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美古典吉他曲
此文是应大鱼之邀,乐的第一篇有关古典吉他的文章,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导致本文有不完美之处欢迎吉他同志们批评,更希望爱好古典吉他的同志们就其中观点展开讨论!
1、鲁特琴组曲
作者:巴赫(JSBach,1685-1750)
技术特点:巴赫的作品讲究复调的对位,要求每个对位线条清晰流畅。这种对于手指技术独立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时下年轻人单纯追求速度的标准。
感想:有一天午饭闲暇时聊起现代的音乐偶象,同事问我:“谁是你最崇拜的音乐人?”答曰:“巴赫”,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乐谱都遗失了,除了巴赫的谱子,那么人类的音乐完全可以用这些谱子重建;在巴赫的音乐中,你能感受到那种纯静和安详,就仿似世上所有痛苦、战争和疾病都没有了,由于鲁特琴组曲是专为吉他的近亲(或祖先)鲁特琴所写,所以原汁原味;巴赫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存在使得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音乐家们都失去了光彩,不仅他的作品现在依然流行,而且他的音乐思想至今还深刻的影响着我们;他的关于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古典音乐最根本的理论基础,被我列为最最伟大的吉他作品,也列在了十大之首。
曲目详细情况如下:[E小调鲁特组曲](BWV996)[C小调帕蒂塔](BWV997)
[G小调鲁特组曲](BWV995)[E大调鲁特组曲](BWV1006a)
2、大教堂
作者:巴利奥斯(Agustin Pio Barrios,1885-1944)
技术特点:本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2/4拍,D大调,慢板;第二乐章:4/4拍,b小调,行板;第三乐章:6/8拍,b小调,快板,第三乐章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对双手速度要求极高,好多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只选奏二、三乐章。我听到演奏最快的是日本演奏家山下和仁演奏的。非常想快速演奏此曲,可是不敢那样做,欲速则不达啊;建议使用节拍器进行辅助练习。
感想:此曲第一部分描写一个需要忏悔的人清晨去做礼拜在教堂中虔诚祈祷的情景,第二部分才是乐曲的序奏,而第三部分的急速无穷动表达了善与恶痛苦地在他心里挣扎和搏斗的矛盾情景。此曲为吉他作曲家巴利奥斯的代表作,作为南美的音乐家,巴利奥斯也曾受到欧洲各个时期各个乐派的影响,大教堂明显受巴洛克乐派的影响;塞戈维亚曾被人们称为吉他演奏之王,但在作曲方面确实不如巴利奥斯,而人们也把最好的称号——[吉他魔鬼]送给了巴利奥斯。
3,苏卢凯(巴西圆舞曲)
作者:凯罗斯(Jose Oliveira Queiroz,生卒不详)
技术特点:本曲用3/4、6/8混合拍子,速度极快,到后半部织体写法改为三连音分解和弦,更如急速,而且左手经常有大横按出现,对左手技术要求较高;在每一个乐句结束时要突然放慢速度才更好听。
感想:记得是在没学吉他之前,在央视赵忠详主持的一个音乐节目里听到此曲,当时还很好奇,这是什么曲子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真耐听啊~!此曲为巴西作曲家凯罗斯的代表作,苏卢(Zul)是作曲家妻子的名字,凯是他本人名字的前半部分,曲名由夫妻两人名字合成。:)
4,阿斯图利亚斯
作者:阿尔贝尼斯(Isaac Albeniz,1860-1909)
技术特点:乐曲快板速度,E小调,3/4拍,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曲子开始处需要反复弹出的2弦B音伴奏,接着的轮扫使这种主题愈演愈烈,需要先慢练直到双手对此曲彻底熟悉之后再加快速度,中间部的吟唱部极富西班牙特色,从技术上也不能忽略练习,也许更好的表达此部比前面的快速演奏还难。后来学了这首曲子之后才知道这首曲子对左手的要求并不是最高,象上面提到的[苏卢凯]和[卡伐蒂娜]的左手要求要比这首难。
感想:原曲为钢琴组曲[西班牙之歌](Op232)的第一曲[前奏曲],后被编入八首钢琴小曲[西班牙组曲](Op47)虽原为钢琴曲,但本身也受吉他演奏法影响,所以改编成吉他曲时更广为流行;第一次听此曲时刚开始学古典吉他,那种感觉就是:唉,太神了,简直不是用一双手能弹出来的!阿斯图利来斯地区位于西班牙北部坎塔布连山脉北侧,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也留下许多传说。
5,狩猎
作者:莫罗-乔烈安尼(英文名、生卒不详,有知情者请举报:)
技术特点:难度很高,由于未曾学过此曲,也找不到相关资料,故不从技术上评论此曲。
感想:描写狩猎时从出发到打猎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充满了野外浪漫生活的情趣。
6,唐-乔凡尼变奏曲
作者:巴勃罗维兹(英文名、生卒不详,有知情者请举报:)
技术特点:难度可和索尔的[莫扎特“魔笛”主题变奏]比美!
感想:此曲改编自莫扎特[唐-乔凡尼]中的二重唱,个人认为比魔笛好听~我看过法国吉他演奏家居梅演奏此曲的录相,居大师演奏此曲时也曾做出一些改动,尤其某处高音他竟然动用了琴头处的短弦,还羞涩的报之一笑,看得我当时目瞪口呆,呵呵~
7,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作品24
作者: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
技术特点:全曲由一个主题外加十一个变奏和尾声和成,每个变奏都运用了很艰深的技巧,吉他改编曲以其完美的技巧再现了原曲精髓。
感想:帕格尼尼不仅是十九世纪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同时也是吉他演奏家,作为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以技巧高超闻名于世,被誉为“魔鬼小提琴家”;作为作曲家,他充分运用了高超的技巧写下了多部小提琴协奏曲,[24首随想曲]这部作品从技术上尤为艰深,是用来衡量一个提琴手水平是否高超的准绳。舒伯特、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等多个钢琴大师都曾把他的提琴曲改编为超技钢琴曲,也成为钢琴文献里超难度的作品。由于帕格尼尼在创作[24首随想曲]时受吉他演奏技巧的启发,运用了许多创新技巧,在当时被音乐学院的教授们认为是不可能演奏的,其中尤以第24首最为著名。
8,威拉-罗伯斯前奏曲第一首
作者:威拉-罗伯斯(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
技术特点:A段e小调,旋律用低音歌唱出来;B段转入同名E大调,快速琶音要演奏得干净利落,节奏不可充分自由。
感想:威拉-罗伯斯是巴西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吉他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几千首音乐作品,他所创作的吉他作品,把人们带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韵味中;而对于吉他演奏技巧来说,也做了超常规的突破。这首曲子来自他的[五首前奏曲集]的第一首,我只学了这首,而且第二首听起来也相当棒,雍容典雅的感觉。
9、彝族舞曲
作者:殷飚
技术特点:本曲内含大量琵琶技巧,例如:滚双弦、轮双弦、划音、扫勾扫等
感想:本曲是殷飚根据柳琴演奏家王惠然创作的同名琵琶曲改编而成的。殷飚在[1997中国吉他艺术节]上演奏后受到世界各国著名吉他演奏家们的好评,有一些演奏家甚至索取了这个曲谱回去研究和学习,著名吉他教育家陈志称赞这首曲子在古典吉他演奏与创作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我认为这首曲子从技巧上讲还没彻底融入吉他之中,因为其中仍夹杂着大量琵琶演奏的元素,如果去除这些元素仍能表现出十足的中国民族特色才算混血成功。
10,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
作者:泰雷加(Francisco Tarrega,1852-1909)
技术特点:轮指经典,A段a小调,B段转入同名A大调,A段开始处要求轮在二弦上以追求柔美的音色。
感想:泰雷加被称为[近代吉他音乐之父],作品深受舒伯特、肖邦等人影响,充满了浪漫派的光辉风采,是他使吉他充分发挥了本身的特点和性能,确立了现代吉他的演奏体系。此曲是他的代表作品,A小调旋律和结局部分描述现在,触景生情,伤感动人;A大调旋律缅怀过去摩尔人在西班牙的辉煌,曾经盛世;全曲使用轮指(又称颤音)技巧。
此十首是我最喜爱的吉他曲,其实经典的吉他曲远远不止这十首,为了能达到十个作曲家十个曲子的程度,筛选时也只能忍痛割爱了,这里有几首你们喜欢的呢?
交响曲:
1、《第九“合唱”交响曲》贝多芬
2、《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3、《第三“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4、《第六“田园”交响曲》贝多芬
5、《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6、《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7、《第四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8、《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德沃夏克
9、《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
10、《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
歌剧:
1、《纳布科》威尔蒂
2、《茶花女》威尔蒂
3、《阿伊达》威尔蒂
4、《卡门》比才
5、《图兰多特》普契尼
6、《艺术家的生涯》普契尼
7、《托斯卡》普契尼
8、《蝴蝶夫人》普契尼
9、《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
10、《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协奏曲:
1、《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2、《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贝多芬
3、《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4、《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5、《降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莫扎特
6、《“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蒂
7、《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
8、《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
9、《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
10、《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组曲:
1、《“布兰登堡”组曲(协奏曲)》巴赫
2、《“水上音乐”组曲》亨德尔
3、《“焰火音乐”组曲》亨德尔
4、《“动物狂欢节”组曲》圣桑
5、《“卡门”组曲(歌剧)》比才
6、《“阿莱城姑娘”组曲(歌剧)》比才
7、《“培尔金特”组曲(舞剧)》格里格
8、《“鹅妈妈”组曲》拉威尔
9、《“行星”组曲》霍尔斯特
10、《“大峡谷”组曲》格罗菲
舞剧:
1、《仙女》佚名
2、《吉赛尔》亚当斯
3、《希尔薇娅》德里布
4、《葛蓓莉娅》德里布
5、《天鹅湖》柴科夫斯基
6、《睡美人》柴科夫斯基
7、《胡桃夹子》柴科夫斯基
8、《仙女们》肖邦
9、《火鸟》斯特拉文斯基
10、《罗密欧与朱丽叶》普罗柯菲耶夫
进行曲:
1、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
2、瓦格纳《婚礼进行曲》(歌剧《罗恩格林》)
3、舒伯特《军队进行曲》(钢琴曲)
4、比才《斗牛士进行曲》(歌剧《卡门》)
5、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之三》
6、威尔蒂《凯旋进行曲》(歌剧《阿伊达》)
7、柴可夫斯基《小进行曲》(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8、西贝柳斯《卡力拉进行曲》(同名组曲)
9、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钢琴奏鸣曲》)
10、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序曲:
1、比才《卡门》序曲
2、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3、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4、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
5、苏佩《诗人与农夫》序曲
6、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7、威尔第《茶花女》前奏曲
8、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9、斯美塔纳《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10、柴科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
候补:
11、莫扎特《魔笛》序曲
12、苏佩《轻骑兵》序曲
13、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14、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15、威柏《自由射手》序曲
16、瓦格纳《汤豪瑟》序曲
17、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
18、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
19、门德尔松《芬格尔岩洞》序曲
20、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篇: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3、《春之声圆舞曲》
4、《艺术家的生涯》
5、《皇帝圆舞曲》
6、《南国的玫瑰圆舞曲》
7、《维也纳的气质》
8、《晨报圆舞曲》
9、《美酒、女人和音乐》
10、《加速度圆舞曲》
候补:
11、《一千零一夜圆舞曲》
12、《如同在家圆舞曲》
13、《美丽的五月圆舞曲》
14、《爱之歌圆舞曲》
15、《维也纳糖果圆舞曲》
16、《欢乐人生圆舞曲》
17、《天籁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18、《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歌剧二重唱:
1、《饮酒歌》(茶花女——威尔第)
2、《一旦事过境迁》(茶花女——威尔第)
3、《石头已将出口封得滴水不漏》(阿伊达——威尔第)
4、《那个可怜的声音在祈祷》(游吟诗人——威尔第)
5、《往事不要再提》(弄臣——威尔第)
6、《失去星辰的天空》(父女情深——威尔第)
7、《哦,温顺的女孩》(艺术家的生活——普契尼)
8、《发生了什么事?》(图兰朵——普契尼)
9、《花之歌》(蝴蝶夫人——普契尼)
10、《爱心》(蝴蝶夫人——普契尼)
小夜曲:
1、《海顿小夜曲》(奥)(选自《F大调弦乐四重奏》,器乐曲)
2、《舒伯特小夜曲》(奥)(选自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声乐曲)
3、《古诺小夜曲》(法)(声乐曲)
4、《德里戈小夜曲》(意)(一译《爱之夜曲》,选自舞剧音乐《百万富翁的丑角》)
5、《德尔德拉小夜曲》(捷)(小提琴曲)
6、《托赛利小夜曲》(意)(一译《叹息小夜曲》,声乐曲)
7、《布拉加小夜曲》(意)(一译《天使小夜曲》,声乐曲)
8、《小星星》(墨)(一译《墨西哥小夜曲》,庞赛,声乐曲)
9、《西班牙小夜曲》(法)(谢米娜德,女,钢琴曲)
10、《莫什科夫斯基小夜曲》(德)(钢琴曲)
候补:11、《皮尔纳小夜曲》(法)(小提琴曲)
12、《格拉祖诺夫小夜曲》(俄)(大提琴曲)
13、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奥)
14、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捷)
15、苏克《弦乐小夜曲》(捷)
16、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俄)
1、加伏特舞曲(日野、火原)戈塞克 2、华丽的波兰舞曲(月森莲)维尼亚夫斯基 3、圣母颂〈也翻译作万福玛丽亚〉(月森莲、日野香穗子)维尔海姆(由舒伯特《圣母颂》改编) 4、晨景<也可译作清晨>(柚木梓马)格里格 5、双鹰旗下进行曲(火原和树)瓦格纳 6、降B大调第九大提琴协奏曲(志水桂一)博凯里尼 7、G大调浪漫曲(冬海笙子)雷格 8、乘着歌声的翅膀(火原和树)门德尔松 9、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土浦梁太郎)肖邦 10、小狗圆舞曲(土浦梁太郎)肖邦 11、离别曲(日野香穗子、土浦梁太郎)肖邦 12、自新大陆(王崎信武)德沃夏克 13、D大调卡农(日野香穗子)帕海贝尔 14、浪漫史(冬海笙子)圣桑 15、天鹅(志水桂一)圣桑 16、泰伊斯冥想曲之沉思(柚木梓马)马斯奈 17、G小调恰空(月森莲)帕格尼尼 18、柔板(柚木梓马)阿尔比诺尼 19、美丽的夕阳(王崎信武)德彪西 20、挽歌(火原和树)马斯奈 21、旋律(日野香穗子)柴可夫斯基 22、弦乐小夜曲(日野、月森、志水、王崎)莫扎特 23、小夜曲(火原和树)舒伯特 24、西西里舞曲(志水桂一)福雷 25、三首浪漫曲之第二首(冬海笙子)舒曼 26、茨冈狂想曲(月森莲)拉威尔 27、革命(土浦梁太郎)肖邦 28、旋律(日野香穗子)柴可夫斯基 29、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柚木梓马)巴赫 30、卖艺人(土浦、火原)乔普林 31、钟(土浦梁太郎)李斯特(由帕格尼尼的《钟》改编) 32、弄臣(金泽)威尔第 33、第一乐章“雨之曲”(月森、滨井美沙)勃拉姆斯 34、练声曲(柚木梓马)拉赫玛尼诺夫 35、行星组曲之木星(火原和树)霍尔斯特 36、单簧管波尔卡(冬海笙子)波兰民谣 37、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志水桂一)巴赫 38、二十四首随想曲之第24首(月森莲)帕格尼尼 39、爱的礼赞(月森、柚木、土浦、火原、志水)爱德华·艾尔加 特别篇《夏的加演》中的演奏曲 1、《加沃特舞曲》(火原和树&日野香穗子)戈塞克 2、《小夜曲》(柚木梓马)德里戈 3、《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志水桂一)巴赫 4、《F大调浪漫曲》(月森莲)贝多芬 5、《爱之梦第三首》(土浦梁太郎)李斯特 6、《爱的礼赞》(日野香穗子&冬海笙子)爱德华·艾尔加
钢琴:
《Canon》钢琴版 帕海贝尔
《Tears眼泪》The Daydream
《Kiss The Rain雨的印记》Yiruma
《鸟之诗》钢琴版
《天空之城》钢琴版
《帕格尼尼大幻想曲钟》李斯特 (高难度)
《帕格尼尼超级练习曲》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超赞的)
《E大调练习曲离别》肖邦 (惜别却不悲伤)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肖邦(肖邦的即兴曲中最常被演奏的一首)
《小狗圆舞曲》肖邦 (灵活可爱)
《革命练习曲》肖邦 (到后段有种非常震撼的感觉)
《悲怆第二乐章》贝多芬 (好听的曲子)
《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C大调流浪者钢琴幻想曲》舒伯特
小提琴
《Ave Maria圣母颂》舒伯特(宁静温馨)
《D大调卡农》帕海贝尔 (这个么,不用说了,最喜欢的一首小品,推荐听二重奏版本的)
《斗牛士之歌》萨拉萨蒂(一种嘹亮的傲气,赞)
《D大调波兰舞曲》维尼亚夫斯基 (非常华丽的旋律)
《24首随想曲》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么,小提琴鬼才,高难度、又好听)
《G小调恰空》维塔利 (忧郁、悲伤)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难度非常大、悲怆、气势宏伟、有震撼力)
《传奇》维尼亚夫斯基
《美丽的夕阳》德彪西(温柔恬静的小品)
大提琴
《天鹅》圣桑 (优雅的天鹅)
《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巴赫(很经典)
《降B大调第九大提琴协奏曲》博凯里尼
《西西里舞曲》福雷(非常有旋律性,好听的曲子啊)
单簧管
《单簧管波尔卡》波兰民谣
《浪漫曲》圣桑(温柔的)
小号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
《双鹰旗下进行曲》瓦格纳(进行曲)
《阿莱城的姑娘之法朗多尔》比才(较有气势)
《行星组曲之木星》霍尔斯特(温馨,却又有点忧伤的感觉)
《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浪漫啊)
《歌之翼》门德尔松(充满着阳光的味道)
长笛
《a小调无伴奏长笛组曲》巴赫(这首曲子被认为是最不像长笛组曲的长笛组曲)
《沉思》马斯涅(浪漫的法国风格)
《培尔·金特组曲之第一组曲晨景》格里格(清新优美的小品)
《阿尔比诺尼柔板》阿尔比诺尼(忧伤、沉重)
以上就是自己很喜欢的好听的曲子哦,其中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我累啊) 基本上百度和迅雷都找的到。
不过真的非常好听。另外喜欢古典乐的话可以去看TV动画《金色琴弦》,很多著名的曲子里面都有,超喜欢的。
■ 月森莲-华丽波兰舞曲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
■ 土浦梁太郎-离别曲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肖邦的Etude
■ 柚木梓马-晨景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Grieg的 Morning from "Peer Gynt"
■ 火原和树-双鹰旗下的进行曲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wagner的 Under the Double Eagle
■ 志水桂一-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
■ 冬海笙子-G大调浪漫曲第一次演奏会的曲目
■ 土浦梁太郎-幻想即兴曲第二次演奏会的曲目肖邦的Fantaisie-Impromptu幻想即兴曲
■ 日野香穗子-卡农第二次演奏会的曲目
■ 月森莲-茨冈狂想曲第三次演奏会的曲目
■ 土浦梁太郎-革命第三次演奏会的曲目肖邦的革命
■ 志水桂一-西西里舞曲第三次演奏会的曲目
■ 火原和树-小夜曲第三次演奏会的曲目
■ 日野香穗子&月森莲-圣母颂Schubert的 Ave Maria
■ 月森莲-斗牛士之歌萨拉萨蒂改编比才的歌剧《卡门》的 斗牛士之歌
■ 日野&火原-加伏特舞曲Gossec的 Gavotte
■ 土浦梁太郎-小狗圆舞曲肖邦的 Minute Waltz
■ 月森莲-FLAME金色琴弦角色歌
■ 月森莲- 青月光金色琴弦角色歌
冬海笙子-舒曼三首浪漫曲第二号
日野香穗子-旋律
最近出的完整版OP Brand new breeze间奏中出现的熟悉的音调出自《爱的礼赞》(亦译作《爱的问候》及《情人的问候》),是小提琴独奏曲。本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
第一话:
柚木梓马:
格里格的培尔·金组曲之晨景
火原和树:
Wagner瓦格纳的 Under the Double Eagle双鹰旗下进行曲
小号版
月森莲:
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
后来片尾的那个是萨拉萨蒂改编的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
志水桂一:
博凯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冬海笙子:
雷格《G大调浪漫曲》
第二话:
月森莲 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的 Ave Maria圣母颂(第2话中两个各演奏一遍,第7话中两人合奏的也是这个曲子)
日野香穗子:
Gossec戈赛克的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第三话:
日野香穗子&火原和树:
Gossec戈赛克的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加小号版]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Op66 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第四话:
土浦梁太郎:
肖邦降D大调op64 No1小狗圆舞曲
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比赛时日野和土浦合奏的也是此曲)
王崎信武: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中的第二章
小提琴版
交响乐版
第五话:
日野香穗子与土浦梁太郎合奏的为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
第七话:
月森莲&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的 Ave Maria圣母颂(话说他俩要成了这曲子就是定情物的说)
第八话:
月森莲:
Tomaso Antonio Vitali维塔利《G小调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第九话:
几位不知名大叔的三重奏:舒伯特 - 钢琴三重奏No1 降B大调, Op 99, D 898
Franz Schubert - Piano Trio No1 in B-Flat Major, Op99, D898
动画里的是第二乐章02 Schubert Piano Trio No 1 Op 99: Andante con moto(多谢fujitofu大大提供曲名,终于拖好无损,压好放上了……)
第十话: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Op66 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冬海笙子:
Saint-Saens Op 37, Romance in D-flat major for flute and orchestra(多谢fujitofu大大提供)
志水桂一:
圣桑《动物狂欢节》天鹅
柚木梓马:
马斯奈的《泰伊思冥想曲》
第十一话:
柚木梓马:
Adagio 舒缓曲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
PS:阿尔比诺尼最著名的作品是《g小调柔板》(即此舒缓曲),以至于被称为“阿尔比诺尼柔板”(Albinoni Adagio)。但据学者考证,这一片段并非他所作。二次大战期间,米兰的音乐学者雷莫·贾佐托(Remo Giazotto)刚刚完成了阿尔比诺尼的传记和作品目录,1945年,他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图书馆发现了一个手稿片断,怀疑是阿尔比诺尼的作品,贾佐托觉得非常好听,就用这个旋律写了一段曲子,后来被传为“阿尔比诺尼柔板”。它是贾佐托的作品,应该称作“贾佐托柔板”,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阿尔比诺尼柔板”。
第十二话:
找日野要求提供意见的女生演奏的曲子: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 3 K 216 in G major -Mozart
王崎信武:
德彪西:美丽的夕阳 Beau soir, for vl and pno-Debussy
第十三话: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TCHAIKOVSKY - Melody Op 42 No 3
第十四话:
柚木梓马:
Adagio 舒缓曲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没有变化啊……)
第十五话:
火原和树:
Massenet, Jules马斯奈 挽歌Elegy, Op10, No5(火原同学即使追入爱河也不必悲伤至此吧……)
第十六话:
日野香穗子、月森莲、王崎信武、志水桂一:
Mozart,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 Eine Kleine Nachtmusik,1Allegro(这曲子超喜欢,从小听到大的)
第十七话:
火原和树:
Schudert 舒伯特小夜曲Serenade(交响版)
志水桂一:
佛瑞 西西里舞曲 Gabriei Faure Siciliano
冬海笙子:
舒曼 Schumann _3首浪漫曲 3 Romances Op 94(发现冬海MM只会选浪漫曲)
月森莲:
Maurice Ravel Poeme, Op 25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土浦梁太郎:
c小调第12号练习曲 革命 肖邦 Etude Revolutionary In C Minor OP 10 12 Chopin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TCHAIKOVSKY - Melody Op 42 No 3
参考资料:
他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热那亚。父亲是小商人,没受过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父亲教他弹曼陀铃并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在他7岁时教他小提琴,后又与热那亚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学习。
他幼年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都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8岁就会写小提琴奏鸣曲。12岁,他在热那亚举行公开演奏会,获得极大成功。
他13岁开始旅行演出。从十余岁起,帕格尼尼跟着许多不同的老师学习,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但是对于这早来的成功,他没有办法妥善的处理。
在他十六岁时,他就开始赌博和酗酒,就在这个时候,荻达拯救了他,把他带到她的家去,在那里他又开始学习小提琴,共学了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他也弹奏吉他。1805年他担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
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表现了高超的技巧。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
扩展资料:
相关:
帕格尼尼则为演奏家和作曲家们引入了更先进的技巧。通过他的贡献,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具有非常丰富和高难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悦听众,并对他当时的同行们构成挑战。他的音乐会作品中有连顿弓、和声、拨弦(双手),和丰富的音程(最多达到大十度)。
帕格尼尼的作品不被认为是完美的对位法创作:(伊萨依曾抱怨说在帕格尼尼的音乐中钢琴和管弦乐伴奏太像吉他了,缺乏个性和对位)。但是,他将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帕格尼尼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并为这件乐器创作了超过200部作品。
-帕格尼尼
1、莫扎特的著名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女人心》
2、十九世纪末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代表及代表作玛斯卡尼《乡村骑士》、莱昂卡瓦洛《丑角》 。普契尼的歌剧有真实主义歌剧特点,但超越于真实主义歌剧,他的代表作《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图兰多特》
3、瓦格纳作品:《黎恩齐》、《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帕西法尔》。
4、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交响音乐的先河。李斯特确立了“交响诗”这一单乐章的音乐体裁,为标题音乐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
5、贝多芬的第三、五、六、九交响曲分别是“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还有《艾格蒙特》序曲,歌剧《菲岱里奥》
6, 民族乐派
北欧两国重要代表是挪威的格里格,其代表作10卷钢琴独奏的《抒情乐曲》、《培尔金特》组曲。还有芬兰的西贝柳斯,其代表作《芬兰颂》。
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有斯美塔那,代表作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他被称为“新捷克音乐之父”。还有德沃扎克,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6首《斯拉夫舞曲》等
俄罗斯民族乐派创始人格林卡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代表作:两部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曲《马德里之夜》、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此后“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音乐界形成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穆索尔斯基的钢琴曲《图画展览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曲《天方夜谭》
匈牙利民族乐派代表:艾凯尔。波兰民族乐派代表:莫纽什科。
7,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在德国的重要代表是理查斯特劳斯,他是20世纪德国音乐的先驱。歌剧《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等。音诗《死与净化》《唐璜》《查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奥地利的重要代表是玛勒,一生共完成九部交响曲和一部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还有大量艺术歌曲。俄罗斯的重要代表是拉赫玛尼诺夫,作有四部钢琴协奏曲、三部歌剧、三部交响曲、交响诗《死亡岛》、24首前奏曲及大量钢琴独奏曲、室内乐和声乐曲。
8,歌剧产生于17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意大利歌剧作品有《达芙妮》、《犹丽狄茜》。威尼斯歌剧有一位重要的代表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那不勒斯歌剧(拿波里歌剧)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他创立了“返始咏叹调”,创立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形式(交响曲的雏形)。法国歌剧代表吕利提出了“慢-快-慢”的序曲风格。英国歌剧是由“假面剧”发展而来的。作曲家有普赛尔,代表作有《狄东与伊尼》。
9,19世纪法国歌剧
大歌剧:代表人物及作品:梅耶贝尔的《恶魔罗勃》。
喜歌剧:兴起于18世纪,是一种有对白和通俗歌曲的笑剧和讽刺剧。19世纪50至60年代,法国喜歌剧发展为趣歌剧(轻歌剧)。代表人物及作品: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美丽的海伦那》、《巴黎生活》。
抒情歌剧:是19世纪中叶在趣歌剧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是介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一种体裁,多取材与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偏重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与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古诺的《浮士德》。
10,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三杰”是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
罗西尼代表作: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
贝里尼代表作:《梦游女》、《清教徒》。
多尼采蒂代表作:喜歌剧《爱的甘醇》、正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
11,舒曼的创作主要有:4部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声乐套曲等。重要的是他的钢琴曲(如,《童年情景》钢琴套曲)和艺术歌曲(如,《歌曲集》、《诗人之恋》等套曲)。
12,勃拉姆斯创作了四部交响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学院节庆序曲、24首匈牙利舞曲。钢琴作品有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舒曼主题变奏曲等。
13,柴可夫斯基创作了7部交响曲(包括一部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其中第六交响曲《悲怆》最为著名。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