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很多人对于食盐的量比较模糊,炒菜时只是凭感觉或者口味添加食盐,即使知道每日食盐摄入量,做饭时也不可能用天平或者秤称量。为了防止吃太多盐,一直建议使用控盐勺,使用2克定量盐勺时,每一平勺食盐量为2克。
除了减少盐的使用,还建议选择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其实,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
另外,还要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高盐的包装食品,比如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这类食品含盐量都不少,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在减少吃减量过程,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也就是说慢慢会习惯清淡口味。
02
全家用油只从控油壶取用
不食用菜汤或汤泡饭
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但摄入过多会影响健康。
植物油和动物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
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等烹调器,均可减少用油量。
家庭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
平时在外就餐时,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值得注意的是,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因此也建议不要喝菜汤或用汤泡饭吃。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03
每天糖控制在25克以下
白开水代替含糖饮料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替代饮料。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的摄入频率。
1、出油的原因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皮肤科临床研究副主任海蒂·华尔道夫指出,头皮毛囊内的皮脂腺产生的油性、蜡状物质就是皮脂,当皮脂腺分泌了过多皮脂,这些物质就会蔓延到头发上,让头发看起来很油腻。
美国纽约著名美发沙龙老板爱德华·特里克米解释说,头发一旦浸在自身分泌的油脂中,其蓬松度会迅速下降,很快就会显得扁平、毫无生气。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头皮的构成,但是我们可以在控油上多下功夫,让自己看起来更神清气爽。
2、防止头发出油的几个妙招
少梳头,多按摩
梳头次数太多会刺激到分泌油脂的皮脂腺,使头发更油,而且梳子
巧用小苏打
如果你的发质本身就不错那么你可以选择使用小苏打来清洗头发。小苏打能够柔和的净化你的头发,去除死皮细胞,并剥离头发上的天然油脂污垢。每次取用1 - 2汤匙的小苏打然后用一小杯水来混合,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在头发上了。如果你的头发很特别好或头发比较短,还可以自由的调配小苏打的比例。
淘米水护理头皮
我们都知道淘米水可以让肌肤水油平衡,变得更加白嫩,其实淘米水还可以解决头发出油的问题。将杂质滤干净的淘米水反复清洗头皮,并加以适当按摩,就像修护肌肤一样让头皮吸收水分和养分,油皮水油平衡之后,自然就不容易让头发出油啦。
扩展资料
这些行为会伤害你的头发
错误1 湿发时随意梳头发
头发湿湿的时候最容易打结,这时需要借助专业美发工具,也就是发型师在为我们剪头发时用的剪发梳,这种宽尺的梳子可以减少对头发的伤害,同时也带有抗静电的功效,千万不可随手拿起一把梳子就想解决打结的湿发!
错误2 湿发时就做造型
虽然湿发的时候比较容易给头发做造型,但其实这样对头发造成的损伤比干发更多,切记一定要在头发全干后再抹上造型品,因为湿发相较比较脆弱,如果你真的来不及吹干,又不想要披头散发,就请用发圈和小发夹做简单的造型即可。
错误3 不停地梳头发
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爱梳头发,都说常梳头发会刺激头皮,头发长得快,但事实是,过度梳头发反而会对头皮造成拉扯,长期下来对头皮和头发都会造成伤害,建议每天梳约10~12下就足够了。
参考资料:
“人人掌握控油控盐”已写入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新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促进行动。食油和食盐摄入量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市府、区府在去年已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发放了控盐勺,今年5~6月份还要免费发放控油壶,倡导市民控油、控盐,其目的是为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市民高油脂、高盐的饮食习惯,远离许许多多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我国人均每天摄油量不宜超过25克,每天摄盐量不宜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7年倡议将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从6克减至5克。最近的全国城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摄油44克,超标76%;人均每天摄盐12克,超标100%(北方则超过15克/人天)。上海市民人均摄油超标几近1倍,摄盐超标1倍多。可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饮食中不控制油对健康危害极大
许多营养专家指出,这种食油失控现象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生活的一大隐患。由于国人长期油脂摄入量过多,可以引起许许多多疾病,所以有着极大的危害。
⑴高脂血症:
油脂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将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从而造成高脂血症。血脂的来源主要是从消化道吸收的脂类物质,其次是体内贮存的或由糖、氨基酸转化成的脂肪。血脂高的人,他的血抽出来,马上就会凝固,放上3~4个小时,上靣就会有厚厚一层油。
人体中的血脂成分,除甘油三酯外,其它成分是与血浆中蛋白质相结合形式存在的,脂类与蛋白质相结合成为脂蛋白。而脂蛋白又可分为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两种。血脂即总胆固醇(TC,应<5.2毫摩/升),包括甘油三酯(TG,应<1.7毫摩/升)、低密度脂蛋白(LDL-C,应低于3.12毫摩/升,越低越好)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应>0.91毫摩/升)。如果有人检测的TC、TG、LDL-C均低于标准,HDL-C高于标准,这个血脂检测结果是很好的。如果相反,TC、TG、LDL-C均高于标准,HDL-C低于标准,那这个检测结果是不好的,可以戴上高脂血症的帽子了。
根据血脂检测结果可以把高脂血症分为三大类,TC升高,TG正常,为高胆回醇血症;TC正常,TG升高,为高甘油三酯血症;TC、TG均升高的,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另外,血脂过高时,脂质可在真皮内沉积下来,在眼睑内上侧呈现**高出皮靣的结节样赘生物称为**瘤,双侧对称。可以把它看作为高脂血症在脸上开的花。
我国内地成人高脂血症患病率已达186%,目前约有16亿血脂异常者。如此众多的成人高脂血症并非一日产生的,也往往是由儿童青少年时期或青年时期发展而来的。在我国华南地区,儿童少年高脂血症者为5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的专家日前公布了一项该市近2万的血脂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儿童高脂血症患病率为96%。由于儿童患血脂异常往往是在体检测定血脂时才发现的,因此容易被忽视。
高血脂是人体内的“定时炸弹”。早期的高脂血症可以毫无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被人称为“无声的杀手”。中期的高脂血症病人常感四肢无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力不从心、浑身酸痛、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老年斑等。再发展下去就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了。
提起高血脂、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医学上都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又叫“富贵病”。一般总认为这些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病,孩子是不会患这些病的。但是,近一二十年来,这些疾病的发病年龄在逐渐提前,居然孩子得的病与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了。这种趋势叫“低龄化趋势”。通俗地说,就是“成人病”盯上了孩子!
根据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左右发现血脂代谢紊乱,等他到了20多岁时,就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而步入30岁后,高血压、糖尿病将会出现,与健康的同龄人相比,精力和活力都感不足。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偶尔来袭也不足为奇。等他到了40岁,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肾功能遭到损坏的危险性都大大增加。这时再开始治疗,工作中如果不注意休息,不能及时排除各种压力,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必然会明显增加,他们也许只能活40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⑵动脉粥样硬化:
人们经常把心脏当作总水泵,把遍布全身的血管比喻成家中的自来水、煤气管道一样,用得时间长了,管子的内壁就会结垢、生锈。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的基础。高血脂就是水中的垃圾、淤泥。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动脉管壁上会沉积,并且越积越多,管壁的柔韧性就降低,动脉的弹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管腔狭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动因受阻而减慢,这就是人到中老年后容易患动脉硬化的缘由。因此,出现精神疲乏,记忆减退,一回家就想躺在床上,看电视也会打瞌睡等早期动脉硬化的表现。
医学知识告诉我们,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中坏死的斑块里,会流出像小米粥样的粘稠物质。血管壁上这种小米粥样的粘稠物质附着后,血管就会变细、变硬。血管每年狭窄约1%,当冠状动脉狭窄只有正常的30%时,心电图检查就有异常发现。当冠状动脉狭窄只有正常的25%时,就是冠心病了。有时病人可以出现胸闷、气促,重则可出现心绞痛。当血管全部阻塞时,就发生心肌梗死了,病情就相当危急。而且斑块脱落随血流可以引起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梗塞(心梗、脑梗),轻则偏瘫,重者可以致死。目前已知,胆固醇水平每增加1%,心肌梗死的患病和死亡风险就增加2%。肥胖者心脏病发生明显增高,且比正常人提前7年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有人说,肥胖形成冠心病时间为10~20年。
“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地老化、变硬、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换言之,人的寿命与其体内的动脉状态是同步的,“人与血管共存”。目前,世界上每年有800万~1000万人死于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病和脑中风,动脉硬化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⑶高血压:
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是有害的,因此摄入动物脂肪多的人比食用植物油的人易患高血压。以肥胖者为例,儿童青少年肥胖潜在着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是高血压的最常见的伴侣。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据统计,肥胖者高血压患为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减肥降体重可明显降血压。
美国的一项研究中表明:超重和短暂性血压增高同时存在的人发展成持续高血压的机会是正常体重者和无短暂血压增高的12倍。另一项研究表明,肥胖者发展成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的8倍。
⑷超重、肥胖:
50多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有关。美国有部纪录片《大号的我》,纪录了美国人摩根·斯普尔洛克以自己的身体做了一个实验:连续30天,他三餐只吃麦当劳的食物,只喝麦当劳的饮料。结果体重自140斤增加到160斤。由于吃的多,消耗的少,多余的能量即转化为脂肪而积聚于体内,造成了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人体内总脂肪数量明显增多而发生肥胖。特别是有一种“向心性肥胖”,腰围粗,肚子大,这种胖最危险。中国另一项研究发现,腰围达到100厘米左右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从124升高到722%。其机理除可能与高脂肪饮食、肉食、甜食吃得过多外,还与摄钠多也有关。
据调查统计,喜食各种油炸食品、肉类、甜食的孩子容易超重、肥胖,在肥胖儿中则有95%喜食各种油炸食品、肉类、甜食等食品。调查也发现肥胖儿中有血脂指标异常的要占44%,肥胖儿脂代谢紊乱的比率较高,约有30%~40%的肥胖儿存在高脂血症,它又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的诱因。在成年人中,肥胖人群中有40%患高脂血症,重度肥胖患者有高脂血症者高近70%以上。二者互相促进,常形影不离。
⑸糖尿病:
还是以肥胖者为例,曾有专家报道,有10年肥胖史的人,34%发生了2型糖尿病。肥胖者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会约为非肥胖者的10倍。专家实验证明,脂肪细胞的大小与胰岛素抵抗作用呈正相关关系,病人为了维持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长期下去会圆胰岛分泌功能衰竭而出现糖尿病。
⑹脂肪肝:
我国脂肪肝患病率为10%~15%,男性为女性的4倍,好发于40~60岁。上海市居民的脂肪肝患病辛已达到21%。据说,5年后脂肪肝将成为沪上第一肝病,犹如潮水一样向人们冲来。喜欢吃高脂肪和动物性食物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好发于超重肥胖者、高脂血症的中年人和小胖墩(有6岁儿童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吃的过多,特别是高脂肪饮食和有偏食习惯,营养的摄入多于支出,再加上缺乏运动,过剩的营养以中性脂肪的形式贮存于身体各部。孩子不仅肥头大耳,肚子滚圆,就连肝脏的细胞内外也“堆”满了多余的脂肪。当肝脏的一个个生产车间(肝细胞)纷纷转岗成了“脂肪仑库”的时候(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时),脂肪肝也就形成了。儿童单纯性肥胖伴脂肪肝较为常见,即所谓的“十个胖墩九个脂肪肝”说法。由于小胖墩的脂代谢紊乱,所以脂肪肝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危害很大。
⑺急性胰腺炎:
因为过高的甘油三酯会堆积在胰腺中,激活的胰酶会使甘油三酯分解为大量游离的脂肪酸,未与白蛋白结合的剩余游离脂肪酸呈很强的毒性,易损伤胰腺,引发急性重症胰腺炎。一旦发病,病情就会相当严重、危急,可以危及生命。
⑻乳腺癌和大肠癌:
这是由于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能转化为类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另外,大量摄取脂肪,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降低,给癌症造成可乘之机。过量的油炸、熏烤食品,过多摄入高脂肪使中老年人患大肠癌比例上升,5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每7年升高1倍。
二、饮食中不控制盐对健康危害极大
早在1953年,美国的高血压专家梅涅利将含有较平时高许多倍的高盐食饵喂食给10只小白鼠,结果其中4只出现了高血压。这就是“高血压──食盐说”的发端,是个医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实验。之后,这个学说就在世界上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明确,盐吃得过多可使人体摄入的钠增加,导致体内水与钠潴留,血管壁敏感性增加,容易痉挛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我们平时吃的盐、喝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肾脏生成尿液排出。如果吃盐太多,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水盐就会在身体内积聚过多,造成血容量增多,最终导致高血压。研究发现,食盐引起的高血压约占该病所有病因的85%。
阿拉斯加的纽特人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4克,因此他们的血压均是正常的;马绍尔群岛的土著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7克,其高血压患病率为6.9%;美国白种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克,高血压患病率为8.6%;日本南部居民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4克,高血压患病率为21%;日本北部居民普遍食盐摄入量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为40%。
我国北方人“口味重”,高血压的发病率就高于“口味轻”的广东省,上海市则位居其中。大量事实证明,食盐摄入量的高低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每人每天多吃2克食盐,收缩压、舒张压会分别升高2和1.2毫米汞柱。食盐吃得越多,口味越重,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就越高。
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患者,更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否则会加重病情。婴幼儿肾脏尚未发育成熟,不易排出多余的钠,吃得太咸等于增加肾脏负担,更容易受害,婴幼儿少吃盐对预防成年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很有益处,应从小、从幼年起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良好习惯。儿童的食盐摄入量要比成人为低,1~6岁幼儿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2克;7~15岁儿童每日食盐摄入量为3克。
研究还表明,限制盐的摄入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及心梗、脑梗的发生率。芬兰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推行限盐措施,30余年的限盐努力使芬兰的心梗、脑梗发生率下降了70%,限盐的益处显而易见,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三、控油控盐是健康生活的两把金钥匙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城乡食油供应非常充足,各种各样植物油应有尽有,由于长期以来过量地摄入食用油,因此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患上述各种“富贵病”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这是这些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而且现在这些疾病已有低龄化趋势,甚至出现了“儿童成人病”。所以,当前已经到了必需控油的时候了。
预防重于治疗。要预防以上这些“富贵病”和癌症的发生,控制血脂是个关键。我们知道,如果已经得了高脂血症再吃降脂药来降低血脂,它的难度就大了。不如趁人们的血脂还未升高之前、动脉还未硬化之前,不要盲目用油,每天重视控油,用好控油壶,降低食油的摄入量,食油控制在每人每天25毫升以内,少吃些油脂不让血脂升上去,不让动脉硬化发生。这就是中医说的“治未病”,这样的做法是最明智的了。还应注意一些细节:例如,对食用的植物油的品种最好要经常换着吃;并且不可偏食植物油,也应“荤素搭配”(因各有各的长处),以2份植物油同时添1份动物油为宜,以利于各种脂肪酸的平衡摄取,有利用防范癌症,并可增加食物的美味。还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的习惯,少吃包括油炸类、烧烤类的垃圾食品。虽然油炸食品丰富多彩,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但经常食用对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国是个食盐大国。为了控制高血压的发病,许多国家都提倡少盐膳食,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5~6克。那么,怎样知道盐的摄入量是否合适呢?很简单,只要查一下一天24小时尿液中钠和氯的含量,24小时尿钠或氯80~100毫摩/升,相当于5~6克氯化钠。因此,对于高血压和肾脏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液钠和氯,以检查钠盐摄入是否达标。为此,我们平时做菜、做汤时,用好控盐勺,盐和酱油都宜少加,牢记要“淡些、淡些、更淡些”,不要以成人的口味为标准,而应以孩子的口味为标准才合适;平时少吃各种高盐的食品需要指出的是酱油、咸菜、味精、腌鱼、咸肉、方便面等加工食品都是高钠食品,都应该少食;外出就餐也应当与餐馆关照一下,要少盐,口味要轻。
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保健养生方靣的重要作用,古人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记载,说明人体需要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必须以谷类、肉类、水果、蔬菜配合起来食用,食物要多样化,必须“泛食”、“杂食”,应该做到只要是安全、卫生的食物,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尝尝,不可偏食,做到荤素搭配,细粮粗粮搭配,干的稀的搭配,这样营养吸收就均衡、全面,不会顾此失彼。只有平衡膳食才能使人们获得良好发育和身体健康。控油控盐,是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重要内容,是健康生活的两把金钥匙。市府和新区政府这两把金钥匙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天天能用好这两把金钥匙,从而建立控油控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天天吃得清淡点,不要吃得太油、太咸,这样就能远离许许多多疾病,就能健康地生活一辈子
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喝汤的习惯,因为汤不仅美味好喝,而且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是任何人群都能够随便的喝各种汤,如若不然则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因此,患有疾病的人群在喝汤时要谨慎。
哪些人群喝汤要谨慎?
1、 痛风人群不能喝肉汤
痛风大多是由于体内嘌呤含量过高导致的,而嘌呤大多来自于食物,比如肉类食物以及海鲜当中。把海鲜或者肉类炖煮之后,嘌呤则会溶解到汤中,痛风患者摄入之后则会导致痛风发作,或者导致原有的病情加重,因此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喝肉汤,鱼汤和海鲜汤也尽量不要喝,如果想喝汤,那么则要喝不放肉的蔬菜汤和蛋花汤。
2、 高血压人群喝汤时要控盐控油
患有高血压的人不能够摄入过多的钠元素,也就是说要严格控制食物当中的食盐含量,因此在给高血压患者做汤的时候,无论是鱼汤还是肉汤,都要少放盐,除此之外,做汤时还要少放油,因为食用油当中的脂肪含量和欧米伽6脂肪酸,会抵消鱼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3、 肥胖和高血脂人群喝汤前要先撇油
用肉类食物煮汤的时候,脂肪会乳化溶解在汤中,因此大多数的肉汤当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比较高,因此肥胖人群以及高血脂人群要尽量少喝肉汤,如果要喝则要先撇去表面的油,要不然肥胖以及高血脂的情况则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建议肥胖和高血脂人群尽量喝蔬菜汤。
4、 胃酸过多的患者不要空腹喝汤
胃酸过多的人也不能够随意的喝汤,尤其不能够空腹喝肉汤或鱼汤,因为这些汤当中的物质会使胃酸分泌的量有所增加,促使胃酸过多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胃酸过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可以经常吃大鱼大肉,建议多吃一些少油的蔬菜。
5、 糖尿病人不能喝脂肪、糖分高的汤
糖尿病人对汤的要求比较高,既要保持清淡。少油少盐,也不能够喝糖分过高的甜汤,因为高油、高盐以及高糖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餐后血糖急速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不放盐或者少放盐的清汤。
6、 胆囊炎患者不可以喝浓汤
胆囊炎患者要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因此胆囊炎患者也不可以随意的喝肉汤,即使是喝清汤,也要把漂浮在表面的油脂撇掉,浓汤和油汤则最好不要喝药,不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温馨提示
虽然大多数汤中的营养比较丰富,但是特殊人群也不能够随意的喝汤,如果想喝汤,则建议喝点清淡的蔬菜汤。另外喝汤还要讲求正确的方法,建议先吃一些少油的蔬菜,然后吃主食和其它菜肴,最后喝点蔬菜汤。
既可以摄取各种营养,又不会给肠胃带来额外的负担,最重要的是不会导致各种疾病变得更加严重。
免责声明:此文和转载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很多人认为减肥期间需要控制盐的摄入,一些减肥食谱也都会提及饮食要清淡少盐,我们都知道,胖是因为摄入的热量过剩堆积成为脂肪造成的,那么,减肥期间控盐是因为盐的热量很高吗?为什么减肥期间需要控盐呢?
关于吃不吃盐,其实,希望大家都能记住一个数字: 每天摄入食用盐在6克以下(大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即可。
减肥需要少吃盐的说法,是来源于, 钠的过量摄入可以相应导致机体内水分的潴留,就相当于老百姓们常说的“水肿” ,有的人晚上喝水过多的话会觉得第二天整个人有点肿肿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水的潴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重。而且, 摄入盐过量可能会增加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危害身体 健康 。
所以,减少盐的摄入量,理论上可以短时间内暂时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但是并不是一个减肥的方法。要想减肥,还是要确保热量消耗大于热量摄入。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病人,才建议低盐饮食。 对于普通人,一日摄入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