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11年前的译作。 旧文重发,是为了纪念一位亲人。
“拉赫德韦”几个汉字放在一起并没有任何含义,是法文L’Art de vivre的音译,原意为“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简言之即领悟 适时取舍 之道。实际上,人生就是一种悖论现象:它一边迫使我们留恋红尘,同时又安排好了最终的放弃。古犹太教派教士如此解释:人 握拳而生 ,却 撒手而去 。
诚然,我们需要攫取,因生活美妙已极;它的美照亮八荒六合。这一点,人尽皆知;但是,往往只有我们回想过去、猛然意识到失去的已永远不再时,才能真切领会。
我们总是在美丽枯萎之际、在爱火熄灭之时才想起它们。而人世界最痛苦的事,就是对——花开正艳时不懂欣赏、为人所爱却又疏忽未知的回忆。
这一真理,我也是最近才重新认识到。由于心脏病突发,我被送进医院特殊看护了几天,那可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一天早上,我被担架抬着穿过一个庭院,去医院另一头做些检查。从楼里出来时,阳光像往常一样照到我身上。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阳光,那一刻却是如此美丽、如此温暖、如此灿烂!
我看了看我的周围,想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欣赏着那金色的阳光,但大家都忙于自己手头的事,眼睛盯着地面。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其实我曾经也是这样,忽视了平凡日子里的真善美,而尽为一些毫无价值的琐碎烦忧,以至无心欣赏生活的雄伟壮丽。
这就是我篇首提到的人生悖论中的第一个启发:当时刻怀有警惕之心,方能赞叹和景仰生活。致敬每一个冉冉升起的黎明,珍惜每一小时,把握每一分钟。
紧紧拥抱生活,但也不必滴水不漏。因为这就是奖牌的反面、悖论中的另一极:我们必须 接受失去 并 学会舍弃 。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会失去一些东西;经历一次,成熟一点。我们在离开娘胎与它的保护之后才开始独立地存在。逐渐地,我们进入学龄,随后离开父母和家庭的安乐窝。接着我们会结婚、生子,并且看着我们的孩子也离开我们。然后,父母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的配偶……我们必须面对,或徐或急,我们自身的衰老。并且最终如那个“ 撒手而去 ”的哲语所示那样,我们终将直面死亡的宿命:失去自己,也可以说曾经的我们或者我们曾经希望的样子。
人生不单是一种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衍变:生生不息。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延续,我们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得到延续。我们建立的制度将继续存在,而我们也因之不朽。我们创造的美,并不会因为死亡而受损。人的双手终将干枯,肉体也将就木;而所有的真、善、美都将永存于世。
把爱注入一间房屋,就拥有了一个家;把道义导入一座城市,就有了一个社群;把真理融入一堆砖瓦,便可得到一座学校;把宗教引入一个最简陋的建筑,就有了一座圣殿;给人类所有的努力加上正义,就有了文明。把所有这些想法集合起来,激发它们超越当前的不足,再佐以人性终获救赎、永远摆脱欲望和纷争的信念,展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绚丽多彩、充满希望的未来。
此译文本来源自2006年在法求学时偶然读到了一篇法语文章,除了文末略有说教成份,不失为一篇好文。当时正值暑假,感觉网上的翻译读来不顺畅,就自娱自乐地尝试着翻译了一下。
上个月余哥骤然离去,心痛之余,常想作文纪念,却思绪万千、无从下笔。脑中经常回想起他当年在舟山写的那篇《跨越雪天》和今天这篇《生活的艺术》。前者已佚,只留心中回味;后者倒是找回来了,当年也得过余哥赞许,于是重新润色一下,权当纪念。
今天核查时又有新发现,原来真正的原文是英文:《two truths to live by》。作者Alexander M Schindler是个美国犹太教拉比。我本人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也不抵触任何类宗教的人文关怀。
法文版链接: L'Art de vivre
英文版链接: Two truths to live by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