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土壤成分测试仪:
1、可检测土壤、植株、化学肥料、生物肥料等样品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
2、可检测PH值。
3、可检测土壤盐量。
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土中含有大量的氧、硅、铝、铁、钙、镁、钾、钠等元素,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硫、磷、锰、铜、锌等,这些元素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中。
简介:土,是一种自然体,由数层不同厚度的土层所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壤和母质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形态特征或物理、化学、矿物等性质。在工程方面土壤被认为是表岩屑或是松动的岩石物质。这种解释严格来说并不正确,土壤是由母质,经过风化作用后所形成的,其特性与母质不尽相同。土壤经由各种风化作用和生物的活动产生的矿物和有机物混合而组成,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等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而在这些孔隙中则含有溶解溶液和空气。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三种状态,地球上大多数的土壤,生成时间多晚于更新世,只有很少的土壤成分的生成年代早于第三纪。
土壤成分是相当复杂的,要启用各种精密的微分析仪器来进行某些特定项的检测,才能完成相对准确的数据。
而对土壤成分用最简单的测量(无需精密仪器)只能完成:
一)土壤湿度(%)。
用100度左右低温烘干,或在常温下用干燥剂密闭脱水干燥称量对比法。
二)有机物质含量(%)。
经500C°煅烧冷却称量对比法。
三)含沙量(%)。
水洗沉淀烘干称量对比法。
四)PH值。
水浸透滤水PH试纸测量法。
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到固相部分(土壤干重)的90~95%或更多,有机质约占1~10%,可见土壤成分以矿物质为主。土壤有机质就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除此之外还有土壤溶液,它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的溶解物质和悬浮物质的总称。土壤溶液是植物和微生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的媒介,也是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途径。
土壤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度级配或粒度组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又称土壤质地。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可对土壤进行分类。我国的土壤质地分类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个级别。土壤的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可耕性好坏以及污染物容量大小的基本因素之一。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行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公众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科学技术水平,并按照土地用途,制定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
-土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