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只能采取手术治疗,包括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两种方法,具体哪种方法适用需要影像学资料来确定。保守治疗只是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无法预防脑动脉瘤再破裂。
2、如果合并进行性加重的脑积水,还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一种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式)来解决,甘露醇只能起到暂时作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一定要在动脉瘤手术治疗后择机施行。
3、总的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但成功率适用于病人群体,对于病人个体来讲,不存在“率”的问题,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北京天坛医院吕明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方法,分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两种。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对止血和防止再出血很有意义。因此除病情严重,年龄太大或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外,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瘤、血管畸形者更为必要。但广大农村或边远山区,由于受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手术者,内科治疗仍十分重要。 (1)绝对卧床休息 有资料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第1次发病后的2~4周,复发率和病死率很高,4周以后复发者大为减少。而凡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如过早活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均可导致再出血。所以应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一般不少于1个月,并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激动和用力排便,尽量减少探视和谈话。对神志清醒者,给足量止痛药以控制头痛。烦躁不安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剂,如安定10毫克,肌注。要避免尿潴留和大便秘结。昏迷病人留置导尿管,按时冲洗。大便秘结者,给予缓泻药和润肠药,如果导、开塞露等。 (2)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注意控制血压。一般要保持在平时水平,最好不超过20/12kPa,但不能降得太低,以防脑供血不足。在药物选择上,近年来多主张选用钙拮抗剂,如心痛定、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药物。这类药物不仅可控制血压,还可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 1167 (3)减轻脑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混有大量血液,甚至有凝血块,影响脑脊液循环,使颅内压增高,病人常表现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等,应积极治疗。一般应用20%甘露醇250毫升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推注或快速静滴,每4~6小时1次,必要时用速尿20~40 毫克,肌注,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4)止血剂的应用 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是一种抗纤溶药,能够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被激活成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保护血管破裂处形成的凝血块,以达防止再出血。用法:将6 氨基己酸6~12克加5%糖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可连用1~2周。止血芳酸200~400毫克,加 5%~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用01~02克/次,缓慢静注,每日2~3次。另外,也可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 K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多不肯定。 (5)腰穿放脑脊液治疗 当病人剧烈头痛,用一般止痛药难以控制时,可谨慎地采用腰穿放脑脊液的方法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病人无脑疝形成。②头痛剧烈,用止痛药疗效不佳,又无局灶定位体征。③腰穿动作要轻柔,放液速度要慢,以防形成脑疝。④若放少量脑脊液后,症状明显改善者,可每隔4~5天重复1次,加速蛛网膜下腔内血液的清除和减少蛛网膜下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脊髓蛛网膜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脊髓蛛网膜炎的病因 101 感染 102 外伤 103 脊柱和脊髓本身的病变 104 化学药物的 105 原因不明 11 发病机制 12 脊髓蛛网膜炎的临床表现 121 病史及病程 122 神经根激惹症状 123 感觉障碍 124 运动障碍 125 括约肌障碍 13 脊髓蛛网膜炎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151 脊髓碘油造影 152 CT与MRI检查 16 脊髓蛛网膜炎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71 脊髓肿瘤 172 亚急性联合变性 173 椎管内肿瘤 174 椎间盘突出 175 其他疾病 18 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 181 内科治疗 182 手术治疗 19 预后 20 脊髓蛛网膜炎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22 相关检查 附: 1 脊髓蛛网膜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ǐ suǐ zhū wǎng mó yán
2 英文参考spinal arachnoiditis
3 概述脊髓蛛网膜炎是蛛网膜的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在某种病因的影响下,使蛛网膜逐渐增厚,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的损害,或形成囊肿阻塞髓腔,或影响脊髓血液循环,最后导致功能障碍。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
脊髓蛛网膜炎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程可由数月至数年,症状时轻时重,也常有缓解期。可有感冒、发烧或外伤史。有些无明显原因即出现脊髓的 或麻痹症状,时常在发烧、受伤、劳累后症状加重,而在休息、理疗或应用抗炎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脊髓蛛网膜炎可出现高颅压综合征。
首先要考虑使用非手术治疗法,对脊髓蛛网膜炎早期轻症病例,经过治疗症状可以消失或减轻,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仅限于局限性粘连及有囊肿形成的脊髓蛛网膜炎病例,在弥漫性粘连病例中,供应脊髓及神经根的血管和软脊膜纠缠在一起,试图分离这些粘连将会造成脊髓及血管进一步损害。
对于蛛网膜下腔无明显梗阻且肢体仅为轻瘫者,一般预后尚好,大多数经药物等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要及时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发疾病;预防脊髓邻近组织感染累及脊髓蛛网膜;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预防由神经外科手术及诊疗操作所致的医源性感染。
4 疾病名称脊髓蛛网膜炎
5 英文名称spinal arachnoiditis
6 脊髓蛛网膜炎的别名arachnoiditis of spinal cord
7 分类1神经内科 > 脊髓疾病
2神经外科 > 脊柱和脊髓疾病 > 椎管内感染和寄生虫性疾病
8 ICD号G058
9 流行病学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一般统计受累的部位胸段为最多,颈段和腰骶段较少。
北京天坛医院(1982~1992)10年中842例椎管内占病变中有15例:颈段2例,胸段者9例,腰段4例。
10 脊髓蛛网膜炎的病因 101 感染感染为脊髓蛛网膜炎的主要原因。起病前常有感冒发热以及疖肿、结核、阑尾炎、盆腔炎、脑膜炎等周身感染史,有人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
102 外伤外伤也是脊髓蛛网膜炎比较常见的原因,如脊柱骨折和脱位以及脊柱脊髓手术后,有报道54例脊柱战伤的椎根切除中,发现23例有蛛网膜粘连。
103 脊柱和脊髓本身的病变硬脊膜外脓肿、硬脊膜下脓肿、脊髓内脓肿、椎管内肿瘤、脊髓血管畸形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椎间盘突出、脊柱结核、骨髓炎等脊柱病变均可并发蛛网膜炎或治疗后遗有蛛网膜炎。
104 化学药物的如椎管内抗生素和各种造影剂、麻醉剂及其他化学药物等。
105 原因不明尽管病因较多,但相当一部分脊髓蛛网膜炎病例仍找不到病因,其比例可高达44%~66%。
11 发病机制蛛网膜本身少有血管供应,缺乏炎症反应能力,在病原 下,血管丰富的硬脊膜与软脊膜可发生活跃的炎症反应。病变范围常可累及几个脊髓节段,在慢性期蛛网膜的纤维增厚、颜色灰白、失去透明度而呈混浊,有时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这些病变常与硬脊膜、软膜、脊髓或神经根相粘连。早期脊髓表面血管充血扩张,晚期血管壁增厚,使血管腔缩小。脊髓发生继发性变化和软化或空洞形成,空洞边缘为结缔组织,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蛛网膜粘连及形成囊肿可直接压迫脊髓,致使脊髓局部缺血萎缩变性,严重时可产生脊髓软化坏死。炎性粘连可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由于蛛网膜粘连,形成一个或多发性囊腔,增厚的蛛网膜构成囊腔,囊内液体逐渐增多,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因此,蛛网膜粘连和囊肿形成所产生的脊髓缺血和受压是脊髓蛛网膜炎的病理基础。
12 脊髓蛛网膜炎的临床表现脊髓蛛网膜炎以胸髓、颈髓病变较多见,早期常为后根 症状,产生神经根受累区域内的根性疼痛,轻重不一,休息后可减轻,常持续数月数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也有一开始即以脊髓横贯性损害出现者,但不多见。
除少数局限性者外,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是由一个主要病灶引起的症状外,往往呈现多发性的症状,如:在横贯水平以上或其以下的肢体、躯干出现局限性的萎缩或广泛的肌纤维震颤等等。
发病缓慢,在病情进展中可有暂时缓解。也有一旦出现脊髓横贯症状以后,症状即急剧恶化者。初期多有根痛,以后渐渐出现脊髓受压迫的症状,如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上肢受损可有持物乏力,肌肉萎缩等。截瘫或四肢瘫缓慢发展,呈痉挛性。大小便括约肌障碍一般较轻,可有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马尾圆锥区有损害时,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下肢肌张力降低,膝腱反射消失,后出现明显的肌萎缩,几乎皆有大小便障碍,损害平面以下深浅觉缺失。圆锥受损害,多在 周围及会 出现对称性感觉障碍。
121 病史及病程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程可由数月至数年,症状时轻时重,也常有缓解期。可有感冒、发烧或外伤史。有些无明显原因即出现脊髓的 或麻痹症状,时常在发烧、受伤、劳累后症状加重,而在休息、理疗或应用抗炎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122 神经根激惹症状神经根激惹症状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系病变发生于脊髓背侧的缘故。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往往范围较广而又局限在1~2 个神经根。有的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或有束带样感觉。当咳嗽、喷嚏或运动时可使症状加重,腰骶段及马尾病变可引起腰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夜间症状加重,并常为双侧性。
123 感觉障碍为第2位的常见症状,但脊髓传导束损害症状多在脊髓后根激惹症状后数月或数年才出现,感觉障碍平面多不明显,分布也不规则,与运动障碍也常不一致。有时还可出现痛、温觉消失而触觉正常的感觉分离现象。
124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表现为进行性肌力减退。颈胸段病变表现为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出现阵挛及病理反射。腰骶部病变常出现双下肢弛缓性瘫痪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125 括约肌障碍括约肌障碍出现较晚或不明显,有间断性尿潴留或尿失禁。
13 脊髓蛛网膜炎的并发症脊髓蛛网膜炎可出现高颅压综合征。
14 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时脑脊液压力多低于正常或正常,Queckenstedt试验有部分梗阻者占1/2,完全梗阻者占1/4,脑脊液的颜色呈无色透明或**,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少数病例可见白细胞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有时临床症状重而梗阻程度轻,此点与肿瘤有所不同。有少数病例在腰穿放液后症状可加重。同一病人反复腰穿时,时而梗阻,时而通畅是脊髓蛛网膜炎的特征。
15 辅助检查 151 脊髓碘油造影碘油分散或呈斑点状、或呈不规则条状,类似“烛泪”分布于椎管内较长的区域内碘油流动缓慢,当反复进行观察时,碘剂柱的形成可不一致。一般缺乏明确的范围界限,碘油阻塞平面也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相符合,可以出现局部骤然阻塞或充盈缺损,阻塞端的形态较不规则或呈锯齿状,部分脊髓蛛网膜炎病例阻塞呈所谓“杯口”状,需与椎管内肿瘤相鉴别,一般不伴有脊髓移位的征象。脊髓碘油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但一般不作此项检查,因为可使病情加重。
152 CT与MRI检查CT平扫诊断价值有限。脊髓造影后CT扫描(CT myelography,CTM)可显示粘连的改变。早期在硬脊膜囊末端,显示脊髓蛛网膜下腔的不规则狭窄,神经根相互粘连失去正常表现,与周围硬脊膜囊粘连则表现为“空硬脊膜囊”征,硬脊膜囊内无神经根,仅有造影剂充盈,而囊壁与神经根粘连显示增厚。粘连严重,则粘连在一起的神经根成管状块影。局部与硬脊膜囊粘连可显示神经根与硬脊膜囊不规则。因粘连而形成的囊肿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延迟CTM可见造影剂进入囊肿内。MRI主要表现为矢状位与轴位上可见髓腔内粘连肥厚的软组织影,呈长T1与长T2信号,形态不规则,可时断时续;局部囊肿型呈更长的T1与长T2信号,有占位效应,可压迫脊髓与神经根。注射GdDTPA后一般不强化。
16 脊髓蛛网膜炎的诊断在感冒或发热以及全身感染性疾病后,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合并多个神经根受累的症状,有发作加重和缓解的波动病程,有多节段性感觉障碍,水平不固定,双侧对称性特征,脑脊液白细胞增多,脊髓碘油造影见油柱呈斑点状分布或脊髓腔呈不规则狭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碘油造影的典型表现,常能确诊。
17 鉴别诊断如见碘剂阻滞呈杯状或较规则的梗阻则很难和脊髓肿瘤相鉴别,应结合MRI或手术探查,方能明确。鉴别中应注意:
171 脊髓肿瘤脊髓外肿瘤和本症很难鉴别,因皆有根痛及椎管梗阻。但脊髓肿瘤的横贯性损害,尤为严重,病程中无缓解。部分完全梗阻患者,脊髓平片可见椎弓根间距离加宽,脊髓囊肿在MRI的T1加权象呈均匀的低信号,T2加权象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
172 亚急性联合变性损伤部位为脊髓后索和侧索,中老年发病最多。本病初期有双手发麻,以后渐渐出现脊髓损害包括深感觉障碍、大小便括约肌障碍、行走不稳、锥体束征阳性。但本病椎管无梗阻,脑脊液检查正常,多数患者胃酸缺乏,部分患者有轻度贫血或恶性贫血,主要病因为维生素B12缺乏。
173 椎管内肿瘤发病缓慢,无明显原因,症状进行性加重,有清楚的脊髓受累平面,脑脊液细胞数不增多,而蛋白含量增高。X线平片可有椎弓根内缘吸收和椎间孔扩大的变化。脊髓碘油造影显示轮廓清晰的梗阻平面。MRI显示椎管内局限性实体或伴囊变的占位性病灶。髓内肿瘤可见脊髓局限性增粗,TlW1为略低信号,T2W1为略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信号强度常不均匀。各方位观察,病灶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或闭塞。常见继发性脊髓空洞。硬膜下肿瘤常见脊髓受压变形,并向对侧移位。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而肿瘤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硬膜外肿瘤瘤体与脊髓之间可见线状低信号硬膜影,硬脊膜外脂肪消失。邻近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
174 椎间盘突出多有外伤史,突然发病,在腰骶部多为神经根受累,在颈、胸段或腰段中央型者,可引起脊髓或马尾神经受累。脊髓造影对比剂在椎间隙平面有充盈缺损或梗阻。CT检查可见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MRI矢状位上可见椎间盘变扁后突硬膜囊受压。
175 其他疾病脊髓血管畸形、后侧索联合变性以及枕颈区畸形等,也需要加以考虑和排除,利用CT和MRI 排除以上疾病并不困难。
18 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 181 内科治疗首先要考虑使用非手术治疗法,对脊髓蛛网膜炎早期轻症病例,经过治疗症状可以消失或减轻,一般采用综合治疗。
有急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引起症状加重时,可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虽然认为椎管内可以注射皮质激素治疗蛛网膜炎,但其本身也可引起蛛网膜炎,因此,在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氢化可的松每天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2~4周后逐渐减量,必要时重复使用。40%乌洛托品5mg加5%葡萄糖20mg静脉注射,2次/d,10~20天为一疗程。维生素:如口服碘化钾,及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烟酸等。
蛛网膜下腔注气:对早期病例分离粘连或预防术后粘连有一定效果,每次注气10~20ml,每周1~2 次,4~6 次为一疗程。针刺、 、加强功能锻炼。对行走不便的病人,应设计使用轮车或支具。
药物治疗多不满意,可用激素治疗。泼尼松(强的松)10~15mg,3次/d口服或鞘内注射地塞米松2~5mg,每周1~2次。有报道椎管内注射玻璃酸酶效果良好,每次500U,每周1~2次。手术椎板切除减压或剥离粘连,效果并不理想,仅对囊肿型者有效。个别患者经少量放射线治疗,有轻微好转。
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生素或抗病毒制剂。有的病例即使结核证据不多,也可先给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如有疗效,则继续按结核治疗。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菸酸、地巴唑、山莨菪堿(6542)、山莨菪堿注射液等。
促神经细胞代谢剂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仅具一般保护神经组织作用,难以恢复脊髓功能。中药治疗可以试用。
此外还可使用椎管内注射空气疗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自小量开始,每注入5ml气体即放出等量脑脊液,每5~7天1次,对早期病例松解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或许有帮助。颅内压增高者宜用降压措施。
18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仅限于局限性粘连及有囊肿形成的脊髓蛛网膜炎病例,在弥漫性粘连病例中,供应脊髓及神经根的血管和软脊膜纠缠在一起,试图分离这些粘连将会造成脊髓及血管进一步损害。病变晚期形成严重粘连,神经实质有了变性,也是手术很难解决的问题,即使勉强进行手术分离,又有重新粘连的可能。但有囊肿形成或不能排除椎管内有占位病变肿瘤时,应施行椎板切除及探查术。如有急性感染征象或脑脊髓细胞明显增多时,则不宜手术。
手术中要观察硬脊膜搏动是否正常,有无增厚,切开硬脊膜时,要尽量保持蛛网膜完整,观察颜色、透明度及粘连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离,切忌强行分离,以免加重损伤。①分离局限的索条状粘连;②纠正因粘连而造成的脊髓扭曲;③解除囊肿压迫,清除囊液在不增加脊髓损伤的条件下,尽量切除较多囊壁;④探查椎管内有无原发性病变如肿瘤等;⑤术中可用细导尿管上下轻轻探查冲洗,切忌直接强行分离粘连的脊髓、神经及血管,以免增加脊髓、神经的损伤,术后采用综合治疗,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蛛网膜粘连节段长的病例,手术要很慎重,即使当时分离了粘连,术后仍可继续粘连,故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19 预后对于蛛网膜下腔无明显梗阻且肢体仅为轻瘫者,一般预后尚好,大多数经药物等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20 脊髓蛛网膜炎的预防及时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发疾病;预防脊髓邻近组织感染累及脊髓蛛网膜;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预防由神经外科手术及诊疗操作所致的医源性感染。
21 相关药品泼尼松、地塞米松、玻璃酸酶、地巴唑、山莨菪堿、青霉素、链霉素、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乌洛托品、葡萄糖、碘化钾、烟酸
22 相关检查脑脊液压力、烟酸
脊髓蛛网膜炎相关药物 碘曲伦注射液作脊髓造影后,脑脊液的细胞计数稍增高,尚无引起蛛网膜炎的病例报道。最常见的反应有头痛、恶心和呕吐,但
碘曲伦注射液作脊髓造影后,脑脊液的细胞计数稍增高,尚无引起蛛网膜炎的病例报道。最常见的反应有头痛、恶心和呕吐,但
碘曲伦注射液作脊髓造影后,脑脊液的细胞计数稍增高,尚无引起蛛网膜炎的病例报道。最常见的反应有头痛、恶心和呕吐,但
更多脊髓蛛网膜炎相关药物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您的孩子现在三个半月,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样的高危因素,伴有头后仰好打挺等早期症状,存在肌张力增高及异常姿势,可以做出脑瘫的早期诊断,应该尽早干预,尽早康复,因此时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而且处于迅速发育阶段,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尚未固定,此时期脑可塑性大,代偿能力高,恢复能力强,治疗越早,将来完全正常化的机率就越高。您的孩子大约需要1-3个月的疗程,如果治疗早并且坚持康复,有完全康复的希望。祝愿您的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都修波副主任医师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自发性出血,又称脑溢血。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导致。传统治疗方法脑出血急性期一过马上进入恢复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复期治疗。以往的治疗因为没有特效药品,主要以锻炼、保健为主,疗效不甚理想,致残率高达75%。近段时间,国内外专家达成共识,脑出血康复期的治疗关键应该修复受损伤的脑神经细胞。大家知道,神经细胞一旦受损、凋亡就无法复活、再生。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对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期的患者又如何治疗呢?最新研究发现人脑中存在大量的神经干细胞,只要药物能够顺利地通过血脑屏障激活大脑中的休眠神经干细胞,使之再生、分化为神经元,并迁移到受损伤的脑组织部位,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几年,我们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这一方面的药品进行了大量筛选及三期临床观察,现此种药物已通过了验收,并应用于临床。从此使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脑出血或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其患病率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同时并存,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持续的高血压可是脑内小动脉硬化,在用力、激动等外加因素使血压骤然生高的情况下,易因压力的变化而致动脉破裂出血。 其发病年龄在50-70岁,多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较多,起病常突然而无预感。少数患者有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或活动不便、口齿不清。急性期表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显著升高等,如有以上症状辅助头部CT检查,诊断不难。 治疗原则是:防止进一步出血,挽救生命、促进机能恢复。内科保守治疗适于出血量少、无生命危险及严重神经功能缺失者。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CT的出现,外科手术治疗在治疗脑出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立体定向高血压脑出血钻孔置管引流术是利用计算机将血肿腔三维从建,根据血肿形态选择合理穿刺路径,置管抽吸、引流血肿,是神经外科与高科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损伤小、精确度高、清除血肿彻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打击的患者。 脑出血在急性期死亡率近50%,预防该病尤为重要。首先应从预防及积极控制高血压入手,防治高血压病时除长期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外,应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紧张,坚持保健体操、太极拳等适当的经常锻炼、戒烟、少量饮酒及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激烈的情绪波动。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能减少脑出血发病危险性;过度饮酒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饮酒是必要的。 脑血管后遗症患者:有 高血压患者应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血黏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毫克每天。有这类疾病家族史,尤其有中风家族史的,应定期体检。 口服:尼莫地平 西比灵 丹参,一定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主动及被动锻炼一般能大多数恢复。 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1、康复治疗:偏瘫病人应注意将患肢放在功能位置,关节每天被动活动至少两次,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坐位、立位、行走及强化上肢伸展运动,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 2、加强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量争取生活自理,如穿衣、吃饭、洗漱、入厕训练等。 3、适当选用针灸、按摩、理疗、体疗等配合治疗。 4、继续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中西药治疗,可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您提供的资料不完整,我无法给出具体建议,请补充以下资料:CT或核磁共振检查,待我们看过片子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般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大致有如下三种:1 直接手术切除囊肿:有利于受压脑组织恢复正常状态,但手术切口稍大。2囊肿分流:手术创伤小,但需要终生带分流管。3内窥镜下囊肿造瘘:手术创伤小,但效果不一定可靠,有时需要和分流同步进行。后两种手术后受压脑组织的恢复可能不如直接切除效果好。至于你是否需要手术或具体采取哪种术式为好,需要看过检查片子后才能明确。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张志文
(304医院张志文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