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横跨欧亚大陆数千年的“丝绸之路”和“通西域”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汉开创者张謇、东汉和定远侯。在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时期,他们一个个上万里,经历雨雪风霜,面对千难万险,面对刀光剑影,却百折不挠,不辱使命。最后,他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国外宣布了中国的国家权力,开启了持续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他们的英雄业绩经历了几千年,如今成就斐然。心向往之。
永乐帝朱棣在位的22年,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地理大发现”时期。这期间有80多个国家与大明交流,甚至远至中非朝贡。当时,七下西洋、打通万里海的三宝太监郑和已经名噪一时,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位杰出外交家——年在万里重开丝绸之路的陈诚,却没有多少历史学家触及。事实上,这位被“三宝太监”的荣光埋没的大明使者,以其顽强的决心和无畏的斗志,五次从西方的阳关下西洋,与郑和共享“万国来朝”的壮丽景象。
陈澄,本名卢茨,元至正二十五年,江西吉水人。据当地吉水人记载,自童年起,他“写了许多语录,如写博客、增强志气、了解西藏、回蒙古等。”洪武十八年,陈佳丽聘请明初大学者梁音为师。在一起一天一夜后,梁音称赞陈诚的父亲:“你儿子很聪明。虽然很难有一个团队的天赋,但他可以建立一个遥远的未来和希望。”
虽然《四书五经》很受推崇,也认真研究过,《四书五经》也不是陈诚的强项,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是不尽如人意。吴二十六年进士。第二年,龚和朝廷考了前三名,最后“成了第一”,但成绩一比,很多人才列为“甲”“乙”。陈诚?作为翰林学院的“判官”,他是一个“七品”的小官,比同年的“甲”、“乙”都低。尽管如此,陈诚并没有因为自己卑微的官职而废言。但朝廷内外政策都是错的,有豪言壮语和建议。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商平定甘肃临洮叛乱,“灭吐蕃万人”。捷报传来,众大臣纷纷表示祝贺,但陈诚认为此举“操之过急,恐有不公平之处。”上表暗示朝廷派遣使者的速度很快。一年后,陈诚人生的转折点终于到来。朱元璋提拔陈诚为兵部“驾臣”,派他出使西域?沙里怕回鹘。从那以后,他一直旅行了几千英里。
这次出使的原因是洪武二十四年,在今新疆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是从蒙古帝国的前“察合台汗国”分离出来的,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新疆伊犁和中亚部分地区。公元1391年,东察合台汗的儿子黑可汗派遣使节到南京迎接朱元璋,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但朱元璋注重的是对东察合台汗国西部邻国帖木儿帝国的描述。
说到当时活跃在中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中国的史料记载很少。而这个起于“西察合台汗国”,征战中亚的帝国,却被西方史学界誉为“继成吉思汗之后蒙古的又一伟大征服者”,逐渐成为此时西方明朝的又一威胁。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就派傅友德出使西域。甚至在甘肃、青海、东疆大败元军时,帖木儿推翻了原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此后,他在南方作战中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方,在南方多次进攻和掠夺印度,扩张了无数地方。就连远在欧洲的西班牙国王也尊称他为“养父”。帖木儿在东方对明朝的态度一直是恭顺的。吴鸿二十一年,明朝在捕鱼方面大获全胜。帖木儿派使者到南京,纪念明朝为“可去之国”。然而,根据法国历史学家布里俄斯在《帖木儿帝国》一书中的记载,“他毕生的梦想是释放中国的臣服。”
东察合台汗国向中国进贡时,帖木儿不断入侵东察合台汗国边境,双方互有胜负。东察合台汗国的报告和朱元璋派往帖木儿帝国的两名使节的被扣留,使朱元璋实现了帖木儿帝国的野心。于是,明朝开国功臣侯松生先被调至凉州镇守,后又向镇西派遣使节,意图加强西北防御。初出茅庐的陈诚接过了任务。
陈诚没有辜负他的使命。洪武二十九年冬,陈诚来到柴达木盆地招募当地部落。曾有人建议明朝“尽一切努力移民实边”,但陈诚坚决拒绝,认为此举“有害天地”。之后,陈诚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官员,在柴达木盆地建立安定卫、曲仙卫、阿端卫三大重要军区,并要求朝廷派出“熟悉农业的官员”,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当地生产。
这就使得当地的游牧部落转而定居下来,使得部落“随波逐流”。一年后,安南入侵大明边境,陈诚再次被派往安南。据越南史料记载,安南的“谦、稳、利之言,显示了明朝的伟大力量”,最终吓坏了安南的统治者和官员,派他到南京道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四年,陈诚调任广州府任“管家”,调解“色目人”与当地村民的纠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主持修复当地清真寺。从那以后,当地所有的民族都和睦相处。有多少?“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的陈诚,在大明政治上也有突出的建树。
永乐二年,帖木儿在撒马尔罕召开中亚蒙古人会议,声称要“推翻明朝,收复失地”。此后,他在中国投入20万大军,悍然发动了反明朝的“讨伐”。消息传来后,朱棣命令凉州左知府宋胜组织军队备战,陈诚在柴达木盆地设置的“三防”也日夜组织军队备战。然而到了冬天,帖木儿在三月间病死,大规模的“远征”徒劳无功。
帖木儿死后,他的国家陷入内乱。他的孙子哈里,生前被指定为继承人,与第四子沙哈如激烈争夺皇位,“反明复辟”大业搁浅。此时明朝在西北也动作频频。永乐四年,朱棣在新疆哈密建立了哈密卫等军事基地,并派驻重兵,正式对今天新疆的“诸侯国”行使主权。内忧外患之下,帖木儿帝国开始修复与明朝的关系。一年后,第一个继承帖木儿帝国皇位的海瑞,释放了早年被帖木儿扣押的明朝使臣福安、杨,委托他们带着帖木儿帝国的愿望与大明重修旧好。永乐5年6月22日,这个失踪了几十年的使团终于回到了首都。当时“举朝廷为忠”。这时,被调往文远馆的陈诚得知帖木儿帝国正在内战中夺取皇位,立即向朱蒂提出建议。永乐六年,朱蒂派遣使者率领帖木儿帝国的吉果代表团,并带来了朱蒂的手书。内战中两大派系哈里和沙哈鲁的纷争,在帖木儿帝国当地调解。赢得王位的沙哈鲁最终释放了被囚禁的哈利,并把伊萨卡岛变成了他的黑色封地。帖木儿帝国持续三年的内战终于“和解”了。第二年,正式成为帖木儿国王的沙哈如派代表团到南京迎接朱蒂,并赠送豹子、狮子等礼物。双方恢复了朱元璋时代的“宗主”关系,从此友好往来。
最先提出“使者”的陈诚没有被任命,因为此时他已经成为“文远馆政务官”,正在协助解缙编纂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巨著《永乐大典》。同时,他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整理了中国驻外使团的所有细节和中国周边国家的面貌。今天,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许多“外交官”的英雄姿态和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陈诚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乐十一年九月,已经是吏部验印司一员的陈诚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次西域之行,。帖木儿帝国的八位使节被任命为大明的“教务长”。为了这个任务,陈诚做了周密的计划,让朱棣挑选“元朝遗民”陪他旅行。代表团从北京出发,经玉门关进入西部地区。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次年十月到达帖木儿帝国的首都赫拉特。陈诚出使帖木儿周边中亚各国,先后被任命为达什甘、失落、色兰、沙鲁海牙等国国王,并任大明大使。1414年10月,帖木儿国王沙哈茹在赫拉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陈诚一行。会见中,陈诚以大国使者的风采赢得了沙哈鲁的尊重。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插曲。“秋华派”的沙鲁将军阿哈黑,祖上曾是元朝的重要大臣,当场发难,指责明朝赶走了元朝,一直与蒙古人为敌。陈诚更是针锋相对。坦白说,“国之幸只在德,不在魏。”。然后逐一列举了元朝前各族官员在明朝受到优待的事实,一位身负使命的回民官员萨都木“现身”现场。告诉帖木儿的君主和大臣们,明朝与帖木儿的良好沟通是“以德护民之举”,如果继续争论下去,只会“给贵国的一生带来灾难”。帖木儿的君主和官员对阿哈黑的礼遇印象深刻,阿哈黑当场被沙哈如下狱。曾经在帖木儿帝国占据重要地位,一直主张抗击明朝的“秋华派”彻底失势。随后,沙哈鲁在内宫为陈诚一行举行家宴,并让他的“接班人”Ug拜访陈诚
陈诚在帖木儿期间,还走访了当地著名的宗族和商会,组织各国驻帖木儿的使节,逐一驳斥逃往当地的使节对明朝的歪曲描述,“驳蛮慷慨论”,而中国使团带来的瓷器、丝绸等精美礼品在当地引起轰动。苏联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次对帖木儿帝国和外国都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事件。这位睿智的中国特使不仅以其雄辩的口才和高尚的风度赢得了沙哈鲁的尊敬,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博大的文化和强大的国力,以及对帖木儿人民睦邻友好的诚意。此后,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对东方的友好政策成为他们一致的选择。”永乐十三年十月,陈诚一行回到南京,向朱蒂赠送了《西游记》和《西域各国志》,详细记录了中亚各国的风土人情。这两部专著不仅在中国史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到了近代,很多西方历史学家专程到中国来买这本书。这次回归伴随着派往中亚乃至西亚各国的使团,甚至还有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使节,多达300人。“所有国家都来朝鲜。”大明与中西亚各国的“朝贡关系”自此得到巩固。
其次,陈诚出使西域后,向朱蒂出谋划策,力劝她接受他国要求,开放与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坚持认为这样既能“减轻过境之苦”,又能“与时俱进,百年受益”。朱棣采纳了陈诚的建议,在哈密、新疆、凉州和甘肃建立了“互助市场”。允许西方国家的商队在这里交易。这一政策的“连锁反应”是,帖木儿帝国还重建了伊朗西部的古驿道,这条驿道因战争而废弃,并延伸至土耳其甚至埃及。至此,自元末废弃的丝绸之路再现了商旅的繁荣。中国的丝绸出口到西亚和东非,中东乃至欧洲的商品和文化经典逐渐输入中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著名的数学成就《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在元末失传,后被阿拉伯数学家归还中国。此后,虽然明朝的国策有所改变,但这条贸易路线从未中断。直到明末崇祯年间,陕西Xi和甘肃凉州仍是西方商旅聚集的“国际都市”。
永乐十四年四月,陈诚率团出使西域。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与西方国家就每年的商队交换数量达成一致,达成贸易协议。陈诚准备让朱棣“选择那些擅长商业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杨杉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振振有词的口才说服了瓦拉,迫使瓦拉在“文化大变革”后回到了明朝的英宗。这些人在后来陈诚与西方国家的贸易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8月,陈诚再次抵达帖木儿帝国,愉快地与帖木儿帝国达成了商业协议。同时,他还送给沙河路一件明朝宫廷画师精心准备的礼物,上面有一幅沙河路送给永乐皇帝宝马车的“奔马图”。沙鲁深受感动。他不仅热情接待了陈诚一行,还亲自给朱棣写了一封信。朱棣也回复了一封同样热情的信。坦率地说,两国“远隔千山万水,却心心相印”,希望“两国人民从此共享和平与幸福”。在当时,东西方最强大的两个皇帝之间的书信往来,是一个关于“世界和平”的永恒话题。
《长美谈》的媒人陈诚,永乐十六年第四次出使西域。在此之前,陈诚的母亲罗氏因病去世。按照习俗,陈诚得在家呆三年,可是?迪伊认为“不是他不能负这个责任”,命令他“看清楚形势,看清形势”。同年十月初二,陈诚一行到达帖木儿首府赫拉特。这次出使,他带了两本古籍,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北魏郦道元的《水镜诸书》。陈诚主动联系帖木儿主管农业的官员,解释书中的难点。甚至在陈诚的建议下,沙哈鲁在他的宫殿里开了一个“试验场”。此后,中国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在中亚广泛传播。陈诚回国,沙赫茹居然“差了一百多里,我也说不出怎么放弃。”这感人的一幕在中亚和西方的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但告别的双方都不认为这是告别。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陈诚带着中亚各国的五百使团回京,朝见打算征北蒙古的朱棣。朱棣特地派出6000精锐骑兵从苏州一路护送。此时北京被重兵包围,旌旗招展。朱棣帖木儿的使节被允许在当地“自由访问”,各路军队不得“逗留”。他还从明军的“3000营”、“5营”、“魔营”中挑选精兵,为使节表演骑马射击、步兵突击、火器训练等“军事科目”。
史铁木尔特使初来时,以“我国无此俗”为由,拒绝向朱棣行跪拜之礼。然而,半年的“拜访”后,回国前再次见面,却跪拜排队,“磕头碰地”。帖木儿使团的首领阿尔杜莎甚至坦率地告诉朱棣,这次帖木儿赠送的“名马”是沙哈茹的父亲帖木儿南征北战时的“皇家坐骑”。它一直是帖木儿的“国宝”,这次它被赠送给朱棣“以示最大的尊重”。这些话让朱棣看起来很棒,并订购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帖木儿特使回国后,详细记录了这次出使的细节,西方近现代史家对明朝军事实力的研究大多以此为依据。这个任务无疑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陈诚也从两广学说提升到参政权利。此时安南造反,大批“越南难民”由海路涌入广东,广东都指挥使马可建议难民不得入粤,违者格杀勿论。陈诚竭力阻止流民中掠夺百姓的“盗贼”,在难民集中安置的广东省屯门、虎门、东莞等地搭起帐篷,发放粮食和生活用品,再次“扶夷”。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在广东战功卓著的陈诚再次被调至北京,筹划第五次西域之行?访问团于4月4日出发,5月到达甘肃时,突然传来朱棣去世的消息。明朝仁宗皇帝朱高炽即位后,颁布了一项法令来停止这一使命。陈诚在安抚哈密、柴达木的少数民族部落后,于11月回到北京。此时明仁宗“没做远事”,于是大规模的传教暂停,属于陈诚的阶段结束。次年,陈诚辞官回乡,念其“传事于洋人”的才能,明宣宗颁布圣旨,要他“回乡用,每年给他双倍俸禄”。宣德三年,帖木儿再次向大明派遣使节,热情邀请大明派遣使节回访。其中,帖木儿国王沙哈茹承认担心陈诚,希望大明再派特使去陈诚,被明宣宗婉拒。此时,陈诚回国后,在临川建“奈园”,而?很多好朋友每天背诗,过着田园生活。宣德五年,开始撰写人生最后一部外交书《历官事迹》。他除了记录五次出使西域的全过程外,更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双边谈判、邀请外国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贸易等方面的各种知识。明代名臣李东阳、杨廷和、王重固等人对此书赞不绝口,近代洋务运动先驱李鸿章等人也从中受益匪浅。另一部记载中越边界划分的书《与安南辩明丘温地界书》,确认了数百年来的中越传统边界线,直到20世纪仍是中越边界谈判的重要参考。三十三年后,陈诚再次出山,被朱祁镇、明英宗任命为光禄寺右郑桐正二品。天顺二年,在官邸病逝,享年93岁。这位五下西域,交好各国,宣示明朝国威的著名外交家,虽然身世低微,但确实是中世纪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亚乃至西方,陈诚也宣称广为流传。如今,哈萨克斯坦等地保存了许多陈诚当年出使的遗迹。苏联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夫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这位杰出的中国外交官,以真诚的态度和不放弃的精神,解决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大帝国之间的矛盾,给帕米尔高原周边各民族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他是15世纪最杰出的和平使者。”
丝绸之路一般指丝绸之路(古代交通路线),更多含义请参阅 丝绸之路(多义词)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表述)
1来历
亚非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简介
亚非欧商业往来(2世纪初)
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过他所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
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
丝绸之路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非常频繁,丝路被阻,规模远不如前,海上丝路逐渐取而代之
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时期,后者繁荣于汉唐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沿线文物遗存多,是丝路的主干道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洛阳、长安以西又分3线:[1]
所经路线
丝绸之路
①北线由长安(东汉时往东延伸至洛阳)、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东汉时由洛阳)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或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
丝绸之路
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拔达岭(别垒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由于南北两道穿行在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西段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
丝绸之路
、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1大港
商品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
技术西传 21世纪初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
丝绸之路
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往往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脉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很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军人使用在西域,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早先西域地区坎儿井技术究竟是由中国还是波斯传入西域一直事件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井渠技术和穿井法被证实是用中国传向西方:《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交流
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21世纪初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该教于前5—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但该教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其宗教风俗则被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风俗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间,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续到明朝天主教进入中国时
古“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中国历史上开始的中西文明的接触碰撞,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相互滋润,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在今天开发西部的热潮中,古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现代文明)中将焕发生机 如果把“丝绸之路”理解为一种技术而不是单一层面上的途径,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众多的传播途径中“丝绸之路”是如此让人难以释怀
2陆上丝路
背景
目的: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身边只有在西域娶的胡妻和一位随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于是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甘英到达波斯湾班超首次将丝路从西亚一带打通延伸到欧洲、到了罗马,罗马也顺着丝路首次来到东汉京师洛阳,这是21世纪初丝绸之路的完整路线166年,大秦(罗马)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中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
在这条昔日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的名胜古迹。这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秦兵马俑;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有“鸟的王国”之称的青海鸟岛;有如诗如画的“塞上江南”;有歌舞和瓜果之乡美称的吐鲁番盆地。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