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全血,献血前会询问身体状况等一些问题,量血压心率等,通过了就扎手指采一点血,检测血型,血比重或者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通过了就献血。
献血小板,一般是采几毫升血液,检测血型,血红蛋白,乙肝,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容积等更多参数,还要看血液里油脂等,合格后就可以捐献血小板。
根据体重,一般血小板计数达到或超过150x10的9次方每升,就可以献一个单位,如果超过220x10的9次方每升,就可以献两个单位。
每个单位是25x10的11次方血小板,同时采集不少于250毫升血浆,用于保存血小板。所以这一袋,也可以叫做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成分科主要负责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制品,制品包括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病毒灭活滤白血浆、冷沉淀及冰冻血小板。血浆添加一定浓度的MB后,放置在病毒灭活柜内进行病毒灭活处理,灭活完成后,血浆通过过滤器中过滤膜的深层过滤和吸附作用,将白细胞和MB吸附掉。2008年7月1日开始,成分科为临床医院提供小规格病毒灭活滤白血浆,为婴幼儿输注血浆提供安全保障。
成分科拥有仪器设备包括:大容量低温离心机,每台离心机一次性可以离心12袋400ml多联袋、24(18)袋200ml多联袋; 生物安全柜;无菌接合机;离心平衡称;血浆病毒灭活柜;血浆速冻机; 成分科全体人员恪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的要求;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全血和成分血质量标准》。遵循深圳市血液中心《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及《成分科标准操作规程》的条款。
1、捐献成分血有点特别:成分献血需较长时间及设备的限制,且仅在临床需要时才临时采集,故需先填写《成分献血报名表》等候中心的预约通知。
2、成分血时间不同:采血过程约须1—2小时。成分献血是从一只或两只手臂入针,将血液采集到相连接的经过消毒的全封闭、一次性使用的分离管道内,通过血液分离机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血液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献血者。
3、捐献成分血有更多优待:捐献成分血和献全血一样,都是一种以救死扶伤为目的志愿行为。根据相关规定,成分献血者用血返还,无偿成分献血一次,按献全血4次计算(即800ml全血)。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2、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3、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4、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但是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成分献血
-全血
献全血是指献出的血液中各种血液成分都有,所以叫“全血”,一般在采血车上、献血屋里,经过现场医务人员对您的健康状况征询和体检化验(快检只做部分项目),确认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您当时就能献血了。
“全血”里成分全,但是,有些成分远远达不到有效治疗量。如果加大输全血的量,不仅增加病人循环负担,还可能危及生命。
现代输血讲究科学合理输血,即“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缺什么就补什么。输多了不仅浪费,还会给已经很衰弱的病人增加不良反应和负担(免疫反应等等)。即使您献出的是全血,血站回去后也要滤除白细胞,分离成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不同成分,以备不同病人所需。当然还要进行七个项目的复检,化验合格的血液才能送往各医院。
献成分血,顾名思意就是只献出血液中某种“成分”,临床医疗救治危重病人最常用的是“机采血小板”。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参与止血、修复创伤的一种微小碎片状有形成分。机采血小板对设备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在血站机采成分室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您得亲自到血站查体、留下血样化验,检测的项目更多,标准更高些,往往1~2个工作日后能出结果,然后工作人员与您预约献血时间,您再来血站,采集血小板过程是献血者连接一次性无菌无热原专用密闭管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在微电脑控制下,采集出“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悬浮于约200毫升血浆中,而红细胞等其它血液成分在密闭管路中回输给献血者的过程。整个采集过程大约60分钟,您可以在翻阅杂志或音乐欣赏中轻松度过。
全血,主要成分红细胞的生命周期是120天,所以献血间隔期要长一些:大陆规定6个月,港台地区2~3个月;而血小板生命周期约8天,机采血小板后3天血像就能恢复如常,机采血小板间隔期定为一个月。
成分输血比全血更好,病人缺少的一般是血液的某种成分,缺什么输什么,输血反应更小,用血更节约。
单采成分血,对献血者来说恢复更快,捐献全血至少要间隔3个月(一般为6个月),而两次捐献成分血只需间隔14天。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如果从全血中提取需要12个半全血(200毫升)。
为鼓励捐献成分血,从开始很多地方就把捐献血小板一份,按照800毫升表彰和用血报销。无疑是正确的。
现在全国多数省市仍按照这个规定执行,也有一些省市按照一个血小板按照200毫升报销。
全国的表彰是按照一个血小板记一次,200毫升全血记一次。
具体用血时按多少,还要执行献血地的规定。
如果是献血量,就是是楼上所说的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
如果是健康标准,转帖给你: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467-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献血者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血站(血库),并用于该机构的管理和评审。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预检献血者
要求经体检、检验合格后再献血的献血者。
22 非预检献血者
预先只进行体检,而不要求进行检验即可献血的献血者。
3 总则
31 为了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输血安全,对预检献血者每次献血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检验(初验),合格后采血,采出的血液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供临床应用。
32 对非预检献血者经健康情况征询和体格检查合格后即可采血。采出的血液必须进行初检和复检,合格后方可供临床应用。
33 献血者血液初检和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检和复检不得由同一人进行操作。
34 本标准中的献血健康征询项目,适用于不具备血液检验条件的采血车和采血点的无偿献血活动。
35 献血者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应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两周。
36 本标准是血站实施献血者体检、检验技术操作管理和进行质量审核的重要依据。
4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41 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
411 年龄:18~55周岁。
412 体重:男≥50kg,女≥45kg。
413 血压: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30mmHg
或: 120KPa~187KPa/80KPa~120KPa,脉压:≥40KPa。
414 脉搏:节律规整,60次~100次/min,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min。
415 体温正常。
416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41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41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
419 胸部:心肺正常,无病理性呼吸音及病理性心脏杂音,心率60次~100次/min。
4110 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42 献血者血液检验要求
421 血型检测
4211 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4212 Rh血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阴性率高的地区作测定)。
422 血红蛋白测定: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00;相当于男≥120g/L,女≥110g/L。
42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只限于初检使用):阴性;速率法:≤40单位;赖氏法:≤25单位。
42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酶联免疫法,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
425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阴性(酶联免疫法)。
426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阴性(酶联免疫法)。
427 梅毒试验:阴性(RPR法、TRUST法或酶联免疫法)。
428 复检421,423,424,425,426,427(其中423必须用赖氏法或速率法)。
429 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检验报告为准)。
4210 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原虫。
43 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
431 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等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432 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
433 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
434 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方可献血。
4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
441 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
442 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443 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44 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445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446 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
447 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448 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449 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45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
451 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45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453 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454 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455 该献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者。
456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57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458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459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4510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较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4511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4512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4513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4514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及严重神经衰弱等。
4515 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4516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4517 做过切除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4518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4519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等。
4520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4521 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4522 某些职业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尘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4523 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46 献血量及献血时间间隔
461 献血量:凡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献血者,一次可献血200ml或400ml。
462 献血时间间隔
4621 献全血:六个月以上。
4622 机采血小板:每隔4周采集一次。如间隔时间少于4周时,则采集前血小板计数应≥150×109/L以上。
4623 机采血小板后,应间隔4周以上方可献全血,以后再献全血应按献全血的时间间隔。
1、成年人
《献血法》提倡参加献血的人士年龄范围是 18~55 周岁,但这是「提倡」而不是「硬性限制」,如果老当益壮,即使 60 岁了,也一样可以献出一袋热血。
2、身体的指标指数达标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3、身体健康
皮肤无黄疸,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扩展资料献血标准
可以献血
1. 年龄:18-55周岁(可申请延续献血年限)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不能献血
1、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4、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该献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者。
6、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7、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8、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9、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较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11、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12、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13、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及严重神经衰弱等。
15、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6、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7、做过切除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8、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9、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等。
2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21、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22、某些职业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尘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眼镜度数超过600度者不建议献血,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情况。
暂时不能
1、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
2、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6、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
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9、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注意事项
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半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14、在母亲妊娠期里的胎儿也是有血型的。
15、很多人认为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如A型血的人性情理智,B型血的人乐观热情,O型血的人则比较自信、坚定等等。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
16、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17、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有人说献血以后,身体的血液就永远减少了,也就伤了“元气”这是不正确的。
18、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19、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20、月经期前后三天的妇女暂不能献血。
21、患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后满一个月,患肺炎病愈后满三个月才能献血。
22、阑尾炎手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23、5年内因病输过全血或成分血的人,不可以献血。
24、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25、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用具都是一次性的,用后集中销毁。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26、《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27、人类掌握输血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28、不是所有患过肝炎的人都不能献血,如果明确患过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能献血的。但患过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是可以献血的。
29、输成分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还可以减少病人的输血反应。
30、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但不应该刻意要求获得物质回报。
31、我国献血要登记真实身份,献血者不得冒名顶替他人献血。
32、稀有血型的人数量稀少,所以稀有血型患者一旦需要输血,很容易因为适合供血的人员不足,而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各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都采取的方式是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
33、《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就是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参加献血。
34、《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也就意味着公民献血是无偿的,公民临床用血时需要支付血液采集、检验、储存等费用。
35、转氨酶是检测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献血时发现转氨酶偏高时,不一定患有肝炎。
36、《献血法》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军人。
37、做过胃、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已经痊愈的人不可以献血。
38、现在很多人都有近视眼,献血对眼科疾病患者也有要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而眼睛有变化的高度近视也是不可以献血的。
39、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40、献血健康检查时有少数人血液检验不合格,而到医院检查,发现检验是正常的。正确的解释是为了血液安全,血站与医院的检测标准不一致,出现不合格,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病。
41、“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42、《献血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是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43、定期献血,有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44、服用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时暂不能献血。
45、关于爱喝酒的人献血,只要在献血前一两天不喝,并经健康检查合格,是可以献血的。
46、献血对体重不会有什么影响,献血后喝一杯水,失去的那点血容量很快就补充回来了。
47、献过机采(单采)血小板的公民,献机采血小板后满四个星期,就可以献全血。
48、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49、献全血与献成分血的区别是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50、正常人身体每时每刻都会有部分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所以人的血液总量总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51、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
(1)贫血;(2)白血病;(3)血吸虫病;(4)结核病;(5)艾滋病。
52、公民献血前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应如实填写所有征询内容,包括下列生活习惯:
(1)是否吸过毒;(2)是否有同性恋的历史;(3)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53、有下列情况的公民属于暂时不能献血:
(1)半个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
(2)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个星期;
(3)妇女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54、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
(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55、献血后很多人担心会损伤身体,所以选择的正确方式是:
(1)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2)保持正常饮食。
56、献血者下列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1)无偿献血者有受到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2)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3)献血时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待遇。
57、少数健康人献血时也会有献血反应,主要是献血时发生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是:
(1)由于精神紧张;
(2)献血前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
(3)未进早餐。
58、“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写入了《献血法》,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
(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
(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合献血的健康条件。
59、关于献血与贫血的正确说法是:
(1)献血只是献出了人体血液的一小部分,献血后人体就会制造足够的新生血液,不会产生贫血;
(2)有人不愿意献血,是担心自己贫血。实际上贫血患者在献血前很快就能检查出来,如果检查出贫血,血站是不允许献血的。
60、关于公民献血正确说法是:
(1)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
(2)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
(3)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61、关于保证血液安全的正确说法是:
(1)因为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报酬,所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的安全;
(2)自愿无偿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献成分血一个单位就是200毫升液体。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当病人由各种原因造成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引起严重出血时,必须输注血小板。输全血,病人得不到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其他成分发挥不了作用,还导致心脏负担。
一个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人体骨髓受到刺激,促使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大量新生的血小板会很快补充到血液中来。血小板的生成速度比红细胞快,一般在捐献血小板3天后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扩展资料
补血食物
1、面筋。
原因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可以补铁,进而可以补血。
2、黑豆。
黑豆具有生血的功效,各人有各人吃黑豆的方法。
3、金针菜。
金针菜富含铁,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
4、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同时又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补血,如果用胡萝卜煮汤,可以补血,也可以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5、发菜。
发菜富含铁质。如果用发菜煮汤做菜,具有补血的功效。
6、龙眼肉。
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葡萄糖、蔗糖等,可以补血,也可以对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有帮助。
人民网——贫血吃什么食物好 6大食物竟能补血
——成分献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