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女演奏家是谁?

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女演奏家是谁?,第1张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 作品有《降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c Kreisler,1875—1962) 蒂博Thibaud,Jacques (1880~1953) 乔治·埃奈斯库(Georges Enescu,1881—1955)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1987) 魔鬼的颤音希望你听一听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版本,海菲茨的速度太快了~ 那萨姆·米尔斯坦 (Natham Milstein,1904-) 巴赫:6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圣一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巴尔金、费斯托拉里) 门德尔松/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ch,1908—1974)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2001) 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1918-) 里奇(1918- ),美国小提琴家,技术高超艾萨克·斯特恩(Lssac Stern,1920——— ) 格鲁米欧(1921-1986),比利时小提琴家列奥尼德·柯岗(Leonid Kogan,1924—1982) 列奥尼德·柯岗是继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之后最重要的苏联小提琴家。拉宾(Michel Rabin1936-1972) 萨尔瓦托雷·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1941———) 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1945——— ) 朱克曼(1948- ),当代著名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1948——— ) 还有帕格尼尼,中国的薛伟,吕思清,盛中国等

古典音乐流派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代表人:

1、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3、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扩展资料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

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

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像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

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典音乐

提到古典音乐,我们往往首先想到德奥作曲家的交响曲、俄罗斯作曲家的热情粗犷、法兰西的浪漫风情,北欧作曲家也为19世纪音乐的繁荣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的作品或是简约明快,或是洋溢着民间气息,或是充满着宗教哲思,徜徉其间总能感受到一点心动、一点惊喜。下面是两位您不可错过的北欧作曲家。

爱德华·格里格

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出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祖先是来自苏格兰的移民。父亲博览群书,母亲曾在汉堡学习声乐。童年时代的格里格经常听到母亲弹奏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的音乐。15岁时格里格接受挪威小提琴家欧·布尔(O Bull)的建议,前往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

在莱比锡,他并不满意学院的教学,而是拜钢琴家莫舍莱斯为师,研究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这为他后来创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奠定了基础。在写下这首清新隽永的协奏曲时年仅25岁。1863年格里格开始游历丹麦哥本哈根,在这里写下了他唯一一部交响曲(C小调)。

让·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是最著名、最受喜爱的北欧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传世之作有七部交响曲、音诗《芬兰颂》,《忧伤圆舞曲》、《卡雷利亚》组曲、《图奥涅拉河上的天鹅》。

朱丽亚音乐学院 Juiliard School ,世界顶尖的音乐学院。

Cleveland lnstitute of Music 克利夫兰音乐学院

1920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创立。该院约有 37 个系 ( 组 ) ,教授 90 余人,学生 200 多人,图书馆有近 5 万册的书籍与乐谱以及大量的音响资料。学院与著名的克利大兰交响乐团紧挨相邻,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学府之一。

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o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 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

其前身为 1784 年创建的“皇家歌唱学校”, 1795 年法国国民议会下令将皇家歌唱学校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并而正式成立该院,一般称为巴黎

乐学院。中途曾暂时停办过,1816年后恢复,学院属法国文化部领导。设有作曲 、音乐学、音乐分析、演奏 ( 唱 ) 与舞蹈等专业。其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在校生近千名。正式教师 140 人左右,助理教师、代课教师、伴奏教师 100 多人。其录取学生的名额根据当年空缺数额决定。各专业均无固定教材,由教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别决定。毕业生自谋职业,不包分配,对成绩突出的负责进行推荐。该院曾培养了大量的音乐名家。

Curtis Institute,Philadelphia 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1924 年由 M . L .博克为纪念其父柯蒂斯而捐款建立的学校,并亲任院长至 1970 年。由于该院拥有 1250 万美元的基金,所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天才儿童提供了免费入学的保证。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曾在该校任教,如 L .奥尔、 C .弗莱什、 G .皮亚蒂戈尔斯基、 B .马尔蒂努等。作曲家巴伯、指挥家伯恩斯坦均出自该校。

HochSchule fur Musik und DarstoHendo Kunst in wien 维也纳国立音乐演艺大学

其前身为 1815 年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设立的附属声乐学校。 1817 年正式成立音乐学院并开始上课,届私立学校 , 1909 年被政府接管, 1970 年改称现名,平时人们一般称为维也纳音乐学院。其专业除器乐、声乐与指

挥等音乐专业外,还有舞蹈、戏剧、**等演艺方面的专业。作曲家马勒贝尔格以及指挥家阿巴多、西诺波里、梅塔等皆出自该院。

Juiliard School 朱利亚音乐学院

1923 年美国朱利亚基金会捐款 2000 万美元创立朱利亚研究院, 1926 年该院与音乐艺术学院 (1905 年由 F .达姆罗什创建 ) 合并称为朱利亚音乐学院, 1968 年因增设了舞蹈与戏剧专业而将校名改为朱利亚学院,但人们一般仍爱称其为朱利亚音乐学院。 1969 年 10 月校舍迁至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该院教师大部分是由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音乐家们兼任,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该院名师荟萃,加拉米安、莱文、帕尔曼、克莱本与祖克曼等皆执教于该院。

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The 莫斯科音乐学院

1865 年由 N .鲁宾斯坦创建并任院长,柴科夫斯基曾任教于该院。其专业设置有音乐学、作曲、指挥、歌剧、器乐等,另还有师资进修班与研究生班。其是世界上少数能颁发博士学位的音乐学府之一,藏书有 70 万册之多。俄国的众多音乐名家常出自其门下,如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与奥伊斯特拉赫等。

Conservatory of Music 皮博第音乐学院

1857 年由乔治·皮博第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创立。该院图书馆有近 6 万册的藏书与近 2 万张唱片。学生 500 多人, 1977 年与著名的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合并并成为其届下之音乐学院,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府之一。

Royal College of Music 皇家音乐学院

缩写为“ RCM ”。其前身为1876 年由威尔士亲王创建的国家音乐培训学校, 1883 年正式成立音乐学院,并由英国女王与 G .格罗夫任首任院长。这院拥有英国音乐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最齐全的音乐专业学科。布里顿、沃思·威廉斯、萨瑟兰等曾就读十该院,中国小提琴家薛伟在 25 岁时受聘为该院最年轻的教授。

Royal Danish Music Conservatoire 丹麦皇家音乐学院

1867 年成立的丹麦最古老的音乐学府。其学制图专业不同而定 , 有 3 — 7 年之别。课程包括创作、表演、指挥、理论、评论等。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证书,成绩优良者可继续深造。

Sibetiuksen Akatemia 西贝柳斯音乐学院

其为芬兰最高音乐学府 ,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其设有作曲与音乐理论系、乐队与合唱指挥系、独唱音乐系、音乐教育系、教堂音乐系、民间音乐系以及爵士音乐系等。全院有学生近千名,学制 3 —— 5 年不等,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副博士学位。

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管弦组曲《四季》

亨德尔——德国作曲家——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曲《水上组曲》

古典主义:

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啦

浪漫主义:

车尔尼——奥地利作曲家——钢琴练习曲集599、849、299、740等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艺术歌曲《鳟鱼》《魔王》等;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

韦伯——德国作曲家——歌剧《魔弹射手》钢琴回旋曲《邀舞》

舒曼——德国作曲家——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钢琴套曲《狂欢节》

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钢琴作品《匈牙利舞曲》

布格缪勒——德国作曲家——《钢琴进阶练习曲25首》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钢琴小品《无词歌》交响曲《春之声》

瓦格纳——德国作曲家——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

圣桑——法国作曲家——管弦组曲《动物狂欢节》

莫什科夫斯基——波兰作曲家——交响诗《圣女贞德》;钢琴作品《西班牙舞曲》

理查施特劳斯——德国作曲家——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歌剧《玫瑰骑士》

斯克里亚宾——俄国作曲家——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

拉赫玛尼诺夫——俄国作曲家——《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音画练习曲》

民族主义:

俄罗斯“强力集团”

巴拉基列夫——俄国作曲家——钢琴曲《伊恩拉美》

居伊——俄国作曲家——器乐小品《东方风格》

穆索尔斯基——俄国作曲家——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霍凡兴那》

鲍罗丁——俄国作曲家——交响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子》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歌剧《萨特阔》;众多教育书籍

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音诗《芬兰颂》

印象主义:

德彪西——法国作曲家——钢琴前奏曲《牧神午后》

拉威尔——法国作曲家——管弦乐曲《波莱罗》钢琴曲《悼念公主帕凡舞曲》组曲《镜》《鹅妈妈》《水的嬉戏》

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匈牙利民谣20首》钢琴教程《小宇宙》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新古典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俄国作曲家——舞剧音乐《火鸟》清唱剧《俄狄浦斯王》

普罗科菲耶夫——俄国作曲家——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俄罗斯序曲》

肖斯塔科维奇——俄国作曲家——15部交响曲

现代主义:

勋伯格——美国作曲家——十二音作曲技法

阿尔班贝尔格——奥地利作曲家——《璐璐》;歌剧《沃采克》

威伯恩——奥地利作曲家——管弦乐曲《帕萨卡利亚》传承十二音作曲技法;尝试点描音乐

格什文——美国作曲家——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

斯托克豪森——德国作曲家——室内乐《十字型游戏》管乐五重奏《时值》

约翰凯奇——美国作曲家——实验音乐《4分33秒》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4首即兴曲、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多首练习曲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第六进行曲“悲怆”、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斯拉夫舞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芬兰国歌旋律)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蝙蝠、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

第一章 音乐的起源和上古时期的音乐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但从古至今在音乐中却没有国界之分和种族之别,所谓乐器,就是奏出音乐的工具。如前所述,音乐的起源是以声带为乐器的“歌唱”,但人类伴随着智慧的发展,开始了使用工具。不仅利用声音唱歌,而且在管上凿孔或者张弦抚弄以奏出音乐作为游戏,这就产生了乐器。

一、弦乐器的起源传说: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二、管乐器的起源传说 :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有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进入西方昆化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将其看做是有关管乐器起源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三、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此外,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为神农的音乐家,他教人耕作,并发现了医药,据说是牛首人身。他创造了五弦琴,如果设想当时的音乐是使用五声音阶,那么这是理所当然的。

论及古代中国音乐的书籍,据说为数不下三百种之多。孔子是距今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人,本人是音乐家,关于论述音乐的随笔很多。他曾正式习琴,在悲哀与欢乐的时候都抚琴以慰,并传授弟子。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孔子之所教,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的秩序,“乐”是取得谐调。也就是说,在他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力图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孔子非常爱好古琴,并能自行作曲,关于音乐的评论也可见于论语中。

另一方面,古代中国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诗、舞和音乐融为一体,和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四、埃及、阿拉伯的古代音乐 :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作为帝王古墓的金字塔内石壁的雕刻上,可以看出演奏音乐的盛况以及音乐演奏者的行列,雕刻中有以手指弹奏的竖琴状的弦乐器,以及各种笛类乐器。

阿拉伯等地区的器乐也相当发达,自古以来就使用在一个八度之间分为十七个音名的特殊音阶。

五、希腊古代音乐: 希腊音乐的起源也笼罩着一层神话的面纱。阿波罗神主掌音乐,其下有九位缪斯(Muse)女神,将音乐称为Music或Musik,希腊乐器中,有叫做阿乌洛斯的V字型双管笛,有叫做里拉(Lyra)的手琴,还有叫做齐特尔(Kithara)的类似吉它的弦乐器,这些乐器都是从埃及或阿拉伯传入的。

六、纯律的产生: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大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用一种称为弦琴(Monochord)的单弦乐器,首先解释出纯律理论。这就是根据弦的长度,以一比二作为完全八度,以二比三作为完全五度的方法,把当时所使用的一切音程都计算出来了。

第二章 中世纪音乐

一、基督教与中世纪的音乐 :中世纪时代的欧洲,教会比国家或其它社会集团,都有更强大的统治权力。在那个时代,包括哲学的各种学问和艺术都为教会服务,中世纪的音乐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在教会音乐中,开创了复调音乐的形式并完成了对位法。最初印刷乐谱,是教会为了作弥撒而用的。键盘乐器的兴起以至其教授法,没有一件事能够离开教会而产生。从音乐的全部理论到记谱法,以至合唱、合奏,多半都是中世纪教会的遗产。今天的交响乐和歌剧的内容虽然绝大部分是描写世俗的,也不能说与中世纪的教会无关。

教会音乐,最初大概是原封不动地采用了从犹太王国传来的形式,即歌唱圣诗、朗诵圣经,可以想象是纯粹的声乐。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与此相反,器乐主要是作为世俗音乐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二、罗马式音乐 :“罗马风格”一词主要来自那个时代的建筑用语。罗马式音乐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纪念碑式遗物之一。这种音乐既无和声也无伴奏,其特征是以齐唱形式为主,通过教堂天井的回音产生庄严的和声感,其纯朴、清丽的宗教感情与罗马风格的教堂建筑是完全一致的。

罗马式音乐是中世纪这一时期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其代表当首推格雷戈里圣咏(Gregorian Chant),这是典型的天主教音乐。在漫长的中世纪里,音乐方面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正是格雷戈里圣咏,它是纯粹的单旋律的歌唱。在格雷戈里圣咏中,已经有多利亚调式、弗利几亚调式、里第亚调式、混合里第亚调式等四种教会调式及其变格调式。到了十六世纪,出现了伊奥尼亚调式及爱利亚调式,进而形成今日的大、小调音阶。在格雷戈里一世时代,已经在罗马设立了称为“歌唱班”的教授圣咏的学校,这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之一。

安普罗修斯(Ambrosius,340-397)圣咏则收集了在教会中所唱的歌曲,为教会音乐制定了由七音组成的四种教会调式音阶,还创造了对唱的形式等。在圣咏中,歌词与语言的语势、声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关系以极为理想的形式得到解决,它们非常自然而完善地表现了宗教感情,可以看作是到这一时代为止的音乐艺术的总结。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一、哥特风格和文艺复兴 :从十三世纪中后期到十四世纪,欧洲社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北欧兴起了哥特风格的艺术,哥特风格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在建筑方面。在音乐中,哥特风格从未明确地形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形式,但起始于奥干努姆(Organum)的复调形式,相当明确地表现出哥特风格的特征。在十二世纪时期的许多经文歌中,除了庄严的格雷戈里圣咏的固定旋律之外,还有采用舞蹈旋律和爱情歌曲的旋律,配以不同的歌词和拍子共同歌唱的形式。

二、文艺复兴与音乐 :音乐上的文艺复兴,略晚于其他文艺形式如文学、美术等。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首先可以举出弗朗切斯·兰迪诺(Francescl Landino,1325()-1397),他采用了同时歌唱三种不同歌词的这一大胆手法,留下了许多牧歌和叙事曲。杜法伊(Guillaume Dufay,1400-1474)则完成了四声部手法。奥干努姆(Organum)的复调手法,更导致了以巴赫为顶峰的对位法理论的完成。

从十一世纪末叶到十三世纪末叶,欧洲发生了十字军东征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影响,在音乐上的显著表现是出现了游吟诗人、游吟歌手、抒情歌手等人物,所唱的诗歌内容有情歌、叙事诗式的故事、自然的赞美诗以及宗教或道德方面的内容等等。作为乐器则使用类似竖琴那样的小型手琴或古提琴族内的乐器。

第四章 巴罗克时代的音乐

一、巴罗克(Baroque)风格: 从年代上说,大体上从十六世纪末到1750年间的音乐,称为巴罗克音乐。十六世纪末叶,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上演,也是以乔万尼·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为中心的“威尼斯乐派”的全盛时期。而1750年则是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之年,代表巴罗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可以认为以巴赫去世而告结束。

巴罗克(Baroque)一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整的珍珠,最初是在建筑方面来表明一种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以希腊、罗马的形式美为第一性的,对之而言,巴罗克风格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后来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前提。

巴罗克时代的欧洲音乐以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几个国家为代表,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二、巴罗克时代的德国音乐: 巴罗克时代的德意志音乐,可以说以许茨、巴赫和亨德尔为代表。如果把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比做金字塔,则他们的音乐就是塔顶,他们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意大利的新音乐,并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许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年)比巴赫和亨德尔恰恰早生一百年,二十四岁时赴意大利留学,就读于威尼斯乐派的大师加布里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他回德国后,发表了第一部德文歌剧《达夫内》,此外还创作了许多受难曲。许茨的风格对后来的两位巴罗克音乐大师巴赫、亨德尔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亨德尔和巴赫的音乐作品,无论在集成传统音乐方面,还是在追随新思潮方面,都在音乐史上放着射着异彩。亨德尔的作品,多为歌剧和清唱剧音乐,在器乐作品中也含有强烈的声乐因素,这显然是受了意大利的影响;而巴赫的音乐,在声乐作品中也含有强烈的器乐因素,这预示了以后的古典主义时代的到来。

三、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音乐 :歌剧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就诞生在“音乐的摇篮”——欧洲文明古国意大利。古老的城市佛罗伦萨,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一批对古希腊艺术感兴趣的贵族。这些贵族决心赋予希腊戏剧以新的生命,他们开始给古老的希腊故事谱曲,并且穿上戏装演出,而整个故事是由一个合唱队唱出来的,这无疑就是歌剧的雏形了。后来经过发展,故事里的每个角色由一个歌唱者演唱,而在合唱节目之间,由男女歌唱家分别担任独唱。当角色的话语轻柔时,台词将半唱半说。这种歌唱差不多象一首赞美诗:被叫做宣叙调。而强烈的感情则是用叫做咏叹调的真旋律来表现。不久,咏叹调开始用来炫耀歌手的美好声音。那时,无论一部歌剧是在意大利还是在英国或德国上演,它的咏叹调总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而它的宣叙调部分则用那个国家的语言演唱。

意大利的巴罗克音乐中,弦乐可与早期的歌剧相提并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至今仍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极为重要的室内乐及独奏乐器。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弦乐与歌剧相结合,做为古序曲而得以发展。歌剧的序曲必须是以快速开始,中间部缓慢,最后再以快速终结这样的三部分构成,这种形式后来成为协奏曲和交响乐的基本形式。而当时的古序曲和协奏曲都是以弦乐为主的。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如托莱利(Giuseppe Torelli,1650-1708)、科莱里(Arcagello Corelli,1653-1713)、维塔利(TAntonio Vitali,1665-1735)、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3)、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等,都是早于巴赫的音乐家,他们全都是小提琴名手,而且都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另外,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家辈出,如阿玛蒂、瓜尔奈里和斯特拉迪瓦利等都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地区的克雷莫纳(Cremona)人,他们精心制作的小提琴,一直到今天还活跃在舞台上,显示出空前绝后的艺术魅力。

四、巴罗克时代的法国音乐 :在这一时期的法国,以巴黎为中心,以各地王侯贵族的府邸为背景,歌剧和古钢琴音乐极为盛行。当时的法国歌剧,脱离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而独自成长,可说是接近于舞剧的形式。

巴罗克时代,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是吕利(Jean Baptiste Lully,1632-1687),他创作的歌剧简洁明晰、旋律动听,同时具有很强的舞蹈特点,内容也较为深刻,并大量运用了辛辣、幽默的手法。

与歌剧同时盛行的是古钢琴音乐。古钢琴这种乐器,常常附以代表巴罗克文化的装饰,它与羽管键琴等都是今日钢琴的前身。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大师,是库泊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年)和拉摩(JP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年),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是为古钢琴谱写的组曲,其中有许多曲目至今仍用现代钢琴广为演奏。拉莫于1722年出版的和声学概论,是音乐史上最早的和声学理论著作。

第五章 古典主义音乐

一、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二、初期古典乐派 :文艺复兴以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其初期有三个主要乐派:第一派,是以音乐大师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第二派,是以约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第三派,是以瓦根扎尔及蒙恩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

在古典派音乐中,虽然歌剧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但从整体来看,古典派音乐的特色在于器乐,特别是奏鸣曲和交响曲形式的音乐。曼海姆乐派的室内乐和交响乐不仅对维也纳乐派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波恩时代的少年贝多芬也给予了直接的影响。

奏鸣曲形式是古典乐派音乐中极有代表性的形式。那就是在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题的对比,中间出现发展部,然后继以两个主题反复的再现部。曼海姆乐派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完整的这种形式。在交响乐形式中加入小步舞曲乐章的也是曼海姆乐派,在他们的交响乐配器中,木管乐器也采用了双管编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加用单簧管这一乐器,也是在曼海姆听到他们的乐队的演奏之后学来的。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 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它的起源与发展)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symphony”一词是“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最初的用法也比较混乱从字源上看交响乐的希腊原文仅是“一起”(syn)“发出声音”(phone)的意思,中世纪时则指两个音的和谐结合,包括早期对声乐或器乐作品,或某些乐器(如风笛和手风琴)上若干个音的和谐结合。十六世纪末,在戏剧(包括歌剧和神剧)作品中插入的任何乐器不合奏段落,都叫做交响乐。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逐渐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声乐和器乐合奏(唱)曲和重奏(唱)曲的代称。

文艺复兴 时期的含义和现在也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乐曲的标志。这是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书法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的结果。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

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 ,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而到了16至17世纪,交响乐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的声乐部分基本上已经排除在了交响乐的概念以外,“交响乐”从此成为了纯粹的器乐曲。

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以它特有的“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而这三个段落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

18世纪下半叶,德国曼海姆 (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他们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了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了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四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

1740年奥地利作曲家蒙恩(1717--1750),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注:法国一种三拍子的舞曲)乐章(第三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四个乐章是这样布局 的: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示部)有两个主题——正主题(第一主题)、副主题(第二主题),这两个主题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正主题是冲突性的、戏剧性的,副主题可以是抒情性的、歌唱性的。第二部分:(展开部)就是把呈示部的主题进行不断地分裂 、模进,在配器、节奏、力度和调性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展开。第三部分:(再现部)再现呈示部的两个主题,调性上有严格的关系。奏鸣曲式通常开始有一个引子或者序奏,结束有尾声。这样的曲式常常表现宏大的构思,反映深刻的哲理。

第二乐章——行板或慢板。抒情的、以歌唱性音乐见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现代多用谐谑曲它们是轻快、幽默、典雅和风趣的。

第四乐章——终曲。它通常是快板,经常采用回旋曲式(A+B+A+C+A)或者回旋奏鸣曲式。(所谓的回旋奏鸣曲式和奏鸣曲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呈示部中主题出现两次,也就是主题 —— 副题——主题,然后是展开部、再现部)

我们刚刚讲的这种固定的形式,只是在古典交响乐时期,它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比如:海顿就写过六个乐章的交响曲。至于快、慢乐章之间的对比也会有变化,他写了一部“告别交响曲”,就是以慢板结束的。至于乐章的多寡,作曲家们根据不同创作的要求,也有很多的变化,有三个乐章的(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谭盾的《天地人》交响乐),也有两个乐章的(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就有五个乐章、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交响曲”,多达十一个乐章。因此,交响曲的乐章构成和快慢乐章的对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维也纳古典乐派(18 世纪中后期)的兴起及一些天才作曲家的伟大创作,使得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有三位音乐大师把古典交响乐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们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位大师把维也纳乐派和古典主义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乐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贝多芬更是把交响乐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乐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在这里我们首先提到的就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他一生共创作了120多部交响乐。他在交响乐艺术上的贡献是——完整而严谨的确立了交响乐的形式和规模,因此,他曾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两位后人——莫扎特和贝多芬。而交响乐的形式、规模、内涵等等,都是在这后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中得到真正的成熟和完善的。莫扎特一生创作了41部交响乐,他的交响乐较之海顿的交响乐不论是在形式的完整、内涵的丰富和思想的深刻等方面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他以其天才的神来之笔,为交响乐这一独立的器乐形式,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他最后的三大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及《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则是他全部交响乐创作的顶峰。这三部交响曲集天才的音乐性、丰富的思想性和新颖的创造性,成为古典交响乐创作中的光辉典范。贝多芬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在其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交响音乐艺术史上,他的创作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而他的作品则是跨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杰出典范。

贝多芬的交响乐较之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乐,形式更加严谨、内容更加丰富、技法更加娴熟。而由为使人关注的是,他的交响乐思想性深刻、哲理性复杂,他第一次将交响乐具有了社会启示性和斗争性的深刻内涵。他的交响乐创作成就在于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重大开创。如:在形式结构上,他扩大并完善了交响乐的组织框架——奏鸣曲式。同时,以动力更强的谐谑曲(大多是3拍子的,节奏活泼,速度较快,常有突发的强弱对比)取代了过于温和的传统小步舞曲,从而赋予交响乐以更加丰富的有机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达到表现社会性重大题材和人类斗争性及精神境界的目的,他将交响乐队的编制扩充到了更加合理的程度。同时为了达到他的整体艺术构思,甚至将人声增加了进去,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合唱队演唱的“欢乐颂”揭示了一种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实践,则充分地说明了贝多芬作为一代交响乐宗师,所表现出的非凡魄力和杰出天才。

我们通常把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分为无标题和有标题的两类,他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无标题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和第九(合唱)是有标题的。他的这两类交响曲形成了两种创作路线,对后人的交响乐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贝多芬是不朽的旋律写作大师,他在音调创作方面给后来的交响乐创作也给予极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第五(命运),是迄今为止最为简短的主题(只有四个音),而这个“命运动机”始终贯穿着四个乐章。

另外,贝多芬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在他的交响曲当中,我们发现他运用了海顿和莫扎特时期不曾运用的乐器。比如说短笛、低音大管、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大镲、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引用了人声。我们面对他的交响曲,让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已经耳聋的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贝多芬的座右铭是“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他的音乐是面向全人类的,我们的时代现在仍然需要刚毅、英勇、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开始渗透到音乐领域当中。舒伯特带有艺术歌曲交响化性质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标题交响曲——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和李斯特的标题交响乐《幻想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舒曼充满诗意的《春天交响曲》,勃拉姆斯的四部充满传统精神但却有浪漫主义内涵的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带有浓郁民族性的一系列交响曲,此外,圣桑、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等作曲家们的各种交响乐作品,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音乐创作的珍品。19世纪晚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谱写了十部交响曲,在这些交响曲中,他为了表现自己内心复杂的精神世界,而将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了极限。如他的《第八交响曲》,被人们称为“千人交响曲”。除马勒之外,在19世纪晚期,各国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中,也有许多人应该被称为交响乐大师。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捷克的雅那契克、俄罗斯的格拉祖诺夫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创作,都在某种程度上,为世界交响音乐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之后,欧洲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在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华,将交响乐的内容、形、乐队编制,乃至于标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在这个时期,交响乐的形式更为自由,色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多种多样。

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之际,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交响乐仍然在不停的发展着,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添加到交响乐中。气势恢弘,感情细腻,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仍然拥有大量的爱好者。许多象征着新时代艺术风格的思潮,开始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从德彪西(法)的印象主义、理查-施特劳斯(德)的后期浪漫主义和勋伯格(奥)的早期无调性技法,都渗透到交响乐的创作中,为20世纪五花八门的交响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众多的作曲家中,为交响乐及其它体裁的创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数不胜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俄国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美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温等等。他们所创作的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狂想曲、随想曲等许多作品,极大的丰富了世界交响音乐宝库。并由此构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创作的宏伟篇章。

交响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紧密相连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世纪乃至将来更远的时期中,它也必将作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典和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71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4
下一篇2024-02-14

随机推荐

  • 男士用什么防晒霜好

    1、LISSAGEMEN防晒霜。嘉娜宝旗下的男士护肤品牌,乳液质地,采用ADVAN深度紫外线损伤屏障技术,让防晒涂抹见均匀分布于皮肤上,同时让霜体质地更细腻,透明度更高,清爽,不泛白,不黏腻。物化型防晒,添加芦荟提取物、西梅提取物、绿茶提取

    2024-04-15
    1022400
  • 身体乳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以下是多位用户对各身体乳产品的使用评价,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凡士林润肤乳:使用感很棒,气味是高级香水香氛,非常清爽好推开和好吸收,皮肤嫩嫩滑滑没有黏腻感,肉眼就可以看到肌肤细腻不少,皮肤也会变白。2 香奈儿邂逅清新身体乳:头香是清新茉莉花

    2024-04-15
    43400
  • 国产隔离霜什么牌子好

    问题一:什么牌子的隔离霜好?不要用化学成分的,最好用专门针对敏感皮肤的药妆,薇姿、理肤泉、雅漾这3个牌子的隔离霜都不错,在各大药房里都有得卖,国产的佰草集也不错,可以试试!问题二:国产隔离霜什么牌子好梵洁诗问题三:大

    2024-04-15
    30300
  • 精华液和精华素的区别在哪里?哪个用起来比较好?

    两者都是利用高科技超链接技术从天然动物、植物或矿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浓缩而成的精华产品。它们具有保湿、抗皱、紧致、滋养和减少皮肤色素的功效。二者的区别1质地差异:一般是精华液较薄,比精华素更容易渗透到皮肤内部发挥密集护肤效果。2功能差异:增加水

    2024-04-15
    42000
  • 夏日好用又平价的水乳有哪些 适合夏天用的水乳

    一到夏天就不想往脸上抹东西了,面霜粘腻的感触真心不舒服,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购买一款适合夏天使用的水乳了。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几款平价又好用的水乳吧,清爽不粘腻,非常适合夏天使用哦。1、芙丽芳丝水乳这是一款对敏感肌和孕

    2024-04-15
    26700
  • 伊思特衣柜可以吗?怎么感觉有些贵啊

    我在福州定做的,将近三个月了还没有拿到货,卖家的客服是采用一再欺骗的说法忽悠客户,说某个时间会到事实又没到。设计师存在总价多算,发现了多余的钱也是迟迟未退到账,一个多月还没到账。想定的业主请三思,公司体制不透明,让人捏了一把汗。最重要的事没

    2024-04-15
    28700
  • 唇膏品牌的十大排行榜

    排名在前十的唇膏品牌有:资生堂MOILIP修护润唇膏、伊丽莎白·雅顿经典润唇膏、NIVEA妮维雅天然型润唇膏、Blistex百蕾适小蓝罐、Burt'sBees伯特小蜜蜂润唇膏、曼秀雷敦天然植物润唇膏、Vaseline凡士林玫瑰润唇

    2024-04-15
    26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