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鉴宝专家:1耿宝昌(中国国籍)、2马未都(中国国籍)、3李鉴宸(新加坡国籍)、4吕成龙(中国国籍)、5赵青云(中国国籍)、6李知宴(中国国籍)、7丘小君(美国国籍)、8杨伯达(中国国籍)、9翟建民(中国香港籍)、10金申(中国国籍)
1、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原名闲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
2、岳阳楼,湖南岳阳市著名古建筑,它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3、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4、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桥面,以行车走人。
5、乾陵,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6、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7、永乐宫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8、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9、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10、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广裕祠项目是“村民、政府机构和技术顾问的精诚合作”的结晶。有关人士介绍,时任从化市委书记、主持这一项目的陈建华同时兼任市文管会主任,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古祠维修的总负责人是全国知名古建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的陆元鼎教授。施工单位也是一家专门进行古建筑维修的建筑公司。
陆元鼎教授,他笑着告诉记者,古祠维修之细,堪称为“绣花活”。屋顶拆卸下的数万块瓦片,要一块块刷洗干净,然后扫上保护灰浆。用于敷设屋瓦的泥浆都是沿用古法炮制而成的草根灰,由捣烂的稻草和石灰按比例混合。维修更换了三根大柱子,是从广州精心挑拣采购而回,为木质坚硬、抗腐力强的红木,一条就需要数千元。所有更换的木材还要经过消毒、防腐、防蛀的特殊处理。
古建筑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学习古建筑,而考研则是深造的选择之一。如果你也对古建筑有浓厚的兴趣,想要从事相关专业,那么就需要了解哪些学校在古建筑方向上较为优秀。
1、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古建筑工程技术主要研究美术学、建筑史、工程制图、古建筑修缮技术、仿古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古建筑修缮以及仿古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
例如:圆明园、故宫等古建筑的修修缮,以“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为特色的保定老城仿古建筑的规划设计,颐和园、长城等古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等。
2、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较好。据悉,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古建筑施工企业古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古建筑设计单位、古建筑旅游管理开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可考取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建筑设计师等高水平证书。
因此前途趋势比较明朗,属于比较吃香的存在。
3、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古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在施工、设计资料岗位群,从事古建筑工程修缮、仿古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保护和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习古建筑首先需要有浓厚兴趣,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注重实践,积累经验,从而做出更多贡献。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正在考虑古建筑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
樊锦诗。
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扩展资料:
个人作品
在从事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40多年中,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研究工作。出版了《敦煌石窟》、《敦煌石窟全集·佛传故事画卷》、《中国壁画全集·敦煌·3·北周卷》、《安西榆林窟》等10多部敦煌石窟考古美术专著。
发表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莫高窟唐后期洞窟分期》、《敦煌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从莫高窟历史遗迹探讨莫高窟崖体的稳定性》、《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等20多篇有关石窟考古与艺术的论文。
对敦煌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颇有建树,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参与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敦煌壁画部分),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主编《解读敦煌》(13册),均为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必备的重要大型参考丛书。
-樊锦诗
中国古玩顶级专家:1耿宝昌(中国国籍)、2马未都(中国国籍)、3李鉴宸(新加坡国籍)、4吕成龙(中国国籍)、5赵青云(中国国籍)、6李知宴(中国国籍)、7丘小君(美国国籍)、8杨伯达(中国国籍)、9翟建民(中国香港籍)、10金申(中国国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