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后期菌袋缺水,可以使用注水器进行注水,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补水。采完第一潮菇后清理料面,每天喷雾状水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待转第二茬。
因转潮期间管理好坏直接决定着菇的产量。食用菌转潮期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彻底清除菌袋表面、菌床表面的菇脚、死菇,甚至是老菌丝,这些废弃物容易引起致病菌的滋生,加重病害的传播。
二是对菇棚的管理。这时,可减少散射光;喷一次重水后,随后加强通风,同时温度适当上升至20℃以上,不超25℃,并且温度尽可能恒定;湿度降到70%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菌丝休养生息,积蓄营养。此时期,可结合喷水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复壮菌丝,以提高产量。如喷菇脚水,或05%葡萄糖、05%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营养液等。用农药控制病虫害也在转潮期进行。经过7-10天的转潮期管理后,就可进入催蕾管理期了。
菌袋直接补水可提高产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哪些袋宜朴水,哪些袋又不宜补水:
主要看缺水后菌袋菌丝的状况。凡培养料含水量已显著下降,但菌丝生长依然旺盛、浓密、洁白的菌袋可直接补水。第1次补水时间为头潮菇采摘完毕,第2次为3潮菇结束时。
如果料内菌丝生长稀疏、长势细弱、菌丝发黄、生活力下降或料内水分适中或自然温度降至5℃以下或料内已发生病虫害等,均不宜补水。另外,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也不宜直接补水,易导致整体污染。
1、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
11 营养。秀珍菇属于木腐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都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生产中常用的原料主要有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棉秸秆等农作物秸杆。辅料主要有麦麸,米糠、石膏,石灰等。配料时要控制好培养料的C/N,为获得秀珍菇优质和高产创造适宜的营养成分。
12 温度。秀珍菇属于中高温型菌类,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温度低于10℃,菌丝基本停止生长,高于30℃菌丝生长稀疏,色泽变黄,易于老化。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温度条件下都能出菇,最适宜温度为15℃-20℃。温度低于10℃很少发生原基,低于15℃子实体生长缓慢。而温度高于25℃后,菇蕾生长加快,成熟早,色泽淡,子实体较疏松。但是品种不同,其出菇的适宜温度也略有差异,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出菇阶段,10℃ 以上的温差刺激可有效地促进子实体原基分化。
13 湿度。秀珍菇菌丝体生长期间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65%左右,培养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65%-70%左右即可。出菇阶段的菇房内空气相对温度要保持在85%-90%左右为宜。湿度低于70%原基不易形成,子实体宜干枯。而湿度大于95%时,原基或子实体宜变软腐烂。导致病虫害发生。
14 空气。秀珍菇属于好气性菌类,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生长阶段都需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氧气不足会导致菌丝体生长缓慢或杂菌感染,或导致子实体畸形和病害的发生。但是出菇阶段,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秀珍菇的子实体商品菇品质。这也是出菇阶段应该引起注意协调的管理措施。
15 光照。秀珍菇发菌阶段不需要光照,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能正常生长。但在出菇时要给予适量的光照刺激才能刺激原基的发生。光照还对子实体的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光照度较强,菇盖的颜色深;光照度偏弱,菇盖的颜色浅。如果菇房光照强度过大,也会影响子实体生长或导致菌盖大,菌柄粗短的畸形菇。
16 PH值。秀珍菇喜欢在偏酸性或中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因此培养料最适宜的PH值为65-7生产上常用1%-2%的生石灰调节培养料的PH值,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而且还能抑制夏季高温期间霉菌的生长。
2 栽培季节的选择
秀珍菇自然出菇温度范围在15-32℃,春秋季节可以正常出菇,出菇范围较广。在夏季35℃以下高温季节采用设施化管理,仍能正常出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填补夏季菇类市场的空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近两年一些有条件的菇场纷纷发展反季节秀珍菇栽培,大部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之各地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3 栽培场地的选择
秀珍菇的栽培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水电,交通方便。环境清洁,远离杂草,垃圾,畜禽粪便等病虫害滋生的场地。栽培设施可以利用蔬菜大棚,房屋,山洞,防空洞,冷库,林下等作为栽培出菇场地。菇房门窗均应使用防虫网封闭,以防菇蝇,菇蚊等害虫进入危害。夏季高温季节栽培,还要配备小型冷库一个。作为高温季节秀珍菇出菇温差刺激的场所,并同时用于秀珍菇的商品保鲜储存。
4 培养料的选择与配方
适宜秀珍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一般平菇能够利用的原料,秀珍菇都可以利用。生产实际证明:棉籽壳,木屑,棉秸秆,玉米芯等都可以作为秀珍菇的栽培原料。其中木屑以杨,柳,桑等软质树木及枝条栽培效果比较好。木屑最好是利用专门机械加工出来的,要有一定的颗粒度,以利于培养料的通透性。全部使用粉状的木屑通透性太差,不利于菌丝生长。可以添加30%左右的棉籽壳,玉米芯以增加通透性。适当添加部分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有利于菌丝体健壮生长和高产优质。辅料以麦麸,米糠,玉米粉为主。另外适当添加少量的鸡,鸭等禽粪便或各种饼肥,可增加出菇后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生产配方,供大家参考。
41 木屑78%,麦麸15%,玉米粉5%,石膏1%,磷酸二铵05-1%,石灰适量。调PH75-8以下同。
42 木屑78%,麦麸16%,饼肥(或干禽粪)5%,石膏1%,石灰适量。
43 棉籽壳50%,木屑35%,麦麸10%,饼肥4%,石膏1%,石灰适量。
44 玉米芯60%,木屑20%,麦麸15%,玉米粉4%,石膏1%,石灰适量。
5 菌袋制作
秀珍菇一般采用熟料袋栽方式。塑料袋的规格一般采用20cm×40cm,17cm×33cm或18cm×36cm等多种规格的耐高温的聚乙烯塑料袋。菌袋质量要求厚薄一致,有拉力。厚度要求04丝-05丝。
培养料配制首先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称取,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石灰水搅拌。培养料的含水量根据原料不同要求达到60%-65%左右,简单的测试标准就是用手抓一把培养料,稍微用力,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下滴为适宜。培养料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原料必须充分搅拌均匀,不允许有少许干料存在。以免导致灭菌不彻底,造成杂菌感染。原料拌好后,调PH达到75-8左右。堆闷半小时后,就可以开始装袋。在高温季节为了提高成品率。也可以采取将培养料进行预发酵处理,然后再装袋灭菌的方式。效果也很好。
装袋时要求松紧适度,宁实勿松。菌袋装好后,装入周转筐内,及时装灶进行灭菌处理,大规模生产一般以常压灭菌为主。当灭菌池内温度达到98-100℃以后,维持10小时左右停火。再堆闷数小时,待温度降下来后出灶转运至接种场所。接种场地要求清洁卫生,预先进行灭菌杀虫处理。待料温降至30℃以下,即可装入接种箱灭菌处理半小时以上。然后进行接种。接种时菌种要严格检查,菌种要求适龄,菌丝洁白,健壮,生长均匀,无杂菌感染。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有丝毫马虎。否则遗祸无穷。菌袋接种完毕后。及时转入培养室。在各个环节的搬运过程中,都要轻拿轻放,以防野蛮装卸导致菌袋破口或微孔,造成杂菌侵袭感染。
6 菌袋培养
秀珍菇菌袋培养室要求通风换气良好,避光,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菌阶段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适宜的温度和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环境。秀珍菇的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2-25℃左右。低于10℃以下菌丝基本停止生长,高于28℃以上菌丝体生长加快,菌丝稀疏,易于老化。因此发菌期间要根据外界的气候变化合理的调控室内的温度和通风。外界温度偏低时,要在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以提高室内温度。温度偏高的季节,要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通风换气,以排出室内热气,冷空气进入降低室温。发菌阶段一般每隔7-10天左右进行一次翻堆,并结合翻堆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和杂菌感染情况。翻堆时菌袋要上下,内外倒换位置,以利于菌丝平衡生长。同时根据培养室温度高低,调整堆垛的高低,以防烧菌。发现杂菌感染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经过30-40天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再经过后熟培养15天左右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7 出菇管理
秀珍菇子实体的形成发育于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熟练掌握秀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点。并严格按照这个要点去管理。
71 温度管理 秀珍菇原基的形成需要10℃左右的温差刺激。要想菌袋出菇整齐,产量高,就要首先创造温差条件。春秋季节自然温差较大,不用刻意去创造。现在许多菇场和菇农为了抢占夏季鲜菇市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纷纷发展夏季高温反季节栽培出菇。但是要想获得高温反季节出菇成功与高产,就要创造适宜的低温刺激环境。因此凡是准备高温季节出菇的菇场,都应该建立一个小型冷藏库。库体的容积可以根据栽培量来确定。可大可小。这个小型冷库既可以作为菌袋出菇低温刺激的场所。也可以作为秀珍菇商品菇的保鲜储存之用。一举两得。高温季节利用冷库进行温差刺激的操作程序如下:每天安排一个菇房的菌袋进入冷库进行温差刺激。首先将已经后熟的菌袋装入周转筐内,码放在冷库内,库温尽快降到8-10℃左右,维持10小时左右。一般可在每天的下午整理进库,处理一个晚上,次日上午出库进入出菇房。下午第二个菇房的菌袋进入冷库继续进行处理。以此类推,循环进行,可有效增加冷库的利用率和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温差刺激的菌袋进入出菇房后,应根据外界自然温度协调室内温度尽量保持在15-25℃左右。温度低于10℃就要采取加温措施。高于30℃以上就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通过地面浇水,空间喷雾和棚顶喷水,棚顶架设遮阳网等措施来降温。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秀珍菇出菇阶段需要温差刺激,但是一旦形成菇蕾,就不要再有大的温差,否则会造成菇蕾死亡。所以一旦形成菇蕾后,要尽可能的保持菇房恒温状态。因此如果想要低温季节出菇,菇房一定要有增温设施。但要注意增温的燃烧废气一定要经由烟道排出菇房,以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造成死菇。一般增温保持20℃左右即可。
72湿度管理 秀珍菇生长迅速,出菇密集,转潮快,潮次多。因此水分消耗量大。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必须保证菇房的空间相对湿度,和菌袋里面的水分。当菌袋进入出菇房后,将菌袋沿着颈圈将塑料膜割去。并刮去原来老化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此时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连续3-5天保持90%左右。自二茬菇开始,每茬要在温差刺激以前对菌袋进行补水处理。至最大限度。并结合地面灌水,空中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如果菇房空气相对湿度长期处于90%以上,也会造成病害发生。一般在适宜的环境下。3-5天即可出现菇蕾。此时不要向菇蕾直接喷水,以免造成菇蕾死亡。等到子实体菇柄伸长达3-4cm以后,菌盖直径达1cm 以上时可以用喷雾器向子实体喷雾。坚持细喷,勤喷。此时最好结合通风进行喷水。尽量不要喷施“关门水”以免造成湿度过大。氧气不足,导致病害发生。总之出菇期间湿度和水分的管理要本着看菇喷水,看天喷水,灵活机动的原则。晴天,风天多喷,雨天少喷或不喷。温度高多喷水,多通风。温度低少喷水。少通风。
73 空气和光照。秀珍菇生长对空气有特殊的要求。商品秀珍菇标准要求菇柄长5-7cm 二氧化碳的浓度决定秀珍菇菌柄的长短,为达到市场对较长菌柄的品质要求,需要适当减少通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是需要适当控制菇房小气候CO2浓度来实现的。因此在子实体生长期间,一般采取适当减少通气,或者菇房内利用薄膜分隔成若干小区。将若干床架,或菌墙用薄膜像蚊帐一样罩起来。然后根据菇形生长状态,来控制薄膜的开启程度。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发现菌柄短,菌盖大了。就要适当封闭薄膜。反之如果菌柄过长,菌盖太小。就要适当松动薄膜。加大通气量。但是对于通风换气的管理一定要根据子实体生长状况灵活调控。不可一成不变。菇房内严重缺氧,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注意。各地有关控制菇房氧气的方式很多。例如采用半地下式菇房。工厂化机械设施控制氧气含量的设施都很好。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秀珍菇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适量光照。散射光可以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发生。在200-800勒克斯光照之间,子实体生长正常。光线过暗易形成畸形菇。光线过强。尤其是直射光,会导致子实体干枯。或者形成柄短,盖大的次品菇。所以对于光照的管理也要根据子实体生长阶段和生长状态灵活调控。
8 采收与后期管理
81 采收 。一般经过5-7天的管理。 当秀珍菇的子实体菌盖平展,边缘内卷,菇盖直径为2~25厘米,未进入快速生长期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一般不是丛生密集的菇体,要采大留小,丛生的可以正丛采下来。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分级,包装。目前秀珍菇的市场分级标准一般如下。
一级菇:菌盖直径2~3厘米,菌柄长度4~6厘米,剪去老化根,菌盖褐色或灰白、无裂边,菌柄白色,含水量85%,无任何发黄、农药残留等异常情况。
二级菇:菌盖直径3~4厘米,菌柄长度5~7厘米,菌柄不带残渣,有少量菇裂边,含水量80%一85%,无其它任何异常情况。
等外菇:市场上等外菇视同平菇,菇盖直径超过4厘米,菇脚较长,容易裂边。未经过分级的秀珍菇也视同等外菇。
包装好的商品要及时送入保鲜冷库进行冷藏处理。库温应该控制在4-8℃之间。经过上述处理的商品,可以达到较长时间的保鲜效果。
82 后期管理 。菌袋采菇后要及时去除料面的老化根和枯死的幼菇及菇蕾。因为这种物质最容易受到虫害危害。直接刮至露出新鲜培养料为止。一潮菇采收完后,最好当天全部清除干净。菌袋清理完毕后,停止菇房喷水,加大菇房通风换气1-2天。保持室内湿度70%左右。养菌3-5天,让菌丝恢复生长。然后调水,进入下一茬菇的出菇管理。
第二潮菇出菇前需对菌袋进行浸水或注水处理,一般的浸水或注水可使菌袋增水100~200克,这就为出好下一潮菇提供了水份的保证。对有霉病的菌袋最好能分开处理,以防交叉感染。然后放入4~8℃的冷库中24小时,给予低温刺激,同时给杂菌以抑制处理。秀珍菇要获得明显的潮次,必须对栽培菌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低温刺激期间可以对菇棚进行清洁处理,也可以用杀虫剂控制一下虫口密度。将菌袋从冷库中搬出后,尤其要注意保湿管理。待菇蕾再次显现后,管理同第一潮,此时通风与保湿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潮、第四潮及五六潮等的管理同二潮类似,关键是一个养菌与补水的处理上要适当。
9 病虫害防治
秀珍菇生长于其他菇类一样,都存在着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尤其在高温季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一些防控措施。
。
菇蚊菇蝇的防控措施
秀珍菇属于中高温型菌类。开袋出菇阶段,正是各种虫害多发季节,危害严重的害虫为菇蚊和菇蝇。它们不但吃食菌丝,还带入霉菌,造成污染。在栽培管理中,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需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控:
一是抓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清洁。预防滋生蚊、蝇类害虫。
二是菇房门窗及通风口安装60目以上的防虫网,防止菌蚊,蝇成虫侵入。
三是发菌期及养菌期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防治。常用农药为45%氯氰菊脂1500倍或43%菇虫净1000倍喷雾。
四是出菇期在菇棚内架设杀虫灯,用物理方法诱杀蚊、蝇。
五是对于已侵入蚊、蝇的菌袋要及时用克霉王300倍加氯氰菊脂500倍浸泡杀虫灭杂菌,浸泡时间为10~15秒。
一般情况下,一个蘑菇菌包可以使用3-5次,具体使用次数取决于蘑菇菌包自身所含养分的多少以及管理技术。在采收的时候,第一次的蘑菇产量最高,后续每次的采收量均要比上一次的采收量低,因为菌包中的养分是固定的,随着蘑菇生长,里面的养分不断被消耗,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
一、一个蘑菇菌包能用几次
1、使用次数
(1)一般情况下,一个蘑菇菌包可以使用3-5次左右,具体的使用次数取决于蘑菇菌包自身所含养分的多少以及管理技术。
(2)蘑菇菌包每次的采收量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采收的时候,蘑菇的产量最高,后续每次的采收量均要比上一次的采收量低。因为菌包中的养分是固定的,随着不断采收,里面的养分不断被消耗,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供蘑菇生长。
2、管理技巧
以平菇为例,管理技巧如下:
(1)转潮期间,晚上温度不宜低于4℃,白天温度保持在10℃以上,温差不能过大,同时保证通风透气,并且在保证环境湿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菌袋直接喷水。
(2)在采收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地面潮湿,同时每天喷洒一次轻水,进行通风透气,让袋口料面保持半干湿状态。7-10天后,第二潮菇发生。
(3)第二潮菇和第一潮菇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但最终的产量大约只有头潮菇的三分之二左右。
(4)出第三潮菇的时候,因为养分被不断消耗,出菇量明显降低,所以应当在第三潮菇结束后进行补水加肥。
(5)补水补肥后,菇体的产量又会有所上升。采收后,按照常规转潮管理,让菌袋充分休息5-6天,并在休息期间以轻水保湿,促进下潮菇生长。
二、蘑菇菌包发霉了还能出菇么
蘑菇菌包发霉后,能否出菇与感染的时期有关。以感染红色链孢霉的菌包为例,情况如下:
1、如果是早期感染,影响到了菌种的萌发的定植,此时,菌包长出的基本是红色链孢霉,因此不会出菇。
2、如果是菌种定植后感染,菌丝和红色链孢霉一同生长,此时,红色链孢霉会消耗掉菌包中的一部分营养,虽然最终能够出菇,但是产量会有所下降。
平菇出完一茬菇后10-15天会长出第二茬,此时需清理菌板表面的老菇根和死菇,并轻压菌板使老菌皮破裂,以便于新菇再生;再将门窗打开通风4-5小时,用清水将薄膜擦洗干净,然后用菌板覆盖,一周后按照第一茬菇的管理方法即可。
控制温度。
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控制湿度。
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就是说,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其生长发育是有害的。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或子实体原基不分化,或出现二度分化,或大脚小盖的畸形菇等。
合理光照。
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因此,栽培中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光照。
酸碱度(pH值)
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部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隔绝不良气体
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
(1)开口时间
毛木耳接种后经过30~35天发菌管理,菌丝在袋内长满,逐步进入菌丝成熟期。成熟毛木耳菌棒的感官指标是菌丝粗壮、洁白、致密,并布满整个菌棒,且无杂菌污染,无病虫害。为了提早出耳,通常在菌丝长到3/4袋,25~30天时就可开袋诱耳发生。在温度高于26℃时,白背毛木耳耳片生长快,易出现红薄耳,质量差。温度高于25℃,尽管菌丝在袋内长满,只要不开袋,也不易在袋内形成耳芽。但温度在15~20℃时,虽然菌丝在袋内只长到一半,在不开袋时,耳芽也易在袋内形成。为提高品质,可根据生产季节,灵活掌握开袋时间。接种较早的菌包,尽管菌丝已经长满,如果气温不适,可适当推迟开口时间;接种较迟的菌包,菌丝尚未生长透,只要气温适宜,也可提前开口。因此,开口诱耳应掌握好长耳的最佳气温这个关键。
(2)开口方法
根据自然温度来处理,日平均温度以20℃左右为宜。开口时的气温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可在低温期松动袋口,增加光照和通风,刺激原基发生。高温期打开袋口薄膜时,可用高压喷射枪对断面快速喷射冲洗,破坏表面,也会去掉大部分原基,只保留极少数健壮的原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