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不见心不烦,不看不听不想,不让你婆婆的话和行为来干扰到你一丝一毫,你依然像以前一样,该怎么样、就在那么样地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照顾好你的家人,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才是最重要的。
正所谓“心若不动风又奈何”,面对她的各种叫嚣和手段,你不为所动,还依然生活得很开心,这才是你最该做的。况且她作为婆婆,天天在外面说你的坏话,你以为那些听的人不会思考吗?人家只是当面不说,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说你婆婆的不好。再说了,总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儿媳妇的坏话就是个心胸狭窄的表现,和这样的人去生气计较,你多不值。带孩子的事情要这样想,法律上没有规定,父母一定要给自己的子女带孩子,所以你婆婆帮你也好不帮你也也罢,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既如此,你又何必在这件事情上想不通,她不给带正好,省得带了还教你孩子说你的不是,那个时候你不是会更生气。
你的这种情况要如何取得心理平衡,要先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句话说的好“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我相信任何人之间,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亲情关系,都是需要很充分的沟通,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的。
你讲的现象只是结果,其中的原因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我认为你先反省。找道问题原因了,不但可以获得心理平衡,还能做适当的改善。
显然,你们两个儿媳妇对于你婆婆而言,从伦理关系上看应该没有亲疏远近之分,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儿子都是亲的,儿媳妇自然也都是亲的。
我想之所以造成你今天的状态,有一点是肯定的,和你娘家的条件好坏关系不大,你可以试着和弟媳妇从一下方面做个比较,以便于你找到原因:
1 你是否替婆婆做过一些事情,经常为婆婆排愁解难或是嘘寒问暖?
2 即使条件拮据,有些需要买的的礼物时候还是要给老人买?
3 是否经常和婆婆沟通,曾经相互了解,也就是谈心聊天?
我觉得从这3点考虑就差不多了,如果一个人只是盯着别人对自己好不好,没有想着自己对别人做了什么,势必就会出现一些感觉不正常的事情。
虽然都是儿媳,但也不代表着,婆婆就应该给你干这干那,毫无疑问,你的弟媳妇肯定在为人方面有做的比你好,你没钱可以出力,心意和诚意最重要。建议你好好从自身原因查找。
可能从性格上,你和弟媳妇不尽相同,说的明白一点,可能你没有弟媳妇会讨人喜欢,但如果你做不到改变自己,就要学会说服自己。
人家付出的比你多,自然得到的比你多。你又不愿意去改变或者说很难改变,莫不如这样宽慰自己。
我想是这样的,你婆婆跟你无冤无仇,但得精力和时间允许,我想肯定也会帮你的,没有帮你,除了反省自己是否做得好不好之外,也要体谅婆婆年纪大了,肯定力不从新,你也不要计较。你不计较就是明事理,在帮助她,时间长了,她心里也都明白。
另外,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婆婆没有任何义务帮你带孩子,帮你带你应该感激,不帮你带也是本分。
你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孩子是你的。可能中国有一些老人帮着子女带孩子的传统,但是传统不代表“应该应分”。做儿女和媳妇的应该充分体谅老人的不容易,操劳了大半辈子,你们还要榨干他们最后的一点精力,甚至为此争风吃醋,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这要是在国外那些老人,她才不管你们的孩子,人家早就去 旅游 了。人就这一辈子,应该让老人获得轻松和潇洒一些,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遇事情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多反省自己,尤其是对婆婆和公公要以孝顺当先,不能给老人带来压力,为此生产的不满更是不应该。
还是记住那句话,老人对已经成年的儿女和儿媳妇,帮你们,你们要加倍感激,不帮很正常。要多理解和替他们分担一些事情才对,你是大儿媳,更要做出表率为好。
个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养育自己的孩子也是自己的责任,老人如果愿意帮固然好,如果不愿意也不用强求。带小孩本来就不是老人的义务。
当然,老人帮小叔带小孩,却不帮你带小孩,心里当然会不舒服。但是老人家确实有自己的自由选择权,百姓爱幺儿嘛,人有点偏心无可厚非,自己想开点就过去了
你的婆婆没有帮你带孩子,你应该很庆幸。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育儿 专家们提倡,孩子要父母自己带,特别是在三岁之前,要由亲妈带着,孩子一生的心理营养,以及与父母建立的亲密连接就与这头三年关系最密切。最困难的头三年度过了,孩子也渐渐好带了,先苦后甜,自己的果实自己种自己摘,才更有成就感。要不然,以你和婆婆糟糕的关系,她给你教出一个不亲父母、从小叛逆的孩子那你就要哭了。
其次,你的婆婆没有帮你带孩子,她尚且在亲戚朋友们面前百般数落你,如果她帮你带了孩子,还和你住在一起,因为 育儿 观念的不同和家庭琐事的纷争,婆媳关系更是一地鸡毛,不扩大矛盾影响夫妻关系就不错了。试想,在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如何 健康 快乐地成长?
话又说回来,老人“一碗水端不平”确实是让人不舒服,但是自己带儿虽辛苦,却也避免了很多矛盾,这样想想是不是好受一些了?
当然,通过别人的开导,让你心理平衡是比较难的,还得靠你自己的修行。家和万事兴,婆婆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少计较一些,避免争锋相对,或许婆媳关系会慢慢缓和起来。
睁只眼闭只眼
古人说:“爷爷奶奶心疼长孙子,父亲母亲心疼断肠儿”。一般家庭,父母亲照顾最小的是要多一些。其实,在弟弟妹妹小的时候,当哥哥嫂子的也照顾了许多,正所谓“长哥如父,长嫂如母”。带着这个平和关爱的心态看事物,你心里就平衡了。
婆婆对你有想法,有意见,不帮你带孩子。
一是别在意,毕竟在你辛苦努力下,孩子已经长大了。
二是得满足,孩子是你一手带大的,母子连心,母子情深,你的慈爱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将来会向你尽孝感恩的。
三是得庆幸,婆婆能当外人说你不好,帮你带孩子,也会向孩子灌输对你不利的言论和思想。她不带,正好帮你隔断了负能量,免得孩子参生负面效应。
总之,婆婆毕竟是丈夫的妈,莫计较,“敬而远之”。把自己家持好,把一家子生活过红火点,愉快点,“心静如水,自然快乐”。
首先,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会更心疼年幼的孩子,所谓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句俗语即可窥一斑。父母偏爱小儿子也可以理解,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公平,虽然都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况且婆婆一人也难抵二手,精力也是有限的,给小叔子照看孩子就不能给你们看孩子,给你们看就不能给小叔子看,二者选其一,无疑小叔子就首当其中无可厚非,你们作为老大,也是可以体谅和理解的,如果选择给你们看,小叔子他们又会怎么想呢,所以,作为长兄长嫂,就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但是婆婆因为儿媳收入低,娘家条件不好而轻视,在创业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也不帮一把,而是只带小叔子的孩子,并且在亲朋好友面前说大媳妇的坏话,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而且有失公婆的身份,为人父母(公婆)即便不能帮忙,也是不能如此这般作贱自己的儿媳的,也难怪儿媳心里是愤愤不平。
婆婆既然这样,作为儿媳,可以当面和婆婆说清这个事情,孩子可以不带,也可以不帮,但是不能这样到处说自己的坏话,最好让老公出面,这个事情作为老公也是有责任和他的妈妈沟通的,婆婆如此毁掉儿媳的形象,也与老公的不作为有一定的关系,老公疼的媳妇,公婆不敢造次,公婆疼的媳妇外人不敢造次,要么是老公不作为,要么是老公懦弱不敢争辩理论,或者是儿子儿媳有不对的地方让婆婆要这样对待儿子媳妇,如果是后者,就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加于改正,取得婆婆的讲解,如果是前者,和婆婆沟通,如果没有效果,那就远离他们,热不赢躲起来总是可以的,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招惹小人,哪怕他们是长辈,因为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长辈的样子了,两个人努力好好过,困难总会过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至于婆婆到处说自己的坏话,嘴巴长在她身上,你身正不怕影子斜,让时间去证明一切,自己小家过好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婆婆也会刮目相看,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日子是自己的,不要在意别人的闲话,和老公共同经营好自己的家,有爱的家庭比什么都强。
总之,婆婆那里尽力去沟通,实在沟通不了,那就远离即可,自己和老公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奋斗,活出你们自己的风采,其余的都是过眼烟云,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提升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少一些抱怨和计较,婆婆那些不公平也就不是个事,用你们的双手去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幸福。
跳出小圈子,格局大一点。
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多。弄不清楚到底啥原因。冒失地揣测谁都不好。大凡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只看现状,不说过去;也不能只看结果,不分析原因。更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谁说的声大,谁的理由就充分。这样的问题没有具体细节,不敢妄加揣测,故而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心放宽,量放大,自己行得端走得正,门心无愧,天地良心,日月可鉴,就足矣。这样做有可能达到心理平衡。
其实你要理解婆婆,毕竟他没有分身术,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做父母的,他们一般都是帮比较弱的那一个。你要多理解啊。
我也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大宝带到上幼儿园以后我就上班了。后来二宝出生了,我现在就全职在家带两个宝宝。自己带大的宝宝比大人带的有特别多的优点:
闺密的孩子半岁开始由他妈妈带着,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都可以见到宝贝,挺乐观开朗的。两岁半因为工作的变动,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让婆婆带上。三岁的时候,明显感觉娃娃半年时间就变得特别自卑,和他妈妈三个人去了超市,就直往妈妈背后躲。见了我们也都不再打招呼。而且饭量增长的特别厉害,不吃菜。察觉到问题的闺蜜只好放弃工作,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慢慢的孩子也就恢复了以前的乐观。
这其实应该就不需要你去引导了,而是需要你对待大宝也用点心,对待两个孩子的爱,能够给的平衡点。
大宝会嫉妒小宝,很大成度上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被父母忽视了,他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可能没有小宝多了,所以你如果还是现在这种偏心小宝的情况,那么怎么引导大宝也还是一样会对小宝有嫉妒心。
孩子是真的特别敏感的生物,也许你觉得你在处理他们两个事情的时候没有什么偏坦谁,但是大宝一定能够感觉到你有对小宝更爱一些。所以他才会不满小宝。
小可建议你现在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公平点,比如两个宝宝争一个玩具,这应该是家有两宝最常有的事情了,每天基本要上演很多次。而父母觉得孩子争东西哭闹太吵,就会跟大宝商量或者命令他,把东西让给小宝,也许你觉得大宝大一些,就应该让着小宝。可是你是否想过大宝再大,其实他也只是一个还在玩泥巴还在玩玩具的孩子呢,他对玩具一样渴望。
你的命令你的劝说,都让他让着小宝,你觉得他是应该的,因为他比小宝大了两岁,可是难道他早出生两年有错,早出生两年就应该什么都让着小宝。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他们自己争,谁争的过谁谁就玩,而输的那个来寻找你安慰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引导他去玩别的玩具。这样才会让大宝觉得妈妈没有偏心。如果你让大宝让着小宝,长期这样,你的小宝就会成为一个自私的小宝,他会觉得只要他想要的大宝就必须给他。
平时多抱抱大宝,亲亲他,跟他说说话,跟他解释一下刚刚你为什么会让他让着一下下小宝,孩子大了,他会明白的。而且你给了他爱的感觉,因为你在抱着他,你没有向着小宝。
见信好,这是妈妈给你写的第一封真正意义上信,说来惭愧,你已经七岁了,一直在努力的学习成长着,可我却似乎跟不上你的脚步,还在原地踏步。
你曾问我,你是怎么来的。
我说,你原来是天上的天使,想要体验人间的生活,就钻进妈妈的肚子直到出生。刚开始,你牙牙学语,发出我们并不懂的语言,也听不懂我们说话,可难不到你,很快你就学会了,并迅速融入我们。感谢你把你的翅膀放下,选择了我们家,让我们家充满欢笑。
因为出生后你一直都很乖,很安静,所以小名称呼乖乖。想睡觉时,轻轻地抚摸你的额头,眼皮就会往下沉,眼睛闭上,恬静安详的睡着了。吃辅食时,用勺子给一口食物就张大嘴巴含住,嘴巴“唧唧”响,仿佛是天下最美味的佳肴,总是很快吃完一顿。睡觉也很安分,当然踢被子除外,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踢被子,神奇的还是无师自通。有玩具玩时,会乐于分享给别人,当别人抢你玩具时,你也不哭不闹,就那样盯着他,好像感到无法理解的样子可爱模样总会逗笑我们。
你表现得如此乖巧,性格纯善到让我常常为你上学后感到担忧,害怕你在学校会被同学们欺负,被欺负也不告诉老师。
后来,你开始上幼儿园了,你的天真善良并没有让你被欺负,相反,你成为了老师的宠儿,老师会为你扎漂亮的小辫子,给你小红花。你变得更活泼开朗,收获了同学的友谊。妈妈真为你感到开心。
很快,你上小学了,小学的拼音字母是你的头号大敌,你开始怀念幼儿园的时光,感慨要是回到小班就好了,小班不用抄写作业,还可以躺在床上午睡。
然而,时间只有逝去向前,像不断被风吹动的风车,一直转呀转,不会停下。
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等红绿灯时,发现有车闯红灯,你摇了摇头,对我说,老师说这样是不对的,很危险,会发生交通意外,会受伤的。是呀,这么简单的道理连你都懂,有些大人却有侥幸心理,马路上才有高频的交通事故发生。
你是非分明,当表妹被来我们家的邻居小孩抢玩具苦闹让小姑子呵斥,是“让别人玩一下,怎么了,有什么好哭”时,你为表妹着急,也生气的和我说,“姑姐怎么这样,妹妹都哭了,还骂妹妹,那是她的女儿。”我知道,在你的世界里只有黑与白,对与错,这种大多数家长处理小孩矛盾的方法被你一眼就能出来其中的不妥。大人总是把事情想理所当然,认为玩具给别人玩一下没什么,却忽略了小孩的感受,可以分享给别人,前提条件是经过你的同意。
在你伯公去世那天,你听着锣鼓声问我,所有人都会死去吗?我从你黝黑的眼里看到了疑惑,害怕在,好奇,更多的是伤心,我该如何和你解释只要是人都会生老病死,我们又有多忌讳“死”字。
我回答,是的,我们都会老去,等我们老了就像卡通人物麦兜的母亲一样送上太空,永远也说不了话,看不见,拥抱不了,远离我们。
你执拗的问,妈妈也会老吗?
会的,我也会变老……
话还没说完,你就大哭,哽咽道,你不要妈妈变老,不要妈妈离开你。
我迟早会离开,我想过编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给你,可我更想让你知道真相,明白死亡离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度年华,不懂得珍惜。
你可以把我认为十分钟可以完成的抄写作业用两个小时来完成。首先写了两个字,感到口渴,出去客厅喝两杯水,喝水的速度还是慢斯条理,回来写了两行,要上厕所,如此一番操作,写到差不多最后又说手好累,眼睛好困想睡觉。
我的看法是:你想拖延。这点让我感到气愤,我大声呵斥你,恨不得把作业抢过来自己完成,甚至还想用衣架威吓你,可你还是我行我素。
作业做完了,可是一股莫名的火在胸中无处可走。
有人说,教育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感到疲倦,一定是哪里搞错了方法不对。
那晚我想起了《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这不正像自己吗?你就像那只蜗牛,让我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今天你写字写的慢,不代表明天写的慢,那么一年后呢,两年后呢?总有一天你会写的快,会明白浪费时间的后果,只不过不是现在,不是现在的我让你明白。
我应该学会适当放手,给予你信任,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你第一次当女儿,我第一次当妈妈,我们都是新手。你需要学习本领,适应这个世界。我需要学习如何帮助你成长,做一个好妈妈。我们都是学生,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请我们相互指教,共同成长。
爱你,宝贝。
祝愿:
永远持有纯真的心,
身体健康,
快乐每一天。
妈妈
20211212
法令详尽地规定了班田法的具体内容。政府每6年重新制定户籍,班给6岁以上的男女口分田。班田原则是,男子为2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即1段120步),“官户”[注38]公奴婢与良民相同,“家人”[注39]私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二。受田人对口分田只有终身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若受田人死去,其口分田归国家。除了口分田外,政府永久分给各户一定数量的园田、宅地,这些土地可以买卖。山川沼泽为公用。为了便于班田;逐步实行将耕地纵横区划的条里制。农民负担租庸调和杂徭。租额为每段稻2束2把(公元706年
改为1束5把),约占收获量的百分之三。庸是劳役,正丁每年到都城服劳役10天,一般可交庸布2丈6尺代替。次丁减半。调(包括付调)是按正丁、次丁、少丁[注40]交纳一定数量的地方土特产品。庸调物品由农民自己负责运往首都。杂徭是国司每年役使正丁60天以内,次丁30天以内,少丁15天以内的杂徭,但期限往往延长。赋役令还规定,每50户出2名仕丁。[注41]
为实施班田法和征收赋税,模仿唐朝建立户籍制度。公元670年在畿内、东海、山阳、南海、西海广大地区编制公民、部民、奴隶的户籍即“庚午年籍”。690年又制作所谓“庚寅年籍”。日本的户籍制度全面师承唐制,以唐令为蓝本。[注42]户籍以乡户为单位。乡户是家长制家庭,包括户主的妻子、儿女等直系亲属和兄、弟、姐、妹、伯父、伯母等旁系亲属以及寄口、奴婢、家人等,大小由10至100多人不等,一般25人左右。乡户中包含的小家庭房户,逐渐脱离乡户成为独立的纳税单位。
官僚贵族按位阶、官职、功劳受位田、职田、功田。位田赐与5位以上贵族,不得世袭和自行处理。职田也只能在职期间占有,卸任或死亡后归还国家。功田分为大、上、中、下四等,大功田可世袭,上功田传曾孙,中功田传孙,下功田传子。位田、功田是输租田,职田大部分是不输租田,但郡司职田是输租田。这些土地大多出租给斑田农民,也有役使“家人”、奴婢耕种的。神田、寺田是私有土地,是不输租田,耕营方式是出租或使役“家人”、奴婢耕种。
分给口分田、位田、职田、功田之后剩余的田地称乘田,这些土地大都在宽乡。乘田由国司经营管理,国司将土地以一年为限租给班田农民,征收收获量五分之一的地租,其租送交太政官充作费用。
天皇设置直辖领地官田,在大和、摄津各置30町,河内、山背各置20町,计置100町。官田由宫内省管理,宫内省派遣田司经营。田司每年调换。土地由从事杂摇的班田农民耕种,种子、农具、奋力全由公家提供。每2町配备牛一头,由中中户以上农家饲养,饲养官牛的农家免杂筷。官田生产的粮食全部归天皇,班田农民从事徭役期间没有报酬。
大化改新后建立了国家土地所有制,但不是清一色的,法律允许存在部分私有土地,如园田宅地、神田、寺田、大功田等等。 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五卫府。二官即神抵官、太政官,前者掌管国家祭祀,后者为最高行政机关。太政官下设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八省,省下置职、察、司等下级机关。一台即弹正台,是肃正风俗和弹劲官吏不法行为的机构。五卫府即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是担负宫廷警卫的军事机构。全国划分畿内[注43]、七道[注44],下设国、郡、里(后改为乡),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国司由中央派遣,任期6年(后改为4年);郡司则任命当地豪族;里长由里内的居民中选择。此外,特别重要的首都、摄律、九州分别置左右京职、摄津职、大宰府。各机关原则上由长官、次官、判官、主典四等官和附属他们的很多下级官吏组成。
律令官制表
中央官制神邸官太政官左弁官中务省治部省式部省民部省少纳言外记右弁官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弹正台卫门府隼人司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 国民被划分成“良民”和“贱民”。良民包括皇族、贵族等大小统治阶级和广大公民,他们是所谓自由民。皇族分成亲王和诸王,亲王为天皇的皇子、兄弟、姐妹、诸王为二世以下至四世王。令制称五位以上的有位阶者为贵族。各级官僚贵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他们除了受田外,按位阶受位封(三位以上)、位禄(四、五位)、季禄,按官职受职封[注45]。封主占有封户交纳的田租的一半(天平11年改为全部),庸、调的全部。封户是分得口分田交纳租、庸、调的班田农民。凡有位阶者免庸、调、杂徭。贵族又有荫位制的特权。所谓荫位制是三位以上的子与孙。四位、五位之子到21岁时,受一定位阶。他们还有减刑和子女受教育的特权;这些官僚贵族的剥削对象是公民,剥削方式是占有公民的租赋,因此根本不同于改新前他们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地位。
公民包括改新前的自由民和绝大部分部民。他们是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削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基本群众,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他们和以皇族、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改新后被解放了的部民,作为自由民被法律肯定,大化改新前被当作赠与和赎罪对象的身份已改变。他们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已经具有人身不完全被占有的农民的特点。班田农民的徭役负担很重,国家凭借土地所有权,采取经济外的强制,迫使班田农民从事沉重的摇役劳动。品部和杂户虽是“良民”,但他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其身份地位介乎“良民”与“贱民”之间,日本学者称他们为半自由民。
“贱民”是改新后没有得到解放的奴隶。“贱民”包括“陵守”(守皇陵者)、“官户”、“家人”、公奴婢、私奴婢。“贱民”中,公私奴婢身份最低贱,他们不得建立家庭,主人把他们当作财产买卖让与。法律不准“贱民”和“良民”通婚,两者非法所生之子,被定为“贱民”。 律令制度不分司法与行政,各级行政机关同时为审判机关。刑罚的种类有苔、杖、徒、流、死五等。重罪有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等“八虐”。[注46]“涉及“六议”[注47]者有享受减刑的特权。
天皇的地位和权限,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因为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所以他是立于法律之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皇权神授、天皇为活神的宗教观念在贵族阶层中已经确立。天皇通过律令所规定的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吏,实现对全国的统治。由此看来,律令制的国家统治体制是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
综上所述,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体制以及阶级关系,这时已用法律形式肯定了下来,这意味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奴隶制的灭亡,封建制的确立,并不等于奴隶制剥削形式的彻底消除。日本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在生产力很低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会把奴隶制的不少东西承袭下来,印法律明文规定“贱民”制度以及品部和杂户没有完全摆脱奴隶的地位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