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窗的例子

玫瑰窗的例子,第1张

虽然在英国半岛修道院的西侧顶部以及伦敦古老的圣保罗大教堂中都有使用跨度大的玫瑰窗,但是玫瑰窗的使用大多都会受到教堂的十字型翼部限制。

中世纪的玫瑰窗出现在纽约、林肯、坎特伯雷、达勒姆和牛津教堂。

中世纪的贝弗利大教堂有一个早期哥特式的轮形窗扇,这是一个不错的范例。它有十个辐条,每束光都终止于一个尖形的三叶草,并用装饰板窗花格围绕其上。

在伦敦的由威廉霍斯金设计阿布尼公园教堂(跨教派)、巴内斯的圣三一教堂、里士满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还有由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设计的圣奥尔本斯大教堂都可以看到后来各种形式的玫瑰窗。

在约克郡、阿普尔顿·摩尔的基督教堂中,19世纪的建筑师JLPearson似乎已经用他的灵感做出象征白玫瑰的区域符号。这种不寻常的板花格窗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当时的玫瑰窗设计成五双段,就像有两个部分的花瓣组成简单的玫瑰花。

在兰馨学院的教堂中,有一处建于1978年的玫瑰窗,被认为是英格兰最大的玫瑰窗。其直径达32英尺。 意大利的洛迪大教堂

在意大利,玫瑰窗尤其受到伦巴第建筑师独特的青睐。例如在维罗纳的圣芝诺大教堂、摩德纳大教堂以及在像锡耶纳和奥维多大教堂那般的托斯卡纳哥特式大教堂。一个突出的典型玫瑰窗建筑是在莫利塞的拉里诺小教堂的十三条核心(1312),其余的是阿西西的圣弗兰西斯和在拉奎拉的圣托玛利亚教堂(1289)。 无花纹或无彩色玻璃的巴洛克眼可以在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州的圣若泽见到。它可以追溯到1718-31年,由圣方济会的神父发现。

在美国,最大的玫瑰窗是在纽约的圣约翰大教堂主门上的玫瑰窗。它的设计呈现出哥特式复兴的风格,并且使用超过10000片的彩色玻璃制造而成。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有三大玫瑰窗,分别代表了创造物、最后的审批和上帝的荣耀。

在1954年的纽约,法国的艺术家亨利马蒂斯,在波卡蒂科山联盟教堂的东墙上创造了纪念艾比奥德里奇洛克菲勒的玫瑰窗。

mATIS,中文名叫:“魅力匙”,于法国创立。是一个专业的肌肤护理,全球 10 大专业护肤品牌之一。mATIS品牌拥有81年的专业配方研究和护肤美容经验,在mATIS品牌诞生之前即被赋予和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品牌故事:

1936年,护肤品配方专家曼劳马蒂斯 (Mr Mavromati) 在法国创立专业配方研究实验室。

1977年,马蒂斯先生在朋友金宝利先生和夫人(Mr Claude Camboulive & Mrs Delalande Camboulive)的倡议下,这个专业配方研究实验室加入达利兰(Delalande)制药集团公司。

1981年,金宝利先生(Mr Claude Camboulive ) ,以马蒂斯及夫人的名字命名,创立mATIS品牌。并将mATIS魅力匙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专业护理品牌。其后,夫妇二人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带领全体员工取得了目前的佳绩。

扩展资料:

品牌成就:

1、50年代将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应用到护肤品中。

2、60年代全球首个提出抗衰、提升概念(倒膜、硬膜)。

3、1977年加入达利兰(Delalande)制药集团公司,它的创办者从一开始就相信其独特的配方与产品质量将有助于它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

4、70年代拥有了口服保健类产品 

5、80年代再次推出脂质体的护肤品,和含有植物油的护肤品以及家居香水

6、1981年金宝利夫妇创办mATIS品牌,并在法国正式取得商标注册权,将mATIS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专业护理品牌

7、90年代将大分子果酸变为小分子,让皮肤更好吸收,同时推出了针对性的精华液。

8、1999年mATIS正式进入中国。

9、2003年推出了肉毒杆菌精华。

10、2008年推出含有蛋白质的身体抗衰产品。

11、2012年推出全球尊宠明星修护系列,将整株野生白玫瑰添加进去修复肌肤的“修护菁华肌底液”。

-魅力匙

马蒂斯花的花语是:大方、天真、纯洁、典雅高贵的寓意。

其它花的花语还有:

1、玫瑰花: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

2、水仙花:多情、想你 。

3、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4、向日葵:爱慕、光辉、忠诚 。   

第一部分 巴罗克时期

巴赫《法国组曲》4

巴赫第二《布兰登堡协奏曲》

巴赫管风琴曲《托卡塔与赋格》

亨德尔《水上音乐》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选曲《哈利路亚》

第二部分 古典主义时期

海顿清唱剧《四季》

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

海顿《第104交响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莫扎特《第41交响乐》

莫扎特《F大调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

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第三部分 浪漫主义时期

舒曼钢琴曲《狂欢节》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

柏辽兹《幻想交响乐》

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

柏辽兹交响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肖邦《A大调波罗涅兹》

肖邦《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威柏歌剧《自由射手》序曲

威柏《邀舞》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舒伯特第八交响乐《未完成》

门德尔逊序曲《芬加尔山洞》

门德尔逊无言歌《春之歌》

门德尔逊第三交响乐《苏格兰》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

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威尔第三幕歌剧《弄臣》片断

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凯旋进行曲》

比才歌剧《卡门》序曲与《卡门组曲》

比才《哈巴涅拉舞曲》

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

奥芬巴赫歌剧《天堂与地狱》

奥芬巴赫《船歌》

古诺《圣母颂》

古诺《微风圆舞曲》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瓦格纳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瓦格纳乐剧《罗恩格林》前奏曲

瓦格纳乐剧《尼柏龙的指环》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摇篮曲》

马勒《第八交响乐》

马勒《大地之歌》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约翰·施特劳斯《南国玫瑰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皇帝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安娜波尔卡》

弗兰克《d小调交响乐》

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圣·桑交响诗《骷髅之舞》

格林卡歌剧序曲《路斯兰与柳德米拉》

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柴可夫斯基《第三交响乐》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

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

奥芬巴赫歌剧《天堂与地狱》

奥芬巴赫《船歌》

古诺《圣母颂》

古诺《微风圆舞曲》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瓦格纳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瓦格纳乐剧《罗恩格林》前奏曲

瓦格纳乐剧《尼柏龙的指环》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摇篮曲》

马勒《第八交响乐》

马勒《大地之歌》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约翰·施特劳斯《南国玫瑰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皇帝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安娜波尔卡》

弗兰克《d小调交响乐》

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圣·桑交响诗《骷髅之舞》

格林卡歌剧序曲《路斯兰与刘德米拉》

格林卡《卡玛斯林卡亚幻想曲》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舍赫拉查达》

柴可夫斯基《第三交响乐》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

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

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斯美塔纳交响诗《我的祖国》——《浮尔塔瓦河》

斯美塔纳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格里格《a小调钢琴奏鸣曲》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璜》

理查·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

第四部分 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时期

德彪西前奏曲《牧神午后》

德彪西《大海》

德彪西钢琴曲《金鱼》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拉威尔管弦乐组曲《鹅妈妈》

勋伯格配乐朗诵《月下的皮埃罗》

勋伯格《华沙幸存者》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

巴托克《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的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舞剧组曲《火鸟》

斯特拉文斯基四场芭蕾舞剧《彼特鲁什卡》片断

兴德米特交响乐《画家马蒂斯》

兴德米特钢琴曲《音的游戏》

附录

音乐用语简释

后记

欧洲单曲排行前10

1、Tripping Robbie Williams

2、Don't Cha Pussy Cat Dolls 与 Busta Rhymes 共同演绎

3、Push The Button Sugababes

4、Popcorn Crazy Frog

5、You're Beautiful James Blunt

6、Precious Depeche Mode

7、We Be Burnin Sean Paul

8、Crazy Frog Axel F

9、Petite Soeur Laam

10、Je Ne Suis Pas Un Heros Star Scademy 5

1、线条

蓝色时期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

玫瑰红时期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2、颜色

蓝色时期以蓝色作为主调,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玫瑰红时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

3、人物

蓝色时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

玫瑰红时期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

4、创作状态

蓝色时期是1900—1903年,毕加索处在人生的低谷,生活态度失落低迷。其作品常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玫瑰红时期是1904—1906年,粉红色时期,毕加索遇见自己的爱情。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 

扩展资料:

两个时期的代表作

蓝色时期:《人生》

这幅画表现了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完成生命的延续。

画中,相依的男女,都以一脚着地,一脚尖着地的姿势,似乎预示着人生中的小心翼翼,不敢把自己的全部放到一个地方。又好像再表达恋爱中的若即若离,即使两人赤裸相对依然避免不了,他们是两个人。  

旁边的**抱着孩子面无表情,绝望地看着他们,好像一个妻子,看见爱人怀中有另一个人,男子兰花芊指,指向**,像一种无力的警告,又像一种苍白的挽留。**怀中的孩子,是安静的,他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好像一切都于他无关。     

整幅画,让人充满想象,就好像人生的过程,充满着变数,又好像生活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你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想法。画中的男人形象是毕加索的一个好友,他在巴黎自杀了,毕加索好像要通过这副画来表达,他不理解好友的行为,和对好友的怀念。

玫瑰红时期:《马戏演员之家》  

画的是一位演员在摇晃着他那干瘦的胳膊,向观众做着手势。他的身上穿一件镶有蓝边的粉红色衣服。蓝色尽管没有褪尽,但柔和的粉红色已经成了主要色调。此后,小丑和马戏团演员也成了毕加索这一时期经常描绘的对象。

—毕加索

关注现代艺术的看官如果不知道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那就要out了。他不仅是20世纪西方美术界“F10”明星男团成员之一,也是与毕加索相爱相杀的“好基友”。马蒂斯用大胆鲜明的色彩,给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创造了一个“野兽国度”。2020年正值亨利·马蒂斯诞辰150周年,小编今天就翻开马蒂斯的艺术篇章,看看这位色彩大师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么“狂野”!

▲马蒂斯,来源于网络

野兽派创始人养成记

1869年,马蒂斯出生于法国北部皮卡第地区的一个商人家庭,可以说是跟艺术不沾边。他的父亲就像大部分传统的家长一样,想要孩子找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乖巧的马蒂斯顺了父亲的意愿去学习法律,之后回到家乡从事法律事务工作。

▲亨利·马蒂斯,来源于网络

然鹅,人生世事难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21岁的马蒂斯因一次阑尾炎住院误打误撞与绘画结缘,这得多亏了马蒂斯母亲的“神助攻”。马蒂斯母亲怕孩子在医院太无聊,于是给他带去了纸和画笔消磨时间,马蒂斯由此一画不可收拾,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如同在天堂里”。两年后,23岁的马蒂斯果断放弃了法律事务工作,进入朱利安美术学院预科班跟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学习绘画,之后正式考入该学院,师从象征主义代表画家莫罗,开始步入职业艺术生涯。

▲马蒂斯《Woman Reading》c1894,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来源于网络

马蒂斯的成功靠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求学期间,他刻苦研究莫罗、普桑、夏尔丹和华托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个时期的画风比较保守。离开学校后,他又受点彩派的影响,同时吸收印象派之所长,借鉴非洲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之后通过罗素了解到梵高的作品并大受触动,从此力图革新。

▲马蒂斯《豪华、宁静、欢乐》c1904,118x98cm,乔治·蓬皮杜中心,来源于网络

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上,一群思想前卫的艺术家在马蒂斯的带领下展出了一批作品。在当时,追捧古典技法和写实风格的潮流还未褪去,人们对他们的作品嗤之以鼻,批评家路易·沃克塞尔更是嘲讽到:“多纳泰罗被野兽包围了”。之后,这群大胆、新潮的艺术家在众人的吐槽和讽刺中出圈,并被称作“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也因此成为野兽派的创始人,他的狂野绘画之路正式开启。

▲马蒂斯《戴帽的妇人》c1905,来源于网络

《开着的窗户》是马蒂斯在当时的参展作品,马蒂斯运用高纯度的色彩、简练的线条,描绘出法国西南部滨海小镇的美丽一角。估计观展的人们一定觉得很惊异,毕竟在当时很少有艺术家会将窗户画成五颜六色的。马蒂斯不希望色彩只是构图和造型的附庸,而是主导画面、可以传达意图的最主要元素,这也是现代主义绘画中所倡导的,对色彩和形式的解放。

▲马蒂斯《开着的窗户》c1905,55x46cm,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来源于网络

马蒂斯运用具有鲜明现代性的艺术风格,宣告了他对传统艺术的颠覆与反叛,这点在小编看来,是马蒂斯“够野”的表现之一,比如《舞蹈》,五个手拉手的人物围成圆圈跳舞的画面没有具体情节,却充满了原始神秘感。马蒂斯抛弃了传统的空间表现手法,采用最简单的色彩和构图去呈现,舞蹈中的人物创造了一种动态感和张力,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马蒂斯《舞蹈》c1910,来源于网络

《红色画室》则将纯粹、统一的色彩发挥到极致,整个画室好似红色的海洋。马蒂斯淡化了物体的轮廓线,使其融入到背景中,画面没有唯一的视点,却显得十分和谐。

▲马蒂斯《红色画室》c1911,90x70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在野兽派最盛行的几年里,马蒂斯可谓是艺术圈最有流量的明星。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他的画风,有争议就有热度,就这样,马蒂斯在争议与赞赏中蜚声世界。

不再“狂野”的马蒂斯

在野兽主义的高光时刻之后,新起的立体主义粉墨登场。虽然此时的马蒂斯已经不再是艺术界的重点关注对象,但他依然在兢兢业业的创作。这一阶段,马蒂斯为了研究人体结构创作了70多件雕塑作品。有资料称,当时他还买了雕塑大师罗丹的小件雕塑作品做研究,并收集非洲的雕刻作品。在他看来,非洲雕刻艺术采用了最简化的人体造型去表达情感而非解刨学上的准确比例,这跟马蒂斯崇尚极简、平面化的理念相契合。

▲马蒂斯《Nu allongé I (Aurore)》c1912,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马蒂斯还创作了一系列受立体主义影响的作品。比如下图这幅作品虽然名为“肖像”,却没有使用传统人物肖像画的写实画法,采用简单的色块以及具有强烈几何形式的垂直线条组成画面。可以说,这个阶段的马蒂斯并没有将自己限制在野兽派的圈内,而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敢于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马蒂斯《白色与粉红色的肖像》1914,来源于网络

这个时期各国正深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马蒂斯从苦难中发起思考,去感受世界、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将视野落在了室内,作品充满了对苦难和自由的理解。

▲马蒂斯《窗户》c1916,146x119cm,底特律艺术学院,来源于网络

对女性形象的描绘也是马蒂斯十分中意的主题。这一系列作品中的画面又明亮了起来,并加入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绘画尝试源于马蒂斯的几次旅行。

▲马蒂斯《Odalisque in red trousers》c1924,来源于网络

有资料显示,马蒂斯1910年冬赴西班牙伊斯兰文化区时受到吸引,在1912至1913年旅居北非的摩洛哥探索异域风情,并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创作相结合。比如下图这幅作品,背景和地板都采用了伊斯兰元素进行装饰,这也显示了马蒂斯在这阶段对异域文化的迷恋。

▲马蒂斯《The Moorish Screen》c1921,来源于网络

1930年,60岁的马蒂斯在去塔西提岛的旅行中偶然发现了当地的塔帕纤维布,这种色彩鲜艳的几何图案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马蒂斯每次旅行似乎就像开启了“寻宝模式”,收获颇丰。

▲ 塔西提岛的塔帕纤维布,来源于网络

▲马蒂斯《Robe violette etAnémones》c1937,来源于网络

艺术才情点亮古稀人生

1940年马蒂斯进入古稀之年,人生也迎来了新的转折。在1941年时,马蒂斯因肠癌手术再也无法从轮椅上站起来,疾病带给这位巨匠前所未有的打击,也为他带来了新的创作契机。对于一位人送外号“工作狂”的摩羯座艺术家来说,完全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马蒂斯对艺术的向往。这时期他开始用剪刀和卡纸继续他的艺术探索之路。一开始,马蒂斯只是当做一种尝试,没想到无心插柳之举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马蒂斯创作的剪纸作品,来源于网络

剪纸特有的简洁线条和单一的色彩,让马蒂斯大爱。他使用最普通的工具,却为世人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图像。有媒体评论员称:“马蒂斯60年艺术生涯的全部魅力都浓缩在他晚年这些剪纸作品的炽热与美丽中,它们如同长满植被的花园一样充满生机。”

▲马蒂斯创作的剪纸作品,来源于网络

除了绘画、雕塑、剪纸,马蒂斯还在人生最后的时期“野”了票大的。晚年的马蒂斯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备受一位修女的照顾,为了表示感谢,77岁高龄的马蒂斯设计和参与修建了位于法国南部旺斯的玫瑰礼拜堂,又称马蒂斯礼拜堂。

▲马蒂斯在旺斯玫瑰礼拜堂内,来源于网络

教堂内一切从简,墙面上是马蒂斯用简练的线条亲手绘制的壁画。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他设计的彩绘玻璃窗,马蒂斯用蓝色、**和绿色来描绘象征着生命力的图案,每当阳光透过玻璃窗,就像来自天堂的圣洁之光。要知道,此时的马蒂斯已经病入膏肓,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竭尽全力去完成,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令小编泪目。

▲法国旺斯玫瑰礼拜堂,来源于网络

历经沧桑与变故的艺术家,在生命长河的尽头,依旧用自己的声音,呼喊着行将就木之时的追求和思想。马蒂斯的艺术人生始于对艺术与生命的热爱,最终在色彩缤纷的世界里画上圆满的句号。

马蒂斯是艺术的革新者、颠覆者,他的作品既具有超前性,又对当下社会作出了反思。他使用一种“狂野”的艺术语言,为艺术世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这无疑是勇敢的,也是他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最好证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94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 安沐珂轻奢畅白美白祛斑精华液瓶子咋打开

    要打开安沐珂轻奢畅白美白祛斑精华液的瓶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1 首先,取下瓶子的外盖。2 找到瓶颈处一个有银色虚线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用一个瓶盖当作支点,用小刀或改锥等工具轻轻撬开。3 打开后,把瓶子倒置,用力拍打瓶底,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尝试

    2024-04-15
    60100
  • 混合肌精华液推荐8款必推精华液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很容易缺水和缺水。混合肌的T字部位容易出油,两颊会比较干,所以皮肤会经常出现油水不平衡!很多混合肌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经常会面临“想改善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哪个不会太油或者太干”之类的恼人问题!面对琳琅满目的精华液,你不知

    2024-04-15
    47800
  • 什么美白淡斑产品好用又实惠呢?

    一、玉兰油(OLAY)抗糖小白瓶精华液(光感小白瓶)olay新升级第四代小白瓶革新抗糖美白科技, 抵御79%糖化, 抗糖抑黑减黄,层层提亮,缓解皮肤暗黄的状况,让皮肤看起来白里透光。这款olay小白瓶又被大家称之为“SK2小灯泡的平价替代

    2024-04-15
    46400
  • 你觉得有哪些书值得我们去读?类似那种“一生中必读”的推荐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在

    2024-04-15
    40000
  • 润肤水润肤乳和精华液分别怎么用

    顺序是:爽肤水-精华液-润肤乳。1、润肤水先用,这是因为润肤水具有二次清洁以及收缩毛孔的效果,而乳液具有保湿、补水、美白或者抗皱功效,只有在皮肤彻底清洁以后,才能有效使乳液进入到皮肤内。2、在使用完爽肤水后应该使用精华,因为精华的分子极细,

    2024-04-15
    47100
  • 妮维雅防晒霜好用吗

    根据小编自己亲测之后的感觉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旗下的防晒霜有多种不同类型,有的是以黄盖呈现的喷雾,有的是以挤压头呈现的,也有一些是针对儿童而生的。不管是哪一种,其实都具有着很容易晕开、安全系数比较高的特色,特别是旗下的防晒喷雾非常好用,小小一

    2024-04-15
    46600
  • 过期的乳液精华液啫喱可以用来护手霜用吗

    过期的乳液、精华液和啫喱通常不能再用于脸部护肤,因为它们的成分可能会变质并产生有害物质。这些过期产品仍然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过期的乳液精华液啫喱可以用来护手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经常使用护手霜对我们的手部健康至关重要,但很少有人想到

    2024-04-15
    55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