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如意表现,常常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一角,而真正的孩子是一个待挖掘的宝藏,可惜很多孩子的真正价值,在一个个负面的魔咒下,永沉海底,无见天日的一天。
有个女孩叫静静,是个早产儿,妈妈怀她期间得了妊娠高血压症,才7个月就生了她。
医生告诉妈妈,因为过于早产,加上在胎中受到挤压,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智力问题。
静静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倒数3名内。每当老师批评静静时,妈妈就会向老师解释:“我这孩子是早产儿,当初医生说,她会有智力问题的。”
初三上学期,静静的成绩垫底。班主任对妈妈说:"孩子高中肯定考不上了,赶紧安排中专技校什么的……"
妈妈和静静都很灰心。
爸爸不愿相信孩子有智商问题,他带静静去做了检测:智商110,正常。可无论爸爸如何鼓励,静静总也提不起信心,她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她说:我脑子不好使……
爸爸只好带她去做心理咨询。
心理老师出了一道逻辑测试题,静静想了1分钟,摇头说:"我做不出来,我脑子不好使……"
老师叫静静别着急,闭上眼,让她内心平静下来,然后鼓励静静大声说出来:
我脑子没有问题,我智商很高,我能解开这道题!
静静连续说了3遍,开始接着解题。这一次她坚持了3分钟,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脑子很乱,理不清头绪……"
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鼓励静静。接着,老师换了一道数学题。
没想到,这次静静只用一分钟就给出了正确答案,还是心算。爸爸抱住了孩子,喜极而泣。这是他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
心理老师告诉爸爸,静静不仅智力没有问题,而且思维能力很强。
但为什么她学习不好呢?因为她接受了妈妈给的"早产儿""脑子不好使"的暗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强势与弱势,像静静这样思维能力强的孩子,也会有左右脑不均衡的现象。她的逻辑思维能力弱了一些,可数字运算能力却很强。
在老师的指导下,爸爸和妈妈一起配合,坚持不断给静静积极的鼓励和心理暗示,静静终于摆脱了"智商有问题"的阴影。
在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后,静静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她内心巨大的潜能全部被激发了出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静静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
当一个人认识了自我,知道了自己优势与潜力,他的能量是惊人的。
可惜,我们的很多父母,看不见孩子的潜能,只习惯于盯着他们不如意的地方,贴标签、给孩子负面暗示。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容易接受标签和暗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女儿在初二的时候,成绩平平,一直在年级百名开外徘徊。有一次月考,她考了年级59名,结果却被班主任质疑,先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她作弊,后来发现怀疑的理由不成立后,又说她是走“狗屎运”。
结果,女儿好不容易起来的成绩又被打击下去了,回到了100多名。这个结果更加证实了班主任所说的“狗屎运”。
事实上,那段时间我看见了女儿的努力,我相信她的进步是切实发生的。为了这事,我特意带女儿出去散心,路上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然后沮丧地说:“既然老师看不见我的努力和进步,觉得我是走狗屎运,那我就不努力了。”
我告诉女儿:“妈妈看见了你的努力,也看见了你的进步。老师不相信你,你觉得努力白费,妈妈理解你。但其实,你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因为你学到了东西,取得了进步,离你要考的好高中更近了。所以,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选择,用你的努力和不断进步来证明她的怀疑是错误的。”
女儿沉思了一会儿,说:“妈妈,我明白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那次以后,她的学习状态变得越来越好,初二的期末考试,她已经上升到了年级28名。最终,她如愿以偿地上了想上的重点高中。而班主任对她的印象也完全改观了。
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的不信任,是因为他们看见的不是真实的孩子,而是他们自身内心的投射 。
最常见的是,表现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不相信孩子会好好学习,盯着孩子,把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盯没了;不相信孩子独立思考,自己搞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停地打断孩子,给孩子纠错,结果,孩子的学习乐趣也被盯没了。
于是成功地养出了一个害怕学习和讨厌学习的孩子,然后家长说:看,孩子就是不会主动自觉学习。
不信任,其实也是在给孩子设限。只相信自己脑中的决断,不相信真实孩子的能力与潜力。
就像上述静静的例子,曾经就有一些家长发出质疑,说: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一个学习垫底的孩子,怎么可能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就能考上重点高中?
事实上,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一个开启他潜能的按钮,找到了这个按钮。孩子就如同一位被唤醒的巨人,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找不到这个按钮,这位巨人就会一直沉睡下去。
父母对孩子的设限,起初源于对孩子能力上的怀疑与否定。最初的孩子是毫无自理能力的,他们认知不足、经验欠缺、动作笨拙、常常搞砸事情。
这其实是一个学习的必经过程。
从不会到会,从笨拙到灵活,其间必定经过无数次的错误、瑕疵和改进、完善。只有允许孩子出错和失败,他们才能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渐渐获得进步、成功,变得越来越优秀。
可惜我们有些父母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却希望孩子一步到位。这也就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他们自然也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因为期望落空,我们会打击、否定孩子。渐渐孩子就变成了如父母所想的那样弱小无能。
设限,有正向设限与反向设限两种。
正向设限,比如认为孩子能力不足,无法成功完成某件事等等。于是孩子就会放弃努力。
反向设限,就是家长预设了孩子会失败,会犯错,然后出于内心恐惧和焦虑,不允许孩子出错。
在《少年说》的一期节目里,一位4年级的女孩,讲了妈妈给她的规定:
如果她犯了这些错误,妈妈就会用尺子或橡胶鞋底等打她,这导致了她一写作业就紧张害怕,根本没有心思学习。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往往只会越来越害怕和逃避学习。
相信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与天赋,给孩子各种犯错与尝试的机会,并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一面和闪光点,才能让孩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最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成就最好的自己。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可他小时候也曾被很多老师质疑过能力。
上中学时,父母为瓦拉赫选择了文学之路。第一学期结束时,瓦拉赫得到了老师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父母又让瓦拉赫改学油画。不料,结果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大部分的老师因此认为瓦拉赫成才无望。但化学老师却看到了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的特点,认为他具备了做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去学化学。
从此,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一反之前的"笨拙",在化学世界里如鱼得水,最终做出了惊人的成就。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瓦拉赫效应"。
每个孩子都有强项和弱点。许多父母的惯性总喜欢盯着孩子不尽如意的地方,纠正他,打击他,却忽略了挖掘和欣赏孩子的长处。
与其这样用消极的暗示给孩子设限,不如尽量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的能力宝藏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感谢素粉的喜爱,素质教育观察也为你贴心准备了这份阅读清单
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8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11)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2010)
Showing Up (2010)
影子写手 The Ghost Writer (2010)
纽约,我爱你 New York, I Love You (2009)
Tickling Leo (2009)
超越时代 Ahead of Time (2009)
北美国家公园全纪录 The 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 (2009)
基督教黑暗史 Constantine's Sword (2007)
战争 The War (2007)
妈妈的宝贝 Mama's Boy (2007)
马龙·白兰度传 Brando (2007)
骗局 The Hoax (2006)
恋爱假期 The Holiday (2006)
月亮和儿子 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2005)
追求幸福 King of the Corner (2004)
复活节彩蛋历险记 The Easter Egg Adventure (2004)
罪无可赦:拳王杰克·强生沉浮录 Unforgivable Blackness: The Rise and Fall of Jack Johnson (2004)
The Education of Gore Vidal (2003)
神秘河 Mystic River (2003)
100位最伟大的**明星 The 100 Greatest Movie Stars (2003)
Horatio's Drive: America's First Road Trip (2003)
男人爱美神 Keeping the Faith (2000)
The 50th Annual Tony Awards (1996)
大亨也疯狂 The Associate (1996)
詹姆斯·迪恩肖像 James Dean: A Portrait (1996)
成双不成对 Two Much (1995)
Baseball (1994)
甜蜜的爱 Honey Sweet Love (1994)
教父传奇:1901-1980 The Godfather Trilogy: 1901-1980 (1992)
四海本色 Night and the City (1992)
杏林战场 Article 99 (1992)
情人主角 Mistress (1992)
Lincoln (1992)
黑手党新娘 Vendetta: Secrets of a Mafia Bride (1991)
血洗唐人街 The Two Jakes (1990)
教父3 The Godfather: Part III (1990)
Funny (1989)
John Huston: The Man, the Movies, the Maverick (1989)
美国历史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1988)
未经审查的好莱坞 Hollywood Uncensored (1987)
我要求审判 Nuts (1987)
We the People 200: The Constitutional Gala (1987)
再上梁山 Tough Guys (1986)
Something in Common (1986)
Embassy (198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1985)
Our Family Honor (1985)
Highway to Heaven (1984)
Anatomy of an Illness (1984)
美国大师 American Masters (1983)
刽子手之歌 The Executioner's Song (1982)
屠龙计划 The Salamander (1981)
Skokie (1981)
亡命大捕头 The Hunter (1980)
杀机 Winter Kills (1979)
Firepower (1979)
女朋友 Girlfriends (1978)
静静的长笛 Circle of Iron (1978)
Movie Movie (1978)
小意大利 Squadra antimafia (1978)
Seventh Avenue (1977)
鬼屋奇谈 The Sentinel (1977)
多米诺骨牌 The Domino Principle (1977)
深深深 The Deep (1977)
Nasty Habits (1977)
先开枪,再提问 Il bianco, il giallo, il nero (1975)
疯狂的乔 Crazy Joe (1974)
灰姑娘假期 Cinderella Liberty (1973)
¡Viva la muerte tua! (1971)
Zigzag (1970)
邻居 The People Next Door (1970)
吉拉德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Gerard (1970)
The David Frost Show (1969)
大头脑 Le Cerveau (1969)
麦肯纳淘金记 Mackenna's Gold (1969)
How to Save a Marriage and Ruin Your Life (1968)
The 22nd Annual Tony Awards (1968)
要命不要钱 Quattro dell'Ave Maria, I (1968)
牡丹花血案 A Lovely Way to Die (1968)
猛虎发威 The Tiger Makes Out (1967)
黄金三镖客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蝙蝠侠 Batman (1966)
罂栗也是花 Poppies Are Also Flowers (1966)
成吉斯罕 Genghis Khan (1965)
吉姆老爷 Lord Jim (1965)
Kisses for My President (1964)
The Moon-Spinners (1964)
胜利者 The Victors (1963)
第一幕 Act One (1963)
Hemingway's Adventures of a Young Man (1962)
西部开拓史 How the West Was Won (1962)
The Merv Griffin Show (1962)
乱点鸳鸯谱 The Misfits (1961)
七贼 Seven Thieves (1960)
豪勇七蛟龙 The Magnificent Seven (1960)
Directions (1960)
阵容 The Lineup (1958)
赤裸城市 Naked City (1958)
剧院90分 Playhouse 90 (1956)
娇娃春情 Baby Doll (1956)
To Tell the Truth (1956)
霍尔马克·霍尔名人堂** Hallmark Hall of Fame (1951)
Studio One in Hollywood (1948)
The Philco-Goodyear Television Playhouse (1948)
小城名流 The Ed Sullivan Show (1948) 猛虎发威 The Tiger Makes Out (1967)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总会被一句话鼓励着——“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
很励志,很安慰,立马鸡血加身,又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但是,亲爱的,能否冷静冷静,思考几个问题: 真的是上坡路难走,下坡路容易走吗?你走的这条上坡路是正确的吗?因为正在走上坡路,就要坚持住吗?这段难走的上坡路你能坚持走过去吗?
非也,未必也。
讲上坡,我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爬山。都知道有句老话叫“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见,单单只上下坡比较,难走的就不是上坡路,而是下坡路。
为什么说下山难,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从自己的体验分析,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1登顶后兴奋劲一过,疲惫袭来,精力涣散,警惕性放松;2登山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下山的过程中体力不济;3因为身体重心向下,自身的作用力也向下,平衡就不容易把握;4自上而下,坡度稍微陡一点,会有点恐惧;5重力重心全部集中在腿(脚)上,坡度大,下得急,腿脚会发酸发抖;6如果不稍侧身下,脚趾头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力,如果侧着身子下,速度慢,还容易别脚。这种种的原因,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足、摔跤、受伤,所以我们说下山难。
我曾带小伙伴去爬山,她第一次被我拉出来,人又稍胖,上山时自己一个人兴冲冲地往前走,但下山的时候,一只手拄着登山杖,另外一只手就紧紧地抓着我的胳膊,一步一挪,后来跟我说,如果不是你支撑着,我下不下来。
在实际工作中,即使你愿意安分守己,满足于日常的工作及相匹配的技能,不走上坡路,就会容易吗?如果你的知识体系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可能被边缘化。
被边缘化后你会容易么?比如,你是一个老会计,资历非常高,会计要求电算化的时候,你觉得太难了,学着太痛苦了,我又不要求更进一步,就这样吧。那么现在,你还能做会计吗?你不做会计,是工作更容易了,还是生活更容易了?
在马拉松跑圈有这样一个段子:如果想打破黑人选手对马拉松奖牌的垄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迷路……
在10月16日刚刚结束的南京马拉松比赛上,这个段子变成了现实——5名来自非洲的实力派选手在全程与半程分流处跑入半程赛道,发现时,折返已无摘冠的可能,只得遗憾地放弃了比赛。
可以设想下,如果他们发现的早呢?刚走上岔道,就被提醒,“迷途知返”,凭借他们傲人的实力,很可能桂冠仍会属于他们。
幸运的是,这只是一场体育比赛,只是浪费了几天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结局该是怎样的不堪啊!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唯金钱至上的价值体系下,周围充斥着成功学、创业潮,一些年轻人渴望成功,渴望一鸣惊人,渴望屌丝逆袭的神话降落到自己头上。
越是强烈渴望某种东西,就越会丧失是非明辨能力,越是容易被忽悠被欺骗。
现实中不乏被传销组织洗脑而不能自拔,激情满怀地创业,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多是喝了太多自以为有营养的鸡汤,被鸡血刺激的豪情万丈仍至癫狂不羁;自以为走在正确的路上,自以为困难重重是因为自己正在走上坡路,被自已的努力和毅力感动着,一条道走到了黑。
“山不转哪水在转,水不转哪云在转,云不转哪风在转,风不转哪心也转……没有憋死的牛,只能愚死的汉……”——那姐的经典传唱曲目《山不转水转》。
奥托·瓦拉赫是伟大的化学家,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
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在同学当中,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不可否认,瓦拉赫在学化学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上坡路”,但无疑,坚持走文学艺术之路,“上坡路”会更多更艰难。
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最初的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所以我们要想多装水,要尽可能地加长短板。
而新的木桶理论则认为,短板固然重要,但加长长板,同样也可以装更多的水。这对于天生就具有才能优劣的个体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弥补劣势才干(短板)上,还是发挥优势才干(长板),让优势更优上,结果会极大不同。
一般情况下,补短仅可能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可能使我们达到“优秀”。
这段上坡路需要加长你的短板还是长板才能走过?
上文的化学家瓦拉赫其实也是一个扬长避短的例子。包括我们熟知的三毛、琼瑶,她们的数学永远考不及格,但她们都在文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我闺蜜就是老木桶理论的牺牲品。她高中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成绩中等偏上,除了物理,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平均。
分科的时候,特别想选文科,但因为录取率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建议选理科,父母只重视要考上大学,理科录取率高自然也倾向于理科。闺蜜自己对学什么做什么没有概念,虽然见物理就头大,还是遵从了父母老师的意愿。
因为物理总是考不及格么,就努力地提升物理成绩:同学背英语单词,她在做物理卷子;同学在背范文,她还在做物理卷子;你以为她的物理成绩在这样的努力下会提高,但同学一张物理卷子几十分钟做出来了,她俩小时还做不完。
脑中天生就缺乏这方面的细胞,自然花再多的功夫,提升也有限。最终高考的时候物理还是不及格,其它科目的成绩也平平,就这样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
加了 “也许” 两个字,这碗鸡汤似乎少了点鸡血,但却能促进我们冷静思考,想一想我们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想一想我们是否走在发挥我们自身优势的路上,想一想我们到底应该是坚持还是放弃。
有许多在选择面前是坚持还是放弃的分析方法,个人认为最终有两个方法最简单有效,这两个方法是在考虑了各方面的优劣利弊,仍纠结不定的情况下,帮你下定决心的利器:
(1) 抛硬币:当你在抛出的一刹那,其实你心中就有了答案;
(2)感受自己的内心——如果你选择放弃时,有如如释重负,那么就该放弃;如果还有不甘,那就坚持。
真的,或许你完全可以不走那条特别难走的上坡路,你那么坚持的结果,可能最后得到的就是一句愤恨: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