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矿物质之一,其体内含量占矿物质含量的1/4,仅次于钙。其中85%在人的骨骼牙齿内,10%参与构成软组织,其余部分则分布在体液中。正常成年人骨中的含磷总量约为600~900克。磷能保持人体内代谢平衡,在调节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也是生命物质核苷酸的基本成分。它还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体内脂肪的代谢。
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磷和钙一样,也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材料,钙与磷结合为磷酸钙,存在于骨骼中。少量的磷还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有机物质结合构成软组织。
2.构成细胞的原料磷是组成细胞核蛋白质的一种主要成分,尤其是神经细胞最为需要。另外,磷也是磷脂、辅酶等的组成原料。
3.参与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吸收与中间代谢都需要有磷酸化合物作为桥梁,如三磷酸腺苷(ATP)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
4.维持酸碱平衡磷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对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缺乏表现
当人体因消化吸收不好或肾脏病排磷过多时,就会出现缺磷,主要表现为衰弱、食欲下降、骨骼疼痛,并可导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甚至造成组织缺氧、细胞破裂出血。缺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得到调节。
食物来源
磷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磷。动物性食物中,尤以肉、鱼、蛋、奶等含磷丰富;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花生、谷类、黑木耳等含磷也较多。
需补人群
1.因胃病而长期服用氢氧化铝(一种制酸剂)的患者。他们所服用的氢氧化铝会抑制人体对磷的吸收,从而造成体内磷的缺乏,因此需要注意补充。
2.关节炎患者。适量补充磷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造成的疼痛。
3.正在骨骼康复中的患者。这类人群如能从饮食中多摄取磷,可以帮助加速骨损伤的快速恢复。
过量危害
1.如果每天磷的摄取量超过12克时,就会在人体内产生毒性而引起低钙血症。
2.如果长期过量摄取,就会破坏人体内其他矿物质的平衡,从而出现骨质疏松等各种相关疾病。
3.体内的磷长期过量,可能会造成精神不振,严重者甚至会精神崩渍。
补给需知
1.由于磷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及许多加工食品中,所以不需要专门去摄取,反而应该控制甚至降低磷的摄取。比如,可乐等饮料中就会有大量的磷酸,所以应控制摄取量。
2.在补充磷时,铁、铝、镁等不要摄取过多,否则会使磷的作用减弱或失效。
3.虽然高脂肪的饮食可促进人体对磷的吸收,但同时会使体内钙量减少。
4.由于含磷的食物来源广泛,而且食物中的磷也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通常饮食中就能获得足够的磷,故我国未制定每日磷的推荐量。
经典食谱
莲子鲤鱼
原料活鲤鱼1尾(重约750克),莲子150克,鲜汤1000克,酱油50克,白糖、食醋、麻油各100克,鲜生姜5克,葱白10克,精盐5克,味精2克,黄酒适量。
做法先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在鱼身两面剞成1.5厘米宽的交叉花刀,放开水中烫片刻,捞出洗净;将莲子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备用;炒锅内放麻油,烧热后下葱、生姜翻炒,再放入鱼,烹入黄酒、酱油、食醋、鲜汤、精盐,然后将煮熟的莲子放在鱼上面,再撒上白糖,用旺火烧2分钟,移至小火炖熟,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此菜鱼嫩莲糯,健脾益胃,除湿消肿,宁心安神。
特点每100克莲子含有人体必需的磷550毫克,莲子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卵磷脂、淀粉、蔗糖、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等。
黑豆鲶鱼煲
原料鲶鱼200克,黑豆100克,生姜、麻油、黄酒、精盐、味精、酱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黑豆拣净杂质,加温水浸透泡软,再用清水洗净。将鲶鱼去鳃及内脏,放入清水中洗净,沥干;生姜洗净后切成片。将炒锅洗净,起油锅,将鲶鱼稍微煎热,捞出;把黑豆、鲶鱼、生姜片、黄酒、酱油、精盐等放入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煮沸,加入麻油,改用小火煲2小时,煮至黑豆熟烂为度,食前加入味精调味即成。
特点此煲鲜美香糯,诱人食欲。每100克黑豆含磷550毫克,黑豆中还含有较多的植物蛋白、卵磷脂、亚油酸、多种维生素、烟酸和大量钙、钾、铁等元素,用于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还含有皂甙,可抑制脂肪吸收,并促进其分解,所以可预防肥胖和动脉硬化,与鲶鱼共食,有益于人体健康。
御府鸭块
原料净鸭肉750克,腐竹50克,豆腐泡50克,冬笋50克,口蘑25克,金华火腿50克,干贝25克,奶汤2000毫升,姜25克,葱25克,味精3克,精盐5克,鸡油10克,猪油50克。
做法将鸭肉剁成5厘米长的方块,放入开水锅中焯透,捞出洗净;干贝去筋洗净,口蘑洗去泥沙,腐竹泡软切成寸段,冬笋拍松再用手掰成块,火腿切成骨牌块,再把冬笋和腐竹放入开水锅中汆透,捞出控去水分;炒锅入猪油烧热,投入葱、姜(用刀拍松),煸出香味,烹料酒,加入奶汤、盐、味精,把鸭块和切好的配料放入锅内,撇去浮沫,倒入砂锅内用文火炖至鸭块熟烂,拣出葱、姜,淋入香油即成。
特点此菜以鸭肉为主,配以冬笋、豆腐泡、腐竹、干贝、口蘑等作为辅料,蛋白质含量高,动、植物蛋白质俱全,配合恰当,矿物质也非常丰富,尤其磷含量最高,可达1938.5毫克。
杏仁鸭块
原料熟鸭肉400克,杏仁25克,栗子100克,红枣4个,花生油、葱段、姜片、酱油、盐、糖、花生酱各适量。
做法将熟鸭肉放在蒸锅上再蒸一下,切成4厘米见方块;栗子,洗净,在外壳弓面上用刀切“十”字口,放入开水锅中煮开,捞出,趁热时剥去壳,放在盘内,上屉用旺火蒸10分钟,至软烂时取出;杏仁用水和适量盐泡软,搓去皮,晾干,放到5成热油锅中炸呈金**,捞出,沥油,碾成碎粒。炒锅上火放油,烧至七八成热,放入葱段、姜片,煸出香味,再下鸭块炒2分钟,盖上锅盖焖一下,再加入酱油、盐、糖、红枣(用温水泡开)、适量高汤和水,没过鸭块,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焖30分钟,使鸭块入味,加入栗子,再用旺火烧10分钟,下花生酱一匙,拌匀,出锅装盘,将栗子装在盘底,鸭块装在上面,撒上杏仁粒,即成。
功效补肾健脾,清肺化痰。
特点此菜肴用鸭肉,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B族等,能健脾利水;栗子,含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脂肪等,有补肾坚骨的作用;杏仁,润肺化痰。此菜营养丰富,味道醇厚,有三脏并调之功。
炸牛排
原料牛里脊肉800克,白芝麻20克,鸡蛋50克,辣酱油25克,盐4克,味精2克,面粉15克,熟花生油500克(实耗30克)。
做法将牛里脊肉去筋膜,切成长13厘米、宽8厘米、厚6毫米的块,用刀面拍一拍,每块相距6毫米剞一刀,放入瓷盆内,加入盐、味精稍渍,入味。再将50克鸡蛋打匀,把渍过的牛排,蘸上面粉,蘸上蛋液,放在盛有芝麻的盘内,使牛排两面均粘上芝麻,待炸。炒锅烧热,放入熟花生油,烧至6成热时,逐块下牛排,约炸2分钟,将牛排翻身,再炸1分钟左右,使呈金**时,用漏勺捞起,控干油,每块切成6小块。食用时,随带一小碟酱油蘸食,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养血利湿。
特点此菜肴香脆软嫩,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钙、磷、多种维生素。
炒三丝
原料芹菜丝200克,瘦猪肉丝50克,千张丝50克,酱油10克,植物油10克,精盐3克,葱丝5克,姜丝5克。
做法先将瘦猪肉自横断面切成细丝,用团粉、适量酱油、料酒调汁拌好。
待油锅热后,放入肉丝,用旺火快炒,至8成熟时去火,倒出待用。再用油锅炒芹菜、千张丝,至8成熟时,放入已炒的肉丝及余下的酱油、料酒,用旺火炒熟,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降脂轻身,养血化浊。
特点此菜肴用芹菜,含钙、磷及维生素C、纤维素等;千张,是豆制品的一种,含蛋白质、磷等;瘦猪肉,含铁、锌、磷等。
炝羊肉
原料瘦羊肉200克,西红柿50克,柿椒50克,粉丝25克,胡萝卜25克,葱头25克,蛋清1个,植物油、香油、淀粉、姜、盐各适量。
做法西红柿、柿椒、胡萝卜、葱头,分别洗净,并切成片。粉丝,用开水泡发。羊肉,洗净,切成片,放入碗内,加入盐、蛋清、淀粉,拌匀上浆,用温油在油锅内滑透,捞出沥干油。炒锅上火,锅底油烧热,放入姜末炝锅,加入葱头、胡萝卜煸炒后,放入羊肉片、西红柿、柿椒、粉丝,再加入盐,煸炒熟后,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温补气血,养肝益智。
特点此菜肴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含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能经常食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所助益。
肉菜油豆腐
原料瘦猪肉50克,油豆腐50克,白菜100克,黑木耳少许,酱油25克,植物油10克,葱花3克,姜末5克,精盐2克。
做法把肉、油豆腐,切成片,浸泡在部分酱油内,5分钟后拿出,同葱花、姜末一起,放入到烧至7成热的油锅内,炒熟起锅待用。再把洗好的白菜切片,放油锅内煸透,把肉片、油豆腐片、水发黑木耳,以及余下的酱油一并放入,加少许水炒热,起锅装盘,即可上桌食用。
功效补肾养肝,和胃降脂。
特点此菜肴色美味纯,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小米绿豆粥
原料小米150克,绿豆50克。
做法将小米、绿豆,分别去杂,用冷水淘洗干净。锅置火上,加水适量,先放入绿豆,烧沸煮熟,再放入小米,用中火煮至豆酥米烂成黏粥,出锅,即成,分次频饮。
功效和胃利水,清暑解毒。
特点此菜肴用小米,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族,能和胃安神;绿豆,含水量蛋白质、钙、磷、锌等多种元素,能清暑解毒。
海米紫菜蛋汤
原料紫菜15克,海米10克,香菜15克,鸡蛋1个,植物油、精盐、葱各适量。
做法将海米用开水泡软;鸡蛋液,磕入碗内搅匀;香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葱,切花;紫菜,撕碎,放入汤碗内。炒锅上火,放入植物油,烧热,下入葱花炝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海米,用小火煮片刻,放入精盐,淋入鸡蛋液,放入香菜段,倒入盛有紫菜的汤碗内,即成。
功效补肾坚骨,轻身健体。
特点此菜肴所用海米,含蛋白质、钙、磷、碘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紫菜,含钙、磷、钾、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红白豆腐
原料豆腐250克,鸡血豆腐100克,油菜50克,香菜25克,花生油50克,酱油10克,盐3克,葱花8克,花椒水10克,味精3克,湿淀粉15克,鲜汤适量。
做法将白豆腐、鸡血豆腐,分别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入开水中浸烫一下,取出,控去水分;油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香菜洗净,切末;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七八成热,用葱花炝锅,出香味后,烹入酱油,加鲜汤、盐、油菜段,烧开后,放入白豆腐丁、鸡血豆腐丁,改用小火烧5~7分钟,加入味精、花椒水,用湿淀粉勾芡,撒上香菜末,即成。
功效补血养血,和胃清热。
特点富含蛋白质、铁、钙、磷等营养成分,红白分明,软嫩滑润。
鱼香海带
原料水发海带200克,精盐2克,葱末5克,白糖15克,姜末10克,酱油5克,蒜泥5克,醋10克,泡辣椒末5克,味精3克,豆瓣辣酱5克,黄酒10克,湿淀粉5克,食油6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切成丝;取小碗一只,放入白糖、精盐、酱油、醋、黄酒、味精、湿淀粉和水25克,调成卤汁;锅放炉火上,放入食油烧热,投入葱末、姜末、蒜泥、豆瓣辣酱、泡辣椒末,煸炒,待炒出香味时,加入海带丝,翻炒,并将碗中调好的卤汁倒在海带上,炒拌均匀,即成。
功效降压降脂,健脾轻身。
特点富含铁、钙、碘、磷等元素,嫩脆可口,酱味浓郁,营养丰富。
兔肉补虚汤
原料兔肉15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5克。葱、生姜、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兔肉,用温水洗净,切作块,再经沸水焯,洗去浮沫。党参、山药、枸杞子,洗净;大枣,去核,洗净,一并放锅内,再放入兔肉,加黄酒、水适量,文火炖1小时,捞出兔肉,沥干。将炒锅放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放生姜略煸后,兔肉入锅炒一下,再烹入黄酒,加精盐,倒入炖出的汁水,稍煮后,放葱段、味精稍沸,即成。去葱段、生姜,吃兔肉,并喝汤,佐餐食用。党参、山药、枸杞子及大枣也可一并吃下。
功效养血濡筋,益气美颜。
特点从营养学角度分析,100克兔肉含磷293毫克。兔肉的蛋白质也很高,比羊肉、猪肉所含蛋白质要高出一倍,比鸡肉要多33%,比牛肉多17%,而脂肪含量仅为0.4%,它还含有钙、铁及多种维生素。由于兔肉营养全面,含脂肪低,故被营养学家称为“美容肉”。党参、山药,均为健脾益气之品;大枣,养血和营,健中和胃;枸杞子,养血补肝,能濡养筋骨。
芝麻花生汤团
原料糯米粉(掺有粳米粉)1000克,花生仁100克,芝麻75克,瓜子仁50克,核桃仁75克,松子仁50克,糕粉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花生仁、芝麻分别去杂质,分别放入热锅内炒熟,压碎;核桃仁用开水泡去皮,用刀切碎;将花生仁末、芝麻末、核桃仁末放在一起,加入白糖、瓜子仁、松子仁、糕粉拌匀,制成五仁馅;将糯米粉放入盆内,用沸水和匀,分成若干小块搓圆,包入五仁馅揉成汤圆,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出锅装碗即成。
功效健脾胃、润肺化痰、延年益寿。
特点此菜肴软糯可口,味美甜香。芝麻营养丰富,每100克中含钙高达564毫克,磷368毫克,铁含量惊人,高达50毫克,为各类粮油食油食物之冠。其他如松子仁(每100克含磷569毫克)、花生仁(每100克含磷474毫克)等也都是含磷较高的食物。
鲜蘑烧腐竹
原料腐竹200克,鲜蘑150克,青豆20克,淀粉5克,料酒5毫升,清汤200毫升,姜1克,精盐3克,味精1克,花生油50毫升。
做法干腐竹用开水泡软,再放入锅内煮熟,切成寸段,青豆泡软后,煮熟待用;鲜蘑菇摘洗干净后切成片;炒锅上火,放清水烧热,下腐竹、青豆、鲜蘑,开锅后,沥去水;锅内入油烧热后,放入姜末煸炒。烹料酒、清汤、精盐,调好昧,下入主、配料,煨入味后,加味精,淋淀粉、明油,盛盘即成。
功效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健康的中老年人均宜食用。
特点此菜配以青豆,是一种高蛋白、高磷(每100克青豆含磷395毫克)菜肴,色、香、味俱佳。
红磷(赤磷)为磷单质,与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气化后再冷凝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有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磷光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约260℃)。与卤素、硫反应时皆为还原剂。用于生产安全火柴、有机磷农药、制磷青铜等。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据专家介绍,磷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儿童是每天3000毫克,成人每天是3500毫克,中国人从膳食中每天摄入10578毫克磷,即便加上某些补充剂,如施尔康等中的磷均不超过200毫克,也不会超过最高可耐受摄入量。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急症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春生指出:在营养元素摄入上,并没有需要严格执行的标准,营养学家采用的是推荐量参考值。食物中的确有很丰富的磷,一般人体不会缺磷,但一些体弱多病的人却较易发生磷缺乏现象,因磷的吸收过程及人体自身调解等因素,极难出现磷过量的现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卢承前表示,由于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成人一般不缺磷铜。但这不等于不需要补充磷和铜,也没有到吃了就有危害的程度。人体不缺磷铜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合理的膳食结构,但这一点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氮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枝繁叶茂,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番茄对氮肥的需要,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确保果实发育的需要。
磷
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
番茄对磷的吸收以植株生长前期为高,在第一穗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植株吸磷量约占全生育期90%。所以,番茄苗期不能缺磷,以免影响花芽分化。番茄吸收磷肥的能力较弱,尤其在低温下的吸收率较低。磷肥一般作基肥,也可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作叶面喷施,进行根外追肥。钾在植物体内促进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对延迟植株衰老,延长结果期,增加后期产量有良好的作用。
钾
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氮、磷的情况一样,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番茄对钾肥的需求主要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后。钾肥一般是在基肥时施入,果实膨大期可施用复合肥或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植株中大部分钙存在于叶内,并且老叶中钙的含量比嫩叶高,大量的钙以果胶酸钙的形式固定在细胞壁的中胶层中,成为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钙可以促进根的形成和生长,促使茎秆粗硬,增加养分吸收,有利提高番茄果实中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由于钙在植物体内不容易移动和重新分配,缺钙时首先是生长点死亡,上部叶片变黄,叶尖叶缘萎蔫,叶柄扭曲,茎顶端呈坏死斑点,脐部黑腐。缺钙时可用04%氯化钙溶液叶面喷施。钙多存在于幼嫩器官,是叶绿素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
镁是多种酶的专一活化剂,可促进呼吸作用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并促进糖分和脂肪的形成,有利于番茄的营养物质从老叶向新叶及幼嫩器官转移。镁素缺乏,老叶叶缘、叶脉失绿,产生枯斑或死亡,果实小而低产。番茄缺镁时用02%硫酸镁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硫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维生素中的生物素、维生素、泛酸都是含硫化合物,硫又是许多重要酶类的结构成分。由于硫在体内流动性较差,缺硫的病症在幼叶比老叶表现得更明显。缺硫时植株代谢混乱,影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造成番茄叶片变黄、下卷,茎变紫。番茄缺硫时用001%~01%硫酸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微量元素除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外,番茄还需要铁、锰、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缺乏时植株生长不良,如发现缺素症状时,应立即叶面喷施相应的微肥。
个人补充:复合肥一般用三个15的就行了(即15-15-15),一般都能均衡释放养份
磷是植物体内核蛋白,磷脂和核酸等化合物的组成部分,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一般种子中含磷较多。磷在植物细胞分裂和把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磷能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促进作物早熟,籽粒饱满,还能增强越冬作物的抗寒能力。
由于磷易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结合,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如果玉米一旦缺磷,玉米苗细长,色暗绿,苗期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老叶渐黄。茎杆细小,易出现老小苗。果穗秃尖重,弯曲畸形,粒行不齐,成熟迟,籽粒不饱满。
但是,如果磷肥过量,会造成磷氮营养失调,作物吸收过多磷素,常常使得作物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叶质变脆,不正常成熟,籽粒不饱满,早熟,对增产不利。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氮素化肥用量的逐步增加,在施用氮素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磷素化肥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合理施用磷素化肥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