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的第三回中作者就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白话释义: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带着烟雾一样叫人看不清楚。幽怨,忧愁的姿态尽显于两边的酒窝,身子柔弱如同承袭了一身的病。眼睛含着泪光,轻轻的喘着气。安静的时候就像娇花照水般迷人,行动时像弱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心智比比干还要聪明,病态的美,比西施更加漂亮。
除了这个之外,宝玉还用了“神仙似的”、“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应世稀”等等夸赞了黛玉的美貌。
《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人物描绘是做了精妙的设定。宝玉曾经以‘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这一句话来形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由此可见林黛玉的美主要以灵气为主。
并且书中多次提到黛玉外貌用的语句都证明黛玉清丽脱俗的美貌并不比薛宝钗逊色。特别是宝玉中邪时,呆霸王薛蟠一见黛玉的婉转风流的落泪模样,便“酥倒在那里”,这反应也证明了林黛玉的美貌。
扩展资料: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形象之一,她在红楼十二女子中具有艳压群芳的姿色与才情,因而被称为“金陵十二钗之首”。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生于一个官僚之家,天生体弱多病,备受父母的溺爱,养成了贵族大**自我为中心的脾性。喜爱读诗写诗,具有诗人气质,加之女孩天生的细腻敏感,这让本来病态的林黛玉更显忧郁。
但是母亲、父亲却相继去世,自己本也体弱多病,这就导致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孤标傲世、自卑敏感的性格,以及促成了林黛玉久居贾府。在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最后只有贾宝玉是她惟一的知音,所以她把希望和生命交拖在对贾宝玉的爱情中,最终林黛玉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参考资料:
87版《红楼梦》的拍摄除了剧本的设计和演员的挑选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化妆,因为如果没有好的化妆那么整部电视剧想要传递的文化就没有办法体现,其中对于化妆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虽然临危受命但是杨树云老师还是创造出了机会画出了据图大杨风格的如同画中人走出来一般的87版红楼梦中人。杨树云老师通过前期的筹备筹备工作,而后通过“眉、眼、嘴巴、耳朵、面容、头发和手”七个部分通过每个人物突出的特性到了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妆容。
第一,关于化妆的前期准备工作,汗水的凝结才有后来的精彩化妆的整体基调,是中国工笔淡彩。这是大方向工笔画中的一种,工笔画和写意画相对,就是强调工整细致的写实画法,淡彩就是选用清淡的颜色,古代的仕女图就时常采用这个方法。因为红楼梦并没有具体的朝代可追溯,所以结合明清杂糅其他朝代就是方向。
87版《红楼梦》之所以像古代人的生活,是因为当时的化妆要点就明确了要把美与生活结合起来,不是单纯的模仿古代而是有创新的艺术真实,把当时女子涂脂抹粉、描眉画鬓的生活真实的描绘但又不会觉得和现实生活相距太远而不能接受。为了符合逻辑的塑造人物,杨树云老师选择了郭邦的“黛玉十三岁进贾府”年龄线,然后规划其他的人年纪和定妆。
不要以为87年的化妆品就会粗糙和简单,杨树云老师当时准备的化妆品不少都是很先进的。杨树云老师没有使用睫毛膏,他特意给演员们使用了国外的带回来的各种眼影膏,不仅能让凸显眼睛的美,可是不同角度的修饰脸型。打造妆容的时候还用到日本的打底、意大利的粉饼和天然的胭脂,并不是所有的化妆品都很贵,只是每个人不同的妆容会有不同的使用。
第二,通过化妆和美发的七个步骤,凸显每个人的特色曹公在《红楼梦》中刻画的女子主要有421个,即便有这么多的人但是她们之中却没有一个相同的,就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各种不相同的点,曹公写人是“同中求异”,那么杨树云老师化妆的时候就反其道而行之“异中求同”,所以他抓住了红楼梦中人不同的角色特质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画的人是谁,这不是一件简单的过程,通过一点点的磨合才终于达到书中人的模样。
描眉,整体妆容中的第一步古时候人们对双眉很看重,认为双眉是人的元命的表面象征,通过眉毛的修整可以改变一个人脸部整体的精神状态,所以身处闺阁中的女子才会特别在意眉形的修整,而且闺房之乐中就有丈夫为妻子描眉这件事。那么在87版红楼梦中每个女子的眉形都有各自的特点,甚至于通过不同的眉形看出不同的她们。
黛玉的烟眉,展现她的愁与病态美
黛玉的眉毛是传神的特点,可是她黛玉的眉形在古代仕女图中是没有的,是曹公的一种原创。烟眉不熟悉的人会认为是“倒八字眉”其实不然,这种眉形通过曹公好友郭敏的《晓雨即事》里“透看思思罥烟柳”可以知道它好似挂在山腰的青烟,写出了眉的色彩。这是一种浅淡的眉形,很符合黛玉羸弱的身体状态。
黛玉的眉还有“颦颦如蹙”的特点,颦和蹙都是在表现“皱”,就是她凸显黛玉的愁。黛玉是一个爱多愁善感的女孩,在她难过的时候眉毛会不自觉的皱,会让人整个人有一种可怜的感觉,但是却有“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美丽。
王熙凤的柳叶吊梢眉,美如仙子却心有蛇蝎
用柳叶眉来形容女子的美是恰如其分,柳叶眉可以展示女子窈窕婀娜和妩媚妖娆的美,但是王熙凤的眉毛多了一丝吊梢的风韵,那么她性格里精明强干的部分就凸显出来。王熙凤一个美若仙子的女子,可是她内心同样有着蛇蝎的狠辣,反正是一个既害怕又喜欢的人。
杨树云为了塑造出“柳叶吊梢眉”用了很多柳叶作为参照,多次的实验和比对才找出最合适的那一种。对于王熙凤的画眉和修眉有很多的步骤。首先压低眉头,抬高眉弓,再用胶水塑造,再用削得很细的眉笔画出很大的眉弓,加大眉毛的高挑弧度可以表现出女子的巧挑
与娇媚,王熙凤是正经人但是她也风情万种。王熙凤的“开额去眉”加大了眉眼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表现出女子的高贵与矜持。不同的场合王熙凤是不同的样子,她永远都活得光芒万丈。
眉间俏,女子的俏皮与美丽
眉毛除了和颜色的变化之外,还可以在眉间做小小文章。其中可以在眉间贴上一些花钿,相传杨贵妃为了题目眉间的小伤疤就用桃花花钿装饰,结果不仅不妨碍她反而更添一丝俏丽。在《红楼梦》中香菱的眉间有天然的胭脂记,杨树云老师特意为芳官和湘云增添了“眉间俏”的花钿,就是在感慨她们学戏和沦落红尘的悲伤。
虽然是重点打造黛玉和王熙凤的眉形,但是其中杨树云老师参考了很多关于眉毛的书籍,其中给贾母使用的就是古代命妇常见的“却月眉”,其中未用到的于黛玉“罥烟眉”相似的远山眉、涵烟眉、横烟眉、倒晕眉等等,不同的眉形适合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眉毛看似微小却是一个妆面里不可忽视的部分。
眼睛,一个人的眼睛会说话,看眼既看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这话一点都不错,因为人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他的眼睛却不能藏假,面对一个深爱却不能爱的人嘴里可以说着离开的话语但是眼睛里的爱藏不了;一个表面足够的温和善良,但是眼睛里的冷漠和狠毒也藏不住;一个人若是心无旁骛,那么他的眼睛也会清澈明亮,所以想要看透一个人不如先看他的眼睛。
黛玉的“含泪眼”,带着灰绿色的眼影
黛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多愁善感又敢于追求自由恋爱的姑娘,她和宝玉可以自由的相恋但是想要在一起却很难,黛玉时常都会为了宝玉而哭泣,所以看着黛玉的眼睛里总好像泛着泪光。
再加上黛玉不时的伤感落泪,所以黛玉的眼就是“含泪眼”。杨树云老师在设计的时候不时会为黛玉的眼睛打上灰绿色的眼影。这样的妆容不仅没有破坏造型整体古代仕女妆的模样,反而增添了黛玉的清愁。
王熙凤的三角丹凤眼,够美够狠
王熙凤丹凤眼也是她脸型里最为明显的特征,丹凤眼是一种型极细长、内勾外翘,延伸到太阳穴附近,开合而有神光逼人的眼睛,这种眼型是古代美人的标配,它体现了含蓄柔美的样子,其中《甄嬛传》中给沈眉庄就是这个样子。
王熙凤拥有这样的眼睛证明她是美人无疑,但是三角就表现出她妩媚俊美但是有狠毒的那一面。王熙凤笑着同调戏她的贾瑞言笑晏晏,可是假装善意去接尤二姐回府但是眼光一闪,王熙凤早就想要把他二人置于死地。
王熙凤的三角丹凤眼的化妆其实不容易,内外眼角画的往两头延伸,其中还用了赭红色(红褐色)的眼影,多层次的眼睛顺着眼线由深渐浅的消失在鬓间。不过单纯通过化妆还不够,杨老师就用王熙凤鬓角两边的头发编成小辫往后拉吊于头顶,隐藏在头发底下。这样做法很伤头皮,但是为了演戏真是无比的拼命。
妙玉的“冷眼”,身在佛门心系红尘的槛外人
妙玉是《红楼梦》中是一个出场很少但是很重要的人物,她是被逼无奈出家为尼的小姑娘,所以造就了她独特的身在佛门心系红尘的状态。
妙玉自诩“槛外人”,就是说她看破了生死,看透了人间世的争名夺利,她即便不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她也不屑为伍,所以带着这种心态妙玉的妆容就可以很好的把握。
妙玉真人的眼睫毛很好,眼圈周围有凸显出自然的黑晕,那么只需要稍加修饰就可以塑造妙玉明亮而深邃的眼睛。妙玉同黛玉一般有一颗七窍玲珑心,通过她的眼睛就可以看到她内心的世界,纯洁清澈不带尘埃。加上妙玉冷凝的气质,她的眼神更加的清幽,不过因为长年在寺庙清修,她的面庞清俊中显得憔悴。
点唇,唇妆正确的打开方式口红可以说女子化妆品里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因为可以完全不化妆只要轻轻地涂抹口红就可以让整个人的气色看起来很好,但是古代的口红可不是像现在这样使用,“点唇”才是它正确的打开方式。
“圆润小口,胭脂浅点”,古人涂口红还是用点抹的方式,因为口脂有很强的附着力,且偏爱樱桃小口所以点唇就能很方便。点唇的习俗从汉朝前后形成,到隋唐已经流传的很广泛。在《红楼梦》中宝玉帮着平儿理妆一节中特意提到了口脂的使用。
宝玉屋里女孩子们使用的胭脂都是他们亲自制作纯天然化妆品,只需要用细簪子挑一点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的就足够做腮红了,宝玉制作的胭脂是很好的,这也是他爱护女孩子的一种方式。
其实除了胭脂,还可以用朱砂、紫草、丁香、甲煎等制成紫色、朱色、肉色各种不同颜色的口脂。根据所晕染的口脂大小的不同,还是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其中在《如懿传》中干就提到乾隆喜欢女子涂抹“嫩吴香”,《延禧攻略》中出现的咬唇妆也就“点绛唇”,除了这一种还有半边娇、万金红、淡红心等等。
耳朵,不仅精美的耳饰,还有耳鬓厮磨是年少时光耳朵在面部的妆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部分,因为它基本上不需要涂抹什么,只需要戴上耳环就可以了。古代的女子对于穿耳环是很流行的,通过《三国志》“母之于女,思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古代女子无论大小,都有耳饰。
在87版《红楼梦》中基本上的女孩子都有耳坠,其中杨树云老师特意为宝钗设计了一款青色的银杏,“杏”通“幸”,就是希望宝钗不管经历什么都能有一份幸运。在书中宝玉曾经调戏金钏儿的时候,就用手拨弄她的耳坠子;还有就是湘云有一次穿着宝玉的衣服假装宝玉,她都很像唯独两个耳坠子暴露了女孩子的样子。
尤三姐的耳坠也曾经作为她美丽妖娆的样子出现;芳官的耳坠是最为特别的,在宝玉生日那一次看到她右耳是米粒大小的玉塞,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映红镶金的大坠子,左右不对称的耳环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其实除了耳朵的装饰品之外,对于耳朵最美的场景就是耳鬓厮磨的孩童时代。宝玉和黛玉两个人小时候开始就比别人的关系好,他们两个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不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是站在一起说话;宝玉和湘云也是最合拍的搭档,他们也是整天的胡闹和玩耍,只有身边的小伙伴才是青春岁月的记忆;除了男女之间,女孩子之间的悄悄话也是通过耳朵来传递,所以耳鬓厮磨的时期是我们多么天真浪漫的童年岁月啊,找不回来只能追忆。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里面人物众多,而且个性鲜明,每一个都值得细细品味。在《红楼梦》里面,有一个小丫鬟长得和林黛玉很像,她的命运也很坎坷,她就是龄官。
龄官是贾家买来的十二个唱戏的女孩之一,扮小旦的。书中说她是:“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戏又唱得极好。”她的戏活极好,元春省亲时,她为元春唱戏,元妃很喜欢,还叫太监赏了她。
龄官的长相、气质都很像林黛玉。薛宝钗生日那天,贾府院中搭戏台看戏给她庆生。在戏台上,有一个十一岁小旦和九岁的小丑演得不错,被贾母看中了,叫他们到跟前来,要看二人。近前后,王熙凤看着扮上小旦的龄官说:“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宝玉都看出像黛玉,但都不敢明说,史湘云嘴快,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还让林黛玉生了一会气。可见,龄官和林黛玉长的还是很像的。
龄官也有着林黛玉的敏感与清高,相当于林黛玉的一个射影。在第三十回里,学戏的女孩子放假到大观园里玩耍,宝玉偶然路过,看见一个龄官在蔷薇花架下用金簪在地上痴画“蔷”字,被骤雨淋湿尚不知觉,把宝玉都看痴了。可见,龄官并非凡俗之人。
宝玉想听龄官唱的《牡丹亭》,去找龄官的时候,龄官先是抬身躲避,又说嗓子哑了不肯唱。后贾蔷买了雀儿,送给龄官解闷。没想到龄官看到雀儿,想到自己,感怀身世,说贾蔷拿雀儿打趣她,又指责贾蔷不关心他,把贾蔷弄得左右不是,又是起誓,又是放雀,又是要去请大夫。
从这些情节里可以看出,龄官也是一个敏感与清高,极其有个性的人。
我认为很好,无可替代。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一直都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角色,她本人的离去也引来很多观众悲叹。“天上多了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陈晓旭演林黛玉之所以如此成功,终归到底,还是赢在了细节上。
首先是林黛玉的哭,黛玉是个泪人,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一定要会哭。这个哭不同于一般的哭,这个哭要艺术地表现出来。而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把林黛玉的这个哭表达得十分透彻到位。除了演技以外,服饰也很重要,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服饰就很符合古典审美要求,特别是那身薄衫,更加反映出了林黛玉的娇柔之美,新版《红楼梦》就体现不出这一点。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细节尤为重要。
这个细节就是林黛玉的“走”,可别小看这个“走”。林黛玉天生体弱多病,走起来不会像常人那样稳,应该有一种随风杨柳般的柔弱之感。大家细细观看,就会发现:在剧情中,林黛玉的这个“走”是不同于其他角色的。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则将这种“病态”之美演绎的入木三分,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一出场,竟有一种这是林黛玉从书中走出来的感觉。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气质真的很适合,是有一股子风流婉转的。不管是越剧版红楼梦还是**版,饰演黛玉的几位演员都没能让我找到这种感觉。林黛玉这个角色扮演难度在于,不光外形还原度要高,更难的是书中所描写的林黛玉的神韵和气质。
87版红楼梦里男男女女的妆面,要呈现出演员们仿佛是用当时的化妆技巧和化妆品画出的妆容,不可出现明显的现代化妆手法的痕迹,所以什么假睫毛、睫毛膏、粗眼线之类的东西,是一概没有的。
而妆容最大的难题,一是黛玉的眉形,二是王熙凤的眉眼。在这里只为大家介绍林黛玉的眉形。原著中“似蹙非蹙罥烟眉”是黛玉的最大特点,可是谁也说不好似蹙非蹙罥烟眉到底是个什么眉形,定妆时杨树云用眉镊去修陈晓旭的眉型,渐渐地出现了一种前高后低的八字眉。陈晓旭惊叫起来:“我不喜欢倒八字眉!这让我怎么见人?”
杨树云只好耐心向她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罥”即挂也,“烟眉”是说眉毛像中国水墨山水画中飘挂在山腰的青烟,这里说出了眉的色彩。
古代描述这种浅淡的眉型,还有一种叫远山眉。《西京杂记》中记载:卓文君的眉淡而曲,望之如远山,号“远山眉”。黛玉“身体又极怯弱”,清淡的眉是符合她生理特征的。再加上黛玉平日多愁善感,清代画家改琦就有别于“千人一面”的画匠,为她画了一对“愁眉”。有关“愁眉”的记载见《后汉书》:梁冀之妻孙寿,创新妆巧样,改惊翠眉为愁眉。白居易的“双眉画作八字低”更见其形。
最后陈晓旭接受了这个造型,并造就了一代经典。
《红楼梦》和林黛玉最像应该是妙玉。
读《红楼梦》,读到妙玉时,总觉得她的身上,有很多黛玉的影子。连名字也如此的相近,同是冰清玉洁的“玉”,所不同的是,她占了一个“妙”字,黛玉却是一个“黛”。
是不是曹雪芹当初拟定人物名字的时候,就大有玄机,另有所指,似在告诉我们,妙玉其实就是修身世外的黛玉,或黛玉,即是俗世中的妙玉。
首先,黛玉、妙玉气质相似,才华相似。太虚幻境“红楼梦”曲子说黛玉是“世外仙妹,阆苑仙葩”,黛玉原是前世的绛珠仙草转世。而说到妙玉,则称其为“气质美如兰,才华薄比仙”。都占了一个“仙”字。
可见在曹雪芹的笔下,她们都是神仙一样的人物。黛玉在葬花吟里自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突出黛玉性格当中的“冰清玉洁”。妙玉的判词叫“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同样是冰清玉洁,可惜,却不幸终陷淖泥污秽中。
贾宝玉对妙玉怎么样?
贾宝玉很懂妙玉,见到妙玉的拜帖,宝玉喜出望外,兴师动众地去和黛玉商量回帖的写法,半路恰逢邢岫烟,终得到了邢岫烟的点拨,足见宝玉对妙玉的欣赏和重视。
一句“他为人孤高,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眼。他原不在这些人中里,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了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说明宝玉不仅敬重妙玉,而且很懂妙玉。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宝玉在诗中将妙玉不自觉地比作了月宫中的嫦娥,足见妙玉在宝玉心中的分量。
哈喽大家好。《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备受大家欢迎。陆陆续续也翻拍过好几部电视剧。除了87版红楼梦,最新翻拍的小戏骨《红楼梦》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版。
直到今天豆瓣上仍有92分的高分,只比87年的红楼梦少了03分。随之而来的话题与争议,占热搜榜不下。
有人说“中国影视还有未来”、“这个演技比拿5000万片酬的小鲜肉好多了”,可也有人说“让一群小孩子演大人情情爱爱的戏并不合适!”
其实,这部《红楼梦》的翻拍,并没有那么复杂。至始至终,都是一群天真的孩子在演单纯的戏。
37°的高温天,小演员们却得穿着棉袄在烈日下拍戏,往往不足一刻钟,三层戏服都湿透了。何况还是在熙熙攘攘的荣国府景区,连成年人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煎熬。
〖 小宝玉 〗
“小宝玉”的扮演者释小松,是少林寺的一名小武僧。在少林寺待了4年,每天都和男生一起习武,所以当导演告诉他,宝玉喜欢和女孩玩时,他觉得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角色。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宝玉常常哭,可他自己是“习武之人,流血流汗都不流泪”。
可是他慢慢觉得宝玉也是个有优点的人:“小厮拿他东西,他都不生气,琪官地位比他低许多,他也愿意和他交朋友,这说明他不看重这些,我觉得特别好。”
或许在我们的眼里,释小松这样理解宝玉,有些孩子的天真。可孩子就是这般,一个简单的理由,不会因为片酬,也不会因为知名度。只是因为喜欢,所以我想把他演好。
〖 小黛玉 〗
“小黛玉”周漾玥即使汗流雨下拍戏时特别镇定,直到汗水流到眼睛里,咸得睁不开眼才喊停。甚至还中暑了,头晕咳嗽。
导演组说把她送去医院时,泪眼朦胧的她竟然说:“我把这个镜头拍完再去吧,不然明天大家又得等我重新拍这段了。”
〖 小宝钗 〗
“小宝钗”钟熠璠,被无数网友呼为神还原,脸若银盘,眼似杏仁,连端庄大气的气质极其相似。可最初小宝钗却觉得自己有些胖:“镜头前肉有点多!”剧组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她自己坚持每天跑六公里,跳1000个绳,吃七分饱。和所有小女孩的心思一样,她只是觉得自己瘦一点,肯定就能上镜一点。
这些戏份孩子都能理解,他们演的红楼梦,并不复杂。
是啊,看小戏骨的红楼梦,让我不禁想起宝玉与黛玉初次相见那一刻,四目相对,羞涩的黛玉低下了头,眼睛里还噙着泪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最天真的美好。如果他们不是小孩,我们恐怕也很难为之感动,也很难再怀念起87版的《红楼梦》,并再次尝到天真烂漫的滋味。
感谢小戏骨们为《红楼梦》的付出,也期待你们未来更好的作品。
《红楼梦》做为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首,深受广大读者是喜爱,做为古典名著更是热度不减,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古典小说。其中我们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林黛玉了,她带给我们很多经典的画面。
1、首先是她的“细心”
从“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口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番话十分得体的,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的细心表现,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还是处处留心在意。
后面还写到“她挨着王夫人坐了 ”,连坐在什么地方都非常的谨慎,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我们在生活中更是要细心,注重细节。
2、多愁善感的心理
其实多愁善感这个特点,也是和我差不多的,这也是让我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葬花,林黛玉最怜惜花”,这么简短的一句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多愁善感”这个词本是大多女性都具备的一个性格特点,作为名著中的人物,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在面对当时封建礼教的社会压力,这不得不让她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丧母多年,也让她形成处处留心,多愁善感的心。
3、“自尊”又“自卑”
在林黛玉的心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周瑞在给所有的姑娘们送花的时候,偏偏给林黛玉最后一个送,林黛玉当时就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都能体会到她当时心里自尊开始表现了出来;其实在送花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自卑”的心理,因为最后一个收到花,害怕被别人笑,所以用之前的话来掩饰自己的自卑。
她所以要时时刻刻在人前要极力维护她的自尊,是为了用自尊掩蔽饰她内心的自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