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把她弟弟交给我照顾。
我不负众望的把人照顾的稳稳妥妥。
嘻嘻,好闺蜜,你马上要多个弟媳啦。
早上醒来。
要不是顾子言睡眼惺忪的叫我姐姐,一副身娇体软易推倒的媚态,我真能一脚把他给踹下床。
现在脑瓜子嗡嗡的,我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啊!
要不是闺蜜跟我有十几年的交情,要不是她答应给我买口红,要不是她可怜兮兮说自己没人依靠,我这个天生跟厨房犯冲的人,也不会答应留下来照顾她弟弟。
她弟弟叫顾子言,双十年华还需要别人照顾,想想我也是醉了。
但我就是这么个博爱的人,朋友有难两肋插刀。
最后,在我跟厨房的锅碗瓢盆和各种食材火并三个小时后,做出来的东西狗都不吃。
没办法,点外卖吧。
小龙虾香不香,烤串涮肚吃不吃?
这种美味没有酒怎么得了?
喝酒这是还是顾子言怂恿的。
平日里千杯不醉的我,竟然醉了,还捅出了篓子。
要了命了。
不过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就要赶紧解决,好在顾子言还是个小孩,遇上这种事他应该更紧张才行。
我可以先诈一诈他,诳他对我负责之类,他肯定当场就怂了,最好直接逃跑,那么这件事就此翻篇,我俩两不相欠各自安好。
想好了对策,我就开始行动。
我从卫生间出来之后,顾子言已经穿戴整齐坐在沙发上,眨巴着一双大眼委屈的看着我。
他长得白净秀气,身形修长,挺好的一棵苗苗,脖子上印着几个草莓,一直蜿蜒进衣领里。
我老脸一红,竟然忘了刚才的计划。
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敢做不敢当,跑了呢。」
这臭小子的控诉直逼我的心灵深处啊,我不能承认,得忍住。
我做什么了,少在这里胡说八道。」
我狡辩的技术不怎么滴,以前跟人吵架就没赢过,但打架从没输过。
我爸妈眼看着管不住我了,就送去了学散打,我也是天赋异禀,直接打到了省队。
现在,也没人敢跟我吵架了,怕一不小心给弄成重伤。
像顾子言这样明目张胆跟我掰扯的,近五年来他是第一个。
呵,昨晚我说不愿意,你根本听不进去,自己什么吨位多大力气不知道吗,现在好了,你说怎么办吧?」
我当场语塞,面对他的控诉我竟然无言以对。
好家伙,把我的台词全抢了。
这下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正在这个时候,闺蜜从遥远的欧洲打了电话。
我当时浑身一颤,天灵盖都发麻了。
我硬着头皮按下电话,对顾子言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闺蜜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还是那么没心没肺。
我弟怎么样?他要是惹你生气,你轻点打,这孩子还没长成,不经打。」
听着闺蜜这么说,我都快哭了。
是我不好,是我畜生。
接下来,是震碎我小心脏的时刻。
顾子言这个坏东西竟然出声了!
姐,我挺好的,你放心玩吧。」
我闺蜜也是个马大哈,嘱咐了几句后就挂了电话,完全没有想这大清早的,我为什么会跟她弟在一起。
闺蜜那边好歹是应付过去了,挂断电话后,顾子言把手机还给我,漂亮的眼睛沉了沉。
不想让我姐姐知道咱俩的事?」
我直点头。
姐姐,我就这么拿不出手?」
不是,是你太小了,况且我也不喜欢小奶狗……」
顾子言脸色一沉,双唇抿紧。
要不是看在他受欺负的份上,我都要开始飙国粹了!
说吧,你想要我怎么负责?打官司的话,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毕竟传出去名声不好听。赔钱更是不可能,我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其他的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一定照办。」
顾子言脸上闪过一丝狡黠,他靠近我,用那张男狐狸精的脸引诱我。
你一定能做到,我要你做我女朋友,小叶雯。」
他最后那一句小叶雯,听得我太阳穴直突突。
自从八岁以后就再没人敢这么叫我。
我用实力证明什么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叫叶雯,曾经自认为是叶问的转世,被我爸揍了一顿后消停了,从那以后我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爸妈给我改名,才有了现在叶华这个名字。
已经许多年没人这么叫我了,上一次叫我叶雯的人被我揍得怀疑人生,直接定居国外不敢回来。
顾子言这小子是想死吗?
竟然挑衅我的逆鳞!
你要是不答应我就告诉我姐,然后跟所有人说你老牛吃嫩草,吃干抹净了还不想负责任,是个渣女。」
顾子言继续将我的军。
说就说吧,靠那么近干什么?害得我脸红脖子粗的,眼前全是粉红泡泡。
最后我不争气的妥协了。
果然,杯中一滴酒,叶华两行泪,喝酒误事,误终生啊,前人诚不欺我……
小叶雯,记得想我哦。」
我想打人,要不是因为顾子言是闺蜜的弟弟,我早废了他。
事与愿违,这货现在成为我的小男友,他进入角色极快,连走路都极顺手地搂着我的腰。
把爪子拿开!」
顾子言眉毛耷拉下来,一张俊俏的小脸皱巴巴的。
你嫌弃我,那还睡我?」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哪知道他那么容易被推倒?
不自在地推搡开他的手,下一秒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小男孩横冲直闯朝我飞来。
顾子言眼疾手快把我带进怀中,男孩连人带车翻进花坛里。
你看你,走路都不看,离了我行吗?」
我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是谁双十年华还要人照顾?
拯救完人和车,顾子言送我上班,临走前摸着我的头顶说,「记住,你现在名花有主了。」
他脑子有泡吧,我懒得理转身离开。
公司团建,下班后直接去聚餐,简单给他发条微信就没再理会。
鉴于我的彪悍,同事和领导没一个敢劝我酒,所以他们喝醉后我负责送回家。
正在我仇大苦深想把领导塞进车里,突然从旁边飞来一脚踹在领导臀部,漂亮,塞进去了。
回头看见顾子言那张黑着的俏脸,「我说怎么不回消息,原来做好人好事了。」
这话听着不像夸,倒像是讽刺我。
有功夫说风凉话,不如帮我把她们送回去!」
顾子言真是皮痒了,欠揍地问我:「我是你的什么?」
男朋友,行了吧?」
人不大,事儿挺多。
顾子言把一帮男同事送回家,我负责把女同事送回去。
第二天,新来的男同事看见我绕道走,唯恐躲的慢了被我揍了。
不对啊,我叶雯虽然好武,但也是个极明事理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更何况,新同事小脸白净,之前还约我吃饭来着,怎么一夜之间像变个人似的。
追根溯源,还真找到原因,顾子言竟然把我身边同事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彻底打消了几个男同事对我有意思念头。
好,挺好,整挺好啊顾子言,就这么把我的桃花都挡了。
我谢谢你!」
说这话时,咬牙切齿。
顾子言挑眉看我,「有我还不够,还想去祸害别人?」
我不屑地笑起来,瞥一眼,除却他的身份,长相身材是不错的。
切,小学鸡懂什么!」
你还小弱鸡呢!」
顾子言为了证明自己,掀开衬衫,古铜色的八块腹肌,看起来强劲有力,我耳根子发烫,不由地回忆起那晚的热烈。
什么毛病,还不把衣服穿好。」
我背过身去,心中对闺蜜忏悔,挺好一弟弟被我糟蹋了,希望她回来不要和我反目成仇。
本以为小奶狗比较爱撒娇,可顾子言怎么瞧都是年下小狼狗。
一股浓浓的霸总行径,像个中二青年似的。
他把准备好的便当推到我怀里,说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就可以当午饭。
我不禁失笑,都什么年代了,还做爱心便当,但却不好驳回,顺手接下来。
谢了啊。」
回到公司我才反应过来,顾子言不是不会做饭吗?他能做什么便当?
想到这里,我立即打开便当盒,目瞪口呆。
嚯!寿司➕意面,香气扑鼻,意面的奶香味十足。不得不夸一句,这便当太合我的口味了。
我低着头发信息问:「不是不会做饭吗?」
是我姐觉得我不会。」
好家伙秒回!
那天定外卖算怎么回事?
感觉被骗了,我一点都不生气,甚至还有点开心是怎么回事?
中午,热好便当一打开,同事们伸头看见,纷纷调侃:「叶雯,没想到你喜欢居家这一挂的!」
只看一眼便当就看出我谈恋爱?
她们一个个是孙猴子吗?
火眼金睛。
与其说我照顾顾子言,不如说是顾子言照顾我。
上下班接送,一起逛超市我买他拎,回家做饭煲汤刷碗,这么一比我就像个废物,只知道吃吃吃。
捏了捏小腹上的游泳圈,我无力瘫倒。
啊……我要减肥!」
要穿小裙裙,露脐装,还有比基尼……我的马甲线、人鱼线、筷子腿通通都要回来。
顾子言走过来揽着我的腰,皱眉说:「一点都不胖,手感正好,不许减肥。」
什么叫手感正好?
我立即拍开他的手准备离开,一阵天旋地转,他竟然把我抗在肩上。
顾子言,你快放我下来!」
不放!」
你放不放?」我拧着他耳朵问。
奈何顾子言像铁了心似的,一阵风来到卧室把我扔在床上。
他一步一步靠近,嘴角上扬,眉眼间带着莫名其妙的笑意。
我立即抱住自己,大声喊:「敢对我耍流氓,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唬别人的一套在顾子言身上根本不奏效,他抱着我翻了个身,把我的手放在他裸露结实的胸膛上。
秀色可餐。
我忍不住咽口水,心中告诫自己不能色令智昏,答应和他在一起本就是权宜之计,千万不要再色心大发了。
翻身下床,我对自己及时刹车的行为颇为赞赏。
一回头,顾子言那厮手撑着头,漆黑的眸子望着我,露出精壮的胸膛……
赤裸裸地勾引我啊,你这样你姐知道吗?
这一夜,我做了个春梦,和顾子言。
就像那什么,有一块儿鲜嫩肥美的肉在嘴边,却吃不到的感觉。这两天,我没怎么抬眼看他。
今天送我去上班,特意把车停在公司门口,当着来来往往打工人的面,顾子言抱着我狠狠亲了一口。
淦,我不要面子的吗?
这一天净被同事调侃,还纷纷跟我打听,从哪儿能找来这么听话又奶又凶的小男友。
等国家分发吧!」
雯雯你也真是的,不能只顾着自己,不带着姐妹们啊!」
这话听的我直起鸡皮疙瘩,乍一听还以为唐僧进了盘丝洞,女妖精们都想分一口肉。
年下男就这么上头?
相处一段时间发现,嗯,真香,上头。
我去外地出差几天,没顾子言在身边,心里空荡荡的,总觉得少些什么。
出差回来,顾子言在家乖乖等我,一见面立马抱过来,像个树袋熊一样挂在我身上。
这次没有推开他,反而十分享受。
我终究沦陷在小奶狗的温柔攻势里,开始过起没羞没臊的日子。
渐渐地,顾子言深深融入到我的生活里。
我带着他去聚会,见朋友、见同事、甚至在同学会也毫不例外带上他。
用他的话说,他顾子言就是我叶雯名正言顺的男朋友。
嘿,这话听着就像是明媒正娶,瞧我都想歪到哪里去了。
以前的老同桌看见我,艳羡地看他一眼,把我拉到一边,咬起耳朵。
你是故意带着帅哥来气韩斌的吧?」
我啧了一声,「我跟韩斌早没关系了,就谈了半个月,还指望我对他个海王深情不已?」
老同桌瞪大眼睛,半信半疑。
韩斌都对外宣称他甩了你,这几年都没听到你的好消息,大家都以为你爱韩斌爱的死去活来。」
什么玩意儿?我爱韩斌爱的死去活来?
就韩斌那个垃圾渣男,他配?
我呸,发现他脚踏三条腿,我当场卸了他膀子!」
韩斌这垃圾怎么不说他劈腿,我脑袋上都快成青青大草原了,不踹了他难道留着过年?还有脸颠倒黑白,就是欠人揍一顿就老实了。
竟然是这样!」
老同桌对陈年旧事不感兴趣,拉着我一顿旁敲侧击,话里话外都是打听顾子言。
他真是你男朋友?知道你会打人吗?」
我无语子,「你盼着他不是我男朋友,然后介绍给你?至于打人嘛,他可太清楚了!」
看看我都交的什么朋友,一群人都对顾子言虎视眈眈。我半眯着眼睛看他,仔细琢磨起来。
韩斌带着女友挑衅地来到我面前,先是上下把我打量一番,眼中露出不屑。
都说女大十八变,叶雯你也没变多好看啊!」
说这些还不够,把女友推到我面前。
眼前的美女的确盘靓条顺,可惜这么好的外表,一开口就知道几斤几两。
老公,这就是你前女友啊,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我真心不想和这俩人打嘴仗,实在没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会降低身份。
韩斌是个没脑子,女朋友也胸大无闹,一个劲儿酸我。
都说你带了男朋友来,怎么没见人?不会尿遁了吧?」
上次暴打韩斌很解气,看来这次他也躲不过了,我活动脖子和手腕。
宝贝,等着急了吧。」
导演把中国人刻画得很真实,至少没有闭上眼睛默哀几分钟,然后对着上帝说一声“阿门”,顿时眼中噙满了泪水。这个男人叫韩斌,身材高大,相貌忠厚,眼神略显猥琐。又是一个突然,保险公司出现了。他们热情地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主动找受害家属谈理赔的事情。这个画面处理得不好,我想可能是因为导演没有响领导的号召,贯彻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导演你在中国什么时候见过中国保险公司会主动找受害者赔钱,都是受害者带着一颗像刘备一样的恒心不断光顾保险公司,才能获得理赔。所以,实践很重要。更是一个突然,韩斌愤怒地拒绝了保险公司的理赔,直接闪人。还是一个突然,天下起了大雨,路云没有带伞,傻愣在风雨之中,看着韩斌顶着雨走了出去。
明代长城的城堡,按照等级分作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九边重镇所在地的城堡,叫作“镇城”。镇以下所分各路的城堡,叫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的城堡,叫作“卫城”。
其他有关资料:
明长城
明朝推翻了元朝蒙古贵族的统治,但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的后裔 鞑靼及瓦剌,仍经常不断地南下骚扰,企图卷土重来。接着,东北又有女真族的兴起,也威胁着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俺答汗同明朝和好之前的整整二百年间,明朝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工程。
一、明代长城修建的三个阶段
根据《明史》、《明会要》及《皇明大政记》等书的记载,明代修筑长城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明代前期对长城的缮治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派兵攻克元大都(北京)后,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贵族残余势力退到塞外,其继承者仍自称大元皇帝,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经常骚扰明的边境。但明开国之初,国势比较强盛,在内蒙古地区,还控制了许多军事据点,其中主要的有大宁卫、开平卫、及东胜卫三个重镇,都远在长城以北。它们与长城沿线上的宣府(今河北宣化),丰胜(今内蒙古丰镇)、大同等战略要地,指臂相依,南北呼应,使蒙古贵族的侵扰难以得逞。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采取主动回击的方针,在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1410—1424年)年间,先后五次出兵,深入漠北,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瓦剌和鞑靼首领,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
这一时期,明朝边防虽然比较巩固,但也没有忽视对长城的修缮和加固工作,在开国的第一年,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地边墙。洪武四年(1371年),又发动蔚、忻、崞三处民工和士兵协力修筑长城。建文中(1399—1402年),“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御暴之意,常凛凛也”。其所修缮的重点,是在今河北宣化以北迤西至山西大同以北的外边长城。成祖永乐十年(1412年),“敕边将治濠垣,自长安岭(今宣化东北约一百四十里)迤西,至洗马林(今河北万全西),皆筑石垣,深濠堑,以固防御”。当是在建文年间修竣的基础上,进一步改修石垣以加固的。
永乐十一年及十三年,先后建成山西沿边的烽火台,和在关外各个隘口筑起要塞,以及在开平卫建筑的烟墩。宣宗宣德元年及三年(1426及1428年)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沿边险隘及居庸关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增置“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继又修建宣府至大同一带的城堡和建立大同威远卫等。总之,明朝前期,从洪武到正统十二年(1368—1447年),对长城的修缮,主要是在魏、齐长城的基础上,增建了一些烟墩、烽堠、屯堡、关城、濠堑等,从而使长城发展成为一道更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2明代中期长城的大规模兴建
明英宗统治时期,内政腐败、宦官专权,边防力量日趋削弱,蒙古地区瓦剌部的势力却日渐强大起来。其首领也先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分兵四路攻打明朝,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掳北去。后瓦剌虽被于谦所击败,鞑靼部又代之而兴。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1465—1521年),鞑靼的统治者达延汗等经常兴兵犯境,进行掳掠,北方边防日紧,于是修筑长城,增设堡垒,添置墩台等,也就成了当务之急。这是明代对北方长城大力修建的时期,其建筑过程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1)宁夏至陕北长城的修建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大筑边城”,“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按黄甫川发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东部,经由陕西东北隅的黄甫注入黄河;定边营在今陕西西北端的定边县,偏头即今山西西北端的偏关,宁固则指当时的宁夏(今宁夏银川)、固原(今宁夏固原)二镇。这一条长城正是横亘于今陕西北部全境,达于黄河,并以夹道东连偏关,西接宁、固。它的西段与隋开皇五年崔仲方所筑朔方、灵武长城路线相近;东段则偏北而达今陕、晋两省北端接界处。以后,弘治、正德年间,对这段长城都曾继续有所修缮。
(2)山西北部至河北宣化长城的修建
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翁万达总督宣大时,“请修筑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后以通市故,不复防,遂半为敌毁。至是,兵部请敕边将修补。科臣又言垣上宜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从之”。三十四年,“总督军务兵部尚书杨博,既解大同右卫围,因筑牛心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这里所说修筑宣府、大同边墙,虽未明确记载它的起讫地点,但按千余里的里程来推论,当指今山西北境以至河北宣化以东的一段长城。这是在魏、齐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并增补烽堠等设施,以提高其防御效能。
3明代后期蓟东长城的兴建
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北方蓟东沿海一带也受到倭寇的搔扰,为了加强京师东北外围的防御,这时修建长城的重点转入蓟东地区。其间主要的修建工程有两次。一次在嘉靖中,“兵部许论奏言‘大同之三边,陕西之固原,宣府之长安岭,延绥之夹墙,皆据重险,惟蓟独无。渤海所南,山陵东,有苏家口,至寨篱村七十里,地形平漫,宜筑墙建台,设兵守,与京军相夹制。’报可”。按苏家口在今河北昌平县东北八十里,寨篱村在今河北通县北,这一段长城呈西北东南走向,纵列于京师的东北部,作为拱卫首都的屏障,规模不大。另一次在隆庆二年(1568年),“督臣谭纶、帅臣戚继光治塞垣,夹垣为台,高数丈,矢石相及,环蓟而台者三千,垣周二千余里。自是,外寇不敢深入”。戚继光所修筑的当是东起山海关,西讫居庸关西灰岭隘口的蓟镇边墙。所谓“环蓟而台”者,可能系向西达今保定北界的内城也修筑了,因而垣周长达二千余里。戚继光以后并在山海关往南八里的老龙头,修建了高三丈,长八丈的入海长城,这段伸入海中的长城,虽在海浪冲击下已经倒塌,但至今仍有花岗岩城垣的残迹可寻。
二、明代河西长城的兴建
明代还兴筑了河西长城,由甘肃黄河西岸北面的芦圹营堡(今景泰境)起,向西经红水河堡、土门堡,至武威东南靖边堡附近古浪河口,与另一道起自南面安宁堡(今兰州北),北行经红城子堡,武胜堡,安远堡而来的长城相会合,然后向北绕过红沙堡(今民勤东北),向西至青羊口(今永昌北),再折向西北,经新河堡(今山丹东),太平堡(今张掖东北)、平川堡(今高台东),至酒泉西北嘉峪关止。弘治十四年(1501年),“陕边惟甘肃稍安,而哈密屡为土鲁番所扰,乃敕修嘉峪关”。当时通往天山南北地区的交通线处于蒙古贵族封建割据政权吐鲁番的骚扰下,明朝被迫放弃了玉门关及阳关,而在酒泉西北七十多里处,另行修筑了嘉峪关,作为长城的终点,但《明史》除“修嘉峪关”外,并没有筑长城至嘉峪关的记载。事实上,汉代的河西长城走向与明长城不相一致,且因年代久远,早已毁坏不存,《明史》虽然失载,但这段长城必为明代所兴建无疑。
三、辽东边墙
明代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地“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为防备蒙古兀良哈部和女真各部的侵扰,沿边修筑了一条长达八百八十余公里的辽东边墙。关于边墙修筑的情况《明史》完全失载,《大明一统志》及杨守敬的《明地理志图》亦未涉及。惟在《读史方舆纪要》及《全辽志》中得窥其大要。
1辽东边墙的三段
辽东边墙分为辽河边墙、辽西边墙及辽东边墙三大段,以其修筑之先后分述于下:
(1)辽河边墙 起于北镇,止于开原,为永乐年间所筑。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成化二十年(1484年),边将邓钰言,永乐时,筑边墙于辽河,内自广宁,东抵开元,七百余里”。明时广宁卫设于今辽宁北镇,边墙即起于北镇北部至黑山的白土厂门,转向东南,经台安、盘山之间,在海城西北境越过三岔河,再沿辽河东岸北上,经鞍山、辽阳、沈阳、铁岭到开原东北之威远堡止。这段边墙绕过“辽河套”,呈“”字形,兴建于辽河东西两岸。
(2)辽西边墙 起于山海关外铁场堡,止于北镇。兴修于正统七年(1442年)。时王翱提督辽东军务,荐毕恭为流官指挥佥事。毕恭“图上方略,开设迤西边堡墙壕,增置烽堠”,王翱又躬出巡边,“沿山海关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经略屯堡,易置烽燧,珠连壁贯,千里相望”。在王翱、毕恭的经营下,不但新建了辽西边墙,而且“践山固河,编木为垣。久之,乃易以版筑,而墩台城堡,稍有添置”。辽西边墙西接长城,以今绥中县铁场堡为起点,一路向东北延伸,经兴城、锦西、锦州,到义县北面,向东至北镇以北与辽河边墙相衔接。
(3)辽东边墙 起于开原,止于鸭绿江,建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据《全辽志》记载:成化三年(1467年),明军在大败建州女真后,即开始辽东东部边墙的经营。辽阳副总兵韩斌“建东州、马根单、清河、碱场、叆阳、凤凰、汤站、镇东、镇夷、草河十堡拒守,相属千里”。两年后,都指挥使周浚又向北“开拓柴河抵蒲河界六十里”,并在今昌图县东北增设“镇北、清阳二堡”,使与正统年间兴筑的边墙相衔接。成化十五年至十七年(1479—1481年),又作了最后修缮,于是“守备大固”。这一段位于辽东东部的边墙,由昌图、开原、铁岭、抚顺的东境南下,向东绕过新宾县西南的鸦鹘关,在本溪、凤城与宽甸之间南下,直至鸭绿江边丹东市东北的九连城。
明政府沿辽东边墙设边堡九十八座,墩台八百四十九个,分兵驻守,但因主其事者急于求成,多“躁率苟且”“速成之功,随手倾圮”,边墙在军事上并未能充分发挥其防卫作用。
2明末清初的盛京边墙
明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进据辽东地区,迁都沈阳,以沈阳为盛京后,改称辽东边墙为“盛京边墙”。清朝统治者视辽沈地区为“龙兴重地”,在明代辽东边墙的基础上,建成以盛京为中心的完整的防御系统。据《大清一统志》记载:盛京边墙,“南起岫岩厅所辖凤凰城,北至开原,折而西至山海关,接边城,周一千九百五十余里,名为老边;又自开原城威远堡而东,历吉林北界,至法特哈,长六百九十余里,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从上述记载来看,东沿凤凰城、兴京一线,北包开原、铁岭,西包锦州、宁远,以接山海关,长一千九百五十余里的名为“老边”的边墙,大体上沿袭明代辽东边墙的走向,而略有扩大。自开原城威远堡而东,历吉林北界长春厅至法特哈,长六百九十余里名为“柳条边”的边墙,则只是“插柳结绳”以定内外:柳条边以东开原、吉林一带算是内;柳条边以西蒙古科尔沁等诸部驻牧地算是外。据杨宾的记述:“古来边塞种榆,故曰‘榆塞’。今辽东皆插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指中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称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
盛京边墙经过不断对外扩展,至康熙年间,“三展皇边”(指康熙十四、二十五、三十六年三次)后,全部辽东边墙已有边门二十座,由山海关外自西而东,有明水堂、白石咀、梨树沟、新台、松岭子、九官台、清河、白土厂、彰武台、发库、威远堡;从此折向东南,有英峨、兴京、碱厂、爱哈、凤凰门;又自开原威远堡而东北,有布尔图库、克尔素、伊屯、法特哈。这二十座边门所驻防的官兵、负责稽察行旅的出入。清代后期,因年久失修,用土石垒成的盛京边墙日渐废弛,经风摧雨刷,今巳遗迹难寻。
四、沿长城的“九边”重镇
明英宗正统(1436—1449年)以后,由于北方边防力量削弱,原在关外的重要据点大宁、开平二卫已先后放弃,东胜卫也被迫南移,明政府完全依靠长城作为边防。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长城的防守力量,便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沿线,划分了九个防守区,即称为“九边”的九个要镇:
1辽东镇 镇守总兵官治广宁(今辽宁北镇),隆庆元年(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管辖南起凤凰城,西至山海关,共长一千九百五十余里的辽东边墙。
2蓟镇 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管辖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的灰岭口,长一千二百多里的城段。蓟镇的边墙非常坚固,从蓟州到密云一带边墙有三重。沿边分东西中三路。其最重要的关隘,东路有山海关、石门寨、燕河营,建昌营;中路有太平寨、喜峰口、松棚谷、马兰谷;西路有墙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等处。
3宣府镇 总兵官治宣府卫(今河北宣化)。管辖东起居庸关东的四海冶,西达今山西、河北交界的西阳河,全长一千零二十三里的城段。本镇的位置正当北京的西北,形势十分重要,边墙非常坚固,并有内外九重城墙。沿边分东、西、北、中四路。东路的四海冶;北路的独石、清泉、马营;中路的葛峪、青边;西路的万全右卫、张家口、西阳河等处,都极冲要;而地处长城极北处的独石,更是咽喉要地。
4大同镇 治大同(今山西大同)。管辖西起鸦角山(一名丫角山,在今山西偏关东北),东至镇口台(山西天镇东北),全长六百四十七里的城段。沿边也分东、西、北、中四路。其中重要关隘有西路的平远堡、威远堡;中路的大同右卫、大石等处。
5山西镇(也称太原镇) 太原总兵初治偏关(今山西偏关东北),寻移宁武(今山西宁武)。管辖西起山西保德黄河岸,经偏关,到老营堡,称为“极边”;又从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关、而达平型关,称为“次边”;又由平型关折而向南,经龙泉关、固关而达黄榆岭(今山西和顺东)止,共长一千六百多里的城段。这一横贯山西及东界河北的内长城也有好几重,其中雁门关外即有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防卫严密。
6延绥镇 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七年(1471年)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此后通称榆林镇。管辖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北清水川畔),西达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一千七百七十里的城段。沿边分东、西、中三路,东路的榆林关、神木堡、孤山堡、清水营,中路的鱼河堡、清平堡,西路的定边营等都是要冲所在。
7宁夏镇 驻地甘肃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境内),西达兰靖(今甘肃皋兰、靖远)以北,全长二千里的城段。这一位于今宁夏境内的长城,其要冲有花马池、平虏(今宁夏平罗),镇城及中卫四处。
8固原镇 三边制府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管辖东起陕西靖边,与延绥镇边相连;西达今甘肃中部的皋兰,与甘肃镇边相接,绵延一千余里的城段。沿边分东、西、中路,东路的白马城,中路的下马房关,西路的兰州(今甘肃皋兰)是重要的关隘。
9甘肃镇 总兵官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东起甘肃金城县(今甘肃兰州),北到镇番卫(今甘肃民勤),折而向西,直达嘉峪关,全长一千六百余里的城段。沿边重要关隘有甘州五卫(左、右、中、前、后)、肃州卫(今酒泉)、永昌卫(今永昌)、凉州卫(今武威)、镇番卫(今民勤)和嘉峪关等处。
明代长城除辽东边墙外,山海关至嘉峪关的一段至今仍大部保存完好。这一横跨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的长城,前后施工达二百多年,才最后完成。其中除由景泰通往嘉峪关的河西长城是明代新筑的以外,其它各段多是在原有故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改建和扩建而成的。由宁夏至陕北的一段,前面述及,是利用了隋代的故城。在山西偏关至山海关有三道长城。第一道由偏关东北将军会堡至杀虎口折向东,经大同、阳高、天镇北面,进入河北境内,越过于延水,经张家口、独石口、古北口、喜峰口、界岭口以至山海关为止的“外边”长城,大体上是利用了魏、齐的长城;第二道由偏关东北老营堡起,转向南,东历雁门关、平型关,进入河北涞源境,向东北到达居庸关北口,在永宁四海冶和外边长城会合的“内边”长城,则是利用了北齐的“重城”;第三道沿河北、山西边界的固关、娘子关、井陉北上,经倒马关、紫荆关等地接入居庸关南口的,叫做“三边”的长城,大多认为也基本上是利用了北齐所筑勋掌城而修建的。但从勋掌城所筑方位与道里计,均有未合,其修筑时间待考。现在,这三道长城中,除“三边”外,“外边”和“内边”还大部完好。
五、明长城的宏伟规模
明代修筑万里长城,不仅费时最久,工程也最大。它比过去历代长城都修得更坚固和完善,防御作用也更强。明长城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城堡 明代长城的城堡,按照等级分作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和堡城。九边重镇所在地的城堡,叫作“镇城”。镇以下所分各路的城堡,叫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的城堡,叫作“卫城”。如明长城东端,北起角山,南到海岸之间的山海关,就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所筑的山海卫城。它倚山临海,形势险要,成为辽东镇和蓟镇的咽喉。又如作为北京西北门户的居庸关,其北口八达岭居高临下,地势险峻,历代都设有重兵把守,明政府也在这里设卫,成为拱卫京畿的要津。在长城沿边要隘所建立的“关城”,最有名的如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位于悬岩峭壁的雁门山上的雁门关、座落在形势险要的平型山上的平型关,以及山西、河北交界处长城最南的关口娘子关等。关城都设在高山峡谷之处,扼守要冲,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形势。至于沿边险要地段所筑的“堡城”,那更是不可胜数了。
2城墙 元代大都城墙还是土筑,各城市城墙包砖,多由明代开始。长城的城墙也自明代起大多改用砖、石砌筑。以居庸关、八达岭为例,就是用整齐的条石砌成墙身的外层,内部填满泥土石块,非常坚固。墙身高低因地势而定,山岗陡峭处较低,平地较高,平均高约七点八米。墙基平均宽六点五米,顶部宽五点八米。城顶靠内一侧,用砖砌成高约一米的“宇墙”(一称“女墙”);靠外一侧则用砖砌成高近二米的“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个小口,叫“了望口”,用以观察敌情。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孔,叫做“射洞”,供作射击敌人之用。
城墙的墙面用三、四层砖铺砌而成,面上的一层是方砖,用石灰砌缝,非常平整坚实。墙面宽四点五米左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进。墙面上还有排水沟和出水嘴等设备。墙身内侧每隔相当距离就有一个“券门”,有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守城士兵由此上下。
3城台 城墙上每隔半里左右,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城台。城台有两种:一种叫做“墙台”,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只是向前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沿也砌有垛口,台上有遮避风雨的铺房,供士兵巡逻放哨用;另一种叫做“敌台”,分上下两层,下层有许多砖砌的券室,可容十余人住宿,上层砌有供守望和射击用的垛口,有的还有燃放烟火的设备。
除了墙台、敌台以外,戚继光任总兵时,还在长城的险要处筑有“战台”。也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供了望和射击用的垛口,下层储放弓箭、弹药等武器,上下出入用活动梯子,这是一种和近代碉堡相似的临战用的防御工事。
4烟墩 也叫墩堠、烽堠、烽火台、狼烟台,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上或平地转折处,是用砖、石砌成的高台子,专为传递军情用的。如遇有敌情,夜间点燃干柴,放出火光作为信号,叫做“烽”;白天燃烟作为信号,叫做“燧”。所以汉代称烽火台叫做“烽燧”。据说狼粪燃烟可直上云霄,视程最远,所以又称烽火台为狼烟台。明时点烽时加用硫磺、硝石助燃;燃烟时还同时放炮,按照成化二年(1466年)的规定,敌人在一百人左右时,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二炮,五千人以上举放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这样,不仅使后方迅速获悉敌人来犯的消息,并从燃烟,炮声的多少,得知敌人的人数,这在当时来说,确是一种非常迅速的传递军情的方法。
明代在长城的重要关隘,还配备有数千斤重的大炮,防御力量相当强大。
由上可见,明代长城在建筑工程技术和防御设备上,都有了许多改进和发展,它已不是单独的几道城墙和孤立的城堡,而是由一些不同形式和不同用途的建筑设施相互配合而联结成的一套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它们构成了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万里防线。明代是长城建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也是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的时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和统治策略的改变,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1662—1795年),采取了对各族上层分子进行笼络利诱和利用宗教信仰以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方法,来巩固其统治。他们分封蒙古封建主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六等世袭爵位,以及一至四等台吉、塔布囊,使享受俸禄。清皇室还同蒙古贵族世代联姻,并在承德修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和派驻喇嘛、由理藩院发放银两的“外八庙”,经常与蒙古贵族在这里举行“塞宴”联欢和祈祷等宗教活动,以加强感情上的联系。正如乾隆所说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就这样以“怀柔”性的政治活动,取代了浩大的防御建筑工程,从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修建长城的历史。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水经注》
《战国策》
《左传》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魏书》
《北齐书》
《隋书》
《资治通鉴》
《读史方舆纪要》
《明史》卷九一《兵志》三,边防
《皇明大政记》卷三、九、十三、十四
《明会要》卷六三《兵》六,边防
《全辽志》,《辽海丛书》本
《大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盛京边墙条
杨宾:《柳边纪略》
雍正《盛京通志》
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版
寿鹏飞:《历代长城考》《得天庐存稿》之二,1941年版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顾颉刚:《浪口村笔记》秦长城条
罗哲文:《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查简记》《文物》1964年第6期
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文物》1977年第5期
王国维:《金界壕考》《观堂集林》卷一五
李文信:《金临潢路界壕边堡址》《辽海引年集》1947年版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东北路界壕边堡调查》《考古》1961年5期《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C
明长城
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
300多公里,俗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的修建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刺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
(1372),出兵15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1387),大将军冯胜、兰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
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明会要》卷
63边防),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中叶(1448~1566)长槭的大规模兴筑
“土木之变”以后,瓦刺、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以下长城重镇。
延绥镇。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命延绥巡抚都御吏余子俊大筑边缄,“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干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明史》卷九十一兵志·边防)黄甫川源于今内蒙古河套准格尔旗境内,南流至陕西府谷县东北注入黄河;定边营治今陕北定边县,偏头即今山西偏关县,宁固指当时宁夏诸卫和固原镇。这条长城的修建乃因袭隋朝开皇五年崔仲方所筑灵、绥长城的西段旧基,东段向东北延伸至府谷县黄河西岸,至成化十年工竣,共筑两道长城。嘉靖年间
(1522~1566)杨一清、刘天和等相继主持修缮改造。南遭长城自定边营向南经石涝池、新兴诸堡绕丁一个弧型至龙州城与旧墙相接、依托白子山,以杜塞入犯环(县)、庆(阳)之道。
宁夏镇。总兵官吏钊任职期间(1432~1443)置斥堠、建关隘,成为宁夏明长城的雏形。成化十年(1474)徐廷璋、范瑾仿照延绥巡抚余子俊的做法,督造宁夏河东长城,“自黄沙咀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边政考》卷三)黄沙咀,位于后来的横城堡(今宁夏灵武县横城子村)西北,西临黄河。花马池即今宁夏盐池县城,这条长城东与延绥镇相接,亦沿用隋代灵、绥长城一部分旧基。明人称作“河东墙”。成化十二年(1476)贾俊出任宁夏巡抚督御史,在边八年,不挟妻子,精勤刚果,主持构筑贺兰山双山南口(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岔口)至广武营(今青铜峡市广武乡);永安墩(今宁夏中卫县西南)至西沙咀(今中卫县柔远堡村)的宁夏西南边墙。又在今宁夏陶乐县东岸轫建河东“十八墩边墙”,北起镇远关(今宁夏石咀山东北)所对黄河东岸,南接横城堡“河东墙”。嘉靖年间,宁夏镇边墙再被帮筑改建,连缀成一体,东南起自花马池与延绥镇长城相接处,西北经兴武营、横城堡,沿黄河东岸北行至石咀山越过黄河,经镇远关绕一个大弧型,再依贺兰山东坡南下直至枣园堡转向西行,经宁夏中卫止于黄河北岸。
固原镇。明孝宗弘治年间,蒙古火筛、小王子诸部多次窜入套内,南掠固原、平凉一带,致使明王朝于弘治十四年(1501)正式成立固原镇,设总兵官,并开始兴筑长城的工役。“总制秦肱筑内边一条,自饶阳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余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虏花儿岔止,长六百余里,亦各修筑……屹然为关中重险。”(《皇明九边考》卷十)饶阳,指延绥镇饶阳水堡(今陕西定边姬原乡辽阳村),为延、固二镇分界处;徐斌水堡。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徐冰水村,靖虏卫城,即今甘肃靖远县城;花儿岔,位于今靖远县西北水泉镇黄河东岸,这条近乎东西向的长城当时被称为“内边”。嘉靖年间
(1522~1566)固原镇将靖虏卫(今靖远)西南沿黄河东南岸修筑的墩台加筑长城穿过今兰州市,并顺洮河东岸向南延伸到今岷县境内,称“黄河一条边墙”和“洮州十关”。
甘肃镇。明初即设甘肃镇主持河西防务,但因明前期来自北方的边患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西,陕西境内,河西相对为安。随着蒙古亦不刺部西迁,甘肃防务吃紧,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才始议修筑长城之事,而真正的兴筑是在嘉靖中叶。嘉靖十六年
(1537)巡抚赵载修竣镇番卫(今甘肃民勤)临河墩至永昌卫城(今甘肃永昌县)土垣、沟堑百余里。嘉靖二十年(1541),修“嘉峪关墙一道,南至讨来河十五里,北至石关儿十五里,共三十里。”(《边政考》卷四)讨来河即今北大河,石关儿位于今嘉峪关黑山湖水库东北,这是嘉峪关第一次以正规的城垣工程出现。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
1548)巡抚杨博又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大规模增建工程。第一段东起五坝堡(今甘肃高台东18里)沙岗墩,西至九坝堡(今高台西北40里),绵延于黑河北岸。第二段位于山丹卫境内,东起五泉口奉城铺(今山丹丰城堡)西达大口子东乐驿(今山丹县西东乐镇)。第三段东接东乐驿,西至甘肃镇城(今张掖市)西北板桥堡(今临泽县板桥镇)。在这道长城北侧龙首山诸山口还分别修筑了壕堑、墩台或关城。至此,甘肃镇所辖河西走廊段长城基本成型,连为一体。
大同、宣府镇。成化二十一年(1485)余子俊以户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曾增筑墩台440所,东起四海冶
(北京延庆县东),西抵黄河,延袤1
300余里。而重新修筑长城主要是嘉靖年间完成的。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542~1560),翟鹏、詹荣、翁万达先后总督宜、大,挑修边墙干余里。新工程的特点是在城墙上筑墙台、敌台,“利于旁击”,台上置铺屋“以处戍卒”;靠近长城之处筑堡,“以休伏兵”,城垣下留有暗门,“以便出哨”。这是明长城建筑结构的…大改进,使城墙、关隘、烟墩、戍堡共同组成纵深防御体系。
山西镇。此地区的长城为内边,用意在于防止游牧民族骑兵绕出太行山东,危逼京师畿辅。弘治年间(1488~1505),蒙古鞑靼诸部常驻黄河套中,偏头关一带黄河曲流多滩,向为入寇渡口,故,明中叶在这一带增修数重长城,形成一至四边。大边在关北120里,东接大同镇平虏卫崖头墩,西抵黄河:二边在关北60里,东接平虏卫白草坪;三边在关东北30里,东起老营石庙儿(今偏关县东北老营乡),西抵白道坡石梯墩;四边在关南
2里,东起长林鹰窝山崖,西抵偏关教军场。嘉靖年间增修紫荆关以南沿太行山而下的内长城,土石相拌,筑敌台铺屋、关城。使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内三关长城始完备。
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这段拱卫京师的长城因盘亘于燕山山岭间,易被山水冲垮,弘治、嘉靖年间分别在喜峰口至一片石,古北口、黄花镇至居庸关段补彻山口水道,增筑塞垣,即建城墙下可过山水的水关。
辽东镇边墙。史书一般都认为始筑于明成祖永乐中罢海运以后,但对修筑情况和位置走向又语焉不详。稍详确的记载是①辽西边墙,兴筑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王翱提督辽东军务,“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全辽志》卷四,《皇明从信条》卷十八)辽西长槭西起山海关北锥子山吾名口蓟镇长城相接处,沿辽西走廊西山东坡向东北伸展至白土厂关(今辽宁黑山县白厂门乡)。②辽河套边墙,《全辽志·边防志》载,“毕恭守辽东,始践山因河,编木为垣,久之乃易以版墙,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至毕恭立边后,将辽河套置于境内。”正德初年(1506)李承勋巡抚辽东,“题请修筑边墙,自辽阳三岔河北,直抵开原,延亘五百余里。”经过几次修筑,辽河套边墙西自白土厂关顺辽河西岸南下,经黑山县东边壕、台安县大台子、六台子,至海城县牛庄镇西北越过辽河,再折向东北,顺辽河东岸至开原、昌图县境,止于镇北堡。由于这道长城向南绕了一个大v形,傍辽河东西两岸而置,故称“辽河套长城”。③辽东边墙,筑于成化三年(1467)明军驱走建州女真之后,韩斌、周俊先后建东州至草河十堡,镇北、清阳二堡,至十五年(1479)加筑边墙自开原抵鸭绿江边,十七年(1481)筑凤凰、镇东、镇夷三座边城,至此,整个辽东边墙总体完成。
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和改线
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明神宗实录》万历元年条)三岔河指辽宁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辽河套长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四十七年
(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
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蓟镇长城。在谭纶、戚继光主持下造砖石空心敌台3
000座,增筑山海关石墙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龙头),修缮工程不仅是环卫京师的内长城,还扩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内三关长城。
宣府镇长城。隆庆二年(1568)总督方逢时补筑北路龙门所外边,起龙门所之盘道墩,(今河北赤城县东),迄靖虏堡之大衙口
(今河北崇礼县东南),将开平卫独石堡围在长城以内。万历以后,全部包砖。
大同镇长城。万历初年(157441379)户部发26万余金修补增筑大同镇屯堡257,敌台1 028所,砖包。
山西镇。万历二十三年(1595)巡抚李景重筑雁门关边墙,绵亘15里。增修偏头关、宁武关关城和沿太行[b岭南下长城各关城、空心敌楼,皆瓮砖。
榆林镇。总兵和巡抚衙署成化中自绥德州城迁至榆林卫城后,延绥镇亦称榆林镇。隆庆年间,巡抚王遘重建大边长城;东起榆溪河西岸,西至保宁堡(今榆林市西南30余里);五年(1571)郜光先又督造榆溪河红石峡以东至常乐堡(榆林市东北40余里)、保宁堡西南至波罗堡大川口无定河北岸的两段长城;万历初,张守中殚力营建黄甫川至建安堡(今榆林市李家峁村南)及波罗堡西南至镇靖堡的数百里大边长城。这一带河泽众多,沙砾遍地,旧墙早已冲垮,此次施工砌石券水洞暗门、水口水眼、水道五百余处,解决了城墙跨河的难题.同时“因边为墩,因墩置院,因地筑寨,补修改移,重新配置”,计修墩堠104,墩院484,寨城59使榆林镇北边长城最终定型,屹为巨障。万历三十五年(1607)榆林长城又进行了清除积沙、砖包台堡的工程,并在榆林城北15里红山市口创建镇北台、高7丈,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最大的一座城台。
宁夏镇。公元1561年宁夏发生大地震,长城倾圮殆尽,隆庆年间首先重建黄河东岸坍塌的长城。万历初年开始补筑或重建贺兰山诸沟口的关墙,增筑墩台、大小堡寨。
固原镇。隆庆五年(1571),总督王之诰、戴才相继主持新筑裴家川长城“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羊]川墩。”新筑边墙北自今宁夏中卫县西界,循黄河南岸延伸,止于甘肃景泰县五佛寺乡对岸,与固原旧边相衔,并建水安堡城(今靖远县石门乡东南)驻军戍垦。万历二十六年
(1598)大、小松山战役以后,甘肃镇拓新边,尔起五佛寺南黄河西岸的索桥,与固原镇裴家川长城首尾相望,旧边民城军事地位衰落,固原镇防守重心北移至黄河南岸裴家川长城一线,沿线增建几十座城堡墩台,井开口互市,成为贺兰山以西“西套”蒙古诸部同长城以内贸易的重要孔道之一。
甘肃镇。明朝后期,长城大规模地重建与改线主要发生在甘肃镇防区内。隆庆五年
(1571)廖逢节主持数段重建工程。其一,西自甘州卫板桥堡(今临泽县板桥镇),东自明沙堡(今张掖西北60里),其二,东至板桥堡,西达镇夷所(今高台县西北天城村)黑河东岸(今正义峡);其三,西起嘉峪关,东接镇夷所黑河西岸;其四,自山丹卫教场东接古城窟界碑(今山丹县城东南100里)。重建工程重点是修复城垣,重挖堑壕,补砌排水道。万历二年(1574)以后陆续以青砖包砌,焕然改观。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边总督李汶集七路之师,分道出兵,进剿盘据于大、小松山(今甘肃景泰县寿鹿山、昌林山)一带的鞑靼阿赤兔等部。役平,遂筑松山“新边”。“河东自永安索桥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泅水),土门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秦边纪略》卷一)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固原镇,河西指甘肃镇防地。永安索桥,位于今景泰县东南黄河西岸;双墩指景泰县西北昌林山张家梁,时为二镇分界地;泅水堡、土门堡,即今古浪县北的泅水、土门乡。这条新边长城东与黄河东岸的固原镇裴家川长城隔河相望,西同甘肃镇古浪所、庄浪卫(今甘肃永登)旧边相衔,构筑于松山北麓与卤碛沙滩之间,全长400余里,墙内新筑土门、大靖、裴家营、红水河、三眼井、芦塘营诸城堡,山甘肃、固原二镇分防,使明王朝该段防线自黄河沿岸向北推进了300余里,乃明后期修筑长城的最大厂程。
明长城的九边
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亦称镇守,故,九个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
辽东镇。总兵官初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冬季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东起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北吾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因辽东镇长城大都没有包砖,现存遗迹较少。
蓟镇。总兵官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黄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
1
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①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诲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幕田峪。②昌镇管界东自幕田峪连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为: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③真保镇管界自紫荆关沿河口,连昌镇界,西抵故关鹿路口,接山西平定州界。又分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蓟镇长城是现存遗迹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宣府镇。总兵官治宣府卫(今河北宜化)。管辖长城东起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冶所分界处,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地当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
九重。总镇之下,分六路防守。①东路,东起四海冶连昌镇黄花镇界,北至靖安堡,城垣长66.5公里。②下北路,北起牧马堡东际大边,西抵样田,南至长安岭,城垣长
106.5公里。③上北路,东起镇安堡,北至大边,西抵金家庄,城垣长130.5公里。④中路,东起赤城,西抵张家门堡,城垣长89.
5公里。⑤上西路,东起羊房堡,西至洗马林,城垣长107公里。⑥下西路,东起新河口.西至西阳河大同镇平远堡界,城垣长58公里。宣府镇长城遗迹东段砖石垒砌者,多被拆毁;西段夯土墙保存尚奸。
大同镇。总兵官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乎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大同镇长城遗迹砖石已被拆毁,夯土城墙保存尚完整。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初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寻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并置几重,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指宁武关)、中路利民堡、西路偏头关左、河曲县六参将分守,长城遗迹经过修复,尚为连贯。
延绥镇。总兵官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故亦称榆林镇。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在大边长城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墙头乡),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今陕西定边)与大边墙相接。分别由东、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宁堡六路参将分守。愉林镇长城遗迹多被积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干做了公路,仅夯土墩台尚存。
宁夏镇。总兵官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与延绥镇长城接界处,西端止于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县西南),全长830公里,分五路防守。①东路,白花马池营城东界,西至毛卜刺堡西境(今宁夏灵武东北宝塔乡)。、②中路,东南自清水营城(今宁夏灵武县磁窑堡乡清水营村)东境与东路接界起,西北至横成堡黄河东岸。③北路,由自横城堡北境,西达镇北堡南界(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路长城跨黄河向北绕了一个大弧形。④南路,白平羌堡北境(今银川市千吉堡村,向南至大坝堡(今青铜峡市大坝村)。⑤西路,东起广武营北界(今青铜峡市广武乡),西止于中卫西南喜鹊沟。宁夏镇长城遗迹大部分埋于流沙之中,仅贺兰山段石砌城垣有断续残存,并保存一段因断层地震活动而造成的错位现象。
固原镇。总兵官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因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开府固原,所以也称陕西镇。管辖长城旧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绵延干余里。明后期改线重建,全镇长城划分四路分守。①下马关路。东自延绥镇饶阳水堡(今陕西定边姬原乡辽阳村)西界起,西达西安州所绵沙湾口(今宁夏海原县西北棉山湾)。“梁家泉新边”东南起自今同心县徐冰水村东南大罗山,西北过红寺堡抵今中宁县鸣沙镇黄河南岸,亦属此路分守。②靖虏路。东起乾盐池堡东北绵沙湾口,西达平滩堡大狼沟墩
(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平滩乡)。隆庆年间营建的“裴家川边墙”,东自中卫西南黄河南岸,西至迭烈逊堡南境(今靖远县水泉镇西空心楼村)。③兰州路。东起黄河东岸一条城堡
(今甘肃榆中县青城镇),西抵高山堡甫境
(今永靖县境)。④河州路。北起河州卫(今甘肃临夏市)黄河东岸,南达旧洮州堡(今甘肃临潭)。⑤芦塘路。东南起索桥,西北达红水堡西境与甘肃镇松山新边分界。固原镇长城遗迹除景泰县境“松山新边”保存较完整,其余地段城墙圮坍严重,仅保存夯土墩台。
甘肃镇。总兵官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抵嘉峪关南祁连山,全长800余公里.划分五路防守。①庄浪路,东南起自沙井堡
(今兰州市黄河北沙井驿)与固原镇安宁堡分界处,西北至镇羌堡庄浪河南岸(今甘肃天祝县金强驿)。②凉州路,东南起自安远站堡南境(今天祝县),达于定羌墩堡古城窟(今甘肃水昌西北)。③甘州路,东自山丹石峡口堡接凉州路界,西迄高台所九坝堡西界。④肃州路,东起镇夷所胭脂堡,接九坝堡西界,西止于嘉峪关南红泉墩(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文乡卯来泉村西南)。⑤大靖路,东起阿坝岭堡双墩子,接固原镇芦塘路西界,西至泅水堡同凉州路旧边相接。这一段称“松山新边”。甘肃镇长城遗迹,虽经风沙剥蚀堆埋,仍保持连贯的墙体,山丹境内还保存着一段两条以10余米间距平行的墙体。
以上九镇所辖长城总长度已超过万里,故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不小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