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有感范文
《未来简史》有感范文1一日偶然在网络上读到了一些有关“中国小趋势”的看法观点,对其深以为然,查阅出处,书名为《未来简史》,名字便有些神秘意味,便更加兴致盎然地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前去阅读。
翻开《未来简史》一书,前言的第一句便令我感触颇多:我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在此书中讲述了无数个实现或者未曾实现的预言,而所有的预言都是对未来的猜想,沿着各种轨道,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宗教的,最大胆的推测,都向着明天与未来奔去。
未来简史就像是一本预言之书,它关注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关注点在多样丰富的传播上,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中,在日趋多元的生活方式里,也在飞速奔向未来的社会中,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中,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里。无数预言的实现,在时间里沉淀,一笔笔地勾画着时代的蓝图。预言有好有坏,重要的是我们看待它的方式与视角。我们怀抱着两种不相同的态度来面对预言,一是希望,二是恐慌,而这些都来自于一种内心的不确定感。但是当我们选择全部倾听时也许能够走的更远,无论在哪个位置上,我们都应当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未来。
阅读之中,除了一个个预言引发着我的感触与思考,我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关注。时代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确实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更多的伤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当代大力提倡的价值理念更彰显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飓风、海啸、地震、瘟疫、饥荒。似乎在自然生气的时候,我们更加地卑微与渺小。我们需要努力,去让自己融入自然,爱护环境,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那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即使不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哪怕是日常生活里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浪费一张纸也能尽一份力呀!而这些微薄之力,却有希望能汇成涓涓细流,浸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现今的时代发展大趋势中,似乎个人的发展小趋势也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努力,但事实上并不尽然。在如今的时代,正是由于各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我们无数个小的个体有精力与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斜杠青年”,他们同时从事多种工作,在各自的生活中不断努力创造着自己生活中的与众不同。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可能迫不得已跟随着时代洪流大趋势前行,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开放发展的中国,我们个人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小趋势,我们也可以登上舞台,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取得喜人的成绩。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数的个人选择汇聚成为小趋势的洪流,由小趋势衍生成为大趋势,最终甚至决定一个民族进化发展的方向,而中国也因此变得愈发崭新与强盛。
想象力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正是因为我们丰富的畅想,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希望,在平淡而有意义的工作之中,我想我也可以试着去学会想像,学会思考,去想想未来的样子,自己给未来画一个像,似乎在这有时略显琐碎的当下也是一件乐事呢!
书中有提到:我们不作任何预言。那么我们做的是什么呢?我思考许久,其实更可能做的是对当下细腻的感知与对未来敏锐的洞察吧!
《未来简史》有感范文2序言
有次微信上聊天,我问大雄对未来一百年的世界发展大势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这代人就大致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十分推荐我看《未来简史》这本书。
看了之后确实挺有启发,作者所想的很多问题,也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在想的问题,但是作者的思考更加成体系,表达更清楚。在读书之余,我另外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像赫拉利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专业思考者"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或懒惰,或无方向,而赫拉利这样的专业思考者,正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互补。
作者提到一个词组,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用它描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真是非常恰当的。如今的我们,对于周遭的世界,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充分的理解。技术变得无比复杂,搞清楚背后的原理逐渐变得不可能,组织结构、流程也繁琐得难以把握,要厘清各种大小事件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很可能就干脆放弃,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一样过日子。
但作者没有放弃,虽然微观的社会现象已经复杂到无法把握,他寻找到了一种宏观上的框架,来对现实世界进行解读,《未来简史》就是他对现在的观察和对未来的'预测,提供了非常宏大的视角,帮助读者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有四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印象很深,下面简单介绍。
(一)意义之网
作者提出了"意义之网"这个概念,人类几千年有记录的历史,就是这个意义之网在发生变化。
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来传播一个设定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意义,好坏、美丑、对错都将在这个意义之网中被判断。
从最早的各类宗教,到社会主义,到人文主义,不同的时代讲着不同的故事,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就在同一个网中互动。
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对于许多常见的社会概念,将会获得一个稍微不同的看法。
(二)叙事自我
作者将自我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当下的感受即是体验自我,可以感受愉悦和痛苦。
而生活中的长期决定,则依赖于叙事自我。每个人为自己编织一个故事,按照这个故事来过自己的人生。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故事时,会参考我们周围人的故事,还有专家、成功人士们的故事,于是我们加入意义之网。
当我们说起"我"时,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我。
(三)知识公式
作者总结了三个时代的知识公式:
1中世纪:知识=经义X逻辑
2现在:知识=实证数据X数学
3新人文主义(未来):知识=体验X敏感性
这是一个很有颠覆性的说法,让我们看到,()知识本身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以经验观察和数学统计为基础的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强。
在诸如各类设计、艺术创作等活动中,体验和敏感性越来越具有特殊的价值,实际上也可以将它们看作一种知识。
(四)数据和算法
市场,政府,甚至人本身,都是处理数据的方式。
作者说现在科学界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生物只是一种算法,它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制造出超越人类的算法,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人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不不上大型计算机。
我们其实已经身处算法的世界,而且社会算法正在不断进化。今年我们国家开始在很多大学开设"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
在未来所有人可能面临的威胁:少数人经过升级后变成超人类,他们超越了算法,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能够作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决定,算法系统无法了解也无法管控这些人。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低等动物,同时受到算法和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小结
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逐渐结合,发展出超越现在人类的"新人类",也许会实现永生,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未来简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小结,我们人最本质的欲望,比如永葆青春,长生不死,千万年来并没有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在宗教仪式中幻想一下,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也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日课035 | 一个你本以为是缺点,但可以改变命运的能力》中,我们谈到:
其实,这种“察觉细微变化”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我们后天慢慢训练的。</br>
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有一个“特异功能”让我觉得十分惊讶。他们用鼻子稍微一闻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牛肉,哪个是猪肉,哪个是羊肉,而我就算吃到嘴里也尝不出这三种肉的区别。长大后,家里为了健康饮食,饭菜的口味逐渐趋向于清淡。随着重口味调料的减少,我发现我对于肉类的“敏感度”变高了。我不仅能很容易的分辨出肉的不同品种,还能在咀嚼之间体验到肉的层次感,分辨出同一品种下不同产地的肉质的区别。</br>
《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在书中举过一个自己的例子。他之前喝茶喜欢加糖, 后来发现糖把茶叶本身的味道给覆盖了,所以就把糖减少,专门体会茶的味道。然后他对茶的感觉就越来越灵敏,体验越来越丰富,最后发现他最喜欢喝的一种茶是中国四川雅安产的熊猫粪茶——就是用熊猫粪做肥料种植的一种茶。赫拉利说,早年你就算给他一杯用明朝的茶碗盛的熊猫粪茶,他也无法分辨出其中感觉,跟用纸杯装的普通茶叶有什么不同。但现在他能体会到其中有巨大的区别。</br>
上学做练习题的时候你也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题目看起来都差不多,你分不清应该用哪个知识点来解题。通过慢慢练习,你不仅可以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做到题目没看完就知道出题人想问什么。这也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了我们对于问题的“敏感”能力。</br>
那提高“敏感”的能力,有没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呢?</br>
“主动练习”是提高自己“察觉细微变化”能力最基本的方法。</br>
为了让自己更“敏感”,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感受到正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比如,如果你打算练习自己的英语发音,那你就不妨在跟读的时候进行录音。每过一段时间,都拿出之前的录音与现在的录音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差异,从细节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你看,这就是让你自己感受到细微差异的方法。</br>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想出很多很多的办法去锻炼自己的“察觉细微变化”能力。李笑来老师举过自己的一个例子:
主动找到变化固然关键,但是主动记录变化更为重要。 我们的记忆力是不可靠的,很多时候脑子里的数据和事实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记录工具的帮助,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去察觉这些细微的变化。只有记录下来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复盘,提升我们的“敏感”能力。</br>
除了“主动练习”之外,环境对于一个人“察觉细微变化”能力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br>
在科研领域,判断哪个研究方向有前景、值得做,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如此前沿的地方,信息是十分稀缺的,想要做出精确地预测,靠的就是“敏感”这一能力。 </br>
杨振宁曾说过,中国同美国在科研上真正的差距,不是在信息获取上,不是在物质投入上,而是在“传统”上。他说的传统就像是“空气”,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你才能获取创新的敏感度。这种敏感跟你的才智和投入都无关。</br>
他理解的传统是,“比如说,物理学有它的传统,一个年轻人要想钻到这个领域里头,他得学习过去几百年已经有的知识,他还得能够知道今天这个领域里头正在高速发展的是哪些问题。你如果在美国,在一个好的学校里头,你就浸*在那「空气」里头,知道什么东西是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传统」。”</br>
互联网可以让中国的研究人员很快获知国际文献,但是知道哪些文章可以再发展,就需要传统。你如果到斯坦福、MIT等大学,对那些现在将要发展的方向就会很敏感。而在国内,你就没有那么敏感。单纯的知道一个方向不重要,还得知道研究这个方向的问题需要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新的想法去看它。而在有「传统」的地方就会获取这些信息,会变得很“敏感”。</br>
虽然“敏感”这个能力很重要,但是“过度敏感”也是有问题的。有的人就特别敏感,别人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话,他还以为是什么暗示,别人随便开个玩笑,他也会生气。其实有些信息是用不着过度解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敏感度的同时,还要学会另外一个技能,那就是忽略。</br>
看到了,感觉到了,但是假装没看到,这是被动的忽略。根本不往那个方面看,这是主动的忽略。想要有这样的忽略水平,就必须得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们应该只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放松敏感。</br>
那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呢?万维钢老师说,琢磨人就不重要。琢磨事儿,琢磨思想,才重要。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艾莉诺·罗斯福有句名言:“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你得先有想法,才能使一件事情发生。那些厉害的人,是能让事情发生的人,这些人积极主动,爱谈论想法。一般人比较被动,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一个看客,在事情发生以后议论一番。还有一种人则只顾着研究怎么取悦前两种人。</br>
如果要把“敏感”的能力提升到极致,学会“选择性敏感”是很关键的一步。</br>
今天的知识要点如下:
第一级思维叫“观察”,是通过数据分析做出预测。
你的生活经验表明下雨会把衣服淋湿,所以下次下雨你最好打伞,这就是观察思维。观察是寻找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就是积累经验。
现在所有实用 AI 技术都是基于这个第一级思维。AlphaGo 下围棋,并不是它理解这步棋有什么用,它只不过知道走这步赢棋的概率会更大。
比如你开个便利店,有卖牙膏和牙线。观察思维问的问题是,如果一个顾客买牙膏的话,他有多大的概率同时也买牙线呢?如果你学过概率论,你知道这个问题的数学表达式是这样的 :P(牙线 | 牙膏)
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假设已经买了牙膏,求买牙线的概率是多少。这个知识对你很有用,你可以判断要不要把牙线和牙膏放一起,它们应该按什么比例进货。所有动物都有观察思维的能力。观察思维已经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远远不够。
第二级思维叫“干预”,是预判一个行动的结果。
干预,是说如果我现在把牙膏的价格给提高一倍,对牙线的销量会有什么影响?
这不是以往的数据所能告诉你的。是,以前可能发生过牙膏价格是现在一倍的情况,但是你不能用以前那个经验预测现在这个行动的结果。因为以前牙膏价格高,是因为别的缘故。可能当时牙膏紧缺才卖得贵。
现在我们说的是,不管别人家牙膏卖多少钱,你单方面采取行动,刻意地干预牙膏价格,对牙线的销量有什么影响。这种事儿从来都没发生过。
想知道结果,最好的办法是做实验。互联网公司一直都在做各种“A/B测试”,看看哪个标题能吸引更多点击,什么颜色的网页能让用户停留时间更长,都是用分组测试的方法。测试是主动的干预。
从概率角度来说,我们要研究的就不是前面说的那个 P(牙线 | 牙膏),而是P(牙线| do (牙膏)),其中这个 do 是一个数学算符,它的意思就是做一个干预动作。
其实生活中我们一直都在做干预动作。新**票房不太好,到底应该花钱做个电视广告呢,还是让明星爆个料?以往的经验可以给你一些提示,但干预动作的结果到底会怎样,你需要更高级的判断。
第三级思维叫“想象”,是对以前发生的事儿的反思。
第三级思维问的问题是,如果我当时是那么做的话,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现在工资很低,要是我当初好好学数学,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的工资会是多少呢?
你问的是一个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情。这叫反事实(counterfactual)分析。如果纳粹德国抢先一步发明原子弹,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件事儿在历史上并有没有发生,你积累的大数据好像用不上啊。
很多人爱说一句话,叫“历史不容假设” —— 这句话是错的。正是因为我们会假设,我们能想象不一样的可能性,我们才是高级动物。
想象是智人的超能力。珀尔引用了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的说法,大约是在七万年前,智人发生了一起“认知革命” —— 智人开始想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这三级思维,代表三个问题——
1这件事儿发生了,那件事儿是否也跟着会发生?
2我采取这个行动,会有什么后果?
3如果当初我没有这么做,现在会是怎样的?
回答第一个问题也许只要有数据分析就行,回答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你需要因果模型。你需要知道什么导致什么。
有了因果模型,你就能在大脑里做各种思想实验,你就能权衡比较,你就能为未来做计划。以前打猎都是你自己去,偶尔两个人一起去。但是如果你知道人多力量大这个因果关系,你就能想到,也许下次打猎可以多带几个人。我一个人打不过那个大象,五个人一起上行不行?
这样你就做了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你没有数据分析,但是你想象到了。这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突变,正是因为这个突变才使得人类脱颖而出。
因果思维有三个级别。
第一级是观测,你要处理的是已经观测到的世界。
第二级是干预,你要处理一个可以被观测的新世界。
第三级是想象,你要处理一个不可被观测的、你想象中的世界。
所以回归平均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统计现象,本质原因是小概率事件不会一再发生 —— 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神秘力量。
所谓 reason,是说对这件事的解释。比如你问我某个**的续集为什么票房不高,我说这是回归平均,这个事儿有一个解释。
而 cause,则是导致这件事的另一件事。你现在为什么感到有点饿,因为你没吃早饭。Cause 就是“因果关系”里面那个“因”,我们这里统一翻译成“缘故”。
世界上有些事儿,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真实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是错综复杂的,你根本就无法列举影响一个结果的所有可能缘故。你必须做出各种取舍,你只能把你认为最重要的缘故画在图上。图画完了,你并没有科学地、彻底地、逻辑完备地回答“为什么”,你只是说,根据你的猜测,应该是因为这几个缘故。
这是一种概率化的因果,但是也不能排除单纯的相关性。
珀尔倒是给了一个更好的定义:P(Y | do (X)) > P(Y) 也就是说,如果你单方面对 X 做一个干预动作,导致 Y 的概率增加,那么就是 X 导致了Y。这个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合理的定义。
皮尔逊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各种相关性。他注意到,有些相关性很有意义,有些相关性就没什么意义,他称之为“伪相关(spurious correlation)”。比如说,一个国家的人均巧克力消费量,和这个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有一个非常强的正相关。皮尔逊说这就是一个没什么意义的伪相关。你总不可能说吃巧克力有利于得诺贝尔奖。让我们解释这个相关性的话,肯定是巧克力消费量高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比较发达,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容易出诺贝尔奖得主。有因果的相关性更有意义 —— 虽然我们无法用纯粹理性定义因果。我们如此地倾向于因果思维,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因果思维很有用。一个简单的因果模型,就能胜过无数经验。
我这个因果模型并不是客观的。你不可能通过数据分析、用机械化的流程得到这张图。因果图之所以这么画,图中之所以考虑了这些关系而没考虑别的关系,这是你自己主观的选择 —— 是你用自己的知识、阅历和判断画出来的。
也就是说,因果关系,其实是你的主观假设。数据是客观的,而人的观点是主观的。相关性是客观的,因果是主观的。
有了这个洞见,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就是下面这样的——
第一步,根据你自己的见识,画一张主观的因果模型图。模型里有些因果关系是概率性的,A 发生并不一定会让 B 发生,只要 A 对 B 有影响就行。
第二步,使用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图中每个因果关系的强弱大小。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因果模型。
第三步,使用因果模型,你就可以回答“观察、干预、想象”那三种问题了。
如果 AI 拥有这样的模型,它就等于获得了智能。珀尔称之为“小图灵问题”,相当于计算机通过了一个小的图灵测试:他掌握了因果思维。
真实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是错综复杂的,你根本就无法列举影响一个结果的所有可能缘故。你必须做出各种取舍,你只能把你认为最重要的缘故画在图上。图画完了,你并没有科学地、彻底地、逻辑完备地回答“为什么”,你只是说,根据你的猜测,应该是因为这几个缘故。
而事实上也不需要回答“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改变世界真正有用的,其实就是回答“观察、干预、想象”这三种问题!
所以因果分析的最终目的不是查明因果关系,而是回答三种问题。这三个问题比因果关系更基本 —— 因果关系只是我们回答问题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只靠数据分析,你回答不了第二和第三种问题。当然,有了这个手段,如果你的因果模型不准确,你给的答案也会不准确 —— 你可能会漏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果关系,你可能忽略了黑天鹅事件。但是这不要紧!预测未来的事儿本来就是谁也保证不了100%准确。
哲学家的世界观谁也反驳不了,但我们这里不解决世界观问题,我们解决方法论问题就可以了。
虽然模型是主观的,但是因果分析仍然具有客观的性质。如果两个人的假设相同,他们画的因果关系图就是一样的,那么因为接下来的数学方法是客观的,这两个人对未来的预测,必定是100%相同。
用一句话概括贝叶斯思想,就是“观点随事实发生改变”。知识这东西就得经常地核实和订正。
福尔摩斯爱说自己用的是演绎法,其实不准确。破案是归纳法 。演绎法是按照规则推导一件事的结果,归纳法是从结果追溯缘故。你是从一具尸体出发,推测是谁杀了他。贝叶斯方法的本质,就是从结果推测缘故。你怀疑凶手是老王,但是你没有任何证据,所以你的怀疑度比较低。有一天终于从老王家搜出了凶器,这个证据会使你对老王的怀疑加重,你要更新对老王的怀疑。这就是观点随事实发生改变。
1先评估一下自己的信念,设定 P (信念);
2等待新证据;
3证据出来以后,用贝叶斯公式更新自己的信念,计算 P (信念|证据);
4继续等待新证据……
不要说什么“坚定不移”也不要听风就是雨。保持开放心态,让你的观点随事实发生改变,用一个量化的数值决定你的判断。虽然永远都摆脱不了主观的成分,但是你会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贝叶斯提出,什么叫“信”、什么叫“不信”呢?贝叶斯说,你对某个假设的相信程度,应该用一个概率来表示 — P (假设)。
P = 1 就是绝对相信, P = 0 就是绝对不信 ,P = 15% 就是有一点信。
有了新的证据我们要更新这个概率,变成 ——
P (假设|证据)
这个叫条件概率。一般来说, P (A|B) 的意思是“在 B 事件是真的条件下,A 事件的概率”。咱们举个例子,A 表示下雨,B 表示带伞。一般来说这个地方不常下雨,所以 P (A) = 01。但是今天你注意到爱看天气预报的老张上班带了伞,那你就可以推断,今天下雨的概率应该增加 —— 在“老张带伞”这个条件下的下雨概率,就是 P (A|B)。
注意如果我们画个因果关系,缘故 → 结果,在这里就是 “下雨 → 带伞” ,A → B,和 “老王是凶手 → 在老王家里找到凶器”,它们都相当于 “假设 → 证据”。
现在我们想算的是 P (假设|证据),是从结果倒推缘故,这叫“逆概率”,这个不好算。一般都是从缘故推结果容易算。比如说你看见一个小孩向窗户扔球,你可以估计窗户被打碎的概率有多大,这是“正向概率”。但如果你看到窗户碎了,想要推测窗户是怎么碎的,那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咱们要算的是一个逆概率,这要怎么算呢?这就是贝叶斯的方法。
贝叶斯公式
为了计算 P (A|B),我们考虑这么一个问题:A 和 B 都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这道题有两个算法。一个办法是先算出 B 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是 P (B);再算 B 发生的情况下,A 也发生的概率有多大,是 P (A|B),那么 A、B 都发生的概率,就是把这两个数相乘,结果是 P (A|B)×P(B)。同样道理,先考虑 A 发生再考虑 A 发生的条件下 B 也发生,结果是 P (B|A)× P (A)。这两个算法的结果一定相等, P (A|B)× P (B) = P (B|A)× P (A),于是
这就是贝叶斯公式。之所以要这么算,就是因为常常是 P (A), P (B) 和 P (B|A) 都容易知道,而这个逆概率 P (A|B) 只能用这个公式间接知道。
例子:现在咱们来算一个具体的应用。有一位40岁的女性去做乳腺癌的检查,检查结果是阳性。那请问,这位女性真的得了乳腺癌的概率有多大。
我们用D表示她得了乳腺癌,T表示测试结果为阳性,这个因果关系是乳腺癌导致阳性, D → T。我们要计算 P (D|T)。根据贝叶斯公式,我们需要 P (D), P (T) 和 P (T|D)。
在有新证据之前, P (D) 就是一般相同年龄段女性得乳腺癌的概率,统计表明是1/700。
P (T|D) 是如果这个人真有乳腺癌,她的监测结果为阳性的可能性。这是由检测仪器的敏感度决定的,答案是73%,仪器并不怎么准确。
P (T) 是随便找个人,给她检测出阳性的可能性是多大。这个我们没有直接的数据,要拆成这个人有乳腺癌(D)和没有乳腺癌(~D)两种情况,其中 P (~D) = 1- P (D) = 699/700。刚才说了有乳腺癌、检测为阳性的概率是73%。而没有乳腺癌的人还可能会被误诊成阳性,已知这个误诊率是 P (T|~D) = 12%。于是
P (T) = P (T|D)× P (D) + P (T|~D)× P (~D) = 121%
把这些数字带入公式,我们最终得到 P (D|T) = 1/116。也就是说,哪怕这位女性被检测出来是乳腺癌阳性,她真得乳腺癌概率也只有不到1%。
贝叶斯公式 ——
右边乘法的第一项 P (B|A)/P(B) 有时候被称为“似然比”。那么贝叶斯公式可以写成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观念更新”的公式。 P (假设) 是你的老观念,新证据发生之后,你的新观念是 P (假设|证据)。新观念等于老观念乘以似然比。
你的观点,随着事实,发生了改变。
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的阅历和想法不同,一开始的观点不一样,那么哪怕是面对同样的证据,人们更新之后的观点,也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贝叶斯方法本质上是个主观的判断方法:同样的证据,它允许你有不同的判断!
第一层判断力是既然这个东西“贵”,那就肯定有效;“贵”可以让你觉得有效,最多相当于“理论上应该有效” —— 可是真正有没有效,得看实践。
第二层判断力是有个熟人用了这个东西有效,所以我认为它有效;一个例子能证明有效吗?可能熟人那几天偶然身体不好,本来不吃也能恢复,吃保健品和恢复完全是巧合。你最起码得知道大多数人吃了这个保健品有没有效 —— 以及,这个保健品有没有害。
第三层判断力是对人群的研究;假设二十年后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这个保健品集团为了跟上人民日益增长的智商,委托内蒙古大学出了一个报告,说吃了这个保健品的人群的身体状况,平均而言,比没吃的人群好。那这个报告能说明这个保健品有效吗?还是不能。保健品卖得挺贵,吃这个保健品的一般都是有点钱的人。这些人的医疗保障、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各方面都比穷人要好,他们的身体状况本来就应该更好。你怎么能知道是吃了保健品的人身体好呢,还是身体好的人更容易买保健品吃呢?
第四层判断力是想到一个因素就控制一个因素;大量学术研究都是这么做的,控制了各种可能因素之后,给你一个结论:X 跟 Y之间有这么一个推测性的关系。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你永远都无法穷尽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也许就是有一些变量是你没想到、或者来不及控制的!所以你还是不敢说 X 跟 Y有因果关系!
第五层判断力是随机实验;随机实验是判断力的第五层,可以说现在你找不到更准确的判断方法 —— 但是它仍然不是最先进的方法。关键在于,有些事儿不能做实验。比如你想知道吸烟是否真的导致了癌症,你总不能把人分成两组,逼着其中一组人每天吸烟吧?如果不能做实验,你就还得做些事后的统计,比如看看烟民得肺癌的比例是不是比一般人高 —— 然后你就还得各种控制变量。
第六层判断力是用更简单、更准确的方法决定到底应该控制哪些变量。因果革命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在数学上发明了 do -算符。没有这个算符,统计学家永远都说不清到底什么样的因素是干扰因素 —— 干扰因素根本就不是单纯用统计数据能定义的概念。有了这个算符,我们就可以说,所谓“存在干扰因素”,就是 ——
P (Y|X) ≠ P (Y | do (X))。给定任何一个因果关系图,我们都能使用这两条规则确定,到底哪些变量应该被控制。
第一条规则是“后门”路径的信息传递必须被隔断。所谓后门路径,就是从 X 到 Y 的一条连通路径,其中起始的箭头指向 X。后门路径中可能包含干扰因素,你需要控制其中一个变量,阻断信息传递。
第二条规则是如果后门路径中有“A → B ← C”这样的“碰撞”结构,那就不要控制了,因为其中的 B 已经阻断了 A 和 C 的信息交流,控制反而会带来干扰。
图中没有后门路径,不需要控制任何变量。
X←B→Y是个后门路径,我们需要控制变量 B。
混杂偏误
上一讲说的贝叶斯方法适合每次遇到一个新证据的情况,今天我们说说科学家使用的大规模统计研究。咱们先捋一捋。说 X 对 Y 有效,就是要建立从 X 到 Y 的一个因果关系:X→Y。
事情的复杂之处在于,往往会有一个其他因素,Z,既影响了 X 也影响了 Y。因果关系图就如同下面这样 ——
比如说,X 代表每天锻炼身体,Y 是身体健康,Z 是年龄。我们希望证明锻炼身体能促进身体健康,但是你得考虑年龄因素。年轻人更爱锻炼身体,年轻人的身体也更健康。那当你观察到爱锻炼身体的人更健康这个现象,你就不知道到底是 X 导致了 Y,还是因为 Z 同时影响了 X 和 Y。
统计学上管 Z 叫“干扰因素(confounding factor)”,也叫潜在变数。不考虑 Z 就贸然说锻炼对身体有好处,那你就犯了“混杂偏误”,也叫“混淆偏移”,英文是 confounding bias。Z,混杂了X→Y的因果关系。
但是你很容易就能去除 Z 的混杂。比如如果年龄是个干扰因素,那我们可以只考察同一个年龄段的人,看看其中锻炼和不锻炼的人的健康区别。如果同为50岁,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身体好,那就说明在年龄之外,锻炼真可能有好处。
在统计学上这叫“控制变量” —— 我们控制了年龄因素,“controlling for Z”,再看 X 和 Y 之间有没有关系。
而年龄之外还可能有别的因素。比如时间也是个因素,工作清闲的人有更多时间锻炼,同时工作清闲的人身体状况也可能更好,所以你还得控制“工作清闲”这个变量。
前面说保健品的时候提到的经济条件可能影响健康,而且经济条件好的人的确更爱锻炼,所以我们必须控制经济条件这个变量。
1逻辑化,是用理性取代感性。
2逻辑化才能把道理讲清楚。讲清楚了,在法庭上辩论才有力量。
3逻辑化才能标准化。标准化了,才能普遍推广,才容易被人广泛接受。
4逻辑化才能机械化。机械化了才能教给 AI。
休谟提出一个关于因果关系的定义。他说所谓的因果关系只不过就是时间上先后发生的两件事,我们在感觉中觉得它们之间有联系而已。用今天的语言来说,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脑的一种错觉,因果其实就是相关性。
但是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休谟改主意了。休谟说所谓因果就是如果不是第一件事发生了,第二件事就不会发生。
我看过的第一本突破我认知的书籍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是以历史学的视角对人类演进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从早期的人类进化到农业革命、宗教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争议的见解和假说,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下面就几个重要观点进行分析:
首先,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正是语言让人类可以进行思考和交流。而这种思考和交流能力又促进了人类进化的步伐,从而使得人类具备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一点也与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念不同,人们往往认为是智慧使得语言产生。
其次,尤瓦尔·赫拉利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为它打破了以往的宗教和传统观念,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而这个观点在很多宗教和传统文化中是不被认可的。
再次,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历史上的进步并不总是能给所有人带来幸福。例如,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但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产生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这一点也提醒人们,在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公平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最后,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线路,而是由多条路线交织而成的。不同的文化、地理和历史背景对人类的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美洲原住民与欧洲殖民者的冲突,非洲的种族歧视,都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历史事件。这种多样性也提示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通过对历史的探讨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方式和观点,挑战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念和认知,颠覆了一些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何影响人类的演进和文化,以及历史上各种制度、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交织。此外,这本书也让我们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提醒我们必须站在全球的视野,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和狭隘的认知。
当然,尤瓦尔·赫拉利提出的观点和假说也并不是完全正确或普遍被接受的。在学术界和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其一些观点的质疑和争议。例如,他提出的关于语言产生的假说,一些学者认为并不具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他关于未来的预测和展望,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怀疑。
总之,《人类简史》是一本具有启迪意义的历史巨著,对于探索人类演进历程和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学术研究者,都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知识和启示,加深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理解。
“思维地基”之结构化思维篇
全面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思维地基”之结构化思维篇
20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8 分钟
要建构、先解构
我的结构化思维之路的起点要追溯到读大学的时候,记得当时第一次读到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的某本书里的一句话:
我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社会如何迫使那些心智敏感又不想循规蹈矩的人走向毁灭。
整个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雅克·德里达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通俗的说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不容置疑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将固有逻辑和结构系统进行拆散和重新组合,破除所有形式规则。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前,人类社会一直都认为牛顿的物理学定律既适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体,也适用于整个宇宙。人类对于任何现象、事物的解释更倾向于进行全面的、统一的解释,以证明这种解释的正确性。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大众的要求也是要有统一的着装、统一的行为、统一的信仰。某些大师的思想上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后,变成了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
后来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物理学的探索方法,打破了牛顿物理学的绝对权威,同时开启了数学等其它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反思绝对权威、绝对真理是否存在。因此尼采提出“上帝已死”,拉开了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序幕。
虽然这股思潮没能在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产生多大影响,它影响的主要是艺术领域,如建筑后现代设计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解构音乐创始人约翰·凯奇(John Cage),解构主义的**作品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但是这股思潮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过去十二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尤其是人文和社会科学部分的缺陷与缺失,让我萌发了前往异国深造的念头,也奠定了我重新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精神基础。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头看,当年的解构主义思潮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去中心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消费方式、出行方式甚至学习方式,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正在颠覆和重做所有的行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创新,互联网公司将他们的组织结构由原先的“金字塔”型变成了扁平的“蜂窝状”,让更接近市场的一线团队担负起了服务客户与创新的重任。这就是“去中心化”在商业组织领域的渗透。
其实不仅大众的消费需求变得个性化,人们的审美观、行为模式甚至意识形态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分化,而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就是这些个性化背后的根本动力。
尽管“去中心化”和当年的后现代结构主义一样,都会遭到“中心”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抵制,尤其在采用金字塔型结构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治理的国家中,这将使得“去中心化”之路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态势,但是支撑“去中心化”背后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是帮助人类挣脱枷锁,不断进步的底层素养,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说学习一门学科有三个层面,学科知识只是学科思想的表层形式。如果你光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那么这门学科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技能或技术。但大部分学科其实是一种过程和方法,比如科学的研究过程是“问题-->假设-->求证”,我们通过掌握这种研究过程掌握实证与定量的方法,学会用数据说话。
更深层去看,我们学习一门学科最终还是要学习这门学科的精神和态度。比如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包含了理性的思考(追问到底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态度,而人文学科则包含了更多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终将去向何方的终极思考。
所以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前,首先要理清我们过去所学的知识中到底有哪些属于表层知识,哪些属于过程和方法,哪些构成了我们的精神和态度。
正所谓“不破不立”,先解构,才能建构。
建构的核心法门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普通人的结构化思维分两重境界:
第一重的典型输出是能够对某个问题进行结构化的拆解,并精准的找到解决方案。第二重境界表现为能够针对某个议题自行建模 --> 解释 --> 场景化应用。
第二重境界与第一重境界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结构”,结构化思维的最终目标也是形成自己的“结构”,所以我把这个形成自己的“结构”的过程简称为“建构”。
两重境界的修炼过程可以概括为:学习 --> 提炼 --> 应用 --> 再学习 --> 再提炼 --> 再应用。
由于学习与提炼在建构中扮演了比较核心的角色,大多数人往往是因为迈不开这两步,所以到不了总结出自己结构的境界,所以本篇先介绍学习与提炼的核心法门。
1 学习:先系统、再碎片。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等学府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当时的经济学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本科生们学的都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
出生于经济学世家的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09)在他30岁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用3年时间把过去100多年的点状的经济学理论整合重构,写成了一本《经济学》教材。这本教材把经济学理论分成7部分:基础概念、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经济和经济政策。
他的这本教材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虽然后来另外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和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也写过两本比较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但书的结构都没有跳出萨缪尔森的框架。
萨缪尔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但是经济学高地从欧洲转到美国却不是自萨缪尔森开始。美国学者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喜欢建立学科结构(建构),这使他们更容易从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维度思考这门学科,并找到这门学科固有的不足和痛点加以提升。
这种建构思维后来被麦肯锡(始创于美国的咨询公司鼻祖)总结在《金字塔原理》中,被世界以“结构化思维”的名字所认知,成为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们学习一门学科、读一本书、看一个人,都应该从整体结构而不是某一部分开始。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填充内容。这里就引出两个关键点:
结构要向大师学习、系统化地学习;内容可以降维学习、碎片化地学习。什么意思?
真正的经典作品并不好找,但是理解了大师的“思想结构”,胜过向普通人学习10年。所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寻找经典,而不是阅读普通作品或与普通人交流上。
理解大师的“思想结构”是指在读大师的著作时,不要过分追求每一章的内容,而要去想章与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编排,如果那样编排可不可以。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容可能只要2、3个月,但是理解经典作品的结构可能需要2、3年。当你真正体会到大师所设结构之精妙的那一刻,很可能就是你思维层次跃迁的时刻。
至于内容,现在流行知识付费,大量的知识付费节目为了让更多人愿意来看或听,都选择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被割裂成小块的“面包”,涂上“果酱”或“黄油”进行“投喂”。这种类型的知识获取方式适合已经长了“尖牙”的物种,既已经对这块知识有整体框架的人群,否则你的“牙齿”将在反复咀嚼“面包”的过程中变成“幼齿”,从此丧失“猎食”的能力。
所以,内容用碎片化的方式学习是可以的,但还是要谨慎选择输入渠道。
2 提炼:知其同,而不是求其异。
请在30秒内熟读并牢记以下这些名词:
卡车、大象、老虎、苹果、菠萝、出租车、公交车、哈密瓜、猴子。
可能大多数人在30秒之后闭上眼,记得的只有一团乱麻。
但如果用结构化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梳理:
交通工具:卡车、出租车、公交车
水果:苹果、菠萝、哈密瓜
动物:大象、老虎、猴子
这样看起来就有条理多了,记起来也更容易了。
人脑喜欢结构化的信息,用逻辑把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能够使信息更容易记忆。这个就是提炼结构的第一步。
不断地发现学科、著作、他人行为的相同之处,将这些相同之处归类整理,当这样的“类目”积累到临界点,就能够形成你自己的结构。
这部分的范例可以参考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这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清晰地指明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的本质与发展脉络:
物理学:研究宇宙的基本特征。
化学:研究原子和分子的故事。
生物学:研究有机体的故事。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化的发展。
他将人类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
认知革命(大约7万年前)
农业革命(大约12000年前)
科学革命(大约500年前)
并指出推动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创造出了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发明了文字,以这两者补足了基因中的不足。
“想象秩序”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但是为了维持“想象秩序”,人类将其包装成必然,然后恶性循环加固了这些秩序。
他认为历史的大方向是全球融合。目前全球文化的内核是亚非世界的文化。但全球文化虽然单一,却非同质。
公元前的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
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然后他详细论述了货币、帝国、宗教的演化过程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人类简史》是前无古人之作,真正的上帝视角。因为它写的是人类从智人到现代的整个历史,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写,同时书中有很多听上去惊世骇俗,但细品后觉得很有道理的观点。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看一本百科全书。震撼我的不仅是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观点,还有他对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及其它学科融汇贯通的程度以及自身建构能力之强大。
我想,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最高境界。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赫拉利的著作领悟出很多提炼自己结构的方法。
总结一下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来自我们对科学的不懈探索、对权威观点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要想掌握结构化思维的精髓,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考套路,我们必须系统化的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思考与建构,同时不断找出知识中的相同点,归类整理成我们自己的小类目。当这些小类目积累到临界点时,就能够形成我们自己的结构。再经过场景化的应用与修正,我们的结构化思维能力一定能够获得显著的提高。
、美盲,是一种新的无知

实际上无论是60后还是70后,乃至80后,我们小的时候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审美养成的常规训练,跟我们朝夕相处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丰富的感官体验不仅没有广泛优质的滋养土壤,就连书本上的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要不然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小学的教材教辅乃至课外读物,还是那股浓重的挥之不去的乡土气息。
我不是在故意在吐槽中国东方审美,而是目前普遍的不讲究的、偷懒的、庸俗的设计和审美水准真的让人崩溃。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被官方和民间公认为一种叫副科的东西,这个现象直到今天才慢慢有所好转,但是三四代人挖的坑,一两代人真的是填不完。
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多次强调,在未来知识已经被重新定义了:知识=体验×敏感度,我们大部分的记忆能力和存量知识的存储将被云存储所逐步取代,甚至代表逻辑思考的算法也将因云计算变成开源的基础设施,就像数千年前快速奔跑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存活,而今天的很多发达的交通设施不仅重新定义了位移效率,甚至还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体验一样包含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上升到同理心与分别心的人的感知能力敏感性问题,体验能力是基础能力,而敏感度是这个能力效应的系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体验和敏感度方面如果欠缺基本的能力,将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彻头彻尾无知的人。
二、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养育,然而好的教育本身并不是简单给予他们学习所谓新知的能力,或者简单教会他们高效学习的方法,因为,掌握某种确定性的存量性知识已经不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了。不确定性的增量知识和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成为一个孩子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
自从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增长之后的21世纪,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最缺并不是高智商高学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了,这个时代最缺的反而是那些有良知又有审美能力的新成长阶层。
但是,上一批所谓的社会中坚力量,无论是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并没有创造一套在全球范围内有中国辨识度、且富有新时代特质的美学体系。近代社会以来,在这方面,我们远不及日本、韩国等其他东亚发达国家。
无论是在工业品还是智能产品上的美学风格的创造能力,不仅没有继承好东方美学的优良传统,也没有真正做到有效地融合西方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美学元素。说好听一点,叫做照猫画虎地所谓致敬一下,说难听一点就是:抄袭,这个现象在中国,绝不是孤立知识产权风气。
这个风气的源头,在于我们每个家庭的美育滋养意识薄弱。如果弄懂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美盲癌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木心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三、生活即审美,并非务必在殿堂

很多人问我什么叫美,什么又叫做审美,我试着做过一个回答分享给大家:美,是一种通过极致努力,实现的好。审美,就是认知这种好的水准和能力。
没有付出过程的好,并不是不好,而是并不是真正高级的好。所以,美和审美和养成并不是一种普通人必须通过专业的艺术学院的系统学习才会习得的技术,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中,它是一种时刻伴随的思考方式,就是那种努力追求更好的精神规范,对多样性和丰富性兼容并包的能力。
回到本质来看,美就是信息的秩序感和多样性之间的高度动态平衡,审美就是认知、发现和实现他们的能力。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都是不断地平衡多样性和秩序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无数个艺术或者生活样里,找到那些曾经以更多看待世界可能性的全新视角。
或许它是莫奈的模糊和光影;
或许他是毕加索的抽象和超现实;
或许它是宫崎骏的东方画风和配乐美学;
或许它是蒂姆·波顿的奇想与特立独行;
或许它是迪士尼与皮克斯的梦幻与美好;
或许它是涂鸦的即兴和多彩;
或许它是当代艺术的奇想和开阔;
或许它是一个小小的手工;
或许它是一个礼品包装盒;
或许它是个清新的午餐便当……
然而这一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能接触和感知它们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我们的思维通常分为逻辑分析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其实就是艺术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绪记忆,就谈不上童年时期的完满的智力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对拓展孩子的智力发展、丰富孩子的情绪记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