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比例
1、轻负荷加工和研磨:4 到 6 %
2、中负荷加工和研磨:6 到 8 %
3、重负荷加工和研磨:8 到 12 %
维护和管理
乳化液的维护保养比油基切削液要复杂得多。当配制乳化液时,要先将水加入水箱,然后边搅拌边加入乳化油。要避免将水加入油中,否则会得到油包水型乳化液,这类乳化液的黏度大,不适合一般的切削使用。
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含各种矿物质和盐的硬水常会妨碍乳化过程。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会迅速分层,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响使用的效果。另外,如水质太软,泡沫就有可能增多。
所以配制乳化液时要预先了解水质的情况,如水质太硬必须经过预处理,可在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的三聚磷酸钠或二乙胺乙酸钠可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但加入三聚磷酸钠过多会导致细菌、霉菌的繁殖。所以如果当地的自来水硬度过大,最好使用去离子水。
乳化液中含有的脂肪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微生物侵蚀。乳化液中经常遇到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藻类三类,这三类微生物对乳化㳖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许多乳化液都含有杀菌剂,但其添加量都受到油溶解度的限制。
当配制成乳化液时,杀菌剂的浓度进一步降低,因而降低了它的杀菌作用。乳化液受到微生物的侵蚀后,乳化液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化合物被微生物所分解,破坏了乳化液的平衡,产生析油、析皂,乳化液的酸值增大,引起乳化液腐败变质。
扩展资料
乳化液也属于金属切削液一种,它防锈和润滑性能比较好而被广泛应用,但是近些年来乳化液渐渐应用比较少,半合成和合成切削液更受人们欢迎,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乳化液失宠的原因。
第一,乳化液的冷却性差。乳化液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而油的导热性能比较差,所以乳化液的冷却性不好,在压力比较大的工作状态,工件高温,乳化液不能够有效降温,高温会使工件变形或是损坏机器。
第二,乳化液在加工的时候易产生烟雾,发生起火。因为油的导热性差,所以在加工的时候由于降温不够,容易发生起火现象,而且烟雾会增加危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乳化液的颜色呈白色,不透明。加工工件白色的乳化液不宜观察工件的加工程度和加工状态,容易产生加工的误差,导致加工工件的效率低下,影响加工的工件品质。
第四,乳化液的价格偏贵。相对来说乳化液因为成分基本都是基础油,所以价格偏高些。对企业来说成本也比较高。
乳化液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为了改善它的缺点,人们逐渐在加入基础油的同时,加入了很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的改善乳化液的冷却性差和颜色不透明的特点,这种合成和半合成的切削液因为基础油用的比较少,所以价格也相对来说比乳化液稍微实惠。
而且加工的工件品质更好,加工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而且这种切削液清洗比较容易,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更愿意选择这种合成的切削液。
-乳化液
PVC管一般使用五型树脂粉,稳定剂可以使用铅盐、钙锌、钡锌、有机锡等稳定剂。滑剂一般用硬脂酸及石蜡、PE蜡。填充一般用碳酸钙,增强一般用CPE。配比要概据你的要求了。网纹管是软管那还需要增塑剂,一般用DOP、氯化石蜡等。大概比例为PVC 100,稳定剂2-5份,滑剂1-2。5份,填充0-400,CPE0-8,增塑剂0-80份
一般硫基复合肥不像复混肥那样配方可随意调整,因硫基复合肥生产过程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生产,配方很难随意调整,目前氨化硫基复合肥比较成熟的配方是45%的配方(15-15-15)或生产45%以下的产品。其配方如下:
氨化造粒硫基复合肥(15-15-15)生产配方
尿素(N46%)35kg,
液氨(N82%)178kg。
五氧化二磷
(P2O5折纯)
155kg,
若采用磷(P2O521%
)738kg。
氯化钾(K2O60%)
238kg
硫酸(98%)380kg
副产盐酸(30%)260k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