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甜茶为大家分享了人文主义的革命,其核心观点认为,人类的自由意愿让整个宇宙赋予了意义,人类成为了自己的主宰,你的所有决定就应该遵循自己的意愿。但是人类真的有自由意愿吗?你真的只有一个自我吗?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意愿吗?在现代科学面前,自由主义的论点被一一推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现代科学是如何击败自由主义的。
现代科学发现,人类的选择是通过生物预判或随机产生的,并没有发现“自由意志”这种物质存在。自由意志的概念,就好像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神、上帝一样,都是人类虚构的故事。
赫拉利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在脑中的中央车站,我可能会因为生物预判,而被迫上了某个论据的列车,又或是随机被分配上了哪一趟列车。”也就是说,你选择该买哪一件衣服、去哪里旅行、买哪一只股票,甚至和哪个人结婚,这就不是根据你的自由意愿来决定的。
也许让你很吃惊,但这绝不是某个人的猜想或假设,这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在一项实验中,被试者趟进一台巨大的脑部扫描设备,两只手各握一个开关,被试者可以随时按下任意一个开关。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科学家可以根据被试者的大脑活动,提前预测出被试者会按下哪个开关。选择一定是被试者做出来的,但是却不是“自由意愿”。
所以说,一连串生化反应让人类做出选择,只不过人类错误的将其解释为“自由意愿”的选择。
对于当代科学来说,不仅要否定人类的“自由意愿”,还要确定生化反应的实际意义。
医生试图在人脑中植入计算机芯片,来治疗躁郁症。医生在患者大脑中植入电极,并在胸部植入微型计算机。当计算机收到命令时,电极就会释放微弱的电流,麻痹大脑中产生抑郁的区域。有一位病人接受这种治疗几个月后,突然失去了效果。经过医生的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计算机的电池没有电了。
美国军方还在测试一种头盔,可以瞄准大脑特定的区域,刺激或者抑制选定的大脑活动,用来提高士兵训练或实战时的专注力。也就是说,如果人类能控制自己的大脑回路,你就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写作的时候就再也不用担心,被游戏、视频等其他干扰因素影响。
只不过这项技术还在起步阶段,这种训练无法维持较长时间,且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比你自己更能了解你,并且还可以操控你的大脑,因为计算机可以根据刺激的部位,抑制或创造你的喜怒哀乐。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这也非常可怕,不是吗?
科学不仅在自由意志的本源上,击败了自由主义,还在自由主义所提倡的“唯一自我”上,来了致命一击。现代科学认为,人类并不只有一个自我。
从人脑结构出发,左右脑根据各自的职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罗杰·斯佩里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左右脑神经元无法联系的青少年。研究人员问小男孩长大后想做什么,男孩回答:“制图员”,这个答案是由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组织的左脑提供的。
研究人员很想知道小男孩右脑的想法,但是右脑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研究人员让小男孩利用字母牌拼出结果。实验人员在纸上写下“你长大想做什么?”,并且只让小男孩的左眼看到。不可思议的是,小男孩拼出了“赛车手”的单词。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也同样证明了,人类不只有一个自我。人的心中存在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的相互拉扯,再做出决定。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没有记忆和虚构的能力。而叙事自我会根据事件的高潮和最终的结果,创造故事,所以它具有虚构和记忆的能力。
人类的很多关键决策,大多是能说会道的叙事自我来决定。比如说,孕妇在分娩时,一定会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这种疼痛是“体验自我”能感受得到的。但是,分娩后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叙事自我会根据产后的幸福,得出正面的故事,而此时体验自我的疼痛并不会影响故事和选择。
大多数的孕妇都会觉得生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她们会愿意再一次经历这样的疼痛,这就是叙事自我给出的结论。
所以说,现代科学的观点认为,人类并不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没有哪个是真正的自我,人类是有许多分割的部分组成的。
总结一下,今天为大家分享了,当代科学推翻了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当代科学认为,自由意愿并不存在,人类的选择是由生物预判或随机产生的。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运用计算机的算法,来控制人类的选择,可以让大脑更加专注。当代科学还否定了自由主义的唯一自我,认为人类没有真正的自我,都是由多个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当代科学推翻自由主义后,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明天继续为大家分享。
书只有一本。
《未来简史》一书由[以] 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1 章 人类的新议题 1
生物贫穷线 2
看不见的舰队 5
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13[1]
死亡的末日 18
幸福快乐的权利 26
地球的神 38
可以请哪位踩个刹车吗? 44
知识的矛盾 49
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 52
第一幕中出现的一把枪 58
第一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第2 章 人类世 65
蛇的孩子 68
祖先的需求 71
生物也是算法 75
农业交易 81
五百年孤寂 87
第3 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 91
谁怕达尔文? 92
为什么股票交易所没有意识? 95
生命的等式 99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109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112
聪明的马 114
革命万岁! 119
在色情与暴力之外 123
意义的网 128
大同世界 134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1]
第4 章 说书人 139
纸上的生活 146
神圣的经文 149
但这就是有用 156
第5 章 一对冤家 161
细菌和恶魔 162
如果遇见佛陀 166
伪造上帝 169
神圣教条 176
猎巫行动 178
第6 章 与“现代”的契约 181
银行家与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183
奇迹般的大饼 186
方舟综合征 191
毫无意义的竞赛追逐 197
第7 章 人文主义革命 201
向内心探寻 202
踏上绿野仙踪的黄砖路 215
战争的真相 220
人文主义的分裂 225
贝多芬比查克·贝里更高级吗? 234
宗教的人文战争 238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243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1]
第8 章 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255
我是谁 263
生命的意义 270
第9 章 大分离 277
无用的阶级 288
87% 的可能性 297
从神使到君主 309
不平等的再升级 313
第10 章 意识的海洋 319
心智的差距 320
我闻到恐惧的气味 326
宇宙凭依的钉子 330
第11 章信数据得永生 335
所有的权力都去了哪? 340
概括历史 344
信息渴求自由 346
记录、上传、分享! 350
认识你自己 352
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357
来源 363
致 谢 366
大学四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成长阶段,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外书籍和**也可以帮助你开拓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课外书籍和**,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可以帮助你培养兴趣、拓宽视野和丰富人生经验:
课外书籍:
文学经典:如《红与黑》、《傲慢与偏见》、《鲁滨逊漂流记》等。
哲学与思想:如《人类简史》、《思考快与慢》、《存在与时间》等。
社会科学:如《乌合之众》、《资本论》、《社会心理学》等。
科普读物:如《黑客与画家》、《时间简史》、《人类简史》等。
自我成长与励志: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奇特的一生》、《穷查理宝典》等。
经济与金融:如《经济学原理》、《富爸爸穷爸爸》、《股票作手回忆录》等。
课外**:
经典文艺片:如《罗马假日》、《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
独立**:如《岁月神偷》、《追随》、《午夜巴黎》等。
科幻与奇幻片:如《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哈利·波特系列》等。
社会现实题材:如《活着》、《一一》、《小偷家族》等。
纪录片:如《地球脉动》、《人生七年》、《海豚湾》等。
当然,这只是一些建议,具体选择应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和学习需求来定。重要的是保持对不同领域的开放性,探索多样化的知识和文化,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关的书籍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不过,要注意平衡学业和课外阅读、观影的时间,确保不会影响到正式的学习任务和学业进度。合理规划时间,将课外阅读、观影融入日常生活,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顶级偏爱车在《穷查理宝典》第六章中提到。
《穷查理宝典》是由巴菲特的业余助手查理·芒格所写,是一本关于投资和商业决策的经典著作。其中第六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包括如何评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以及如何对比不同选择的实际成本等。在这一章节中,芒格举了买车的例子,提到了顶级偏爱车的存在。
顶级偏爱车是指那些价格非常高昂,而且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购买的豪华车型。芒格在书中指出,这些车型的生产商通常会把价格定得很高,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那些真正有钱的人才会去购买这些车型。而那些有钱人则愿意为这些车型支付高额的价格,因为这些车型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理和社会地位需求。但是,芒格也提醒说,对于那些不是真正有钱,却想要虚耗家庭财产去购买这些车的人来说,这样的决定是不明智的。
因此,想要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我们需要理智地评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被虚荣心理和社会地位需求所驱使。当我们购买车辆时,需要考虑到车型的实际使用价值、保险费、油耗和维修费等实际成本,而不是只考虑车辆的售价。
总之,顶级偏爱车在《穷查理宝典》第六章中被提到,但芒格对于这些车的价值和购买决策持谨慎态度,提醒我们要理性地评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并避免被虚荣心理和社会地位需求所驱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