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啊!
我在山西师大辛勤耕耘了45个春秋,献出了我的青春,乃至一生,我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了大学教授。我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的奖励,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3年还获得为全国师范院校而设的首届曾宪梓奖。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我感谢山西师大为我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的人。
45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生命的充实,生命的价值。我将永远珍惜和怀念45年教学生涯所留下的一串串浸透心血和汗水的足印。
作者简介:
李春芳,生于1938年,江苏省金坛市人,中共党员,教授。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晋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3年荣获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998年退休后任山西师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文科教学指导组组长。
待解决
有谁喜欢京剧的。进来看看。。
悬赏分:1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3 天 20 小时
京剧到底算不算是国粹呢。我看过几次京剧,如果不看戏词很难知道这一句唱的是什么。(可能是我水平低)然而一些地方戏通俗易懂。可有些人评论为浅陋。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望指教。。
问题补充:其实本来就是外行的讨论。如果有内行的“会家子”来指点的话就更好了。
最经典的回答: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摘自16楼的朋友
我来回答 提问者: ssdssd - 秀才 二级 ( 145 )
答复 共 31 条
我想京剧还是国粹的,但也不能就此说地方戏如何肤浅。戏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不论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地方都可以说突出表现了中国发展的历程,集中表现了人文等方面,而地方戏又可以说更详尽的表现的地方的特色,也体现了各地方的生活习性等。我也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也未必正确,还望与大家多交流,谢谢指教。
回答者:water965 - 魔法学徒 一级 ( 19 )
我是河南人,我敢保证,如果国家的首都是河南的话,河南话就该变成普通话,豫剧就是“国粹”了,同理,其他地方也一样,中国就这样,皇帝在的地方的东西才是正宗!
回答者:zkcdd - 童生 一级 ( 9 )
我也很喜欢 着是一个大师写的 写的很不错
首届优秀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即将毕业,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有哪些提高?能否担当起振兴京剧的重任?近日, 26名学员在长安大戏院举办了学习汇报演出。他们除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和折子戏外,还推出了专为他们量身制作的新戏,展示了继往开来的新风采,令人对京剧艺术的明天充满希望。
这届研究生基本上是各剧院团的台柱子,多为获奖者,但他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意识到自己与前辈大师的差距。经过三年的学习充电,他们在文化素养、表演技巧及塑造人物上都有较大提高。如张派青衣王蓉蓉下大力气攻做工,以前演戏,她只要唱好就行了,但本次演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她注意刻画人物,表情丰富,唱做俱佳,得到好评。杨派老生张克学习期间拜了不同流派的四位师傅,使自己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既能演杨派唱工戏,又能演谭派靠戏如《定军山》,令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
在演技提高的同时,研究生们还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老师们感到这些学生的最大进步是用心演戏,爱动脑筋。刘长瑜夸徒弟耿巧云和管波演戏时会问“为什么”,不是演行当而是演人物。《宝莲灯》导演孔小石说,以前给史敏和严庆谷排《扈三娘与王英》时,他们对导演言听计从,但现在却能对导演设计的动作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没有以前那样轻松了,常常让他们给难住,但我很高兴,这说明他们成熟了。”除了认真上课,李军还苦练书法,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严庆谷则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为京剧的对外交流做好了准备。
京剧多年来“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已使很多人甚至戏迷都感到失望了,人们盼望新戏出现,更希望研究生们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此次汇报演出中的几台新戏,充分考虑到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剧情丰富,人物鲜活,加上研究生们的出色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京剧院的《花木兰》,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增加了木兰的感情戏,故事连贯,人物丰满,并给主演邓敏以充分展示其文武全才的机会。上海京剧院的《宝莲灯》,是为剧院5位研究生量身制作的,为此,剧院不惜废掉第一个版本而另起炉灶。它摈弃了传统戏中《二堂舍子》的路数,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全新的宝莲灯的故事。剧中五个主要角色充分展示了五位研究生的特长,并使他们在本行当上有所突破:工武旦的史敏前半部全是文戏,其梅派青衣演得端庄大方;李军在老生中融入小生的作派;奚中路以武生工二郎神,表演层次感强;严庆谷由武丑演娃娃生,武打新颖别致;第二届学员胡璇的老旦嗓音高亮出彩,“五位研究生,点亮《宝莲灯》”,成为该剧走向市场的一个极好的卖点。余派老生杜鹏,此次在战友京剧团的新戏《妈阁紫烟》中出演男主角沈英,在这出反映澳门人民热爱祖国的剧作中,杜鹏为人物设计了新的程式,人物出场时,使用传统的台步,轻快、漂亮地上场,辅以明澈、神采飞扬的眼神,很好地表现了沈英的朝气与正气。在《抽签》一场中,借用了京剧文武老生的念白语气和身段,突出了人物的忠勇和豪迈。叶派小生李宏图,在京汉两下锅(同戏中男女主人公演唱京剧汉剧不同剧种唱腔)的《蝴蝶梦》中,前老生后小生,老生韵味纯厚,小生潇洒自如,反差极大,显示了艺术功力。此外,邱玲的《王昭君》、赵秀君的《刘兰芝》、朱强和陈俊杰的《驿亭谣》等新戏,也都各有千秋。
他们意识到肩上重担
三年的学习,使研究生们意识到,他们不光要演好戏,还要在新的世纪肩负起振兴京剧的历史重任,使有“国粹 ”之称的京剧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广东汉剧演员李仙花现为广东汉剧院副院长,获过梅花奖,是目前广东汉剧的代表人物。面对剧种所面临的困境,她大胆策划并主演了京汉两下锅的《蝴蝶梦》。京剧与汉剧本同宗,唱腔相近,因而这一演法新颖而谐调,在艺术上做出了成功的新尝试。
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张克在学习和演戏之余,还于去年5月接管了一个濒于倒闭的艺校,为孩子们教戏,为京剧培养新生力量。他表示,这样做并不是赶明星办学的时髦,而是为想学戏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尽管学校各种事务让他费尽心血,又苦又累,但他乐此不疲
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史敏,则对京剧走向世界信心百倍。她说,去年11月,她应作曲家谭盾之邀,赴日本演出他创作的交响乐《门》,在这部讲述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虞姬(中国)、朱丽叶(意大利)、小春(日本)的悲剧的作品中,史敏着京剧服装演出虞姬,边唱边舞,特受观众欢迎,她说,“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民族艺术无国界,京剧一定能征服世界。”
回答者:wo19910325 - 试用期 一级 ( 15 )
我开始也跟你有一样的想法,不过后来,越听越有味道,想在我还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京剧迷,但是我很喜欢她,你可以先从一些带有京剧味道的流行歌曲听起,你一定会觉得这些歌曲比其他一些普通歌曲要好听,给你推荐一首歌曲,是电视剧胡雪岩里面的主题曲,很有味道呀!我最喜欢于魁智老师,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呀!
回答者:GRASS0711 - 试用期 一级 ( 34 )
楼下的朋友请了。京剧不是地方戏。京剧是两百多年前,徽班进京,前辈艺术家把徽剧、评剧、秦腔、豫剧、南戏、昆曲等众多古老的姐妹艺术综合提炼,吸取大量其他姐妹艺术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剧种。后经历代大师的不断创新完善,很快在全国推广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戏”。其普及的程度,在戏剧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参考资料:
回答者:genzaihelu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我也是河南人。最喜欢越调。。一支将令往下传。。。
京剧有时候也听听。要说国粹。我觉得国粹是不是太多了。各个地方戏都很有特色。首都的东西就是国粹?
16楼的朋友认为京剧不是北京的也有道理。不过你不能否认他还是地方戏的一种。说到唱红那里才算是大戏,恐怕越剧红的程度。豫剧的普及面积你好像都没有感觉到。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既然老百姓欣赏不了,何以传唱到西北,西南。。荒唐
参考资料:
回答者:shenjing11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京剧现在已经不怎么出名了,可是它还是国粹,应该好好珍惜它,京剧是老年人喜欢的东西,在老人眼里是宝,可现在人可不这么认为,京剧听多了,早晚都会厌烦的。
回答者:☆cnngou★ - 试用期 一级 ( 10 )
我不喜欢听京剧~
实在是听不的懂啊~
只有我妈那代才爱听
回答者:问题さ少年 - 魔法学徒 一级 ( 51 )
没人爱听
回答者:许多许多 - 童生 一级 ( 66 )
不了解
回答者:电风扇盛大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我觉得京剧是一种乐曲,一种娱乐!!!但也是国粹,因为只有中国有京剧,其它国家没有京剧,而且只有老北京的京剧才是最正宗的!!!
回答者:爱笑樱姿 - 试用期 一级 ( -5 )
你贵庚了
回答者:chenguiwei - 童生 一级 ( 24 )
喜欢武生的打,喜欢净角的唱
可惜是个外行,只是看看精彩
回答者:彼岸码头 - 魔法学徒 一级 ( 29 )
老东西再不更新会被淘汰的!!!所以现在没人爱听。
回答者:yjxf8285 - 试用期 一级 ( 18 )
京剧肯定是国粹,这一点勿庸置疑。京剧的发展吸收了很多中地方戏的特点,可谓集百家之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中的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句唱腔,每一个眼神,都是功夫。慢慢体会,慢慢欣赏,或许你会喜欢上。
不过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欣赏了。所以也不用强求。或许退休的时候,会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呢。
回答者:kimsung - 童生 一级 ( 45 )
稍稍了解京剧的人都知道
京剧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所以认为北京是首都
京剧才成为国粹的论点是失之偏颇的
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把地方戏献给皇帝
后来大受赏识
又糅合了许多地方戏曲的特点
比如汉调,秦腔,昆曲等
所以在京剧的念白中不是用北京话来念
而是用古代的湖广音
所以在湖北许多人念京剧的念白是很到位的
京剧成为国粹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不仅有历史,政治的原因
更因为她本身的巨大魅力
想想哪一个地方戏种可以唱红北京后又红透上海(海派)
传唱到西北,西南
至于现代许多人听不懂也是正常
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
根据我个人经验
我开始也是听不懂京剧的
但是初学者可以从样板戏入手
相信没有人听不懂红灯记,沙家浜吧?
然后可以听一些脍炙人口的老戏
如四郎探母,铡美案,穆桂英挂帅等
循序渐进,最后就可以欣赏大师的风采了
我是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欣赏梅兰芳大师的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
有兴趣者可以试试
谢谢楼主对我观点的承认
作为一个京剧爱好者,
我真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喜欢京剧
欣赏京剧
除了宏扬国粹之外
其实对自身修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京剧所表现的正义,伦理,友情,人性
那一个个光辉卓著的人物
一个个举首投足的风姿
无不散发着潇洒,清高的气节
可以说是中国人人格的体现
而且
大家也许能够感觉到
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了
人心不静
不仅在社会上是如此
连学术界也是弥漫着浮夸之风
虽然京剧界不能幸免
但是在欣赏京剧的时候
我们还能从祖先那里领略到
一些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尤其是听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
真的可以忘却烦恼
犹如和美人月下小酌一般
真的是妙不可言
回答者:小鳖超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 110 )
我觉得之所以京剧是国粹,并不是因为和北京扯上关系,因为许多人喜欢,京剧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因为它其中蕴涵很多东西。京剧的很多曲目都是我们古代的典故故事,许多故事向人们昭示的是忠义坚贞等等,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实质。它的内容是比较广博的我以为;
再者许多京剧戏词是这个国粹的亮点,字斟句酌,有很多戏词不亚于诗歌,是戏曲作家的呕血之作,也是他们人格精神的体现。就像屈大夫以离骚楚辞言志一样。而且情节的构架也很有讲究,需要戏曲作家精心构思,合理安排,许多戏剧曲目我们看着热闹,但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啊!
现代**有很多手段来表达一个主题,京剧我想就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唱念做打等来使其圆润完满,戏剧演员可不同于一些**演员,更不同于一些流行歌星,戏剧演员的每个眼神每个手势,都是需要经久磨练的,而且唱功更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有句话叫“慢功出细活”,“精粹”也应该是这么来的吧!
而且京剧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年轻人也喜欢,那抑扬顿挫那举手投足那整套的行头体现出极大的魅力,京剧脸谱红色代表忠义,白色代表奸诈等等,穿戴打扮代表 什么身份,举手投足传达什么意象,都是很有讲究的。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就是同一个人物十个人演会有十种风格,同一句唱词十个人唱,会是十种感觉,这看似死板的京剧其实具有个人表现的极大自由空间。
总之一个能称得上“粹”的东西,都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它必得经过时间的验证,也必有它值得人欣赏的地方的。
呵呵~~
回答者:翩然一梦 - 试用期 一级 ( 31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过实在爱不起来,又何须勉强呢?
回答者:老签 - 助理 二级 ( 152 )
首先说,老北京的京剧根本就不"正宗",因为京剧这个名字是清朝末年上海人起的在北京,他的名字本来是"皮黄戏",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的合称
西皮腔原本属于西北地区的梆子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秦腔(不完全相同)进入湖北襄樊后,略有改变(不是太大),被称为"襄阳调",再进入武汉后被汉调吸收,(称为"皮黄合流")由于从西边传入武汉,所以称为"西皮调"汉调艺人上北京进入乱弹班子演出时,演唱的是"皮黄合流"后的西皮二黄两种腔调后来京班艺人都接受了"西皮调",所以又称这时的乱弹为皮黄戏(历史上最早的"乱弹"是指梆子腔)
二黄调起源于湖北的黄冈与黄陂,向东传入安徽,即为徽调,向西传入汉口,即为汉调跟现在的越剧对白必须以起源地嵊县的方言为标准音一样,徽调汉调都必须以清朝时的黄冈方言为准徽班进京公认是京剧起源的标志这就是京剧中湖广音的来历(大学者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这一点)楼主说听不懂,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____听200年前的湖北方言,的确有困难
至于说它算不算"国粹",京剧当然是国粹
但是,也有其他一些剧种比京剧历史更悠久,但是跟京剧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始终在发源地继承发展,所以,随着当地方言的逐渐演变,剧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在"与时俱进",所以容易听懂,比如豫剧(河南梆子)的历史比二黄调悠久,当然比"京剧"就更悠久了,虽然听得懂,但他们肯定也是国粹,因为所谓国粹, 必须一是独到,二是精粹豫剧\秦腔都符合这一点相比之下,汉剧倒不够精粹,因为现在很濒危,没有什么大师级的艺术家来传承艺术传统
至于昆曲是国粹,那就更不必说了
老北京人的京剧既然并不正宗,那么,老老北京人的"京调"呢
答:也不正宗,因为那是弋阳腔,也是南方传进北京的剧种
我的答案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也不是道听途说的但是楼主是不是接受可就难说了估计不一定能懂,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所以呢,悬赏的分我猜是拿不到的了
但是,我正在考虑我的论文的投稿问题,一旦发表后,可以知道我的观点是有学术价值的
回答者:余少平 - 秀才 二级 ( 245 )
我想京剧还是国粹的,但也不能就此说地方戏如何肤浅。戏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不论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地方都可以说突出表现了中国发展的历程,集中表现了人文等方面,而地方戏又可以说更详尽的表现的地方的特色,也体现了各地方的生活习性等。我也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也未必正确,还望与大家多交流,谢谢指教。
回答者:abcdabcd666 - 试用期 一级 ( 35 )
京剧虽然是国粹 无非是感染力大一些
其实还是老北京的地方戏
只是大众拥护的多了 也就出名了
其实京剧当然是能人人皆赏的
不然它再好也红不起来 就象汉语言文字研究一样
除非你的地方语言太浓 听不懂京腔
当然 京剧也是不错的东西 需要的技巧很严格
回答者:徐筱萨 - 试用期 一级 ( 24 )
长见识了
回答者:wanglyhyw - 魔法学徒 一级 ( 76 )
个人认为,大部分所谓的“京剧迷”纯粹是把一些自己都搞不懂的东西拿来充当层次加以迷信般的信奉。当然,京剧作为一种既有历史又有拥护群的艺术形式,我不该妄加批评,但或许是出于对京腔的厌恶吧,反正我对京剧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回答者:jiaxu2k - 魔法学徒 一级 ( 45 )
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不喜欢听戏
现在到了国外,就开始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这些国粹。
比如书法,我的字很难看啊。老师经常让我在黑板上写中文,我真的惭愧。
我准备练习毛笔字,可这买不到墨和砚,只好暑假回国再买。
现在我偶尔也听听京戏什么的,呵呵,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以前在学校学过一些曲艺方面的,但是忘得一干二净。那天发帖问大家关于戏曲的事,由于没有悬赏也没人给我回复。哎。
回答者:meetblackeyes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 452 )
赞,虽然看不懂,但总对戏曲有种莫名的敬畏,觉得内中包含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恐怖片里最毛骨悚然的场景,莫过于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飘出优伶阵阵哀怨的唱曲。为什么导演不用流行乐、民俗乐等其他呢?就是因为,历史,有让人不寒而栗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