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末,银杏叶曾经作过土农药,用于防治蚜虫等,效果良好。
科学家的深入研究表明,银杏叶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资源。据初步分析,银杏叶内至少可分离出140多种成分。其中有效药用成分主要有:
(1)银杏黄酮类物质
包括四种银杏双黄酮、芸香甙、山奈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山奈素、槲皮素、异鼠李素等。成熟的叶片,一般含双黄酮19%,银杏总黄酮的含量可以超过20%,但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内实际起作用的成分含量只有1%左右。
(2)银杏内酯
这是银杏特有的成分。包括银杏内酯A、B、C、J、M和白果内酯等。银杏叶中,内酯类物质的总含量最高的约03%,在特殊条件下,内酯含量可以超过05%,但最低的只有00003%,即几乎不见踪迹。不仅品种和植株间变化很大,同一植株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也较大,一般在种实成熟前后,可以达到该品种含量最高值。
(3)长醇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的科研人员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7种以上长醇,银杏长醇的结构与动物性长醇类同,只是最后一个碳键上的基团有所区别,经过改性,有可能用来代替动物体内的长醇。每100千克银杏叶,可以提取长醇568克,几乎是猪肝内含量的100倍,所以很有开发前景。
(4)多醣
银杏叶内,尤其是银杏的外种皮内,含有多种多醣。
银杏黄酮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银杏内脂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它对大脑局部缺血有保护作用,也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多种致死疾病的重要急救性药物;长醇则是一种有效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促进剂。银杏叶提取物制造的药物,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人类称之为“第一致死大敌”的心脑血管性疾病,而且可以为人体器官移植、治疗老年痴呆症、根除各种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防治癌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药物。由于这些药物的问世,使得一系列疾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早在1966年,德国就有专门人员从事银杏叶成分研究,70年代初,德国和法国的市场上已经见到这些药品。临床试验证明: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制造的药物治病,很少有毒副反应发生。所以,自60年代开始研究,70年代药品进入市场以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注意。法国、韩国、日本、荷兰、美国等竞相研究开发。特别是韩国,每年由银杏叶提取物得到的产值超过20亿美元,其中92%出口。德国每年从韩国进口1000万美元的银杏叶提取物。韩国每年要用3000—4000吨银杏叶制造药品。银杏叶提取物已经成为他们仅次于人参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德国一家医药公司的银杏叶制品年产值高达5亿美元,在全国所有的药品销售量中占到第五位。全世界由银杏叶提取物生产的药品总产值已经超过40亿美元。银杏叶的价格,也由每吨1000美元提高到了2000美元以上。
我国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利用银杏叶,生产过诸如“6911”(也有称“舒血宁6911”)之类的药物,但一直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长期以来只是银杏叶原料产地,主要为德国提供银杏叶。近几年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仲良教授等人的推动下,才逐步形成生产规模。预期在最近三、五年内,可形成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新产业。
15题答案: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2细菌外毒素 (exotoxin) 和类毒素 (toxoid)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利外的毒性物质。毒性极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如:破风外毒素、白喉外毒素。
类毒素:外毒素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和破风外毒素。
3动物免疫血清 (immune serum) :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4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ic antigen): 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 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异嗜性抗原的医学意义:(1) 引起免疫病理损伤的物质基础; (2)借助嗜性抗原辅助临床诊断。
5同种异型抗原 (alloantigen) :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上存在差异,形成同种异型(体) 抗原。
(1) ABO血型抗原:ABO血型抗原由复杂的寡糖和多肽组成。该系统是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A和B是显性型基因。血型物质也可存在于体液和外分泌液中, 血型抗体是IgM,存在于血清中。 ABO 血型不符的输血,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
人类 ABO 血型分类 表型 基因型 红细胞表面抗原 血清中抗体
A A/A , A/O A 抗 B
B B/B,B/O B 抗 A
AB A/B A、B -
O O/O - 抗 A 、抗 B
(2) Rh血型抗原:有些人的红细胞与恒河猴 (macaque rhesus) 的红细胞有共同抗原,故称此抗原为Rh 抗原。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者为Rh阳性,缺乏Rh抗原者为Rh阴性,人体内有存在抗Rh抗原的天然抗体,只有在免疫情况下Rh抗体才能产生,抗体主要是 IgG 类抗体。
Rh血型系统的基因型和型命名比较复杂,三对等位基因Cc、Ee和Dd 决定六种抗原。因此,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可能组合只有Dce、Dce、DcE、dce、dCe、 dcE、dCE。其所编码的抗原中,只有D抗原(又称 Rh 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临床上通常只以D抗原的存在与否来表示 Rh 阳性或 Rh 阴性。
(3) HLA 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6自身抗原 (autoantigen) :自身物质对机体本身不显示免疫原性,但在下列情况下可成为自身抗原,能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1)修饰的自身抗原:由于微生物感染、外伤、药物、电离辐射等作用,使正常组织细胞发生构象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自身成分合成上的缺陷或溶酶体酶异常的破坏作用,暴露出新的抗原决定簇,成为“异已”物质,显示出免疫原性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2)隐蔽的自身抗原:是指正常情况下与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组织成分,如脑、晶状体蛋白、葡萄膜色素蛋白、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等,在胚胎期没有与免疫系统接触,不能建立先天性自身免疫耐受。因此,一旦由于外伤,手术或感染等原因使这些物质进入血流与免疫系统接触,被机体视为异物,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如甲状腺球蛋白抗原释放,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即桥本氏甲状腺炎);晶状体蛋白和眼葡萄膜色素蛋白,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和交感性眼炎;精子抗原可引起男性不育等。
(3)禁忌细胞株复活:
7 肿瘤抗原 (tumor antigen) : 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 是指只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组织正常细胞表面的新抗原。这类抗原一般是通过动物肿瘤移植排斥实验所证实,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目前只有少数肿瘤,如人黑色素瘤、结肠癌等肿瘤细胞表面证明有肿瘤特异性抗原存在。
(2)肿瘤相关抗原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 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上也可存在的抗原,只是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加,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A胚胎抗原 (fetal antigen) :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在人类肿瘤中已发现多种胚胎抗原。
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 是胚胎期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出生后几乎消失,成年人血清中含量极微。患原发性肝癌或畸胎瘤时,病人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因此检查中AFP含量,可作为原发生性肝癌或畸胎瘤的辅助诊断。
癌胚抗原 (ac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CEA水平极度低,细胞癌变时可升高。测定血清CEA,有助于结肠癌的辅助诊断。
胚胎硫糖蛋白抗原 (fetal sulfoglycoprotein antigen FSA) :是一种含硫的酸性蛋白;在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可高达96%。因此FSA的检查对排除胃癌有一定帮助。
B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人类某些肿瘤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如鼻咽癌、Burkitt 淋巴瘤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原神》抗锯齿smaa和taa的区别是效果不同。
1、smaa通过超分辨率来抗锯齿,效果比较好,但性能消耗大。taa是通过锐化来抗锯齿,效果差一点,但性能消耗小。
2、MSAA是计算权重对边缘像素重新绘制和重新混色,就是调一下灰度之类的和临接像素颜色过度更自然,这样看上去锯齿不会那么明显。TAA是基于时序性前后帧连续采样的技术,这种技术用在高速帧生成的游戏产品上,不会有好效果。
MSAA原理
MSAA首先来自于OpenGL。具体是MSAA只对Z缓存(Z-Buffer)和模板缓存(Stencil Buffer)中的数据进行超级采样抗锯齿的处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只对多边形的边缘进行抗锯齿处理。
这样的话,相比SSAA对画面中所有数据进行处理,MSAA对资源的消耗需求大幅减少,不过在画质上可能稍有不如SSAA。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的有效成分之一, 也是当药及獐芽菜等植物中的苦味成分, 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 分子式为C16H20O9 , 白色粉末或淡黄(红)色结晶, 易溶解于水、甲醇及乙醇等溶剂, 阳光下易变色龙胆具有利胆、抗炎、健胃、降压等作用。龙胆中主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龙胆苦苷为其中主要有效成分。 211龙胆苦苷的植物来源 全球龙胆属龙胆科( Gentiana L.) 植物超过500种,其中以热带高山以及温带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此类植物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其种类超过230 种,西南部为其主要产地,大部分龙胆属龙胆科植物均用于观赏,也有部分可入药。 212龙胆苦苷的药物来源
来源于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也是当药及獐牙菜等植物的苦味成分。 22龙胆苦胆的应用
龙胆苦苷具有保护肝脏、抗氧化、抗炎、镇痛及抗肿瘤等作用 221抗炎作用 陈长勋等[ 1]报道, 秦艽所含龙胆苦苷具有抗炎作用, 即龙胆苦苷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
菜胶及酵母多糖所致大鼠足跖肿胀, 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作用 222保肝作用
刘占文等[2]研究探讨了龙胆苦苷的肝保护作用, 发现龙胆苦苷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 LT ,AS T 水平, 增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 提高大鼠胆流量及胆汁中胆红素含量, 故认为龙胆苦苷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研究发现, 龙胆苦苷可显著抑制由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 从而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刘涛等[3]通过对四氯化碳损伤大鼠肝脏和新鲜肝细胞体外筛选模型进行观察, 证实龙胆苦苷具有明显的抗四氯化碳肝损伤作用;李艳秋等[4]通过对四氯化碳、TAA 及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肝损伤及豚鼠同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发现。
想要钓大鱼不知道用啥好?这些不起眼的小虫子,才是钓大鱼利器!
说起钓大鱼的饵料,大部分钓鱼人首先想起的应该都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当然粮食作物对于钓养殖大鱼来说,确实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对于很多养殖鱼来说,基本都是直接用粮食作物或者粮食加工出来的颗粒喂养出来的。而我们野钓经常作钓的水域,大多都是江河湖泊或者水库等自然水域。像这些自然水域的鱼儿很少会有人去喂养它,虽然它们也对粮食类饵料比较感兴趣,但是你知道吗?下面这些不起眼的小虫子,才是钓大鱼利器,效果可不比玉米小麦差。
一、钓草鱼的虫饵。
1蚂蚱:蚂蚱也叫蚱蜢,中文学名:蝗虫。这家伙对于农作物来说可不是啥好东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害虫,一旦发作,对于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瓜果、树木杂草等造成重大的危害。作为食草类昆虫,当然也是草食类鱼儿的最爱。在窝子有鱼用其他饵料不开口的时候,大家不防试试蚂蚱垂钓大草鱼的效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哦!
2蟋蟀:蟋蟀,俗名蛐蛐,也叫夜鸣虫。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历史。蟋蟀也是一年一代的昆虫,冬天是卵在土中越冬,春末气温回升后破土而出成幼虫,此时用来钓草鱼效果并不好。等到夏末专为成虫后,进入旺发期,个体大油质厚,正是草鱼最爱吃的美味佳肴,在一些饵料垂钓草鱼不开口的时候,用蟋蟀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就是虫饵的独特魅力!
二、钓鲤鱼的虫饵。
1蛴螬:蛴螬在我们这里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对多种农作物危害很大。而蛴螬作为在自然水域钓大鲤鱼的饵料,是最理想的挂钩钓饵。特别是在小杂鱼较多的自然水域,因红虫蚯蚓等荤饵个体较小,在没有被大鲤鱼发现时就会被小杂鱼啃吃光光。而蛴螬由于身躯肥大,不容易被小鱼吞食,在水里能维持较长时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坐等大鲤鱼上钩了。
2蚕蛹: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蚕蛹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是极其宝贵的动物蛋白质提取来源。在如今很多钓鱼商品饵里都会加入蚕蛹粉作为动物蛋白性饵料的主要成分。而蚕蛹直接挂钩钓鲤鱼,因其发出的一种怪味,会对鲤鱼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其效果比起一些钓鲤鱼的商品饵也不遑多让。
三、钓青鱼虫饵。
1豆虫:豆虫,学名豆天蛾。广泛分布于辽宁、河南、山东、河北、江西、四川自己江西等地。吃豆叶,喝甘露,是驱寒养胃的天然绿色保健佳品。也是青鱼最喜欢的饵料之一,豆虫钓青鱼是避小钓大的绝佳虫饵,比红虫蚯蚓等荤饵效果更佳,钓草鱼效果也很不错。
2黑蚯蚓:青鱼虽然被称之为螺蛳青,但是青鱼喜欢吃的饵料不仅仅只是螺蛳,玉米小麦,红虫蚯蚓都是能用来钓青鱼的。而钓青鱼的最佳饵料除了螺蛳以外,因其腥味更浓味更大,黑蚯蚓的效果并不比螺蛳差。由于相对于螺蛳,黑蚯蚓并不容易弄得到,所以很多人都只知道螺蛳钓青鱼效果好,黑蚯蚓反倒少有人问津。
最后总结:虽然钓大鱼谷物粮食类饵料用的人更多,并不是说其效果比虫饵效果更好,只是因为相对于很多虫饵来说,谷物粮食类饵料作为钓饵更容易获取而已。但是对于很多农村钓鱼人来说,更喜欢用那些城里难寻的虫子作为钓饵来用,比起商品饵不但不花钱,效果有时候还更好。大家觉得呢?如果你还有更好的钓鱼虫饵,不妨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以便与更多钓友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