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可是你想过吗,如果不送孩子去幼儿园,那么家长的这些担心就没有了。
估计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想法疯了,孩子到了适龄年龄却不送去幼儿园,是想耽误孩子吗?有哪个家长敢这么做?
还真有。而且这个家长还和小区里的好几个家庭一起,没有去上公立或私立幼儿园,而是自己在小区里又当妈妈又当老师,带着孩子们上着露天幼儿园。
在广州某小区有个特殊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发起人是一位二胎妈妈。她在大宝出生后研读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和教育类书籍,并在老大的幼儿园里当了三年老师,当老二出生后,她就决定自己 探索 带娃模式。
宝妈在小区遛娃时结识了一些同样带娃的宝妈,她们教育理念相同,都希望孩子在上幼儿园时能保留自己的天性不被束缚,正好宝妈自身也有幼儿园工作经验,于是几家一合计,由这位宝妈为主导,其它家庭的妈妈为辅助的小区“流动幼儿园”就成立了。
这个幼儿园“开”在小区,上课地点不固定,看似散漫其实上课内容也经过精心设计。有运动类、绘画美术类、拼搭计算类等课程。而且每天有不同的主题,由一位妈妈主要负责。
小区幼儿园办得不错,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玩耍之余也学了不少东西。甚至有的孩子在转入其它幼儿园之后还常常回来说,还希望来这里。
实际上,像这样同小区的家长组织起来教育孩子们的方式,并不是广州这家小区独有。
之前杭州某小区曾有个家长群,因为十分鸡血被称为“孟母群”。业主们在群里很少吐槽小区物业之类,说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在哪里看到了新政策就会放在群里讨论,谁家有好的学习资料了会放在群里一起分享,她们为了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甚至还自掏腰包买了奖品,专门奖励在期末考试中考取前三名的孩子。
这样的小区不止一个。还有个小区曾经发誓要将娃们的学习搞好,孩子们学习好了,所在的学校就成了“名校”,对应的小区也就成了学区房,房价也会水涨船高。
为此业主们有负责辅导孩子们功课的,也有财大气粗请来老师专门给孩子们进行课业补习的,还有业主晚上义务在楼下转圈, 抓到正在玩耍的孩子就会撵他上楼“什么时候了还在玩,作业写完了吗?”
这听起来很有趣,却也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家长跟老一辈已经完全不同,他们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且文化水平也相当高,为了孩子的教育可谓是殚精竭虑,从资源到方法无不尽了全力。甚至有的家长还会专门报课,自己学透彻了再来指导孩子的学习。
生在这个时代的孩子,说幸运也挺幸运,因为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还有视频动画、项目制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但不幸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普遍偏高,孩子的压力跟二三十年前的孩子们相比,早也不能同日而语。
其实这位妈妈的问题是二宝家庭普遍都会遇到的。
我们会发现,自从二宝出生以后,大宝就会明显变得特别不乖、不听话,甚至各方面的能力都会越来越弱。
比如以前可以自己上厕所,后来会出现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的情况。
以前让孩子做一件事,孩子会很快完成,可是生了二宝以后,就会不听话,犟嘴,爱哭,跟家长反着干等。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大宝变得这么不乖,能力也越来越弱了呢?
这是因为二宝的出生,父母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二宝身上,大宝受到了冷落,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缺乏安全感所导致。
当然,作为我们父母来说,不管是大宝还是二宝,我们都是一样的爱。
可是孩子没有这种理解能力,他只能感受父母抱他、陪他的时间少了,对他的关注少了。
她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失去了父母的爱。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既然孩子哭闹不乖的原因是缺乏爱,缺乏关注,缺乏安全感,那咱们只需要把这些给到孩子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源了。
首先,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再打骂吼叫孩子。
如果是因为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心情比较烦躁,可以要求家人一起分担,先让自己过得快乐,才能把快乐传染给孩子。
然后,我要求妈妈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全心全意和大宝待在一起。
这一个小时可以和大宝一起读绘本,一起玩 游戏 ,或抱着她一起玩耍,带她去小区散步都可以。
但这一个小时不能带二宝,不能看手机,把这一个小时完全给到大宝。
陪她玩,陪她笑,陪她放松。
每天对大宝做几个动作。
1、告诉宝贝妈妈爱她。
每天多次看着大宝的眼睛,然后开心地、大声地告诉她:“宝贝,妈好爱你哟。”
经常性告诉妈:“宝贝,你是妈妈的第一个宝贝,是妈妈最爱的孩子哟!”
2、行动表达爱
经常性地拥抱大宝,抚摸她的脸蛋、头发,或者是把她拥在怀里讲故事。
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你只有用言行告诉她,你很爱她,否则她只会看到你更爱小宝。
3、告诉她小宝需要更多的照顾。
孩子稍微大一点,我们也可以告诉她,妈妈平常和小宝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是因为她还小,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其实,妈妈是很爱你的哟,妈妈还希望你能多帮我一起照顾她呢。
4、把决定权交给大宝。
如果大宝和小宝争夺零食、玩具等,不能一味让大宝去让小宝,尽量做到公平,或者偶尔向大宝倾斜。
毕竟小宝小一点,没有那么敏感,我们要优先照顾大宝的情绪。
也可以把两个宝贝都需要的东西一起交给大宝来分配,给她权利,有父母的信任,她自然不会亏待小宝。
在这个案例中,宝贝经常性有以下行为。
1、经常性问妈妈爱她吗。
妈妈虽然回答,宝贝,我也爱你!
可妈妈的回答不是很走心。
我要求妈妈,以后宝贝再问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手上所有的动作,眼神温柔而坚定地看着宝贝,郑重地,大声地告诉他:“宝贝,妈妈当然爱你,你是妈妈最爱的宝贝。”
其实孩子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她不确定妈妈是否还爱她,她通过经常提问来确定妈妈对她的爱,也就是她已经缺乏安全感了。
2、宝贝喜欢唱反调。
让她做什么,她偏偏不去做。
其实三岁左右是孩子的第一个独立期,一方面她要证明自己长大了,能够自己做主了,所以她不想听家长的。
另一方面,因为她内心缺乏爱,缺乏力量,所以内心焦躁,她会故意表现出不好的言行,其实是想引起妈妈的关注。
咱们以后想要宝贝做什么事情,可以尝试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正话反说。
比如希望大宝吃完饭,可以说,宝贝,我觉得这碗饭你可能吃不完。
孩子如果专业唱反调,可能就会使劲把这碗饭吃完。
第二种,先表达爱,再说请求。
比如妈妈希望宝贝去帮忙提一双拖鞋,那就先把宝贝叫到自己面前,狠狠地拥抱她,再亲亲她,告诉她妈妈很爱你。
表达完了爱,再说:“宝贝,妈妈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去帮妈妈把拖鞋拿过来吗?妈妈抱着弟弟不太方便。”
这样的话,孩子刚刚得到了妈妈的爱,她就会愿意把爱回馈给妈妈。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如果有表现不好的行为,一定是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所导致。
只要我们抓住家庭教育的本质,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注和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会能量满满,那我们和孩子的一切沟通都会很顺畅。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写到这里。
特别提醒1: 送给大家一个福利,谢谢大家在文末留言,并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朋友,然后给我发私信,暗号“1”。
免费送你价值19800元的李教授 育儿 视频音频300集 ,帮助你在教子路上越走越顺畅。
特别提醒2: 如果你有孩子的问题想要咨询雷老师,可以给我发私信,约个时间,我给你语音分析,每天限2名。
金婚里大宝买的是靓景明居。金婚取景地小区是靓景明居位于通州区怡乐中路和怡乐南街交汇处东北侧,属于九棵树商圈,建成年代是2004年-2015年,04年建成1到3期,15年建成4期(红杉公馆)。
导语: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横在年轻夫妻的婚姻里的一座大山。有时想想也挺令人费解,婆婆和儿媳明明同时爱着一个男人,为了这个男人不是更应该好好相处吗?
可事实就是这么奇怪,做婆婆的怕儿媳抢走儿子,做儿媳的又怕婆婆占着丈夫。而夹在两人中间同时是儿子又是丈夫的男人,往往是有苦难言:这两个女人,口口声声说爱我,却让我里外不是人。
在我看来,丈夫的态度很重要,但和婆婆相处的时候,儿媳用自己的智慧去跟婆婆斗智斗勇,摸索出一套皆大欢喜的相处之道,那些过程也挺有趣的。
一、对症下药,婆婆孺子可教
在老家避疫情,每天我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这天,阳光正好,我对着镜子里那张缺水的脸思考着自己的护肤计划,突然听到窗外婆婆大着嗓门对女儿说:“婠儿呀,你妈妈走哒,她自己回广州哒。”
我火冒三丈,推开窗户把头伸出去,皱着眉问婆婆:“妈,我没走啊,你为什么要说我走了?”
婆婆抖了抖腿笑道,“我开玩笑的嘛。”
我没像往常那样不介意的笑笑,而是用一种严肃的语气告诉她:“你不要和小孩子开这种玩笑,我没有走就不要说这种话,万一她当真了哭闹起来,你哄得住吗?”
婆婆讪讪的笑了笑,没出声了。
没过多久,她站起身来,往厨房走去。
屋前那么大的一片空地,婆婆人长得也高大,可那往常看起来虎背熊腰的背影,此刻却仿佛透着丝丝的孤单。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吃午饭时,照旧是我和婆婆两个在“清场”。我是吃得慢,她是纯粹看不得浪费。
我想起上午的事,想了一下,用一种听起来十分语重心长的的语气和她说道:“妈,你知道吗,我外甥两岁多的时候跟着我妹去我那里玩,然后正好有别的朋友在,就开玩笑说,你妈妈回家啦,她不要你了。结果我外甥哭的呀,谁都哄不好,哭了好久好久。”
婆婆转过脸来看着我,我继续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小孩子是不懂什么叫开玩笑的,大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你说他妈妈回家了没有带上他,他那么小,又不懂回家的路,在那里谁都不熟,他饿了该找谁,困了该找谁?”
婆婆听着,往嘴里塞着饭菜,若有所思,“是呵,小孩子又不懂,大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是呀,”我附和她,“有些大人总说自己孩子教不听,但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问题,你做大人的说话都乱说,小孩怎么知道哪些该听哪些该学呢?你好的坏的都说,那小孩子不懂,自然是好的坏的都学啊。”
婆婆十分赞同地点头:“是啊,大人是该好好教小孩,不能乱说话,不然小孩什么都学,那就教不好了。是这个道理撒。”
看着婆婆孺子可教,我喝下最后一口汤,欣慰的点点头,“对,就是这个道理。”
心里却颇有些感慨。
在这之前,我挺羡慕有个朋友的婆婆是大学教授。她公婆都是知识分子,明事理,懂分寸,小两口又是分开住,偶尔老人家带带孙子都是“国学熏陶模式”,十分招我们这一众朋友嫉妒。
可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朋友遭遇了一系列的糟心事后感慨道,平时没感觉,关键时刻才体会他们一家子的固执程度。
朋友因为快生了,胎位不太好,没法做饭,之前是夫妻每天带着大宝去隔壁小区的公婆家吃饭,可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大家都不敢出门了,她便提议让婆婆住到自己家来。然而她的婆婆有洁癖,平时来看孙子哪怕拉肚子都得忍着回自家解决,让她住过来?想都别想。
朋友的老公既不会做饭,婆婆也不让他做,说自己儿子从小没干过活,没受过苦,看不得他为了媳妇学做饭。
叫外卖吃不惯,又怕不卫生;让老公每天去婆婆家打包回来,也不敢,怕不小心被感染;自己不能乱动,老公也不愿意学做饭,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闹得糟心不已。
想想自己的婆婆,虽然没啥文化,可她愿意听我讲道理呀,光是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了。
二、正视婆婆的唠叨,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其实一开始,我和婆婆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处的。
寥寥几次的春节团聚,我从没花过心思在婆婆身上,只知我这位婆婆文化水平极低,和先生的关系也不太融洽,但她心地是很好的,对人从来不会有恶意,也不太喜欢说别人的家长里短。
两年前她从老家千里迢迢来到广州,要照顾我坐月子,我才深刻体会到婆媳之间真的是“远香近臭”。
从前看她对我们夫妻没有过多的干涉,觉得是有分寸,住在同一屋檐下才发觉,不过是她对我们都不走心罢了。
一开始我天真的把她当亲妈对待,买衣服,买点心水果,可她统统不接受,自己却偷偷在菜市场里买了一堆饼干吃到上火了才告诉我;我对她嘘寒问暖,她却每天打电话给小儿子絮絮叨叨的关心他,我本来是心有不平,可发现先生也没“老妈牌关心”,转而又心疼起先生来了。
我每天都能和朋友们分享不同版本的“吐槽婆婆”系列,有一次让她买菜时买一把大蒜用来炒五花肉,她却拎着一根蒜回来。这件事被朋友笑了好久,我怎么就摊上一个这样的婆婆?
更别说,住久后发现先生每天晚上都晚睡,经常性抽烟,偶尔还通宵。
她有点怵自己的大儿子,于是每天对我唠叨,让我劝劝先生不要熬夜,不要抽烟,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她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每天就翻来覆去的重复着这几句话。我无奈的笑道,“你自己去跟他说呀,我说了他又不听。”
婆婆思忖了一会,对我说,“你去说嘛,你们是夫妻一体的嘛。”
我家大宝第一次挨揍,是在她四个月的时候,是她亲妈我打的。知道我的人一定会说:还整天说自己学教育的,四个月的娃娃都打!连我亲妈都说我:你咋下得去手的?你以后别给小孩说这个事儿!不然她记恨你!
——我是回忆的分割线——
我老公租门面开了个小超市,钱挣得多少先不说,主要是太拽人,白天守门、晚上去批发水果蔬菜,作息不定时且昼夜颠倒。小超市楼上也留了住的地方,平时为了方便我们也一直住那儿。后来我生大宝了要坐月子,但我们这边有个习俗:月子不能在别人家过,否则会不好,有时对客人不好、有时对主人不好。虽然我对此无感,但也不能不遵守,于是带着大宝住到了后边小区自家的房子里。
我家在最高的六层,没有电梯。开始时没钱,简装好后就放那儿了,很多家具都没买。我坐月子时,我妈和我婆婆都来了。不过,我妈还要兼顾家里一岁多的侄女儿、我婆婆有时会朝前边小超市跑跑,但总体还算融洽。出了月子后,我嫌超市吵,带着大宝继续住,我自己琢磨着做饭。我妈回去带我侄女儿了,偶尔和我爸一起来看看;我老公或我婆婆白天来送些蔬菜水果给我,晚上我婆婆来和我一起带大宝。说是一起带,婆婆觉得大宝太小太软抱不上手、大宝哭了她也不会逗、晚上睡得也沉,我也不好意思去叫她。好在我是母乳喂养,大宝吃饭倒也方便。就这样一直住到大宝四个月。
那天下午,婆婆去超市帮忙了,我哄睡大宝后,就把老公前一天拿来的被单被罩衣服、连同我这边的,分几批洗了,因为小超市晾晒衣服没啥地儿。洗衣机是半自动的,洗好一遍得手动拽到烘干桶。然后我又把屋子整理下,地拖拖。一下午就没了。等我干完活感觉饿了想做点饭时,大宝醒了。我只好先去喂奶,可能下午累着了、又饿,奶水不是很足,大宝没吃好,就一直不松嘴,她越吃我越饿,断断续续给她吃几次,又抱着玩了好久,她也不睡,眼看七点多了,我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候老公打电话过来说,婆婆晚上不过来了,让我自己弄点吃的。
我又饿又气,又不是不知道小娃娃缠手,不问我吃没吃,直接就让我自己做着吃。我赌气说:随便你们!我把大宝放车里,自己到厨房用电饭锅弄点米煮粥。就这会儿功夫,大宝就开始哭了,可能没吃好、又想睡。我慌忙回来抱她。大宝还想吃奶,可哪里还有奶水呢?看她吸了几口要睡着了,我赶紧放下她跑去厨房想弄点菜炒,还没切好大宝又哭了。来回几趟,我控制不住情绪了,凶大宝:你哭啥哭?你奶奶、你爹、你都一起折腾我,我快饿死了也没人管。我勤快个啥,搞得自己那么累!大宝被我吓哭了,我越说越气,对着大宝的屁股狠狠揍了好多下,隔着尿不湿不解气,扒开又揍,然后我俩在那儿一起哭。
我老公又打来了电话,问我吃了没?我说:你聋了吗?你闺女哭那么大声!屁股都被我打肿了!我吃个啥!我一个人干了一下午活,小孩也没人看,我咋做饭?!老公急忙催婆婆来。我听见手机里有人在询问买东西的事情,就说:挣你的大钱去吧!后来大宝总算睡着了,我收住泪,把小车拖进客厅,急忙炒了菜、馏了馒头。这期间,大宝在睡梦中哭了几次,是那种被吓着了的急哭。我把大宝放床上,我侧躺着,左胳膊撑着给她喂奶、右胳膊空出来吃饭。大宝一边吃、一边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看着我。我说:妈妈对不起你,你什么都不懂,我还把气往你身上撒。
后来,等我吃完了,老公才过来,说忙得没抽开身,我没搭理他。接着,他抱着大宝看了又看,但也没敢说什么。大宝已经睡着了,但还时不时抽噎几声。第二天,我就带大宝去超市住了,不安静就不安静吧,好歹有人能给我搭把手。
[心] 育儿 说[心]
“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时至今日,大宝第一次挨打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记得清楚,想起来还是觉得对不住她,因为她真的没有一点错,我找不到自我宽慰的理由。之前有人问我,实在受不了打了孩子咋办?我想说:能不打就不打!很多时候,孩子挨的打是可以避免的,大多是大人情绪化的产物。
有人可能会说:那没控制住打了怎么办呢?其实,自大宝那次挨打之后,再遇到想揍她的事出现时,我就会采取如下四步:
第一步:让自己先冷静。因为,冲动是魔鬼啊!到底是咱自己心情不好带着有色眼镜看娃?还是娃真的太气人?
第二步:听大宝说说这么做的原因。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像我们想的那样。我们的口号是:拒绝做独断专行的父母!如果你家孩子太小不会说,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提供一些可能的原因给孩子,语句要简洁易理解,比如:为什么发脾气呢?老是吃不到对不对?通常,孩子在一岁左右就会用单个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再不济咱娃也会点头或摇头啊。
第三步:我耐心讲道理。咱是咱娃的第一个老师啊,哎呦喂!但记住,就事论事即可,不要扩散、不要翻旧账。
第四步:如果讲通了,告诉她不要再有下次;如果讲不通,严肃训斥。你以为教育容易?醒醒,几句话就将娃说服成乖乖兽是影视剧里才有的桥段!但记住,训斥不要上升为人身攻击啊,想想咱小时候被爹妈熊训的场景吧,自己生的娃咱就那么瞧不上吗?
你可能会问:还有第五步吗?你难道之后就一次没打过孩子?我坦承:打过。但我并不把打孩子放在第五步去,因为一旦心里有了预设,就很容易突破第四步的训斥,然后直接开打。而且打的那几次,我也是控制自己只打大宝的小手和屁股,几下就结束,任她哭一会儿。小朋友有个特点,谁惹哭了就让谁哄。我一般会在她哭一会儿后向她伸出怀抱,她犟一会儿就会过来在我怀里呜呜咽咽地哭几声。等一切平静,我再跟她说说我为什么打她,让她自己也说说自己的错以及希望我改的地方,所以大宝现在反思能力很强([擦汗]怎么感觉打孩子还挺有理的样子)。
当然,经过一遍遍被动的实验(毕竟咱也并不想看见孩子惹气儿的一幕啊,咱是娃的亲爹妈呀!奈何孩子非要拽着咱体验一番啊[汗]),我发现,到第四步的时候,问题就解决了。把这个“四步法”推荐给亲戚朋友,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的坚持是:孩子最好不打!孩子最好不打!!孩子最好不打!!!实在没控制住开打了也一定要管住自己,用手不用脚;不要打孩子头、胸、腹等重要部位;下手别太重;不要借助外物;孩子如果知错立刻收手,不知错也打几下立刻收手。如果管不住自己或者家长是力气大的、练家子的,一定不要开始!打孩子不是为了泄愤、更不是把他打残!如果觉得打个孩子还受那么多约束好麻烦,那正好,别打了!特别写这段,是我发现生活中确实有父母这么打孩子。
愿与父母们共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