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很多,其中在法律思想上最有影响的是___,他被称为“______之大成者”。

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很多,其中在法律思想上最有影响的是___,他被称为“______之大成者”。,第1张

朱熹法家之学

徐公喜

摘要: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呈现儒法交融,对法家之学的批判、融合与折衷,使理学法律思想较之于法家更有补治道,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朱熹是真正的儒法思想家。

关键词: 朱熹 法家之学 批判 融合 折衷

Zhu Xi and Legalist School

Xu Gongxi

Shangr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uism;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Jiangxi 334001

Abstract : Zhu Xi who epitomizes the confucianism His thought reflects mixture between confucian and legalist, reflects criticism and mixture and compromise, turns legal thought of Neo-confucianism more helpful than legalists to running a state, becomes the idea standard to guide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several hundred years in the later stage of feudal society in China Zhu Xi is a real thinker both with confucinism and legalists

Key words: Zhu Xi; Legalist School ; Criticism; Mixture; Compromise

一、朱熹“阳儒阴法”地对法家之学的批判

朱熹是中国近古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宋人说他“尊德性”与“道问学”,明清学者论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他的学说与孔子前后辉映,成为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统治阶级思想最重要的理论。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朱熹不仅只是空谈阔论的说教,而且也是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致世治事者:“然朱子于政事治道之学,可谓于理学中最特出。试观其壬午、庚子、戊申诸封事,议论光明正大,指陈确切着实、体用兼备,理事互尽。厝诸北宋诸儒乃及古今名贤大奏议中,断当在第一流之列。又其在州郡之行政实绩,如南康军之救荒,在漳州之正经界,虽其事有成有败,然精其心果为,与夫强立不反之风,历代名疆吏施政,其可赞佩,亦不过如此。” [①] 他知南康军时就曾被宋孝宗称赞道:“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 ② ] 朱熹的理学核心就是政治哲学,他所倡导的“理”就是治国之理,其理学思想是与政事治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恰是朱熹思想所具有的深刻治道性,才使之能够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

朱熹博大宏伟思想体系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法律思想,与法家之学保持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从朱熹的言行,我们不难看到一个荀卿式儒法人物,对这一点早有学者已经认识到了。戴震明确地指出:‘“荀子之所谓礼义,即宋儒之所谓理。”“宋儒立说,似同于孟子而实异,似异于荀子 而 实同也。” [③] 台湾学者 蔡仁厚 先生也在《孔孟荀哲学》中认为荀子的礼义“客观而不内在”,朱熹的义理通于天道,“超越而不内在”。而王夫子更是直截了当地认为朱熹正是行申韩法家之政: “君子所甚惧者, 以申韩之 酷 政,文饰儒术,而重毒天下也。朱子于此,有遗议矣。……矫之以严,欲辞申韩之过 而 不得矣。” [④] “自宋以来,为君子儒者,言则圣人而行则申韩也,抑以圣人之言文申韩而为言也。……宋 之 儒者……非申韩孰与任此。” [⑤] 后条虽然没有直接点朱熹之名,然而其列举的则为朱熹之行。朱熹的思想学说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传承“内圣外王”、“阳儒阴法”的杰出典范。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朱熹对法家之学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朱熹对法家之学的批判主要围绕二个方面:一是申韩浅陋,只见刑名。 “ 葢老氏之学浅于佛而其失亦浅 , 正如申韩之学浅于杨墨而其害亦浅” [⑥] ;“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 [⑦] 。 在朱熹看来 申韩之学治道的途径过于简单化, 只见刑名是不足以治天下的, 有必要强化,因此也可见申韩之学的危害远远小于杨墨之害、佛老之害,更有可取之处;二是 冷冰不恤,惨核少恩。“后世之论刑者不知出此,其扵申商之刻薄者,既无足论矣” [ ⑧ ] ;“老子惟静,故能知变,然其势必至于忍心无情,视天下之人皆如土偶尔,其心都冷冰冰地了,便是杀人也不恤,故其流多入于变诈。刑名,太史公将他与申韩同传,非是强安排,其源流实是如此。” [ ⑨ ]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眀是非,其极惨核少恩皆原于道徳之意,东坡言谓‘商鞅、韩非得老子,所以轻天下者,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 [ ⑩ ] 。在这点上只是承续了司马迁《史记》之说而已,并没有超过前人。

二 朱熹理学法律思想融合法家之学

综朱子之思想,其思想渊源中有众多源头活水,在他的理学核心中不仅是吸取了儒家圣贤的思想精华,而且也是折衷融合了其它诸思想学说,其中就折衷融合法家之学。然而大多学者往往只是注意到了朱熹纳取儒释道的思想,而对于朱熹吸收法家之说避而不谈,不敢正视朱熹及其它理学家所具有了“阳儒阴法”的理学本性。 何勤华 先生在《法家法治理论评析》一文中概括了法家实现法治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法律应当“布之于众”、实施刑无等级、重刑、“壹法”“一尊” [11] 。在全面梳理朱熹的思想过程中,我们就看到 朱熹理学法律思想融合了法家之学

1、 “以严为本,以宽济之”, 肯定了法家“辟以止辟” 法价值观念

法家的法价值观可以说就是极端法治主义,力求以刑去刑。为了使法律有效地实施 ,法家提倡“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被称为“尊道之君子”的理学大师朱熹,在南宋社会现实面前,却显得十分推扬法治, 从实质上肯定了法家“辟以止辟”观念的合理性,他说:“法家者流,往往患其过于惨刻,今之士大夫耻为法官,更相循袭,以宽大为事,于法之当死者,反求以生之。殊不知‘明五刑以弼五教”,虽舜亦不免,教之不从,刑以督之,惩一人而天下人知所劝戒,所谓‘辟以止辟’,虽曰杀之,而仁爱之实已行乎其中。今非法以求其生,则人无所惩惧,陷于法者众,虽仁之,适以害之。” [12]

朱熹认为“为政以宽为本”,“以爱人为本”是圣人立法本意,但若在执法中“以宽为本”,“于是奸豪得志而善良之民反不被其泽矣”。 [13] 为了加强统治,朱熹提出了“以严为本,以宽济之”的司法原则 , 猛本宽济,甚至极力主张恢复肉刑,他认为恢复宫 非刂 、 之刑,符合“先王之意”,适应“当世之宜”,对“强暴脏瞒之类者,苟采陈群之议,一以宫 非刂 、 之辟当之,虽残其支体,而实全躯命,以绝其为乱之本,而使后无以肆焉”。 [14] 甚至上章劝皇帝要“深于用法,而果于杀人”。在这一点上朱熹与其它理学家有较大的差异。他认为法律可以使天下之人耸然不敢肆意为恶,而轻刑“既不能止民之恶,而又为轻刑以诱之,使得以肆其凶暴于人,而无所忌,则不惟彼见暴者无以自伸其冤,而奸民之犯于有司者,且将日以益众,亦非圣人匡直辅翼,使民迁善远罪之意也” [15] 。

2、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法,融合了法家刑无等级

韩非从“公道”出发 ,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法律原则。他认为,国家官吏的根本任务就是“公道”地执行法律,不分贵贱等级,对任何人都平等对待。他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6] 而朱熹也倡导“公天下”,认为法是“天下之法”,不是皇帝“一人之法。”皇帝既为天下人立法,也应与天下人同守法。“善与人同,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也”, [17] “但论治体,则必如是,然后能公天下以为心,而达君臣之义于天下,使其恩礼足以相及,情意足以相通,且使国家各自爱惜其土地、人民,谨守其祖先之业以遗其子孙之计,但凡为宗庙社稷之奉,什伍闾井之规,法制数度之守,亦皆得以久远相承。” [18]

朱熹把法看成为“公天下持平之器” ,是“立公弃私”的“天下之法”,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一方面要求统治阶级内部成员必须守法,倡导“以法制民”,官吏秉公守法,不循私情; “勿夺农时”;另一方面要求与规范普通民众绝对服从法律,不得稍有违犯。做到“上下相安,各守其分”。“盖谓法者,天下之大公,……舜之不敢禁者,不以私恩废天下之公法也。盖以法者先王之制,与天下公共为之,士者受法于先王,非可为一人而私之。” [19] 朱熹在法律意义上的“公”就是实行“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原则,取消在法律适用中非“分”的特权。“公”的衡量标准就是义理,“循理而公天下”。 朱熹亦提出:“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刑。” [20] 法律是截然不可犯的。 此外朱熹对于赎刑的不平等性的批评也反映了 朱熹的法律公平论,已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影子。

3、 “以法晓谕”, 融合了法家 “布之于众”思想

荀子主张制定和公布成法,他认为成文法的公布可以 使“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不可以为寿也,皆知夫犯上禁之不可以为安也,……皆知夫为奸则虽隐窜逃亡,由不足以免也”,同时成文法的公布可以做到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21]

朱熹治道思想与荀子极为相似,对待法律上朱熹态度是明确的,就是要“以法晓谕、遍示乡村”,他曾讲述他“每到即以法晓谕,定要如此”,所以在其任上所颁谕榜甚多,他又将“孝弟忠信,人伦日用间事,播为乐章,使人歌之,仿《周礼》读法,遍示乡村里落,亦可代今粉壁所书条禁” 。 认为 “立个简易之法,与民由之,甚好。” [22] 同时 朱熹提出由“圣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法,存其恶者以为戒,无非教者,岂必灭其籍哉。” [23] 朱熹希望朝廷召集儒臣“博采经史以及古今贤哲议论及于教化刑罚之意者,删其精要之语,以教学古入官之士,与凡执法治民之官,皆使略知古先圣王所以敕典教制刑明辟之大端,而不敢阴为、姑息、果报、便文之计。” [24]

4、“一理”与“政必出于一”替代法家 “ 壹 法、一尊” 之学

法家强调,要厉行法治,必须统一立法权,统一法律的内容, ,并保持法的稳定性,即所谓“壹法”、“一尊”。而 朱熹则强调天下万物一统于理,认为“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其理,而物物各位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25] 朱熹以理为法,明确指出“法者 ,天下之理”“法字、礼字,实理字”,承续了法家的“一法”。同时朱熹作为君主专制正统思想的集大成者,无疑肯定三纲五常所确定的规范,极力维护君权,要求天下治权一统于以皇权为代表的朝廷政治统治结构,以为“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 [26] ,只要“天下之政必出于一”,就能达到“体统正朝廷尊,而无多门之弊”目标。 [27] 他 强调 君“以制命为职”、“天下之治固必出于一人”,但是并非说天下之事 都由 君主一人独裁,作为君主是不能独任其责, 在立法时,君主“必谋之大臣,参之给舍,使之孰职,以求公议之所在,然后扬于王庭,明出命令而公行之,是以朝廷尊严。” [28] 提倡君臣各尽其职。

朱熹主张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统一性,不能轻易地改变原有立法。指出“圣人立法,一定而不可易者,兼当时人习惯,亦不以为异也。” [29] 他坚持三纲五常原则“横古至今不可易”、“所因之礼是天做底,万世不可易”思想。同时朱熹并不保守,提倡的经世随时因事制宜的思想。他认为“大抵立法必有弊,未有无弊之法。 “行之既久而不能无弊”, [30] 因而朱熹提出对于不适时宜的祖宗之法就应当“变而通之”, “必裁酌从今之宜而为之也”对于旧法只能是“兴其滞补其弊”, 小变其法,旧法与现实并“无大利害”就“不必议更张”,应当“谨守常法” [31] 。

朱熹融合法家之学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只是从“辟以止辟” 、“壹法一尊”等法家四个核心内容进行对比,不难看出朱熹对法家思想的承续,从这些方面似乎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法家人物形象,对于法家思想的批判远远不及他对法家思想的吸收。然而我们不能将其等同于法家,更应当认识到朱熹的集大成。

朱子之学对法家之学不遗余力地批判,又融合法家之学,其实这正是他思想发展的高明之处,正如钱穆在《朱子学提纲》中所说朱子之学 有个非常独特的内涵就是“只见其因袭,不见其创造”,这是朱熹思想形成与传播过程中极具高明的地方。 钱穆 先生认为 朱子之学 “一一分别而观,若其言必有本,并无创见立说之处。朱子乃浑化其一己思想于从来之大传统中,使人不见其痕迹。换辞言之,朱子乃自从来大传统中酝酿发展思想,而亦不自知其为创见与自立说。” [32] 这使人们能够所看到的是阳儒的一面。

三、朱熹理学对法家之学折衷与改造

朱熹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之精神,综合了孔孟荀及张程等思想学说积极成果,创新而为,自成新体系。正是朱熹理学对包括法家之学等思想学说的折衷与改造后,可以极大满足“人君治天下”的政治要求。康熙皇帝认为朱子之学“见其穷天地阴阳之蕴,明性命仁义之旨,揭主敬存诚之要,微而律数之精意。显而道统之源流,以至君德圣学,政教纲纪,靡不大小皆该,而表里咸贯,洵道学之渊薮,致治之准绳也。” [33] 而且朱子之学“体道亲切,说理详明,阐发圣贤之精微,可施诸政事,验诸日用,实裨益于身心性命者,惟有朱子之书,驾乎诸家之上。” [34] 。 而那些先秦以来的各种思想,“不偏于刑名,则偏于好尚;不偏于杨墨,则偏于释道;不偏于辞章,则偏于怪诞:皆不近于王道之纯” [35] 。朱熹对法家思想等的综合与改造而形成的义理法律思想更加有补治道。

1、朱熹理学科学理性有补治道

朱熹理学的科学理性首先得益于朱熹吸取、发挥、折衷了圣贤思想合体精华,其思想广大精微,百纳江溪,犹如薛瑄在论述《四书集注》时,说朱熹“萃众贤之言,……至大,至精,至密,发挥先贤之殆无余蕴。” [36] 朱熹作为学问渊博大家,在学术上涉猎范围极广,上至无极太极之广大,下而至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与理学思想贯通在一起,推动了理学思想的发展。朱熹丰富的科学知识,使其思想体系中不能不加进一些唯物客观的因素,包含着科学思辨理性的意义。

《大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是朱熹首先发现了《大学》这一政治功用,并对《大学》推崇备至。朱熹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根本” [37] 思想旨在 强化 君主专制,同时朱熹政治上又主张采取“正君心”限制君权,反对君主绝对专制集权,对官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限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与封建法律的立法目的相符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合理愿望与要求,具有初步批判封建特权和专制的积极作用,反映了其政治理性主义思想。从限制 和规范 君主行为角度讲 ,理学法律文化优于法家法律文化。

2、 与时俱进创新有补治道

道德放在政治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传统, 朱熹坚持认为道德教育是教化最重要的内容, 朱熹提出“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朱熹认为教化作用是高于刑罚的,通过教化可以实现“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38] ,“不待黜陟刑赏一一加于其身而礼义之风廉耻之俗已丕变矣” [39] 。因而朱熹尤其注重社会教化与调解,并以此消除积怨,减少诉讼, 朱熹的法律思想 克服了法家肤浅单一的刑法治道途径。康熙将朱子“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 , 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的德教思想发扬实施,突出教化,在对待德教与刑罚问题上完全依从朱子之义,指出: “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行,是舍本而务末。” [40]

朱熹不仅深刻理会孔孟之言,而且有所发挥,将仁礼学说发展为理学。朱熹吸收孔孟之精华,纳入其天理思想体系当中。朱熹认为“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41] 朱熹的理也与孔孟仁礼一样具有道德原则的规范要求,是人们有目的行为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朱熹的思想强调随时顺理。这种治道首先是以顺理为核心内容的,法律的损益创新必须把握着天理维持的中心内核。对于如三纲五常等理的中心内容是不得随意损益其词的。“所谓损益者,亦是要扶持个三纲五常而已。”就如 “所因之礼,是天做底,万世不可易;所损之礼,是人做底,故随时更变”, [42] 对其它法律制度,更是应酌今。

法家认为法律起源于人的相争相夺 ,为了定分止争,强者才立禁制法, 物质节制说。朱熹的法律起源论是有别于它,客观地应当说朱熹法律起源说是集大成性的理论框架,把天道说、人性论及物质节制说融为一体后更加广大发扬。以圣人继天立极解说天与人的沟通,承继了先儒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的天人合一。这把哲理化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加以对接,努力说明天之所以天、人之所以为人者,及法律与社会群体、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以造就法律起源的神秘严肃性与社会普遍性的统一。朱熹的与时俱进创新是多方面的,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3、经世致用社会性有补治道

朱熹法律思想属于义理法律思想,最为直观地体现在他所倡导的诉讼必须首先论证其尊卑长幼之分、然后再判断其曲直的诉讼思想,以是否违反了三纲五常义理为准则,较前人更为直截了当地指出“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之辞。” [43] 诉讼要确定原被告“分”的诉权地位,视义理而为权为八议。朱熹对“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与“八议”的肯定,看似与 刑无等级相矛盾,然而法家思想与其它思想一样也是倡导封建等级、尊卑上下的,朱熹对此有所认识的。 朱熹指出“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后世不肯变”。 [44] 朱熹的义理法律观是把义理、三纲五常确定为最根本的原则,使之逐渐成为日常事物行动准则,在法律角度上体现了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以三纲五常为内容的义理所具有的绝对性、不可侵犯性和诉讼上决狱作用的思想性,为以后封建阶级统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这也使朱熹的义理法律思想更具有现实性意义,摆脱了法家思想中那种冷冰少恩的机械性,使法、理、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易于上上下下的实施与接受。

朱熹注重社会基层法律的运用,具有治道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他努力实践着从小学、家礼开始直至社会各方面的著述立说与立法,而且朱熹在谈论治道时就提出“立个简易之法”,“若圣贤有作,必须简易疏通,使见之而易知,推之而易行” [45] ,倡导简易、世俗、致用的思想。朱熹的《家礼》是对古制的大胆革新,显示出“从俗、从众、变通”的精神,所定礼仪与古之礼比较语言简洁、简约,礼仪安排实用,便于操作易行;而且因情循俗,使之适应不通等级身份的人,为社会民众实际实施留下了较大的余地朱熹以义理惟核心的思想体系对于宋以后基层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宋明之际,从官府到民间,尊从朱熹家礼。显然,理学家新的思想体系较之于法家更具有经世致用社会性而有补治道。

结 语

朱熹以天理为出发点,发展了儒法释道诸家的德礼政刑观,强化了德礼政刑的政治地位与法律适用,确立了“平天下”的法律价值观,在统治中推行着一整套的“阳儒阴法”措施,促成了理学的法典化。在实际的法律运用中,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正君心,严吏治,举贤才,公平慎刑,肯定了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与私人土地占有制相结合的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维护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正统思想,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及其政治式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朱熹的思想成为影响与统治中国社会近八百年的宏大的思想体系。

l

1、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

2、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只是一种民主思想的启蒙,目的是质疑清朝政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本质并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作为地主阶级的儒家代表,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使儒学的权威性削弱。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先秦儒道、诸子分家后,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扩展资料: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人民教育出版社-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精华的意思:指事物最精美、最重要的部分;光辉;光华。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於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

读音:[jīng huá]。

词性:名词。

结构:精(左右结构)华(上下结构)。

出处:汉 刘向《九叹·惜贤》:“扬精华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纯美。”

近义词:英华、精美、精炼、精髓、精巧、精深、精彩、出色、精粹。

反义词:肤浅、粗浅、渣滓、糟粕。

精华的造句如下:

1、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2、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3、对古代和外国的文化,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不加区别的兼收并蓄。

4、产品集中国陶瓷工艺之精华,博采众长,独领风骚。

5、外国的东西应当学,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一般情况下刚愎自用的人不善于听别人的话,还有非常有主见的人也不会很善于听别人的话,他们都是取其精华而已!另外心理有障碍的人更加不善于听别人的话,他们更加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一) 宋代君主的提倡 宋代统一后,为了改变这种社会及政治上之颓风,君主大倡重视气节,及重文轻武之政策。

(二) 私人教学之风盛:宋代,私人讲学之风极盛,私人讲学所多重视者为「修身」之学,而少谈治世之学,并且重视发扬经义的研究,重视道德教育。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子学:诸子百家学说。

道学,理学,心学

道学,是宋代兴起的,以接续孔孟儒学“道统”为号召,糅合进禅宗佛学和道家道教思想精华,以学做“圣贤”、用儒家“礼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融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于一炉,努力追求完善个人道德品格的“新儒学”。宋代学者已经提出儒家“道学”之名;元代官修《宋史》,为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人立“道学传”,明清两代规定科举考试以朱熹注解《四书五经》为准;从而使“道学”传承不绝、扬名后世。

南宋“庆元学禁”,官方贬斥“道学”为“伪学”;一些道学信徒要保护自己,就改称自己所学为“理学”。到明成祖时官方编修成《性理大全》,发展为“宋明理学”之称。明代后期王阳明学说兴盛,有人又提出“心学”之名,以区别于“理学”。

道学、宋明理学,是总称。一般认为,周敦颐是道学的开创者;以下分为几派: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合成主流一派,又被称为“程朱理学”;南宋的陆九渊(象山)和明代的王守仁(阳明)与“程朱”之学分庭抗礼,被归为一派,称为“陆王心学”;这是两个大流派。再有北宋张载,他的著作《正蒙》,尤其是其中的《西铭》,精湛地表现“天人合一”思想,自成一派。而北宋邵雍,《宋史》列在《道学传》,却似乎更多以道家、甚至“术数家”面目出现。

宋代周、程、张、朱又被称为“濂、洛、关、闽”,这是由于:周敦颐由住近濂溪而自号,程颢程颐家住洛阳,张载家在关中陕西,朱熹出生于福建。王阳明出生浙江余姚,“王学”因又称“姚江学派”。

中国宋代为什么会产生“道学”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正统地位。但是,汉代“经学”恪守师法、家法,主要还在字义训诂上下功夫。隋唐开科取士,建立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在体制内”具有相对独立地位。但是,“藩镇割据”,文人还在武人手下“讨生活”;只有韩愈撰写《原道》,提出孔子孟子“道统”无人接续。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抑武重文,“读书人”在社会上越来越“吃香”。儒学经典训诂初定,也就转向了对其意义的探究;宋代也就有这么多人希望接续“道统”,开始建立“道学”了。

宋代以后,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追求“道学”?

我们先推开一步看。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生的“需求层次论”:人,最基本、最强烈的是对生存的需求,食物饮料、衣服住所等等,人总要先“活着”才能谈其他。人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接着就会产生对于安全的需求,要求避免危险,生活得到保障。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求;希望工作和生活在好的单位、团体,人际关系融洽,家庭幸福美满。在这之上,人又有尊重的需求;很多人做到了自尊就止步了,少数人还力求自重和盼望得到他人敬重,希望获得相应的名声、荣誉。人生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设定一个高尚目标,朝向它不断努力。

而知识分子,一旦生理、安全、归属等“低级需求”获得满足,一般都会盼望得到他人敬重,获得相应的名声和荣誉。同时,一部分人还会思考:“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世熙熙,都为利来”;追求名声地位,推演到深处也多是为了利己。可是,一个人“日食三餐,夜眠八尺”,要那么多“利”干什么?人的生命有限;从某个角度看,甚至可以说“出生后就走向死亡”,城外早有个“土馒头”(如今是火葬场)在等着你,你积存那么多资财干什么?积存资财为子孙,可是,如果“儿孙不如我”,是“败家子”,留下钱财有什么用;“儿孙胜过我”,更不要留钱财。那么,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究竟何在呢?作为一个明白了世间事理的人,应该怎么样安身立命呢?于是,这些知识分子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上升到了完善自我人格那纯粹精神的层面。“道学”,希贤希圣,主要是对自我人格的精神追求;所以,不但那么多“读书士子”专门追求,就是诗人陆游、军事家兼词人辛弃疾也追求它,明代思想家李贽辞官不做以追求它,清朝曾国藩从做京官以后就孜孜不倦追求它。

  古代学术是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思想是最光亮的,其中关于儒家圣人的思想精华值得好好学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古代儒家圣人的思想精华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孔子 名言 思想

 孔子是万世师表,留下的名言思想是很灿烂的。

 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 文章 。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6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7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 文化 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9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0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雄辩家孟子思想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朱熹理学思想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 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2礼即理也。

 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活到老,学到老

 5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6朋友,以义合者。

 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5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6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7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 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王阳明心学精华

 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6、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9、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133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随机推荐

  • 关于雪花秀精华露的使用方法,雪花秀润致焕活肌底精华露怎么用呢?

    本文主要讲述关于“关于雪花秀精华露的使用方法,雪花秀润致焕活肌底精华露怎么用呢?”的内容。雪花秀润燥精华是雪花秀明星产品中销量第一的产品,可谓是当家花旦级别的产品,对于这样一款效果不错的产品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达到最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2024-04-15
    29000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以下是鉴别妮维雅是否为正品的一些方法:1 从包装的印刷上看,正品背面的文字印刷柔和,字体略扁,文字之间的距离均等。而大部分假货的文字印制的颜色都比较深,字体看起来细长,印刷的也不是很细致,上下行之间的距离有偏差。有的文字印制的还有重影。2

    2024-04-15
    25100
  • 开拓者正义之怒失窃的月亮任务怎么做

    开拓者正义之怒游戏中有着许多的任务等待着玩家前来完成,其中有着一个名为失窃的月亮的任务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该如何完成。那么开拓者正义之怒失窃的月亮任务怎么做?接下来深空高玩为大家带来失窃的月亮过关技巧,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失窃的月亮

    2024-04-15
    25700
  • 盲盒现在哪些渠道效果比较好?

    展开3全部事实上,盲盒的玩法并不稀奇,尤其容易理解,花钱拆盒得结果。和我们线下买**,大转盘抽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是利用人性的好奇心和贪婪。列举一下三个进货渠道:1、16881688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批发商城,几乎可以满足你对货源

    2024-04-15
    18400
  • 妈妈用的护肤品|后天气丹

    针对妈妈们用的护肤品做了个推荐,价位大概是200-600左右,这段时间有好多小仙女私信咨询我,不同肤质以及不同价位的后-津率享套盒后-津率享套盒:抗皱首选,这个系列有淡淡的人参味,滋润不油腻,清爽不干燥,适合30岁以上的干性混干肌肤,改善

    2024-04-15
    16300
  • 精华液和精华露哪个先用?

    关于“精华液和精华露哪个先用”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不过根据使用经验和化妆师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两者的区别。精华液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有效成分的产品,可以深层滋养肌肤、修复细胞,并具有美白、保湿等

    2024-04-15
    16200
  • 广州露皙兰化妆品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广州露皙兰化妆品有限公司****:公司电话66682409,公司邮箱13722885094@139co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6条****,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广州露皙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是2017-07-20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成立的

    2024-04-15
    10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