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 出生在古希腊的殖民地阿布德拉城,父亲因受波斯国王薛西斯的赏识,他才得以争取到受教育的机会。他旅居各地,开展讲座,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受人追捧,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受到政治家伯里克利结赏识,聘为二儿子加西亚的老师,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据说晚年因支持寡头统治,且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他的思想绝大多数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普罗泰戈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认为存在者是存在的尺度,不存在者是不存在的尺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 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万物的存在与否、性质形态都是相对的,完全取决人的主观感觉,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
2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是道德的标准。 他认为,道德也是因人而异的,道德并不神秘。政体、法律制度、道德、宗教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志,改变传统,重新约定。他反对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主张"德行可教",并力图证明德性不能凭天性或自发生成,它是一种可以传授并需经过苦心修养才能获得的品性。
3人人平等。 人性因为相同,所以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人人都应当平等,甚至在主人和奴隶之间。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在当时有力地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所包含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因素,也为后来的思想家们所继承和发展。
二、轶事与名言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据说普罗泰戈拉教过一个年青人,合同约定如果学成后第一次诉讼里获得胜利,再交剩下一半的学费,否则就不交。而青年人坚持不交,于是普罗泰戈拉就到法庭控告他,要他交学费,结果按照双方的辩词,法官也无法判定究竟谁应该胜诉。
参考文献:
王涛,客观认识普罗塔戈拉,历史学习,201011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2 至善理论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主要是在认知领域内确立了理性精神,即试图通过逻辑推理的理性认知,从芜杂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普遍本原而苏格拉底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人本哲学的转型,试图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并且因此依据理性精神深入地探讨了有关人、社会和伦理的各种问题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又可以说是探讨善和至善的伦理学他同意智者们提出的“哲学应当是人学”的观念,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他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德为一;美德即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三句话的实质是:美德即知识他肯定在具体的善之上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善即至善苏格拉底认为:善、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不论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的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苏格拉底在寻找善的本性的同时,也看到具体的善恶是相对的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适用的东西来说是善,对不适用的东西则是恶由此,苏格拉底看到问题的关键是要作出善恶大小的正确选择,而这就需要技能和知识这样至善目的论演进为善即知识的命题苏格拉底进一步认为善与恶应该由理性来证明正确与否,只有善变成了知识,才能成为善另外,苏格拉底对事物本质的追问,教人以理性来“认识自己”的思路,标志着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的论争已开始形成把知识看成是道德的基础,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根本思想孔于和苏格拉底一样,在他们伦理学思想体系中都有一种至高的追求,或者说所谓真理的存在孔子反复强调了“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从人类的善性出发,发展出了一套最能符合人性、切合人情的伦理观念以仁为核心,孔子又提出了一系列人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原则儒家以仁爱原则为核心的而构建的道德规范体系,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上述诸项外,儒家还提出了孝、悌、宽、敏、智、俭、敬、刚、毅等道德规范在儒家的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可以说,儒家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仁爱原则而展开的仁爱作为儒家伦理的一股道德原则,其出发点是“亲亲之爱”,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而是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理想人格上,儒家认为达到至善就是要达到“内圣外王”“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儒家的内圣外王就是《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按照儒家祖师孔子所确立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原则,不论是贵为天子,还是平民百姓,由于性相近,因此在后天均须以“修身”为本在儒家看来,由于人的本性所决定,圣人必须加强德性修养,以此为基础,将内圣发用于外便是外王
3 教育理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是一个哲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他们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的真谛和至上的哲理,也同时希望将这些哲理传授给更多的人,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同样广传弟子,同时采用了一种相近的教导方式———对话式的启发诱导弟子,以期望来改造社会,这使得他们都有了理想化的色彩苏格拉底对美德作了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要证明美德即知识,只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反之,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就说明了知识与美德的共同的性质他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助产知识,导引知识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知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真理存在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教师就应采用对话或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存在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理,并将其导引出来所以,他把这种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他自称为“知识的助产士”,所以他的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产婆术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在与学生谈话中,他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产婆术在学生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在否定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后来,他的思想被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倡导归纳法,启发、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真理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孔子是最先也最多采用这种论说教育的先躯,整部《论语》就是孔子与其学生的对话孔子认为人心本善,仁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需要将它引发出来而已,“我欲仁斯仁之也”,因而他倡导启发式教育“启发”一词,是源于孔子《论语·述而》中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启发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愤悱”的学习需求启发教育体现了内在动机性原则同时,反映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即学生主动在先,教师启发诱导在后启发教育的目的内容,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探索的能力朱熹在阐释启发的具体内容时强调:“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开其意是思维,达其辞是语言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说得清启发学生思维成为启发教育的实质内容孔于也一再强调,只有学思结合,才能使知识增殖因为思不是停留在知识的接受、保持的学习水平,而是将发现新知识,使知识增殖启发式作为教师的一种教法在教育理论、实践中广为流传、应用
4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参考文献:〔1〕王维雅,王维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2〕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第14 页〔3〕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指南 教育名言录〔M〕 第67 页〔4〕刘震 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3 页〔5〕赵敦华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4 月〔6〕潘泽泉 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7〕袁征 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和孔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1999 年6 月〔8〕张一平 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1 月
A |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期的哲学家,但他们的观点却不相同。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知识对人的教化作用,强调了人的思考与判断力的作用。他这种对的认识的意义是认识到人是有理性思维的,故选A。 |
相同:他们都强调“人”的自由权利
不同:卢梭强调公众意志和人民主权主张以公民的自由取代自然人的自由把个人的自然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服从公众自己制定的法律,而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个人选择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
普罗塔格强调人的地位,突出人的作用,他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之一
苏格拉底是对智者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主张美德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罗塔戈拉提出的另外一个观点是:“万物都有两个完全相反的对立面”(Edward 1991: 89)论辩中的任何一个命题都有正反两方,且两方的合理性相同,对每一论点都可以同样令人信服地举出另一完全相反的论点在训练学生时,他要求每一个人对每一个题目都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辩论,直至理屈词穷为止
之前人们一直以为,一切问题都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演讲话语就是对这个“标准答案”的口头表述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对此提出了挑战任何所思、所信、所求均可以言说,无论是否正统或“标准”,因为话语与真理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不是只有真理才可以言说此外,他还着重培养演讲者借由论辩将问题中的弱势转为强势并最终获得一个更为理性的解决方法的能力比如,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引起他的食欲,更无须提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而对于健康人来说,山珍海味是极大的奢侈品但是,对病人的理性劝说能够使他出于健康的考虑而对食物改变看法,甚至即便是再难以下咽的东西在病人看来也是美味佳肴(Edward 1991: 109)
尽管后人对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充满了颇有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普罗塔戈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修辞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论辩教育和哲学思想是诡辩派运动的核心,他的修辞思想和修辞实践不仅为早期修辞学创立了理论上的基本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修辞意识的觉醒
C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史实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 表明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因此二者都强调人类的理性,故选C。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