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讨论
比安卡·幽兰黛尔·阿塔吉娜,手机游戏《崩坏3》及其衍生作品中角色,官方视觉小说《幽兰黛尔Beta》的女主角。天命现役最强的S级女武神,最强女武神小队“不灭之刃”的队长,副官为丽塔·洛丝薇瑟。第六神之键“黑渊白花”的持有者。
中文名
比安卡·幽兰黛尔·阿塔吉娜
外文名
Durandal
其他名称
比安卡·阿塔吉娜、幽兰黛尔
登场作品
《崩坏3》[1]
《幽兰黛尔Beta》[2]
生日
1月1日(疗养院医生随手填写,真实生日未知)[2]
年龄
16岁
性别
女
阵营
天命
身份
“不灭之刃”队长[3]
女武神等级
武器
黑渊白花[3]
天命最强女武神小队“不灭之刃”的队长,创生之键·黑渊白花的继承者,天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A级女武神[5],现役三位S级女武神之一,亦是最强的女武神[6],被德丽莎称为怪物[7]。
淡金波浪发,发梢为淡珊瑚色,系有黑色蝴蝶结。幼年穿着孤儿院制服,主蓝色,两袖和领口为白色。[8]
12岁时别着白色发卡,穿着黑色蓝边马甲,左肩上有护盔,挂着
幽兰黛尔(7张)
外黑内青的侧披风,两袖均有青色花边装饰。下穿蓝色短裙,青色褶边,侧腰挂着印有八芒星的怀表和一个小包。[9]
亚历山德里亚事件后,比安卡在玛丽安的要求下换了夏季新衣,头饰换成了黑色蝴蝶结,长发绑成两束,用粉色黑花边蝴蝶结固定。侧腰的怀表挂在了脖上,穿着白色褶边的灰色抹胸,露出锁骨和双肩,两袖带白色褶边,袖口有粉色蝴蝶结装饰。戴着褐色腰带,侧腰挂着褐色小包。下穿粉色格子裙。[10]
训练时身穿黑色小背心,外套白色背心,手臂上有护腕,穿着黑白双色短裙。[11]出战时身穿露肩露背的蓝白色女武神装甲,黑丝大腿袜,裙摆很长。金发上系有黑色丝带,戴着白色耳坠。[3]
日常时头发扎起,戴着黑色耳环,黑色脖绳,穿着黑色运动内衣,外套白色灰边短外套,领口高高竖起。下穿黑色热裤,褐色交叉腰带,左边大腿和右边膝盖上方绑有绷带。[12]
有“穿着黑色盔甲,拿着巨大骑枪”的旧设。[6]
幼时被孤儿院辅导员批评为脑筋不转的笨蛋[13],是个傲娇[13]。十岁便当上了女武神,做什么事都会努力做到最好[9];能快速地对事情做出判断,并且执行起来也很坚决[13]。作息良好,认为合格的女武神不可能会因作息上的不良习惯而让同伴产生困扰。但睡着时会将脑袋埋进枕头,一夜里会踢被子下床五次,不乱滚时口水会把床单浸湿。[14]很重视秩序[15],十分爱干净[16],讨厌丽塔对其使用敬语[9]。自称是专门用暴力制裁一切暴力的女武神。[17]
因为想要变强,即便知道自己“如果自己经手的事情没有做到最好,就会很不开心”这种性格有问题,但也不打算改变。[5]年幼时便知道这是个只在乎结果的世界,比安卡也因此更注重结果,认为如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哪怕奥托对待自己的态度有异于其他女武神,但比安卡从未懈怠,她知道必须变得更强,不然她就什么都不是,甚至愿意为了成为真正的“最强”付出一切。如果有需要的话,她会在消灭崩坏之后在思考怎么生活的问题。[18]
自认为是“努力型”女武神,觉得“努力就能做成一切”[19]。以耿直出名的女武神,也正因如此而十分好骗。[7]非常死板、严格认真的人,接受德丽莎指挥时曾因对德丽莎懒散的不满而多次说教,导致德丽莎对其烦不胜烦。但由于罗兰是比安卡的偶像,只要德丽莎一提罗兰,比安卡便会偃旗息鼓。[20]
在任何一个领域内,都存在着一块看不见的“天花板”,一般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个极限。而幽兰黛尔在战斗的领域中,只要努力,就能成长。[21]
会英语、德语、俄语、法语四门语言。[22]
第六神之键,创生之键『黑渊白花』,以上个世代第六律者·死之律者的核心制作而成的武器。逆转死之律者的能力,拥有最强「创生」之力的骑枪。
外表看上去是一柄纯白骑士长枪,实
黑渊白花(2张)
际上由两部分组成:表侧的纯白骑士枪·白花以及里侧的黑色骑士剑·黑渊。
白花继承了第六律者“创生”的权能,具有再生的能力;黑渊继承了第六律者“凋零”的权能,具有分解的能力。
当发动它的破坏能力时,针对的目标,从内到外都会向着更加混乱无序的状态自动解构。
虽然黑渊白花能分解一切,但它的“创生”能力却只适合修复生命体的损伤[23],这是因为白花的修复需要蓝图,但它只能解析用基因语言编制的蓝图,既是只能识别DNA格式的“蓝图”。[24]
关系类型关系者
丽塔·洛丝薇瑟
12岁时奥托亲自分配给比安卡的副官,对比安卡十分忠心。比安卡成为最强女武神,任不灭之刃副队长时,作为副队长继续陪伴比安卡。[25][16]
奥托·阿波卡利斯
天命主教,比安卡直属上司。曾做过她的主治医师,对待比安卡的态度和德丽莎一样。[25][26][18]
辅导员
拉格纳·罗德布洛克
天命女武神冲锋小队队长,法国的孤儿院义务辅导员,教会了比安卡很多,因为她的牺牲,比安卡决定成为天命女武神。[8]
引导者
无量塔姬子
拉格纳带领的冲锋小队唯一的幸存者,因为她的话语,比安卡决定成为女武神。因圣芙蕾雅学制宽松,比安卡参加天命总部特训。[8]
米格尔
真身为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因不知名的缘由落入量子之海的世界泡,利维坦事件后和比安卡同行。[9][27]
玛丽安·威廉·莎士比亚
从现实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穿越到量子之海世界泡的戏剧家,捡到喀里多尼亚号后广邀伙伴,组建了冒险团。利维坦事件中和比安卡相遇,一起冒险。[15]
埃尔温·蕾安娜·薛定谔
天命天命北美支部的科学家,纽约之战中叛变,为救瓦尔特等人落入量子之海,凭借圣剑“幽兰黛尔”脱离,成为喀里多尼亚号大副,和比安卡一起冒险。[23][28][29][15]
让娜·弗朗索瓦·商博良
侦探的考古学家,亚历山德里亚事件中和比安卡结识,事毕接受玛丽安的邀请成为喀里多尼亚号新的大副,和比安卡一起冒险。[30][31]
幼年的比安卡在某次大崩坏中幸
幼年的比安卡(最右侧)
存了下来,开始了孤儿的生涯。从俄罗斯的疗养院到法国的孤儿院,她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在这段“不好不坏”的日子里,比安卡遇见了作为义务辅导员志愿者的兼任女武神冲锋小队队长的天命总部直属格斗教官拉格纳,辅导项目为园艺。她交给了比安卡她们一首诗,莎士比亚的《第18号十四行诗》。
同年冬天,拉格纳战死。第二年春天,冲锋队唯一的幸存者——无量塔姬子造访了孤儿院,宣传介绍了自己如今任教的圣芙蕾雅学园。幼年的比安卡认为她是借自己冲锋队的身份做宣传,生气的对她质问,但在她一番“重复悲伤是没有意义,如果是真的把她装在心里,尊者她的价值,那么就该去实现她的梦想”的话后,比安卡报名参加天命总部的女武神特训。她曾考虑过前往圣芙蕾雅,但他们宽松的学制让比安卡觉得在自己在成为独当一面的女武神之前浪费掉几年时间,最终放弃。[8]
成为女武神后的第一次任务中,比安卡作为第二梯队进入战场,为达成保护阿格拉堡和泰姬陵的目标,第二梯队负责阻断被第一梯队引出古堡的崩坏兽的退路,协助第一梯队歼灭崩坏兽。该任务仅比安卡一人生还,从那时起,她便认识到自己是不同的。[21]
刚从医院醒来时,奥托曾做过她的主治医师。[26]
2012年2月29日,12岁的比安卡和奥托给其配备的副官丽塔通过“格
我是比安卡·阿塔吉娜
尼乌斯”一同前往量子之海执行奥托发布的任务:在量子之海探索一种叫做“以太锚点”(能将量子之海产生的“膜”稳定成“世界泡”)的特殊结构,进入量子之海中距离某个锚点最近的太阳系“投影世界”[25](比安卡首次非作战任务[31])。
在一座被海怪“利维坦”支配恐惧的海岛上,两人遇到了流落到量子之海的化名为“米格尔”的四百年前的大文豪“塞万提斯”。他赞同二人的想法,并愿意为二人提供船只并担任驾驶,一同狩猎“利维坦”。[9]
十五分钟后,米格尔将芦苇船划到一块暗礁上,保护三人不受到“利维坦”正下方的偷袭,以自身为饵勾引“利维坦”时,发现船正下方一艘潜水艇(两栖铁甲舰“喀里多尼亚号”)正在狩猎“利维坦”。[32]
目的
喀里多尼亚号升上海面后扬起海盗旗,水手长蕾拉·赛义达·赫拉邀请三人参观喀里多尼亚号。[33]与船长——玛丽安·威廉·莎士比亚会面后互相介绍,从玛丽安口中得知双方所处的世界不同。面对玛丽安节省弹药(该世界泡中崩坏能补充速率极低)劝告后的激将,比安卡冲动要求比试近身格斗,玛丽安派出大副铁面人接战后,丽塔作为副官提议比武应该门当户对,感到有趣的玛丽安决定和比安卡对决。[15]比安卡因为对格斗不够熟练而败北,和玛丽安二人交换情报,让丽塔告诉她两人的任务。[25]
在听完薛定谔对量子之海基本
圣剑幽兰黛尔
情况的介绍后因为听不懂而十分生气[34],丽塔安顿好岛上居民后,比安卡将“利维坦”的牙齿雕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丽塔。[13]之后喀里多尼亚号抵达直布罗陀,比安卡见到了包围了欧洲大陆的“阿斯加德之壁”。玛丽安掏出因其鲁莽导致特殊力量消失的宝剑“杜兰达尔”,将其交给了比安卡。比安卡从玛丽安处得知这把剑上的特殊力量化为七颗宝石四散各地(能够持续追踪特定的魔力波段的勇气宝石已找回),握住剑柄后脑海中浮现出剩余六颗宝石所在地并感受到其中的巨大威力。[35]
对这把比拟神之键的圣剑的来历进行分析后怀疑可能是比安卡所在世界中罗兰的遗失的佩剑“幽兰黛尔”。之后蕾拉在航线上发现了新的漂流者“飞行员”。[36]为了还人情,比安卡接下了说服“飞行员”加入喀里多尼亚号的任务,成功说服“飞行员”,得知他是“红色男爵”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8][37]
来到利用机器人来维持治安、征收税款的埃及城市亚历山德里亚后,玛丽安决定今天放假,让船员们以随机抽奖的方式配对活动,比安卡抽到的队员是吉米。[14]
进入亚历山德里亚后,比安卡见到了“大图书馆形而上学研究所统率三军的所长”(特等研究员)泰勒斯·侯·米利都斯,她自告奋勇担当二人的导游,以逆转思维的方式获得二人的信任。[38]之后二人跟着泰勒斯先后参观了市政厅和大图书馆,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然而吉米却在大图书馆失踪。[38]
没有在图书馆中找到吉米的比安卡怀疑吉米可能被诱拐
急切
,要求泰勒斯广播找人、封锁大门、逐层筛查。面对比安卡咄咄逼人的态度,泰勒斯表示后两种措施需要图书馆馆长批示[39],带着比安卡来到馆长室。
因为泰勒斯对吉米失踪可能和“外地人失踪案”有关的怀疑,馆长卡特琳娜·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决定闭馆两小时,告诉比安卡在此期间馆内全体馆员和机器人都会全力协助她寻找失踪者。[30]
之后在卡特琳娜请来的“ 顾问侦探的考古学家”让娜·弗朗索瓦·商博良和其助手涅伊特的帮助下[30][40],比安卡等人一路追寻至郊外[41],进入绑架犯们位于硫磺湖湖底的熔岩洞穴里的基地,找到吉米后将他带回城市。原来被驱逐出城市的浮士德在两天前过劳死,缺乏维护浮士德搭建的由人脑组装的超级计算机(大脑来源于失踪的外地人)能力的助手们病急乱投医地绑架了吉米等三位学者,但助手们和逃跑的两位学者却被泄露的硫化氢毒死。之后不久被吉米维护的计算机后台运行的机器人劫持程序突然“行动”,劫持了城市内的机器人开始破坏,最终薛定谔借助理智结晶赢得这场信息战的胜利。[41][41][42-44]
三天后,亚历山德里亚对吉米和计算机的人形终端“爱丽丝”进
告一段落
行了审判,根据爱丽丝是城市骚动事件的客观责任人,和她对助手和学者的见死不救的罪行,陪审团对爱丽丝下达了“监视居住十年,义务劳动二十年,交出系统管理权五十年,但保护隐私。由吉米任具体监督者。”的判决。不放心将监控爱丽丝的任务交给其他人的吉米和希望复原飞行器的曼弗雷德决定留在亚历山德里亚。因为操控复数机器人的工作由爱丽丝替代,城市管理协会会长雪莱归还了理智结晶。理智结晶这个强人工智能嵌入幽兰黛尔剑身后,便成为幽兰黛尔的大脑,驱动魂钢将“身体”变成绑着蝴蝶结,有着一对羽翼和眼睛的,自称“小幽”的短剑。[45]
因为吉米下船,技师的工作由铁面人负责,玛丽安拜托让娜担任喀里多尼亚号大副。出于对小幽“身份”的好奇,丽塔发出了询问。小幽也因为漏嘴,顺势交代了它的来历:它是逐火之蛾制作出来的,能够操作微观粒子的人工智能武器。因为无聊而关机,在第三次启动后遇见了查理曼的骑士。[31]
外部世界2012年3月5日,玛丽安在抵达亚速尔群岛后发表演讲,告诉了船员喀里多尼亚号接下来的航行目标:从阿斯加德之壁的皇帝手中夺回世界,同时铁面人也说出了自己的身份:比安卡所在世界的薛定谔。[29]之后因为此行的目的地:尤卡坦半岛是热带地区,玛丽安取出夏季的衣物让比安卡和丽塔换上。[10]
外部世界2012年3月6日,喀里多尼亚号抵达尤卡坦半岛,比安卡、丽塔、米格尔、玛丽安和商博良五人于有人烟之地登陆,寻找人迹时接到“埃尔·蕾”村庄的“神谕者”伊柯娜尔求救。比安卡单人横扫袭击村庄的“半岛联邦”的人马,因而被村民认为是战神“布鲁克·查布坦”的化身。[17][22]
击退联邦后,比安卡和伊柯娜尔一见如故。在夜晚聚会期间,伊柯
葬礼
娜尔坚定了向“神”请求变革的决心,并在之后进行“纪元末日”的(自虐)仪式。因不想见到这一幕,又没有充足理由干涉,于是带着丽塔回到喀里多尼亚号[46]。焦急等待的比安卡在伊柯娜尔派来邀请自己帮忙完成仪式的塔苏玛尔的带领下前往洞穴,在里面见到的是濒死的伊柯娜尔。[21]
比安卡潜意识指挥双手抢救伊柯娜尔,到输血这一步时,却因唯一能承受心脏手术输血量的自己和丽塔的血型都不匹配而失败。葬礼中,比安卡抱着伊柯娜尔的尸体,听着丽塔宣读的“最后神谕”(天界与人界分开,神希望在此之前带走神的化身)。葬礼结束后,众人决定为这村庄再做件事阿塔海简介,前往联邦的图卢姆要塞。[27]
来到图卢姆要塞后,因为联邦大祭司艾丝德尔·查拉图斯特拉对联邦军人的教诲,军官考列可对比安卡这些拥有超人般力量的“纳科姆”报以最大的敬意,依照比安卡的想法承认了“埃尔·蕾”的独立权。[47]
前往大祭司所在的奇琴伊察城期间,丽塔以“庞贝”的故事告诉比安卡,人非全知全能,为比安卡解开对伊柯娜尔死亡的心结。[47]
抵达奇琴伊察城后,比安卡见到了库库尔坎神庙和来自古伊朗的漂流者艾丝德尔。她为比安卡等人介绍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引导比安卡等人进入希克苏鲁伯陨石“库库尔坎的心脏”内部。[48]在艾丝德尔讲述完了“蛇王”佐哈克的故事和自己的过去后[49-50],比安卡等人已然睡着阿塔海简介,而艾丝德尔双肩伸出两颗蛇头,正如“蛇王”一样,要吞噬比安卡五人的灵魂。[51]
从麻醉气体中醒来的比安卡发现自己躺在丽塔
膝枕
的大腿上,两人所在的地方也变成了陨石建筑的后院(雨林中的蔚蓝溶洞)。在了解丽塔和薛定谔说服“幽兰黛尔”作为王牌的事以及昏迷的真相后[26],后院水潭突然窜出一头老龙,它自称自己是法兰西东方远征军的上校昂利·加蒂安·贝特朗。在和它的交流中,比安卡得知它是在拿破仑战败后,跟随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法国人之一,而拿破仑·波拿巴便是启动墙壁的皇帝。
拿破仑因为婆什迦罗十八世,通过“格尼乌斯集群”(艾丝德尔亦是通过此装置来到量子之海)进行物质交换来到了世界泡,饮下婆什迦罗的神秘药剂觉醒圣痕,在这里的欧洲建立了新帝国。皇帝掌握了世界泡欧洲历史上“先知”留下的“圣歌”,唤醒了欧洲部落民血脉中刻印下的“洗礼”,让这些本能中烙印着“军人三定律”的部落民成为帝国公民。之后皇帝启动了大陆中心的古城遗址,遗址的墙壁化作崩坏能壁,不断向外扩张,触碰到墙壁的公民少部分像贝特朗这样身体异化,或者像皇帝那样完美地转化,大多不是化作崩坏兽,便是成了灰烬。这惨烈的景象加上公民对死去之人的冷漠,让贝特朗选择了逃跑。[52]
讲述故事的贝特朗突然感受到皇帝的气息,此时小幽带着醒来的玛丽安等人来到比安卡身边,皇帝的气息也莫名消失,冷静下来的贝特朗继续述说它的过去。它在飞离墙壁后,因为世界泡崩坏能补充速率极低的特性,身体机能随之下降。在联邦遇到艾丝德尔后,被骗在颈后嵌入支配结晶,当作莱顿瓶一样榨取能量。在小幽取下结晶,贝特朗将自己知道的秘密说完后,请求比安卡杀死它。最终在比安卡领头的劝告下,贝特朗放弃寻死,决定担任联邦大祭司。[53]
数日后,除去之前找到宝石的地方,留待她们搜寻的还有四处,而其中“被火山和雪岭包围的城市”在爱丽丝根据图书馆资料确定是位于南美大陆的“基多”,玛丽安决定前往新招募的水手科图亚提到的,联邦曾经接触过的“南方国度”,以找出顺利抵达基多的方法。
期间众人登陆库拉索岛,沿着岛上道路的找到一座石雕(丹朱版
脚印
赤鸢),之后见到了三位全副武装的士兵。[54]小幽根据其中军官的声音和身体的红外线信号发现她是罗兰,然而这位自称是印卡共和国第三近卫军教导团团长的罗兰·印卡却并不认识小幽。之后玛丽安将己方航行的目的告诉罗兰,得知一组穿过地心,通向大地另一面的“瓦卡隧道”(隧道能在量子之海中定向打捞,将人体物质信息化,在信息物质化,同时使精神和意志保持同步,进而在世界各地跃迁移动)。[55]
罗兰在了解到比安卡是比“星语者”(以太锚点在量子之海中打捞信息复现的天生拥有强崩坏能抗性的人的复制品)还要强大的抗崩坏专家后,请求比安卡允许自己将她引荐给共和国议长和要塞司令。[56]
罗兰上船后,因为共和国使用的经纬系统和她们的不一样,玛丽安通过视频通讯让爱丽丝帮忙换算。此时现任亚历山德里亚城市管理协会代理会长出现在视频前,坦白她还兼任共和国技术情报局局长,喀里多尼亚号一行的动向都在她和共和国议长的监视之中。之后卡特琳娜向众人解释了瓦卡隧道所谓的穿过地心其实指的是地球本身就是隧道连接而成,而她们所处的世界泡是由以太锚点反向构筑出来的人造品。而隧道便是以太锚点本身,前文明试图制造这个世界泡来转移崩坏能,但却因为制造出的世界泡体量过于微小而失败,让这个世界从一开始便埋下了某个巨大的隐患,而皇帝则是促使这个隐患直接爆发的关键人物。[57]
之后罗兰向众人介绍了帝国的武力:在皇帝指挥下,顺
以太锚点
从执行战术的崩坏兽大军,以及帝国的目标:通过隧道侵略全世界。[58]
第二天,喀里多尼亚号抵达南美,众人跟随罗兰通过隧道内部的列车专用线路进入要塞,期间看到了以太锚点。[59]进入要塞后,众人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共和国国防部长兼要塞司令安娜·查尔斯·达尔文和自称德古拉的第一近卫兵团司令伊洛娜·德拉库列斯特。[60]
之后众人向偶像时雨绮罗借来爱之宝石,而认出绮罗身份的丽塔明白不想让喜欢她歌声的人们失望的她之所以愿意借出宝石,是因为不想让这个世界重蹈第二次崩坏的覆辙。比安卡这才后知后觉地认出绮罗是天命的“浮空日珥”,安娜则吃惊于绮罗星语者的身份。比安卡对安娜连国内星语者数量都不知道这个情况十分失望,无奈的安娜告诉她们这是因为以太锚点力量减弱,她们再也无法将新生的星语者“诱导”到共和国来,薛定谔猜测这是因为世界的“存在性”变弱。[61]随后安娜给比安卡一行看了由共和国的议长索菲娅·亨利·梭罗视频通讯解说的共和国的宣传片。她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卡里多尼亚一行摧毁墙壁的计划,并邀请她们前来共和国首都基多。[62]
没有行程安排的绮罗决定跟着比安卡六人前往基多。期间比
过客
安卡询问绮罗有没有想做回女武神的想法,但现在能够使用的战斗方式完全不同于女武神时期的绮罗坚持选择作为偶像将真正的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比安卡对绮罗的战斗方式十分在意,了解情况后丽塔将她曾经看过的莎布四次阵亡记录的档案,询问主教后得到的却是她是无须在意的“过客”的经历告诉比安卡,表示这或许是事情真相确实复杂到不适合在此时此地加以解释。[18]
之后七人来到共和国议会,索菲娅询问六人究竟为何而战。[63]
2015年,已是S级女武神的比安卡不眠不休地战斗三十多天,一口气将全球的崩坏事件一扫而尽。数日后奥托要丽塔前去英国寻找第二神之键的线索,同时为表彰比安卡的功绩,给比安卡她想要的假期奖励。[64]
来到英国度假的比安卡遇见执行任务的丽塔,丽塔带着比安卡参观了伦敦部分著名景点,然后将整理好的周边名胜景点交给比安卡,前去完成任务。[65]
逆熵入侵篇中接到奥托命令,前去阻截可可利亚埋伏
阻截
于新加坡的泰坦部队,为符华取回静谧宝石争取时间。[4]
2016年,原天命大洋洲支部A级女武神温蒂律者化,天命总部确认为第四律者,比安卡前往新西兰捕获第四律者。[6]
因性格原因,位置坐标被德丽莎轻松套了出来[7][66],为了给琪亚娜争取时间,德丽莎公频广播了比安卡的位置,导致比安卡即将抵达新西兰时被逆熵浮空战舰群偷袭。[67]
快速击退逆熵部队后质问德丽莎为什么逆熵会对她偷袭(坐标只告诉了德丽莎)[68],德丽莎采纳琪亚娜的“逆熵部部队出来旅游,恰好碰上了行动路线是“黄金海岸旅游路线”的比安卡部队的借口,顺利混了过去。[69]
琪亚娜在数据空间陷入梦境之后,比安卡接到奥托的命令,
中止战斗
前往学园会和符华,将琪亚娜回收总部。[70-71]
律者觉醒后,奥托命令比安卡带领部队出发,讨伐入侵总部的崩坏兽。[16]
接到奥托命令后带领不灭之刃赶往赫尔海姆和丽塔二人集结,并阻止了丽塔和符华的战斗,放符华前去阻止律者,但拒绝了符华要求女武神部队支援讨伐第二律者的请求。[3]
对手过程结果
玛丽安·威廉·莎士比亚
比试近身格斗,年纪尚小的比安卡因为经验原因败北。[15][25]
败北
半岛联邦部队
近身击败联邦部队。[17][22]
胜利
全球的崩坏事件
不眠不休地战斗三十多天,将全球的崩坏事件一扫而尽。[64]
胜利
泰坦部队
只身对付可可利亚埋伏于新加坡的泰坦部队。[4]
逆熵浮空战舰群
率领女武神迅速击退战舰群。[67][68]
崩坏兽
带领不灭之刃小队讨伐入侵总部的崩坏兽。[16]
符华和丽塔
掷出黑渊白花,中断两人的对决。[3]
“噗,没想到你这个看起来就很耿直的家伙,偶尔还是有幽默细胞的啊。”[38]
“比罗兰更加有趣,更加可爱的家伙。”[31]
“您有一颗纯粹而又善良的心啊。”[47]
“我说,你真的很适合当偶像啊!个人形象没问题。声音也OK。性格虽然不是最容易受欢迎的类型,但也足够有自己的特色。然后就是这股信念!偶像是传递爱的天使,只有‘追求最强’的内心才能承担起这份重任!”[18]
“你真的很会鼓励人呢!简直就像塞西莉亚大人一样!”[18]
“现在天命的三位S级女武神中,两位靠的是惊人的天赋,只有她靠的是惊人的努力。”[19]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一生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他没有著作,其言行都是由弟子柏拉图等人所汇编的对话。
好学善思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父亲索弗罗尼斯科是一个雕刻匠,母亲法伊纳列特是接生婆。苏格拉底生来相貌丑陋,加之家境贫寒,父亲认定他不会有多大出息,就为他选定了一条跟自己学习雕刻,做一名石匠的生活道路。
苏格拉底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不久就成了一个很能干的雕刻匠。他创作的标题为“欢乐三女神”的一组群雕,曾被放到雅典的卫城上。
苏格拉底尚未成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幸运的是,一个好心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使他在雕刻之余能有学习的机会。从此,苏格拉底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人生的道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走出了父亲为他设计的做石匠的圈子。在这段时间里,他向当时各种有学问的人求教,浏览可能见到的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聆听当时的大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讲学和智者派讲雄辩术。同时,他还学习音乐和诗歌。多方面的教育使苏格拉底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丰富。20岁的时候,他师事阿那克萨戈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自己试图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因此,他认为研究自然没有什么意义,把自然界排除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外。在30岁的时候,他把注意力从天上转到人间,成为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对问题的考虑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而且角度很独特,说理透彻,使你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有一次,苏格拉底碰见一个人正为向别人敬礼却没有得到回礼的事生气,就对他说:“这简直太奇怪了。遇到一个身体丑陋的人你不会生气,但遇见了一个性情粗鲁的人倒难受起来了。”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东西都没有味道,苏格拉底称他知道一种能治这种病的好药方,当对方追问是什么药方时,他回答:“停止饮食,这样,你就会生活得愉快些、节约些、身体还会好些。”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一个人非常严厉地责罚侍从,便问他为什么如此对待仆人。那人说因为仆人好吃懒做又非常愚蠢贪婪。听了这样的回答,苏格拉底问道:“那么你考虑过没有,谁应该多受责打,是你呢,还是你的仆人。”
这些小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联系到当时许多人为了私欲,贪得无厌;许多贵族安于享乐,不知满足的现实,就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思想的敏锐与深刻了。
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象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美和美育
在苏格拉底的眼里,任何事物本身无所谓美或丑,只有看它有无用途,是否真是美的。表面再好看的东西,没有实际用处,也是不美的。
阿里斯提普斯曾问什么东西是好的。苏格拉底问他是否就这些东西的具体用处而言。当被告知不是之后,他回答:“你所问我的,既不是对任何东西都是好的,那么,我只好说,我不知道,而且也不想知道。”阿里斯提普斯又问什么东西是美的,苏格拉底说美的东西很多,而且许多东西彼此极不一样。比如摔跤者的美不同于赛跑者的美;防御用的盾牌的美不同于便于迅速猛力投掷的标枪的美。听了这样的回答,阿里斯提普斯觉得和前面关于好的回答没什么不同。苏格拉底告诉他美和好是一回事。对同一事物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既美且好。如德行,就不能说对一些东西是好的,而对另一些东西来说才是美的。同样,对同一事物来说,人也是既美又好的。人的身体对同一事物来说,也是既美又好的,而且,凡人所用的东西,对他们所适用的事物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阿里斯提普斯反问:“照这么说,一个粪筐也是美的了”苏格拉底回答,只要实用,一个粪筐也是美的;不实用,即使是一个金盾牌也是丑的。
“难道你是说,同一事物是既美而又丑的吗”阿里斯提普斯又问。
“是的。我是这么说——既好而又不好。因为某种东西对饥饿来说是好的,对热病来说可能就不好。对赛跑者来说是美的,对摔跤者来说往往可能就是丑的。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而对于它们所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又不好的。”
苏格拉底经常同画家、雕刻家、工匠就他们所从事的工艺进行讨论。他说一个雕刻家应该通过形式把内心活动表现出来,胸甲制造者应当把胸甲做得合用。对绘画,苏格拉底也有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他同画师帕拉西阿斯的一段对话,同样反映了他实用的美学观点。
苏:帕拉西阿斯,难道绘画不是对于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一种表现吗无论如何,你们绘画师们总是通过各种色彩来忠实地描绘那些低的和高的、暗的和明的、硬的和软的、粗糙的和光滑的、新鲜的和古老的事物。
帕:你说得对。
苏:还有,当你们描绘美的人物形象的时候,由于在一个人的身上不容易在各方面都很完善,你们就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那些最美的部分提炼出来,从而使所创造的整个形象显得极其美丽。
帕:的确,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苏:那么,你们是不是也描绘心灵的性格,即那最扣人心弦、最令人喜悦、最为人所憧憬的最可爱的性格呢还是这种性格是无法描绘的
帕:啊,苏格拉底,怎么能描绘这种既不可度量,又没有色彩,也没有你刚才所说的任何一种性质而且完全看不见的东西呢
苏:那么,可不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眼色里看出他是喜爱还是仇恨来呢
帕:我想是可以的。
苏;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在眼睛上描绘出来呢
帕:当然可以。
苏:至于朋友们的好的或坏的情况,在那些关心他们的和不关心他们的人的脸上,你想是不是都有同样的表情呢
帕:当然不是。因为他们都为朋友们的好情况感到高兴,对于他们的坏情况感到忧愁。
苏:那么,能不能把这种情况表现出来呢
帕:当然能够。
苏:而且高兴和宽宏,卑鄙和偏狭,节制和清醒、傲慢和无知,不管一个人是静止着,还是活动着,都会通过他们的容貌和举止表现出来。
帕:你说得对。
苏:这样一来。这些也都是可以描绘的了。
帕:毫无疑问。
苏:那么,你认为人们更喜欢看的是反映美丽、善良和可爱品格的绘画呢,还是那些表现丑陋、邪恶、可憎形象的绘画呢
帕:苏格拉底,这两者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区别。
“产婆”名术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他称其为“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5U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苏,那么欺骗呢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苏:偷盗呢尤:同上面一样。苏:奴役人呢尤;也是如此。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尤:当然不能。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尤;是的。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尤:也是正义的。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尤:好象是这样。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你同意吗
尤:完全同意。
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看应敢在正义一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又如,一个人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放在那一边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可你不是说对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色诺芬;《回忆录》第4卷第2章)
“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只适于人们已知的东西,而不适于未知的东西。
苏格拉底“产婆术”(又称为“问答式教学法”)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自它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学校广为采用。
人品高洁
苏格拉底不但教育思想深邃,而且人品高洁。他一生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赤着脚,他不怕寒冷,纵然是冰天雪地,他也能赤脚在冰上行走。在行军作战中,他也比别人更能忍受饥饿。他平时不饮酒,但饮起酒来,比谁的酒量都大。他很贫穷,但不以贫穷为苦,他所追求的是过有德行的生活。
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先后三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尽到了雅典公民保卫祖国的职责。他在作战中,表现勇敢、沉着,几次冒死拯救同伴的生命,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在敌人面前他无所畏惧,即使在雅典军队失败的时候,他仍然镇静自若,在战场上走起路来好象在雅典的大街上一样,“昂首阔步,斜目四射”,遇见敌人,他还是那样若无其事地斜视着敌人,使敌人老远见到他,就知道他不是好惹的,若是挨到他,他定会坚决抵抗。
苏格拉底平时对同胞、对学生,态度诚恳、温和,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他是一个卓越的教师。他的谈话生动活泼,无拘无束,表现出高度的修养,他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他的学生、雅典将军亚尔西巴德曾说;每逢听苏格拉底说话,心就狂跳起来……眼泪就会夺眶而出,大群的听众也表现过同样的情绪。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却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一,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二,蛊惑青年。然而这两方面也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的贡献。在他死后不久,雅典人就认识到他的活动意义,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处以死刑,实际上为他平了反。应该说,是“误解和私仇把他推上了法庭”。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黑格尔语)
苏格拉底在服刑时,心情是矛盾的。他一方面不服法庭的判决,一方面又不愿逃走,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他的学生、朋友都劝他逃走。他却以公民应忠于国家为理由而加以拒绝,他说,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国家就不可能存在。公民是国家所生、所养,受国家的教育,理应事事听从国家。儿子只能以德报答父母,不能以怨报答父母,不管父亲如何对待自己,不能以拷打还拷打,以恶言还恶言。一个人被判死刑,不服刑,用逃跑的方法来毁坏、颠覆国家和法律,是不能允许的。苏格拉底既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于是只好在狱中饮鸩而亡。他为真理而引颈就刑,引起后人对他产生无限的崇拜
元前469年,苏格拉底生于离雅典城不远的阿洛佩凯。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记:他生于第77届奥林比亚赛会第四年,死于第95届奥林比亚赛会的第一年,享年70岁。他的父亲索弗罗尼斯科斯是一个石匠出身的雕刻匠,母亲法伊纳列特是助产医生。
子承父业是当时希腊的习俗,所以,苏格拉底青少年时代跟父亲学习雕刻,据说陈放在雅典卫城上的一组美神雕像是苏格拉底的作品。与此同时,他还读过荷马的史诗以及一些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
苏格拉底青年时期同当时雅典的学者名流交往甚密,同时又师从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斯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他靠自学成了一名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的时候,他转而探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成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自愿做他的学生,向他请教,而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同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所以,40岁时他就展露出了杰出的才华,声誉渐起,成了雅典闻名的人物。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苏格拉底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长达27年的战争中度过的,他曾和当时还是青年军人的阿尔基比亚德一起当过重装步兵,曾三次参战。在波特伊达伊亚附近的一次战斗中,阿尔基比阿德斯身负重伤,苏格拉底奋力保护,终于击退敌人,救了他人性命。在另一次战斗中,色诺芬身受重伤,不能行动,也是赖于他的援救,才得幸免一死。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惨遭失败,民主政体被斯巴达支持的“三十僭主”的统治所取代。“三十僭主”的头目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利提阿斯。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召去,要他带领4个人去逮捕一个名叫列昂的富人,欲杀之以夺其财产。其余4人欣然从命,苏格拉底却拒绝合作,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他的暴行。克利提阿斯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触青年,但他威武不屈,不予理睬。
公元前403年,“三十僭主”被推翻,克利提阿斯一命呜呼,民主派重掌政权。
当时一位并不著名的悲剧作家米列托斯和其他两个人对苏格拉底提出指控,罪名是“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交付法庭审判。
法庭上苏格拉底发表了激昂慷慨的演说。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一。但苏格拉底理直气壮地自称无罪,认为他的言行绝不属于犯罪,而是有利于社会。他觉得只有让他终生在卫城的圆顶厅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餐,才算合理。在朋友们的规劝下,他才提议对他罚款30明那。结果他还是被判了死刑。
雅典的宗教习俗,每年五月,雅典都要派圣船“帕拉洛斯”号满载祭品去提洛岛的阿波罗神庙朝圣,往返时间是30天。在这个特定时期内,不得处决犯人,苏格拉底判决之日适逢圣船启航之时,所以未被立即执行。
收监期间,他的朋友克利托等人已经买通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力劝他逃走。但他坚不从命,认为自己应该服从国家的法律。在就要处决他的那天晚上,他打发妻子和亲属离开牢房,与克利托等人侃侃而谈地讲了一番灵魂不死的问题,然后镇定自若地从狱卒手中接过毒药,一饮而尽。就这样,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据说苏格拉底长得很丑:脸面扁平,嘴唇肥厚,大狮鼻,挺一个大肚子,着一件褴褛外衣,光着脚片到处走。和人谈话时,偏低着头,象条壮实的公牛;然而他目光炯炯仍能贯透一切,使人感到一种超人的才智和内在的精神美。
还有的记叙说,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个最能控制激情嗜欲的人,而且也是最能经得起冷热和各种艰苦劳动,非常惯于勤俭生活的人;尽管他资财微薄,但他却能应付裕如。
苏格拉底的哲学不是研究自然,而是研究人,研究人的道德、伦理,让人们去信仰宗教,信仰神学。因为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神按一定目的安排的,不需要人去认识和研究,研究自然就是对神的干涉和不敬。而研究人也主要是探讨什么样的道德、伦理才符合于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完全排除了手工业者和农民,认为他们是低贱的,不通情达理,不懂得美。他有许多关于美和艺术的见解,都是从这种反民主的思想出发的,但是从中也流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
关于美,在他以前的哲学家都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研究,而他却是从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他的哲学是宣扬神学的,认为人的各个部分都是根据神的意志,或者说是神根据有用的目的来创造的。断言美的东西都是有用的,把美的标准规定为有用,有用的就美,有害的就丑,认为人愈是认识到什么是美,也就愈有道德,从而将美和善紧紧联系在一起。可是,有用的东西也不是绝对的,对这个有用,对那个可能就有害,所以,他认为美具有相对属性,他说:“盾从防御看是美的,矛则从射击的敏捷和力量看是美的”,同一件东西对这个有用是美的,对另一个有害就是丑的。美是有用的,是相对的,这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对艺术的本质,他承认早年流传的“艺术摹仿自然”的说法,肯定艺术活动的实质是摹仿、再现。但是,他认为艺术再现的对象是精神上和肉体上美的人。但肉体要服从精神,不仅要摹仿外形,更要摹仿心灵。他反对把“摹仿”看作“抄袭”,主张画家画像,雕刻家雕像,都不应只满足于外貌细节,要表现出“活人的形象”,“现出生命”,把心理活动,心灵状态表现在活的形象上,显出生命感。他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达到形象的逼真和生动。认为要塑造出这样的形象,就应该有选择,有提炼,构成一个美的整体。他说:“在塑造优美形象的时候,由于不易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无瑕的人,你们就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整个显得优美的形体。”主张艺术高于现实,画出的人,雕出的像,要比原来的真人更美。他对塑造艺术形象的论述,在古希腊算是第一个。
可是,当他谈到创作灵感时,却充满了神秘色彩。他把灵感视为天赋,轻视理智,认为“诗人并不是凭理智,而是凭一种天才和灵感;他们就象那种占卦或卜课的人似的,说了许多很好的东西,但并不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文艺思想到柏拉图那里,得到了继承,并给予了充分发挥。
苏格拉底是一个吟游诗人,他四处漂泊,遍访“智者”,平和的谈吐,给芸芸众生奏响智慧的歌谣;苏格拉底是一个先知,他祝福和启迪着世人的灵感,善意的指出人们对于人生的误解和无知;苏格拉底是一个神使,他代表着神,代表着智慧,代表着人生纯净的本质,他将神谕带到人间,洒播向苍生大地。
在苏格拉底受审的判决书中这样写道:“苏格拉底是一个作恶者,是一个怪异的人,他窥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是好的,并且以这一切去教导别人。”看看,窥探天上地下的事物!多么令人起敬和神往的苏格拉底阿!这那里是审判书,分明记载的是苏格拉底的光荣。
在他七十岁的一天,他送走妻子、家属,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帮他偿还。说完,他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他安详的走了,留给历史一声沉重的叹息,留给他的景仰者们无限的哀痛,留给人类罪孽的烙痕。
历史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小人,总是错了以后才醒悟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苏格拉底临终前宣布:“我要向你们这些杀害我的凶手们预言;我死去之后,立刻就有比你们加之于我的更重得多的惩罚在等待你们。……如果你们以为你们用杀人的办法就能防止别人谴责你们的罪恶生活,那你们就错了;那是一种既不可能而又不荣誉的逃避办法。”
苏格拉底的预言实现了,从此以后,哲学和智慧再也没有逾越过苏格拉底时代所塑造的高度;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成为了智慧高峰永久的象征。虽然人类的思想斗士们一次次的在历史上出现,试图拯救人类的灵魂,但是每一次都是徒劳无功,他们只能为先人的智慧做一些注脚,就足以著书立说以表彰自己的功绩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像苏格拉底那样平和、安详、从容不迫、只用最自然的交谈向人们传递智慧的真义了。人们生活在愚昧和无知之中,被肉欲和暴力蒙蔽了心灵而陷入无穷无尽的轮回,直到现在。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纯粹的探索智慧为生命唯一要旨的人。
30多岁时,他开始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向人们讲述自己的理论,从此一直以传授知识为生。他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有钱人和穷人家的子弟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他只交谈,从来不著书立说。如果他能看到他的弟子柏拉图因为将文字整理成册而成为开创哲学的大人物时,也许会报以微微的一笑。
他有种习惯,随时随地会站下来,并且无缘无故地出神。有一天早晨苏格拉底在想着一件他不能解决的事;他又不愿意放下这件事,所以他不断地从清早想到中午,――他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在想着;到了中午人们就注意到他来了,来来往往的人传说着苏格拉底从天一亮就站在这里想事情。最后,晚饭以后天黑下来,有几个伊奥尼亚人出于好奇,就搬来他们铺盖,睡在露天里,为的是要守着苏格拉底,看他究竟会不会站一整夜。他就站在这里一直站到第二天早晨;天亮起来,他向太阳做了祈祷,才走开了。
除了智慧,再没有什么在他心里是重要的了。
他并不羸弱,他有坚韧不拔的忍耐力。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在作重步兵的时候,他比任何其他的士兵都更加能够忍受饥饿和寒冷,并且不止一次的救护其他的士兵。
他很少饮酒,但当他饮酒时,他能喝得过所有的人;从没有人看见他喝醉过。在爱情上,哪怕是在最强烈的诱惑之下,他也始终是“柏拉图式”的。他是一个完美的奥尔弗斯式的圣者;在天上的灵魂与地上的肉体二者的对立之中,他做到了灵魂对于肉体的完全的驾驭。
当我们现在谈论苏格拉底的时候,我们说“一是苏格拉底为捍卫言论和思想的自由而甘愿赴死,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为言论及思想自由而殉难的智者,是人格神;二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和论辩方法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高峰和最早源头,他是哲学智慧之神。”
实际上是这样吗?
苏格拉底只是从容自若的传播智慧和神谕,他是自由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认为所谓的制度需要他去重视,在他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个无知的孩子犯的一个幼稚的错误。他也没有去着意捍卫言论和思想的自由,因为它们本来就是自由的,不自由的只是的人们的心灵。他在审判席上说:他之所以申辩乃是为了他的审判官而不是为了他自己。他是被神派遣到这个国家里来的一个牛虻,而且再找一个象他这样的人是不大容易的。在他被宣布处死的时候,他依然在试图唤醒人们的心灵:“如果你们以为你们用杀人的办法就能防止别人谴责你们的罪恶生活,那你们就错了;那是一种既不可能而又不荣誉的逃避办法,最容易最高贵的办法并不是不让别人说话,而是要改正你们自己。”
在我们宣布苏格拉底是一位殉难者的时候,苏格拉底只是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世人,在心底发出一声惋惜的叹息。
苏格拉底留下了智慧么?没有,他的智慧已经随着他饮下的毒药而去。至今我们对他印象最鲜明的是他熟练运用的辩证法,可是辩证法,那只不过是他试图向人们说明智慧的方法而已,远远不是他要说明的智慧本身。他死后,他的弟子柏拉图追忆记载了他的部分言论。可是,这种追忆对于苏格拉底的智慧能够反映多少?毋庸置疑,最精华和最本质的部分已经无法追忆。
所以,今天,当我们试图找寻苏格拉底的具体的智慧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已经无从查起。我们可以找寻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找寻他从容不迫的举止,找寻他浮云游子的浪漫,找寻他慈悲广阔的胸怀,但是他一生宣扬的智慧,我们已经再也无从找寻。
他的智慧不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高峰和最早源头,而是西方哲学的最后一个高峰和终结――如果哲学不是怜悯的同义词。
在历史的无尽长河中,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他只穿着一件单衣,不穿鞋;他随时随地会站下来,并且无缘无故地出神;他在市场、运动场或者街头向四周的人群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就是被人们抛弃和景仰的先知: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研究的重点是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自然哲学不感兴趣,正因为他把哲学的重点从自然界转向人的问题,人们才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他说,他听到神谕说他是人间最聪明的人,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就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证实神谕。结果他发现这些所谓有知识的人并没有知识,并不聪明,又进而发现他自己的聪明之所在就在于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人应当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灵魂和理智才能教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成为有道德的人。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还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善包括健康、有力、财富、有地位、荣誉、节制、正义、勇敢、敏捂、强记、豪爽等美德,这些美德和知识虽然是人天生就有的,但只有经过启发和引导,人才能意识到这些内在的美德和知识。
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苏格拉底惯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揭露对方回答中首尾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同时逐步引导对方修正意见,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真理。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产婆术"。它其实是一种归纳法,它通过归纳来寻求一个概念的定义或形成普遍概念,也就是通过揭露思维矛盾或对立意见的冲突,来发现真理。归纳法的创造和运用对哲学思维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雕塑作坊。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性格尤其特别。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是一个勇敢、顽强的战士,平时生活像一个智者,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与智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从不收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爱智慧者”和“有智慧者”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知识赚钱的智者。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苏格拉底与“产婆术”
几乎与孔子同时代,古希腊出了一代先贤苏格拉底,他毕生爱智慧,追求认识自己,虽没有聚众讲学,但因学识渊博且不独学而无友,故身边聚集了很多可称为弟子的志同道合者。
柏拉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交谈切磋中,苏格拉底凭借其绝顶的聪明和无人能及的知识创造了自称“产婆术”的谈话方法,直到今天仍被西方教育界推崇备至。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
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也许纯属巧合,苏格拉底的母亲恰恰就是一位接生婆。苏格拉底算是子承母业,母子俩共同做着助产的工作而乐此不疲。
接下来就让我们领略一下培养出了柏拉图的“产婆术”的魅力何在。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
两人讨论的是关于“正”与“不正”的话题,其中的片段翻译如下:欧:我生平所做之事,没有“不正”的。苏: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欧:能。苏:虚伪是“正”还是“不正”?欧:不正。苏:偷窃呢?欧:不正。苏:诱敌而窃敌物,是“正”还是“不正”?欧:正。苏:你方才说偷窃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呢?欧:以前是对友,现在是对敌。苏: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小孩吃了,救了性命。这是“正”还是“不正”?欧:正。苏:你的朋友因精神失常欲取刀自杀,你将他的刀偷走,这是“正”还是“不正”?欧:正。苏: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现在又何以对友呢?欧:苏格拉底,我不能回答你了……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
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为了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和造就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潜心研究哲学并积极从事教育工作。
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由于苏格拉底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经常批评雅典统治阶层的腐败,甚至批评一些最高***,因而遭到他们的忌恨。在他70岁的时候,他被雅典的统治者以“不敬神”“腐蚀青年”为罪名判处死刑。他的学生和朋友们多次劝他逃离雅典,并为他安排了万无一失的逃跑计划。但他坚决拒绝。他认为,尽管加给他的罪名纯属诬陷,但他既是雅典的公民,就应该遵守雅典的法律。行刑的那天,来看望他的学生和亲友都十分悲痛,而他却镇定自若,谈笑依旧,最后从行刑官手里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虽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但他自己一篇著作也没有留下,我们只能从他的学生如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中了解他的言行和思想。这一点颇像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孔子一生也是“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要不是他的弟子和他的再传弟子们将他一生的言行整理、汇集成《论语》这部著作,我们今天也无从知道孔子的活动和思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