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有什么来历

日本和服有什么来历,第1张

  和服是日本最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它的来历也是很有考究的。要是你还不知道日本和服都有哪些来历,可以跟我接着往下看,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日本和服的由来

  传说 中日本神治时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举行祓除(用斋戒沐浴等方法初灾求福)之事时,常常脱去上衣、袴、带,裸露身体。据后人考证,传说中描述的神治时代相当於日本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遗址现已发现数千处,其分布区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几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以群体方式过著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和采集(不要总是想到 帝国时代 去)。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开始了用 动物 的皮毛或者树叶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时代。

 在绳文式 文化 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於前800-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於前300-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造型类似於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用左衽,领尖至腰间,等距两初用细绳系结扣接,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以上。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於须比。

 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一种裆布,但是这裏的袴是指有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男子有一种称为裳的缠腰,缠腰绕系於上衣,由於系结出现褶裥,使服装产生了一些变化。女子大都穿裳,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长及地,形式与今天朝鲜妇女”其玛颇为相似。

 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搭挂的形式不限,通常是又个人的 爱好 决定 的。在生产劳动中领巾还时常被用作挽系长袖的带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别离的场合,人们挥动著领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与后来明治时代流行的以挥舞手帕表示告别的作用是一样的。於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蒙在头晌垂绕至腰间。古代日本妇女忌讳被男子窥容,所以用於须比蒙面。

 据《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已经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 植物 纤维材料制作,带子是选用倭文布。服装材料的出现笼罩著神话的光晕,如天日鹫神裁楮织布、日长白羽神自创麻布以利民用。染色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据《应神记》载景行天皇时,平民已经知道用茜草染红、靛;染青、荩草染黄、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织品大多无纹,偶有一些印纹,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树叶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山、忍冬等。

 木屐和布袜: 木屐,类似我们俗称的趿拉板儿,一般板下前后安有两齿,是穿和服时用的一种独特的履物。木屐在中国 历史 悠久,据说春秋时,晋文公 出国 流亡19年,即位后封赏追随过他的人,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便与母亲隐居绵山。后来,文公几次请他,他都不出来,文公便烧山逼他,谁知介子推却抱树焚死。文公十分痛惜,用这棵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平时,他总是看著脚上的木屐呼唤:悲乎,足下!如果以这个 故事 为依据,木屐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的文献史书中,也不乏木屐的记载。《急就篇》颜师古注中有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quot;之语;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古乐府》)之语。《晋书宣帝记》中还有穿木屐征战的记载: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在宋代,京师长者都穿木屐,仕女出嫁亦以漆画制的彩屐为妆奁。

 日本木屐的起源,与中国木屐究竟有何渊源关系,没有可靠的资料以资判断。但是,动晋时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描写中国古代木屐云: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而日本的木屐式样也多为方形,妇女也常用圆头木屐,而且,日本自古便将木屐写作足下,令人深思中日两国木屐的亲缘关系。

 布袜,日本写作足袋。最初的布袜,是由两块布缝合在一起,不分趾,在脚面系带。《大宝令》中,原封不动地引用了汉字的袜字,并且规定,皇子以下著礼服时配锦袜;朝服一品以下五位以上著白袜;无位制服配白袜,可见。只供上层社会的人穿用。江户时代的元禄时期(1688-1704年),中国的带有别扣的钱包传入日本,上面的别扣启发了日本的技工,他们将这种别扣应用在布袜上,免去了原先系带的麻烦,穿用起来更方便了。在古代日本,能穿袜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镰仓时代,日本政府曾规定穿袜子的期间,只限于从当年的十月十日到第二年的二月二日,即使在这一期间,也只能是年过50岁的老人和经过各级官府特殊批准的人,才有这种待遇,这就是所谓的足袋御免。一直到江户时代,这项规定才被废止。

日本和服的特点

 一、日本和服与中国汉服是同宗

 现在,日本宣称自己的历史是从公元前660年开始的。问题来了,当时中国还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日本说自己已经出现了天皇,这样的历史连日本人自己都不信。日本第一次和中国中原王朝打交道是在东汉时期,当时日本派遣使臣觐见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所赐的汉倭奴王金印至今都是日本国宝。日本当时没有半点的服饰文化可言,日本在服饰方面学习中国。在 三国 时期,东吴政权与日本的来往比较多。日本学习了中国汉服,当时这些服饰被称为吴服。目前日本平民所穿着的和服样式,与汉朝时期的汉服样式很类似,例如曲裾和齐腰。这样的情况至今存在,不过我们自己却已经断了。懂一点日本文化的人会发现,日本贵族与平民的服饰差别很大,不要紧,那还是 中国汉服的衍生品。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一直希望对外扩张。在唐朝初期,日本出兵朝鲜半岛,被唐王朝一顿暴打。在此之后,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遣唐使就是这么来的。日本在建筑、文化、服饰各个方面照搬唐朝 经验 ,日本的京都城和唐朝长安城的规划差不多。日本贵族开始学习唐朝贵族,唐朝时期的汉服样式被日本贵族广泛采纳。目前,在那种正式场合,日本贵族们基本上穿圆领袍,这种服饰是中国圆领袍的变种。顺便说一句,日本这个名字也是中国皇帝册封的,日本原来的名字叫做倭奴。简单地说,日本贵族穿唐制汉服的衍生品,日本平民穿汉制汉服的衍生品,这个情况持续到了今天。

 二、日本和服也吸收了朝鲜和西方服饰的特点

 在16世纪之前,日本女人穿着和服时根本没有什么包包,这一点可以从日本古画中得到证实。日本锦结的历史并不长,其原因是这样的。日本当时基本上只和朝鲜、中国进行海外贸易,朝鲜女人的腰间系着宽腰带,这种 时尚 逐步传到了日本。日本女人也开始效仿,宽腰带逐步取代了窄腰带。随着时代的推移,西方传教士开始进入日本传教。这些传教士基本上都穿着西方道袍,腰间系着蝴蝶结。日本人感觉这样非常漂亮,很多人都开始模仿。不过由于日本人基本上都使用宽腰带,系成蝴蝶结以后,根本就无法劳动和工作。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这种蝴蝶结被转移到了腰后,这被称为锦结。锦结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诞生了日本特有的锦结文化。

 现在日本女人穿和服时,也会系上锦结,这是一种传统。而且锦结的大小、样式也是有规矩的,那些贵族家庭一般都有自己特殊的锦结样式,看锦结就可以看出属于哪个家族。关于锦结的样式,目前所知的就有230多种。对于平民来说,只要舒服就可以了。但那些贵族则需要显示自己的地位,所以锦结的样式比较复杂,而且布料也价格不菲。有的贵族注意这个,一套和服的价格要好几万美元。在日本家庭中,平时可能不穿和服,但是家里必须有。在正式场合,是必须穿和服出门的。请注意,在一些抗战剧中所谓的和服,其实就是浴服,日本人绝对不会穿着出门。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认真,文化上的竞争更是如此,编造 段子 最多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日本和服的历史

 和服(わふく)的历史大约有1千多年了。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是从奈良时代开始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 国学 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奈良时代服装色彩较简单。到了平安时代,由于受到当时国风影响,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当时古代妇女在进宫或 节日 时会穿一种叫“十二单”的服装,它分为唐衣、单衣、表着等,共十二层。镰仓时代,元朝统一中国,恐怕受元的影响,元朝曾连续数十次侵犯曰本,贵族的奢华结束后,为了便于作战,服装恢复了素朴,宽袖又变回了窄袖。进入室町时代的特徽,是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

 桃山时代,人们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从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图案)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那时的和服变得接近现代,现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

 在日本,出席茶道,花道,观看文艺演出,参加各种祭典仪式,庆祝 传统节日 ,人们还是要穿上漂亮的和服去参加,增添了不少气氛。日本每年有“女孩节”和“男孩节”,日本的母亲们都要给孩子们穿上和服,为他们祝福。过传统的“七五三”节的时候,孩子们穿上新和服,由父母带领参拜神社。“成人节”的时候,年满20 岁的姑娘都要打扮一下,穿上未婚女子专用的“振り袖”(ふりそで)和服,欢欢喜喜地去参加庆典,以示成人。

 日本的婚礼,新娘要穿象征神圣、纯洁的“白无垢”(しろむく)和服。平时,家庭妇女,下班归来的男人,全都喜欢浴后着和服,就是我们新标上册出现的“浴衣(ゆかた)”啦。

 日本的 绘画 、戏剧、 舞蹈 、雕塑等艺术与和服有密切联系。比如说日本俗 版画 ——浮世绘中的美人画,离不开和服。再比如在戏剧中的舞蹈演员用长袖表达感情,有时演员背向观众,目的是让观众欣赏身着和服的服饰美。

 日本的和服,在穿法上比较复杂、讲究。以妇女为例,穿和服时,最里面是贴身衬裙,其次是贴身汗衫,再其次是长衬衫,最后才是和服。然后系上“细带”与“兜包”。穿和服时,下面多赤足或穿布袜,出门时穿草履或木履。日本妇女着和服时,要梳上相应的头饰。

猜你感 兴趣 :

1 日本的礼仪与习俗

2 日本有哪些传统的祭典活动

3 日本艺妓发展历史介绍

4 日本为什么那么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5 日本六大庆典祭祀活动

日本历史上的“律令格式”一词包括大致三个方面,即:律令、格、式。这三者相互联系,但又有不同。

虽说律与令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在日本历史上也有“飞鸟净御原令”和“飞鸟净御原律”的说法,但是这两者往往同时出现,因此在下文中均将“律令”作为一个概念。

律令:

如果根据《弘仁格式》《藤氏家传》,日本律令的制定,是以天智天皇7年(668)藤原镰足(即中臣镰足)撰写的《近江令》为发端的。但是恐怕这并非事实——持统天皇3年(689)所实施的《飞鸟净御原令》可能才是最早的令。班田收授法就在这个令下开始实施。而在编纂《飞鸟净御原律》之前,就暂时施行了中国的律。在大宝元年(701),以中国的永徽律令为范本编纂的《大宝律令》(由刑部亲王编纂)完成了,这标志着日本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备的律令。

实际上,现如今《大宝律令》的的条文几乎都没有被残存下来。曾经的《大宝律令》的令文中附有所谓“古记”的注释,如果一条律令条文有这样的注释,那么我们就能知道它是《大宝律令》的一部分。另外在《续日本纪》中也有将《大宝律令》作为现行法而加以引用的情况。即使这样,要精密地复原《大宝律令》原文也是非常困难的。

被用于说明律令制度的,是于天平宝字元(757)年施行的《养老律令》。养老2年(718),藤原不比等完成了《养老律令》的编纂,但由于其内容和《大宝律令》相差无几而被入库不用。等到藤原不比等的孙子藤原仲麻吕掌权的时候,他为了彰显祖父的功绩,便把《养老律令》又拿出来使用。关于《养老律令》,有《令义解》和《令集解》这样的官方撰写或私人撰写的注释集,根据这些我们就能了解《养老律令》大部分的内容。

式:

律令进行的是粗略的规定,而在实施的一些详细条目则以“式”的形式被确定。所谓“式”,就如《弘仁式》(820年编成)《贞观式》(871年编成),把当时施行的现行法进行统一编集,之后集成为《延喜式》(927年)。

格:

“格”指的是对律令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它也如“式”一样会进行统一的编集,如《弘仁格》(820年)《贞观格》(869年)《延喜格》(907年),之后集成为《类聚三代格》 所谓律令国家,就是指以在律令中确定的制度与规定为准则处理行政事务的国家。因为日本采用的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性质的政治体制,所以这里所说的律令国家,是天皇制下的带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律令国家。

古代日本虽然与当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很像,但是天皇的行为并没有被规定,在律令国家之前,天皇是不被那些规定所束缚的。

在中国这个被日本所模仿的国家,律令所表示的就是皇帝的统治方法,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会完全遵守律令(这里所指的应当是唐朝和唐令)。

但在日本,天皇多少还是受到律令的制约。圣武天皇想给他的母亲藤原宫子奉呈“大夫人”的称号的时候,长屋王就劝谏道:“大王的御诏里说的是‘大夫人’,但根据律令应为‘皇太夫人’。遵从了御诏就会违背律令,遵从律令则会违背御诏。”虽说有天皇的御诏为先这样的说法,但并非完全如此,这也算是日本律令体制的特色吧。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迎来了全国上下都遵从律令的时代。

江户

开放分类: 日本、历史地理

日本江户城

日本江户幕府所在地(今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本首都东京旧称,明治维新时也叫千代田城,日本首都从京都迁至江户,因位于京都之东的关东平原而改名东京。从平安末期至镰仓时期为豪族江户氏的住所。1457年大田道灌筑城。1590年德川家康入城后进行扩建,至1636年德川家光时完成。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城。自德川家康在此任征夷大将军职后,江户城成为全国政治中心。1868年德川庆喜交出该城。明治政府迁都后,改称东京城,作为皇宫,后又改称皇城。

历史介绍

[编辑本段]

江户最早是由豪族江户氏所统治,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道灌筑城于此后,便一跃成为关东的战略要地。17世纪德川家康在关之原一战中取得关键性的胜利,由此开始了以江户城为据点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也因此作为一座政治城市而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以后,江户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中心城市。江户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为两个特色区域,其一是平民区,又称“下町”,这里汇集了很多的小商小贩和手工艺匠人,他们主要从事隅田川的水上运输、江户港的物资集散以及种种商业活动;另一个区域便是称为“山之手”的上流社会区,包括大名的住宅区和旗本的住宅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江户城内的政治中心。江户城政治、经济的发展也随之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江户平民文化的形成标志着江户城文化发展进入了全盛期。直至今日,仍然能在东京的小巷以及一些传统仪式中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19世纪,随着幕府的最后终结,日本社会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积极吸收并引进西方的文化,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在这期间,皇室从京都迁到江户并改称为东京,成为新的日本首都。而江户城则相继改名为东京城、宫城与皇居,最终成为国家象征天皇的居住地。从此,在明治政府实行的现代化政策下,东京迈出了向现代化以及国际都市化发展的关键性的一步。20世纪,经历了关东大地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东京都心部虽然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很快走上了城市复兴之路,并且很快进入了城市的高速发展期。由于1960年日本全国上下期待已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东京召开,为此,东京政府进行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这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像愈渐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

[编辑本段]

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舞台戏剧。它于江户时代(1615年至1865年)作为大众艺术而诞生。歌舞伎三字分别代表歌曲、舞蹈、演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歌舞伎独特的特征是:押韵的台词、奇妙的舞蹈、悦耳的音乐、豪华的服饰、多彩的妆粉以及其他精心设计的饰物。最令人惊讶的是女角色都是由男人扮演的。

“能”起源于14世纪,是日本最古老的一种戏曲。“能”的表演节奏十分缓慢,他通过演员表演动作的细微差异,来表现其内涵。这种戏剧与歌舞伎一样,所有的演员均为男性。“能”除了在国立能乐堂 (Tel:3423-1331) 举办演出之外,还有几所“能”戏曲学校,均在其东京所在的剧场举办演出。

宝冢歌剧

这是一种引人入胜、极具浪漫特色的讽刺歌剧。于2001年重新装潢开幕的宝冢剧院东京本馆。演员全部为女性,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从JR/地铁线的有乐町车站出去后,立刻就能看到一座醒目的粉红色建筑物,这就是宝冢歌剧。

相扑

所谓相扑(sumo)是指两人在土表中角力的格斗技。将对手扳倒或推出土表外便为胜者。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棒球(东京巨蛋)

棒球是日本最普及的运动,家喻户晓。在联赛期间,电视台几乎每天都直播棒球比赛。每次联赛都会给日本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而且日本的大学和中学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棒球队。图为东京巨蛋棒球比赛场,也是一个有名的观光场所。平时没有比赛时,这里也会举行大型演唱会。

1是

2明仁是名字,年号是“平成”(Heisei)。

3有姓

明仁天皇(1933~ )

日本第125代天皇。在皇太子时称“继宫”,为裕仁天皇和皇后良子所生的第四个孩子和长子。幼年受传统宫廷礼仪的教养。1940年4月入学习院初等科,经中等科和高等科,1952年入学习院大学政经学部政治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社会带来许多变化,天皇的统治权化为乌有,只成为礼仪上的象征。明仁受教育的范围较广,包括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他的私人教师是美国贵格会教徒EG维宁。1952 年,明仁达到成年 , 被立为日本皇位继承人 。7 年后, 他打破1500多年的传统,与一平民正田美智子结婚。1989 年 1 月7日裕仁天皇逝世后继位,翌日改元“平成”。

天皇是日本名义上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的表率与象征。不同于一般日本人,天皇与其家族不具有姓氏与公民权等“凡人”的表征,却是全国重要政务的批准者。虽然自昭和天皇以降天皇已宣布放弃其被赋予的“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国家”、“父母”。换句话说,天皇的意义与日本几乎可说是完全等同。

“天皇”一词之由来

日本国王的正式称呼原来是“大王”。在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国际上使用“天皇”一词。不过,中国侧对该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应当是日本书纪依大宝令规定,将“大王”、“大君”、“皇尊”等名词一律更正为“天皇”所致。在天智天皇时代遗臣的墓志中,有找到写有“天皇”字样的木简,不过,也有后世立墓的可能,可以肯定国内真正广泛使用天皇一词,是天武天皇时期。

神话中的天皇

根据日本最早的神话书籍古事纪记载日本天皇乃天照大神之后代。

近代的天皇

日本宣告战败后,1946年,昭和天皇裕仁对内外发布“天皇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神圣地位,至此天皇可谓与平民无异,但仍受国民拥戴。

天皇一览

日本历代天皇:

代 天皇谥号、追号 谥号的日语读法 在位 附注及任内大事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历史上第一任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但明确资料有待证实。

2 绥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 由绥靖天皇到开化天皇共八代,历史上只有生诞、即位、以及建宫、立后等记载,没有治绩纪录,故在日本历史上称作欠史八代。

3 安宁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 欠史八代。一说安宁天皇元年为前548年 。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 欠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 欠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 欠史八代。

7 孝灵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 欠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 欠史八代。

9 开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 欠史八代。一说开化天皇元年为前157年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学上可考证的天皇。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 成务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 在日本国内划分国、县、邑等地方行政区域。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神功皇后 201年—269年 神功皇后摄政 。

15 应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2 清宁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3 显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4 仁贤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 残暴不仁的天皇。

26 继体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7 安闲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29 钦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 崇佛废佛论争展开。

30 敏达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 崇佛废佛论争完结,崇佛派获胜,佛教地位奠定。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5 皇极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 齐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 即皇极天皇,于孝德天皇死后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确立。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 强化天皇中央集权制。

41 持统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 女天皇。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编法典《大宝律令》,

又设置铸钱司。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5 圣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6 孝谦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8 称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 孝谦天皇重祚。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

54 仁明天皇 にんみょう 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

55 文德天皇 もんとく 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6 清和天皇 せいわ 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7 阳成天皇 ようぜい 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

58 光孝天皇 こうこう 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

59 宇多天皇 うだ 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

60 醍醐天皇 だいご 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

61 朱雀天皇 すざく 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

62 村上天皇 むらかみ 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3 冷泉天皇 れいぜい 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4 圆融天皇 えんゆう 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5 花山天皇 かざん 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6 一条天皇 いちじょう 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7 三条天皇 さんじょう 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8 后一条天皇 ごいちじょう 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69 后朱雀天皇 ごすざく 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0 后冷泉天皇 ごれいぜい 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1 后三条天皇 ごさんじょう 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2 白河天皇 しらかわ 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3 堀河天皇 ほりかわ 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4 鸟羽天皇 とば 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5 崇德天皇 すとく 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乱。

76 近卫天皇 このえ 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7 后白河天皇 ごしらかわ 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争开始。

78 二条天皇 にじょう 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 平治之乱,源义朝被杀,

其子赖朝被流放,平氏专权。

79 六条天皇 ろくじょう 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0 高仓天皇 たかくら 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1 安德天皇 あんとく 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灭亡。

82 后鸟羽天皇 ごとば 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3 土御门天皇 つちみかど 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

84 顺德天皇 じゅんとく 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 承久之乱发生,朝廷倒幕军战败,

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

后鸟羽天皇、土御门天皇、顺德天皇被流放。

85 仲恭天皇 ちゅうきょう 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乱发生后被废黜,仅在位77日。

86 后堀河天皇 ごほりかわ 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7 四条天皇 しじょう 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8 后嵯峨天皇 ごさが 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89 后深草天皇 ごふかくさ 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0 龟山天皇 かめやま 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1 后宇多天皇 ごうだ 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2 伏见天皇 ふしみ 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3 后伏见天皇 ごふしみ 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4 后二条天皇 ごにじょう 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5 花园天皇 はなぞの 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6 后醍醐天皇 ごだいご 1318年2月26日—1336年8月15日

97 后村上天皇 ごむらかみ 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8 长庆天皇 ちょうけい 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99 后龟山天皇 ごかめやま 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后一任天皇。

北朝1 光严天皇 こうごん 1348年10月27日—1351年11月7日

北朝2 光明天皇 こうみょう 1352年8月17日—1371年3月23日

北朝3 崇光天皇 すこう 1368年3月11日—1383年10月

北朝4 后光严天皇 ごこうごん 1371年3月23日—1382年4月11日

北朝5 后圆融天皇 ごえんゆう 1383年10月-1392年10月5日

100 后小松天皇 ごこまつ 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将军足利义满的协助下,

接收了南朝后龟山天皇交出的传国神器,

统一了南北朝。

101 称光天皇 しょうこう 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2 后花园天皇 ごはなぞの 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

103 后土御门天皇 ごつちみかど 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4 后柏原天皇 ごかしわばら 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后才行即位仪式。

105 后奈良天皇 ごなら 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 织田信长(1534年)诞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 正亲町天皇 おおぎまち 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7 后阳成天皇 ごようぜい 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乐第觐见天皇。

108 后水尾天皇 ごみずのお 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09 明正天皇 めいしょう 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0 后光明天皇 ごこうみょう 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1 后西天皇 ごさい 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2 灵元天皇 れいげん 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3 东山天皇 ひがしやま 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4 中御门天皇 なかみかど 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5 樱町天皇 さくらまち 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6 桃园天皇 ももぞの 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7 后樱町天皇 ごさくらまち 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 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

118 后桃园天皇 ごももぞの 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19 光格天皇 こうかく 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0 仁孝天皇 にんこう 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1 孝明天皇 こうめい 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2 明治天皇 めいじ 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 实施明治维新(1868年)。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战胜中国和俄国,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

123 大正天皇 たいしょう 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 体弱多病。

124 昭和天皇 しょうわ 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至现时为止日本在位最长和最长寿的天皇。在位期间与德国、意大利结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遭中、英、美,苏等国组成的盟军打败。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注:

由明治天皇开始,每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日本当今天皇(今上天皇)的年号是“平成”(Heisei)。

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诏书,正式宣布实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班田制从它颁布到消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其颁布至742年,第二阶段从743年垦田永世令颁布至800 年,第三阶段从801年一纪一班令颁布至902年。

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正仓院所存8世纪初的户籍详细地记述了姓名、年龄、受田额、家属关系、人口数、疾病、贫富等级、租税的课与不课等。户籍每六年编制一次。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一段约19834平方米),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

班田制在实施之初还算顺利,从646年至713年,共班田十二次。但此后越来越难以维持。这是因为:首先,沉重的租庸调和徭役负担,使大多数公民无法承受而抛弃户籍和口分田逃亡;其次,由于土地不能私有,因此无人垦田,而人口却不断增加,致使无田可班;另外,贵族和官吏营私舞弊,利用掌管班田之权,大量侵占公田,并使自己获得的位田、职田、赐田等变成私有土地。

为了鼓励荒地的开垦,增加收入,723年,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修沟池开垦的土地,多少不限,允许开垦者三代占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田地,只准一代占有。由于农民倦怠,收效不大。但此法的实施却成为国有土地私有化的契机。

743年,政府又颁布了《垦田永世私财法》。规定按位阶限定开垦土地面积。一品及一位准垦500町,二品及二位准垦400町,三品、四品及三位准垦300 町,四位准垦200町,五位准垦100町,六位至八位准垦50町,初位至庶人准垦10町,郡司大领、小领准垦30町,主政、主帐准垦10町。申请获准后,三年内必须结束开垦。在以上规定下的垦田,永世归开发者私有。有势力的寺社、贵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垦殖扩大领土,促进了庄园的发展。 与班田制相适应,奈良朝的租税实行租庸调制。租按田地面积征收,一段口分田征稻谷二束二把,约占收获量的 3%。庸是代替劳役而交纳的实物。正丁(21~60岁)每年去京城服劳役十天,相应的庸则纳布二丈六尺;次丁(61~65岁)二人的庸布相当于正丁一人。除布外,还可按当地所产交纳米、盐、棉等,并运往中央,脚夫由纳庸户负担。调只限男丁负担,按照正丁、次丁、中男(17~20岁)等不同等级交纳绢、絁、布、绵、染料、油等土特产品。调和庸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收,近国于10月末、中国于11月末、远国于12月末以前上交大藏省,充作中央的费用。

除了交纳租庸调之外,百姓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

兵役是一种很重的徭役。根据大宝令的规定,有四分之一的正丁被指名服兵役。到军团当士兵的被分为十班,每十天轮流值勤,粮食、武器自备,免除其它徭役。若是去京城当卫士则须一年,去九州当防人则长至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

还有一种徭役是出“仕丁”,每五十户出二人,到京城为朝廷服役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至平安时代允许出钱代役。

在赋役令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徭役称为“杂徭”。正丁每年限六十天,次丁三十天,中男十五天。一般由国司征调,从事官衙、道路、堤坝的修建等,原则上不供饮食。

此外还有雇役,即雇佣公民修建都城或耕种官田。虽名为“雇”,但报酬甚少,实际上也是一种徭役。 奈良时代农业有了显著发展。首先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铁制农具如铁锨、镬、锄、镰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同时开始使用牲畜,出现了带铁刃的犁和耙。畜力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表现在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如当时的水稻栽培,已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程序,广泛采用了先进的插秧技术和割茎法。

奈良时代的农作物种类丰富。水稻品种可分为糯与粳、早稻与晚稻。除水田外,当时还经营旱作,杂粮作物有大麦、小麦、粟、大豆、小豆、荞麦等,蔬菜有芋、姜、葱、蒜、韭菜等,经济作物有桑、纻、麻、漆、梨、栗等。此外,养蚕也相当盛行。出羽、相模、常陆、上野、下野、武藏等地,都是蚕丝的主要产地。

奈良时代手工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手工业有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官营手工业作坊由中央各寮、司以及国衙、郡衙设置,生产高级手工产品。这些产品专供宫中消费和朝廷使用。家庭手工业作坊则生产较简单的产品。

手工业发展中最突出的是纺织业。家庭纺织业以农家妇女为主,一般生产布、絁、绢之类,主要供家庭自用和缴纳庸调。中央设有官营作坊织部司,由挑文师、挑文生负责技术,下属数百户织人,分别生产锦、绫、罗、绮等高级纺织物。为了推广丝、绵织业,朝廷经常派挑文师、挑文生深入全国各地,传授技术。

日本的造纸术是从中国传去,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的造纸技术已相当发达。纸的品种有“谷纸”、“麻纸”、“檀纸”、“宿纸”等。780年遣唐使来唐时,其使者兴能即大使布势清直带来的纸“似茧而泽,人莫识”。他带来的两幅纸,后来被五代文人陶谷看到,陶谷在《清异录》中描绘道:“一云女儿清,微绀;一云卵日光,白滑如镜面,笔至上多褪,非善书者不敢用,意惟鸡林纸似可比肩。” 708年,由于武藏国秩父郡发现一种含杂质极少的自然铜“和铜”,日本政府为了纪念“和铜”的出现,改年号为“和铜”,同时以唐朝开元通宝为模式,铸造了一种名为“和同开珎”的货币。这是日本政府发行货币的嚆矢。

和同开珎为圆形方廓,表面刻有“和同开珎”四字,直径约为24厘米。材料有银、铜两种。由于银的产量太少,709年废止银钱。银币于唐代时有传入中国,在东北地区及西安等地有出土。

由于人们已适应了原来的物物交换,所以“和同开珎”在铸造后,使用率极低。为了促进货币的流通,政府于711年颁布了蓄钱叙位令,规定凡是储蓄货币并将货币捐给政府者根据货币数量晋升位阶,如无官位者捐钱五贯即五千枚铜钱,就可获得最低官位少初位下。此后,政府又采取了用钱支给季禄,畿内及其周围各国用钱纳调等一系列措施,鼓励用钱。但由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除了京城和畿内等地以外,钱币流通不广,交易仍以物物交换为主。

奈良时代畿内的难波、泉、宇治、势多等流通经济上的要地,通过淀川水系和陆路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流通经济圈——“中央交易圈”。对于当时主要以实物来运作的律令中央财政而言,这个交易圈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官员将分配到的实物通过这个交易圈换成自己所需物品。

当时平城京设有东西市,进行物品的交易。但是仅靠平城京的东西两市还不足以满足朝廷和官员对物品的需求,所以中央交易圈扩大到畿内各要地。政府和官员或在各要地设置庄、所,或派使者前往交易,以获得所需物资。如为建造东大寺专门设置的造东大寺司,在泉津设置了泉木屋所、在宇治设置了宇治司所、在势多设置了势多庄,又派交易使去难波。

商品的流通离不开商人。奈良时代平城京的东西两市和畿内各要地的市,都有很多商人活动其间。市中设有市司,专门管理市场的秩序,检查商品质量和价格,商人都在市司注册。

除了在中央交易圈内从事贸易的商人外,当时还有一些商人从事畿内和地方的远距离贸易,如漆部伊波。他是相模国的豪族,往来于相模和中央之间,从事贸易,从而积敛了大量的财富。748年,他捐重资建造东大寺大佛,被朝廷授予外从五位下的官位。

商人们的贸易活动使各地土特产品得以交流。

  浅谈日本天皇制

  前言

  日本天皇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在日本和世界上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效忠天皇”、进行“圣战”的名义,连续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而制造、挑起“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以及欧美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次大战后,日本天皇制一度面临灭顶之灾,但却又被奇迹般保留下来。虽时迁位变,大异其趣,但天皇制仍在日本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明仁天皇1989年1月登极,又接到几乎所有大国的访问邀请。日本当局正酝酿开展更为活跃的皇室外交,利用日本皇室的东风更快谋取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皇室为什么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残余似乎仍有很大生命力?为什么有那么多日本人信奉天皇教?为什么日本统治阶级仍极其重视在政治上利用天皇制?日本天皇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莫测的迷雾?

  对这些问题,我将做一些简单的回答,愿我的回答对大家有益。

  一、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虽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日本天皇并不是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对天皇制的历史演变,日本有许多神话传说,其后又经历了古代、近代、战后天皇制三个阶段。

  (一) 关于天皇制的神话传说

  关于天皇制的种种传说,集中体现在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中。《日本书记》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又一部史书,由舍人亲王、太安万侣等用汉文采取纪体撰写,共三十卷,于公元720年成书,记叙日本开天辟地至持统天皇(约690—697年)在位期间的神话传说与史事。

  1、关于日本是神国的神话

  《古事记》开宗明明义即讲“天地始分”,说在宇宙混沌、天地初开的高天原,首先出现了三大天神:天之御中主神为宇宙中央之主,代表宇宙的根本;高御产巢日神即产灵神,代表宇宙之生成力。这两个神为阴阳之仪,和神产巢日神都是独神,且系隐身之神。

  其后出现传说中的创世神,即伊耶那歧神和伊耶那美神兄妹,再由这两个创世神生出日本诸岛。创世神生日本诸岛的神话传说确实有日本神话天真烂漫的一面,但其后的日本统治者却竭力宣传,日本国土既然是天皇的祖先生出的,就应该世世代代由天皇的子孙所统治,就应该皇运长久,万世一系,甚至变本加厉地宣传日本是神国,自恃高人一等,企图凌驾于外国之上,称霸世界,侵略他国,就走上了邪路。

  2、关于天皇是神和天照大神的神话

  两个创世神“生国土既毕,更生诸神”。其中最著名的是天照大神、月读命、速须佐男命三神。天照大神统治天国,月读命统治大海,二神均为日月之神,速须佐男命为暴风雨神,统治天下(人世),为人文神话中的英雄。

  三神中,天照大神是美丽的太阳女神,也是最高的统帅神,她统治天国,给世界带来光明,并以杰出的本领治理着高天原,使美丽肥沃的高天原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丰衣足食。

  宣传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而天皇则是创造日本国土的神的后代,应成为统治日本的现人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其权利是神给的,从而传真高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3、关于三种神器的神话

  八尺勾玉、神镜和草剃剑三件神器,这三件神器,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件宝物。

  (二 )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公元三世纪时,仁德天皇改称大王为天皇,日本开始正式沿用天皇的称呼。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为使节来华,递交给我国隋朝的国书开头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对外使用天皇的名称。

  公元593至1192年,是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夺取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大化革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

  公元668年天智天皇即位,迁都近江并发布《近江令》。其后天武天皇即位,迁都飞鸟净御原宫,发布《飞鸟净御原另令》,制定八色之姓,从而使天智、天武朝时代比较稳定,天皇的专制权威进一步树立,古代天皇制臻于稳固。

  公元707年,元明天皇即位,迁都平城京,公布《大宝令》和《养老令》,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古代天皇制步入鼎盛时期。

  1192年以后,古代天皇制日益衰落,国家大权逐步落到幕府将军手中。在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日本出现二元政治,天皇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日益虚弱,但在形式上仍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政令最后都需通过天皇发布敕令实施。但到江户幕府时代,一切权利归德川幕府,德川将军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能按照先规决定年号。实行以幕府将军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治,幕府将军挟天皇而令天下。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政变,公布天皇诏书<王政复古大号令>,使一切权力重归天皇其后发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将都城迁至东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统治,开始了近代天皇制时期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天皇制变成法西斯军国主义天皇制,先后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直到最后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后,变专制主义天皇制为象征天皇制,<日本国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君主立宪法制正体

  二、皇室政治

  日本皇室政治具有鲜明的日本色彩,外表又笼罩着神秘莫测的外衣。皇室政治权力几经消长,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化很大。

  在日本历史上,天皇制按时间和政治体制,可划分为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象征天皇制,即奴隶社会的天皇制和封建社会的天皇制、资产阶级天皇制、战后象征天皇制。在各个时期,政治体制和天皇的权力有很大不同。

  ( 一) 古代天皇制

  日本古代天皇制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天皇制两个时期,从593年推古天皇制即位到1868年明治维新,共1200多年。因为日本奴隶社会时间很短,便进入中近世天皇制,即日本封建专制主义天皇制。此时期始自大化革新,止于明治维新。其中,天皇专权时间只有200余年,长时间由贵族和幕府将军执政,天皇处于从属地位。

  大化革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是孝德天皇的年号,此革新发生在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宣布“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使天皇高居法律之上,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根据“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的官制改革原则,先后制定出《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皇室官僚体制,包括位阶制两部分。这样,就使天皇成为以律令为基础的封建君主。

  (二)近代君主立宪天皇制

  近代天皇制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止,在近80年时间里,天皇制发展成君主立宪专制天皇制。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成为凶恶的帝国主义的重大政治问题,美国出于推行其远东政策和冷战战略的需要,把日本的天皇制保留了下来。但出于对国际上要求审判裕仁天皇、废除日本皇室舆论的考虑,依据1947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将近代君主立宪的专制天皇制,改成象征天皇制,天皇成了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

  三 、皇室经济

  雄厚的皇室财产是确保皇室具有无上权威和巨大权利的经济基础,是天皇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天皇干预、左右政局的法宝,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皇室财产,可以加深对皇室和日本政治、军事制度的认识。

  日本的皇室经济史,可从公元604年推古天皇(女皇)的摄政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算起,到1992年,已有1388年的历史。

  这1386年的日本皇史经济史,大致可分为古代天皇制时期及近代天皇制的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4个时期。

  1、 古代天皇制时期的皇室经济(604—1868年)

  公元604年,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宣称“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先兆民,以王为主”,初步创立了古代天皇制,规定天皇可以享用一切。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以推行“大化革新”,使古代天皇间完备起来,他们发布的《革新诏书》宣称:“天皇是天地间的君主,主宰万民。”规定天皇是日本全部土地和奴隶的主人,日本的土地是天皇的公地,全体百姓都是天皇的臣民。

  2、明治时期的皇室经济(1868—1912年)

  明治时期是皇室经济的创立时期,特别是明治20年代(1888年)以后,皇室财产迅速扩充,打下了皇室财产的坚实基础。

  明治时期的皇室财产有以下几个来源:

  收编国有(官有)财产

  从中国掠取战争赔款

  移管大批土地、山林

  3、大正时期的皇室经济(1912—1926年)

  大正时期是皇室财产继续膨胀的时期,皇室财产结束了消费来源完全依赖国库支付的局面,开始了部分消费依靠林业经营和有价证券收益的阶段。此阶段扩充皇室财产的主要作法是:

  进一步调整皇室地

  大力经营林业

  发放有价证券

  4、昭和前期的皇室经济(1926—1945年)

  昭和前期是指裕仁天皇登记,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时期是日本不断发生经济危机,最后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直到最后彻底失败的时期。

  在此期间,侵略战争使日本皇室的财产积累和经常开支都有较大增加,皇室固定资产的收益也有增长。

  皇室地经营“合理化”

  发战争财扩大皇室林收入

  大量接受有价证券是收益增长的原因

  5、昭和后期的皇室经济(1945—1991年)

  昭和后期为二次大战之后的皇室新时期,是旧皇室财产的解体和享受新的优厚待遇的时期。

  四、 皇室军事

  日本皇室军事是世界上独具特点的军事制度,天皇与军界***的关系极为复杂。

  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中,军队的最高首领由天皇的亲信大伴氏和物部氏担任,并享有世袭之权,因而成为权势很大的豪族。

  在公元645年实施的大化革新后,天皇被称为“明御神”、“现人神”,是以凡人身份降世的具有极高权威的神。作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镇压机器,在直属天皇的太政官之下设立了兵部省。

  从镰仓幕府开始,军事首领自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幕府”,独揽国家大权,把天皇驾空起来。为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武士制度,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名义元首的封建武士国家。

  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时,改革封建社会的军制,取消武士的世袭财富特权,按武士等级发给31万名武士不同数额的货币封禄公债,使武士等级阶级宣告瓦解。与此同时,颁布《征兵令》,建立天皇的军队即“皇军”。

  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军部法西斯势力在裕仁天皇支持下掌握了内阁大权,悍然走上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道路,先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东北三省。接着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掀起全面侵华战争。继而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终于导致1945年的无条件投降。

  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和战后新宪法的规定,将720万“皇军”全部解散,但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又让日本首先建立起一支75000人的警察预备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拥有244万人和现代化先进装备的军队,1986年的军费约220亿美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0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大军事强国。

  与战前不同的是,天皇失去了日本军队最高统帅的地位,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军队的最高统帅为内阁总理大臣。

  另外下面网页有比较详细的资料下载

孟子概述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亚圣--孟轲

私淑于孔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自诩,从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和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强化了孔子“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一种理想与信念。因此,他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异,但却与之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上起了丰富、开拓和深化儒家理论见解作用。

坚信人性本善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他认为应以“人”为中心,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学说要点

一、心性论 1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 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于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于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论 1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4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 6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三、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A、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B、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C、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年谱

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邹。

三岁: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邹。

四岁: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邹。是年丧父,受母三迁、断机之教(据《烈女传》)。其实三迁与断机恐非发生于一年。

五岁: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邹。

六岁: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吴起为相。孟子在邹。

七岁: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鲁穆公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孟子在邹。

八岁: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九岁: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楚宗室杀吴起。孟子在邹。

十岁: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邹。

十一岁: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绝祀。赵王翳迁于吴。孟子在邹。

十二岁: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邹。

十三岁: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邹。

十四岁: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韩灭郑。诸咎杀其君。孟子在邹。

十五岁: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韩山坚贼其君。齐田午杀其君,自立为桓公。越寺区定乱,立无余之。孟子在邹。

十六岁: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邹。

十七岁: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邹。

十八岁: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邹。

十九岁: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简公卒。韩严杀韩哀侯。魏伐楚,取鲁阳。孟子在邹。

二十岁: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晋桓公被韩、赵迁于屯留。赵、韩伐魏,魏伐赵,败之平阳。孟子在邹。

二十一岁: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齐伐魏,降观,王错奔韩。魏败韩于马陵。孟子在邹。

二十二岁:公元前368年,周显王元年。孟子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二十三岁: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韩赵分周为两。孟子在鲁。

二十四岁:公元前366年,周显王三年。魏伐韩败逋。孟子在鲁。

二十五岁:公元前365年,周显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迁都大梁。田齐桓公杀其君母。孟子在鲁。

二十六岁: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五年。魏公子缓如赵以作难。孟子归邹创办子思书院,广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岁:公元前363年,周显王六年。魏伐赵,取利人与肥。越寺区、弟思杀其君。孟子在邹。

二十八岁: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 魏战败赵、韩联军于浍北,擒乐祚,攻取皮牢。赵成侯与韩昭侯会于上党。孟子在邹。

二十九岁: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商鞅入秦。宋约生于此年。魏入河水于甫田。暇阳人来归。孟子在邹。

三十岁:公元前360年,周显王九年。东周惠公杰卒。孟子在邹。

三十一岁:公元前359年,周显王十年。 韩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商鞅变法。孟子在邹。

三十二岁:公元前358年,周显王十一年。魏及韩侯盟于巫沙,归侯于韩,商鞅刑公子虔、公孙贾。孟子在邹。

三十三岁:公元前357年,周显王十二年。鲁、宋、卫、韩君朝魏,梁惠王称王。商鞅为左庶长。孟子在邹。

三十四岁:公元前356年,周显王十三年。鲁侯朝魏,魏筑阳池以备秦。 韩筑长城自亥谷以南。赵会燕成侯于安邑。孟子在邹。

三十五岁: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申不害相韩。越无颛卒。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侵宋。孟子在邹。

三十六岁: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齐败魏于桂阳。韩侯朝魏。秦败魏,斩首七千,取少梁。孟子在邹。

三十七岁: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 赵败魏于桂陵(齐用孙膑围魏救赵)。魏以韩师败诸侯于襄陵,会齐宋之国。齐使楚景舍与魏求成。孟子在邹。

三十八岁: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商鞅为秦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伐魏,安邑降秦。孟子在邹。

三十九岁: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秦迁都咸阳。商鞅伐魏,固阳降秦。 魏归赵邯郸,在漳水上结盟。孟子在邹。

四十岁: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商鞅废井田,设县。孟子在邹。

四十一岁:公元前349年,周显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四十二岁:公元前348年,周显王二十一年。韩昭侯如秦。秦“初为赋”。孟子在邹。

四十三岁:公元前347年,周显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齐威王招文学游说之士,第一次由邹到齐临淄稷下学宫。

四十四岁:公元前346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齐与匡章交游。

四十五岁:公元前345年,周显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齐。

四十六岁:公元前344年,周显王二十五年。魏惠王召诸侯于逢泽朝天子,秦公子少师率师参于逢泽之会。秦孝公会诸侯于京师。 孟子在齐稷下被淳髡讥讽,二人进行了有关于“礼”的辩论。

四十七岁:公元前343年,周显王二十六年。齐田忌用孙膑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孟子在齐并不受重用,被齐人讥讽,孟子以“我无官守”、“我无言责”而自解。

四十八岁:公元前342年,周显王二十七年。商鞅伐魏,用计俘公子卯,大破魏军。孟子在齐。

四十九岁:公元前341年,周显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齐。

五十岁:公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齐)邳迁于薛。魏为大沟,行圃田之水。孟子在齐。

五十一岁:公元前339年,周显王三十年。 据《史记》所载,庄子与楚威王同时 ,威王聘为相,庄子辞见。赵良见商鞅,威胁商鞅下台。孟子在齐。

五十二岁:公元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宋剔成卒,弟偃立。秦孝公卒,车裂商鞅于咸阳,其师尸佼逃蜀。孟子在齐。

五十三岁:公元前337年,周显王三十二年。韩申不害卒。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赵、韩、蜀朝秦。 孟子在齐。

五十四岁:公元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齐。

五十五岁:公元前335年,周显王三十四年。秦甘茂取韩宜阳。匡章因与孟子游,被齐用为将,败秦。魏惠王用惠施策与齐威王会徐州,惠王改元。孟子在齐。

五十六岁: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孟子在齐。

五十七岁: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 苏秦合纵六国,于洹水歃血为盟。孟子在齐。

五十八岁:公元前332年,周显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齐。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秦败魏,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孟子在齐不被重用,拥楹而叹。

六十岁: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十九年。魏献西河之地于秦。孟子在齐。

六十一岁:公元前329年,周显王四十年,孟子在齐。

六十二岁:公元前328年,周显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齐。

六十三岁: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韩举于齐战,死于桑邱。孟母仙逝,孟子归葬于鲁,孟子第一次到齐国的后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礼葬母。

六十四岁: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会韩威侯于巫沙。十月韩宣王朝魏。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五岁: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称王。五月燕王称王,韩宣王称王。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六岁: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楚败魏于襄陵。孟子在鲁三年之丧满,返齐。

六十七岁: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昭阳为楚伐魏。 滕定公卒。这时稷下学宫衰落。孟子在齐见威王不能实现他的“仁政”主张,闻宋王将行王政,故离齐到

身后荣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历代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宋朝 元丰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邹国公 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有传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亚圣的手笔----《孟子》

这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体裁与《论语》大致相似。《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每篇分上下,以开头数字作篇名。司马迁认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的。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除 7篇之外,尚有外书 4篇。东汉经学家赵岐(约108~201)认为“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敬而托之者也”,现存的《孟子外书》又非《汉书》所载,更是伪中之伪,不可靠。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 《孟子》在 《汉书·艺文志》中列于诸子略。 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列于子部,地位在经书之下。韩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统”的真正继承者,说“道统”因“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北宋时,《孟子》上升为经,被列于《九经》。但《孟子》的地位并不巩固。李觏等的《常语》、司马光的《疑孟》都批判孟子,直到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孟子》的经典地位才真正确立。元、明、清三代,定《四书》为科举考试的科目,成了学者必读之书。 《孟子》的注释,主要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人焦循(1763~1820)的《孟子正义》。《十三经注疏》采用赵岐注,其疏则旧本题宋孙奭 (962~1033)撰。朱熹认为疏乃邵武士人假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了进一步考订,认为“其不出于奭手,确然可信”。朱熹的《孟子集注》偏重义理,反映了宋代理学对《孟子》的看法。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仍用赵岐注,其疏则总结了清代学者研究《孟子》的成果,考释详博,是一部较好的参考书。近人杨伯峻著有《孟子译注》,可供参考。

孟子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孔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176html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孔子思想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是指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儒学。新兴的“大众儒学”是当代新儒学发展的又一成果。

附: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如何对待“周礼”,这个问题正表现了孔子作为从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封建主阶级思想家的特性,特别是表现这个阶层的保守性一面。孔子不仅和旧制度旧思想有着联系,而且他能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套等级制度,他们也无法统治下去。

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有一次他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的。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恒。“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犯上作乱”,这种破坏“礼”的行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了。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时,他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就是他的“正名”思想。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真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正名”就是要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如果人人都按照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了。所以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果统治阶级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统治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孔子说的:“上好礼,民易使”,“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孔子这样的看重“礼”,完全是为了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但是他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等级制”不仅是奴隶社会的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的特征,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加区别地维护它,客观上是有利于奴隶主贵族保持其统治地位的,这就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到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自然也要维护其封建等级制,因此孔子这一套“约之以礼”、“正名”、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思想,很快就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也是孔子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情况下要来维护“礼”,如果不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那他不仅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家,而且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奴隶的逃亡当然很严重,但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也很普遍。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可见在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就是统治阶级自己。孔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并深以为虑。在他看来,光维护“礼”的一些形式是不能真正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必须给“礼”以某些新的意义。孔子给了“礼”什么样的新意义呢?这就是他认为“礼”必须和“仁”相联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他反对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是说,如果有礼无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八佾》)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就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应该“推己及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复礼”,就是说“仁”又是必须在“礼”的范围内行“仁”,即应在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范围以内讲“仁”,所以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是讲要有自觉性。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以后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大学》中讲修身为本,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道德修养,就是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发展来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特别是那些儒家的思想家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守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而且要自觉的而不是勉强的遵守。从这方面看,孔子作为儒家的祖师爷,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绝不是偶然的。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但是孔子轻视生产实践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不仅说他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而且骂樊迟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呀!做一个统治者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隐瞒真情。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论语·子路》)孔子说这样的话表明他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而剥削阶级从来都是自己不劳动而且轻视劳动。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大凡人类认识史总是首先重视“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逐渐才注意到“思”(对经验加以总结找出规律),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量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认为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发现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本质,才可以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联贯的知识贯穿起来。当然根据孔子的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质就是他说的“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当仁,不让于师”。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个“人”,站在自己应站立的地位来尽力而为,因此他所说的“仁”从阶级和个人的关系方面来说,包含着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是贯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贯穿他的整个学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902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7
下一篇2024-01-07

随机推荐

  • 冬天超好用的平价润唇膏推荐,爱起皮沙漠唇必入好物

    寒冷的冬天会加速嘴唇水分的流失,如果没有油脂滋润,唇部肌肤不仅会觉得干痒,还非常容易脱皮开裂。下面,我整理了5款个人经常回购的唇膏,每支都很评价哦~Blistex小蓝罐修护唇膏这个唇膏应该是大家冬天必备的一个产品,加上的包装设计独特,价格也

    2024-04-15
    33300
  • 精华液和精华露有什么区别?哪种精华露好用?

    精华液:适用于油性肤质,宜放在小瓶中,随时取用。精华露:适用于中性、干性肤质,比精华液稍浓,水、油成分比例适中。精华露按成分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动物精华露———油性成分(如骨胶原精华素、貂油精华素等),性质温厚,养分充足,适用于超级干性肌肤

    2024-04-15
    38800
  • 美白身体乳排名第一名

    美白身体乳排名第一是妮维雅身体乳。妮维雅是一家德国大型性护肤品和身体护理品品牌,也是一家致力于护肤品研发和销售的跨国企业,成立于1911年,总部位于上海。该公司旗下品牌妮维雅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美白身体乳排名第一名,其品牌形

    2024-04-15
    36000
  • 密封盒吸住了怎么打开

    1、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密封盒放进微波炉内进行加热或者是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密封盒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密封盒就可以轻松打开。2、如果密封盒是加热之后出现打不开的情况,可以用刀尖插进密封盒盖子缝隙内轻轻撬动,让空气进入密封盒内,让盒内的

    2024-04-15
    26200
  • 过劳脸色黯沉 精华液打造光采肌

    上班族无论男女都有过劳现象,最近还上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让全球了解台湾劳工超时工作的拼劲。但是,加班过劳的背后却隐藏许多危机,尤其秋冬季节到,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女性来说,过劳加上季节变换,两者更是肌肤的杀手,除了脸上缺水、黯沉蜡

    2024-04-15
    27400
  • 十八岁的女孩子适合用什么洗面奶?

    1欧泊莱均衡洁面膏40ML 25元:很丰富的泡沫,,最大的好处就是洗完了脸不干,很舒服。 2珊拉娜除逗防疤洗面奶:泡沫非常细,毛孔清透 3丹芭碧绿茶洁面啫喱18元:觉得洗后很舒服,补水型,滑滑的不紧绷 4东洋之花深层清洁洁面乳19元:深层清

    2024-04-15
    27800
  • 天气太套盒里面那个棍儿是干嘛用的

    天气丹的小勺子是用来取用护肤品, 尤其是眼霜的,因为眼霜每次只需要点涂一点点就能让眼周的肌肤得到充分的滋润,如果用手蘸取, 可能会涂抹过多,造成浪费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眼角产生脂肪粒,影响使用效果,所以使用小勺子可以很好地掌控。天气丹套盒是用

    2024-04-15
    29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