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主要成分是木屑稻草棉籽壳等经过高温灭菌制成的菌棒。最好在加入一些土壤使用。食用菌大多用棉籽壳做种植基质,前期是经过高温灭菌的,作为一般花卉配制种植土是不用消毒的,但菌袋若用于兰花等花卉种植土最好还是再次灭菌,否则影响兰菌的生长。
生物学上的基质指细胞的胞质及核中的胶状物质,存在于线粒体嵴间、高尔基体和核仁等之中的物质。景观生态学上的基质指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在景观功能上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
棉籽仁成分:含油量可达35-45%,含蛋白质39%左右,含棉酚02%-2%。
棉籽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其商业上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油和其他产品。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禽和家畜饲料。
用途:
1、从棉籽胚片中提取棉酚、浸油和生产食用蛋白质。
2、提取棉酚和油脂后的饼粕可作饲料。
3、以棉籽壳混合团为培养基的食用菌的栽培、棉籽壳生料栽培香菇。
4、用水飞蓟分离剂从无腺棉棉籽中提取蛋白质和油脂。
5、用棉籽油生产磺化油。
6、棉籽饼(粕)为原料酿造酱油。
7、棉籽皮纤维复合材料及制造。
碳酸钾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之一为碳酸钾(K2CO3),用水淋取后,当水被蒸发后,碳酸钾则可析出而成石碱
农业上从各种植物壳,如棉籽壳、茶子壳、桐子壳、葵花籽壳燃烧生成的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K2CO3和少量钙、镁、磷的化合物),也可得到钾肥。但应注意,由于K2CO3溶于H2O,因此堆放草木灰要防止雨淋,避免肥价的流失;窑灰钾肥和草木灰都含有K2CO3,而具碱性,注意不可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栽培香菇的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配制培养料时先把木屑、麦麸等主要原辅料,分别用2~3目的筛子过筛,后将麸皮或米糠、石膏等加入,同时将尿素、糖、过磷酸钙等溶于水后,加入培养料,反复混合均匀。一般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见水而不滴,说明含水量适宜。原料要在4~6小时内装完,并随即上锅灭菌,防止发酵变酸。
棉籽壳培养基配方:①棉籽壳76%、麦麸20%、蔗糖1%、过磷酸钙15%,石膏粉15%,料水比1:130。②棉籽壳40%、杂木屑35%、麦麸20%、玉米粉2%、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22~127。③棉籽壳62%、杂木屑18%、豆粉2%、麦麸16%、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5~127。
玉米芯培养基配方:①玉米芯50%、杂木屑26%、麦麸20%、蔗糖13%、硫酸镁05%、尿素02%、石膏粉2%,料水比1:125~133。②玉米芯50%、棉籽壳30%、麦麸15%、豆粉2%、蔗糖15%、石膏粉15%,料水比1:125~133。
木屑培养基配方:①果枝屑62%、麦麸15%、棉籽壳20%、蔗糖、石膏、石灰各1%,料水比1:125。②杂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料水比1:125。③桑树屑76%、米糠18%、玉米粉2%、石膏粉2%、蔗糖12%、过磷酸钙08%,料水比1:125~130。
喜满地肥业
棉籽剥取棉仁后所得棉籽壳,常夹杂一些棉仁碎片。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CF37%-48%、木质素29%-32%、多缩戊糖22%-25%;棉仁碎片含CP39%、EE332%、糖类148%、CF22%。
棉籽壳是颗粒型结构原料,其营养成分合理。菌丝不易徒长,是食用等菌种广泛采用的培养材料。由于脱绒设备的改进,棉子壳上的绒毛变少变短,导致其吸水能力降低,透气性变差;棉子油生产设备对棉子壳造成的破损数量减少,使棉子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减少,所以选用棉籽壳注意增加辅料,补充营养。
双孢菇—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
http://jishumushroommarketnet/201312/12/7042html
目前,蘑菇栽培常用的覆盖材料是普通土壤,或在普通土壤中适量施用稻壳、动物粪便等,以解决普通土壤通气性和营养不足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蘑菇产量的目的。如果蘑菇是在户外平地上种植,普通土壤的来源是本田土壤。如果是室内栽培平菇,那么普通土壤的来源就是室外土壤。常用原料有麦秸、稻草、干草、玉米芯、棉籽壳等主要原料、马、牛、兔、鸡等牲畜粪,以及啤酒粒、棉粉、蚕豆壳、石膏等辅料。
例如,双孢菌是: 经过堆肥双孢菌在床架上,材料表面将覆盖一层泥土和石灰粉,并通过这一层土壤提供双孢菌菌丝分化所需的矿物元素、微量元素和生长所需的水。在菌丝分解吸收营养物质后,菌糠中仍含有一定量的蘑菇养分。然而,这是一个更经济的土壤改良剂。
双孢蘑菇的堆肥在放置在床架上之前,经过第一阶段的发酵和第二阶段的巴氏杀菌处理。堆肥中的许多害虫、病原体、杂草种子和昆虫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因此,蘑菇是一种较为清洁的有机肥料。典型的蘑菇堆肥在新鲜的堆肥成分上与双孢蘑菇床架略有不同。因为,每个新鲜的双孢子堆肥负荷有一个略有不同的元素和矿物质组成。因此,“新鲜”是数据在图表中显示的特征。分别列出了“新鲜”堆肥和“风化”蘑菇堆肥的数据。栽培的双孢菌堆肥从蘑菇棚中清理出来,放在户外自然干燥过冬,然后变成“风化”的蘑菇土壤出售。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棉籽壳英文名:COTTONSEED HULLS
籽棉经过轧花机加工去除棉籽而得到皮棉,棉籽经过削绒机加工得到一道、二道、三道等短绒。削绒次数越多棉籽残留棉绒就越少此时棉籽称“光籽”反之残留棉绒多的称“毛籽”。光籽产的棉壳大都是小(少)绒壳或“铁壳”铁壳棉仁粉少的棉壳纤维素含量少而适用于栽培木腐菌;绒多棉仁粉多的棉壳纤维素含量多而适用于栽培草腐菌。棉籽壳被称为食药用菌的万能培养基。通常棉籽壳中另含有不孕籽
棉籽壳行内通常分为大、中、小壳或以棉绒量大小而分为大绒壳、中绒壳、小绒壳、绒极少的甚至称为“铁壳”。含绒量的多少取决于原料棉籽脱短绒时而定,如棉短绒行情价高畅销,厂商便会尽量多削去短绒。食用菌栽培中棉壳的大小就产量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很多油厂产出大壳后加以粉碎便成了小壳以适应栽培要求。主要反映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会有装袋密度大小的技术性要求:小壳装袋密度太大会出现发菌通气不良;而大壳装袋时亦易使栽培袋破损。
在原料棉籽正常含水量同等时棉壳的颜色通常能看出棉壳质地好坏:如颜色发白(水分低呈干枯样,绒极少,)、手握紧有刺痛感、无或只有极少量碎棉仁粉是由于追求高生产效率而使用的对辊式剥壳机(加工脱酚棉蛋白时或棉仁回收率高时)破壳时棉仁粉碎率很低,至使含粉量低,当然影响颜色还有棉籽加工时的温度、工艺、过筛、以及破壳后存放的水份有关。此类棉壳西北部产量较多,新型机器加工的大型油厂基本都是。这种棉壳营养成份含量最差、价格低,适合种植木腐菌类。反之颜色呈正常白色、棕褐、**,(非棉籽水分高堆存时“烧坏”沤坏的**而是由于油粉多导致的**)等手握有棉绒软感、油腻感、碎棉仁粉多、用水适量搓洗水呈米汤色、乳白色等浓稠状,无不正常的沤坏味,(说明棉壳营养成份含量极高,相应出油量就低!通常是老式(磨盘、圆盘剥壳机)机器生产,此种棉壳长江流域、河南省等产区或老油厂较多。价格普遍较高,适合种植草腐菌或要求营养成份高的菌类。由于棉籽壳市场极不规范,购卖者需注意油厂有自备脱绒机和无脱绒设备两种:有脱绒设备的油厂生产过程中长时间会集中产生大量叫土绒或土飞绒的含有灰尘的短绒下脚料掺拌至棉壳中(虽然对棉壳营养成分没影响,现有厂粉碎后掺入,稍好),土绒纤维极细容易揉集成面包肉松团状且大块,食用菌栽培拌料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更有甚者短斤少两、掺杂泥沙,出壳口喷雾增加重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