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分析:血液贮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红细胞的生活力及携带氧的能力均下降。血小板的活性降低。唯有钾离子的浓度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库存血钾主要来自红细胞。避错红细胞需在4℃保存;血小板在22℃,连续振荡保存;新鲜冰冻血浆在-20℃以下保存。全血采用的冷藏保存条件与红细胞相同,需在4℃保存,因此在保存过程中其他血液成分(如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凝血因子等)活性将很快丧失,而钾离子、乳酸则会增加。保存期内全血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库存枸橼酸钠血,超过3周不宜使用。
成份输血与输全血相比有以下优点:(1)纯度高,疗效好。血液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容量少、疗效高的有关成份。例如:每立方毫米全血中含血小板10—30万,对ml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至少需输入3000ml新鲜血,才能使血小仍提高到1l—血所需水平。而成份输血可使这30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浓缩到300—350m1血小板浓缩液中,就能起到止血的效果。同时这3000ml全血中的其它成份可用于其它病人。(2)输用安全,副反应少。成份血有效成分浓度高,其它成份少,因此可减少由于输注全血而发生的过敏反应等的可能性。(3)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4)综合利用节约用血。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
成份输血原则
(1)白细胞、血小板:不是非输不可(如感染失血无法控测)的情况下一般不输,不宜少量多次,应一次足量,以达到预期效果。
(2)对于非贫血病人急性失血的输血:
失血量低于血容量的30%一般不需要输血,只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
失血量达血容量30—50%输代浆血或浓缩红细胞十晶体、胶体溶液。
失血量达血容量50—80%输全血十白蛋白液
失血量达血容量80%以上: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十新鲜冰冻血浆十血小板浓缩液。
(3)对于其它病人的输血应要根据病人对失去6k液成份的恢复能力和所输成份的寿命,掌握缺什么成份补什么成份的原则,绝不可千篇一律输全血。
血液在体外25摄氏度室温时的凝固时间正常是25-50s,温度越低凝固时间越快
一般说来,血液会在五到六分钟内凝固,到24小时时凝血块就会完全收缩,析出血清。而血块的颜色也会随着时间有暗红色变成红褐色,然后再变成褐色。但是红细胞则不同。析出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红细胞经过一定时间逐渐被破坏,颜色由暗红逐渐变成红褐色、褐绿色、褐**、直至灰色。在非阳光直射的地方,数周至月余,才会由红色变为红褐色,到数年后,会变成褐色以及灰褐色;但是,在弱阳光下,数周后就会变成灰色;而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几个小时就可能变成了灰色。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x0d\\x0d\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x0d\\x0d\有两种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占大部分,看起来像凹下的圆环,不能到处穿梭,它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使红细胞看起来是红色的,它能携带吸收肺内的氧至全身,集中全身的二氧化碳到肺。虽然血液含有很多非红细胞成分,但红细胞数目太大了,以至于血液本身也呈现红色。\x0d\\x0d\白细胞是圆形的,它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得多,能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物质引起的感染。\x0d\\x0d\血小板其实不是细胞,只是细胞的碎片,它没有细胞核。当我们外伤后,血小板就聚集起来,粘附在伤口周围,产生启动凝血机制的化学物质,血液就止住了。
献血分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这两种方式在时间上差别很大。就采血时间来讲不同的人是有差别的,捐献全血一般10分钟就够了,捐献成分血一般需要1个小时左右(有一些献血者四五十分钟就结束了,有些则需要一个半小时),检验、排队等待的时间无法控制。
献血流程:
1、填表-献血前,献血者须填写一份《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以供血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和核查,所有资料绝对保密;
2、健康征询-每位献血者必须接受献血前健康征询,如实反映自己的健康状况;
3、体检-量血压、测脉搏、称体重;
4、血液检测-化验血型、全血比重、乙肝表面抗原、谷丙转氨酶等;
5、采血-体检、初筛化验合格后进行采血;
6、休息-献血后,须压迫针眼5-10分钟左右,在采血现场休息至少15分钟;
7、领取献血证和纪念品,再离开。
扩展资料:
献血益处
1、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3、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无偿献血
人民网-聚焦世界献血日:这些关于献血的小知识需掌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