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评价一下洪秀全

请简要评价一下洪秀全,第1张

亲爱的楼主,下面的是我查找来的: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的领袖。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后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的启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其中也表达了洪秀全的人口思想。

洪秀全完全排除人口增多会出现衣食不足的可能性,认为人类的生和死,都有上帝的妥善安排。他说:“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原道觉世训》)因此,无论人怎样多,都应该相互平等,不应该为争夺衣食而产生矛盾。“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至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近代则有阎罗妖注生死邪说。(《原道觉世训》),即由清朝统治者所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体系造成的。他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同上),直到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原道醒世训》)。总之,消灭封建统治体系,建立公平正直的太平天国,是使人口众多的中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的唯一途径。因此,他在1853年颁布了《天朝日亩制度》,准备用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来解决中国当时的人口问题。

对他的评价:

新中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与褒扬。1964年,戚本禹挑起了一场批判李秀成的论争,使得以影射史学为特征的极“左”思潮在中国大地上泛滥。在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美化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的做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被说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洪秀全被称之为革命领袖,甚至以洪秀全划线,以此区分太平天国历史人物的功过。一时间,洪秀全头顶佛光,被吹捧成“千古完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再呈百家争鸣局面,对包括洪秀全在内的若干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虽然长期以来神化洪秀全所形成的思维惯性还不时有所反映,但总体来说,对洪秀全的评价逐渐趋于人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以反激进主义为宗旨,祭起“告别革命”的大旗。他们认为,“20世纪的革命方式确实带给中国很深的灾难”。他们否定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切革命,太平天国被称为“洪水滔天,鬼魅横行”,洪秀全被认为是“有轻度精神病的准皇帝”、“暴君”和“邪教主”,甚至认为洪秀全不存在鬼化问题,因为洪秀全本身就是魔鬼。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历史的洪秀全是一个人,不是神也不是鬼,无论将其神化或者鬼化都没有反映他的历史真面目。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既不能神化,也不能鬼化,只有人化才是正确评价洪秀全的唯一途径。

拜读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潘旭澜教授《还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刊于《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9期,以下简称“潘文” 一文后,觉得潘先生虽然语出惊人,但掩卷深思,并没有给人以“还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之感。作者把洪秀全描述成一个欺世盗名的政治邪教教主,描述成治政无术、腐败堕落的暴君,但有的叙述与史实不符。例如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史有记载。《李秀成自述》:“天王之病,因食甜露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洪仁�允觥芳牵骸爸两衲晁脑率�牛�抑骼咸焱跷圆《���臁!焙樾闳�亩�雍樘旃蟾K担骸氨灸晁脑率�湃眨�咸焱醪∷懒恕!薄渡虾P卤ā吩诩鬃恿�鲁趿�统蹙帕教斓谋ǖ贾校�妓岛樾闳�恰安」省钡摹J肥岛芮宄��宋娜此岛樾闳�窃诰��凶陨薄�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农民起义并建立政权,最终也因偏执信仰拜上帝教而丧失政权,可以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吹响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号角,也因拜上帝教而唱起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挽歌,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这一过程来看,洪秀全所创立的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政治性宗教,而不是一个政治性邪教。

首先,洪秀全是一个虔诚的拜上帝教教徒,而不是蒙蔽信徒的教主。世界上一切邪教头子,都鼓吹教主崇拜而自己并不相信自己所设立的邪教。正如麻原彰晃宁愿坐牢也不自杀,等等。洪秀全和古今中外的邪教头子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因为洪秀全对自己创立的拜上帝教中的“皇上帝”有着执着甚至是偏执的信仰。

其次,洪秀全并没有全盘吸收基督教教义,他将独尊上帝的教义和中国古代崇敬上帝的神话结合起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宗教——拜上帝教。他对拜上帝教的教义深信不疑。1864年天京危急之时,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洪秀全却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天京没有粮食,他却要合城俱食“甜露”,由此而导致大病缠身,足见其对“皇上帝”、“天兄”的信仰已深入骨髓。

其三,利用宗教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起来参加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太平天国之前已有诸如太平道、弥勒教、白莲教利用宗教发动农民起义。潘文将洪秀全所说的“在道光三十年我将遣大灾降世,凡信仰坚定不移者得救,凡不信者将有瘟疫,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简单地归为邪教,认为洪秀全在宣传世界末日。洪秀全宣扬大灾降世的目的是为了鼓动农民参加起义。世界上几乎一切正统宗教都宣扬救世论,如基督教和佛教都以救世为其基本教义,“行善去恶”,以修来世之福。洪秀全倡导的“救世”是“救今世”而不是救来世,他渴望建立人间的现实“天国”,这与邪教蛊惑人心、煽动信徒不惜以牺牲今世的生命去换取来世所谓的幸福是有根本区别的。

其四,洪秀全妻妾成群是封建帝王思想滋长的结果,与邪教利用歪理邪说奸*妇女是不一样的。不可否认的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废除买卖婚姻制度,建立具有法律效能的婚姻秩序,凡男女自愿结婚者,经审查后发给盖有官印、绘有龙凤的证明“合挥”,即是合法婚姻。又如禁止强奸妇女、废除女子缠足,规定“凡强奸,经妇女喊冤,定即斩首示众,妇女释放”等,表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虽然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解放是有限的、局部的,但与清王朝是不一样的,更有别于所谓邪教。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虽然最终未能付诸实践,但其进步意义并不能就此否定。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土地问题和政权组织问题作出规定。其中“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小生产者朴素的愿望,而不是如潘文所说是“骗人的门面话”。《制度》提出平分土地,反映了其革命性、进步性的一面,为起义农民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对于鼓舞起义农民的士气至少是有直接作用的。由于《制度》杂糅了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宗教信仰,使其内容互相矛盾、互相抵消,使得平分土地这一设想无法实现,只能继续实行“交粮纳税”,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所决定的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封建性、落后性的一面。《制度》虽未实行,但部分地区的农民分得了一些土地,或者减少了赋税,生活有一定改善,史料有所记载,这是不能否定的。

1859年4月,洪仁�酉愀鄣教炀�K��谙愀垩�昂土私獾降淖时局饕逍率挛镒�闯伞蹲收�缕�罚�M家苑⒄棺时局饕宓姆绞礁脑焯�教旃���┱棺约旱谋Ц禾峁┮桓銎教ā!蹲收�缕�泛�橇苏�巍⒎ㄖ啤⒕�谩⑽幕�⑼饨坏裙叵倒�泼裆�娜舾芍匾�侍猓�酝及烟�教旃�ǔ梢桓鲇搿胺�瞬⑿邸薄ⅰ懊窀还�俊钡男鹿�摇E宋闹薪�槿诗提出《资政新篇》的目的仅仅框裁于“以平物议,以服诸将”,未免过于片面。此外,潘文说:“《资政新篇》在介绍外国情况这一点上,远不如林则徐请人翻译的《四洲志》全面准确,亦远不如魏源在此书基础上编成的《海国图志》丰富充实,时间也晚了好多年”。潘先生对于农民出身的洪仁�疵夤�诳燎蟆A衷蛐焓乔逋醭�爻迹�H畏饨�罄簦��梢远�檬种械男姓�试础⒕�米试春腿肆ψ试蠢捶�搿端闹拗尽贰N涸幢嘈础逗9�贾尽罚�小端闹拗尽肺�� E┟癯錾淼暮槿诗呢?他没有任何资源,只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与学习来了解和认识西方。潘先生将两者进行比较显失公平。洪秀全对待《资政新篇》这样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不仅认真阅读,而且对其中的“兴舟楫之利”、“兴器皿技艺”、“兴银行”、“兴宝藏”等发展资本主义的建议,都作出了“此策是也”或“是”的批示,表明洪秀全对发展资本主义是表示赞成的。我们虽然不必据此认为洪秀全主动“向西方寻找真理”,但洪秀全面对“西方真理”至少没有斥之为“奇技*巧”而加以反对,这是事实。

洪秀全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文说“洪秀全敌视中华传统文化,除了极少数他所需要的,其余不分良莠一概加以扫荡”,其目的是“要以他的政治邪教文化来取代”。洪秀全虽然痛恨中华传统文化,但他却无法与其决裂。洪秀全批判传统文化,大致经历了以儒教附缘基督教,以基督教排斥儒教和以基督教调和儒教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对儒学既批判又保留的态度是始终存在的。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赴广州应试失败,对清朝封建统治产生强烈愤恨,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等我自己来开科举士吧”。洪秀全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继而产生排斥心理。洪秀全在起义前后,对一切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书和庙宇,采取了焚毁的手段。定都天京之初,手段更加过激,“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发起了空前猛烈的扫荡,手段显然是偏激的。但这些手段动摇了封建统治者赖以维持统治的思想根基,对动员农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应该说还是起到了很好的鼓动效果。

洪秀全用“火与剑”这种简单的方式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发起猛烈攻击,但在攻击的同时,他又找不到合适的理论工具,而且他的思维也始终摆脱不了旧的封建意识的桎梏,未能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为了维护业已建立的“洪家天子杨家将”政权,洪秀全不得不利用儒学的三纲五常。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的方式,反对对传统文化实行焚书坑儒。此后,洪秀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转为比较温和的删改。从洪秀全对待传统文化的转变看,作为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不可能摆脱根源于小生产者方式的家长制和等级制,更不可能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取代承袭了几千年之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洪秀全对于传统文化从批判到复归,从金田起义的领袖到定都天京后迅速封建化为一个新皇帝就是一个明证。

关于洪秀全暴政 潘文将洪秀全说成是“为人暴虐,嗜血成性,任人唯亲,立政无章,言而无信,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的暴君。太平天国确实存在很多过激的行为,潘文中几点归纳有的是切中要害的。但既然是要还洪秀全的历史真面目,就应该以真实的史料立论。

关于天京内讧,潘文说洪秀全和韦昌辉“唱双簧”,事实上洪杨矛盾没有发展到非杀杨不可的地步。洪秀全有没有“密诏”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因为未发现“密诏”,学术界未敢断言。一般认为,韦昌辉出于对杨秀清的“忿气”和“不服”而伪造“密诏”,率三千精锐潜回天京偷袭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全家,后又设计杀戮其部属两万余。对于韦昌辉的疯狂行为,洪秀全事后派人指责他说,“尔我非东王不至此,我本无杀渠意,而今已拿戮之,此属又何辜。”韦昌辉在取代杨秀清以后暴戾专横,诛杀了包括石达开家属在内的许多天京军民,甚至将矛头指向洪秀全。因此,在石达开靖难大军迫近天京和天京军民强烈要求诛韦的双重压力下,洪秀全借机杀了韦昌辉。

潘文说“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造反,引发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七千万。中国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经济受到极惨重的打击。太平军所到之处,文化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同时,导致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与太平军作你死我活的搏斗,东北与华北兵力空虚,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导致英、法联军轻易地攻占天津、北京,大肆抢掠,火烧圆明园。”这种为清朝政府丧权辱国、御侮无力的无能开脱,把罪责强加于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头上,是不够全面的。过量死亡的人口都是太平军杀的吗?清军杀死了多少人?外国洋枪队杀死了多少人?天灾死了多少人?再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清政府还是那个日益腐朽的清政府,而列强却是更加贪婪的列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这样的政府能够抵御俄国入侵、能够战胜英法联军吗?

通过对洪秀全的评价,我深深感到“盖棺未必能定论”,特别是对于在历史上曾起过特殊作用的历史人物来说尤其如此。对于潘文中所说的“为现实功利而写作历史论著,是历史学的最大隐患。每一个写历史论著的人,其实同时也在写自己的历史”的结论,我深以为然。对于洪秀全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为其掩饰,但是要从他所处的时代客观公正地评价他,而不是以今天的标准框裁他。

参考文献:

① 茅家琦. 太平天国通史.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② 钟文典. 太平天国史丛书.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③ 崔之清. 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④ 中国史学会. 太平天国�资料丛刊 . 神州国光社,1952

⑤ 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2001

⑥ 司法部. 依法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政治邪教活动知识问答.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⑦ 呤口利.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王维周译

⑧潘旭澜. 太平杂说. 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原因;为了积蓄自己的力量和稳固自己的地盘,有一块可靠的后方基地。还因当时东南地区,人民群众反清的情绪较高,粮草供应和出产都很便利,长江天险在地势上提供了保障

评价:不应该太早定都。定都即表示称帝,即与当时的清廷分庭抗礼。且不说当时清廷上有大批军队可以压制太平军,就是世界列强为了维护他们在华利益也不会坐视清朝朝廷覆灭的。

还有太平天国的军队、领导层都是由小手工业者、农民等组成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及世界观、人生观注定他们没有更加远大的目标。而过早的定都天京后,会给天平天国的人们一种已经成功的错觉,认为已经高枕无忧了,从而彻底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安于在天京享受生活了。因此从定都天京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致病而死: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4月27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军在城陷后将他的遗体毁掉。

服毒而死: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太平天国的对手、曾国藩在一八六四年六月二十三日(7月26日)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年6月1日)服毒逝世”。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新中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与褒扬。1964年,戚本禹挑起了一场批判李秀成的论争,使得以影射史学为特征的极“左”思潮在中国大地上泛滥。在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美化太平天国,拔高洪秀全的做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被说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洪秀全被称之为革命领袖,甚至以洪秀全划线,以此区分太平天国历史人物的功过。一时间,洪秀全头顶佛光,被吹捧成“千古完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再呈百家争鸣局面,对包括洪秀全在内的若干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虽然长期以来神化洪秀全所形成的思维惯性还不时有所反映,但总体来说,对洪秀全的评价逐渐趋于人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以反激进主义为宗旨,祭起“告别革命”的大旗。他们认为,“20世纪的革命方式确实带给中国很深的灾难”。他们否定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切革命,太平天国被称为“洪水滔天,鬼魅横行”,洪秀全被认为是“有轻度精神病的准皇帝”、“暴君”和“邪教主”,甚至认为洪秀全不存在鬼化问题,因为洪秀全本身就是魔鬼。

(一)“独一真神唯上帝”的思想

(二)洪秀全吸取了基督教平等思想

1949年,毛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共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孙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说:“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4人(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自认为是照耀万方的太阳,“五百年临真日出,那般爝火敢争光”自视甚高。把他与自卑心理连在一起,似乎令人费解。其实,许多人(包括伟人)内心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洪秀全是具有强烈自卑感的人物,研究他的自卑心理及这种心理对其性格的影响,对于深刻认识,全面评价洪秀全这一历史人物将具有积极意义。

  

   1 自卑心理形成与补偿行为自卑心理是指个人所体验到的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心理。洪秀全自卑心理的形成跟他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紧密相联,大致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出身低微,是洪秀全产生自卑心理的渊薮

  

   洪秀全,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芙蓉幛附近的福源水,不久举家迁至距广州城北约45公里的官禄土布,当时曾有这样一首民谣流传:“官禄土布,官禄土布。食粥送薯芋。苍蝇咬粒饭,追到新街渡。”农民生活的悲惨境况可窥一斑,洪秀全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不堪的小村里度过的。据洪仁玕回忆,洪秀全少年时“两兄助其父耕田,又种些瓜菜,全家食粮由此供给。”洪秀全7岁入塾读书,全家节衣缩食,尽力为其筹措学费,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幸得几位族人相助,“赠以衣物”,加之他聪明好学,有几位老师自愿不收学费而教之,才使他有机会念了几年书。尽管如此,到16岁那年,实在由于家境不济,还是不得不中途辍学。洪秀全的家世在贫穷的官禄土布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中农而已。在“官以贿得,刑以钱免”的时代,既无富足家资,又无显赫亲贵的低微出身,给洪秀全应科举试带来较大不利,屡试不中,最终连个秀才都未捞到。

  

   家庭出身的寒微,使洪秀全青少年时代就饱受生活磨难,年轻的心灵难免会受到创伤,于是渐渐就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其发动起义后,低微的出身又常为统治阶级所攻击,“所谓伪天王者,姓洪,深居不出,本广西乞丐。”在他们眼中,洪秀全不过是一山野乞丐。这种攻击,不能不触及洪秀全内心深处自卑的角落。于是,他就不断采取措施抬高自己及整个洪氏家族的地位,甚至依靠一个自创的宗教,把自己神化。这种做法其实正是其内心自卑的反映。奥地利著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自卑感的补偿行为必然会同时出现。”洪秀全自比为太阳,他的妻子则为太阴月亮。同时,在太平天国内部实行一套严格的“分贵贱”、“判尊卑”的等级制度。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更是把自己搞得尊贵无比,规定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出入天王府。天王特权,较之历代封建帝王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在个人生活上,洪秀全相当奢侈腐化。太平军刚刚攻下南京,他就开始大兴土木,营造比明清故宫还要大得多的“侈丽无比”的天王府,并广选民间秀女入宫。天王进膳,也要放炮奏乐,鼓声、锣声、钹声与炮声交作,膳毕始停。御膳用品也多是金制的。罗尔纲先生曾就有关材料,说洪秀全摆的是帝王的威风,过的却是农家勤俭的生活。此说似有替农民领袖开脱之嫌,颇难服人。实际上,洪秀全满脑子的享乐思想,这固然跟他思想中的封建性因素有关,同时与他因家庭出身的卑微而导致的自卑心态亦不无关系。他正是力图通过抬高、神化自己的地位和过分突出天王特权等措施来补偿他的自卑感。

  

   12 多次科场失第,是洪秀全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同一般的封建士子一样,洪秀全自幼“熟诵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其后更遍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受的是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渴望由士而仕,一举成名,完成由“田舍郎”到“登天子堂”的转变,可以说是洪秀全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且洪秀全聪颖好学,其家人和族人都对洪秀全抱有极高的期望,洪秀全自己也希望通过科举,谋取功名,光宗耀祖。他曾先后四次(1828年、1836年、1837年、1843年)赴花县、广州应试,然而命运却总与洪秀全开玩笑,“初考时其名高列榜上,及复考则又落第。”正所谓希望的花儿开得愈红,失望的果子却结得愈大。

  

   1837年,第三次考试失败后,洪秀全大病一场。病间,他做了许多荒诞的怪梦,这些梦幻在以后的太平天国文献《太平天日》中被大加渲染,解释为洪秀全被上帝召上天堂,授以“除妖”大任。其实,从梦幻的种种迹象:乘轿去天堂,见到“无数穿龙袍角帽者”和“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的上帝等等,结合洪秀全当时的心态,不难看出洪秀全所说的上天堂实际上是梦见自己中秀才后到学政衙门拜师的景象。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梦是愿望的达成。洪秀全因考不中秀才而致病,他只能在病梦中“实现”中秀才的愿望,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中的幻象是对其现实残酷的安慰与补偿,洪秀全当然愿意沉浸于这样虚无的幻境中。然而梦幻终究是梦幻,当他醒来时,他面对的依然是冷冰冰的现实。悲苦郁闷中,他细读了《劝世良言》,从中受到不少的启发,萌发了反抗清王朝的念头。但这时他的希望还未最后破灭,猎取功名之心依然未死。1843年他第四次应考,结果还是名落孙山,通过科举猎取功名的希望又一次成为泡影。此时长期压抑在他心头的愤恨一齐迸发出来,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自己来开科取士”。结合以前读过的《劝世良言》的内容,联系自身虔诚信奉文昌、魁星却连个秀才都不中的事实,洪秀全想到他们绝不是真神,同时他从中得到了补偿的办法,即信奉“上帝”为惟一真神并去传播这一信仰,通过信教、传教来补偿从科举仕途中不能得到的享尽荣华富贵的优越感。

  

   从洪秀全发动起义后,采取种种严厉的排孔斥儒活动中,我们亦能清晰地看到科举失第给洪秀全精神上的沉重打击。1848年,洪秀全向拜上帝会宣布《太平天日》这一政治神话时,就借皇上帝的权威,辛辣地嘲弄和鞭挞孔子及其经书,宣称“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孔子强辩,皇上帝便派人将孔子提来捆绑鞭打,以致孔子再三讨饶,“哀求不已”。这个故事把洪秀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不满表达得淋漓尽致。太平军进军途中,废偶像、捣孔庙、烧经书,所谓“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据张德坚在天京目击所述:“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用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这些举措,正是洪秀全由科举不第而产生严重自卑心理的绝好注脚。

  

   1 3 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传言,直接对洪秀全至高无上的教主地位构成挑战,是加重洪秀全自卑感的又一原因

  

   1848年,拜上帝会受到地主阶级破坏,一时陷于群龙无首的危局,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萧朝贵相继出面,假托天父、天兄下凡附体传言,以天父、天兄代言人的身份发号施令,稳定了人心,团结了会众。但同时这种做法也直接威胁到洪秀全惟我独尊的教主地位,本来洪秀全是天父次子,天兄之弟受命下凡诛妖。但杨、萧借天父、天兄下凡附体发号施令时,洪也只有跪地听命的份,不敢有丝毫反抗。靠“天父”这至高无上的万能法宝,杨秀清实际上成了拜上帝会和后来太平军的潜在首领。

  

   据史料记载,杨秀清曾多次借天父下凡,斥责、凌辱诸王及洪秀全长、次二兄。更有甚者,杨秀清1853年11月又借“天父”之名,指责洪任意打骂部下,要“杖责四十”,北王及众官俯伏地下哭求亦不得免,直到洪愿意俯伏受杖方罢。此后,杨还用“下凡”办法,宣称“不可尽毁古书”,一方面是纠正了洪的错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天王说了不算只有“天父”说的才算。由此可见,平时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天王,在杨借“天父下凡”时,也不得不甘受斥责,唯命是从,在天朝诸王及众臣面前尊严尽失。这不能不强化洪秀全内心原本就有的自卑。建都天京以后,洪秀全独居深宫,一道“止行”诏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这种做法不正是其在现实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虚弱自卑的外在表现吗

  

   杨秀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又有“天父附体”的特权,所以在广大太平军将士中享有崇高威望。而且,随着地位的稳固,他开始热衷于个人权威,“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直至发生“逼封万岁”的事件。对东王的飞扬跋扈,洪秀全显得虚弱无力。他只能在内心中感到更加自卑。同时,对杨秀清的态度也开始由推崇、赏识到妒忌、憎恨的转变。史学界一部分人否认天京事变中洪密诏召韦进京杀杨的事实,实际上,从当时客观形势分析,如果没有洪的密令,韦是不敢也不能杀杨的。屠杀事件发生之后,洪也没有出面制止和马上追查韦的反叛行为。石达开回京,指责韦的擅杀,却遭韦威胁被迫逃出天京,韦杀其全家。对这样的恶性事件,洪不但未予制止,反而悬赏通辑石达开,以“官丞相,金六百两”的赏格“购其首级”这些都证明至少洪对韦是持怂恿和支持态度的。从洪秀全当时的心态来看,由于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卑感,他决不是那种心胸宽广之人。长期以来,他时时刻刻感到杨秀清对于自己地位和宝座的威胁,感到自己是在杨的阴影下生存,借韦之手杀杨,对他来说,是解除了一个心头大患,对其自卑心理当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2 自卑心理与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是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方式概括化和定型化的结果”,“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之中”。性格的形成跟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分不开。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洪秀全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因自卑感的作用,洪秀全的性格中有明显的暴烈、残酷、刚愎自用、多疑、缺乏自信等特征。

  

   性情暴烈是洪秀全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天父诗》中有多处反映他发怒生气的情景。如“亮(火)冲起来谁人受,亮(火)不救开烧死该!”“亮(火)起跪求要虔诚,亮(火)未救缩莫起身。”诸如此类的句子,《天父诗》中随处可见。杨秀清也曾借“天父下凡”指责洪秀全“性气太烈”。而且洪秀全发火,有时是无端的。罗尔纲先生说这是他当年患病留下的后遗症,其实,从心理上进行考察,这跟洪秀全长期在自卑感作用下内心抑郁、烦躁不无关系。

  

   洪秀全一旦火起,就会严厉地责罚人,轻则斥责、饿饭、杖责,重则斩手斩脚、杀头甚至更为惨酷。而且洪秀全性情固执,脾气暴烈如火,根本不给人分辩的机会,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往往为一些小事,大耍威风,对身边有功之臣也随意“以靴头击踢”或“杖责”,“身有喜事者”亦不能免。暴烈残酷到了无以复加、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力图通过严酷的刑罚维持其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如此动机背后的驱动力,正源自他内心的自卑感。

  

   固执褊狭,刚愎自用是洪秀全性格中的又一特征。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迫于斗争形势的严峻,洪秀全还比较注意听取不同意见,但随着斗争的节节胜利,他开始变得刚愎起来。1853年11月,杨秀清借神权要杖责他,理由之一就是劝其纳谏,并说:“谚云:‘木从绳而得直,君从谏而得正。’是故君有未明,良臣启奏,君则当从”。天京事变前,掌握实际军事指挥权的是杨秀清,因而洪的刚愎,固未给太平天国带来明显的损失。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宣布“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然而他长期脱离实际,缺乏对军事形势的全面了解,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他听不进正确意见,以天王权力强令执行,使斗争屡遭挫折。

  

   1863年12月,天京城遭重重包围,危在旦夕,李秀成从丹阳赶回天京,向洪提出“让城别走”的合理建议,却遭到洪劈头盖脑一番严斥:“朕奉上帝圣旨,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洪秀全的固执武断,终于导致失掉挽救天国的最后时机,加速了天国的败亡。对此李秀成在自述中说,天王“京城不固,久悉在心,因自好高,不揣前后。”其实“好高”的表象之下,掩饰的正是洪秀全在斗争形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感到心恢意懒 ,万念俱灭而不图振救 ,是其内心虚弱自卑的表现。形势愈严峻 ,他的自卑感愈强烈 ,表现得也更加固执。

  

   此外 ,洪秀全性格中还有明显的多疑、不自信的特征。多疑性格主要体现在洪秀全的用人上。天京事变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但他没有从血的教训中醒悟过来 ,礼贤下士 ,励精图治 ,反而认为“祸根源于外姓外臣” ,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多疑的反常心理 ,开始猜忌外臣 ,任人唯亲。

  

   天京事变后 ,深孚众望的石达开是惟一辅佐天王、“羽翼天朝”的人物 ,洪秀全对他却心生疑忌 ,“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 ,众人欢悦 ,主有不悦心” ,故用其兄“挟制翼王”最终导致石达开出走 ,刚刚遭受重创的天朝又一次大受损失 ,实际上是洪秀全猜贤忌能 ,自毁长城的结果 ,天京事变后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洪秀全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进入领导核心 ,但对他们也并不信任。陈玉成安徽战败 ,洪氏集团借口防溃兵 ,封江阻他归京 ;陈玉成殉难后 ,李秀成独撑危局 ,天王猜忌更甚。李秀成说 :“那时主见我辖百万之众 ,而何不忌我尔 !……主观我兵权重大 ,总计分割我权。”洪秀全多疑 ,对朝臣普遍不信任的心态因于他的自卑。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 ,使他对洪氏集团以外的任何人都十分猜忌 ,想重用而又不信任 ,且用且疑 ,只能导致军队离心力加剧。

  

   洪秀全缺乏自信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日益迷信自创的“上帝”而不能自拔。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 ,他信天不信人。广大将士出生入死 ,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胜利 ,在他那里变成了“天灵”的结果。因而士气受到严重摧残 ,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越到后来 ,他越发迷信 ,甚至到了丧失理性的境地。天京被困 ,危在旦夕 ,李秀成指出城中兵少将寡 ,提出“让城别走” ,他却说“朕之天兵多过于水”的痴话 ,简直到了众人皆醒他独醉的地步。

  

   不自信的另一表现是滥封王爵。从 1862年初 ,封陈坤书为护王始 ,到10月封王 30余人 ,1863年4月封王达 90多人 ,到太平天国失败时 ,封王竟达 2700余人。 洪秀全对自己和天国前途缺乏信心 ,他想通过封王的办法来维系日益涣散的人心 ,巩固自己万年一统的江山 ,事实上却使太平天国的政治更加混乱 ,收到的是恰与之相反的效果。

  

   自卑心理尤如一把双刃剑 ,因为自卑而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很多 ,因为自卑而一事无成的人更多。洪秀全因家庭出身卑微和多次科场失第等原因 ,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由自卑而产生追求优越感的补偿要求 ,他走上了反清起义的道路 ,并取得过重大胜利。但自卑在他的性格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且愈到后来斗争形势愈严峻 ,他的自卑感也愈强烈 ,由自卑而导致的性格中的消极因素表现得也就愈加明显 ,最终给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洪秀全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并创立农民政权,在一定范围内推行新的制度将农民起义推向高峰;

洪秀全的局限性是没有制定出先进的纲领,而且属于宗教思想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的情况下,不适合作知道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8626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随机推荐

  • 护肤品里精华水和精华凝露有什么区别

    护肤品里精华水和精华凝露,这两种产品在外观和质地上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多人对于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却存在疑惑。究竟精华水和精华凝露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下精华水。精华水是一种含有高浓度营养成分的化妆水,通常是透明或略带色泽的液态产品

    2024-04-15
    63800
  • 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解

    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解  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解,许多女性在购买眼霜后,不知道应该怎么用,当你在纠结眼霜用在水乳之前还是之后的时候,可别涂错了,下面为大家分享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解。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

    2024-04-15
    56400
  •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女生能用吗

    妮维雅男士洗面奶女生能用吗?这是很多女性朋友经常问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可以用。虽然它是专为男士设计的洗面奶,但其实它也适合女性使用。让我们来看一下妮维雅男士洗面奶的成分和特点。这款洗面奶含有深层清洁因子和温和保湿成分,可以有效

    2024-04-15
    60800
  •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吗 妮维雅是什么档次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款护肤品牌,它属于中档护肤品。妮维雅以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高质量的成分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让我们来讨论妮维雅是否属于欧莱雅旗下。是的,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个品牌。欧莱雅是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2024-04-15
    54400
  • 晒后修护精华露什么时候用

     晒后修护精华露在皮肤晒伤降温后使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存在于一年四季中,不管阴天还是晴天它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在外出的时候要涂抹具有防晒功效的防晒产品,但是有时候因为防晒产品涂抹得不够均匀或者用量不够,就会导致紫外线趁虚而入伤害皮肤,可以

    2024-04-15
    40600
  • a醇和妮维雅630一起用吗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a醇和妮维雅630是两种不同的产品。a醇是一种酒精,常用于制药和化妆品中,而妮维雅630则是一种面霜,常用于保湿和护肤。从化学上来说,a醇和妮维雅630没有任何冲突。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它们在使用上的配合问题。如果你想同

    2024-04-15
    43700
  • 什么是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有区别吗?它们用法功效那个好?

    精华液因为效果好,见效快,所以备受欢迎,现在大牌的精华液动不动都是上千元,其实这些大牌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倒是现在把大牌和国产的精华液在一起评测,很多国产的精华液功效都超过了外国的大牌,所以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咱们国产非常好用的精华液,效

    2024-04-15
    49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