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毗邻南阳市市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409个行政村,总人口96万人,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镇平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玉兰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全国5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是河南省命名的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和26个城镇化重点县之一,是河南省确定的玉文化改革试验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42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增长2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5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6254元,增长159%。
赵凌辉局长、党委书记
丁治林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王清和副局长、党委委员
尤永文副局长、党委委员
王海瑞纪检组长、党委委员
范天栓党委委员、主任科员
沙玉山党委委员、主任科员
何明太副主任科员
王立中副主任科员
赵凌辉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会计师,研究生学历,生于1962年1月,籍贯河南省镇平县城关镇人。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镇平县教育局干事、计财科副科长,镇平县教委职教科科长;镇平县城郊乡副乡长、党委副书记;遮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遮山乡党委书记,遮山镇党委书记、乡长;镇平县环保局局长、党总支书记。2005年6月至今,任镇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委书记。
机构设置镇平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于2002年4月,为镇平县原土地管理局与镇平县原计委下属单位矿管办合并成立的,承担全县土地、矿产和测绘管理职能。现有内设股室10个,即办公室、计财股、建设用地股、地籍股、规划与耕保股、矿产开发管理股、地质环境测绘股、法制监察股、信访股、监察室;下设二级单位7个,即土地监察大队、土地储备中心、地产交易中心、土地评估所、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站、年租金征收办公室、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辖1个城区直属分局和19个基层国土资源所。现有干部职工351人,党员104人,大专以上学历140人。
土地资源镇平县土地总面积149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68709公顷,耕地面积78605公顷,其他土地面积7036545公顷。
矿产资源镇平县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30余种。金属类主要有金、银、铜、钼、铁等;非金属类主要有石墨、矽线石、石榴子石、大理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其中,铜、钼储量位居河南省前列,主要分布在老庄镇任家沟、楸树湾矿区;其他大理石及建筑石料用灰岩更是遍布遮山、柳泉铺、老庄等地。
基本农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提请县政府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耕地保护考核机制,切实加强多部门、全社会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强化管护措施,有效确保耕地保护面积稳定在7860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68709公顷。
占补平衡建立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入库面积12万亩,全年通过开展“三项整治”,新增耕地面积2490亩,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年共整理土地81285亩,其中,投资418万元的杨营镇土地整理项目有序推进,顺利通过南阳市国土资源局验收,新增耕地面积150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镇平县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成立了高规格的挂钩项目工作领导机构,制订了实施方案,将3300亩挂钩项目分解下达到各乡(镇),限定时限,明确标准,确保整治效果。在项目实施工作中,通过以点带面,召开观摩汇报会,联合县督查中心两周一督查通报,扎实推进挂钩项目组织实施,完成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整理2565亩,组织上报建新区1050亩,较好地解决了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镇平县利用其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以及产业集聚区被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机遇,10余次赴市进省积极沟通协调,争取用地指标,组织上报建设用地16批次、2566亩,全县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全部得到保障。
土地储备镇平县研究出台了《镇平县城镇土地储备实施办法》和《关于成立镇平县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7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把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和县城规划区所有存量土地全部纳入储备,完成土地储备面积879亩,为县域经济后续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土地出让2010年,共出让国有建设用地18宗644亩,成交价款15亿元,实现土地收益8535万元。
盘活存量土地2010年,有效盘活低效闲置土地594亩,引进铭鑫斯迪奥、天意服装等工业项目4个,增加投资18亿元。
节约集约产业集聚区试点县创建活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加强项目审批监管,启动产业集聚区村庄社区化改造,推动了节约集约产业集聚区试点县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人民网委派记者对该县创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报道。
保障性住房2010年,镇平县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提供廉租住房用地面积27亩,项目已全部建成,有效解决县域600个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完成28亩经济适用房用地报批工作。
二次土地调查镇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城镇部分已完成外业测绘,进行入户权属调查;县城地籍更新调查权属部分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5%。
矿产资源规划镇平县结合该县矿业开发现状,积极与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协作配合,编制了《镇平县矿产资源规划(2008—2020)》,在充分征求县直相关部门意见后,对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于2010年11月顺利通过市级专家评审。
整治矿业秩序2010年,与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县范围内钼矿、铁矿、石材及零星矿区排查“四证一照”,落实“三停”措施,重点加大对无证开采行为的打击力度,先后下发制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35份,取缔非法开采25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家,没收扣压设备130余件,拆除房屋25间,责令停产整顿45家,矿业秩序明显好转。
钼矿资源整合镇平县钼矿资源整合工作扎实推进,储量核查全面结束,对所有储量核查报告进行了评审,外围储量核查工作顺利启动,对矿山的巷道、选厂等相关配套资产进行了清点与补评并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与钼矿业主、洛钼集团就资源量认定、收购价格确定与新增储量价款补缴等达成一致意见,镇平县瑞天钼业有限责任公司代表镇平县人民政府与14家钼矿业主签订了资源、资产转让协议。
测绘管理镇平县D级GPS控制网建成并通过省市测绘局的验收,已投入使用。组织全县测绘人员进行培训,20名测绘人员考试合格并发放了测绘作业证。
地灾防治落实部门责任,形成防灾合力。将地灾防治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县直23个相关部门地灾防治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针对全县8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认真编制地灾防治方案,加强地质灾害警示宣传教育,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和工作卡2200份,宣传单500份,宣传手册500份,设置警示牌35个,受教育群众27万人。创新防灾避险应急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气象、水利等部门,采取非工程措施,建立集“水情、雨情、灾情”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4次,转移受灾群众5000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灾造成的危害;切实巩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成果,二龙赵河泥石流应急勘查治理项目经受住2010年度汛期严峻考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向上争取治理资金183万元,专项用于高丘严陵河泥石流应急勘查和二龙乡付家庄村翻水泉矿山环境治理项目。
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及建设行为临时党委为进一步落实土地利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利用秩序,中共镇平县委研究成立了由该县纪委书记兼任党委书记,县政府主管县长及监察局局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党委委员的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及建设行为临时党委。监督监察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在用地管理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对失职失责人员及违纪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组织对重大案件进行查处。2010年查处案件13宗,结案10宗,党政纪处理9人。
动态巡查2010年,共计开展动态巡查200余次,有效制止违法违规行为68宗,典型案件移送法院38宗,公开曝光6宗。
卫片执法检查对2009年度卫片执法监测出的76个图斑、84宗、15893亩土地进行逐宗检查,实测面积15542亩。其中,合法用地40宗、94983亩,实地伪变化38宗、58484亩,飞地1宗、41亩,违法用地6宗、236亩,依法进行处理,全部拆除复耕到位。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248%,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组检查验收。
乡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程度,对已经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乡所开展乡所规范化建设晋档升级活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全县19个乡(镇)的国土所的规范化建设全部通过省、市达标验收。
窗口办文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窗口办文制度,较好地服务了社会,支持了县域经济建设。全年受理各类业务218项,办结率100%,连续三年被省优化办授予“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被镇平县委、政府授予“红旗窗口”。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为深入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该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设土地市场治理组和矿产市场治理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采取“自己查、相互议、单位审、班子定”的方式,针对关键岗位、核心业务、重点部位和环节,深入查找、全面排查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清理规范性文件2份,共排查出20个风险岗位,4个重要岗位,53个风险节点。针对排查出的风险节点,制定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承诺,对4个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全县国土系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精神文明建设在巩固市级标兵文明单位基础上,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以“围绕文明单位搞建设,抓好文明创建促工作”为指导思想,通过采取“强化创建意识,提升国土形象,加强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深化创建内涵、激励创建载体”等举措,2010年8月,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晋级为省级文明单位。
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工作、重点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积极受理行风政风案件,做到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2010年,共受理行风政风案件5件,受理市长热线案件86件,均已及时办结并圆满回复,办结率100%。在南阳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述职述廉考评中,该局被评为优秀等次。
信访工作着眼源头预防,实行局领导双包双联责任制,明确每名局党委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各自分包的局属股室及国土资源所,负责信访案件的排查、预防及查处及调解工作。主动加强与省、市的沟通联系,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防赴省进京群体性案件的发生。2010年,共接待信访案件77起,结案70起,结案率91%,群众满意率919%。其中,省国土资源厅交办2起,全部予以办结,信访量在2011年基础上下降45%。
(周勇)
太平天国的最后一仗,镇平保卫战
1864年7月19日,随着湘军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天王洪秀全的骨灰被曾国藩用炮打到了天上,忠王李秀成在率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过程中被捕遇害,几个月后,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南昌被凌迟,昔日华丽天王府,化着荒庄野鸽飞,就宣告大清王朝对峙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人亡政息,偃旗息鼓。
但是,太平天国依然还有数十万能作战的军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最大的一支部队是由忠王李秀成的弟弟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率领,二支部队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人马,他们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边境地区。依然占据着一些重要城镇,不断扩大实力,想慢慢腾地扩大战果,恢复天国的恢弘气势。
这个时候,清朝的统治者命令广东督抚左宗棠为军区总司令,全面部署剿来这些残余势力,切实防止这些死灰复燃。左宗棠接到这些指令之后,立即行动,他分析,这些贼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能让他们太分散,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聚而歼之,因此,第一步就是把他们象直鸭子一样赶到一块去,然而全部包围,就可以一举全消灭了。他采取的方法是“驱贼贼入粤”计划,把他们从江西、福建这些交界的山区地带,全部驱赶到广东较平坦的地方围住,让他们无法逃走。
为此,左宗棠的重点区域是加强汀江防线,特派臬司李福泰坐镇嘉应指挥,重兵结集蚺蛇渡,峰市一线,并在左右设立机动队,为江防预备队,当时,康王汪海洋知道这一招要厉害,决定必须要加大力气突破敌军江防,以拓展生存空间。而且突破江防关键要地是镇平,汪海洋直取镇平,同时,与陆顺德等组成联军合力保护镇平,太平天国后期数支部队联合规模比较大的作战,也可以称最后一仗,镇平保卫战就此开始。
镇平保卫战,当时,汪海洋联络各部残余部队共计20多万,同心协力,奋战图存,实施了新的机动作战方案,在这次战役中,一举歼灭清军郑绍忠全部,连续攻克多个县城。然而,清军急调江西湘军席宝田部,福建湘军高连升部,王开琳部等从四面包抄过来,自此,又陷入了新有包围圈。
更为糟糕的是,汪海洋的内部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形势恶化,敌人采取高官厚禄的诱降政策,导致内部变节思潮泛滥,沛王谭富,利王朱兴隆,天将林正杨等首鼠两端,心怀异志,对前途失去信心,是梁不正下梁歪,长官如此基层就更作鸟兽散。第二、康王对一些不是他亲自率领的所谓杂牌军将士粗暴苛严,猜忌诬蔑,以致诛锄异己立威,象王宗李元茂被无辜杀害,使谭富他们更是感到不安。
这些因素的综合,导致内部猜忌日甚,群情瓦解,军心涣散不可收拾,这样,给这些投降派有了煽动的借口。使得盟军丧尽,势孤力衰,只守着一座小小的镇平,再也没有回天之力。
镇平保卫战,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清军的包围圈不断缩小,汪海洋见局势危急,只得丢弃镇平,想突围入赣,结果主力尽失,入赣行动失败,他自己也负伤牺牲,自此之后,后期的太平军再也没有比这更大规模的战役了,从此彻底销声匿迹
在这种背景下,宛西各县的地方精英包括内乡(含今西峡县)的别廷芳、邓县的宁洗古、淅川的陈重华与镇平的彭禹廷,这些“内为良心所驱迫,外受民众之请求”,挺身而出,凭借民间自发的武装从应付土匪开始拨乱求治。1930年9月27日,他们齐集内乡杨集举行会议,成立自治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十条公约”和“五不法则”,明确了自治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目标,以及“三自”方针。
公约和法则
十条公约:1,农工合一 2,统一指挥 3,抚恤划一 4,弹粮自筹 5,整编保甲 6,清丈土地 7,普及教育 8,设保健所 9,采会议制 10,务实去虚
五不法则:1,不泥法纵匪 2,不偏听诬陷 3,不奔兢说情 4,不浪费公币 5,不拂逆民情
自治方针
1930年的1月,彭禹廷得到了河南省当局的资助,在河南辉县百泉开办“河南村治学院”,与国内倡导“村治”的学者梁漱溟等人,同心合力、潜心研究改造社会的“治本之法”,从理论上来寻求一条根本变革中国社会、 根本救治民众贫穷的方法。无论是“村治” “自治”还是“乡村建设”,“河南村治学院”的开办,开了风气之先。1930年秋天,彭禹廷从河南村治学院返回家乡,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一个经过潜心研究、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这就是“三自主义”,“三自主义”就成为日后宛西自治的理论基础。对于三自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彭禹廷曾这样讲: “ ……旧镇平常受土匪的蹂躏,新镇平永不受土匪的蹂躏;
旧镇平常受匪式的军队、贪官污吏的压迫,新镇平永不受这种压迫;
旧镇平有大穷小穷之分,可以说没有人不穷,新镇平要使家给人足,即于富庶;
旧镇平不分男女老少,尽在愁苦之中,新镇平要使人人都有人生的乐趣;
旧镇平都是各扫门前雪,新镇平要大家团结起来,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旧镇平人民愚昧,教育不发达,新镇平要实事求是,力谋教育普及…… 三自主义内涵
自卫,以自卫来安定社会秩序,宛西四县所面临自治的最重大的任务就是剿灭土匪,地方自治,首在自卫,只有武装起来,才能维护地方治安,从而推进地方自治,自卫活动的承担者是传统的民间武装——民团。自治,在自卫的任务完成后,开始实行自治,以自治来改革社会,来推倒“官治”。然后设立机关,成立地方自治委员会和区自治办公室,实行直接民权——选举乡镇长、区长,训练地方自治干部,设立乡镇长练习班,合格训练班,教师培训班,振兴教育,增设学校,普查户口,清丈地亩,修筑道路,改良风俗。自富,发展经济,根除穷乱,从经济上改善一般民众的生活状态。自富的原则是“增加生产,减少浪费”,改良工商业,发展丝绸业,提倡农业副业,设立妇女草帽辫传习所,支持民族工业,提倡国货,减轻农民负担,禁止高利重苛。振兴农村经济,办理农村合作社。造林育苗,发展农业,救济贫困,调解纠纷,禁烟禁赌。
防国民党破坏
三自主义以地方自治学说和儒家为主体,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为了防止国民党迫害,被迫与三民主义挂钩,所以彭禹廷把他的“三自主义”称作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和“地方自治学说”的“缩小”和“延伸”。彭禹廷把“三自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缩小,是在理论上寻求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彭禹廷他们的自治活动没有得到官方的授意和许可,而且宛西自治对现政权强烈地不信任,不信任现政权,彭禹廷并且提出了宛西自治的“三不顾政策”。即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扫除一切自治活动的障碍。
宛西自治开始于1930年,1930年正是国民党政府推行“训政”时期,治宛西自治理并不为当权者所不容,彭禹廷就把他的“三自主义”贴在了“三民主义”的标签上,那么以此作为凭借,来抵御官方的攻击和破坏,引起舆论的同情来保证宛西自治顺利进行。彭禹廷把他的“三自主义”,纳入“三民主义”的范畴,是一种策略性的考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