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油彩化妆,脸皮肤变黑了
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演员,上台之前,必须要化好油彩妆。
演员常年化妆,油彩对演员的脸部皮肤,确实会有些刺激。但每个人的皮肤耐受不同,所受到的刺激不同,由此皮肤导致变黑却不常见。
有的人汗毛孔变得有些大、皮肤爱出油,这是人体自保系统在起作用。主要是为了被堵塞的汗毛孔阻挡了汗液的排泄,皮肤频繁的排泄汗液以保护皮肤所致的情况为多见。
如果确实发现了这种你说的情况出现,最好及时的就医。向主管领导说明情况,慢慢减少化妆的机会。实在不行的话,只有转行做别的工作,离开舞台,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都说“吃饭别上厨房,看戏别上后台”,演员在没有打扮好时是不愿意让人看见的。所以对观众来说,后台总是神秘的。说来,京剧演员的化装还是很有学问的。穿戴的先后顺序是不能乱来的。
演员到后台先要洗脸、换水衣子(专用的化装内衣),再到化妆台前抹彩或勾脸,脸部化好后,旦角演员还要梳大头、贴片子(由梳头桌师傅用榆树胶刮好片子,折成小弯、撇桃、大柳等造型按脸型贴好)、插戴泡子,便可以穿彩裤、彩鞋或厚底靴、薄底鞋。接着是男演员勒头、吊眉,再到衣箱那里穿箭衣、打衣、系裙子、系大带、绦子或穿靠衣、系靠旗,还要再到盔箱戴盔头,再到衣箱穿外面的蟒袍、开氅或官衣等。需要戴髯口(胡子)的还要到盔箱戴好髯口,至此穿戴整齐,才能到上场门附近的旗包箱拿各种兵器和马鞭、牙笏、船桨等道具。在京剧演出的后台,我们就会看到所有的演员都在有条不紊地、按着这一顺序穿戴化装。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中国戏曲不同于他民族戏剧的第二个明显特点便是他的高度程式化。“就戏曲艺术来说,给艺术形式设立一定的标准,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就叫做程式”
(1)剧本创作的程式化表现在:
第一,事情节的雷同化。现代研究者基本上将北杂剧分为以下五类:神仙道化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公案剧和社会。到了明代传奇,除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稍微薄弱外,剧作的故事内容也大抵在上述五类的范围之内。就现存的据本看来,同一题材的作品在故事情节上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套路。
第二,人物性格的类型化。在中国戏剧作品中,年龄、职业、出身相同的人大致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如元代爱情剧中的书生总是被动的,甚至是怯懦猥琐的,女主人公则大胆主动,光彩照人。
第三,结构形态的定型化。元杂剧统一的格式是四折一楔子,虽然从《元曲选》中可以看到四折以上的剧本,但元刊本却都是四折,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在明刊本中是五折,在元刊本中却只有四折。
(2)舞台演出的程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作的规范化。戏曲舞台上人物的动作并非生活中动作的直接模仿,而在生活动作基础上通过想想和美化进行艺术再加工,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如开、关门的动作程式便是如此。
第二,脸谱的模式化。中国戏曲是将角色按照性别、性格等条件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在每个行当内又根据年龄、职业、家庭出身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分为若干类,这种对角色身份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戏曲艺术化装的程式化,即脸谱。
第三,服装的同一化。其一,戏曲舞台上演员的服装质地是同一的,即绝大多数演员的戏装是由绸缎纺织而成的,而不管穿它的是九五至尊的皇帝还是流落街头的乞丐,其服装的款式、纹样、色彩可能有别但质地都一样。其二,由于经济原因,在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上,同一戏装必须尽可能的适应不同剧目演出的需要即同一行当不同演员的需要。其三,除了旗袍外,其他戏装均采用明代的服饰而不管表演的是何朝何代的生活。其四,不同的季节穿同一服装,中国戏曲舞台上演员的戏装不受传夏秋冬的限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