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是一个其他什么名人,这可是一个可以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普通大众当中,有或者没有的答案都可能会招致另外一群人的唾骂或者是激烈反驳,不过好在,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虽然这篇文章是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可能这里并没有一个自己的明确地的答案。如果说文中或明或暗的有人读出了明确地倾向,那请记住我这句话:世间有没有真理这回事不是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如果真的有,那更不是我可以求得的,这里只是留下我的思考方式和过程而已。
要问世界上有没有真理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到底什么才是真理。一般的回答可能是“真理是被事实证实的理论”。 这里我觉得有三个要点是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明确的 。
首先就是理论的范畴 ,理论是对一般规律的抽象化总结。虽然“打雷,下雨”在某些普通人看来也是理论,但是这句话里面仅仅是一种对现象或者是具有相关现象的的描述,不可以将这句话推及到其他方面。这是由于此句没有把一般现象规律进行抽象化描述以及必要的归纳与推理,所以这句话不在本文要说的理论的范畴,读者下面可千万不要掉进了“因为XX现象,所以XX结论”的坑。
(写到这里突然想加几句,原来父母为了堵住我们的嘴没少这样给我们解释问题,说了还是不懂,再问可能就是“你怎么这么笨”,搞得我一度以为自己脑子锈掉了竟然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甚至为此自卑了好久!想想也是醉了!看来还是读书拯救了我。)
第二就是事实的涵义 。我记得有本书里面曾经反驳过一些字典里面的解释,这种解释翻译过来就是“那些使理论为真的就是事实”,这种做出事实和理论互相解释的人万万没有可能与之探讨问题,除了抬杠估计脑子里估计也没啥疑问。这里所谓的事实是指可以被明确观察到的,金子就是金子,沙子就是沙子,这里有一个隐含的意思是事实观察要有大众的“认同性”,我说这是辆车,你非说这是飞机,那我们不可能在一起讨论问题,你的事实绝对不是我的事实。事实被认同,理论才有可能是真。如果大家各有各的事实,那就是大家各有各的真理,反而就是没有真理。
第三个就是验证的涵义 。理论的验证是要以事实的观察去验证的,要验证A则B,则要用非B则非A来检验的。各个问题高手可以讲得简单,但也不乏有高手掉进这里隐藏的坑,我就不卖弄了,不然容易漏拙。
三点澄清了,那世间 到底有没有真理呢?
首先从第一点看,真理一定是一种抽象 。既然涉及抽象则必然涉及到人的思维过程,也涉及到语言表达的问题。
我不是一个语言学家也不是一个能够看透思维过程的人。但仅从简单处看,一般而言如果一个语境里面没有一个概念,那么基本上这个语境里面的人对这个问题就没什么了解与想法。比如有人讲过中医里面的“上火”这个概念,在西方世界里面真的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这就是不同语境的隔阂。再比如经济学里面有个非常火的词Utility,你可以问问有多少中国人在明白这个Utility各个词到底是什么的,甚至这个词连西方人自己也搞不懂,因为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都是人凭空想象出来的。
从人的思维过程当中看,思维的生物学基础是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信号传递,可是没有人能够从人类大脑的物理实在和信号传导过程直白解释思维的存在。解释不了思维的存在,也就解释不了真理的存在。就算我们心大,抛开这个生物学基础不谈,那还是要承认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理解这回事存在,这个思维结果的差别又如何保证整理的存在呢?
再来从事实这一方面去看吧 。前文说事实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认同性。一般上讲,人们之间对现象的观察很容易达成一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反思一下具有认同性的观察的产生或者或来源。人类的观察基于自己的感官,也就是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各种感觉实际上都可以看做是一种传感器,最终感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这又回到了刚刚那个问题,貌似怎么也绕不开思维这个坑。
还有就是人类的科学发展已经把自命不凡的人类请下了神坛,科学证明确实有很多是人类的感官无法获取的,比如听觉是有一个可以听得见的频率范围的,人类的眼睛也只能看到特定频率的光,狗的鼻子远比我们人类的鼻子好使,等等等等。我们人类要观察这些超乎自我感官系统的事实或者现象还得借助于各种工具,这相等于给手上戴了一个厚厚的手套,我们可能越来越难以了解真正的现象是什么。
第三点关于验证的,我只能说连浅见也不敢有 。这里可能是关乎着象牙塔似的逻辑学,不是我这种靠读点书,胡乱想象的人可以任意发挥的地方。但我想,如果抽象和事实这两回事都无法有明确的指证的话,遑论验证?
好了,问题抛完了,可是我想并没有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真的不是我这样的人可以解决的,况且这里面可能还存在者一些学科上的错误被方家贻笑。但是把球抛给别人也不是我的作风。我还是要发表我对以上麻烦的一些思考。
如果非要我回答这个题目的话,我的答案应该是“ 不知道,可能有,可能没有 ”,注意,这十个字不是在凑字数,而是真正的想法: 真的不知道有没有,即便是有也不是我所能了解的,即便是没有我也没有法子去证实没有 。仅此而已。
我刚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心里的感觉应该叫悲催。学了这么多年科学文化知识,抓耳挠腮的思索了这么多年,甚至不惜忍下灯红酒绿钻进书本里面只想找到哪一个确定性的答案,结果可能是没有,如何能不让人不失望?
可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一个词可能会让我解决这种焦躁——想象的共同体。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现在的技术手段到底是把我们在实际距离上拉远了还是在心里举例上拉近了都无关乎我们之间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想象。只有我们还是人,还是具有一些进化上、生理上、思维上的共通之处的,也就是还是能够建立起属于群体的想象的共同体。这里仅仅是有一个解决心下不安的苗子,详细的思考我觉得还是日后再展开吧。
以上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逃不离思维(或者说是逻辑过程)的瓶颈,具体思维的极限在哪里就由各位读者自己去探索吧,不见得只有哲学家才能思考这些问题,能思考终极,我个人觉得自己又从小长大了一回,也从根本上反思了自己的头脑和想法,或许这是我们普通人读书学习的根本目标吧。
注:我不是一个记性好也不是一个善于记笔记的人。以上所有的思考都有名家的影子在。具体哪些观点是谁说的我也记不清楚,总感觉在名家的引导下现在这就是我的想法,谨此他们致敬!
尤瓦尔赫拉利:幸福快乐的关键是什么?
20220128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真理。如果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生活就毫无意义。
上周,老何在得到陈章鱼的《每周新书盘点》学习了中国人大哲学学院教授赵汀阳老师的《论可能生活》一书中关于对什么是真正幸福的理解,赵汀阳老师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幸福公理」: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
这个话说得有些绕啊,咱们翻译一下。就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给你钱你也乐意去做,不做不甘心;而且你做这件事情的结果,还能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创造性行动。
几年以前,老何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看到一番关于幸福的精彩讨论,非常值得有兴趣的朋友学习和思考!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和快乐,但你有没有想过幸福快乐来自哪里?我们又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快乐呢?
对于快乐的来源,历史上大致有三个观点:
1快乐来自主观感受
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快乐来自主观的感受,快乐就是“主观感到幸福”。
这也是一般对于快乐普遍接受的定义,依照这个观点,快乐是种个人内在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当下直接的快感,或是对于长期生活方式的满足。
那么,快乐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如何呢?
有调查机构对金钱、健康、社群等外部因素与快乐的关系做过调查。
快乐与金钱的关系: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快乐与健康的关系: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家庭、社群、婚姻与快乐的关系:
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金钱和健康。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而那些家庭机能失调、一直无法融入某个社群的人则明显比较不快乐。而其中,婚姻有事特别重要的一项因素。多项重复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感觉快乐,以及婚姻不协调与感觉痛苦,分别都呈现高度相关。而且,不论经济状况或是身体健康如何,情况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够决定自己要走哪条路,但也让我们越来越难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于是,社群和家庭的凝聚力下降而解体,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到越来越孤独。
2快乐是客观条件符合主观期望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务、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如果说快乐要由期望来决定,那么我们社会的两大支柱(大众媒体和广告业)很可能正在不知不觉地让全球越来越不开心。
有没有可能,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会对生活不满,不只是因为贫穷、疾病、腐败和政治压迫,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标准?
3快乐的关键在于人的生化机制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由经过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形塑。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主观幸福感)并不是由外在因素(例如工资、社会关系或政治权利)来决定,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
我们能够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所以,那些刚中了乐透、刚找到真爱的人,之所以会快乐地跳起来,并不是因为真的对金钱或情人有所反应,而是因为血液中开始流过各种激素,脑中也开始闪现着小小的电流。
“吊桥效应”是这种生物理论的很好运用。由于身体上的紧张引起心跳加快而让人误以为这是对于见到喜欢的异性时的怦然心动。
但如果说幸福快乐是有生物学上的神经元等产生的生理快感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似乎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追求了,只需要通过药物或者借助科技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可以获取这种快感,如骇客帝国等科幻片中的画面,不敢想象!但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快乐吗?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佛教的观点最有意思,根据佛教的观点,大多数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为快感就是快乐,不愉悦的感受就是受苦。于是,人类就渴望能有快感,并希望避免不愉悦的感受。然而,这是大大的误解。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每次碰上不快,就感觉受苦。而且就算已经得到快感,因为我们还希望快感能够增强或是害怕快感将会减弱,所以心里还是不能感到满足。追求这些主观感受十分耗费心神,而且终是徒劳,只是让我们受制于追求本身。因此,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觉一切没有意义。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人想要脱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
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多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佛教与现代生物学和现代自由主义的相同点,在于都认定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如果越强调主观感受,反而就越感到苦。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了。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佛教思想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宗教更是一种哲学体系,佛家、道家、儒家从某种角度上看其实是相通的,是一种理解世界万物的方式。惊异于尤瓦尔对佛教思想了解如此之深,同时又不得不深思是不是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追求太过于执着,以致于“着力极差”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宁静、圆满。
在佛家看来,“求不得”才是追求快乐本身路上的苦。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要做到佛家所说的完全放弃自身的欲望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太难了。对于求而不得的事物,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唯有降低自身的期望,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对于幸福快乐的思考,其实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对这个议题继续进行了探讨,人类对于幸福快乐的追求不会停止,未来人类还会继续寻找幸福快乐的关键,它将会是未来人类可能的重要的议题之一。
当我慕名打开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时,心中还有几分怀疑。印象中,简史类书都是循一条线索,从很久以前讲到现在,看到一半就兴趣索然、读不下去了。然而,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同时也大开眼界、或者说脑洞大开。作者没有用时间线索加叙事的方式来写历史,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观点、宏观角度看待人类。他分析了远古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甚至展望未来,从社会、宗教、文化、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当需要举例说明佐证观点时,信手拈来一段历史故事娓娓道出,各大洲历史、多个种族文化宗教均有提及,让人不由得佩服他的博学。
《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分别是对《人类简史》中关于未来的设想和关于今日的思考展开阐述,基本的论点源自《人类简史》。下面将这三本书(或称简史三部曲)中引人思考的观点列出。
1、智人(书中对现代人类的一种称谓)能够在地球上众多物种中胜出,因为智人能够进行大规模合作,而合作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来构建。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货币、国家、宗教、企业,等等,都是“想象”出来的,基于此,远隔千里的陌生人之间有了信任和合作,因此有了巨大的力量。
2、现在的人类置身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可还是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智、远古农民的胃。这一点很有意思。初看上去觉得不可思议、滑稽可笑,人类都进化几千上万年了,基因的力量还是如此强大吗?但仔细想想,我们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是否总在怀念大自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很多时候的情绪、下意识的思维是否仍和祖先一样?现代社会的美味珍馐这么多,但人类钟情的食物大多是高热量的食物,对于这一类食物的喜爱正是祖先们的生存需要选择。
3、为什么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迅速崛起,而亚洲却没有跟上步伐?我在读到中国近代史时总会思考这个问题。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观点,工业革命中欧洲在科学领域认识并承认了自我的无知,愿意为新知去探索发现。而当时亚洲的国家,君王的思想还停留在以自我、吾国为中心的层面,以为自己的疆土就是全部,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欧洲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在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科学、知识为军事、经济、政治服务的同时又得到其支持,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4、知识和历史的相互作用: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了意义。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发现许多的可能。
书中还谈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就是一种叙事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在古代,权贵、精英阶层才会著史,因此我们只会读到英雄人物的故事,而找不到关于平凡百姓的生平故事。
5、从种族主义到文化主义的微妙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与融入的问题,引人深思。在文化层面,人们常常拒绝承认变化,总认为自己和祖先一脉相承。其实,对于人类群体,与其用延续性定义,不如看发生了什么。
6、关于战争,作者认为,以前的战争(古代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往往收获颇丰,可以攻城掠地、抢夺资源。现在的资源是知识,这让战争的产出变少,成本变大,因此发动战争的意愿降低。
7、对于未来展望,作者认为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和颠覆性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将出现“无用阶级”:这一部分人存在,但没有工作,对社会而言,无足轻重。另一方面,生物科技的发展将对于健康人类的功能进行加强,或许价钱不菲,精英阶层或资产阶级可以通过搭上这列快车到达超人类(更美丽、更聪明、保持年轻),于是,在生理层面扩大了阶级分化。
还有一种危险:数字独裁。算法操控我们的一切。算法了解我们,我们依赖算法。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算法会掌握我们的数据?仔细回想,当我们想要获得免费服务或小礼品时,是不是奉上自己的隐私数据去换取呢?在商家眼中,我们其实不是用户,而是商品。公民个人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数据所有权亟待规范,这一点在我以前读过的有关大数据的书中也有谈论,但是似乎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提出。
作者悲哀地说,人类可能面临升级了身体和大脑,却失去了心智的危险,从升级版的黑猩猩变成了放大版的蚂蚁
8、从面对未来挑战出发,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人类应该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智。
人类其实很少真的自己思考,总是以群体为单位思考。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理解常常是从别人的观点出发,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在朋友圈、微博动态里。作者的建议:从现在开始,好好感受自己的体验,赶在大数据和算法操控影响我们之前,好好认识自己。
读到此,我已经分不清这是一本历史书还是哲学书,作者带我们从宇宙俯视整个人类,回故漫漫历史长河,展望无垠未来,在这之中思考的问题,却还是很多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和外在世界的联系与关系?我属于哪个群体?(书中提到人类属于社交动物)我的人生意义怎样?等等,当跳出了一般历史学的思维角度,如作者预期的那样,我的视野变得开拓,忽然又发现自己的渺小、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我们应该有一种谦卑的心对待自然、对待环境。以此时的心情,忽然想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人总会有目标,例如我们总会对自己的收入有一个期望,期望年入二十万是目标,期望年入两万也是目标,只不过可以简单概括为小目标和大目标之分。
我说目标之大小与他人并无关系,不是和旁人所设目标两相对比得出一个高下,而是相较于每个人自身条件和能力而言:小于自身能力并可轻松实现的目标算是小目标;在自己能力边缘附近或大于自身能力,实现起来有一定、或较高难度的,划作大目标。
从短期和追求平衡舒适的角度来看,人似乎都应该更喜欢小目标,毕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一切都会在掌握之中。
这样的小目标我们可能曾经已经执行过多次,即使从前并未有过经历,也总有类似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平移并应用过来。所以在实现小目标时,我们知道具体要在哪个方向上施力、知道要将具体执行分解成几个步骤(甚至无需拆解、一步达成),也可以确定在实现过程即使出现些小意外,也能得心应手的解决。
如此,假如我们总是设立小目标,也就能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以内,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更自在轻松。既然轻松的小目标能让我们呆在舒适区内,为什么我们还要设立具有挑战的大目标呢?
2
在《人类简史》里,尤瓦尔·赫拉利提到人类以采集狩猎转变为农业社会作为节点,一直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万年时间;与此相对的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曾有250万年的时间都靠采集和狩猎维生。
两相对比,就会发现在这漫长演化后,实际上最适合人类“身体”的活动还是采集狩猎。而农业活动不仅相对于采集狩猎活动更累更辛苦更费时间,还引发了诸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等不曾出现在先前几万百年间的古人身上的疾病。
对当时的古人来说,采集和狩猎就是他们的舒适区。如果当时的采集狩猎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迈向的农业革命,实际上等于正在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恐怕他们就会选择永远停留在采集狩猎活动的层面上。
幸好,他们迈向农业革命的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在许多许多偶然因素的推动下最终实现,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在脱离舒适区,而当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脱离舒适区间,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
这样庆幸,是因为站在我们今天这个角度回望,正是他们这种无意间的选择,带来了他们呆在采集狩猎活动中、呆在舒适区内很难甚至无法带来的——“进步”。
3
呆在舒适区内,个人会觉得更舒服更放松更稳定更有安全感,但长久的沉溺其中却可能会最终固步自封。而树立一个在自己能力边缘附近或大于自身能力,实现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大目标,关键就在于“难度“二字。
正是因为有"难度",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不舒服也不自在。但有难度,也就意味着即使曾经有类似经验类似技能应对却必然还不熟练,意味着可能会遇到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意味着甚至要从零开始,这就给了自己一个焕然一新的机会。到最后,即使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不了,也仍然可以在实现目标的目标中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技巧、知识等等。
从心理角度来看,心理学家又将目标分为两种人格类型:一种是回避型,如果我做了A事,那么B事就不会发生;一种是接近型目标,如果我做了A事,就能达到B事。基于此,心理学家安德鲁‧艾略特认为人们生来就分为两个阵营,接近型人格与回避型人格。
与小或大目标的目标划分方式的相同点在于,回避型目标和小目标都更多的为是为了个体维持生存而设立,而接近型目标和大目标的动机都旨在促进个体成长。
问题来了,你是哪种人格类型,通常就意味着你更多的会为自己设立怎样的目标,回避型人格通常就会为自己设立小目标,接近型人格就更多的会设计大目标。
4
但也不是说从此我们只要树立长远的大目标即可,而不必再有小目标。
游戏学者詹姆斯‧保罗‧吉曾经总结出一条能力养护法则,说的是好游戏的设定,会让“每一关都徘徊在游戏者能力的边界周围,力求每一点都达到充分又切实可行的难度,造成一种快乐与挫败感并存的感受。”
你看,连游戏都对游戏目标的设定有章可循,游戏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现实之倒影,所以这个有趣的游戏法则对我们现实目标的设定其实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快乐感相当于小目标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感,挫败感类似于大目标拦在前进路上的难度。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我们都更可能会走向一个极端。
游戏里的快乐太容易获得,人们很快就会厌倦;现实中设定一个过于轻松的小目标,就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想法。而游戏里的挫败感太强,游戏者也很快会放弃,现实中一开始就设定个超出自己能力三四倍而无法实现的大目标,也容易让人心灰意冷,最终裹足不前。
所以就要在大小目标间把握好平衡,既要树立长远的大目标,亦要有近在咫尺的小目标,在大小目标的大小目标交叉掩护下、在快乐与挫败感并存下前进。
不过,大目标和小目标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毕竟一个大目标大方向在具体实施时就可以拆分成许多小目标小方向。
5
当然,也许我们也可以说目标大小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关乎不同选择。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提到一个概念叫做“记忆自我”,在评估过去的一段经历时,“记忆自我”对这段经历的长短没有感觉,而只在乎这段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部分,也叫“峰值-结尾规则。”
相对于漫漫的时间长河,人的一生实在短暂,所以更应该珍惜每一段经历,不说影响他人,也要尽力让每段经历至少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更有意义。
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就是一段经历。如果每段经历都是轻松的、舒服的、波澜不惊的,对“记忆自我”来说,这些经历的感受就是一般无二的,一生的时间哪怕再长,也就是一生,也就是不断的重复;但总有不同挑战,我们就更有可能在每段经历中收获诸多不同感受,对“记忆自我”来说,每段的经历就会如此不同,即使我一生再短,也能活出几辈子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标的选择也就不再关乎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是“用一生活出一辈子的感觉”、抑或用一生活出几辈子的感觉“,你又会如何抉择?
三年十部经典,收获了如下:
1、视野拓宽: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时代、文化和思想,使自己的视野得到拓展,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2、知识积累:经典作品通常涵盖广泛的主题,从历史、哲学、文学到科学等各个领域,因此通过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3、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经典作品通常语言优美、深思熟虑,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4、情感体验:经典作品常常涵盖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可以对人类的情感和人生有更深入的理解,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5、人性洞察:经典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各个层面,通过阅读可以更加了解人类的行为动机、道德观念和悲欢离合,对人性有更深刻的洞察。
6、道德反思:经典作品中常常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通过阅读可以引发对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反思,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善良、正直的人。
7、想象力培养:经典作品中常常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维的边界。
8、启示与智慧:经典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智慧,通过阅读可以领悟到。
经典书籍推荐:
百年孤寂—加西亚·马尔克斯;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平凡的世界—路遥;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活着—余华;围城—钱钟书;白夜行—东野圭吾;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月亮与六便士—毛姆;飘—玛格丽特·米切尔;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撒哈拉的故事—三毛;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白鹿原—陈忠实;悉达—赫尔曼·黑;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