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中药方论之7(功能障碍性胃病方论)

郭生白中药方论之7(功能障碍性胃病方论),第1张

目录

一、旋覆代赭汤

二、吴茱萸汤

①吴茱萸汤症病因在胃

②吴茱萸汤症的头疼

③高血压的头疼

④吴茱萸汤证的头眩

三、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胀满方)

①胀满的辨证和病势

②胀满方方解

③胀满方化裁

四、其他治胃病的几个方子

一、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方:

辨证:嗳气、呃逆。

旋覆花42克、代赭石14克、人参28克、半夏100毫升、生姜70克、甘草42克、大枣12枚,三次分服

旋覆代赭汤,这个方子治这个胃,是胃功能太低、蠕动太慢、强度也低。明白吗?过去指胃寒,有的是指这种现象叫胃寒。所以我们今天要让大家都明白,胃的功能低,功能就是胃的蠕动,胃要不蠕动胃就快死了,蠕动的慢了,就是能力低了。旋复花性温,补中下气,行痰水,消痞止逆。代储石镇逆,治惊气人腹。人参补元气,健胃气。生姜半夏止呕逆除痰水。甘草缓急。本方为补胃气,降逆化痰之剂。

旋覆代赭汤是治嗳气的,呃逆、打嗝,频频的打嗝,你看它主要的是人参,其次旋覆花与代赭石。旋覆花是往下走的,是让胃里的东西往下走的,人参是提高胃的功能,旋覆花是往下走的。代赭石是什么,五氧化二铁,就是矿石,矿石研成粉,喝下去以后产生一种什么现象?这个铁矿石非常重,跟胃里的黏液搅和在一起,黏液在水里是飘浮的,有了代赭石以后沉了底了,从物理关系上想一想,这付药吃到胃里是什么样,听明白了吗?看出来了吗?张仲景的这个妙用看出来了吗?一个提高胃功能,一个往下走下气,一个铁矿石加在里头沉底儿。这提高胃功能是为促进胃的蠕动,蠕动往下走,旋覆花也是往下走的,铁矿石让这些黏沫、黏液沉了,到底层去不就先把它沉下去。

你看看张仲景用药这个妙,说好是不够的。旋覆代赭汤在《伤寒论》上谁见过,我跟他们见面头一次,是在《伤寒论》上见的,我们就得说是张仲景的东西。张仲景其方,张仲景其法,张仲景其人,是什么啊?一个大智慧!承认不承认啊?组织一张方子到这么妙。我用过多次,每一次和每一次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听明白这张方子了没有,旋覆代赭汤。

二、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方:

辨证:头疼吐涎沫,前额眉棱骨部位疼,疼时睁不开眼,疼时吐涎沫。

吴茱萸25克、生姜25克、党参45克、半夏25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大枣10个(破开),成人两次分服

吴茱萸温中下气,去胃中痰冷逆气,饮食不消。人参补气,助胃阳开胃调中。生姜、大枣调和胃气。此方效能在温胃阳消痰涎,痰涎消除则头疼止。

①吴茱萸汤症病因在胃

这个方子治的是什么?这个头疼的病在哪里?不是在头上,在胃里,看见了没有?吐涎沫。胃里分泌出来的一些液体,这个液体是有毒的,再吸收到血液里去自家中毒。听明白了自家中毒不,自己吸收了自己的分泌物,到循环里去,到这个神经中枢,发生的头疼,所以他疼啊包括眼,他这个部位是前额跟眉棱、眼睛,这一块,不是侧面,也不是后面,听明白了吗?有一定部位,有一定的疼的类型,又有一定的其他的联属原因,你治上一例,你就明白了,往往要是找你来,一定是经过多个大夫治不了,才找到你的,绝不会第一次找你。就这个药,吃了十几付就好了。治这个病,这样的头疼,我在北京治的不是一百二百,多了,都治不了,多少年的都是。新发生的,他一时转不到我这来。

②吴茱萸汤症的头疼

你知道那是三国演义吗?曹操头疼是有可能的,你看那大白脸,一看脑贫血,天天琢磨人,这种人一定是经常头疼。华佗也不是他杀的,那是小说不是那么回事。头疼有很多,今天我再说一个头疼。在北京我治的有30年以上的,疼了30年,治了30年,净找名医,特别跟我说找施小墨治了三年,我一个星期去一次,一个星期是多少钱你知道吗?我说我哪知道。7000多,光是药费7000多,不算挂号费,我是一次一万多,我让他给我治了三年,我在他那花了30多万,治了三年我这个疼,有增无减,这么一个头疼。西医中医都找遍了,西医都说他脑梗。后来找我,我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时候找我,我一看这个头疼,我就知道了,知道他们都不会治。我说你这个头疼,你怎么就没碰见会治的,他说我净找的大家,都是顶级的,给国家***治病的专家组我都找了,我说那我就明白了。他说北京我30年还有谁没找过。30多年,我说你怎么这么多钱,他说我没钱,我都是公费。这个人是谁,一个区管房地产的老板,当然公费了,他说谁要是能给我治好了这个病,我天天给你烧香。那有什么用,好了病有用,那个没用。

我说你这个病十付八付药就好了,他说一千付好了我也得给你烧香,我说凭直说直,就是十几付药,你这个头疼厉害的时候睁不开眼,连眉毛这眼珠子都胀疼,他说对对对。我说你还恶心,还吐,他说对。我说吐涎沫,说对。记着这几个表现,我说行了,你好了。他不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我就给他开了个方子,这是《伤寒论》里杂病的一条,他表述的是:“厥阴病,头疼、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我说北京这些大医们,按照他说的没有会治这个病的,他找了30年他没找着一个,他找对了早好了,

③高血压的头疼

高血压头疼怎么治,怎么说,说神经性头痛行不行?有这么说的没有?说是血管头疼行不行?我说你这个头疼是高血压的并发症,治高血压就治了你的头疼了,让他进入你的系统跟他说话,听明白这个意思了吗?你不要在他那个系统里说,他那个系统里没有多少话说。我50年以前,我就遇到过这些问题,一个有份量的老人80多岁了,高血压头痛,疼的老喊叫,黑天白天的喊叫,儿子孙子都是当官的,都是请的有份量的大夫来了,没一个不是败下阵来的,就是治不了这个头疼。最后找我去了,哎呀我一看吃的那药,中医的西医的药,西医药甭说了,都是多点少点都是那点药,一看中医的药,什么方子都有,都不见效。我不能败下阵去,我是确定了今天一定不能败,一看吃这个药方子一摞。这一家,这老先生还是大夫,还是中医大夫,家里还有大药铺,什么药都有。这事好像是很难吧,其实不难,我就给他开了个方子,谁也瞧不起的一张方子。我对于这个方子非常有信心,我说吃了就不疼了,谁都不相信。

我跟你说说这个方子(高血压头疼方):大黄20克、牡丹皮30克、怀牛膝30克、栀子30克、芒硝15克。

这个人大便秘,高血压,高得很,八十多岁了,低压120,高压200多。他们说这方子治头疼吗?我说吃了就不疼了,没等到早晨,通便了,一通便就不疼了,老头欢喜大了,连着吃了两付,不疼了。什么血管什么神经什么性啊,什么都没有,就这方子吃了不疼了,不但不疼了,血压也下来了,但是绝不能好病,好不了病,好一时好几天。这个方子就治高血压头疼,多疼也能治,我说治不了高血压,也许缓解一个星期,反正超不过两个星期还得疼。你不是说头疼吗?要说病那就好办了,先不不疼了再治病,把血管的脂肪都清除掉了,都溶解了以后,血压不高了,循环畅通不是光不疼了,什么病都没有,整个一个系统完好,这是本能系统带来的,这不是归经。

④吴茱萸汤证的头眩

这个美尼尔氏综合症,他发现了这么一个症候群,他也不知道病理,他也不知道治法,我们看它说你是美尼尔氏,那个是美尼尔氏,我们看这个,不够,但是我们还只能是看这个,我看这个它说这个美尼尔综合症,是很松散的一个症候群,包括眼睛、耳朵、头,还有情绪,这是很混乱的一个症候群,不是一个病出现一群症状,这个症候群,你像他说的这个眼睛,肯定有头昏目眩,或者是有耳鸣,有耳聋,这个耳聋耳鸣,有些是阵发性的,一阵过去就没有了,说他又治不了,我们也没办法去拿他来做根据去对照。

可是我们在这个临床上,没有(美尼尔氏综合症)这个说法也,也没有(美尼尔氏综合症)这个病,但是对于这个头眩,一个是小柴胡汤证治一群,苓桂甘术汤治一群,还有一种头疼,吴茱萸汤也治一群,他说的这个症候群,在我们治病当中都分了,所以就不存在它这个症候群了。如果说这个患者来的时候,我这个是美尼尔氏,你也并不去计较可否,你就给他看病就完了,你看着他是什么病,就给他开什么方子,他吃了就好了不就完了嘛。

三、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

(胀满方)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

(胀满方):

辨证:气虚胀满。

厚朴20克、生姜30克、半夏20克、党参30克、甘草20克。

郭老化裁:有呕,加柴胡;有渴,说明有热,加枳壳;有下利,加黄芩黄连;有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

    ①胀满的辨证和病势 

胀满是自主调节性的。一没有身热,没有口渴,没有呕吐,没有下利。我再重新回到第一个,没有身热,发汗后没有身热,退热了,就是没有向表的趋势了。已经身和神清,体温正常,神志清楚,这是第一个没有身热。没有口渴,没有里热了,在内部也没有排异反应了。听明白了没有?一个身热向外的排异反应没有了,一个不渴,内部的排异反应没有了,三一个没有呕吐,就是说少阳病没有。发热而呕,呕是少阳病的一个特征,没有少阳病。没有身热,向外排异反应没有了。没有口渴,内部排异反应没有了。没有呕吐,没有少阳病。没有下利,没有阳明病,也没有少阴病。听明白了不?这个都排除了,排除了什么呢?向外的,向内的,失调的,下利有阴性的有阳性的,都没有。只有胀满,腹胀,这个满应该念个(闷),胀(闷),满是一种感觉,那么这个胀满(闷)从哪儿来的?从太阳病发汗以后。如果不是太阳病发汗以后,这个人要是胀满,没有身热,没有口渴,没有呕吐,没有下利。怎么办?跟太阳病发汗后完全一样。

胀满是什么啊?是胃肠功能虚弱,饮食入胃,消化不了,胃的蠕动减慢,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过长。比如说,五个小时,胃的饮食就可以输送到肠里去。它啊,八个小时也没输送过来,还在胃里存着呢。那么(食物在)胃的时间存留得过长,这是第一个,而且胃是有体温的。如果说在37度38度这个温度下头,这饮食,在这个温度下头,存留了七八个小时,能不发酵吗?发酵能不产生气体吗?饮食下不去,气体也下不去。能不腹胀吗?胀能不满吗?那么这个胀满不是别的的原因,就是病后的胃肠功能虚弱发生的。怎么发生的,就是食物存留的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出现的一种症状。

②胀满方方解

所以这一个你看,这张方子。厚朴,厚朴是促进胃的内容物向下走的。半夏,生姜也是向下走的。人参就是党参,是加强循环的。胃肠的供血充足以后,胃肠功能就会恢复,恢复了往下走,都是往下走的。生姜在这个方子里头,也不是向表的,是佐半夏的,去了半夏那个戟嗓子的那个味,向下的,这是这么一张方子。就是下气的一张方子,就是让功能向下的。因为我们这个,在功能这一方面,有一个原则以下为顺,以上为逆,以下为顺,以通为治,以塞为乱。只要是向下,就是顺势的。只要是向下,就是通畅的。只要是通畅,就是治。治是什么?什么叫治?比如说治国,一个太平盛世,一个和谐社会,这叫治。治和乱是相对的,就是一个正常的内部环境,叫治。它是以通为治,六腑以通为治,以塞为乱,以下为顺,以上为逆。这是个自主调节的方子,这张方子是比较常用的一张方子。

厚朴和枳实在功效上的区别。我先说这个枳实和厚朴,这两个药啊,都是向下走的。这个枳实啊是促进胃肠运动的。这个厚朴啊,也是促进运动的。但是厚朴,有利于功能衰退,枳实没有。在胃功能衰弱的时候,用厚朴,如果不是胃功能衰弱,可以用枳实,枳实常常是有内容物比较多的时候或者是两个同用,枳实、厚朴同用这是一个。法半夏和清半夏的分别,法半夏就是半夏有个炮制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炮制过的半夏,叫法半夏。清半夏是半夏出来以后,要多次的用水漂,把那个刺激咽喉的那个东西,都漂掉,使清水漂掉的叫清半夏。这个半夏的这个制法很多,有姜半夏,是使姜汁炒了半夏,叫姜半夏。还有几种半夏,你可以参考,《本草纲目》的半夏的炮制方法。一般的说清半夏的质量比较好。清半夏佐生姜,这是个比较好的。

  这个方子里的人参就是党参,因为汉代这个时候跟这个长城以外的塞北那交往,那个商业的交往比较少,打仗的时候很多。所以这个商业啊,就决定了这个,就是现在我们用的,这个吉林,东北产的这个野参,没有用这个,都是用的是党参。就是现在党参和东北的红参,也不一样。东北的红参,现在加工方法也不一样。有白的,有晒参,有蒸的,蒸的以后都煮了,所以现在很复杂。你看有一种那个白参,也叫糖参,那简直就是药渣。它把参收了以后,水洗了,到锅里煮加糖,煮出来了以后,把参捞出来晒干了,叫糖参。把锅里那个汤水加上糖,叫参糖。你看这么一来,出来一个糖参,出来一个参糖,你怎么用法,这是一个。

  红参怎么加工?洗了以后,先过钉板。一个板,上头都是钉子。这一滚,净窟窿,再上锅一煮,出来了什么了?把人参含的有效成分,出来了一部分,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就这一煮,捞出来这个,干了就是红参。现在很难说,说我这是野参,其实都是自己种的他就说是野的,这一野这个价钱也野上去了。谁还有问题,没有,我提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方子,就是治胃肠功能虚弱,蠕动得缓慢,食物在胃肠存留的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造成的胀满。就是这么简单,说它不用枳实,因为枳实不利于提高胃功能。

③胀满方化裁

胃里头要有热可以用枳实。如果要有呕,还可以用柴胡。这个渴,再看有没有小便不利,就是要用茯苓了,也可以用泽泻了。说这个方子,你要学会了一个变,变化;就是不能用吐法,为什么不能用吐法?因为胃功能很低,你再一吐,就会大大又伤害了胃的虚弱的功能,造成了不能吃东西,食入则吐,就麻烦了。就造成坏病了,因为它没有吐的趋势。它胀满下不去,你让它向上来,就是这么个错法,你应该让它向下走;因为它是虚性的,你就啊别用那个抑制,抑制药,就是不用寒凉药。不用枳实,枳实近于寒药。说不能吐,本来胃肠功能很虚弱,你再一吐,再一次伤害它,就造成了恶果。所以这种病啊,你要捕捉住它主要的那个方面。

它变化是很多,你只要是治得不当它准发生一个变化。你就比方说他要是下利,又有身热了,你看这个方子是什么呢?你再开出这个方子那就近于那泻心汤了,症状近于泻心汤了,你自然你这个方子就近于泻心汤了。你看泻心汤,它用枳实,它用黄连、黄芩用干姜,也用半夏,也用生姜,也用人参,它不用的是什么啊?在这张方子里头,就是厚朴。这你啊就基本上,掌握了这张方子了,这张方子你掌握不了。你跑到哪里去也是模模糊糊,你也明白不了。这张方子再变,再变上一变两变,也未必变不到那个理中那儿。那个理中那个汤,不是《伤寒论》的方子,没这么明确的系统性。

四、其它治胃病的几个方子

瓜蒂散方:瓜蒂、赤小豆

瓜蒂散:瓜蒂苦寒有毒,主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及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瓜蒂含喷瓜素,可刺激胃钻膜引起呕吐。瓜蒂散可因抗御的上越趋势而催吐以祛邪。瓜蒂散一钱匕,约瓜蒂赤小豆各一克强。散剂对胃发生直接作用。如沈括说:“欲胃隔中者莫如散”。方中小豆粉应是剂型之药,不会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香豉苦寒治烦躁满闷,杀诸毒,治呕逆,可缓瓜蒂之毒性,不使吐之太过。

  麻子仁丸方:火麻仁(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杏仁、芍药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皆润肠之品,枳实、厚朴通利气机,大黄通大便,芍药止疼,上药丸服润肠利气通便。

小建中汤方:饴糖、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

小建中汤:胶饴即麦芽糖,亦称糖稀。胶饴含大量麦芽糖,微温味甘,缓中润肺、治中虚腹疼。乃通阳补虚缓中止疼之剂。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

  理中丸:干姜温中止利,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中气,甘草和中。此方治胃寒喜唾,亦有温中健脾祛湿之功。

编者按:

    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胀满方能迅速缓解功能障碍性胃病引起的嗳气、头疼、晕眩、胀痛等症状。郭老的强生粥和生化汤(本能养生)是胃病的治本之道。 

胀满方在临床中极为常用,结合本能养生实践,我们将胀满方进行了模糊化改造,扩展了其用途,并加工为成品“和味饮”以方便使用。

“和味饮”可缓解的症状包括:嗳气打嗝,胀满无食欲,恶心呕吐,酒后不适,胸部疼痛(心脏病导致的疼痛除外)、腹部疼痛。

和味饮方

枳壳15克、莱菔子30克-炒、苍术30克、厚朴30克、陈皮30克、半夏15克、生姜5片、大枣10枚-破开、党参3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分服。

古代的中医,他们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技术,他们给人开药的完全是要靠自己的经验。那么古代的郎中是怎么知道草药有何作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一事来探讨。

我们古代早就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没错,古代发现和确定草药的功效,就是要靠长时间的去体验,以自己的经验才能够知道。古人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知道各种食材的特性,比如说在他们在捕捉了羊,烹饪羊肉以后,知道羊肉属热性食物有着滋补的作用,身体正常的人就不要过多吃,猪肉性凉有腹泻的人就不能食用。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去慢慢品尝草药,才知道草药究竟有何种的功效。我们早就听说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其实,神农尝百草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经历了很多人才能知道这些草药究竟有什么作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在做数据收集,而且呢这种数据收集工作量十分大,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才能够排除某些错误的数据,得到最后的结果。

那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现在品酒师的例子来类比古代中医药学品尝中草药,因为不同的人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味觉较为灵敏,他们对于很多东西味道的敏感度比较了解,感知能力较强。比如说一个人对于某种草药只要浅尝一口,就知道这种药是属于哪一些特性,然后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要靠更多的病例记录。明代药物学家的李时珍就是通过常年收集民间的药物,穷一生之精力走访各地的采药人,查阅资料,将自己所见所感,最终汇聚成《本草纲目》这一药物百科全书。

可以说,中医中草药的成分都是由像李时珍这样的人去发现的,同样的也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去继承和发扬,人们要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正确的去看待中医药。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有几点想法,聊供参考。

1、能不能将中药中有效成分提纯出来?肯定是可以的,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

2、中草药原材料只是药材,治病只是利用其中少量的有效成分,其中的大部分药渣是没用的,所以提纯有效成分的思路是正确的,提纯方法如水煎浓缩、酒精萃取、细胞破壁等,都是可行的。

3、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并不简单,一种中药有多种成分,哪一种或哪些是有效的这些成分是单独还是共同发挥作用用什么方法提取最为合适?比如青蒿素开始时用水煎浓缩的方法提取就失败了。所以,有些研究可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结果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4、从中药中提取单一的化学成份,相当于西药,可能是有效的或见效更快的,但也可能容易出现耐药性或产生副作用,比如青蒿素就已出现了耐药性。钟南山等研究发现,有些化学药品体外试验有效,进入人体后就没效了。有些中药临床有效,但目前的试验还难以解释。过去一百年淘态的化学药品约60%,而中药用了几千年仍可继续,应该吸取教训。

5、中医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病讲究配伍,除了单方,更多的是用复方,实际上是用多种有效成分综合治病的。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不去提取某一化学成分,而是去掉中药内的杂质、毒素,以及无效的纤维等,是否可行呢?屠呦呦说的好,除了提取化学成分,中医药的研究途径还有很多呀!

兄弟,确实把中医中药想的简单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方法是不同的,西医是抗生素,激素,切除。中医讲究阴阳,五色五味入药,药方的搭配讲究君臣辅佐,这些是没法提纯的,就和针灸一样,西医是没有穴位的概念的,因为解剖没有,但是经络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医的理论看起来玄乎其玄,但是里面却蕴藏着中国几千年来的 历史 文化,是中国的瑰宝,西医才多少年,顶多几百年。

这是拿西医思维解决中药问题 太过于理想化了 有实现的但很少 中药是用自然物质治疗自然的肉身病体 依然在自然的环境里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 有用的药物成分在治疗病体的同时 也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就像恋爱一样 你不能只接受对方的优点不接受缺点 中医思维本来就是综合性整体治理的思维 局部有病 根在全身 用阴阳虚实火解释病因 西医是分析性相对局部治理的思维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从不同的系统内部关系解释病因 中医既然综合整体治疗 病人就要全盘接受 好坏都拿着 西医既然分析性思维 就要让病人接受有益的 丢掉有害的 制药就考虑提萃 问题难就难在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成分是有益有害的 在提萃过程中 常常是在丢掉有害成分的同时 有益成分也不存在了 这就是提萃难的焦点

吃过中药的人都知道,一个药最少也有几种中药,有些甚至十几种中药,就这样拿来煲药,而且煲出来的药都比较苦,很难入口,简直就是大杂烩。于是许多人就提出一个疑问,能不能将中药中有效的化学成分提纯直接制药来提高药效?这样不仅容易入口,疗效也比较好,而且也比较方面,不用煲药那么麻烦。

可以说,这个想法是西医治病的方法,现在许多西药都是一些化合物,比如一些抗生素、一些激素,只需要服用这些药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比如细菌感染,只要用一些抗生素,就可以将致病菌杀灭。既然西药可以这样来提高疗效,那么中药应该也可以通过提取中药里的一些有效的化学成分,这样就可以提高药效了,也不用一次过用那么多种中药,并且也不知道根本那个药物在起作用,只需要将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那么就简单多了。

有这个想法的人,我认为这是将中医中药看得太简单了,这已经是完全西化的思维,已经不是中医的思维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用药治疗原则是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来治疗的,这是因为每一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就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比如《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的用药原则: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是寒症,就应该用热性的药来治疗;一个人如果是热症,就用寒性的药物来治疗。另外,中药五味的作用,《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中医治疗疾病都是根据证来用药,并不是根据病来用药。

那你说,如果是将这些中药提纯的话,那么你如何将这“四气五味”提炼出来?就好似石膏这一个中药,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石头,,而从成分来看,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CaSO4·2H2O),而煅石膏是无水硫酸钙(CaSO4)。那么,石膏作为一种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到底是什么成分在起作用呢?而且煅过之后的石膏,作用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没有清热的作用,反而变成了收敛的作用。但是用石膏大寒的药性就好解释了,大寒能出除大热。所以,中药治病并不是依靠某种有效成分就可以的。

还有,井水也可以用来治病,你如果说要将它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来提高疗效,那你怎么提纯还不是水,你如何知道这个井水那个成分是用来治病的呢?这只不过是当我们喝入井水之后,可以改善身体的证,从而再调理我们的身体使疾病康复。

那是不是就是不能将中药提纯出来用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呢?

当然也不是不能说将中药里面有效成分提纯出来治病,对于中药的提纯,其实一直有科学家在做研究,在做实验,其实现在有一些中药已经将一些有效成分提纯出来用来治疗疾病。比如青蒿素,就是从中药里提纯出来用来治疗疟疾的抗疟药物,还有从中药麻黄提取麻黄碱,从青黛中分离得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的靛玉红,从北五味子中分离得到的五味子丙素,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的雷公藤素甲,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人参皂苷Rg3等等,目前这些提纯出来的有效成分都应用于临床上治疗疾病。

但是医学家们发现,好多从中医里面提纯出来的有效成分,往往容易产生耐药性或者副作用,而且研究还发现,有些提纯出来做成的化学药品在进行体外试验时有效,但是进入人体后就没有效了。

所以,在中医中药里,用来治疗疾病的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有效成分,中医是治证并不是治病,也就受对证不对病。比如一个头痛,不是简简单单吃一个头痛药就可以,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有发烧,不是简简单单吃一个退烧药就行,当药效过去了,发烧仍然存在。中医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方剂中各味中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有的对兼病或兼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有的发挥引经药或者调和药的作用。另外,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复方、不同的主治症中,即使是同一味中药,有效成分的种类有所不同,所发挥的药效活性也不一样。

所以,中药治病并不受某一种有效成分在起作用,可能是多种药物多种有效成分一起在起作用,比如一些中药里面的成分起到促进或抑制其他成分吸收的作用,从而起到增加药效或降低毒性的作用。因此,单一有效成分难以全面反映中药功效,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种类很多,不同有效成分对应不同功效,但是凡是参与疾病治疗的,能提高疗效的或者降低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都是中药的有效成分。

再简单一点来说,即使是同一种中药,生用与熟用的作用都不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生石膏与熟石膏一样。再来,即使是同一种中药,汤剂、散剂、入丸的作用都会有所不一样。还有,即使是同一种中药,用量不一样,作用也会有所不一样。这些并不是简单的将有效成分提纯出来就有用的。

总之,中医中药有自己的一套治病理论与原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有效成分就可以治疗疾病。我们何必要执着于中药的哪种成分在治病时起作用呢?只要能够用来治疗疾病的话,单方也好,一个药方几个中药也好,一个药方十几个中药也好,药到病除才是老百姓最想要的。

提问之错误,在于提问者根本不懂中医!

中药的作用,是通过四性五味发生的,而非简单的化学成分可以概括。

虽然天下物质,都有化学成分,但如何起作用,却不能泛泛而言!

比如,人天天吃的饭菜,简而言之,都有化学成分,但你要说具体的那个化学成分造就了人的发育成长,怎么实现的?怕现在的科学也是回答不了的!

科学家只是在食品没有入口之前,分析了食物的化学成分,但却无法解读食物入口之后,那所有的化合反应过程,包括所有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这个是科学至今没有办法解读的!

中医说的自己是药食同源,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说中药成分如同食物一样的复杂,何尝不是说中药在身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和食物一样不为科学家所知!

其实,所谓西药的化学成分,仅仅单一的成分,其体内消化吸收过程,真的就那么清晰了?未必吧!否则怎么会出现体外筛选的抗病毒药物,体内无一有效的“奇闻”!不然现在的疫情早就结束了,不就是因为这个体内过程未知,才使得西医至今没有熄灭疫情的好办法吗!

既然西医面对疫情如此的不堪和无奈,所谓的“提取有效成分”,何时成为真理了呢?!先把疫情治疗难关解决了,让已病的人少死亡,这个是证明西医“有效成分论”最直接的证据!

先通过有效成分找到当下的抗病毒药物,找到一个体内检验成功一个,“有效成分论”才算证明无误了!找到一个了吗?

既然找不到,就别想着它能够覆盖医学领域了,它不够格!

可以提纯,但不是中医发展的方向。中医药之所以治疗新冠而不产生耐药性,在于中医灵活的辨证加减用药。

不能。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调节人的内在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辩证思维,属于经验科学。

西医是以解剖学与化学为基础,未经证实的,看不到摸不到的则不认同,属于实践科学。

所以中医的经络,穴位,西医不认可,西医只相信看得到的结构,如血管,神经。

外科手术,消除症状,必须选择西医,西药。

而有些慢性疾病,中医更胜一筹。中医药的原理不同于西医药,不会对病灶直接作用,而是以调整人体的内在平衡为主,就是所谓的扶正,而人体的阴阳五行平衡了,病也就好了,这就是却邪。

由于这次疫情,中医药的地位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不可弃,亦不能迷,要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去应用。

而西医绝不能贬,要更努力的发展。

任何事情,用力过度都会把好事变坏事,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医,什么叫西医。我虽不是郎中,也不是大夫,但是这两者治病救人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大夫看病是真接面对患部,用药成份单一,目的就是解决病灶,所以就有手术等等,身体中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中药是分阴阳,寒热。是患者的病源在人身体中的反映,针对身体反映用药,而药不是化学提纯,而是自然界的物质,而自然界的物质所含成份也不是单一的,按西医说是有很多成份的,这些成份都对身体起作用,如果提取中草药的成份虽然有些作用,但肯定会产生抗性,因为中药使用不仅仅是中药主要成份,其他成份也应该也起作用。因为中药的目的是调理身体,把身体的阴阳,寒热调理好了,人的病就好了。所以说不能西医理论开发中药。

先了解一下: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不一样的,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以“天人合一”哲学理论为基础,阴阳学、五行学、精气学为基础支撑发展起来的医学。这些学问不是市井人间传的那种迷信哈,与神魔鬼怪无关的哈。

关于中药的提纯,日本做的比我们国家要稍微好一些,提纯了很多中药,据说日本不叫中药,叫汉方。但是有一点是,有些重要一旦提纯了,药效就变了,或者说失去了本身应该有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说了,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相近。人其实与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一样的,都是生长在地球上的,都吸收着天地间的养分,比如呼吸的空气,吃的所有的食物,这些都来自我们的天地间。这些动植物又吸收着天地间的养分,这些养分有的用现在的科学是解释不清楚的,但是中医有“气”之说。而这些所谓的气是无法提纯的。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中药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比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很多植物的药效都是不一样的,等等……

自从发明了显微镜(可以看到微观世界),中医其实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很多现今的科学是无法解释的。所以说完全提纯是不可取的。

我觉得未来国家应该把中医放在与西医相同的发展地位,相互之间相互借鉴,学习西医的长处。同时结合中医自身长处,这样未来的中医会更加的强大也就是很多人提的中西医结合!

中医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从康有为或者梁启超将“科学”二字引进中国,我们一味的学习西方,这中间其实出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文化的时候,很多情况下西方的精华我们没有学习到,反而丢掉了自己文化的精髓。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个人非常支持中医能够更加辉煌,也希望中西医能够真正的走上结合的道路,无论中医、西医,只要是医学的辉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广大的劳动人民!

即便是成分化验的再清楚也没用。是把中医药看的太浅太简单了。多了解一下中医的诊病和中药的方剂配伍,就会发现其深奥的哲理与药物的神密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52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随机推荐

  • 介绍点搞笑笑话

      一我们翻回去吧  医院为防止病人出逃外设100道围墙。  两精神病患者仍欲逃出医院。于夜黑努力**。  翻至第30道墙下。  “累了么?”  “不累。”  于是二人继续向外翻。  翻至第60道墙下。  “你累了么?”  “不累。”  于

    2024-04-15
    1056000
  • 全球知名婴儿服装品牌有哪些值得推荐?

    全球知名婴儿服装品牌有如下推荐:Carter’s 品牌、Gap品牌、Mothercare品牌、好孩子、千趣会、Naturespurest1、Carter'sCarter’s 品牌是由William Carter先生在1865年创造

    2024-04-15
    44900
  • 妮维雅q10面霜怎么样

    NIVEA Q10 能量抗皱晚霜含有与皮肤成分相同的Q10和肌酸,能紧致皮肤,减少细纹。含有辅酶Q10和肌酸的密集型面霜提供24小时抗皱保护,一夜之间使皮肤滋养,并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使用仅一周后,皮肤更加紧致;4周后,额头、眼周、脸颊和嘴

    2024-04-15
    47400
  • 张柏芝代言的羊奶霜质量怎么样

    好。张柏芝是一个非常遵纪守法和讲诚信的销售团队。他们用羊奶粉制成的羊奶霜,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他们的成分非常优秀,款式非常齐全,营养非常全面,对年轻女性有非常好的护肤效果。性价比也非常高。我自己用艾璐卡羊奶霜的时候,一指甲盖大小就足够啦

    2024-04-15
    40900
  • 时光润颜发光水好用吗

    题主是否想询问“萱郦冻龄时光润颜发光水好用吗”?好用。萱郦冻龄时光润颜发光水,利用纤连蛋白成分的强大修护再生作用,加速细胞生长,强化角质层,能够有效提升肌肤弹性值,恢复年轻健康态,为皮肤补充流失的水分和支撑肌肤的胶原蛋白,起到基底修护的效果

    2024-04-15
    58500
  • 雅诺秀植物精华祛纹露祛除纹身管用吗?是不是骗人的

    不会啊!雅诺秀植物精华去纹身还是蛮神奇的。原本和用过的人差不多,一个月后、纹身已经淡去了。。。。可能因为心急吧!有点不耐烦了············还是在朋友的鼓励下,坚持用完了。。。现在比起那些激光之类的,效果是我见到过最好的一个了纹身是

    2024-04-15
    39100
  • 全世界最好用的护手霜推荐 平价好用护手霜分享

    平价好用的护手霜在市面上很常见,品牌也是五花八门,相信很多集美都不知道该怎么挑选,作为一名多年的护肤达人,接下来我就分享给大家5款常用实惠好用的护手霜,快快收藏起来吧!凡士林护手霜参考价格:169元50ml凡士林护手霜的主要成分就是凡士林

    2024-04-15
    45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