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幸福快乐的关键是什么?
20220128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真理。如果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生活就毫无意义。
上周,老何在得到陈章鱼的《每周新书盘点》学习了中国人大哲学学院教授赵汀阳老师的《论可能生活》一书中关于对什么是真正幸福的理解,赵汀阳老师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幸福公理」: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
这个话说得有些绕啊,咱们翻译一下。就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给你钱你也乐意去做,不做不甘心;而且你做这件事情的结果,还能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创造性行动。
几年以前,老何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看到一番关于幸福的精彩讨论,非常值得有兴趣的朋友学习和思考!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和快乐,但你有没有想过幸福快乐来自哪里?我们又应该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快乐呢?
对于快乐的来源,历史上大致有三个观点:
1快乐来自主观感受
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快乐来自主观的感受,快乐就是“主观感到幸福”。
这也是一般对于快乐普遍接受的定义,依照这个观点,快乐是种个人内在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当下直接的快感,或是对于长期生活方式的满足。
那么,快乐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如何呢?
有调查机构对金钱、健康、社群等外部因素与快乐的关系做过调查。
快乐与金钱的关系: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快乐与健康的关系: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
家庭、社群、婚姻与快乐的关系:
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金钱和健康。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而那些家庭机能失调、一直无法融入某个社群的人则明显比较不快乐。而其中,婚姻有事特别重要的一项因素。多项重复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感觉快乐,以及婚姻不协调与感觉痛苦,分别都呈现高度相关。而且,不论经济状况或是身体健康如何,情况都是如此。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够决定自己要走哪条路,但也让我们越来越难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于是,社群和家庭的凝聚力下降而解体,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到越来越孤独。
2快乐是客观条件符合主观期望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务、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如果说快乐要由期望来决定,那么我们社会的两大支柱(大众媒体和广告业)很可能正在不知不觉地让全球越来越不开心。
有没有可能,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会对生活不满,不只是因为贫穷、疾病、腐败和政治压迫,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标准?
3快乐的关键在于人的生化机制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由经过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形塑。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主观幸福感)并不是由外在因素(例如工资、社会关系或政治权利)来决定,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
我们能够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所以,那些刚中了乐透、刚找到真爱的人,之所以会快乐地跳起来,并不是因为真的对金钱或情人有所反应,而是因为血液中开始流过各种激素,脑中也开始闪现着小小的电流。
“吊桥效应”是这种生物理论的很好运用。由于身体上的紧张引起心跳加快而让人误以为这是对于见到喜欢的异性时的怦然心动。
但如果说幸福快乐是有生物学上的神经元等产生的生理快感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似乎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追求了,只需要通过药物或者借助科技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可以获取这种快感,如骇客帝国等科幻片中的画面,不敢想象!但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快乐吗?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佛教的观点最有意思,根据佛教的观点,大多数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为快感就是快乐,不愉悦的感受就是受苦。于是,人类就渴望能有快感,并希望避免不愉悦的感受。然而,这是大大的误解。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着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每次碰上不快,就感觉受苦。而且就算已经得到快感,因为我们还希望快感能够增强或是害怕快感将会减弱,所以心里还是不能感到满足。追求这些主观感受十分耗费心神,而且终是徒劳,只是让我们受制于追求本身。因此,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觉一切没有意义。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人想要脱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
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多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佛教与现代生物学和现代自由主义的相同点,在于都认定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如果越强调主观感受,反而就越感到苦。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里感受了。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佛教思想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宗教更是一种哲学体系,佛家、道家、儒家从某种角度上看其实是相通的,是一种理解世界万物的方式。惊异于尤瓦尔对佛教思想了解如此之深,同时又不得不深思是不是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追求太过于执着,以致于“着力极差”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宁静、圆满。
在佛家看来,“求不得”才是追求快乐本身路上的苦。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要做到佛家所说的完全放弃自身的欲望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太难了。对于求而不得的事物,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唯有降低自身的期望,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对于幸福快乐的思考,其实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对这个议题继续进行了探讨,人类对于幸福快乐的追求不会停止,未来人类还会继续寻找幸福快乐的关键,它将会是未来人类可能的重要的议题之一。
程驿(笔名: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大学堂讲师,掌阅签约讲师。
BAT大厂数据分析专家,服务于人工智能领域,热爱算法,致力于研究“个人思维及认知提升”。
写作目标是,一年思考100个问题,死磕每个问题的本质原因。
对困境的错误认知——你所有面临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
对意志的错误认知——如果你用意志力来完成自我突破,你还停留在初级水平。
对自律的错误认知——自律的本质是机械思维,只是一种沉浸在自我满足感中的状态。
对意义的错误认知——找到“人生意义”并不是高度的事,它是你的大脑原始本能之一。
对天赋的错误认知——每个人都有超过标准差范围的天赋,你需要“认知抑制”解除。
对努力的错误认知——同样的努力会有不同的回报,你要把自己嵌入到更高的价值网上去。
本书将颠覆你过去的认知,重塑你的思维,让你与这个世界“重新连接”
第一章思维觉醒:快速跳出你的思维局限
你所有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002
找到枢纽节点,建立真正的独立思维/010
自律的本质是机械思维/019
三个思维模型,帮助大脑升级/027
面对竞争的正确姿势是什么?/037
人生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什么?/043
你要如何找寻人生的意义/052
第二章表达逻辑:练就高效沟通的思维逻辑
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122
设计一个张口就打动别人的开场白/131
改变浑浊不清的沟通方式/139
如何设计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146
内向者如何通过表达掌控局面/153
如何应对别人的批评和否定/160
怎样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167
应对激烈的冲突,你需要记住三个步骤/176
从冲突到和解:如何与父母对话/184
第三章认知效率:重塑大脑的认知系统
知识的本质,让你的人生从混乱走向清晰/062
这三种思维可以让阅读更高效/070
写作技能取决于你脑中的系统构建/079
掌握“故事引擎”,人人都能写出好文章/088
避免自嗨型文案,转化用户思维/096
如何快速练就一项“骨灰级”技能/103
为什么你通过大量练习,还是没有成为很厉害的人/111
第四章突破职场:痛点思维解决工作难题
你究竟该选什么样的工作/194
如何爱上自己的工作/204
如何发掘工作中的天赋/214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225
用表达公式掌控整场面试/235
你应该在工作中锤炼哪些能力/243
在工作中,你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价值/252
你的薪水是由什么决定的/261
在团队中建立自己的权力空间/270
自由职业的真相是什么/279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作特征/289
你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300
这是一本关于思考的书,思考的内容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些问题。
我曾经提过“一年思考100个问题,死磕每个问题的本质原因”这样一句口号,但最终我只能做到一周思考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一年思考52个。我把每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布在网上,没想到大家还挺喜欢。
现在,我每周大致会用20个小时来进行思考,这几乎是工作时间的一半。
在思考过程中,我需要对查阅、归纳大量资料,也需要对每一个问题的本质反复推演,这是非常痛苦的。
有人曾说,哲学家的工作是最简单的,有一张旧沙发,在一盏昏暗的落地灯下就可以开始工作。“哲学家”三个字我不敢当,但我愿意做一个深度思考者。
为什么思考这么痛苦,我却愿意不断思考呢?
●思考的本质是什么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工作时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你可能会回答,梦想就是不工作。
其实,每个人都想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财务自由吧,因为我们都渴望自由自在的状态。
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真正实现梦想了呢?
因为路径不一样。
多数人渴望的,其实是“自在”而不是“自由”。
比如,你总想休个小长假,到大理洱海边找了一个靠海的民居住上几天,暂时把原来城市中的同事、客户、雾霾、早晚高峰的烦躁等切断,这就是“自在”。
你在家里宅着,手机直接调成静音,买一堆零食就开始不断刷剧,这也是“自在”。
“自在”的本质是尽量避免和周围产生联系,无论你是在洱海边的民宿里,还是蜷缩在家中,都希望和之前的生活尽量减少联系。
但思考的本质,恰好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连接”。
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幅海报,你面对它是不会思考的。但一个平面设计师可能就会去思考,因为他会把眼前这幅海报,和自己最近设计的一个案子建立连接。
什么是“自由”呢?它是指人类可以自我支配,拥有自由意志的一种状态。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便可以解释,“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自由就是指这种状态。
所以你会发现,“自在”和“自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自在状态是尽量避免思考,所谓“无知即快乐”;而自由状态,恰好需要大量思考。
比如,一个奴隶通过奋斗,终于成为自由人;一个打工者,通过10年奋斗,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终于恢复健康之身……
每个人都渴望真正的自由,渴望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但真正实现的,却寥寥无几。
核心就在于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多数人更喜欢让自己处在“自在”状态,少数人才选择通往“自由”的那条路——即不断去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付出行动建立连接。
●学习的本质是建立结构
没有建立连接的思考,多半都是无效的思考。
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一种情况:我们在一个区域待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幻觉——无所不知。这就是没有进行连接思考的结果。
比如,有些人在公司待了七八年,他们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公司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站在公司内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再比如我们活了二三十年,就会认为生活中的很多事自己都明白。这是因为我们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已经悄悄关闭了和外界连接的大门,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比如,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总是记不住,总是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呢?
通常,我们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行,甚至会认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这些结论都是你站在多年学习的角度上,得出的答案。
如果你将“学习效率”和“家居收纳”这两件事情做一个连接,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据统计,每个在100平以上的现代居所,家居物品至少超过4500件以上。你可以很轻松地记住家里的5000件物品,但是在学习上却不行,这是因为学习效率低下的核心,在于你的头脑中没有认知结构。
你想找一本五年前买的书,可以从书架上轻松地找出来;你想找阿莫西林,也可以从卧室中一个抽屉中快速地找出来……这是因为你对家居物品的认知,是有结构的。
如果我们换一种情况,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让你收纳和认知这5000件物品,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你昨天买一本书,今天买一件衣服,后天又买几个杯子,你将它们全部叠放在一起,最终直接把物品从第一个房间堆到最后一个房间。结果就是,屋子里有什么东西,你完全记不住。
多数人的学习习惯就是后者,所以无论你怎么努力,学到的东西依旧很难记住。
截止到今天,我大约思考了73个问题,这本书收录了其中的35个问题。这本书在“掌阅”被改编为三个课程,分别是《12堂脑洞大开的思维升级课》《12堂脑洞大开的表达提升课》《12堂脑洞大开的职场进阶课》,其中都凸显了脑洞大开这个概念。
其实是因为每一个思考,都连接到各种事物的本质,所以使大家倍感新鲜。
●连接让我们充满无限可能
书名最终定为《认知颠覆》,这是由众多读者确定的。
读者会有这种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在之前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打开自我,突然遇到我这样的思考方式,就会产生被颠覆的感觉。
当然,思考从来就没有所谓高级低级之分,只是存在连接方式的不同。
每一个人类个体都经历了上亿年进化,为什么我们成为地球上最具智力的生物?就是因为大脑神经元有着更为丰富的连接。
在丹尼尔·博尔的《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这本书里,介绍过一个大脑神经元进化的事实:
在原始生命时期,脑神经元中的信息可能是非常单一的,比如可以形成类似“红色”“一个圆点”之类的简单想法。这些简单想法又逐渐连接起来,形成诸如“动物”“树木”之类的整体概念。
人类在早期智人阶段,面临的生存压力十分巨大,互相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这时大脑在整体概念基础上,又进化出“团队”“重量”“形状”等更复杂的抽象概念。
在智人的成熟阶段,也就是约5万年以前,人类更是将“抽象概念”发挥到极致,最终产生“故事”“图腾崇拜”等“内在信念”(blindbeliefs)。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反复提到,正是因为人类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才让我们拥有更大规模群体合作的优势,最终引领我们统治了地球。
从“简单想法”到“整体概念”,再到“抽象概念”,最后到复杂的“内在信念”,整个过程就是大脑神经元不断组合连接的过程。
比如,理解“红色”这个概念,也许只需要几百个神经元。但如果要理解“国家”“宗教”这种复杂概念,则可能需要几百万个神经元的连接才能完成。
《超体》这部**中曾经讲述过一个概念,人类大脑大致只开发了5%-10%,女主角露西因某种手段而开发到了100%,简直就成为无敌的存在。
从大脑神经学上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人脑在思考很多事件时,都处于100%活动状态,这是经过监测的。
但从知识连接的角度来说,“人脑只开发了一部分,还有巨大潜力”这个概念是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我们现在对大脑中所学知识的连接效率很可能还不到01%,如果这个效率提升到20%,甚至是50%,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局面!
世界的连接一定是越来越复杂的,你现在不去做的事,AI也在疯狂帮你做。
然后,在某一天,真正颠覆你。
●我们如何去“颠覆”
这个时代到处都在讲颠覆,每天都在诞生新物种,然后从旧物种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将它彻底颠覆。
究竟什么是“颠覆”呢?
在《颠覆式创新》中,克里斯坦森做出了最经典的诠释:“颠覆”是市场形成了新的价值网络,从而使旧的价值网络突然崩盘。
比如,诺基亚手机的销量曾经11年蝉联全球第一,他们把手机做得越来越坚固耐用、按键越来越多、外形越来越夸张,这就是旧的价值网络——用户更习惯质量更好、功能更多的手机。
但苹果手机面世以后,尽管非常不耐摔,按键也只有一个,外形也极为简单,这样的新物种却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价值网络——用户更喜欢流畅的系统,丰富的App,以及手势交互。
站在诺基亚的角度,公司什么都没有做错——手机按用户需求调研的,市场也经过了分析,营销也逐步扩大,但就是被颠覆了。
创建“混沌大学”课程的的李善友教授曾经对颠覆式创新讲了一个概念——价值网里至少有三个角色,一是客户,二是对手,三是投资人。
我们在价值网络中,无时无刻不被这三件事物所绑定,最终被一个价值网络牢牢锁死。
除了商业社会,我们在生活中同样如此。
客户,可能是你的配偶、孩子、父母或是其他一切需要你负责的人。
对手,如你追女友时会面临竞争,面试时会和其他人竞争,你的孩子进幼儿园也需要其他家庭竞争。
投资人,直接来看是你的老板;实际最大的投资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都在这些人形成的价值网络中挣扎。所以你会发现,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价值网络也发生变化,父母那一代人很容易被颠覆。
当然,我们也很快被后面的人颠覆。
从一个旧的价值网络跳转到新的价值网络,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和人生中最关键的人,重新建立连接。
所以为什么思考这么痛苦,我依旧不断去思考?因为这就是人生,你必须无时无刻去考虑这个世界的连接。把许多东西想得真正通透了,也许才有真正自由的那一天。
这本书中,完全没有那些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从一个“重新连接”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思维类的书籍都很难写,因为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但这些书你理解起来又非常容易,因为你无需改变,只需要换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方晓燕 整理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编著,毛蒙莎、彭倩译,[意大利]朱莉娅·奥雷基亚等绘,后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卡尔维诺以大师级的洗练笔法将从意大利各地收集来的传统民间故事进行潜心编写,造就了诗意盎然的“意大利童话”,再现了意大利“民族记忆”的深厚积淀。本系列分为“宝藏·秘境·变”“巨人·妙计·龙”“强盗·女孩·花”三辑,汇聚众多国际大奖插画师绘制,与意大明朗欢快的民间故事艺术相得益彰。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文明的支柱》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比利时]戴维·范德默伦编,[法]达尼埃尔·卡萨纳韦绘,王卉译,中信出版集团
《人类简史》系列知识漫画,改编自《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创作。系列漫画的场景化表达,脑洞大开的虚构故事和一个个像段子手一样的可爱角色,像一部纸上漫画**,带你穿越人类由古至今的史诗历程。《人类简史:文明的支柱》是继《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之后系列知识漫画的第2部。
《安徒生童话》
[丹]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著,[英]米娜利马绘,叶君健译,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书是以设计见长的Harper Design出版社邀请《哈利·波特》**御用道具师米娜利马(MinaLima)联合打造的一套世界文学名著珍藏版。全书9大立体互动机关,趣味还原书中精彩故事情节,如小人鱼游泳、人鱼跳舞用的海底水晶宫、可怕的巫婆、7个版本的《夜莺》、小丑鸭变天鹅、猪倌的吻、豌豆公主的厚厚床垫、鲜花里的拇指姑娘、玩具宫殿里的芭蕾姑娘、白雪皇后宫殿。这些机关可转、可翻、可拉,给孩子营造了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近100张全彩复古插画,用有限的色彩展现出复古的气息,给人以满满的时代感。
《木偶奇遇记》
[意]卡洛·科洛迪著,[英]米娜利马绘,王淑允译,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书是以设计见长的Harper Design出版社邀请《哈利·波特》**御用道具师米娜利马(MinaLima)联合打造的一套世界文学名著珍藏版。插画师巧妙地将故事设计成36台木偶剧,让读者宛如置身意大利木偶剧院,观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小猫美美》
[英]安东尼·布朗文、图,阿甲译,启发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会打手语的大猩猩和小猫美美是一对亲密的伙伴,他们在一起生活得非常开心,直到有一天,大猩猩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闯了祸,动物园管理员打算把他们分开。这时,小猫美美用手语比划起来……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经典作品。
《跳蚤住在大象的脑门上》
[立陶宛]玛留斯·马尔琴凯维丘斯文,[立陶宛]拉莎·耶涅瓦斯雅特图,蒲公英童书馆·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立陶宛诗人玛留斯·马尔琴凯维丘斯的十几首童诗作品,诗人从孩子的视角进行观察,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延伸出饶有趣味的想象,诗句流畅、俏皮。绘者拉莎·耶涅瓦斯雅特通过鲜亮明快的用色、稚拙的笔触来传递文字的风格。博洛尼亚插画展获奖作品。
《大象的旅程》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著,九儿绘,蒲公英童书馆·贵州人民出版社
一群大象突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一路上,它们越过江河,穿过山川,还生下了象宝宝,来到了人类生活的地方。对它们来说,这些地方是如此的陌生,它们庞大的身体撞坏了房屋,巨大的脚掌踩坏了庄稼,而人类,正远远地望着它们……本书以2021年云南亚洲象群“短鼻家族”北移事件为依托,生动呈现大象与人类文明的碰撞,探讨人与动物如何共处的永恒话题。
《喵奇和汪可》
[芬兰]提莫·帕维拉著,[芬兰]维皮·塔维蝶绘,冷聿涵、王皓雪译,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
喵奇是一只猫,汪可是一只狗,它们一起生活在山尖尖上一座天蓝色的小房子里。喵奇喜欢睡懒觉、看书、画画、做白日梦,汪可整天按时起床、打扫房间、种菜、干各种活儿。它们的性格和脾气都很不一样,但它们确实彼此最好的朋友。喵奇几乎一天一个新想法,要么想骑车去月球,要么想长出翅膀,要么想出门去冒险……面对喵奇这些异想天开的点子,汪可无奈地叹了口气,但它还是想帮助好朋友实现愿望,最后的结果往往出乎意料。
《格林童话典藏绘本》(全5册)
[德]格林兄弟著,[日]那须田淳改编,[日]北见叶胡绘,彭懿、周龙梅译,海豚传媒·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林童话典藏绘本》引进自日本岩崎书店,精选《格林童话》中5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小红帽》《灰姑娘》《莴苣姑娘》《汉塞尔与格莱特》《白雪与红玫》,保留了原著故事情节,全书共200张精美插画,由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图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画家北见叶胡绘制。
《打开大人的童书之眼》
[法]阿兰·塞尔著,[法]布鲁诺·海茨绘,武娟译,心喜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什么样的童书适合儿童阅读?调皮捣蛋的故事情节会把孩子教坏吗?爱情、死亡这些话题,能让孩子从童书里接触吗……不知道这些书该不该让孩子读,听听孩子跟你讲。法式幽默绘本,化解大人对孩子的低估、对童书的误解。
《大排长龙》(全6册)
《大排长龙》是一套 美食 绘本。咕咕叫山有六家大排长龙的 美食 店,蚂蚁蛋糕店、胖叔叔面包店、蜥蜴奶奶浓汤店、大熊蜂蜜店、猫头鹰餐厅、松鼠巧克力店,东西都太好吃了。只要带上一份爱心、一份勤劳,就能和朋友们一起开心地制作美味,互相传递美味和爱。全书共1000多种 美食 ,食物和人物都带着像刚出炉的面包那样的光泽,相当治愈。
“鳄鱼先生帮帮忙”系列
[英]乔·洛奇著,乐乐趣编译,乐乐趣丨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鳄鱼先生帮帮忙”系列包括《我还不想睡!》《快穿衣服啦!》《现在几点啦?》三本分册,帮助1-4岁幼儿认识时间、启蒙自我管理意识、建立物品归属感、化解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等,中英双语,书中还有好玩的互动机关和惊喜的弹跳立体设置。
《凯迪克大奖作家写给孩子的成长体验图画书》(全8册)
[美]奥黛莉·伍德、[美]唐·伍德著、绘,王斌译,奇想国·21世纪出版社集团
《幸福的种子·国际大奖大师绘本系列》(全8册)
[日]田代千里等文,[日]田代千里等图,彭懿等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凯迪克奖金奖作家、博洛尼亚插画家作家、日本绘本大奖作家、宫崎骏《魔女宅急便》绘者等8位名家,为孩子种下接纳、包容、沟通、坚持、传承、同理心、感受力、勇气的种子,给孩子治愈一生的温暖底色。
《独一无二的我》
[日]高畠那生著、绘,彭懿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本书以孩子的口吻,诉说孩子成长的烦恼和心理。有的孩子学习不怎么好,但特别会叠纸飞机;有的孩子怕被蚊子叮,但不怕打针;有的孩子接不住球,不过滑冰滑得很好;有的孩子羞于在众人前唱歌,但一个人弹钢琴就很放松;有的孩子经常迷路,但知道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勇敢做自己。日本新锐绘本作家、日本绘本奖得主高畠那生处女作。
《鼹鼠莫里斯》
[美]丹·雅卡理诺著、绘,李一慢译,天略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莫里斯和哥哥们一起在地底下生活,但他总是有点不一样。他穿西装、戴礼帽,随身带着雨伞,一个人在小桌子上吃饭,一个人睡小床,一个人看书。当他们吃光了食物,哥哥们决定往更深的地底挖时,莫里斯鼓起勇气,做了一件哥哥们从来没做过的事……《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画书作者作品。
《好忙好忙的爸爸》
李巧巧著,爱心树童书·新蕾出版社
儿子终于盼来了跟爸爸一起出门旅行的这天,可到了森林公园,爸爸就打开电脑工作起来。好无聊啊!这时,一个神秘的小红帽精灵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玩儿水、一起 探索 森林,还认识了好多好多精灵朋友们。儿子带着大家敲着锣、打着鼓,去找爸爸。“咚咚咚”“噗噗叭”“爸爸,你看!”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焦头烂额的爸爸变成了一头发怒的大熊,朝着儿子和精灵们大吼一声。危险!儿子掉进湖里了!……
《西瓜员外嫁女儿》
改编自中国传统童谣,徐进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
西瓜员外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家里来了说媒的大头菜。丝瓜、南瓜、冬瓜、苦瓜纷纷来相亲,西瓜**挑来选去,终于选中了要嫁的人。送亲队伍热热闹闹,一路吹吹打打,走过村郊,跨过小桥,来到了新郎的家中。正在大家开心庆祝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猪八戒!
《我爷爷我奶奶》
郑春华著,武芃译,天地出版社
我奶奶喊我爷爷吃饭时,我爷爷总是喜欢藏起来,我奶奶就找呀,找呀,找到了就开心地大笑;我奶奶和我爷爷外出散步时,我爷爷也总是喜欢藏起来,我奶奶就找呀,找呀,找到了就开心地大笑……我奶奶八十大寿这天,我爷爷又不见了,这回全家人一起找爷爷。谁会找到爷爷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者作品。
《我家没有英雄》
[法]约·维特克著,叶婷婷译,禹田·晨光出版社
十岁男孩莫里斯拥有双重身份,在两个世界中穿梭——举止文明的学校世界与一贫如洗、嘈杂如闹市的家庭世界。即便两个世界截然不同,他仍能轻松地从容面对,直到好友家那面贴满了“英雄”的照片墙揭开了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心中的平衡。从此,莫里斯意识到了巨大的阶级差异,陷入自卑,偏执地想从自家找出一个英雄,甚至开始挑剔、批评家人的言行举止。为了治愈莫里斯受伤的内心,一家人开启了一趟奔赴老家的旅程。正是在这趟旅程中,莫里斯与自己达成和解,对英雄有了新的理解。比利时利比利童书奖作品。
《玛丽昂,再讲一个故事吧!》
[法]玛丽昂·冈东著,[法]劳伦·西蒙绘,王佳怡译,天略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每天晚上睡觉前,四个小女孩都会缠着玛丽昂给她们讲个故事。每次玛丽昂都说:“好吧……就一个。”她随口给女孩们编故事,让她们成为故事里的主角,出现在一个个有点疯狂,又有点离奇的幽默故事中,让女孩们开心得不得了。故事那么精彩,女孩们怎么舍得睡觉呢?玛丽昂,再讲一个故事吧!
新生代创作者玛丽昂·冈东出版这本书时刚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书中的故事来自她在假期照顾四个小女孩的亲身经历。其中一个小女孩的父亲是插画师劳伦·西蒙,他创作了这本书的插画,用明亮的色彩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了玛丽昂的精彩故事。
《房子如果这么盖——建筑师的狂想曲》
[瑞士]弗朗辛·布歇、[法]米谢勒·科昂文,[法]米歇尔·拉比图,侯志明译,蒲公英童书馆·贵州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有关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传记绘本。勒·柯布西耶又叫柯布,被称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一百多年前的他用自己的想法改变了整个世界,没有他,整个城市和建筑将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书中通过爷爷、小男孩和柯布之间的对话,直观地让读者了解柯布为整个城市和现代建筑带来了什么:为什么现代的窗户是横向的长窗?钢筋混凝土对现代建筑意味着什么?何时开始人车分流?什么是屋顶平台等。
《如果你是第一个登上火星的孩子》
[美]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著、绘,李海霞译,天略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你想去火星吗?一个距离地球最少有数千万英里的神秘的红色星球?现在还没有人去过那里,但未来某一天,这也许会成为现实。这本书将告诉你,如果你是第一个登上火星的孩子,你会遇到什么,需要做什么。作家兼插画家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用翔实的文字和精彩的插画叙述了一段充满幻想和科学的旅程,邀请读者一起展望未来的太空生活。
《揭秘地球简史》
[英]保罗·维尔文,[英]里斯·杰弗里斯图,罗妍莉译,乐乐趣丨未来出版社
以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切入点,通过天文、地理、生物、人文、建筑、考古六大领域知识,带孩子畅游46亿年地球演化进程,大折页+76张翻页,互动阅读,全书内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苗德岁审订。
《大大小小的动物》
[法]朱莉·科隆贝著,张伟译,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换个角度看动物,就能发现它们妙趣横生的神奇秘密——8只棕熊的体长加在一起,才和大王乌贼一样长。抹香鲸的头,和3头大象加起来一样重。大食蚁兽每天要吃的蚂蚁数量是啄木鸟的15倍。非洲跳鼠居然可以3 年不喝一滴水。法国萌系插画家朱莉·科隆贝绘制。
《家庭安全玩具书》
[法]安妮-索菲·鲍曼著,[法]塞巴斯蒂安·弗里蒙特著,[法]科琳·西特龙绘,顾莹译,心喜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会爬之后,家里犄角旮旯的小物件被扒拉干净,会走之后,爬高爬低、玩火摸电,还觉得挺好玩……小宝宝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从小保护自己,本书正是一本让低幼宝宝了解危险,学会躲避危险的家庭安全玩具书。
《爱因斯坦叔叔的侦探所》系列(共8册)
[韩]金大朝等著,秦晓静等译,中信出版集团
校对:徐亦嘉
最近看吴伯凡老师在得到app讲的几期“熵”内容,看完后顿时脑洞大开,恍然大悟,当初大学物理学过的概念当时怎么没体会出来?这才是生物非生物、组织、系统集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
首先熵——反映了物体系统无序的混乱程度,概念起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只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冰箱将热量从低温向高温环境传递过程不是自发,以电能损耗为代价),孤立系熵增——系统在不引人外界能量和秩序前提下会逐渐走向无序混沌过程,最终灭亡衰亡(熵增到熵死),而借助外界力量并建立耗散系统可以延缓这一过程(逆熵,负熵流),从而改变生命周期,持续发光发热。
为形象说明,可以举3个例子说明: 例1,新生婴儿(生物),新生婴儿刚一出生就站在了一条无形的传送带上,带的另一端终点是:火葬场,出生后如果不从外界吸入粮食、阳光等物质很快就会死亡,外界的能源物质让他能够长大成人,除了粮食物资成人之后也需要自我迭代和某种外界有序的秩序让他生命更加旺盛多彩,发光发热做贡献。
例2。钢铁(非生物),钢管制造出来后就开始了衰亡老化的过程,如不借助外界人的力量如刷漆防腐等工序很快就会老化生锈直至断裂报废,外界的力量大大延缓了这一过程。
例3企业公司(组织系统),公司是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借助外界的能量和秩序并建立耗散系统(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企业盈利了不代表熵增不存在,仅仅是表现为隐形而已,适当的利润就像合适的脂肪量一样是优势,但是过多的利润堆压就像肥胖人需要立即减肥去脂肪一样需要耗散花费,跑步过程就是一个耗散系统,去脂肪、塑性、排毒、增强血液循环,糖尿病也不会有了,肥胖病也不会有了,身体也苗条漂亮了,企业也像减掉多余脂肪一样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将过多的利润消耗掉,从而建立新的势能。
这一点华为做的最为明显,全员持股(任正非仅占14%),10年累计投资2400亿研发,引进世界各地人才各国建立研发场所等。标题在商言熵就是华为经营哲学。
以上例还有很多,总之我们需要用自我争取到的外界力量和秩序来向传送带的反方向跑,创造逆熵负熵流,从无序逐步变为有序,给生命添彩从而延缓衰亡的过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赫拉利新书《未来简史》,如果你看过你会发现作者笔下未来的世界可能与上述规律矛盾,书中预言未来会创造神人、获得永生和永远幸福快乐,比如就目前随着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今后大多数人活到100岁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再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和纳米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未来人造器官移植就像现在的快递那么简单,网上下一单第二天一个新肾就到货了,然后就可以去医院让人工智能机器人给你做手术了,再比如你能想象成千上万的纳米机器人到你的血液里把体内残留的油脂、垃圾和肿瘤全部清除的场景吗?这让你的生命又延长若干年,这些都是永生的趋势,与熵增熵死完全矛盾。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都是未知而已,但是已知的熵增熵死验证了万事万物和人类几百万年的规律。
书展人多,想必不少人都曾领教过。但如今在地铁上多看到对着手机屏幕阅读的人,而近年来又有大片大片关闭的传统书店,我做好了自己将要去一个今不如昔的上海书展的准备。然而友谊会堂门口排队的阵势却还是着实令人震惊。
在这个碎片化、电子化阅读已经渐成普遍趋势的当下,何以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冒着骄阳或暴雨去书展呢?揣着满腹疑窦,我试图从乌泱泱的书展人群和书海中寻找答案。
在书展,人们看什么书?
在书展逛一圈下来,就能对人们在哪些书面前逗留久、哪些书无人问津有个大致的了解。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以色列作家尤瓦尔6赫拉利新书《未来简史》以及前作《人类简史》是中信出版社在本届书展上热推的,引来不少读者驻足翻阅询问,一个看起来只有10岁的孩子指着《未来简史》问他的父亲:“《人类简史》也是他写的对不对?”除此之外,中信还大力宣传着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的新书《另一种选择》。这似乎表现出了同网络上知识热点的高度重合性:人们关于科技、未来的高度好奇和求知欲,以及对于自我提升的愿望。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展位前同样人头攒动、源源不绝。一位母亲带着即将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站在村上春树的作品系列前犹豫不决。她说,自己的女儿从小就阅读广泛,哪怕是不感冒的历史类题材,她也会刻意念给女儿听,“阅读的根基一定要在小时候培养好”。
上海译文的编辑顾真表示,村上春树系列是该社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销售冠军”,不过在今年书展上,他们主推的则是法国作家JM埃尔的福尔摩斯“同人小说”《福尔摩斯症候群》,以及由《生活》月刊编著的“中国文艺百人语”《珍物》,前者请来了作家自己与福尔摩斯迷展开多场互动,后者则有音乐人李宗盛亲自站台宣传,均受到了书展读者的热捧。此外还有全套引进的雷蒙德6钱德勒作品集,以及出书速度缓慢但在男性和中老年读者群中颇有受众的“译文纪实”系列非虚构作品,“(纪实系列)今年的新书是《慕尼黑的清真寺》和《东北游记》”,顾真说着把一本《慕尼黑的清真寺》递给我看,和该系列的其他书一样,封面采用的是纪实性的摄影照片,与其素来精美、简约的文学装帧大相径庭。我想,这也暗合了近些年来国际上各大文学奖的趋势。随着当代世界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进程和因此产生的各种现实紧迫问题,作家对人类当下境遇的观察和体恤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倾向,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例如白俄罗斯记者和作家斯维特拉那6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凭借对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等的“苦难和勇气的复调书写”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固然新书和新版书满足了人们阅读的新鲜感,但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也不示弱。顾真指着在壁柜上排放整齐的译文经典作品系列说,“其实我们的名著经典也一直很受学生党的欢迎。这些作品几乎自首版以来就没有做过改动,其版本、译者都依然是上世纪以来的风貌。”
与之相似的是我在商务印书馆的展位前看到的景象。几名中学生认真地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前讨论着自己看过哪本,有着怎样的阅读体会。令人想到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描述的中学时代:“我们在原先坐着埋头学习的课堂上已听不到什么新的内容或我们觉得有知识价值的东西,而课堂外面却是一座令人产生无穷兴趣的城市,有剧院、博物馆、书店、大学我们那种被压抑的求知欲、那种在学校里无法满足的对知识世界、艺术世界、人生享乐的好奇心,统统如饥似渴地转向学校以外发生的一切。”
读书人变少了?还是增加了?
在和世纪文景副总经理王玲闲聊的过程中,她指出了一个也令我十分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明明觉得自己周围已经很少有人读书了,可是出版方的图书销量其实却并没有太大减少?现在想来,这种观念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书籍和知识的拥趸从来就没有减少,学者和书商固然是忠实的阅读人,但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中也都不乏爱好者。在美国记者和作家盖伊6特立斯的作品《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及《王国与权力》前,一名女士认真地向她的同伴介绍两书:“看了这本(《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就知道之前在朋友圈很火的《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是怎么写出来的了。这本关于《纽约时报》的是这位作家的成名作。不过就他的语言风格而言,我建议你去读原著会更好。”王玲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是他们在今年3月推出的,但不到半年时间内已经加印了两次。此外他们还大推获得今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科尔森6怀特黑德小说《地下铁道》,由于奖杯光环,也在其今年的热销榜单中。
要真正做到“全民阅读”其实很难,但是“就好比上海书展,它借鉴了香港书展的模式,从展位到活动,都实现了对普通市民完全零门槛开放,这是我们在内地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情形”,王玲这样说道。
图为香港书展
事实上,根据主办方的数据,上海书展在2007年前后的参展人数约为20万左右,到2012年上升到32万,去年人数则超过了40万人次,而书展上的各类活动则从最初的170余项增加到今年的超过900项。与此同时,有着27年历史的香港书展在今年则吸引了近100万读者,将之与两城的人口数据进行对比(上海有2400万人口,而香港有737万),上海书展依然显示出很大的提升空间。
20日,在智利诗人罗贝托6波拉尼奥的诗集《未知大学》中文版首发分享会上,一位年仅14岁的小男孩表示,自己是特意从杭州赶来追随其“偶像”的,虽然原作者已经早年离世,但国内每出一部他的新作品,自己都会去看。
这么年轻的读者,是否真能读懂波拉尼奥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来在少年人的眼中,这些文坛巨星也自有其独特的光芒。
由世纪文景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6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自2006年在国内出版以来,已经从畅销书成为长销书。
在科技时代,图书的未来会怎样?
“电子书阅读越来越普及,作为出版商会不会感到担心?”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世纪文景和上海译文的两位负责人,他们的回答却惊人地相似:不担心。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方在策划图书时,都会考虑到纸质书和电子书两方面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虽然电子书的销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而言读者依然更偏好纸质书。可是也有很多人,如亚马逊总裁贝佐斯,曾预言纸质书会最终走向消亡,也不担心?“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顾真举出了黑胶唱片的例子,“黑胶唱片的音质是CD和流媒体播放无法比拟的,这是它能够回归的重要原因。书籍也一样,一些人可能会使用电子书阅读,但很多人表示他们更喜欢纸质书,因为阅读的‘质感’不同,并且作为书架上的收藏,可以随时翻阅。”王玲则表示,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质量,“只要有读者愿意读,哪怕这个受众群很少,我们也愿意去出。”
意大利作家、符号学家翁贝托6艾柯曾在其演讲《书的未来》中指出,“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事实上,尽管新技术设备层出不穷,但旧东西并未因此全然消亡,汽车跑得比自行车快,但并没有让自行车销声匿迹。而在文化史上,也从来没有一物简单地杀死另一物这样的事例,当然,新发明总让旧的发生深刻的改变。”
这或许也能印证到关于书的另一个话题——书店上。虽然近些年出现了大批传统书店的“关门潮”,但同时,各具特色的独立书店却正大张旗鼓地进入市场,如果说传统书店卖的是阅读内容,独立书店卖的则是“氛围”。以在台北起家、广受读书人追捧的诚品书店为例,除了卖书,它还衍生出了咖啡厅、餐厅、画廊、**院等多元业务,满足了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的多种需求。而氛围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形成越来越普及的趋势,究其原因依然是人们对阅读本身的兴趣。
至于人们所读的内容,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吗?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科幻作品的增长。在书展“文学对谈:从科幻阅读到科幻创作”活动上,科幻作家陈楸帆表示,相较于那些“陈述”以往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让人以未来为起点,反思是否要坚守现在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新颖教授在回答“人在哪里可以变得美好”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人们通过阅读、作家通过写作,将自我的边界不断向外推,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当不少人开始担忧科技时代的新媒体对文学批评设置的障碍时,青年批评家木叶的观点值得所有人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微妙,AlphaGo再厉害也无法脱离其设计师,如果有一天它们有了自己的主体性,它们会让科技更先进,让生活更美好,让残酷更残酷,让美好更美好。”
关于书的未来,也许就像美国科幻作家威廉6吉布森说的: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普及。
最近,《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中文版在万众期待中发行上市了。在接连阅读了这两本重量级著作后,感觉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完全被刷新。作者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及其用清晰文笔、缜密逻辑推导出的不同寻常的见解,很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作者认为,人比动物强就强在人能够通过想象出某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和意义,如上帝、国家、金钱、公司、政府组织等(如你,现在就活于人类自身想象的这些虚构中),把众多的人高效地组织起来,让所有人都相信“神的安排”、相信“国家利益”、相信“企业价值”、相信“伦理道德”这些虚构的东西,从而大规模的合作,形成改变真实世界的巨大力量。
又如,作者提出,二十世纪的医疗技术以治病为主要目的,二十一世纪的医疗技术则可能以给人升级为主要目的,极少数富人将能够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成为“神人”,如此新的阶级悬殊便会产生,升级了的神人会怎样对待没有升级的智人?把智人当孩子,当宠物,还是当奴隶?
再比如,作者提出,生物(包括人)其实没有真实的自我,没有自由意志,生物只是一堆算法,只是数据处理,未来的世界,数据比人宝贵,主导世界的可能是接连所有数据的“万物互联”网络……
诸如此类令人震撼的独到见解,书中不胜枚举,用一小段话根本难以描述其万一。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仅从书中提到的一个小观点出发,分析个人的一点看法。这个小观点,仅仅是该书包含的浩瀚信息流中,在作者笔尖泛过的一丝涟漪,远非该书的精髓与中心思想。我在此分析个人小看法,也绝非是为本书写读后感,该书是何其震撼人心、趣味盎然,我怎敢轻言读后感。
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这个小观点是一个公式:
知识=体验x敏感度
在实践中,这代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方法,是靠体验积累,并锻炼敏感性,以正确理解这些体验。 体验即个人所经历的各种感觉、感情和想法;敏感性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你不能光有经历而不重视体察你的体验,第二是你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你甚至改造你。
赫拉利举了个自己的例子。他之前喝茶喜欢加糖,后来发现糖把茶叶本身的味道给覆盖了,所以就把糖减少,专门体会茶的味道。然后他对茶的感觉就越来越灵敏,体验越来越丰富,最后发现他最喜欢喝的一种茶是中国四川雅安生产的“熊猫茶”,一种以熊猫粪为肥料种植的茶叶。赫拉利说,早年给他一杯用明代的瓷杯盛的熊猫茶,他不会感觉与用纸杯盛的熊猫茶有何分别,但现在他能体会其中的巨大差异。
赫拉利的“茶道”,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体验自身细微的感觉,否则你就是个粗人。
19世纪初,构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人物威廉·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他还写道:“ 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 。”用通俗的话来表述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在各种体验中,包括但不限于同情与被同情,伤害与被伤害等各种经历中,体察自身细微的感觉,如果注意到这些,个体意识的敏感性就会变得敏锐,这些体验就能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与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对的,以及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言以蔽之,要丰富自身知识与智慧,提高个人“档次”,就必须多经历,并且不断提升内在敏感性。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务;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多体验,最佳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多读书,多实践自己想做的事。
读书,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间接体验,好处在于可以便捷地获取到多样化的体验;
实践,是通过亲身活动获取直接体验,这一获取体验的途径耗时却更直观。
凡事不能尽依赖书本;凡事亦不能都亲历身为。
读书与实践,对于提升自我起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有想要看的好书,想要实践的行动——跑步、旅行、写作、学习一项技能、参与某项社会活动,亦或小到陪自己的孩子玩一下午游戏,那么请不要总将这些念头仅停留在脑海,赶紧列出计划,明确时间进度,付诸行动吧。
很多事情,经历过了,才会发现远比想象中的要有趣味,收获的也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你的想象,永远导演不了实践中可能会呈现出来的生动剧情。
而敏感性的培养,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行动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体验。要提升敏感性,平时就要多提炼、总结自身体验中的细微感觉,把抽象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语言;亦或在人际交往中,时不时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做一番考虑,体察他人之处境;在未换位体验他人之经历前,不冒然下结论、论是非、做评价。经过这样的“刻意练习”,久而久之,对个人体验的敏感性就会不断提高。
随着体验的积累丰富、敏感性的不断提升,你将更懂得如何细细体察人间善恶美丑,更懂得分辨真假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
故正所谓,活着,就是追求尽可能广的体验,以期从中获得智慧,这就是人生的旅途。
(致敬尤瓦尔·赫拉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