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就没有信任——《人类简史》经典语录分享

没钱,就没有信任——《人类简史》经典语录分享,第1张

1鸟类会飞就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可不是因为有什么“飞的权利”。

2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

3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4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5阶级有其重要功能。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能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6没钱,就没有信任。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亲爱的爸爸妈妈:

寒假时向你们推荐了《我家那闺女》,因为觉得这台综艺用最直接的方式,为这个时代父母和孩子所处的两个世界架起了桥梁,而 一件事物若是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在我看来,都是有价值的 。

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段时间 papi酱在节目中提出的“人生排序” 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的视野,原来这个时代父母和孩子在人生理解上存在的差别远比想象中大。想到 我们之间或许也潜在存在类似的矛盾 ,如果能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将它们化解,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认识问题所在,而想要说自己了解一件事物,必然离不开其出现的原因。 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人生排序”的差异是一个人类普遍现象吗? 我觉得不然,至少在绝大多数时空不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一千年前的中国不会,当代大多数国家也不会。

个体层面的差异归根到底是群体差异 ,只是单一个体有多少个评价维度,就会分属于多少个群体,也因此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当“人生排序”差异成为一个群体现象,也应该从群体层面分析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成长背景不同。这样说或许有些宽泛,我想从 思维习惯、物质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这三个方面作出更为详细的解释。

作为孩子,我们有幸在一个 越来越开放 的环境中成长,相应也越来越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自古以来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逻辑多把重点放在 “正确的行动” 上,并不苛求在理论上得出抽象结论,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和运用;然而科学所蕴含着的西方逻辑,重视的是 “正确的思想” ,相信人类能通过思想实验找到真理,相信人类能通过认识自己发掘价值。就目的而言,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希望人类在群体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生活 ;但是就方式而言,两者天差地别。

再聚焦到“人生排序”这个问题上, 我们都是希望自己以及所爱之人一生幸福美满 ,但在中国传统思维习惯里这个愿望需要通过一系列行动证明其存在,有时候甚至要把“自己”的重要性降低;而在西方逻辑主导的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会认为 这个美好的愿望没有必要去证明 ,但如果自己都不重要,“我”的愿望又怎么会重要呢。

作为孩子,我们有幸在一个 拥有物质安全感 的环境中成长,相应也越来越关注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1993年粮票制度取消,在此之后成长起来的我们很难真正理解物质匮乏的概念,我们看到的是财富能够换来绝大多数物质;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拥有了物质安全感的我们 更容易跳出家庭或者职业的功能性 ,我们 希望的是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 。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与这个背景息息相关, 物质安全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可能有人会用买不起房来反驳,但房价高企不会降低信心而是带来压力,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 不再需要孩子成为生命延续的载体,代替我们去见识去感受,因为相信我们自己就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体验 。

作为孩子,我们有幸在一个 越来越不确定 的环境中成长,相应也越来越渴望把握住仅有的一些微弱的确定性。近百年来中国剧烈变化着,一个接着一个因素叠加,使得飞轮的转动速度越来越快, 传统的将人生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模式将越来越不适用 (好像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学习阶段结束,找到工作接着组建家庭就是主要任务),我们的人生要面临的阶段也将越来越难作定论, “我是谁”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紧迫 。

我们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实是一个 理性而负责任 的决定, 是希望对自己多一些认识,也希望对人生多一些掌控感 (尽管这种掌控感很可能是虚无的)。

以上算是勉强解释了 我们为什么存在“人生排序”差异 ,但我想这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仅仅是相互理解, 要想妥善化解矛盾还需要达成共识 。如果把前一部分总结为“我(孩子)为什么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那么接下去的部分可以概括为“ 你们(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

作为父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能够更加 合理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 有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忘我”是爱他人的最高境界 ,但是这种燃烧自己的状态必须有所依附,一不小心又很容易变成一场熊熊大火。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寿命可预期地延长,在百岁人生这个长长的坐标轴上,如何定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若双方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所有互动就变成独立个体之间的一种亲密联系 ,而非每次见面都要经历一次尴尬艰难的角色转换。

作为父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能够更加 自如地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 。正如前文提到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能够对自己有更多认识和掌控;同时,由于想让自己仍然具有社会价值(而不是作为“活化石”被时代抛弃),尽管年岁渐长也会 以平和的心态持续探索新知 。

作为父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是对自己的诚实,也是对孩子的支持 。我们从来都是自己经历的主角,不管是否意识到, 我们爱他人的实质是以他人为载体爱自己 。 自爱是内心可持续地充盈着,然后这种生命力投影在洞穴石壁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世界的热爱 。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若能看到你们由内而外绽放出生命力,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莫大的喜悦。

写到这里,也算是把混乱的想法整理得清楚些了。其实 慢慢也发现,曾经难以理解的你们的喜怒忧思随着经历沉淀渐渐明朗起来 ,所以这封信中我在尽可能追求逻辑自洽,也是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一番自我检验。

最后说说我的排序吧:

自己 >父母 > 伴侣/知己 > 孩子

爱你们的

参考资料:

1爱的艺术,弗洛姆

2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3创投42章经,曲凯

4今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5时间的朋友2018,罗振宇

6papi酱谈人生排序引热议:父母口中的“孩子第一”其实是“自己第一”,武志红

救赎**观后感篇1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我个人把它作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深远主题。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中所应当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此刻还拥有它的机会。因为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仅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才又拼命地去争柔回来,然后又不去珍惜。期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我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

本片在逃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蒂姆。罗宾斯扮演被误控杀妻而判入狱二十年的银行家,他定下了逃狱大计,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反而利用他在税务上的专业知识跟狱方职员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摩根。弗里曼结成好友,从根本上改变了狱中文化。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明白你会得到什么。当一片羽毛缓缓飘荡的时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优美的圆舞曲,因为不管拿到的是什么,巧克力永远都是可口的。仅有费加罗的婚礼响起的那个一刻,所有的犯人被这恍如隔世的声音震撼了——一丝来自俗世的气息带着自由的感觉。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我,不放弃期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我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观后感篇2

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被关在一个地方50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一个工作,如果有一天突然告诉你被释放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感动,开心还是感到不知所措?

让我们回到这部**中,**主要讲述了我们的主人公andy因被律师冤枉而关到监狱,但他满怀希望,不想这样在监狱待一辈子,最后在一个大雨夜逃出监狱,而重获自由。

今天我主要讲讲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画面,第一个是汤米被狱警队长打死的画面,最后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逃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抓住是的,明明监狱长这时候已经知道andy是被冤枉的,但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绿油油的钞票,就消除一切不利的因素,或许一条人命在他看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第二个画面是布鲁克斯在刑满释放以后因不适应外界环境,而穿戴整齐上吊自杀,这个就是在开头提出的问题**给的答案,有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了生存的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又没有什么理想的时候,或许就如他一样吧。在**中还要一个对比,red在被批准可以出狱的时候,也和布鲁克斯一样,不适应周围的环境,但他想起了andy说过需要他,为了那个承诺,也为了追求美好,最终与andy相遇,**在这里也就结束了。

看完整部**,像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希望是美好的,人只有有了希望,才能更好的活下去吧。

救赎**观后感篇3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可是确实有些**是能够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

有些**,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欢乐;有些**,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一样,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杯具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明白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完美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完美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

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完美永在,期望永在。

救赎**观后感篇4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具有嘲讽性意义的叙事性**,也是一部关于希望、自由的**。**讲述了一位成功的银行副总裁安迪,因被误会为杀害了妻子和妻子的情人的凶手,在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安迪在入狱后,心里一直充满了自由和希望,一直用一把刘英寸的石锤凿洞,最后于第十九年成功越狱。

自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枚种子,总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用思想灌溉它。而安迪即使入狱后,对自由的向往也不停息,因为内心的向往使他在狱中依然不断去找寻越狱的方法,才使得他最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钻过污水管道,终于获取到自由,在倾盆大雨里,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吮吸着自由的雨水,幸福的张开了双臂……

本片以自由与梦想展开主题,但安迪拥有的不只是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他的理性也是越狱成功的原因之一。无论生活是顺境或逆境,他都能默默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以达成自己的目标。而狱中其他囚犯,因长期过着被囚禁的生活,对严格体制的顺应,慢慢对生活对自由失去了希望,使他们渐渐丢掉了对生活的渴望,所以才有了安迪这么一个鲜明的角色。

生活总是往往不会如我们愿,但只要心存希望渴求自由,我们才会有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

我们汲汲于生,或汲汲于死。希望就是一只有翅膀的鸟儿,是流动在每个人身边的空气,是我们无法停止的呼吸。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梦想,它就会照耀着人生,充斥着每一天每一个人。

救赎**观后感篇5

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写的是一个关于希望,关于执着于这份希望的信念何其伟大的故事。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有一套令人震惊的观点。他认为,人类之所以从动物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人类会制造工具,而是因为人类能够创造并相信虚无的东西。比如面对一片黑森林,人类会想像里面有仙女,而动物只能想象出里面有兔子,或者有狮子。于是人类依靠这种构建虚无的能力,最终形成了文化、国家等想象的共同体。而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这份能力便化身成主人公安迪·杜弗尼永不凋零的希望之翼。当然安迪之所以拥有如此坚定的毅力,是因为他原本就不属于那里,不属于监狱中堕落的那一类,他是被诬陷的。可是刚好他妻子的死太过巧合,使他对圆满的逻辑推理不知该如何辩驳,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杀妻凶手。在监狱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安迪开始慢慢的恢复生气,并实施他的逃亡计划。“一个人不能让心空着!”他说。他从狱友瑞德那里弄到了锤子、勺子和一幅女明星海华丝的海报。为了掩人耳目,安迪开始雕刻一些小摆件。当有人和他一起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各种恶习,让其不堪忍受,自行申请离开。而为了让自己拥有一直在一个房间持续不间断挖掘的特权,他不惜用自己金融家的天赋帮典狱长。然而漫长的十几年之后,安迪仍然没有成功越狱。这时候一个新来的狱友带来了他通过正常途径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但是这一切都被贪婪的典狱长无情的掐灭了。没办法他只能在痛哭后重拾计划。从开始计划到成功,整整十七年。墙上的海报从海华坦变成了韦尔奇,而他也已从年轻的小伙变成了老头。故事的情节如此漫长曲折,而人们向来喜欢美好的事物,因此当安迪最终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逃出生天,向天空张开双臂之时,感动的喜悦使我仿佛也猛然张开了双翼承载着自己飞升涅盘。故事写得太好了,我完全陶醉其中。

希望和强大的信念,是一个人走下去的全部支撑和动力,这也是这本书所要表达核心思想。作者斯蒂芬·金所说:“希望乃是人间至善!”正因为有希望,有憧憬,人才能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才能不断去学习、创造。那些一时找不到方向的人才因此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因希望而坚持,也因坚持有了更多的希望,由此进入生活的正向循环。

在这本小说的结尾,有这样一段美丽的文字:“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

救赎**观后感篇6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并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仅有全部放弃期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可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一样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我,心中永远有期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仅是这些。**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期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我心中最完美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可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杯具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明白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完美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完美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破,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

让你越活越明白的6本书

1、《活着》 - 余华:这本小说以鲜活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它引人深思,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人类简史》 - 尤瓦尔·赫拉利:这本畅销书以全球历史的角度审视人类的发展,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探索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未来。它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和全球视野。

3、《追风筝的人》 - 卡勒德·胡赛尼:这是一部动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阿富汗历史上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4、《沉默的大多数》 - 王小波:这是一本文集,其中包含了王小波的一些散文、小说和评论。他以幽默而独特的方式观察和解析社会现象,引发读者对权力、个人自由和价值观的思考。

5、《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探讨了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快速直觉和缓慢理性。通过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卡尼曼揭示了我们的决策过程中的偏见和误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6、《时间简史》 - 史蒂芬·霍金:这本科普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霍金以非常生动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物理概念,引导读者对宇宙和人类的存在进行深入思考。

读赫拉利《明日简史》有感

我已经读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今日简史》,当然不能错过他的第三部《明日简史》。我读的都是原版,为的是不让好不容易掌握的英语荒废掉,也可以顺便锻炼大脑。其实第三部我还没有读完。这三部书都很不错,很有新意,收获不小。但相比之下,《人类简史》和《明日简史》似乎更加吸引我,让我思考更多。

不久前我写了“人是老二,还是老大?”(点击:“ 人是老二,还是老大? ”),就是读了《明日简史》的感想。在赫拉利看来,对信徒看说,人是老二,神才是老大。人崇拜神,而神赐给人老二的头衔,可以让人主宰世界上的一切,这是很好的交易。(只可惜人天生不是省油的灯,目前高科技发展很快,人当然想要替代神老大的位子了。)为了使得这个理论可以说得通,于是有人编出唯有人才有知觉,有情感,有soul灵魂,所以自然要高一等的谎言。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瑞典动物园里有个黑猩猩散替诺,它觉得动物园的生活十分枯燥乏味,便常常用石头砸游客来取乐。它在动物园开门之前就准备好石头,等游客到来就动手。后来游客听说此事,便有了戒备,使它不能得逞。它于是想出了新的计谋,预先在一些地方放一点稻草,趁人不注意将石块偷偷藏在下面,自己则装得若无其事,人畜无害的样子。一旦游客放松警惕,走近到了它的打击范围,便立刻动手,打得游客惊恐万状,它觉得非常开心得意。 这说明动物是非常聪明的,甚至狡猾的,竟然还会预先策划 。

在20世纪初,在德国有一匹马叫做“聪明的汉斯”,它不仅听得懂人话,还会做算术!比如说你问它4乘以3是多少?它就会用蹄子踏地12下。为了防止作弊,测试者不让主人在场,完全由陌生人来试验,结果同样基本正确。后来,有个心理学家通过细致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聪明的汉斯”居然懂得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表情和他们的肢体语言来作出判断。它一边踩踏一边看,越是接近答案时人们越是紧张,等到它踩踏到正确答案时,大家的表情立刻变得非常惊讶,并激动得大笑起来,于是它便停了下来。这马的确是成精了!谁敢说它不聪明?此事即使是人恐怕也做不到呢!好比一个藏人用藏语问你同样的问题,你能够答对么? 所以动物的聪明程度人往往很难想象。

有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先把一只老鼠放到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面,将小盒子放在一个比较大的盒子里面,那里也有一只老鼠,但可以自由自在走动。于是小盒子里面的老鼠就发出痛苦的叫声。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面的老鼠也会变得紧张和不安起来,于是会想方设法打开小盒子,把里面的老鼠救出来。此时,实验者在大盒子里放了一块巧克力,看看分别把一些老鼠放进去会发生什么情况。结果有些老鼠依然会把小盒子里面的老鼠救出来,然后共同享用巧克力。不过,还有些老鼠就自顾自吃巧克力,不再理会关在小盒子里的老鼠了。 这说明即使是老鼠,也不一样,有好和坏之分呢 。

人类之所以强大,远胜于动物,原先的解释是唯有人懂得使用和制作工具。但后来发现不少动物也有这个能力。哈拉利的解释是因为 唯有人类懂得“灵活合作” 。其实某些动物也有合作,但它们一般在小团体之内,通过亲密接触建立合作,是小规模的。另外蜜蜂的合作规模比较大,也非常有效,但那不过是本能驱使,方式固定,没有变化。而 人类的合作是极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 。

某实验有两个人参加,你给其中一个100元,要求他分一点给另一个。但如果另一个不肯接受,则你将拿回100元,这是规定。一般想起来拿到100元的人会自己留99元,给另外一个人1元即可。而得1元的人会想,有总比没有好,就收下钱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觉得不如让自己损失1元,而对方则损失99元。如此不公平的的分配自己怎么能够接受?干脆大家都没有钱才好。所以,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人会拿了钱对半分,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者至少也是四六、三七开,也勉强可以接受。这个实验说明人是很讲究公平的。古代狩猎者打到野兽,必和伙伴分享。唯有如此,大家才能够生存更久。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人的天性吧。

但是,将此事扩大到团体,在大批人群之中,情况便完全不是这样了 。1740年,普鲁士弗雷德里克大帝出征,手下6万士兵,纪律训练极端严酷。但他们都热爱大帝,忠诚他的无上权威。大帝对一位将军说,最令他无法理解的是尽管每一个士兵都比他武装更精良,身体也更强壮,但是他一出现他们便战栗不已。所以他在他们面前绝对安全,不必担心有任何危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战争极端残酷,伤亡惨重,但没有一个士兵反叛。一切功劳荣誉归于大帝,士兵唯有为了大帝拼死疆场。这里面哪有公平可言?

再比如某国有100万人,那么多人当然不可能集体做决定,于是就有少数精英组成集团代表大家。他们将90%的财富存入自己在某国银行的账户,只拿出10%分给大家,使得人们勉强能够温饱,免得大家早反。他们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相当有效,可以轻松摆平。对少数敢于对抗者下重手打压,对温顺驯服的人则给予些许甜头以资鼓励,或者利用某些他们许可的机构来向大家许诺来世天国的福报。这样的统治模式屡试不爽,长盛不衰。但公平吗?当然很不公平!但该国的情况似乎非常稳定。 这就是精英集团典型的“灵活合作”的结果 !但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哈拉利说,人对于事物有客观和主观两种看法。客观,指的是不受人看法影响的事物,比如重力,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重力都是存在的。主观,指的是个人自己的看法,当然各有不同。但情况并不是那样简单。比如说神,假如你的家人,你的亲朋好友,同学,甚至伟大的科学家,你周围大部分人都相信神,那么你的主观看法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很可能相信神是客观存在。凡是碰到任何事,都一头扎到经书里面去寻找答案,而答案似乎总是在那里等着你!于是久而久之,这个理念便根深蒂固了。 你不再有个人的主观概念,大家的信念就是你的信念 。

其实,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说到底,无论是国家,金钱,法律,规定,还是民族,领土,教会等等,都不过是人的想象罢了,都不是非存在不可的东西。 请问:几百年、几千年前有吗?几百年、几千年后还会存在吗?都很难说 !

《未来简史》是尤瓦尔•赫拉利继《人类简史》后又一力作。

本书共有11章,三大部分,分别是:

第1章 人类的新议题

第一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第2章 人类世

第3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第4章 说书人

第5章 一对冤家

第6章 与“现代”的契约

第7章 人文主义革命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

第8章 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第9章 大分离

第10章 意识的海洋

第11章 信数据得永生

今天来学习第一章, 人类的新议题

几千年来,全世界的人类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 饥荒、瘟疫和战争 ——他们永远是人类的心头大患。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

1 生物贫困线

饥荒是几千年来人类最大的敌人。随便翻开哪本历史书,几乎都会读到饥荒的惨状,读到人在饥饿之下做出的疯狂行径。

家里的老人,还会回想起灾荒时忍饥挨饿的情景。

2 看不到的舰队

人类的第二大敌人是瘟疫和传染病

最有名的一次流行病就是黑死病,始于14世纪30年代的东亚或中亚,这批瘟疫大军借着老鼠和跳骚,迅速蔓延全亚洲、欧洲和北非,不到二十年抵达大西洋沿岸。当时的死亡人数约7500万—2亿,超过欧亚大陆人口的四分之一。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各种流行病仍然继续夺走几千万人的生命。短短几个月内,一次西班牙流感使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病毒,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

再过去几十年,流行病无论在流行程度还是影响方面都大幅降低。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获胜,天花已彻底绝迹,这是人类首次成功的让某种流行病完全在地球上消失。

3 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第三个好消息是战争也正在消失。

在大多数地区,战争已经比以往更为罕见。

2012年,全球约有5600万人死亡,其中62万人死于人类暴力(战争致死12万,犯罪致死50万)。相较之下,自杀的人数有80万,死于糖尿病的更有150万。现在,糖比火药更致命。

恐怖分子就像一只想要大闹瓷器店的苍蝇。

1 死亡的末日

在21世纪,人类很有可能真正转向长生不老的目标。

虽然是少数,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公开表示,现代科学的代表任务就是战胜死亡、赋予人类永恒的青春。

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等领域进展飞快,有专家预测,人类到了2200年就能打败死亡,也有人认为是2100年。

2 幸福快乐的权利

人类未来的第二大议题,可能是要找出幸福快乐的关键。

幸福快乐的玻璃天花板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和生物层面。

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要看你的期望如何,而非客观条件。随着客观条件改善,期望也会不断膨胀。

从生物层面来说,不管是期望还是幸福感,其实是由生化机制控制的,而不是由什么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

愉悦的感觉会很快消退,迟早会转变为不愉快的感觉。这些都是进化的结果。历经无数代人之后,我们的生化系统不断适应变化,为的是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而不是快乐幸福的机会。

3 地球的神

在追求幸福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事实上是试着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

人类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可以请哪位踩个刹车吗?

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正以如此高速冲向未知,常有的反应就是希望有人来踩刹车,减缓我们的速度。

首先,没有人知道刹车在哪儿。

其次,如果我们不知怎么成功踩了刹车,就会让经济崩溃并拖着社会一起下水。

知识悖论

预测人类21世纪的目标很有可能是 长生不死、快乐和神性 ,可能会让某些人深感愤怒或惊恐,因此必须加以澄清:

第一,并不是说21世纪的大多数人都会做这件事。

第二,这是一项历史预测,而不是政治目标。

第三,追寻并不代表就能够得到。

第四,这项预测的重点并不是要提出预言,而是为了让我们讨论现有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管理。我们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忘了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意外事件所创造的,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过去”从祖先的坟墓里伸出冰冷的手,掐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向某一个未来的方向。

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

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98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6
下一篇2024-02-16

随机推荐

  • 雅思兰黛小棕瓶精华液怎么使用

    雅斯兰黛小棕瓶精华也是精华露的一种,可以把它当作精华露使用。如何利用自身的手指呢?双手的按摩加上双手的温度让精华更好的吸收到皮肤中去,使用过后的皮肤摸起来软软的,一点都不油。同时雅斯兰黛小棕瓶精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使皮肤更好的吸收水分,因

    2024-04-15
    52900
  • 有没有适合女生用的护肤品,油性皮肤,套装的?

    呼吸惊喜水分套盒SU:M37呼吸惊喜水分补水保湿三件套套盒,主要功效:给肌肤高效供应补充水分,保湿,镇定和收缩毛孔成分:竹子树液、红三叶草花、木槿花、金银花 使用感受:化妆水是轻薄的水状 啫喱是凝露质地 气味清新不像雪

    2024-04-15
    49200
  • 娇韵诗轻感双萃精华和双萃精华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为功能不同和成分配比不同。1、功能不同:轻感双萃精华主要针对肌肤疲劳、干燥、无弹性等问题,而双萃精华则是提高肌肤含水量以及回复肌肤弹性,改善皮肤干燥粗糙、暗沉等一系列问题。2、成分配比不同:轻感双萃精华成分中主要包括紫松果和光果甜

    2024-04-15
    45400
  • 求助大侠 铁塔上装天线的定额选取

    通信铁塔无法通过通信定额计算安装费用。工信部200875号文发布的最新通信工程概预算定额中没有铁塔安装、抱杆安装、塔基和机房建设等内容。通信铁塔、塔基、抱杆、机房等得参考土建或铁件安装等相关定额(各省单独发布的相关定额)。问题一:一般弱电接

    2024-04-15
    41400
  • 男士基础护肤套装不知道怎么选?看这里

    男士基础护肤套装不知道怎么选?AHC男士水乳三件套AHC是韩国的一个品牌,它家的面膜一直都很热销,这个套盒性价比挺高的,外观设计很高级,专门针对男性设计的,不挑肤质及年龄,使用后清爽不黏腻可平衡水油,成分中不含酒精,敏感肌也可以用,有淡淡的

    2024-04-15
    43700
  • 关于芍药的诗句 古诗

    -1-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唐代:韩愈《芍药》-2-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唐代: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3-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

    2024-04-15
    38700
  • 妮维雅美白润肤霜是擦脸的吗

    成分:Ingredients:Aqua:水Paraffinum liquidum:液体石蜡Cera Microcristallina:微晶蜡,天然的矿物质蜡Glycerin:甘油Lanolin Alcoh

    2024-04-15
    41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