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制菌种技术是:
一、母种制作
1、母种特征。
优质母种一般要求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少,有菇香味。
2、母种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水1000ml,ph控制在55-65之间。
3、培养基制备。
挑选出尚未发芽,无病害,不发青的新鲜马铃薯。在洗净去皮后,称取200g,并将其切成小块,装入烧杯之中。倒入1000ml清水,加热煮沸并保持20-30分钟左右,直至马铃薯酥而不烂(加热过程中略微加以搅拌)。
使用三层纱布进行过滤,然后取出过滤液,并加水补至1000ml。在马铃薯汁液中加入琼脂,并继续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最后加入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并加水补至1000ml。
使用试纸检测ph。将其装入试管中,添加高度以试管高度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为宜,然后加棉塞,并进行包扎。
接着将其放入高压锅内进行灭菌处理,等到指针指向004MPA时,排放冷空气,然后接着升压至0105MPA,并保持半个小时左右。自然降温至60℃后出锅,摆放成斜面。
4、接种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结束后,将其放入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养7-10天后,即可用于原种接种。
二、原种制作
1、原种配方
配方一:小麦(玉米)95%,石膏粉2%,过磷酸钙2%,尿素05%,白糖05%,ph保持在55-65之间。
配方二:籽壳87%,麸皮10%,蔗糖、白糖05%,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并加水120-130%。
2、培养基制备(配方一)
将小麦(玉米)筛检干净,并称重,然后放置于清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浸泡结束后,将其放入开水之中,一边煮一边搅动,并及时检查煮的程度,尤其是煮至15分钟后,需要更加频繁的进行检查。
当小麦粒(玉米)没有白心,熟而不烂时,将其捞出,并放置在尼龙布上进行晾晒。等到小麦粒(玉米)表面无多余水分时,加入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并搅拌均匀。
将其装入瓶中,并使用高温塑料和橡皮圈将瓶口封好,然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压力保持在0105MPA左右,并维持2-3小时。灭菌过程中,注意冷空气的排放时间。
3、培养基制备(配方二)
将白糖、石膏粉、尿素、过磷酸钙溶化制成母液,然后加水进行稀释。用稀释液将棉籽壳拌湿,堆放2-3小时左右。
加入麸皮,不断搅拌,等到用手捏紧培养料,指缝中有水外渗而不滴落时为宜。装瓶,然后按照配方一的制备方法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4、接种
等到培养基出锅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接种。
接种后,将其放入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养20-25天后,即可长满瓶子(培养至10-12天时,需要摇晃瓶体)。
三、栽培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及制作
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
2、接种
使用75%酒精擦洗手部,并对原种瓶外进行消毒。倒出少量原种于灭菌瓶中(该步骤于酒精灯火焰上方进行),每瓶原种大约可以接种20-25瓶。
将其转移至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的环境下进行培养,20-25天后即可长满。
培养结束后,立即进行播种。如果暂时不用,在低温环境下保存(10-1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2-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20天)。
经过低温保存的菌种,在使用前需要放置在常温环境下恢复1-2天左右。
制作食用菌菌种的意义:
菌种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优良的菌种应具备遗传性状稳定、生命力旺盛、高产、优质、纯度高、抗逆性强等特性。
因此,选用优良菌株,掌握好制种技术,严格菌种质量,做好菌种的保藏工作,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一)母种的制备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可用于扩接原种。 1. 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 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200克 蔗糖20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配方二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氢二钾3克 硫酸镁15克 维生素B1 10毫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三 合成培养基 马铃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氢钾2克 蛋白胨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镁1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挖去芽眼) 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基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装入量为试管长度1/4。装好后塞上棉塞,用线绳捆扎起来,棉塞部分用报纸包扎。 3.灭菌 将试管直立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011MPa/C㎡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30-35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没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4.接种、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方法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上,置28℃、3天后将温度降至24℃继续培养,7—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 (二)原种、制备 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一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 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树木 78% 麸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配方二 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 80% 木屑15% 糖 1% 麸皮 5% 过磷酸钙 3% 石膏粉 1% 2.拌料与装袋 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充分混匀,加水比例为1:13左右拌匀,总含水量60%-63%。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瓶(袋)。用机械或人工装袋稍加压实,袋口用无棉盖体封口。 3.灭菌 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又称加压蒸气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1℃以上)、高压(011MPa/C㎡)条件下灭菌2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灭菌称流通蒸气灭菌,由于灭菌设备、条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温度变动在95-105℃之间,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一定温度下要维持足够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10-12小时。 4.接种与培养 不论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在接种前,需对接种箱或接种室用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灭菌过的料瓶(袋)放在箱内,用烟雾剂密闭薰蒸消毒。接种室消毒,一间房需点燃3盒50克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次用4克,一支母种试管可接4—6瓶(袋)原种。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放入发菌室黑暗处培养。培养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70%以下,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原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种制备 原种进一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一般采用塑料袋制备,用无棉盖体封口。一瓶原种可接50-6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相同。
1)在食用菌栽培中,碳氮比(C/N)是指培养料中碳源与氮源含量的比值。在食用菌分解过程中,食用菌细胞碳氮比是8~12:1,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50%碳供给呼吸的能量,50%的碳组成食用菌细胞,所以培养基碳氮比是16:1~24:1,有足够的碳供给食用菌全部利用氮。不同食用菌及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碳氮比有所不同。菌丝生长阶段所需碳氮比以20:1左右为宜,出菇阶段以30~40:1为宜。也就是说,子实体生长发育期所需碳氮比高于营养生长期的碳氮比。
(2)在对一种长期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个别原料进行更换时,一般根据二者营养成分稍加调整即可。在试验一种新配方并且要准确知道其碳氮比时,必须先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用稻草和豆饼各需配制碳氮比为40:1的培养料100千克,试问稻草和豆饼各需多少?
查阅食用菌栽培书籍附表,得知稻草含碳量为4558%,含氮量为063%;豆饼含碳量为4746%,含氮量为7%。设配制所规定碳氮比的培养料100千克需稻草X千克,则豆饼用量为(100-X)千克,根据100千克培养料中含碳量与含氮量之比为40:1,得下式:
04558X+04746×(100-X)/00063X+007×(100-X)=40/1
解上式得稻草用量X=9195千克,豆饼用量=100-X=805千克。
制作程序:培育菌种要提前70天开始制种。
杏鲍菇优良菌种的标准是“纯、正、壮、润、香”五字。
1、“纯”是菌种纯度高,不污染杂菌,无变异和含有其他菌类。
2、“正”是菌丝色泽洁白如丝,有光泽,无异色斑块。
3、“壮”是菌丝粗壮,分枝多而密,生长旺盛。
4、“润”是指培养基湿润适度,于瓶壁紧贴不干缩、不吐黄水,含水量适宜。
5、“香”是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一、杏鲍菇培育菌种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2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按常规法制作。
2、原种,常见的培养基有麦粒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等。
现以麦粒培养基为例:配方是小麦98公斤、碳酸钙2公斤。选麦皮略厚些的小麦,加水浸泡4—5小时,捞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20—25分钟,以煮至没有“白心”为度。
捞出沥干多余的水分,再与碳酸钙混匀装瓶,高压灭菌2—25小时,并按常规方法接种,于25℃培养25—30天,菌丝走满瓶。
3、栽培种,直接用于栽培袋制作的菌种,其培养基与原种一样,可以采用麦粒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或其他培养基。
棉籽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木屑培养基配方是:阔叶树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
以上两种配方的培养基经过高压灭菌(2—25小时)或常压灭菌保持10小时。常规接种培养,在25℃左右下培养35—45天,待菌丝走满即可用于生产。
二、菌袋制作配方。
1、棉籽壳85%、麸皮13%、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39%、杂木屑39%、麸皮15%、玉米粉5%、糖1%、石膏粉1%。
3、玉米芯40%、棉籽壳18%、杂木屑20%、麸皮15%、玉米粉5%、糖1%、石膏粉1%。上述配方料与水的比例为1:(13—14)为宜。
为保证原料吸足水分(特别是棉籽壳、玉米芯),要提前1天用1%石灰水预湿。菌袋选用33厘米×17厘米×005厘米或36厘米×20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均可。
装袋时要先抓2—3把培养料在袋内压紧,再放进适量培养料。然后在中间插一根头稍尖直径2—3厘米,长度与塑料袋长度相似的木棍,用手指把棍四周培养料压平后拔出木棍(留下一接种洞)。
套上塑料环,塞上棉花塞,高压灭菌15—2小时,或常压灭菌10小时。灭菌后在干净的房间冷却。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室常规接种,750毫升菌种可接种30—35袋。
接种后置干燥洁净的培养室培养。在25℃左右培养30天菌丝可走满袋。在菌袋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通风,控制空气湿度60%—70%。
扩展资料:
蘑菇菌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