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演绎真正的“女神”,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上)

张充和演绎真正的“女神”,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上),第1张

我要回到更旧的世界里去,向线装书中,向荒废的池阁、向断碣残碑中去找朋友,他们会比这个世界中的朋友叫我懂得更多的东西。在夕阳荒草的丛中,我读着那残缺的碑文,仅仅只有几个字,我读来读去,比读一首最美的诗句还感动。————张充和

“儿时的合肥、少女时期的苏州、中学时期的上海、养病时期的青岛、避难时期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时期的姻缘、美国的后半生”。张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径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

1913年5月17,张充和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教育家张冀牗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老幺。

充和出生时,母亲陆英已经生了三个女儿,第四胎虽是个男孩但一出生就夭折了。旧时代重男轻女,张充和出生前大家都希望她是男孩。

张家在合肥的一位远亲甚至派了两名女仆送去金银作贺礼,其中包括一把金锁,预备当男孩降生时,戴在他脖子上,保佑这个即将诞生的张氏家族继承人长命百岁。

但充和出生的那天两名女仆带着贺礼一声不吭地回去了,母亲也很失望。张充和出生8个月后被过继给叔祖母,成为她的养孙女。

寡居多年、膝下无子女的叔祖母李识修收养了充和,从苏州带她到合肥老家抚养,识修淡薄宁静,耽诗书,谙佛典,乐善好施,给予充和很好的栽培和教育。

张充和: “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说: ‘你是谁生的? ’ 我总是答一声:‘ 祖母。’ 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 这有什么好笑? 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还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我一直不晓得祖母而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养祖母识修对充和溺爱有加,自任启蒙老师。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家塾授课每日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中间一小时午餐。除重大节日外,每10天放假半天。

充和稍长,养祖母花重金延请吴昌硕的高足、考古学家朱谟钦为塾师,还另请举人左先生专教她吟诗填词。

朱先生第一堂课就交给充和一篇《项羽本纪》,让她用红笔断句。此后,充和跟着朱先生写字,念四书五经,读唐诗宋词。

朱先生教学得法,自选教材,还适时地讲解同音字、同义词、语法等内容。平时只要充和阅读古籍时圈点句读,不讲解,只答疑。朱先生认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点断句读,其义自明”。

充和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充和晚年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张充和: “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时而落了下来。 我在读《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王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给我瞒过去了。 ”

充和的童年被深锁闺阁,玩伴只有仆人家的孩子,她记得一个叫大宝的小男孩比她小,平时与他打打闹闹,十分开心。稍大后的某年春节,他向她拜年时,竟然向她磕起头来,这令她很伤心。充和对书房外的现代新世界知之甚少,某日朱先生正在教她《论语》,合肥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几架飞机,充和还以为是断了线的风筝……

张充和回忆:“我们家兄弟姐妹都讲苏州国语,我讲的是合肥国语。我的祖母学问很好,会写诗,我从小受她的熏陶。我换过好几个老师,都不记得十岁以前的老师了。”

充和与祖母生活在一座古宅中,与诗书为伴,她在缅怀自己双桐书室的一篇文章中回忆,从卧室到书房,要走过一条长巷: “我只嫌那长巷太短了点,一步分做两步走,走得非常不自然,眼睛里还包含一眶欲滴不敢下的泪水。 我比一切孩子都寂寞。 ” 孤寂透顶的充和往往会面对书房高墙上的裂缝发呆,,她说: “我好像有许多不能告诉人家的悲哀藏在那缝里面。 ”

书房的楼上就是张家的藏书阁,这里的藏书有十三经、二十四史,有宋元剧本、明清小说,还有上百块笨重的木板,那是《古文辞类纂》十五卷的珍贵雕版。充和曾经根据《红楼梦》里的筵席菜单,编成了一份《红楼梦食谱》。

少女充和在骑马,需要早晨四点半起床去骑,兜一圈回来太阳刚好升起来,人和马都出了一身汗,老板娘打水给充和洗脸,老板把马牵到沙堆里打滚

充和回忆: “小时候,我可以去楼上书室随便翻阅书籍。 不管我找什么戏曲小说来看,祖母从不加阻挠 ,其实作品里十之八九都有艳史,香艳的场面和对话比比皆是。 我读的第一部长篇是《桃花扇》,接着读了《牡丹亭》和一些古典小说。 我很爱读这些作品,但不知道这些剧是可以唱的,直到回到苏州,父亲带我去戏园看昆曲,我才发现许多曲本我都读过。 我常在很长的戏里一下就认出我读过的一幕,或在一个唱段里认出我熟悉的词句。 这种熟悉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引我入了昆曲的门。 ”

在《凋落》中,张充和写道: “我爱最新的各种小玩具,可是更爱古老一点的,新的只能叫人有一个新奇,或者仅仅就只有一个新奇而已。 ”

1930年养祖母辞世,16岁的充和回到苏州,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

在乐益女校中她并不习惯,历史、国文课上的知识她早已熟知,而数学、生物她一窍不通,英语学得很快。

三位姐姐从小在城市长大,有着新派女子的“时代范儿”,她们会外语,看**,衣着摩登,懂得白话,知道胡适,说着流行的话语。这新世界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姐弟们结伴郊游、骑自行车、赛球,充和不懂玩球规则,只能当个守门员。

在那个进步的中国人都在向西方国家探索学习时,她觉得孤独: “我的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全是簇崭新的超时代人物,我的那个世界的朋友全是上了铜绿的破碎的殷商钟鼎。 ” 她写道: “日常生活习惯,一切都是新,一切都可算是不落时代的后,这种生活,简直叫人腻了。 于是就会梦想一点古人的生活,凭吊一些旧家庭院。 ”

父亲张冀牖是昆曲迷,请来一位专业人士给他的女儿们教昆曲。

二姐张允和把这段早年往事记录了下来:“ 那天是除夕……他(父亲)说,如果我们不玩骨牌、赶老羊等,就可以跟老师学昆曲, 等到可以上台唱戏了,就给我们做漂亮衣服。过了两天,他就为我们请来了老师,从此每星期我们都在爸爸书房里学唱昆曲。”

四姐妹成立了幔亭曲社,充和常与大姐元和在《惊梦》中唱对手戏。大姐元和特别喜欢登台表演,充和说: “她们喜欢登台表演,面对观众,我却习惯不受打扰,做自己的事。 ” 在苏州拙政园居住时,充和常常一个人夜晚在兰舟上唱昆曲。

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往事时,也提到过充和不爱扎堆的特点。他写道: “有一个人,没有跟我们一起拍过曲子,也没有参加过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却在曲社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

张充和:“我学曲学得很晚,小时候读的是家里的私学,十六岁才正式进学堂,进的就是我父亲在苏州办的‘乐益女中’。 那时候我的几个姐姐都上大学去了,家中女孩子就剩下我,我就开始跟着学校的昆曲课听昆曲、学昆曲 。那时候我父亲的学校是开昆曲课的,一个星期上几次课,有专门的老师教,几个学生一起学 ,慢慢就觉得不够了,父亲便单独给我请老师。 我的昆曲老师姓沈,名叫沈传芷,我唤他沈先生、沈老师,是昆曲界‘传’字辈的名角儿…… 这位沈老师什么都会,小生、冠生、正旦、花旦、小旦的戏,他都会唱,就是不唱老生。他教我的时候,其实还不到三十岁。 那时候,家里请了笛师,听曲唱曲,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 ”

1933年,三姐兆和与沈从文在北京结婚,张充和去参加婚礼后就留在了北京。

家里人劝她考北京大学,于是她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 充和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她干脆放弃,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第二年临考那天,家人为她备好圆规、三角尺等作图工具。她说“没用”,因为她连题目都看不懂。

充和数学得了零分,但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充和后来说,作文是她面壁虚构的)。试务委员会资深评委(有人指为胡适,他时为中文系主任)希望录取这名优异生,然而录取规则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破格录取”了她,当年北大国文系仅录取了俩个女生。

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此事,不过说该生名“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连她的中学文凭也是假的,是弟弟宗和托在宁夏当中学校长的朋友帮忙出具的。

张充和回忆: “我考大学时,算学考零分,国文考满分,糊里糊涂就进去了,算学零分,但国文系坚持要我。 我怕考不取,没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了‘张旋’这个名字。 最好玩的是,胡适那时候是系主任,他说:‘张旋,你的算学不大好!要好好补!’都考进来了,还怎么补呀?那时候学文科的进了大学就再不用学数学,胡适那是向我打官腔呢!”

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张充和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他讲得不错的,深入浅出。”她也听过钱穆讲中国通史。“俞平伯、闻一多都是我的老师。还有沈兼士,沈尹默的弟弟。”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张充和受益良多。

在北大就读期间,充和淘气可爱,喜欢戴一顶小红帽,也因此获得了“小红帽”的称呼。

有一次张充和跑进照相馆,特意拍了一张歪斜着脑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俏皮照片。后来充和拿这张照片到学校游泳馆去办理游泳证,场馆的办证员不允,说一个眼睛闭上的。张充和很快地打断了对方: “什么话,我一向是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这人世的。 假如来者是一位独眼龙,难道你就剥夺了人家游泳的权利? ”

1933年,23岁的卞之琳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内向拘谨的卞之琳开始天天给张充和写信写诗。

因为张充和,卞之琳的诗歌创作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写情诗。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 “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但是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了。

据说卞之琳写的《断章》是给充和写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张充和回忆,自己在进北大之前,就在校园见过卞之琳,又在沈从文家里碰见过, “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至少是有点一厢情愿吧。 那时候,在沈从文家进出的有很多朋友,章靳以和巴金那时正在编《文学季刊》,我们一堆年轻人玩在一起。他并不跟大家一起玩的,人很不开朗,甚至是很孤僻的。可是,就拼命给我写信,至少有过几百封信吧。”

1935年,在北大上三年级的张充和患肺结核,休学回了苏州老家。

1936年,卞之琳由于母亲病逝回故乡海门奔丧。事后他专程跑去苏州探望张充和,在张家住了几天,张充和尽地主之谊,陪他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

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回忆这段姑苏行,他写:“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 我开始做起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 “这番私生活以后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 。

1937年,卞之琳把自己的诗作编成《装饰集》,手抄一册,题献给张充和……充和也用银粉为诗人抄录《断章》等七首诗作。卞之琳痴情,直到1955年才成家。80代诗人赴美探亲,还专程到充和府上拜访,将他偶然得到的40年前沈尹默为张充和圈改的诗作手稿送上,还写了篇深情款款的散文《合璧记趣》。

多年后,和朋友兼学生苏炜谈到这段“苦恋”,张充和说: “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和他恋过,所以谈不上苦与不苦。” 在充和的印象里,卞之琳属于“不能惹,一惹就不得了”的类型。

张充和说:“他(卞之琳)人很好,但就是性格很不爽快,不开放,跟我完全不相像,也不相合。我永远搞不清楚他,觉得他啰里啰嗦的……确实有另外一些不相干的一起玩的人,追求过我,但都不如卞之琳这一段来得认真,持续的时间长。他的好意我是心领了,但这种事情不能勉强,我自始至终对他都没有兴趣,就看见他在那里埋头作诗,你说我能怎么办?”

充和的追求者中,还有一个不修边幅的方先生,朋友方云的哥哥。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充和早年在北大上大学时,方先生就常找由头去拜访她。

充和回忆说:“每次他来,都有意和我一起吃饭或聊天,但因为太害羞,结果总是一事无成。 他总是带着本书,我请他坐,他不坐,请他喝茶,他也不要,就在我的书房里站着读书,然后告辞……几乎不交一语。 ”

方先生也给充和写信,不过用的全是甲骨文,充和:“ 他一写就是好几张信纸,我相信一定写得很有文采,可是我看不懂。 ”充和称这位不修边幅的追求者是“书呆子”,充和离开北平后,方致信沈从文叹息“ 凤去台空 ”。

张充和康复后,《中央日报》的储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张充和就到副刊《贡献》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才华。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人间草木》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间草木》读后感1

 那天夜里,下着小雨。随手合了书本放在桌前,伴随着思慕人间草木的雨的情怀,我在窗边大梦一场。

 一位少女,清逸出尘,入我梦来。“缅桂花是雨季的花。”她说。雨帘密密的叩击着房瓦,水雾把她的发髻都沾湿了,窗棂边滚下几粒水珠,我倚着栏杆去听雨声,思绪飘远。

 初春的雨,没有洋洋洒洒,也没有润泽大地的意思,就突然降临了。石阶下,藤架旁,满园新鲜,雨声作响。不由得想起书中昆明的雨,明亮,丰满,易使人倾心,也极易萌生向往之情。

 雨声听得倦了,再把书合上时,雨季的花儿,雨季的菌子,雨季的婀娜多姿,也就全数煎进了茶汤里,细细的啜饮了,甜到心坎儿里去。

 细看书名,就胡思乱想着参悟,就解读些世事。懵懵懂懂的雨季中懵懵懂懂的灵魂,蹒跚前行仿佛孩童。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草木真的无情如此吗?

 不是的。不是的,她说。草木本来就是至情至性之物,至少在此间如此。那隋唐盛世的琼花,为了不让昏君观赏而自行败落:严冬中的牡丹,违抗女皇而被迫迁入洛阳。相比之下可是世上有情之人的楷模。

 “你讲的那都是传说,草木既不能动,又不能语,怎个至情至性法?”我笑道。无甚道理。她有些恼了,声音就盖过了雨声,像细碎的木香花。

 你看那竹林,自顾自密密的长起来,可曾阿谀奉承?那腊梅,大雪中朵朵的绽将开来,她是弯腰了,还是低下头?我又不同你顽,草木的精气神可远远超过你们的所谓正人君子,自成你那“世间”,也说不定。

 自成世间的草木?虽然荒谬,到也真实。我心不在焉的叩着栏杆,看着雨幕渐渐停了。满园春色也都醒过来,绿起来,葱葱茏茏,草木人间。

 人间草木,写着草木人间,人间本是嘈杂的喧闹着,草木的干净又平添一笔清香。这是游离于世外的香味儿,也许我们缺的就是这点儿清净罢。

 栀子花头的纯白呵,有款款清香自花架间飘荡下来。一缕阳光从玻璃窗间划过,我睁开眼睛。终归是又回到了人间罢,梦里人间草木,那般超然,大概也只有汪老先生可以成全并倾注于作品中。

 枕边是一朵开得正盛的缅桂花。

《人间草木》读后感2

 与汪曾祺的相识,还是初中语文课上那篇《端午的鸭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高邮的双黄蛋念念不忘。而与《人间草木》的相识是偶然的,偶然读到汪曾祺在《泡茶馆》里引用的一首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于是去网上搜索汪曾祺的其他作品,由此遇见了《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的封面是很简单的,翻开即是汪老的亲笔水墨插画,看着亲切淡雅。这本书的序是汪老的儿子汪朗写的,序中提到汪老写过一首诗:"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私以为,这里的"人间送小温"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那样让人觉得温暖。就像他的文章,用极简的文字让我们觉得意蕴深长。有人说,读汪曾祺的文章不能太功利,同样是写一株草一朵花一块石头,都不能像他一样写的简练而不简单,朴素又温暖。

 《人间草木》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以及经历,有旧时的记忆,有怀念的师友更多的还是生活的故事。故事娓娓道来,明明是散文,却美的像诗,读起来是满满的幸福感。读到他笔下的茶花兰花桂花栀子花时,会忍不住想嗅上两口气;读到他写的萝卜野菜豆腐干丝鱼时,会忍不住咽口水。

 读到小英子和明子踩荸荠,会忍不住跟着笑。与其说喜欢汪曾祺笔下的文字,不如说是喜欢他这个人吧,他会用心准备食材,为家人朋友煮一锅菜。连他自己都说了,只要是可以吃的,他都会去尝试一下,而对于每一种食材都是讲究的,讲究怎么做才好吃,对于好吃的评判标准,他讲起来也是理直气壮。有人说他是美食家,的确,就算吃饱了,读到汪老谈吃食仍会觉得饿。

 汪老的文风相当轻松,读起来毫不费力,更多的是诙谐幽默。《葡萄月令》是他被打成"右派"是写的,当时他还在改造,但从文中并没有看到丝毫凄惨悲愤的情绪,有的只是感叹葡萄园的美、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带给我们的美,是偶然的、存在犄角旮旯的,他总能从这些细微之处发现美,努力发掘并表现出来,就像他自己说的"美,多少是要包含一点偶然的。"而这些美之中,是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的是温暖,就如同他这个人一般,一个"人间送小温"的人,他也一定是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汪老做到了。

《人间草木》读后感3

 《人间草木》这本书,我认为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结合,每一章都写出那种人间琐事。一般我写长作文都不会去写生活中的小事,但汪曾祺不一样,感觉每一件家常小事、朋友性格、每一朵花开花落、成熟、腐烂都值得他去写,每一篇散文都像是在和知心朋友说话。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这篇,还分为4小篇,我认为最后一小篇《黄沪。爬山虎》应是叶不是花,菊花里我最喜欢最后一段,我也认为菊花一盆盆看是很好的,这样就能发现每一盆菊花的特点去欣赏它独特的美,扎起来却只能感到一眨眼的震惊,觉得无趣。在《秋葵鸡冠凤仙秋海棠》这篇文章里,我最喜欢第3段,更让我感到凤仙花的实用,秋海棠也让作者睹物思人,果园的收获里,写葡萄的时候,那种熟练的感觉,让我觉得汪曾祺种葡萄很久了,也很用心。

 老妈买的那本书,前有汪曾祺的画,飞洒的墨汁,潇洒的画,配上文中应景的段落,简直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在这些画里,我最喜欢第四张画,这张画的枝条一直垂到画纸最下方,正好应了“抽条甚长”这句话,汪曾祺的文和画都可以用“简练”一词来形容,文章的简练是犹如文言文的白话文,画的简练是因为他的画简练到最少11笔就可画成。

 人间草木这本是里的葡萄月令是汪曾祺被判为“右派”时写的,但却无一点不开心,就像是没被冤判一样,所以更造就了一种独特的风格,那种漫不经心、娓娓道来的感觉。

《人间草木》读后感4

 读《诗经》读到一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出自《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借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生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时有梧桐,郁郁而生,葱葱茂茂;时有朝阳,端着万丈霞光,从容挥洒。

 此时再看《诗经》,大多皆从草木写起,便如“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再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时人风雅,以牡丹喻国色,以松竹言品行。那我便暂且从草木说起吧。

 爬山虎

 我曾经写爬山虎,枝干盘虬,紫红色的藤蔓缠绕着网线,苍翠的叶片迎风招展。及至深秋,虽说看起来仍旧繁茂,可却隐隐露出精力不济气血不足的疲态来,风若是刮得紧致一点,黄叶飞舞,刻意的优雅也无法掩盖凋落的事实。

 按本意来说,该是称赞其生命力顽强,品性不屈,虽然渺小,亦可伟大。但是如今想来,一切都不过是身为作者的臆想。

 作家与其眼中微小的事物

 作家们总是能从那些微小的事物中幻想出许许多多的故事。他们说过草木无情,却又把草木想象得有情有义。

 诗人们喜欢写草木,岁寒三友,春风一家都被描绘过无数次。他们写兰花,赞其有君子之风,又写寒梅,称其不畏霜寒。《爱莲说》里写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说过这一切都是作者的臆想,他们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平凡的草木,似乎越是微小越显其可贵。很多人附和他们,将这些本该自生自灭的草木捧成了珍宝,雇了人悉心栽培,供人观赏。

 我想如此一来,草木便也不能称之为草木了。草木的微小,在于其漫山遍野,随处可见;世人眼中的可贵,便是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亦可从容生长。一旦被拘泥在富庶的花园之中,草木也就不是草木了。就像盆景,在我看来也只是盆景。盆景之于草木的区别,在于自由。草木可以肆意生长,盆景却只能被束缚在那一方真正渺小的天地。

 自由使人有了想象的空间,草木的自由,使其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生长成任何模样。在自由的世界里,一切相遇都不再试普通的相遇,而是邂逅。因而才产生了那么多的诗作名篇。

 草木只是生长,诗人只是想象。

 最后,容许我再臆想一次。身为草木,也许它们并不想做那诗人笔下的君子大家,它们或许,只是想做平凡的草木,恣意生长。

《人间草木》读后感5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终于买到了他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

 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读汪先生的这本书,觉得心里暖暖的,静静的……

《人间草木》读后感6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八个字,是汪老的老师沈从文去世的时候,张充和夫妇送来的挽辞中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或许,在张充和的眼中,这几个字,是颇能够代表沈从文的一生的,而这我眼中,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汪曾祺先生,也是十分贴切的。

 这本《人间草木》,收录了汪老三十余篇文章,选择的题材大都同生活中寻常花鸟草木有关,读来分外感觉到浓浓的生活情绪,除了这些,还收录了几篇写汪老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候认识的那些大师们的生活轶事,描写诙谐有趣,栩栩如生,简直仿佛见到了那些大师们本人。

 汪老的一生并不舒畅,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在名声斐然的时候,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被打成右派,然而最难得的是,就算遭受磨难,屡屡被人误会,他也能够随时保持豁然达观的心态,用一颗平淡宁静的心去认真体会平凡生活的好处,去写就着平凡生活的动人。

 所以有人说:“他的一切都是诗。”

 我想,能够把文字写得像诗需要非凡的才气,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过得像一首诗,则一定需要一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了。

 汪老的文字并不华丽,也不够惊人,他从不刻意去说理或论教,他只是淡淡地,写着自己眼中真真切切看到的那些花草—一颗芋头,一把石头下压着的豆芽,紫薇,菊花,还有各种野花;那些鸟木鱼虫—比如北京遛鸟人,香港的遛鸟人,木芙蓉,车前子,瓢虫,蝉,刀螂;那些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泰山上的担山人……

 他诚实地记录着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平淡却又真味,闲闲地翻过他当年在被打成右派时在农场里写的这些文字,在某个北京的早晨遛弯时候想到的文字,在后来平反后作为一名作家四处云游写到的文字,在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走在美国街头写下的文字,在自己渐渐老去的时候回忆起西南联大里的青葱岁月写到的文字……

 这些文字没有一个句子是煽情的,却不由得叫人感动。

 这些文字没有一个语句在刻意地给人打鸡血,却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受到温馨地鼓励。

 比如他说起有个人随手将一把豆子扔在了石头下,过了一阵,翻起石头一看,一群豆芽竟然将石头顶起来了。

 与此同时,汪老,还非常具有独特的审美和生活情趣,比如他说人工琥珀不如天然的,“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说起养鸟人让画眉学叫,他说,“画眉本来的鸣声是很好听的。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吧!”

 我想,这样的思想与面对艰苦的淡然,与汪老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印象最深的是,是说起当年在联大每次躲警报的时候,有位同学,“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合他的冰糖莲子。”

 而后人在议论为何西南联大在短短几年间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时候,只说了两个字:“自由。”

 汪老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坚守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从容,和内心深处对自由地不懈追求。这样的汪老,才能够写出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吧。

《人间草木》读后感7

 《人间草木》中描写的各个地区真是美极了,从前从未见过的一些风景,在看完此书之后,我仿佛亲眼看见了这些风景,啊!真美。

 四川的成都是最干净,最安静的,使作者感到轻松自由。乐山的大佛更是栩栩如声。新都有有桂湖,桂湖皆植桂,开花时香的`不得了。福建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福建的漳州多三角梅,有紫色、红色、桃红色、浅红色、紫铜色、白色,真是美不胜收。福建的云霄是果乡,到处是果树:芦柑、荔枝、枇杷。枇杷瓣大,味甜无渣,真是美味极了。

 武夷山也是风光壮丽。玉女峰,大王峰,壮丽极了,还有好多优美山水,真是世外桃园。

 作者把这山水、特产描写的如此醉人,不免勾起我想去游览一番。

 《人间草木》还描写了作者在联大上大学的一些岁月,他和几个朋友总是爱泡茶馆,而且一泡就是大半天,作者的一些优秀小说,散文,都是在泡茶馆时写下的。啊!作者真是不同凡响。

 在联大那时人们穿的衣服也是风格迥异。但大多数衣服都是非常破旧,还有人穿的鞋露着脚趾,后跟烂了。虽然那时联大的师生破衣烂衫,但每天孜孜不倦的作学问,穷且益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学习。

 在联大的那段岁月中,对于作者来说,还有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跑警报。抗战时期,一有警报就要往外跑,真是激动人心啊!那时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意在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但是昆明人是不会被威胁到的,中国人都是坚强的,我们青少年也是坚强不屈的。

 沈从文、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都是作者在联大对作者有深远影响得人。事隔多年,作者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真是耐人寻味。

 从《人间草木》中我了解到许多异域风情,优美动人风景,扣人心弦的故事。人间自有草木,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谊。所以《人间草木》犹为给人启发。

《人间草木》读后感8

 笔尖流转,勾勒着华夏的符号。娓娓而来,人间的一草一木传出芳香。

 我们举头望天,看得到铺天盖地的雾霾沉寂了世界,却看不到飞鸟的奋力翱翔,闪烁它生命的光辉;我们穿过树下,看得到满地的枯黄阻碍行走,却看不到树叶燃烧着自己的身躯延续了树的枯荣;我们俯身低头,看得到让自己头破发麻的蚂蚁在脚下穿梭,却看不到它们正举着重其千倍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原始劳动,只为挨过下一个严冬……

 曾几何时,有那么多绝美的画面从眼前悄然划过,我们却不曾得知;曾几何时,有那么多生命的赞歌在耳畔流转,我们却不为所动……

 读《人间草木》,我才知道自己,曾经错过了那么多。

 人间草木,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汪曾祺笔下的芋头、豆芽、铁蒺藜、紫薇、秋花、冬树……无一不是隐秘在不为人所注意的小角落里。正是这样细小的生命,分织交绘我们这样美丽的世界。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作家,拥有一双发现这些细小美好的眼睛,正是体现了汪曾祺细腻的心。

 世间风物,平中显奇,谈中有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又弥漫着最独特的气质。短短一篇《螃蟹》,揭露了“凶恶和滑稽往往相似”的真理;一片《刀螂》,呼吁孩子们从电玩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怀抱……我们自阳光从天际中露出便投入另一片光芒下——屏幕的光。手机屏幕的光,电视屏幕的光,电脑屏幕的光已将孩子们的视野与心团团围住,封锁。这样的孩子们又如何知道遛鸟的学问,逗虫的乐趣呢在互联网世界不断壮大的同时,现实世界正在以残忍的速度不断缩小。

 行者无疆。四周山色临窗透,一夜溪声入梦清。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又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却又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出门远行,价比千金。国子监、胡同、泰山、天山……这些孕育着一方文化的地方,其魅力并非文字可承载。汪曾祺就像一个拿着大口袋的寻宝人,来到一个大宝窟,只能带走其中一二藏在自己的字里行间。宅在屋子里的作家如同没有阳光雨水滋润的种子,即便深埋于沃土之下,也无法生根发芽,更别提枝繁叶茂了。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不懂得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人,也无法写出动人的文字。

 北平是汪曾祺先生人生的过客,但是他对这里的了解比我这个常住人士要多得多。关键就是他懂生活,懂发现。街边小草,枝头小鸟,也是锦绣山河中的一滴墨。关注这些一草一木,我们在能更好的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中。

《人间草木》读后感9

 我一直认为,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其个人生命的两种要素息息相关:一是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另一是他的成长经历。南来北往又轰轰烈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仅是汪曾祺先生的人生轨迹,也浸润到他的作品《人间草木》中。

 透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一个在苏北运河边成长的调皮男孩明澈的眼神,一个在五七干校粪池旁施肥的男人佝偻的背影,更看到了一颗至纯至善的心——犹如荷塘月色下微微的风,吹散了白日的尘嚣。

 “人生得意须尽欢”,汪先生得意而平和的人生在三个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写文、绘画、做菜。这三种人生爱好,我倒是觉得神似花中四君子:其写文如兰,空谷幽香;其绘画如竹,筛风弄月;其做菜如梅,剪风裁雪;而其为人,则如时下深秋之菊,恬然自处、清谈疏朗。汪先生在将个人价值充分展现、平和表达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需求,这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济局面,又何尝不是个人的欢乐和社会的福祉呢

 书中自述,每日早上,汪先生都习惯久坐在家中的老沙发上,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袅袅烟雾中,一篇篇文字油然而生。而就在这个深秋,每个双休日的早上,我也会坐在家中的沙发上,伴着一杯茶,在汪先生的字里行间,在窗外透过的暖暖阳光中,读懂这人间的一草一木。

《人间草木》读后感10

 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读了很长时间,中间断断续续,只作专心学习后的消遣。我以为最后那几篇写西南联大人文趣事的文章最好玩。

 学校虽是临危建成,设备条件很差,生活很苦,但人文精神向上、自由,还会在选址时,刻意保留一个小小的景点。教授们专心学问,安贫乐道,有的古板,有的开明,有的激情,有的沉静,但都是让人觉得可靠可亲近的人。同学们更是各式各样,尤其让我笑出声的是那位,日本轰炸校区时仍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合他的冰糖莲子的广东郑同学。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授们、同学们是多么可爱。汪先生写的生动有趣,读的让人心痒痒。

 不由得联想起自己的求学时光。真是浑浑噩噩,不清不楚的混了过来。学问没有长进,心理也未得成熟,倒是学会了愤世嫉俗、顾影自怜。想到这,真是要拍桌子!过去是回不去了,也不可能给过去的自己一嘴巴,打醒他。把握今后的时光吧,要用尽全力做一个有趣的人,认认真真地努力一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894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2024-01-06

随机推荐

  • 身高172 体重114 小腿围38 求助~

    你的体重算正常体重,不能从食物方面下手就从外部下手,首先你要看你的小腿是属于水肿,脂肪还是肌肉胖水肿你一按下去它不会立刻恢复,会有凹痕,这是你要注意腿部运动,使血液循环,也可以吃些冬瓜,咖啡等消水肿的食品脂肪比较好久解决,推荐两款好的减肥膏

    2024-04-15
    1026300
  • 推荐好用的口红?

    推荐几款比较好用的口红:1 香奈儿口红(Chanel Rouge Coco)。香奈儿口红色泽丰富,质地细致顺滑,上唇效果很自然。色号444和548是香奈儿永恒的经典红色,非常适合亚洲女性。2 玫琳凯口红(Maybelline)。玫琳凯的Co

    2024-04-15
    43200
  •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十个问题

      泰坦尼克号疑问解答之 TOP10  本人的回答都是根据当今的主流观点。  第一 为什么那么大的船面对小小的冰山撞击不堪一击  专家们普遍认为,冰山撞击可能并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击来得太突然,加上轮船的速度稍快,人员操作失误,再加上钢板较

    2024-04-15
    42400
  • 好用平价防晒霜推荐 比较好用的平价防晒霜

    想要美白,防晒功课是不可缺少的。选防晒霜时,除了参考价格,不油腻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本人是混合皮,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课。今天,就来给姐妹们推荐5款平价又好用的防晒霜,它们均价在100元内,性价比非常高,如果适合自己的肤质,就值得入手~1、新

    2024-04-15
    43000
  • 香奈儿的产品怎么样?哪些值得买?

    香奈儿品牌产品线这么多,我个人觉得有的好用,有的性价比不高。护肤线的话,感觉不是他们家的主打,印象中美妆博主们也都比较少提到香奈尔家的护肤品。我用过他们家的山茶花系列,保湿效果还可以,但是同等价位还有更多的选择。不过香奈儿讨人喜欢的一点是:

    2024-04-15
    19000
  • 含红没药醇的护肤品推荐

    含红没药醇的护肤品推荐洁面红之亲净洁面薇诺娜洁面泡沫洁面乳艾酸氏洁面卸妆Bobbi Brown芭比布朗卸妆油俊平卸妆油兰LAN卸妆油逐本卸妆油爽肤水佰草集太极水韩束高保湿水自然之名酵母植

    2024-04-15
    26400
  • 神仙水和清莹露区别

    SK-II的神仙水从一推出就深受全球护肤爱好者的青睐,因此很多的美妆博主都极力的推荐SK-II的神仙水。因此在国内大众消费者的印象中,都觉得SK-II的神仙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SK-II的神仙水是一款精华液,与SKII清莹露相比较来说,

    2024-04-15
    25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