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尿是由肾脏分泌的,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
1 水分:原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约占总量的99%。
2 无机物质:包括钠、钾、氯、钙、磷等离子体,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有机物质:包括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谢产物,以及荷尔蒙、酶等生物活性分子。
4 小分子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草酸、乳酸等。
5 细胞和细胞碎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6 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原尿是由肾脏产生的,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形成。肾小球是肾脏的过滤器,它由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球囊组成,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球进入肾小球囊,经过滤过作用,一些水分和溶质被过滤出来,形成初步的尿液,称为肾小球滤液。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但不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大分子物质。
肾小球滤液进入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和分泌再吸收等作用,逐渐形成尿液。在肾小管中,水分和溶质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分泌等方式进行吸收或排泄,从而调节尿液的成分和浓度。最终,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中含多种无机盐 其中钙25~75毫摩/24小时,磷128~224毫摩/24小时,尿酸24~41毫摩/24小时,草酸盐91~456微摩/24小时,镁21~82毫摩/24小时,钾51~102毫摩/24小时,钠130~261毫摩/24小时,锌23~184微摩/24小时,氯170~255毫摩/24小时,硫酸盐775毫摩/24小时。尿液中还含有多机成分其中胱氯酸83~830微摩/24小时,氨20~70毫摩/24小时,环磷酸腺苷(camp)10~115微摩/24小时,肌酐男为7~18毫摩/24小时,女为53~160毫摩/24小时,可滴定酸20~40毫摩/24小时,尿糖056~50毫摩/24小时,羟脯氨酸114~330微摩/24小时,蛋白20~80毫克/24小时,枸橼酸036~239毫摩/24小时,尿酸性黏多糖24~40毫克/24小时。 另外尿液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尿酶。尿液成分与尿石形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成分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物质,例如钙、尿酸、草酸等,有些成分则是形成结石的抑制物,例如枸橼酸、酸性黏多糖、镁等。
1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2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
3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4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还有尿色、ph、比重等也是疾病信号
尿液
编辑
尿液,俗称“小便” 、“尿”。是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是一种液体,一般呈**或无色。
人类尿液形成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中文名
尿液
属 于
代谢物
适 用
生物体,包括人类
俗 称
小便
目录
1 形成
2 成分
3 用途
4 颜色
5 气味
形成
编辑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单位→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成分
编辑
(单位:每100毫升)
水原尿的主要成分
水:97%
蛋白质:微量
葡萄糖:01%
尿素:003 %
尿酸:0004%
无机盐:09%
尿液的主要成分
水:95 %
蛋白质:0%
葡萄糖 :0%
尿素 :18 %
尿酸:005%
无机盐:11%
用途
编辑
在野外被划伤,伤口都会有许多病菌,如果没有消毒药品,可以用中段尿液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但注意不要使用刚排出的尿液清洗伤口,不要储存尿液备用。(中段尿正常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是无菌的。在紧急情况没有清洁物的时候,可以用中段尿冲洗伤口,起清洁作用。但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颜色
编辑
1、无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2、白色尿--白色尿常见于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
脓性尿是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脓性尿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乳糜尿是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环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统中淋巴管内压增高,曲张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现乳糜尿。乳糜尿一般是阵发性的。乳糜尿中有红细胞时,叫做乳糜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内,有时可找到微丝幼(即幼丝虫)。
3、盐类尿--多发生于儿童,冬季常见。小便呈米汤样,多为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愈,关键是要多饮白开水。
4、**尿--指尿呈**或深**。其原因有:
①上火。
②食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灭水滴灵、大黄等中西药过程中,可出现尿液变黄的情况,一旦停止服用,随即消失,无需多虑。常见的发热或有吐泻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就会浓缩减少,而尿色素没有改变,这样小便的颜色就显得很黄。
③另一种小便黄的像浓茶,则不是由于上述原因,而是肝脏或胭囊有了病变。原来,胆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从尿里出来,一条从肠道里出来。当肝脏或胆囊有病,胆汁到肠道的路被切断,就只能从尿里排出来,尿液里也因胆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了。肝炎的早期,还没有出现黄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颜色像浓茶似的,这往往是肝炎的一个信号。
此外,**混浊的脓尿则是泌尿器官化脓的表现。
5、蓝色尿--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观象,无需多虑。
6、绿色尿--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
①淡绿色尿: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
②暗绿色尿:原因同蓝色尿。
③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④棕褐色尿(如同酱油颜色):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有时睡眠起床后尿呈棕褐色,那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的特征。如果这种小便出现在吃青蚕豆以后,就要警惕蚕豆病。这种病人的红血球内缺乏一种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物质,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当食蚕豆后即发生棕褐色尿,并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不测。
7、红色尿--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医学上称血尿。血尿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上百种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确诊断并不那么容易。
①如果血尿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崇,如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甚至白血病等,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种表现。
②如果血尿伴有发烧、关节肿痛、皮肤损害、多脏器的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
③如果血尿伴有高血压、浮肿、蛋白尿时多为肾小球肾炎。
④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隐痛不适,尿急、尿频、尿痛者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
⑤如果血尿伴有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以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痛得在床上辗转不安,多为输尿管结石。
⑥如果血尿伴有排尿不畅、费力、小便滴沥排出,在老年男性,多为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尿道狭窄、尿道结石或膀胱肿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