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土的使用从南北朝就已经开始,比较洪州窑、婺州窑,到了磁州窑使它发挥到了极致。化妆土的使用主要原因是因为胎质不够洁白,因为需要打一层“粉底霜”,明清瓷器主要看窑口,比如景德镇窑,其胎质洁白细腻,所以没必要用化妆土,别的地方小窑口可能有使用的历史。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4件
首先是这件藏于观复博物馆的磁州窑卧虎形枕,其所属的磁州窑系,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该瓷枕整体呈卧虎造型,通体虎皮花纹色彩艳丽,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微微向上仰望,仿佛捕猎状,显得栩栩如生。
磁州窑卧虎形枕
瓷枕始见于隋代,发展至唐代时,多作为医用脉枕使用,式样上体轻形。进入宋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其形体也逐渐变大。慢慢地,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开始将其作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使用。
再看这件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清康熙釉里三色龙虎纹将军罐,罐身上绘制着竞相追逐的云中飞龙与山间猛虎,龙怒目圆睁,虎雄健威武,一上一下彼此呼应,形成双雄争斗之势。周围衬托流云蔽日、山溪松柏图案,笔法豪放,场景尽显恢宏。
清康熙釉里三色龙虎纹将军罐
“釉里三色”工艺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景德镇窑,烧制工艺难度较大,分别采用钴、铜、铁三种矿物原料作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绘制不同图案,然后罩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成品图案会呈现蓝红青三色,又称为釉下三彩。
瓷器烧制技法在清代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除了“釉里三色”外,还有一种叫“虎皮三彩”,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这只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虎皮三彩撇口碗。
虎皮三彩撇口碗
虎皮三彩瓷器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的新颖品种,器表使用黄、绿、紫、白等色釉,点染成为斑块状,犹如虎皮斑纹,故俗称“虎皮釉”或“虎皮三彩”。
不同时代的陶瓷制品,所绘的虎纹样在风格上则不尽相同,例如这件来自宋代,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瓶身外壁刻着两只虎,一只双足站立,一只伏地行走,呲牙翘尾,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故称“珍珠地”。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纵观整体,瓶身形状似橄榄,胎为灰褐色,表面施白色化妆土,制作规整,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登封窑作品。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汉族民间陶瓷窑系,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和磁县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
这些地区宋代属河南漳德府磁州,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磁州窑是宋代成就突出,富有民间特色的瓷窑。
磁州窑的釉色较为丰富,有白釉,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尤以白釉最为出名在装饰上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其中以画花,剔花及珍珠地最为盛行画花系以当地所产的花斑石为绘料,在白色的釉地上画出黑色的花纹,其纹饰多以枝叶并茂的折枝花和生动多姿的鱼间窑以独特的创造性,一改宋代以前我国南青北白的单色装饰方式,开创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装饰先河。并创造一系列的装饰纹式的格律。在色釉基础上,又创造了在已烧制的白瓷表面加彩,二次烧烤成色的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绘宋红绿彩。单以上两项技术成果与艺术成就,已确立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赋予创造性的磁州窑匠,在宋、金、元时代共创造了三十多种装饰陶瓷技法,如:白地刻划、铁锈花、珍珠地、白地褐彩、白剔花、黑釉剔花、芘纹刻划等等。简直可以说集陶瓷装饰方法之大成,影响着后世。特别是黑绘白地黑花寥寥数笔写出个图形,生动无比。形成了独特的有规无束刚劲豪放,潇洒自如的艺术风格。在表现题材上,世俗所见、花鸟鱼虫、龙凤鹿马、市侩景物、童叟仕宦、诗歌词赋、儿歌词曲无所不绘,真可谓是一部历史民俗图象。
磁州窑系庞大黄河南北均有此类风格制品,清末民初,此窑大量生产青花制品,覆盖华北华南广大地区,兰花花碗、盘等用品。代表民间青花的盛世。现代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瓷区之一,其产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使用价值。
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在过去的考古调查中曾发现临水窑窑址,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1975年又在临水发现了一处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1973年,在彭城大路沟曾出土有“大元国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并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鱼藻盆残片。其型制、装饰风格与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鱼藻盆极为相似。一直以来,在彭城的旧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规模地发现和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瓷业工人千余名。
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含铝量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
磁州窑还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衣衫即施了一层赭**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珍珠地划花枕,亦先施较厚的白色化妆土,经刻划纹饰、戳印珍珠地后,又在纹饰内着一层色粉,(有的不着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纹、珍珠地的凹处着满色粉,施釉烧好之后,纹饰内呈褐红色,非常漂亮。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无釉。白釉多是白中泛黄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釉层也不是很厚,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不太透明匀净,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常见有细碎开片。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三彩。另外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如: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划花填绿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红绿黄黑彩等。
磁州窑——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 器形以盘、碗、罐、瓶为主,兼有瓷枕和玩具。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白中微带黄,上有黑、褐花纹,器里多不挂釉。绘制花纹的方法有绘花、绘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花纹复杂,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是北方民间瓷器的代表作。今河北省邯郸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 建窑——宋代名窑 所烧黑釉瓷器,以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为“兔毫盏”。有的器底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样。福建省阳县池墩村。
吉州窑
吉州窑(又称永和窑)——宋代著名南方民窑。起于五代,盛于宋,衰于元。有青釉、绿釉、白釉、黑釉、彩绘瓷等。黑釉花样较多,有像滴珠、鹧鸪斑、玳瑁斑的,也有绘双凤、龙凤、木叶纹的。纹饰运用洒釉、剔花、印花、贴花等手法,而剪纸贴印手法更是吉州窑的独特创造。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 汝窑——宋代名窑,元佑初年曾为官窑 胎骨香灰色,釉色近于卵青。此类器物烧制的时间短,质高物精,目前尚未发现窑址。在临汝南乡等地发现另一种青瓷,釉色较龙泉窑深而带葱绿,胎骨淡灰色,有印花、刻花两种,图案有花卉、水波、鱼及禽鸟。现称“临当窑”。今河南省汝州市(宋代属汝州)。
导语
邢窑 ,是我国白瓷的发源地,
陆羽在《茶经》中曾对邢窑白瓷有过这样的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在盛唐时期,邢窑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白瓷鼻祖出邢窑
邢窑的历史起源及发掘历程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
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因此,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了对邢窑的研究。
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
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窑白瓷。
中国学者对邢窑的真正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之后开始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古陶瓷专家的吴仁敬、陈万里、傅振伦等都对邢窑关注有加,
但所知的仍是一些“内丘白瓷瓯”、“邢瓯”一类的词汇,至
于它的真正产地、范围、产品以及发展进程等很少被人提及。
名家纵论邢白瓷
邢窑的贡献
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
“邢窑是中国白瓷最有名、最早的窑口。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
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
因此,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谈中国白瓷,必须谈邢窑。”
邢白瓷引领风骚
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张志忠——邢窑白瓷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可以算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瓷器。
其烧制温度最高能够达到1400度以上,这是历史上其他窑口所难以超越的。
邢窑白瓷的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
从口沿到底足都修得非常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邢窑白瓷在造型和工艺上其实一点儿也不必定窑白瓷差,甚至还要强于定窑白瓷。”
八百年薪火相传
邢窑白瓷:陶瓷史上的白色经典
玩瓷器的人想必都听过有一种说法叫“南青北白”。
说得是在唐代,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是最受人推崇的两大窑口。
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就曾对这两大窑口出产的瓷器有过“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评价。
其中,中国北方的邢窑,在盛唐时期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后来邢窑白瓷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对于中国白瓷的最初印象。
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
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
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
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体。
”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邢窑复烧:传统技法烧出创新瓷
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邢瓷复烧经验,张志忠指出,其中有两大难关是最难攻克的。
一个是原料,“过去烧造邢瓷用的原料质量都很好,
我们在之前的考古勘探中也采集过,但是现在能找到的量很小,而且开采起来也非常困难。
”张志忠说,“另一个就是过去都是用柴窑烧的邢瓷,
而现在一般都采用煤窑或者气窑烧了,相比之下跟柴窑烧出来的感觉还是有所差别。”
为了攻克这两大难关,
他一方面不惜工本和精力地寻找高质量的原料,
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恢复古代的柴烧技术。
类银类雪色莹润
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
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
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粗白瓷产量大,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捏练还是陈腐都不够充分,
白中常泛黄,到五代时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胎体中少有气孔夹砂现象,烧不熟的现象已基本克服,渐趋细腻。
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
白釉又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
细白瓷在加工工艺上,每个步骤都很讲究,烧成后白度很高。
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
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好。
一般器物纯白光亮,有些则白中微微泛青。
真伪邢瓷鉴明白
看工艺
目前在市场见到赝品邢窑白瓷,工艺粗糙,
不具备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技术低劣,修坯不精,造型也没有真品的十分之一;
真品邢窑做得端庄规矩、精美,棱角分明,刀切斧断,干净利索。
看烧制
现在一些小作坊用现代手段加工制作,烧制瓷器燃料是煤、煤气,或是用电烧制,也有用柴烧制的,
但白瓷白度过高,胎质极为精细,总有一种新的感觉,缺乏真品所具备的韵味。
看坯体
仿制邢窑白瓷由于加工时间短,密度不够,手感不好,有发飘之感、也有的极为沉重,有坠手之感。
坯体和釉的结合掌握不好,造成坯体和釉收缩不一致,产生裂釉现象;
而真品邢窑白瓷轻盈精致,手感适中。
看釉色
赝品釉层稀薄,白度高,洁白光亮。
白中不泛青,而是白中泛灰。
唐代邢窑白瓷釉质细,釉光莹润,色调偏冷。
正如唐人陆羽所说的那样:“邢瓷类银”。
的确如此,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
看款识
唐代邢窑白瓷翰林、盈字款,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字体清晰,笔画遒劲。
“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
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谁说邢瓷皆白色
1
技术稚拙的青釉
北朝时期,邢窑窑火初燃,烧造出了青釉瓷器。
此时的邢窑青釉瓷器多为灰胎,胎体厚重。
其釉面青绿肥厚,带有开片。
为打破造型的单调,也有个别器物带有简单的装饰。
2
跨越多代的黒釉
邢窑的黑釉瓷器出现于隋,发展于唐,延烧于五代,盛烧于宋、金、元时期。但产量较低。
隋代邢窑已能生产黑釉板瓦、筒瓦等建筑用瓷。
这些建筑用瓷是名门望族的专用瓷。
3
并不华丽的酱釉
酱釉瓷器在隋代就已出现,唐代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高。
这些酱釉瓷器色泽不一致。
它们以纯正、光润、典雅的釉色成为了邢瓷新宠。
4
色泽娇艳的黄釉
邢窑黄釉有两种:一种高温釉瓷。
出现于隋代,唐代开始普及生产。
第二种是在氧化焰中烧制而成的一种低温釉陶,较具时代特色与地域风格。
5
异域风情的绿釉
隋唐时邢窑生产的绿釉器物除杯、三足炉等日常用品外,墓葬中还出土了带流勺、熨斗、铲、三足釜等明器。
大多数为素面,
但也有少量器物带有刻花、印花或堆塑等装饰。
6
造型取胜的棕红釉
邢窑的棕红釉器造型有钵、三足炉、凤首壶等。
它们的胎上均施有白色化妆土,因此釉色深沉、古朴、匀润。
此类器物多为素面,很少有花纹装饰,仅以造型取胜。
馆藏珍瓷成大观
扬州出土的巩县窑“唐青花”已被叫响,并被许多人认作是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是景德镇元、明、清青花瓷的始源和鼻祖。经过扬州出土的“唐青花”枕面残片和执壶残件上手观察,并研究了西安出土的唐代白釉蓝彩碗等实物,我们认为巩县所生产的被人们认作的“唐青花”器,就是两种烧成温度不同的釉中彩类蓝彩器,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青花瓷器。其中一种蓝彩器应当称作“亚高温白釉釉中彩蓝彩瓷器”,这种瓷器是在生坯上施化妆土,在1200℃——1250℃之间烧成素胎,然后罩以透明釉,待釉干,以钴料绘画纹饰后在不高于素烧温度的亚高温还原焰中二次烧成。另一种蓝彩器是“低温白釉釉中彩蓝彩陶器”,这实际上是巩县窑生产的低温唐三彩釉陶器的一个品种。它是在胎体表面施白色化妆土,素烧后罩低温白釉,再在釉上用加入铅的低温钴蓝料点彩或绘画(有时在蓝色花纹中以黄彩点缀),然后入窑在900℃左右氧化焰中烧成。
这两种巩县窑产品尽管烧成温度不同,前者为瓷后者为陶,但一个共同点是所有的蓝色纹饰都是在釉上施氧化钴料,在烧成过程中彩料熔融后沉入釉中,在一定温度下钴料分解而呈色由黑变蓝。由于有熔融后的釉面玻璃质的封闭作用,在有氧环境下不能被二次氧化变黑,就成为青花一样的蓝色美丽纹饰。因此,虽然从制作工艺程序上看是釉上施彩,但从烧成后彩釉层面关系上看,实际上都是釉中彩。
有人认为上述巩县窑釉中蓝彩瓷器是釉下青花瓷,但有三个矛盾现象无法解释:
一、凡从化妆土表面脱落的有彩釉层,蓝彩料和釉层一同剥离,同胎体素烧在一起的化妆土表面不留彩料纹饰痕迹。这就说明并非先在胎面上(或同胎体已烧结在一起的化妆土表面)施彩然后罩釉烧制,而是先上釉后彩绘,故彩料只能沉入釉中,而不会同胎面烧结熔融,这种现象在三彩器上更为突出,屡见不鲜。
二、釉下彩瓷和釉中彩瓷器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釉下彩瓷器的施彩纹饰部分不凸出釉面,有的甚至下凹。这是因为彩料绘于胎面被吸附,并且罩釉时釉水消耗气压下自然匀平所致。而釉中彩绘器是在平匀的釉面加绘一层彩料,增加了纹饰部分的总厚度,这样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烧成效果:1若在高温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大的釉面施彩,则在高温熔融作用和大气压力作用下,彩料沉入釉中后彩器釉面均匀平整,无凸起现象。2若在浓度相对较高、瓷釉釉汁高温粘试较大,从而熔融后流动性小的乳浊釉面施彩,则烧成时窑温虽能达到胎体瓷化和釉层玻化要求,但釉面不易流动匀平,因而彩料及其周围的釉面多多少少都有凸起现象。巩县窑 “唐青花”使用的是流动性较大的石灰釉,“青花”纹饰部分一般不凸起,但在有的标本中也发现有凸起现象。
三、釉下青花除进口苏麻离青料和回青料因特殊成份问题,浓重处烧制过程容易晕散,国产青料窑温过高时容易晕散外,在胎与彩料相互吸附力和彩料自身凝聚力的双重作用下,一般都蓝白界线分明,一面十分清晰。而釉中彩因彩料缺少与胎体的吸附力,在熔融状态下向釉中沉降的过程中,彩料外围分子极易被熔融运动着的釉质中上升气泡扯离开来,造成边界不清的晕散状态,同时往往把纹饰笔道两旁、特别是距离相近的笔道间的白釉染成淡蓝色或其他颜色。这种晕散是釉中彩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也是辨认釉中彩的重要特点之一,唐代巩县窑亚高温釉中彩蓝彩瓷器和低温釉中彩陶器都具有这种特点。
应该是没意义的了。因为污垢已经渗透到瓷砖的釉层里面去了。 从你的情况看我估计你家里的瓷砖是一种水晶釉面瓷砖。这种瓷砖是在胚体上喷洒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再喷施一种透明的水晶溶块的。而那一层化妆土是不熟的,还有很大的吸湿性,你用洗衣粉清洗会溶解一部分的污垢和腐蚀到釉面。从而使一部分被溶解的污垢渗透到被腐蚀的釉面里面去,。
化妆土是为了改善瓷器表面的一种物质,就好像人要化妆才能变美,瓷器也一样,要加工一下才会显得色彩鲜艳,让人喜爱。化妆土是专门选取吕元素含量高跟铁元素含量低的一种泥浆。只要瓷器的工人将化妆土放在质地粗糙跟胎色颜色比较深的瓷器胎釉之间,可以在成品时美化瓷器甚至在制作中改善瓷器的颜色,这样做出来的瓷器表面光滑,颜色好看。
化妆土的发展历程
根据历史记载,化妆土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而浙江首次使用化妆土是我国在制瓷产业的一大创新。那个时期用的是经过专业精进的淘洗再到制胚原材料的化妆土。这个时期的化妆土还处于开创阶段,基本出来的瓷器就是白色。到了南朝期间,化妆土的使用范围逐渐向南方过渡。从这个时期出土的瓷器可以看出化妆土已经能达到改善釉色的作用。
北方制瓷业的兴起
我国古代从东汉时期开始制造的瓷器属于成熟产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生病青瓷跟黑瓷为主。生产中心是南方,后来逐渐向北方转移。而北方最早出现成熟的瓷器是在北魏后期,产品也是青瓷。考古学家在研究北魏洛阳遗址的时候,出土了大量的青釉跟黑釉碗,到现在都没有确认是哪个窑址生产的。但是通过洛阳附近的已被发现的瓷器可以推断出,北方瓷器的发展最早是在北魏迁到洛阳之后。
化妆土的作用
古代的化妆土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改善瓷器表面的光洁度,第二是改善瓷器的成色,第三是针对那些釉比较浑浊的瓷器,可以改善比较粗糙,不够光滑的现象。化妆土的出现是我国瓷器越来越成熟开端,也给我们带来精美的艺术。
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含铝量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
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
磁州窑还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
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衣衫即施了一层赭**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
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珍珠地划花枕,亦先施较厚的白色化妆土,经刻划纹饰、戳印珍珠地后,又在纹饰内着一层色粉,(有的不着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纹、珍珠地的凹处着满色粉,施釉烧好之后,纹饰内呈褐红色,非常漂亮。磁州窑巧妙利用化妆土,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并达到了高超的水平。
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无釉。白釉多是白中泛黄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釉层也不是很厚,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不太透明匀净,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常见有细碎开片。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三彩。
另外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如: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划花填绿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红绿黄黑彩等。 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造型也十分丰富,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
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开始把它做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
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大件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小件器皿制作精美,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形体比例,轻重适度,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釉下彩绘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这时期的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
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画面既简洁又生动。同时还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金银器、漆器和织绣工艺对磁州窑的彩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踢蹴球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情趣盎然。
诗文装饰
磁州窑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初始于唐代长沙窑,而磁州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
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如:“天下太平”,“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款识
磁州窑瓷器题写年款的不多,至今仅见到两件,一件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长方虎纹枕,枕面一侧题“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另一件在英国,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左书“熙宁四年”(1071年)。大多数是在枕的底部刻制瓷作坊的标记,如“张家造”、“赵家造”、“王家造”、“刘家造”、“申家造”、“张大家枕”、“李家枕”、“滏阳陈家造”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