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达真堪布的开示,祝您法喜充满:
做为一个大乘修行者,我们的身体是修行的工具,是承办众生利益的工具。所以休息好,也是为了保护这个工具。我们在睡眠时也要发心。如果是带着贪心、痴心睡眠,就是造恶业;如果睡前发心是为了休息好后能更精进地修行,这样就不会造恶业,还会积累功德。
睡觉的时候不要直接躺下,先坐一会儿,观察观察自己:这一天当中是善的念头多还是恶的念头多,是造业的时候多还是行善的时候多?如果是善的念头多,就把一天的功德总集起来做个回向;恶的念头多,就向上师三宝发露忏悔。
躺下时,做吉祥卧,观想上师诸佛都在枕头上与自己相伴。刚入睡时,能忆念上师、佛陀的功德,也有一定的意义。然后把上师观想在心间,安住于这种状态中入眠。这样入眠非常清净和殊胜,在梦境中也会积功德。
很多人经常失眠,即使睡着了,也总做噩梦,心总是处在恐惧当中。一会儿担心窗户没关好、门没锁好,起来看看,心没有安定的时候。如果你把上师观想在心间,上师发光给你加持,然后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中,在上师三宝的光明中入眠,立即就睡着了,基本上不会做梦,即使做梦也是吉祥善妙的。真正学佛修行的人是不会恐怖、不会孤独的,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围绕着他、陪伴着他,十方三世一切龙天护法都在保护着他。
晚上睡觉,眼睛一闭,就到西方极乐世界闻法修行;早上醒来,又回到人间,随缘度化身边的众生。这样时时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既休息了,又积福消业、增长智慧了。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这样观察、调整自己的心,就会在轻松自在、幸福快乐中获得成就。
1、回向问题,参考《佛说甚深大回向经》,和《般若波罗蜜经》,有经典依据最稳妥。回向是心的问题,心行至,仪式是辅助。心经读几遍自己定,没有定规。当初观音菩萨初次听闻《大悲咒》就从二地菩萨升为八地菩萨,咱们别说听闻一边,就是读108遍也升不到二地菩萨,所以每个人不一样的。但是经中一般强调这个几个数字:3、7、21、108、1080个人理解应是代表圆满。
2、好。慢慢能背下来,平时也可在心中默念、默想。尤其关键句子。很多人是读第一遍就有感应或从心底想哭或痛哭。这个是看因缘,我忘了我读《地藏经》哭没哭过,但是我读大悲咒的那部经和其他经哭过,痛哭。每人感应点不一样 哦。遍数多了之后也会慢慢有感应,尤其是理解之后。当然你也可以再看其他经。
3、方便之举,心中默念情非得已,非是有意为之,还请佛菩萨恕罪。另外其他师兄说的防跨轮。
4、“念佛之事”,念不可得,色、音声等皆不可得,心识亦不可得,佛不可得,菩提、萨婆若亦不可得。无我相无人相无男相无女相,小女即非小女,感谢即非感谢,感谢之相不可得,非感谢之相亦不可得。
不谢。非不谢,是名不谢。
阿弥陀佛不可得,三世诸佛皆不可得,众生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
世俗谛指凡夫感受到的事物的外在现象,这种外在现象在未经观察分析的时候,我们认为其中每一个事物都是独立自主存在的实体,但是经过深入观察分析后会发现,所谓的“独立”的“实体”其实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依靠其他事物的组合而显现出来,并没有一个事物是自我独立存在的,如果要找到其独立的“自我”,或者说其“本体”,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云,不做观察的时候我们认为有一种与其他事物都不同的独特事物存在,叫做“云”,但稍做思考,就知道其实云的实质部分是微小的水滴,“云”这个概念只是指特定条件下大量水滴的一种聚集形态,除了这些水滴外,并没有另外存在一个独立的实体:“云”,如果继续探究下去,就会发现我们所认为的实体“水滴”,其实质不过是水分子的聚合体,而水分子不过是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聚合体,而所谓的原子,不过是原子核和电子的聚合体,如此一直找下去,我们始终找不到那个最终的实质,因此可以说云没有本体,水滴也没有本体,,原子也没有本体,乃至于一切事物都没有本体,而是依靠其他事物(缘)聚合而显现出来的影像,因此叫做“缘起显相”。同样的,事物自身的绝对性质也一样不存在,比如上面说的杯子,在不同条件下依其对观察者的意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某种物质是否有毒也取决于不同的使用者,一个人是好是坏也取决于观察者与其的关系,乃至于所有的概念,都是在相对关系或者互相比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如果认为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客体,那么一盘菜一定具有其绝对客观存在之自我属性:要么是好味道,要么是差味道,那么吃菜的任何人都应该感受到其好吃或者不好吃的“自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不同口味的人面前,菜会具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质,两个潜意识里认为菜有客观“自性”的人,即使是夫妻,很可能也会为此发生争吵,而对于明白菜无“自性”的人来说,却能轻易地接受和理解对方的不同感受。因此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是没有“本体”也没有“自性”的,所以叫做“空性”或者“自性空”,那么相对世俗谛中事物有一种虚幻的缘起显相来说,空性是我们经过分析以后得到的对事物更加真实的认识,这就是胜义谛。但是胜义谛的空性也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我们通过对于世俗谛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因此,胜义谛本身也是依靠世俗谛而成立的一种相对概念。所以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现象,空就是其本质。如果认为“空”就是“什么也没有”,那么就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依靠世俗谛,才能了知胜义谛”,也就是说依靠“色”才认识其“空”,而“空”也不是别的,就是“色”本身。所以这里要避免将“空性”理解为西方的“虚无主义”哲学而落入消极的人生态度。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事物的“空性”,事物才具有变化的可能性,而且实际上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因为缘起的条件总是不断改变的。坏的事情可能会变为好的事情,因此观察者始终具有改变命运的能动性,好的事物也可能会变成坏的事物,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应执着不放,因为暂时的拥有而心生傲慢,或者因为失去而心生卑怯。最后,这种分析出来的胜义谛其实也并非事物真正的实相,而只能说是一种相似的真实,真正的觉悟在于不需要经过概念化的推理和分析而直接体认到事物的实相,这种实相是超越语言的范畴的,因为一切语言都局限于相对概念的二元对立中,而实相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