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斯腾伯格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教授,他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有三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三元爱情理论。而她的妻子,卡琳·斯腾伯格,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兼职助理教授。
本书主要讲了人类认知的三个基本方面,分别是注意力,记忆,思考。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对一切事物认知的基础。
一、注意力
1、注意力的基本概念
注意力指的是在海量的信息中,选择有限的信息,并进一步加工的方式。
有了注意力,我们才能灵活地运用我们有限的心智资源,从中筛选出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信息,并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
注意力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有意识的注意力 。主要是指有目的性的,持续地注意关注某个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头脑清醒,能自主感知到我们想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二是无意识的注意力 。主要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怎么需要费脑,也不需要意识的努力,这个过程很多时候是自动发生的,我们甚至对自己的注意力毫无觉察。
举个例子:
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通常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和老师的讲解上,这种注意就是一种有意识注意。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突然推门进来,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看向门口,并且立即注意到是什么人进来了,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拿着什么东西,这就是无意识注意。
心理学有个实验,叫做“传球实验”,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搜索查看。
2、注意力的功能
注意力有四个功能,分别是信号检测、搜索、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21 信号检测
信号检测指的是我们保持高度警惕,试图从大量信息中检测到特定的刺激,并随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时候会过度敏感。 比如在目标刺激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就启动了相应的行为反应。
有时候会过于迟钝。 比如对目标刺激疏忽大意,没能在应该做出相应反应行为的时候做出反应。
准确的检测出目标刺激,并正确地对相应的刺激做出反应,取决于 人们对于目标刺激的敏感度,是否与环境相匹配 。
举个例子:
一个军人在进攻敌人或是防备敌人埋伏时,他需要对于敌人潜伏的信号和陷阱的目标刺激非常敏感,这种敏感来自于他主观对目标刺激可能出现的可能性的评估,还有他经验上对于目标刺激的观察和了解。
一个长期处于安全环境下的安检人员,和一个常有恐怖分子出现的机场的安检人员,也需要调整自己对目标刺激不同的敏感度,才能较为准确的做出相应反应。
22 搜索
搜索是指我们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扫描某些特征进行寻找。
影响搜索速度有两个因素:
一是搜索特质。
当目标物有显著的特质时,我们往往会按照特征进行搜索。 例如,当我们想找一家红色招牌的店,我们就会通过辨别红色,从而快速找到它。
当目标物没有什么鲜明的特征时,我们则需要调动结合搜索, 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结合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组合,从而进行逐一搜索。
例如,假设此刻我们想要找的不是红色的招牌,而是麦当劳的招牌时,我们的搜索速度就会没那么快,因为我们就要将麦当劳招牌的红色和**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标志进行搜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的脑区域更多,因此也就更加费时。
二是分心刺激。
使我们分心的刺激就被称之为“分心刺激”。
当分心刺激与我们的目标物长得很像时,会迷惑我们的视线,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如,有些商家就巧妙地利用了“分心刺激”作用,他们将自己产品包装设计得与某些知名品牌非常相似,消费者在购买时,就很容易受到分心刺激的干扰,一旦没有认真观察,就很容易上当受骗。例如,奥利奥与粤利粤;康师傅与康帅傅。
当分心刺激比目标物品更加扎眼的话,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加大搜索的难度。
例如,我们本来只想买一瓶粉底液,但商场里,推销员拿起一个腮红盘或一个眼影盘向我们推销时,炫目的颜色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可能一下子,我们就很容易忘记自己原本的目的只是一瓶粉底液而已。
23 选择性注意
注意力能帮我们拦下大量不重要的信息,从中筛选出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信息,这就是选择性注意。
这里有两个现象可以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存在。
一是鸡尾酒会效应。
指的是人们的听觉注意力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兴奋点,从而忽略背景中其他声音的能力。
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意识会将环境里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进行屏蔽,这些信息由于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记忆层面,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这些信息被屏蔽在外,但是其实大脑还在活跃的接受、辨别着这些信息,一旦出现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感兴趣的信息,它就会立刻进入我们的意识当中,影响我们的后续行为。
鸡尾酒会效应说明了注意力帮助我们专注于我们感兴趣的事物。
二是无意视盲。
指的是当人们将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区域,或是某件事情上时,他们往往会对眼前发生的另外一些变化视而不见。
例如,当棋手完全沉浸在棋局上时,他会对周围的一切事情毫不在意,专注在下棋这件事上,这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棋手对于左翼采取进攻时,他往往就会忽略右翼的情况,将它撇在一边,最后导致右翼失守了都没发现。
无意视盲,说明了注意力的反向限制作用。
24 分配性注意
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可以同时执行多种任务,将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分配性注意帮助我们减少注意力资源消耗、提高效率。
同时,分配性注意也有两项限制。
一是当人们同时执行多种复杂的任务时,至少有一项任务的反应会变慢。
当智力活动与运动活动同时进行时,智力活动的效率通常会慢下来,因为它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或是进行更复杂的认知操作。
例如,电视上的娱乐节目,为了增加挑战难度,会让明星一边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游戏,比如投篮,运送乒乓球等等,然后在做动作的同时,他们需要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说基本的算术题。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本可以很快回答的算术题,因为人们需要注意动作的完成,所以反应的速度会变慢很多。
二是当任务调动的是同一种系统,比如语言系统、视觉系统,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些任务就很容易会产生互相干扰。
例如,很多人有一边听歌,一边阅读的习惯,因为调动的是听觉和视觉两个系统。但是,如果换成一边听歌,一边阅读,同时需要记住歌曲的歌词,就很难了。因为阅读和记住歌词,都需要调动语言认知系统,所以就很难同时完成了。
3、注意力的特点
注意力有两个特点,分别是习惯化和自动化。
31 注意力的习惯化
当一个刺激反复出现时,我们的潜意识会觉得它不再新奇,于是我们就会慢慢习惯它。
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会容易对它产生习惯,而有些东西则不会呢?
一是刺激的“内在可变性”,指的是刺激物的内在变化的程度。
当一个刺激的内在可变化程度越大,我们就越难对它产生习惯化。
例如,空调的单调乏味的声音,听的时间长了,会逐渐习惯。
但是,电视的声音内在可变化程度就相对大一点,因为它不仅音量、节奏会变化,声音的内容也会变化。所以,相对于电视,我们更会习惯于空调的声音。
二是刺激的“主观唤醒性”,指的是我们对刺激发生时,产生的内在的情绪或者情感上的生理反应的强烈程度。。
凡是能激起某种情绪的刺激物,都比较容易唤醒我们的生理反应。比如明亮的颜色,巨大的声响,刺激的气味等。
例如,看广告会很容易让我们乏味。
但是,反复看搞笑的视频,或者煽情的连续剧桥段,怎么看也看不腻。这就是因为刺激调动了我们强烈的情感反应。
总之,注意力习惯化的好处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里外在的刺激,有一个更平静的心境,同时,注意力集中在需要集中的事情上,让我们节省大脑的消耗。
与此同时,注意力习惯化也有其负面影响。
注意力习惯化会导致大脑自动停止对刺激保持关注。
在我们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可能因为刺激的变化不大,或者无法唤起我们的情绪、情感反应,大脑自动进入了无意识,就好像电脑进入了待机模式一样。
此时,作者提到一个克服的方法就是,“ 给自己增加一些刺激 ”。
当你持续做一件事,感觉快要提不起精神时,你通常会做些什么呢?也许你会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或是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也许你会吃个薄荷糖,或是涂个风油精,让自己提提神。
这些方法能增强刺激的变化程度,或是唤醒我们的生理反应,从而激发我们的注意力。
32 注意力的自动化
为了避免执行一些任务耗尽注意资源,为了帮助我们在环境中应对自如,我们很多的认知过程都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基本上不需要意识觉察就能自动执行了。当多个任务同时进行时,我们甚至感觉不到谁先谁后。
作者研究后得出,注意力的自动化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形成。
一是熟能生巧。
很多任务一开始是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的,但是经过训练后,随着认知的各个步骤执行的效率越来越高,慢慢的,它会逐渐整合成一个单独的操作,从而减少我们的注意力资源。
例如,学习英文,刚开始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理解其意思。后面看英文能够直接理解意思。
二是对于某个特定刺激,能形成特定的反应。
当我们看到某个特定的信号时,就能从记忆中提取出对应的答案。
例如,红灯停,绿灯行。
总之,注意力自动化的好处是,在遇到熟悉的事情时,能在脑海中迅速提取出特定的动作程序,以应对特定的刺激。
与此同时,注意力自动化也有其负面影响。
注意力自动化会让我们失去判断能力,导致失误。
例如,开车回家,本来打算先开车去超市,但是到了岔路口,直接拐向了家的方向。
作者提到一个克服的方法就是,“ 从环境中设置适当的反馈 ”。
例如,在桌面贴个小纸条,提醒自己下午要寄个快递。如果需要早起赶飞机,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闹钟把我们叫醒。提前将要携带的东西放在门口,这样出门时就不会丢三落四了。汽车安全带,没有系的话,响个不停。
以上就是作者对注意力的概念、功能、特点三个方面解释。对注意力了解的越多,觉察的越多,就越能发现我们的自动化模式,从而帮助我们在适当的场合,更好的运用注意力。
二、记忆
记忆是我们保留和提取过去的经验,并在当下运用这些信息的过程。
作者提出, 记忆就是大脑对于过去的事情的主观印象 。
记忆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我们个人因素的影响,它并不是像拍照或是录音一样,是完完全全的复制,而是 带有很强的主观的色彩 。
这些主观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哪些信息会被我们记住,哪些信息会被我们忘记 ,当我们想起这些记忆时,它是什么样子的。
例如,两个人同时去**院看同一部**,当他们之后回想起这部**时,两个人有可能记住的画面和情景都是不一样的,感受也可能大相径庭。
我们将会从记忆的形成、遗忘、压抑三个方面了解记忆。
1、记忆的形成
根据记忆的运行机制和保存时间,可以把记忆分成三类,分别是感受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1 感受记忆
也叫瞬间记忆,顾名思义,就是信息存储时间极为短暂,通常保持在025秒至2秒之间,然后很快就消失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的。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来说不重要,所以我们会本能地“抛弃”它们。
12 短时记忆
如果信息保存足够长时间,就能转化为短时记忆,进入到我们的意识中。
短时记忆时间段,容易忘记,一般保持在几秒钟到一两分钟。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为5-9个单位。
13 长时记忆
通过复述,也就是语言重复刚刚识记的材料,能帮助我们延长短时记忆,并向长记忆转移。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不限,容量不限。
记忆其实就是一个从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发展过程。
记忆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编码,存储,提取。
编码阶段,将信息有序的输入,对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类似“贴标签”。
存储阶段,将经过编码的信息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提取阶段,取出或使用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
之前提到记忆的主观印象,体现在提取阶段。每个人在提取记忆时,都会对这些记忆重新赋予一定的情感和意义,所以提取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信息,而是一种二次创作的过程。
2、记忆的遗忘
作者提到有三种解说,分别是记忆的消退,干扰说,记忆的压抑。
21 记忆的消退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 遗忘曲线理论 ,认为记忆遗忘的过程是“ 先快后慢 ”,即刚开始忘得快,后面会忘得慢。
22 干扰说
记忆并没有丢失,它还在我们脑海里,记忆之所以会出现遗忘,是因为信息之间互相产生了干扰。主要包括两类干扰:
一是前摄干扰。 旧记忆干扰了新记忆,例如,电话号码,之前的和之后的,对之前的记得清楚。
二是倒摄干扰。 后面的信息会干扰面前的信息,例如,考试先复习物理,再复习化学,对化学掌握更好。
23 记忆的压抑
记忆被抑制,导致人们忘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例如,因为记忆太过于痛苦,造成的心理创伤太大,以至于无法想起来。这类人通常是有童年阴影的的人,或是经历过恐怖事件的人。
一部分人可能会产生记忆紊乱,出现一些虚假的记忆。这类人通常是目击证人或受虐人。
总之, 记忆的压抑,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将,不堪回首的往事,巨大的痛苦或是自己的厌恶的人,从记忆力抹去,从而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备受记忆的煎熬。
3、记忆的提升
对记忆的形成和遗忘有一定了解之后,作者提出了五种方法,帮助我们提升记忆。
31 及时复习
上文说到艾宾浩斯提出的 遗忘曲线理论 ,那么,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及时复习,而不是等到忘得差不多了再复习,会有很好的记忆效果。
32 分散练习
将学习的过程分为成不同阶段,每个学习阶段学习后,就休息一段时间,紧接着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并且随着记忆逐渐加深,阶段之间的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拉长。
这样的好处是,一是让我们精力更充沛,二是不容易感到枯燥和疲劳,三是帮助我们不断重复记忆,从而降低遗忘的速度。
33 保持良好的作息
根据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海马体在记忆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拥有一个快速学习的系统,而这个系统要在睡眠的时候才能激活。
在学习的过程中安排一些休息的时间,从而做到劳逸结合。
34 复述及组织的方法
复述,即帮助我们把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过程。比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组织,即对信息进行分类,贴标签。信息组织能帮助我们使信息更好地得到编码,从而帮助我们记忆。
35 增加记忆的提取线索
当我们想记住一件事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它和周围的环境、个人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唤起我们的强烈感受。
当我们想要记住一个新的知识时,我们也可以寻求联系,在记忆与它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或是看看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场景或经验可以解释这个新知识,从而将它作为我们的记忆提取线索。
以上就是作者对记忆的形成、遗忘、提升的解释,结合之前提到的注意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发现, 把有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到记忆提升的部分当中,就会对我们的记忆,有非常好的影响作用 。
三、思考
1、如何进行推理
推理就是根据已知的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
推理通常有两种形式:
11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个别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是根据普遍性的原理对特殊的情况作出判断的过程,是基于逻辑进行推理。
演绎推理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111 条件推理
用假设的命题作为依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的过程。用数学公式解释,就是如果先决条件P被满足,那么事件q就会产生。
例如,如果水温达到100℃,水就会沸腾。
条件推理又分为两种类型:
肯定先决条件 ,例如,所有的鸟都会飞,麻雀是鸟类,所以它会飞。
否定后面条件 ,例如,所有的鸟都会飞,小狗不会飞,所以它不是鸟。
112 三段论推理
根据两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演绎论证。
在每一个三段论里,我们都会看到它包含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和一个结论。
例如,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一个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总之,演绎推理结论却未必是真的,取决于我们的前提是否真实。
12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把观察到的事实、规律归纳总结为结论的过程。
归纳推理基于概率而不是逻辑,并且它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或是观点进行归类分组,最后,从中概括出他们的共同点。
例如,根据金、银、铜、铁这几种金属受热后,体积会膨胀的特殊情况,我们由此可以归纳出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会膨胀的一般性结论,这一过程就是运用了归纳推理。
与此同时,归纳推理从某种程度来说不严谨,因为只要我们观察的事实有限,那么最后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会有所偏差。
归纳推理的意义在于,通过谨慎的推理,得出一个相对高度可能的结论,从而帮助我们预测环境中的事件发展和概率,减少不确定性。
2、如何做出决策
21 启发式策略
指的是人在解决问题,在真实环境和条件限制下,在最快速度内找到好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启发式策略是减轻我们决策认知负荷的心理捷径,帮助我们尽快地达成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决策。
启发式策略包括四种策略:
211 足够满意策略
逐一考虑每个选项,一旦找到一个满足自己内心标准的选项,我们就会快速做出选择,从而找到一个让我们满意,可以接受的方案。
例如,找对象结婚时,可能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完美的另一半,所以,当下最好的就是最合适的。
212 按特征淘汰
面对的选择,远远多于在有限时间内可以理性考虑的数目时,每次只考虑一个重要的特征,从而剔除其他不符合的选项。
例如,购物筛选时,种类太多,优先按照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筛选掉其它产品。
213 典型性启发式策略
当遇到偶然、概率性事件的判断时,倾向于用整体趋势,来判断个例的情况,从而做出预测。
例如,出门前没有看天气预报,会根据季节情况预测是否下雨。
其负面影响是,容易导致我们做出偏颇的判断,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概率之间是独自成立的。
214 可及性启发式
根据想起的某个相关事例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
例如,坐飞机比汽车明显要安全,但是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还是会觉得坐飞机不如坐汽车危险。
其负面影响是,可及性启发式虽然能让我们快速借助直觉思维,进行决策,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视野不同,因而很容易导致个体在决策时出现偏差。
22 思维谬论
我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通常会犯一些思维谬误。
221 赌徒谬论
人们经常会错误的认为,一个事情发生的机会概率,会受之前发生事情的概率影响。
例如,玩色子,连续出了5局大,会认为下一句可能也是大。
222 热手效应
认为某一种事情的过程将继续下去的信念。
例如,之前对手一直这样行动,所以相信对手一直会继续这样做。
223 沉没成本谬论
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已经投入的成本和代价。
例如,修理东西花费了很多钱了,正是因为已经花了那么多修理费,所以不愿意买个新的。
23 决策
人们做决策时,通常是按照以下两种情况进行
231 采纳最优法
在决策中,确定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来帮助自己做决定。
例如,买车时,一旦认定价格排第一,则其它因素都将靠后。
232 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个东西,而所要付出的表面代价和潜在代价。
例如,放弃工作去上研,这样的话,除了不能工作产生的收益损失,还要加上上研的各项花费,加起来就是总成本。
3、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即问题的界定和分析。
在认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问题的思维模式,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作茧自缚 ”或是“ 惯性思维 ”。
这将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一是影响我们解决常规问题。
惯性思维让我们无法跳出思维的固有框架,习惯性地关注问题的某个层面,或是只用某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无法看到眼前一些更为简单的解决方法。
例如,面对宽广的河面,与其花费巨额成本造船或修桥通路,不如等到冬天结冰再过。
二是无法发现事物的其他新用途,束缚了自己的思维。
例如,蜡烛中间的蜡芯可以做绳子。篮球放气后可以当成碗使用。
三是对其他人产生刻板印象。
这会导致我们在和他们相处时,很容易带着“偏见”看待别人,并以此来证实我们脑里的想法。
例如,东北人喝酒很厉害。女强人很多都嫁不出去。
基于以上情况,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 正迁移 ”。
正迁移,是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将原来用来解决某种问题的知识和策略转移,运用到另一种不同问题的情境中。
或者说是先前的问题求解,使得后来的新问题求解变得容易。
例如,学过骑单车的人,在学骑摩托车时就会更加容易。
作者讲到一个例子,这里也分享给各位读者朋友。
说起军师和医学,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件事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你深入研究,你其实会发现可以将它们当作本质相同的问题去看待。
试想一下,如果将军希望占领一个要塞,但是这个时候,要塞的周围的路都埋了地雷,如果军队大批人马冲过去,就很容易引爆地雷,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带领一批小队人马从不同方向进行小规模攻击,从而击溃对方。
那如果此时你是一名医生,你需要用X射线去杀死一个肿瘤,但是肿瘤周围还有很多健康的组织,如果才能做到既摧毁肿瘤,同时又不破坏这些健康组织呢?
相信聪明的你,通过提示,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将军事这个小规模攻击的方法运用到医学上,用很弱的X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肿瘤,这样既不会破坏正常组织同时又能将这些射线聚集在一个点,也就是肿瘤所在之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思维推理、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越多,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发挥思维潜力。
总结一下,当我们把有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到记忆,以及思维的运作方式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控制,甚至是挖掘注意力、记忆、思维的潜在力量,从而帮助我们应对不同的场合,带来更好的结果。
以下是笔者整理《认知心理学》的思维导图。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以进入公众号“ CoachMind ”聊天页面, 回复“108” ,领取《认知心理学》高清思维导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