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口诀

中医养生口诀,第1张

 现在的社会,不管是什么病都会有出现,这跟我们平常所吃的食品,喝的水,呼吸的空气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在的人对以养生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活着的意义。那么,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口诀,让你养生简单又易懂。

  中医养生口诀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中医养生智慧:古人养生“九”口诀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医汤头歌诀顺口溜

1、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固本止崩汤,安奠二天汤,养精种玉汤,开郁种玉。清经散用大熟地,白芍茯苓地骨皮。青蒿丹皮炒盐柏,滋水泄火损而益。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2、辛温解表剂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3、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左归丸与右归丸,枸在山药地里追茱菟鹿如果加上牛膝和龟板是左归丸,如果加上当了杜仲就附桂是右归丸,我觉得背方歌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应该横向与纵向对比着背。

中医汤头歌诀顺口溜:

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

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

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泻,不眠黄芩栀子良。

风湿防风与苍术,温毒发斑升翘长。

胎动血漏名胶艾,虚痞朴实颇相当。

脉沉寒厥亦桂附,便秘蓄血桃仁黄。

安胎养血先为主,余因各症细参详。

后人法此治经水,过多过少别温凉。

温六合汤加芩术,色黑后期连附商。

热六合汤栀连益,寒六合汤加附姜。

气六合汤加陈朴,风六合汤加艽羌。

此皆经产通用剂,说与时师好审量。

汤头歌诀》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内容如下:

1、中基大纲:哲精气血津液神,藏象五六奇恒伸。经络经奇别筋皮,因*疠情食劳理。发即徐伏继合复,病机邪阴精五津。防治则正反标本,阴阳调理制三因。

2、绪论:中医理论初形成,内难神农伤寒经。晋王叔和脉经许,甫谧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隋元方,千金百科思邈成。南宋陈言三因极,金元刘张李朱声。完素寒凉六化火,从正三法攻邪正。东垣脾胃来补土,震亨滋阴相火宁。景岳献可重命门,温病成熟于明清。又可温疫缘口鼻,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薛雪湿热因传变,鞠通条辨三焦明。医学全书百家出,清任瘀血改错灵。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特点须记清,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自然社会人一体,季节昼夜与地域。辨证辨因位性势,论治证法方药出。同病异治异病同,辨证辨病结合用。

4、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哲学三基础,精气阴阳与五行。

5、阴阳:阴阳对立与统一,属性相对互转化。比较对象又不同,复有阴阳无限分。基本内容六个记,对立制约互根用。交感互藏与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此处原文需分辨,治则更应合与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156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随机推荐

  • 精华水和精华露有什么区别

    1、质地不同精华露因为是高度浓缩的,质地是很粘稠的,晚上使用很合适,油性皮肤的人使用也很好,精华露的营养成分是很容易被吸收的,不会使你的皮肤变油,反而会很清爽。精华液因为是液体的,质地比精华露清爽,涂隔离霜之前使用,它可以很好的阻止隔离霜损

    2024-04-15
    61400
  • 中国风插画包装-国潮插画风格特点

    中国风插画全是封面的是什么书《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最早成书康熙年间,此后一再翻版,逐渐漫漶。到光绪年间(1875—1909年),需要这部画谱的人很多,而原书因多年翻版,已磨损得不能再印。那时,有一个叫巢勋的画家,也是嘉兴人,他临摹了前

    2024-04-15
    57900
  • 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是两种常见的护肤品,它们在成分和功效上有一定的区别。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它们。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在成分上存在差异。黄芪精华露主要以黄芪等本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这些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

    2024-04-15
    43900
  • 含红没药醇的护肤品推荐

    含红没药醇的护肤品推荐洁面红之亲净洁面薇诺娜洁面泡沫洁面乳艾酸氏洁面卸妆Bobbi Brown芭比布朗卸妆油俊平卸妆油兰LAN卸妆油逐本卸妆油爽肤水佰草集太极水韩束高保湿水自然之名酵母植

    2024-04-15
    38500
  • 素瑟抗初老套盒补水效果怎样

    素瑟抗初老套盒的补水效果很不错。该套盒中加入了大量水解珍珠、水母提取物、玫瑰花油以及熊果苷等成分,能够从内而外改善肌肤问题,淡斑美白肌肤,抗衰紧致肌肤,同时也能补充皮肤所需成分。使用后,可以一天下来都保持皮肤水亮光滑,形成抗衰保护层,改善肌

    2024-04-15
    37700
  • 什么是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有区别吗?它们用法功效那个好?

    精华液因为效果好,见效快,所以备受欢迎,现在大牌的精华液动不动都是上千元,其实这些大牌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倒是现在把大牌和国产的精华液在一起评测,很多国产的精华液功效都超过了外国的大牌,所以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咱们国产非常好用的精华液,效

    2024-04-15
    49200
  •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羊藿酒 *羊藿300g,米酒2500ml。先将*羊藿洗净晒干,放入瓷瓶内,加酒,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本酒内可补肾壮阳,外可祛风散湿。既可以作为补肾壮阳之品饮用,也可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的药酒饮用。每次30~5

    2024-04-15
    38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